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论语十则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而:表顺承,“然后”的意思.3 时习:时常地复习.4之:代词,指学习的知识.5亦:也.6 说yuè:“悦”的古字,愉快.7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作“吗”.8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9自:从 .10乐:快乐.11 人:别人.12知:了解.13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14 愠:生气,发怒.15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译句——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第二则——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解词——1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孔子的学生.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就是他撰写的. 2吾:人称代词,我.3日:每天. 4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古代汉语里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5忠:尽心竭力.6信:真诚 ,诚实.7传:老师传授的知识.8习:复习,温习.译句——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解词——⑴温:温习,复习.⑵故:学过的知识. ⑶而:连词,表示顺承.⑷知:领悟,获得.⑸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⑹可:可以. ⑺以:凭借.⑻为:动词,做,当.译句——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解词——⑴而:连词,表示转折. ⑵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⑶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⑷殆dài:有害.译句——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第五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解词——1、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现在山东泗水人.2、诲:教导,指教.3、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4、之:代词,之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5、乎: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 相当于“啊”“呀”“吧”等.6、为:动词,就是.7、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译句——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的.”第六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解词——⑴贤: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⑼⑵思:希望.⑶齐:看齐.⑷焉:语气助词,可不译.⑸内:内心,自己.译句——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第七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解词——⑴三人:几个人,不一定实指三人.⑵行:走.⑶焉:于此,在这里,指在这几个人当中.⑷其:代词,他们的.⑸善:有点,长处.⑹而:连词,表顺承.⑺之:代词,前一个“之”指代“善者”,后一个“之”指代“不善者”.译句——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改正它.第八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解词——⑴士:这里指有抱负、有地位的人.⑵弘毅:刚强,勇毅.⑶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⑷以,把.⑸为,看作,当作.⑹已:停止.⑺乎:语气词,相当于“吗”. 译句——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要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第九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解词——⑴岁:年⑵凋:凋谢.⑶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译句——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词——1、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以“言语”见长.2、行:奉行.3、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之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欲:想,要.6、施:施加.译句——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了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在别人身。

10论语十则译文

10论语十则译文

论语十则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论语十则原文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注释篇一: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5、(《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 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 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 1 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 a ng),思而不学则殆(d a i )。

”(《为政》)5. 子曰:“由,诲女(r u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 1 )也。

”(《为政》)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 1 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 a 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 u 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 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论语》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撰写而成。

《论语》收录了许多格言,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则”。

下面来看一下论语十则的原文及其翻译注释。

一、子游曰:“恭己者,天之道也。

”翻译:子游说道:“谦虚待人,是天道的完善。

”注释:子游的言论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发表言论,不要自大,不要虚伪,这是天道的精神。

二、子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翻译:孔子说:“君子应当把事情留待时机成熟时再采取行动。

”注释:君子要深藏若虚,不要急于求功进取,要先观察环境,了解形势,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时机成熟,方可采取行动。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狡辩者多言做作者,他们的善行少有人能见到。

”注释:孔子认为,只会巧言做作的人,他们的仁义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子曰:“弟子孝而好学,长民之义也。

”翻译:孔子说:“弟子要孝顺父母,且热爱学习,这是长久祖先传给子孙后代的传统义务。

”注释:弟子应当孝敬父母,谦虚好学,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传统价值观。

五、子曰:“子夏闻道,五月而行。

”翻译:孔子说:“所谓夏子,就是听取贤人的教诲,五个月后就可以行事了。

”注释:夏子指的是那些听取贤人的教诲,只要学习时间有限,也可以通过学习完成自身的充实和进步。

六、子曰:“安上治民,由下而上;可耻,从上而下。

”翻译:孔子说:“要平定民心,就得从下而上,千万不可从上而下。

”注释: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只有以民心为本、以仁德为主、由下而上,才是可耻的政治方针,而从上而下、施以暴力,则是可耻的。

七、子曰:“君子有三患: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所不为。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大烦恼:没有事情可做,不够勤奋,尤其是不懂审慎行事。

”注释:君子要有责任心,有才智能力,不要沉浸于被动之中,而要勤奋好学,懂得审慎行事。

八、子曰:“安居乐业,知足不辱;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孔子说:“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勤俭节约,以养德行,要淡泊名利,方能明志立业;要宁静自守,方能致远超越。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论语十则》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是一部中国古代传世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思想源头,对于人们的成长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十则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习并努力练习,这难道不是极好的吗?”2、子曰:“攻乎畏途,施诸己而不愿,施于人而不必,此之谓大丈夫。

”子曰:“勇于开拓新领域、不自私地给别人所希望的、不附和即便别人不需要的,此之谓大丈夫。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统治一个由千多个部落组成的国家,要守礼敬、可信任、勤俭持家、爱护百姓、据时应变。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子曰:“弟子,走进家门要孝顺,出去要友善,谨慎而可信任,要普爱众人又要特别爱仁义。

”5、子曰:“事父母平,可谓孝;言而有信,可谓仁;行有余力,可谓知。

”子曰:“对父母表示一致的尊重,这可谓孝顺;能够如实说话,这可谓仁德;日常行为要有余力,这可谓明智。

”6、子曰:“事君尽礼,言而有信,雅正,不失辨,可谓仁。

”子曰:“对君主尽心尽力,言语必实,雅正,不会有失败,这可谓仁义。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审视其所做之事的目的、探究其动机、探测其情绪的安稳,然后再论断其人,人们怎会乐意这样呢?怎会乐意这样呢?”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勇于担当,任劳任怨、路很远。

