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论语十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论语》十则

情景导入

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短短数年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这之中既有宋太祖过人的神武,他的谋士赵普也有很大的功劳。宋朝开国后,赵普做了宰相。一次赵普曾经告诉太祖的弟弟宋朝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还是管理国家、社会,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由此而来。

字词积累

辨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yuè)人不知而不愠.(yùn)

吾日三省.(xǐng)吾身传.不习乎(chuá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知为.不知(wéi) 是知.也(zhì)

论lún(论语)传chuán(传说)说shuō(说话)乐lè(不亦乐乎)

论lùn(讨论)传zhuàn(传记)说shuì(游说)乐yuè(音乐)

辨形

温(温故)诲(教诲)恕(宽恕)

愠(愠怒)悔(后悔)怒(发怒)

通假字

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古今字

说:“悦”的古字,愉快。

本课成语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多义词

知a人不知而不愠(了解)b诲女知之乎(明白)c是知也(同“智”,智慧)

而a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b温故而知新(顺接连词)c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

句段赏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指“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自言“学”,司马迁谓之“修”。《礼记·檀弓》注:“修,治也。”即研究(如今之谓“治学”)。《说文》:“习,数飞也。”即鸟儿不断地练飞,这是“习”之本义,此处亦应按本义解,有“演练”之意。儒家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这当然要学,但更强调的是操作(演练)。故“学而时习之”是指孔子整理六经,制定礼乐。孔子只言“学而时习之,一则自谦,二则示“述而不作”之意。这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完成的一件大业,是对中华文化的不朽贡献。孔子是深刻理解自己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的,矻矻一已,乐此不疲,故曰“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朋的本义是学生、弟子。司马迁描绘了孔子办学的盛况,孔子则自言其欣悦心境。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私人讲学之先河,通过其成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丰富、系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这是他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一生完成的又一件伟业。“不亦乐乎”表现了这位无愧于“万世师表”称谓的大师的崇高的敬业精神。

篇章解读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结构层次

第一则:讲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

第二则:讲治学的人要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则:讲学习的方法,强调独立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则:讲学习的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

第五则:讲学习的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讲学习的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第七则:讲学习的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想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讲个人修养,既要胸怀宽广,又要意志坚定。

第九则:讲个人的品质,要如松柏一样坚强不屈。

第十则:讲个人的处世之道。

写作特色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多半是简短的对话和问答,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疑难互动

1、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2、“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3、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培优平台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阅读解疑(参考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参考答案

1.①担心②等到③才④吟咏 4.韦编三绝

演练平台

基础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