农业部各种肥料实用的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化肥标准
二、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
例2 矩形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且在线框平面的轴匀速转动 时产生了交变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线框位于中性面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B.当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时,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C.每当线框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 一次 D.线框经过中性面时,各边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零
三、交变电流的规律 例3 有一个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10匝,边长为20 cm,线圈总电 阻为1 Ω,线圈绕OO′轴以10π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如图3 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5 T,求:
图3
(1)该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电动势的峰值、电流的峰值分别是 多少; 解析 交变电流电动势的峰值为 Em=2NBLv=NBSω =10×0.5×0.22×10π V≈6.28 V 电流的峰值为 Im=ERm≈6.28 A.
答案 当接在干电池两端时,只有一个发光 二极管会亮.
知识探究 图1
2.把图1中电路接在手摇式发电机两端时,又会观察到怎样的现象 ? 答案 当接在手摇式发电机两端时两个发光二极管间或的闪亮, 原因是发电机产生与直流不同的电流,两个发光二极管一会儿接 通这一个,一会儿再接通另外一个,电流方向不停地改变.
要点提炼 1.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 周期性 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 交流电 . 2. 方向 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 大小 、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3.对直流电流和交变电流的区分主要是看电流 方向 是否变化.
二、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和表述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是线圈ABCD在磁场中绕轴OO′转动时的截面图.线圈 平面从中性面开始转动,角速度为ω.经过时间t,线圈转过的角度 是ωt,AB边的线速度v的方向跟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也等于ωt.设 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线圈面积S=L1L2,磁感应强度为B, 线圈转动角速度为ω,则:
生物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生物有机肥料的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简介: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机肥肥料的国家标准,以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具体包括:有效活菌数,有机质,水分,PH,粪类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N,P5O2,K2O,重金属等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流程。
可供同行人士参考,可大大缩减您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采用word文字编辑,下载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一.各个指标的标准1.各个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以干计)≧45%水分≦30%PH 5.5-8.5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5%总养分质量分数(N+P5O2+K2O,以烘干计)2.重金属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总AS ≦15mg/kg总Cd ≦3mg/kg总Pb ≦50mg/kg总Cr ≦150mg/kg总Hg ≦2mg/kg二.各个指标检测方法1.有效活菌数的测定(1)稀释称取固体样品10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分钟,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震荡30分钟,即成母液菌悬液。
用5ml无菌转液管分别吸取5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按1比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0-1,10-2,10-3、、、稀释倍数的菌悬液。
(2)加样及培养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用0.5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用无菌玻璃刮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琼脂表面。
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菌落识别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
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4)菌落计数以出现20-3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丝状真菌为10-150个菌落数),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有效菌平均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
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有机肥料的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简介: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机肥肥料的国家标准,以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有效活菌数,有机质,水分,PH,粪类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N,P5O2,K2O,重金属等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流程。
可供同行人士参考,可大大缩减您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采用word文字编辑,下载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一.各个指标的标准2.重金属指标二.各个指标检测方法1.有效活菌数的测定(1)稀释称取固体样品10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分钟,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震荡30分钟,即成母液菌悬液。
用5ml无菌转液管分别吸取5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按1比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0-1,10-2,10—3、、、稀释倍数的菌悬液。
(2)加样及培养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用0.5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
1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用无菌玻璃刮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琼脂表面.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菌落识别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
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4)菌落计数以出现20—3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丝状真菌为10—150个菌落数),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有效菌平均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若有两个稀释度,其有效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应该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决定,若其比值小于等于2应该计算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以稀释度小的菌落数平均数计算.有效活菌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同事计算杂菌数。