”9、子曰:“君子慎其独也。

”子曰:“君子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

”10、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说话要忠实,行动要有果效。

”通过论语十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提倡的道德准则和人生 path、values 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道德准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不断改善自我;以“攻乎畏途”来开拓新领域,勇于接受挑战;孝顺父母,爱护百姓;尽心尽力辅佐君主;经常审视自己,坚持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够走上人生的正道,真正实现“大丈夫”。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子曰:“由,诲女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论语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Org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全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是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

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导语: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原文论语十则原文论语十则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原文2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逐则注解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

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 译文

论语十则 译文

论语十则译文
摘要:
1.学而时习之
2.为人处世之道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
5.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为知之
7.贤贤易色
8.君子泰而不骄
9.君子贞而不谅
10.君子和而不同
正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对于后世研究儒家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下是《论语》十则的译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并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2.为人处世之道,务必要庄重。

译文:在与人交往中,务必做到端庄稳重。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发现新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了知识但不进行思考是无益的,思考了但不学习知识则会导致危险。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对于自己知道的事情要明确表示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事情要明确表示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译文:尊重有才能的人,并竭尽全力侍奉父母,尽职尽责地侍奉君主。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君子安详稳重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安详稳重。

8.君子贞而不谅,小人谅而不贞。

译文:君子忠诚坚定而不轻易妥协,小人轻易妥协而不忠诚坚定。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小人则只能与相同的人和睦相处。

10.君子之道,淡如水,而浊如泥。

译文:君子的行为准则,清淡如水,但混浊如泥。

十 《论语》十则

十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其人和《论语》一书,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每则的思想内容。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理解、积累【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论语十则》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2.走近作者《论语》的作者谁呢?应该不是孔子本人。

在先秦,学者与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亲自参与将这些言论集结成书,这部书常常就以这位学者命名,比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等。

假如孔子亲自参与了《论语》的集结,那么这部书就应该叫做《孔子》。

郭沂先生认为司马迁所说的《中庸》就是《子思子》一书原来的名字,为子思所著,我对此还是有些疑虑的。

《汉书·经籍志》引刘向的话,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

”那么,《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在孔子死后将他的论述编辑起来而成书的。

虽然刘向对先秦典籍的整理常常遭到后世的怀疑与批评,但对这一点,迄今没有人提出过质疑 3.相关资料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才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人,仁爱待人. 想要
“而”字的用法
❖ 1、 副词,译为“就,才”。 ❖ 然则何时而乐耶? ❖ 2、连词 ❖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 蟹六跪而二螯。 ❖ 2)、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4)、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5)、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7)、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 8)、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任重而道远.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 严正警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思而不学则殆(dài) 8、诲(huì)女(rǔ)知之乎 9、是知(Zhì)也 10、弘毅(hong yì)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12、其恕(shù)乎
《学而》章
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时常,复习 经常
同“悦”,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朋友,志同 道合的人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疏通课文,积累词语
孔子(前551~ 前479), 我国古 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
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 人”,世界十大
责任,使命
把……当作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停止
《子罕》章
子曰:“岁 寒 ,然 后
每年 寒冷 代词,这样
知 松 柏 之 后 凋 也 。”
凋谢
《卫灵公》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一句话
终 身 行 之 者 乎?”子 曰:
“其 奉行
大概,也许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指“儒家的推己 喜欢, 施加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
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 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
1、论(lún)语 2、不亦说(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xǐng)吾身 5、传(chuán)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wăng )
思想家之首。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 取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 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 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 七十二。注重“学”、“思” 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 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 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 包。
孔子的思想:“仁”
孔子创立了以“仁” 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 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 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

了解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但 生气,发怒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学而》章
每天
曾子曰:“吾日三
自己
省吾身:
人称代词,我 泛指多次 检查,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wèi,替
尽心竭力
信乎?传不习乎?”
真诚,诚实 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为政》章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业
必作: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和练习第一题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
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三课时
体会丰富内蕴, 讨论和研究。
一、根据意思填空或请根据以下的环境或画面,从课文找 出相对应的格言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求知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里仁》章
子 曰:“见 贤 思 齐 焉,
想着 一致
见 不贤 而 内 自 省 也。”
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述而》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 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
代词,他们,优点, 跟随, 他们的 长处 学习
而 改 之。”
《泰伯》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有抱负的人 刚强,勇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全文思想内容包括?
①学习方法 ②求知态度 ③修身做人
请用不同的符号标
示出三方面有关的句
子,并用“

学习方法(求知态度,
修身做人)有关”的
句式说话。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旧的,学过的知识 了解,意译
可 以 为 师 矣。”
为“领悟, 获得”
wéi ,做,当
《为政》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即感到迷 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为政》章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教导,指教 同“汝”,你,
人称代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 也。”
此,这 通“智”,聪明,智慧。
作业
翻译全文,画出文 中的成语,思考每 则的大意。
第二课时
体会丰富内蕴, 积累格言警句
❖ 1、复习旧课。 ❖ 2、检查翻译全文。 ❖ 3、测试翻译句子 ❖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归纳本文的成语、格言和警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