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辽五味、关防风、怀地黄等。
例外的情况是有少数药材,药名前所冠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系指进口或集散地而言,如广木香,并非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从西藏进口。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着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
《中药储存与养护 》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一、气味散失概念:含有易挥发成分中药储存保管不当挥发损失中药气味改变中药的气味散失既是所含挥发油的散失,也是有效成分散失。
一、气味散失原因:挥发越快挥发气味散失越多挥发油(中药内具有芳香气味的油质储存时间越久常温温度越高气味散失的原因是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的结果。
一、气味散失原因:薄荷荆芥麝香中药芳香性气味是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也是鉴别中药质量的标志之一。
二、风化概念:中药表面形成粉末状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类中药空气干燥二、风化概念:胆矾硼砂任何一种中药风化后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重量和成分的含量,风化后的中药的药用价值依风化产物而定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概念:任何一种中药风化后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重量和成分的含量,风化后的中药的药用价值依风化产物而定质量和药性改变芒硝风化硝芒硝风化硝风化作用: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治:实热便秘、肠痈病证质量纯净、清上焦热主治:用于治疗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上焦病证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绿矾碱式硫酸铁不宜用药二、风化概念:任何一种中药风化后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重量和成分的含量,风化后的中药的药用价值依风化产物而定风化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风化现象越快药材的风化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成反比越低空气的温度只起间接推动作用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各种矿物药的结构组成不同,正常温下的风化程度也不相同。
芒硝风化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各种矿物药的结构组成不同,正常温下的风化程度也不相同。
绿矾风化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各种矿物药的结构组成不同,正常温下的风化程度也不相同。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湿度过大容易导致中药材受潮,增加微生物繁殖的风险,还会使中药材发生霉变 和虫蛀。因此,储存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45%-75%。
光照和氧气
光照
光照能够引起中药材中某些成分的光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 低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中药材应存放在避光处,避免直 接阳光照射。
氧气
氧气是中药材氧化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过度接触氧气会导 致中药材成分氧化变质。因此,中药材储存时应尽量减少与 氧气的接触,采用密封包装或充氮包装。
包装材料的密封性
药品包装的密封性对于防止外部环境对药品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水分、氧气和微生物的进 入,从而延长药品的保质期。
储存容器的材质和使用方法
储存容器的材质
储存容器的材质也会影响到药品的保存 效果。玻璃、塑料和金属等不同材质的 容器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药品的性 质和保存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
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 范之处,如炮制方法不正确、炮制时 间不足、辅料使用不当等,导致药材 质量下降,影响药效。
原因
炮制技术不规范、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追求经济利益等。
02
储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
温度
高温会加速中药成分的氧化反应,促进微生物繁殖,导致中药材变质。适宜的温 度通常在20-30℃之间,但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不同的最佳储存温度。
3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测中药材或中药制 剂中的微生物或毒素等有害物质,判断品质是否 变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储存时间
长期储存易导致质量下降
01
02
03
药材成分
长期储存会导致中药材中 的成分逐渐分解、氧化, 从而影响药效和品质。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虫蛀
•4、害虫的来源
➢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渠道: ①中药材在采收中受到污染;干燥时未杀灭虫卵; ②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害虫或虫卵杀灭; ③在贮藏过程中,害虫由外界侵入并繁殖; ④贮藏的地方和容器本身不清洁,内有害虫生存。 ➢ 害虫的一般的生长条件:温度25~35C,相对湿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
对“泛油”药的调理
• 1、晾晒法:常用于植物类药材,易“泛油”的中药材及其中药饮
片受潮时,一般都采用晾晒的方法。如当归、防风、党参、黄芪、牛膝、
麦门冬、柏子仁、枸杞、太子参等。如柏子仁,当“泛油”程度不严重时,
可以晾晒几小时,待凉后再装包储藏;如果程度较为严重则可采用冷藏处
•2 温度控制法
•冷藏防霉法:温 度在0℃-10℃
•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 是霉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对湿度不高于70%,
•温度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之一。 将库温调节至15C以下,具有较好 的防霉作用
•3 是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 密 法,使中药与外环境隔绝,
•高温灭菌法:通过日 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 材水分散失,水蒸(煮)
第二章_中药品质变异现 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2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一、生
•(一)生霉的原
霉
因
在适当的温度(25C左右)、湿度(空气
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
15%)、适宜的环境、足够的营养条件下,
散落在药材表面上的霉菌孢子即萌发为菌丝,
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
•4、通风法:掌握仓库温湿度,定时通风。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长期以来冲药材质量的降低是困扰中医临床的一大难题,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
如何才能提高药材的质量,笔者现就种植、采收、加工、贮存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非地道药材造成质量降低由于某些中药材的缺乏,各地对地道药材进行广泛的引种。
在引种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事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某些引种药材在改变了环境、生长条件、广泛应用化学肥料甚至应用某些植物生长激素的情况下,出现了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有效成分降低、药材形状、气味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如家种丹参形状改变,野生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呈纤维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 : 6;家种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不明显,不呈纤维性而质地柔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 : 15o而丹参的有效成分隐丹参酮主要集中在表皮。