N1=(x*k*v1/m0*v2)*108 N2=(x`*k*v1/v0*v2)*108式中:N1-—————质量有效活菌数,单位为亿每克;N2——-——-体积有效活菌数,单位为亿每毫升;x·——————有效菌落平均数;K———————稀释倍数;V1—-————-基础液体积,单位为毫升;V2—-—-———菌悬液加入量,单位为毫升;V0—————--样品量,单位为毫升;M0-—————-样品量,单位为克.2.有机质的测定(1)方法原理用定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使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碳氧化,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同时以二氧化硅为添加物作空白试验。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doc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50% 。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T 8573-1999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1.3. 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 GB 8574-88 。
钾含量 <1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2%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24% ;钾含量 10~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60% ;钾含量 >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9%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73% 。
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基合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液中的钾离子(如试样中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它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EDTA )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甲基四胺,其它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生物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生物有机肥料的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简介: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机肥肥料的国家标准,以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具体包括:有效活菌数,有机质,水分,PH,粪类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N,P5O2,K2O,重金属等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流程。
可供同行人士参考,可大大缩减您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采用word文字编辑,下载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一.各个指标的标准1.各个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以干计)≧45%水分≦30%PH 5.5-8.5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5%总养分质量分数(N+P5O2+K2O,以烘干计)2.重金属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总AS ≦15mg/kg总Cd ≦3mg/kg总Pb ≦50mg/kg总Cr ≦150mg/kg总Hg ≦2mg/kg二.各个指标检测方法1.有效活菌数的测定(1)稀释称取固体样品10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分钟,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震荡30分钟,即成母液菌悬液。
用5ml无菌转液管分别吸取5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按1比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0-1,10-2,10-3、、、稀释倍数的菌悬液。
(2)加样及培养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用0.5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用无菌玻璃刮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琼脂表面。
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菌落识别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
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4)菌落计数以出现20-3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丝状真菌为10-150个菌落数),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有效菌平均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配方生产实用实用工艺检验方法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清液型配方及生产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型)液体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大量元素含量g/L ≥500中量元含量g/L ≥10水不溶物含量g/L ≤50PH(1::250倍稀释)3.0 ~9.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大量元素含量g/L ≥500微量元含量g/L ≥2 ~30水不溶物含量
g/L≤50PH(1::250倍稀释)3.0 ~9.0
这里面主要是大量元素N、P、K元素的选择问题,氮元素主要选择以尿素为主要原料,物美价廉,溶解度大,磷和钾选择螯合态的磷酸氢二钾,螯合态的磷酸氢二钾的磷钾含量高,溶解度大,这是配置清液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大量元素的最佳选择,例如:配置N-P2O5-K2O为150-150-200为例:
原料:尿素(46.4%):323.3KG/m3
螯合态磷酸氢二钾(p2o5:40%,K2O:54%): 372.5KG/m3
水:614KG/ m3(左右)
操作方法:1、先加580KG的水,加热至40-50℃,搅拌,加入尿素,加热至30℃,或用手试不觉得冷,继续搅拌,加入螯合态磷酸氢二钾,搅拌至溶解,静止12小时,使其充分反应。
2、根据需要加入中量元素钙或镁,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或者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原料,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定容至1000L,分装即可。
检测: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密度一般较高,在1.3克/毫升以上;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PH值在8-9之间。
农业部-肥料要求
农业部肥料要求一、肥料质量1. 肥料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保证含量准确,有效成分适当,无有害杂质,以确保安全、有效。
2. 肥料应通过国家规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二、有机肥料1. 有机肥料应由有机物来源,如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等,并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保证肥料安全、环保。
2. 有机肥料应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并含有适量的微生物和氨基酸等有机营养成分。
3. 有机肥料的使用量和施用方式应依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当掌握用量和施肥时期。
三、化肥使用1. 化肥使用应遵循“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适当的品种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2. 化肥使用应配合有机肥料,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 使用化肥时应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流失,避免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四、肥料安全1. 禁限用肥料:根据国家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的肥料,如某些有机氯、有机磷、无机氯等。
2. 安全剂量:肥料的安全剂量应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保证作物安全生长,避免对人、畜、环境造成危害。