所以,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等环境下,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异,其组成和含量可有很大不同。
这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切不可在不顾环境的条件下,盲目引种他地的药材,这样会降低药材的品质。
2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适时釆收中药材,对保证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
所以,在采收中药材时,不但要追求药材的产量,更要注重药材的质量。
例如,甘草在秋季采挖。
但有实验证明,其所含的甘草甜素在开花前期为10%,在生长末期(秋季)甘草甜素仅含3.5%,相差近3倍。
再如薄荷,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近3%,花后期挥发油降到1.5%,但药材总产量却增加I倍多,药农则往往在花后期釆割,这就大大降低了薄荷的质量。
以上事例说明,适时采收中药材,对其质量的提髙是有益的,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该禁止。
应在既保证质量又能获得较多数量之间选择一个最佳时机。
对理论依据确凿的品种,应严格收购期限,以把好药材收购质量关[2-3]。
3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目前对药材的加工干燥多采用阳干法和阴干法,对少数药材采用烘干法。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中药品质的变质是指中药在保存或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性质的改变,导致药材的功效和质量下降。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在环境因素是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外在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中药的品质。
高温和高湿度会加速药材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分解或者变质。
光照会引起光热反应或氧化反应,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降解。
氧气则容易引起氧化反应,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失活。
其次,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也是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贮存和运输中的长时间露天暴晒、高温、高湿度和较长的运输时间都可能导致中药品质的变质。
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中药材的纤维素成分容易吸湿,因此湿度控制非常重要。
同时,对于一些易腐败的中药材来说,适当的冷藏或冷冻是确保品质的关键。
第三,药材自身的属性也会影响中药品质的变质。
一些中药材本身的化学成分内含或易氧化,容易受到光、热、湿、酸、碱等因素的影响而变质。
例如,一些硫化物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氧化而产生硫酸和亚硫酸,从而引起药材的分解和变质。
此外,一些生药材中含有微生物菌落,这些微生物会产生酶类,引起药材的发酵和变质。
第四,中药炮制和加工的方式也会影响中药品质的变质。
炮制和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加工工艺的合理性都会对中药品质产生影响。
炮制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或失活,影响中药的品质。
同时,如果加工不当,也会导致中药材的变质,例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不符合规范和卫生要求的设备。
最后,中药品质变质的原因还包括了保存条件和使用方式。
中药材的保存容器不合适、密封不严和保存时间过长等因素都会使中药变质。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过多的水、酸、碱等溶剂,或者过多的加热,都会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或损失。
综上所述,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有外在环境因素、贮存和运输处理方式、药材自身的属性、中药炮制和加工方式以及保存条件和使用方式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一、中药品质变异现象中药(含中成药)在运输、储藏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这种现象称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中药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很复杂的,变异不仅取决于各种中药本身的性123质,而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123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们123必须探讨变异现象的种类,123了解发生变质现象的原因123积极地进行防治。
1.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123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
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常见的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酶、绿霉菌、兰霉菌等几类。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123: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123菌的寄生许多中药都含123有蛋白质、淀粉、醣类及黏123液质等,给霉菌的生长、繁123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123⑵受潮湿的影响一般中123药在储藏前虽经干燥,但在123储藏的过程中仍易吸潮,特123别是在霉雨季节,空气很潮123湿,中药极易从外界吸收水123分,从而提高了中药的含水123量,此时的外界温度也适合123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中123药霉烂变质。
⑶中药本身“123发汗” 中药当受到焖热123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123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123 汗”。
凡发汗的中药其外表123必定潮湿,在适宜的温度下123,霉菌菌落极易生长,并由123中药的表面逐渐深入内部,123引起中药霉烂。
⑷生虫后引123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123后,害虫在生活的过程中要123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123因此,中药的温度升高、123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123了生活的条件,往往引起霉123变。
(精)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质量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种植1、品种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2、中药有效成分多根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因为遗传特征的不同,合成与累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别。
3、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4、一药多基原状况广泛存在。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道地药材当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含: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有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 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浙江。
如有名的“浙八味” ——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
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 ; 10. 西北药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域。