3. 残留检测:定期对作物进行肥料残留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五、土壤肥力保护1. 改良土壤:通过合理施肥、轮作、微生物接种等技术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保水施肥:合理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状况,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3. 防止土壤污染:避免使用过量化肥和有害物质,防止土壤污染和退化。
六、肥料标识1. 肥料包装标识应真实、准确,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肥料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误导消费者。
3. 肥料包装标识应按规定标注肥料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肥料进口1. 进口肥料应符合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质量安全、有效。
2. 进口肥料应经过我国海关检验并取得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入我国市场。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项目指标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总养分(N+P2O5+K2O)≥40.0 30.0 25.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70 50 40水分(H2O)≤ 2.0 2.5 5.0 粒度(1.00-4.75mm或3.35-5.60mm )≥90 90 80氯离子(Cl-)≤ 3.0注: 1 、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 4.0% ,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 1.5% 。
2 、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3 、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 3.0% ,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4 、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包装标识上不得标明“含Cl ”或“含氯”。
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50% 。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能够提供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帮助作物生长发育,并且增加产量。
因此,化肥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能够保证化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一、化肥质量标准化肥质量标准是对化肥产品相关指标的规范要求,一般由国家或行业制定并得到广泛接受。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化肥质量标准指标:1. 总氮含量:总氮是化肥提供植物养分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化肥的效果。
通常在化肥包装上会标注化肥的总氮含量百分比,不同种类的化肥总氮含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 总磷含量:磷是植物所需的另一种重要养分,它在植物的根系生长、花果结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化肥产品中的总磷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3. 总钾含量:钾是植物所需的第三大养分,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渗透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化肥产品中的总钾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 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硫是一种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因此在化肥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化肥产品的安全性。
5. 重金属含量:化肥中重金属含量的过高会对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化肥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限制。
二、化肥质量检验方法为了验证化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化肥质量检验方法: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化肥质量检验方法,它通过对化肥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化肥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例如,可以用氮含量测定法、磷含量测定法和钾含量测定法等。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能够通过测定化肥样品的光谱特征来确定其成分和含量。
如红外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等。
3. 物理性能测定法:物理性能测定法主要是对化肥产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如颗粒度、湿度、溶解性等。
这些性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化肥的施用效果。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学肥料是一种用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人造化学品。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为了确保化学肥料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是指对化学肥料的成分、性质和质量特征进行规定的技术指标。
常见的化肥质量标准包括养分含量、杂质含量、湿度、颗粒度等。
养分含量是衡量化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肥,我们通常关注氮、磷和钾含量。
比如,对于氮肥,标准可以规定氮含量应不低于40%;对于磷肥,标准可以规定总磷含量不低于45%;对于钾肥,标准可以规定钾含量不低于30%。
这些标准保证了化肥中含养分的足够量,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除了养分含量外,化肥中的杂质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杂质是指除了主要养分外,其他的非营养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杂质对作物生长有害,因此需要限制其含量。
标准可以规定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一定值,或者规定某些有机污染物的检出限。
通过严格的检验方法,确保化肥中的杂质含量符合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作物生长的安全和健康。
湿度是化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湿度指的是化肥中水分的含量。
水分过高会导致化肥变质、受潮或者结块,降低肥料的效果,甚至可能对作物造成损害。
标准可以规定化肥的湿度不得超过一定百分比,例如限制在2%以下。
检验方法一般采用重量损失法,即将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蒸发掉其中的水分,然后称量损失的质量,计算出湿度。
颗粒度是化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颗粒度指的是化肥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颗粒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化肥施用的效果。
过大的颗粒对于嫩苗的吸收能力差,过小的颗粒则易于飞散,对施肥造成浪费。
标准可以规定化肥颗粒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等指标。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筛分法,用一组标准筛对样品进行筛分,并统计不同粒径的颗粒含量。
以上仅是化学肥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一些例子。
当然,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检验方法。
肥料执行标准
肥料执行标准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我国对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实行了严格的标准。
下面是肥料执行标准的
相关内容。
一、肥料类型划分标准
1. 按成分:氮、磷、钾肥;复合肥;有机肥等。
2. 按用途:基肥、追肥、叶面肥、种子处理剂、微生物肥等。
二、肥料生产标准
1. 生产工艺要求:应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保证肥料的成分符合国家
标准,且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添加剂。
2. 产品质量要求:各项指标要满足国家标准,严禁涉嫌假冒伪劣、劣
质肥料。
三、肥料质量标准
1. 氮肥:氮含量要达到标准,纯度不低于90%。
2. 磷肥:有效磷含量不低于标准规定,约为45%。
3. 钾肥:氯化钾含量要符合标准,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4. 复合肥:各成分含量应合理,且比例应合理配比。
5. 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需达到标准要求,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四、肥料包装标准
1. 包装材料: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易开口、不漏、不渗透、耐压等。
2. 包装容量:包装容量应按卖方、买方双方协商制定。
3. 标识:包装上应有清晰可辨认的制造厂商名称、产品名称、型号等信息。
总之,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必须遵守国家的执行标准才能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同时,农民在使用肥料时也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农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因此肥料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一、有机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有机肥料是一种以动植物残体或有机物质为原料的肥料,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多种作用。
农业部制定了《有机肥料即用性能试验方法》(NY/T 391-2014)和《有机肥料品质标准》(NY 525-2012)两项标准,对有机肥料的质量、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有机肥料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有机质含量测定,常用方法有酸解法、热酸解法、熟化法等;二是养分含量测定,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碱解-酸解法、定量分析法等;三是微生物数量测定,用于评估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稳定性和酶活性等,常用方法有平板计数法、培养法等。
二、化肥标准及检测方法化肥是指以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工业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的肥料,一般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化肥的标准主要涉及肥料中各元素含量、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方面,农业部制定了《全水溶性肥料品质标准》(GB/T 23350-2009)、《尿素品质标准》(GB 2440-2015)等化肥标准。
化肥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元素含量测定,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测定,常用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光度法等;二是水分含量测定,即肥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有干燥法、滴定法等;三是杂质含量测定,主要用于评估化肥的纯度和质量,常用方法有筛分法、测定比表面积法等。
三、微生物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生物菌群为主体,融合肥料物质和其他特定微生物活性成分而得到的一类肥料。
微生物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增加植物产量等作用。
农业部制定了《微生物肥料品质标准》(NY/T 1858-2012)和《微生物肥料产业化技术规范》(NY/T 3119-2013)两项标准,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word精品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1. 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 8572-88。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W 0.3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w 0.50%。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岀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T 8573-1999。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w 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w 0.30%。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1.3. 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GB 8574-88。
钾含量< 10%,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2%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24% ;钾含量10〜20%,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60% ;钾含量>20%,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9%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73%。
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基合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液中的钾离子(如试样中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它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 )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甲基四胺,其它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肥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肥料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农业部作为国家的权威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肥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各种肥料标准1.化肥标准化肥是指经过工业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物质。
农业部发布了《化肥质量标准》GB15063-2018标准,其中包括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化肥品种。
这些标准明确了化肥中各种元素含量、PH值、含水率、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要求,以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
2.有机肥标准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为原料,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后制成的肥料。
农业部发布了《有机肥料质量标准》GB/T 23350-2009标准,其中规定了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指标,还规定了有害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要求,以确保有机肥的品质和安全。
3.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肥料。
农业部发布了《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NY/T 1420-2006标准,其中包括了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控制的病菌和杂菌数量、有效菌数等指标,以确保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各种肥料检测方法为了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检测方法,以确保肥料符合上述标准。
1.化肥检测方法化肥检测主要包括化学组分测定、理化性质测定、重金属元素测定等。
其中化学组分测定是化肥检测的关键,通过测定氮、磷和钾元素的含量,判断化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理化性质测定则用来检测化肥的颜色和粒度等物理特性,以判断其物理形态是否符合要求。
重金属元素测定则用于检测化肥中的有害元素是否超过国家标准。
2.有机肥检测方法有机肥的检测方法包括有机物测定、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等。
有机物测定主要是测定有机质的含量,这是有机肥料的重要指标。
微生物检测则用于检测有机肥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生物,以保证有机肥的安全。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项目指标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总养分(N+P2O5+K2O)≥40.0 30.0 25.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70 50 40水分(H2O)≤ 2.0 2.5 5.0 粒度(1.00-4.75mm或3.35-5.60mm )≥90 90 80 氯离子(Cl-)≤ 3.0注: 1 、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 4.0% ,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 1.5% 。
2 、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3 、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 3.0% ,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4 、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包装标识上不得标明“含Cl ”或“含氯”。
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50% 。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近年来随着肥料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肥料名称上五花八门的炒作,很多产品单看名称真的让人傻傻分不清,从而影响到了肥料的使用和销售。
肥料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1.按含养分多少可分为单质肥料、复合(混)肥料、完全肥料三种。
.2.按作用可分为直接肥料、间接肥料、刺激肥料三种。
3.按肥效快慢可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二种。
4.按形态可分为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光肥、电肥、磁肥、声肥七种。
5.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可分为大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三种。
6.按化学成份、生物活性、作用效果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肥料等三种。
下面重点讲述“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作用效果”的分类:一无机肥无机肥,采用提取、机械粉碎和化学合成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无机盐态肥料,又称矿物肥料、矿质肥料。
由于绝大部分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有时也将无机肥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化肥中主要含有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要经过化学工业生产。
按养分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氮肥只含氮养分,常用的有尿素(含氮46%)、硫酸铵(又称硫铵、肥田粉,含氮20.5-21%)、氯化铵(含氮25%)、碳酸氢铵(碳铵,含氮17%)、硝酸铵(硝铵,含氮34%)等。
2.磷肥只含磷养分,常用的有过磷酸钙(普钙,含五氧化二磷16-18%)、重过磷酸钙(重钙,含五氧化二磷40-50%)、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20%)、钢渣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5%)、磷矿粉(含五氧化二磷10-35%)等。
3.复合肥料经化学合成而得,含有两种以上的常量养分,常用品种有磷酸二铵(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磷酸二氢钾(含五氧化二磷52%,含氧化钾34%)等。
4.复混肥料由两种以上化肥或化肥与有机肥经粉碎造料等物理过程混合而成,含有两种以上常量养分,品种繁多。
肥料检测国内相关项目和标准
肥料检测相关项目和标准(011发布)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
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
《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0829)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肥料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注:1、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5%。
2、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3、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4、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包装标识上不得标明“含Cl”或“含氯”。
1.1.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8572-88。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50%。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常见化肥检测项目 肥料检测依据标准
GB/T 8577-2002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卡 尔 . 费休法
粒度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氯离子
GB 15063-2001 TF/JF-25-2006 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自动 电位滴定法(非标、非认可方 法)
铜、铁、锰、锌、硼、钼
GB/T 14540-2003
NY 1107-2006 NY 1107-2006 NY 1107-2006
NY 1107-2006 NY 1107-2006 NY 1106-2006
含腐植酸水 溶肥料 腐植酸 总氮 有效磷 钾 铜、铁、锰、锌、 硼、钼 pH 水分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T 1108-2006 NY/T 887-2004 NY/T 1115-2006 NY 1110-2006
液体肥料包装技术要求 液体肥料密度的测定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水溶肥料汞、砷、镉、铬的限 量及其含量测定
NY/T 1117-2006
水溶肥料钙、镁、硫含量的测 定
NY/T 1116-2006
有机 - 无机复混肥料
机 总氧化钾 水分 有机质 无 粒度 pH 机 氯离子
复
TF/JF-25-2006
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自动 电位滴定法(非标非认可方法)
混 砷、镉、铅、铬、汞 肥 GB 18877-2002 有机 - 无机复混肥料
料
液体肥料包装技术要求 水 密度 水不溶物 溶 汞、砷、镉、铅、铬 肥 钙、镁、硫 料 硝态氮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总氮含 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50% 。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T 8573-1999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1.3. 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GB 8574-88 。
钾含量<1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2%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24% ;钾含量10~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60% ;钾含量>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9%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73% 。
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基合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液中的钾离子(如试样中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它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 )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甲基四胺,其它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1.4. 游离水含量测定1.4.1. 真空干燥法(仲裁法)GB 8577-88 。
水含量≤2% ,绝对差值0.30% ;水含量>2% 。
绝对差值0.40% 。
存在于试样中的水经二氧六环或无水乙醇萃取后,利用水与卡尔?费休试剂进行定量反应。
1.4.2. 真空烘箱法GB 8576-88 。
水含量≤2% ,绝对差值0.20% ;水含量>2% 。
绝对差值0.30% 。
在一定温度下,试样在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失重表示为游离水含量。
1.5. 粒度测定。
用一定规格试验筛,江实验室样品分成不同粒径的颗粒,计算百分率。
1.6. 水溶性磷含量测定同有效磷含量测定。
1.7. 氯离子含量测定。
氯离子含量<5%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氯离子含量5%-25%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40% ;氯离子含量>25%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4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60% 。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转化成氯化银沉淀,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滴定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2.农业用尿素检测项目:总氮、缩二脲、水分、粒度。
GB 2440-2001 《尿素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尿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分为工业用和农业用二类。
其主要用途为在农业上用作肥料,在工业上用作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工业的原料。
尿素的技术指标要求2.1. 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 2441-91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 。
在硫酸铜存在下,在浓硫酸中加热使试样中酰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蒸馏,用过量的硫酸标准液吸收,再以甲基红- 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过量的硫酸,可根据消耗的硫酸计算出其中的氮含量。
2.2.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 2443-91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8% 。
缩二脲在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可比色测定其含量。
2.3. 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 2444-91 。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
存在于尿素试样中的水与卡尔?费休试剂或改进的卡尔?费休试剂反应,卡尔?费休试剂或改进的卡尔?费休试剂用准确重量的水标定,反应终点用“永停”电量法确定。
2.4. 粒度的测定筛分法GB 2448-91 。
用筛分法将尿素分成不同粒度,称量,计算百分率。
3.农业用碳酸氢铵检测项目:氮、水分、添加剂(限优等品和一等品)GB 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碳酸氢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所制得的碳酸氢铵。
农业用碳酸氢铵的技术指标3.1. 氮含量的测定酸量法GB 3559-92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 。
碳酸氢铵与过量硫酸标准溶液作用,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反滴过量的硫酸,可间接求得氮含量。
3.2. 水分的测定。
当水分小于0.5% 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 ;当水分大于0.5% 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
碳酸氢铵中的游离水与电石反应,测量生成的乙炔气体体积,可间接计算出试样中的水分。
4.过磷酸钙检测项目:有效五氧化二磷、游离酸、水分。
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本标准规定了过磷酸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硫酸处理磷矿制成的农业用疏松状和粒状过磷酸钙(包括加入有机质等添加物的过磷酸钙产品)。
疏松状过磷酸钙应符合表1 的要求表1粒状过磷酸钙应符合表2 的要求表24.1.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提取样品中的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过滤,干燥和称量此沉淀,即可算出有效磷的含量。
4.2. 游离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4.2.1. 酸度计法(仲裁法)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
试样溶液中的游离酸,在酸度计指示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即可由氢氧化钠消耗量计算游离酸含量。
4.2.2. 指示剂法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
试样溶液中的游离酸,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即可由氢氧化钠消耗量计算游离酸含量。
4.3. 水分的测定烘箱干燥法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40% 。
在一定温度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试样在规定时间内干燥,所失质量即为水分的质量。
5.钙镁磷肥检测项目:有效五氧化二磷、水分、碱分、可溶性硅、有效镁、细度。
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本标准规定了钙镁磷肥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矿石与含镁、硅的矿石,在高炉或电炉中经高温熔融、水萃、干燥和磨细所制得的钙镁磷肥,包括含有其他添加物的钙镁磷肥产品,其用途为农业上作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钙镁磷肥的技术指标要求5.1. 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仲裁法)GB 20412-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
试样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所得沉淀。
5.2 水分测定重量法GB 20412-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03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06 %。
在一定温度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试样在规定时间内干燥,失去的质量即为水分的质量。
6.农业用硫酸钾检测项目:氧化钾、氯离子、水分、游离酸、粒度。
GB 20406-2006 《农业用硫酸钾》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硫酸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农业用硫酸钾。
农业上作为化肥使用。
农业用硫酸钾技术指标6.1. 氧化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钾重量法GB 20406-2006。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9%;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73%。
试样经水加热溶解后,消除溶液中铵离子的干扰,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消除干扰分析结果的其它阳离子,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硼钠沉淀钾,干燥沉淀并称量。
6.2. 氯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GB 20406-2006。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5%;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的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6.3. 水分的测定重量法GB 20406-2006。
水分≤1.0%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15%;水分>1.0%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试样于(105±2)℃的烘箱中干燥,所失质量即为水分的质量。
6.4. 游离酸的测定容量法GB 20406-2006。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07%;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15%。
试样溶液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酸度,由紫红色变成灰绿色为终点。
7.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水分、粒度。
GB 10205-2001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磷酸一铵(MAP )和磷酸二铵(DAP )肥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肥料。
表1、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表2 、料浆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表3 、粉状磷酸一铵的要求7.1. 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 1020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