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 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中药养护学 第二章变异现象
根霉:根霉是较常见的一种霉菌,在药材上寄生颇多,其分解淀粉和脂 肪的能力较强,对中成药及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较高的原料药材有较 大的危害。
黑根霉
黑曲霉:含水分较高的中药常受其害而引起霉腐。 黑曲霉
二、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
药材霉变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许多真菌孢子,当 其落在药材表面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即萌发为菌丝 ,并分泌一种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药材有效成分破坏 ,失去药用价值。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有:
二、中药泛油的原因 1、中药本身的性质
药材在贮存过程中是否走油,起主要作用的是药材本身的 性质。
一般含脂肪油较多的种仁类药材,如柏子仁、桃仁、郁李 仁和苦杏仁等;含粘液质、糖质较多的药材,如麦门冬、天 门冬、黄精和枸杞子等都较容易走油,故在贮存这类药材时 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止走油的工作。
2、温度、湿度的影响
(2)较易发霉的中药:知母、苍术、木香、商陆、山奈 、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葛根、白芨等(其中除 了山奈、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白芨外,其它还 易泛油,木香、牛膝、百部、黄精、山奈、苍术、薤白、 白芨等还易生虫)。
2.果实种子类药材 易泛油、发霉的果实种子类药材,按 其易泛油、发霉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常见霉菌的种类
常见的霉菌有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和黑酵菌、云白霉、绿霉 菌、兰霉菌等几种。霉菌的菌体结构比较复杂,菌落呈绒毛状或疏松的 棉絮状,孢子有多种颜色。霉菌的菌丝体由许多分枝菌丝所构成,菌丝 为棉絮状、毛状、网状、团状或粉状。如在发霉的药材上,往往能见到 许多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这就是各种不同霉菌孢子萌发的菌丝 。
害虫,或者是未生虫与已生虫的药材一同启运,都会遭到感染。如果药 材的包装不严或受损坏,在运输途中更易感染害虫。
中药养护学第一 二章ppt课件
能产生一种特殊的令人作呕的刺激
气味。
弯曲法。防风,板蓝根等药材如果可任意折
弯而不断,那就标致着走油了。
折断法。北沙参、桔梗等药材折断后,断面
呈现油样的物质,颜色加深,则已经走油。
剖开法。将苍术、白术等剖开察看,若内色
加深,又呈油样,即为走油。
手感法。用手摸或捏中药材以感觉
其软硬及黏性程度。若药材手摸体
软,有黏腻感,说明已经走油。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摸蛤土蟆油感觉发黏,外表出现
油状物,即为走油现象。
嗅气法。有些中药材走油易产生一
定的气味,如肉豆蔻、胡桃仁走油 易产生浓烈的蛤气味;大云、锁阳 走油产生酸甜气味;桑葚走油产生 糖样气味;乌梢蛇等动物药材走油
水分越高,则真菌新陈代谢的作用愈强,
其生长繁殖也愈快。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药材发生潮解的主要原因是本身组成成
分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当含水量达 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逐渐地分解变质, 失去药用价值。
大青盐主要成分为
氯化钠。此外还夹杂 有氯化钾、氯化镁和铁等。
4、水分与软化粘连的关系
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开始发软。 麦冬、天冬走油时则黏连成块。
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变化。
三、中药贮存养护的目的意义
1、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2、确保中药商品贮存安全
3、降低损耗 4、保证市场供应 5、促进流通顺畅迅速 6、促进中药商品生产标准化 7、提高应急能力 8、消除地区差异
第二节 中药贮存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贮存养护的历史起源
5.唐代:《备急千金要方》 “凡药皆不欲数数曝晒,多见光 日气即薄,歇宜热知之。诸药未即 用者,候天大晴明时,于烈日中曝 之,令大干,以新瓦器贮之,泥头 密封,须用开取,急封之,勿令中 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
中药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异的原因
中药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异的原因
中药在储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品质变异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因素,储藏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会对中药的
品质产生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
变化,湿度过大则容易导致霉菌、虫蛀等问题,而光照则可能促使
一些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材的品质。
2. 包装材料,中药在储藏过程中所使用的包装材料也会对其品
质产生影响。
不合适的包装材料可能会导致中药与外界空气、水分、光线等接触,从而加速药材的氧化、挥发或者受到污染。
3. 时间因素,时间的推移也会对中药的品质产生影响。
长时间
的储藏可能导致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流失,从而降低药材的疗效。
4. 储藏方式,不同种类的中药对储藏方式要求也不同,一些中
药需要避光、密封保存,而另一些中药则需要通风、干燥的环境。
选择不当的储藏方式也会导致中药品质的变异。
5. 原料质量,中药的原料质量直接影响着中药的品质,如果原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比如掺杂、虫蛀、霉变等,就会导致中药在储藏过程中出现品质变异。
总的来说,中药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储藏过程中注意控制好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控制储藏时间、采取适当的储藏方式以及保证原料质量等方面来尽量减少品质变异的发生。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面周围的水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是静止而 是动态平衡),则不吸湿又不散失,这是药材的含水量为平 衡水。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2、水分的安全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药材安全贮存,质量不发生其它变
异的临界含水量。 任何一种药材都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温度30℃时,北方大枣的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⑶空气 贮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对药材的变化起着关 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材中有机物质, 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根据微生物对氧气需求不同,可以把微生 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多数霉菌属好氧性微生物。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甲苯法:是利用甲苯具有不溶于水而能溶解药材内的有机成
分,包括挥发油的特点,来对含有挥发油的药材进行水分测
定。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红外线干燥法:利用与烘干法相似的原理,将定量天平的秤 盘置于红外线灯泡的直接辐射下,试样在红外线辐射波的热 能作用下游离水分迅速蒸发,使其重量发生变化,天平指针 因而偏移,从而直接测出试样含水量的百分数。 电阻法:中药材内部含有的水分具有导电性,导电性与所含 有的水分的多少有关,根据这一特点来测定药材的含水量。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谢,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进行的。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中药本身含有一定水分,而且能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当含水量达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逐渐的分解变质,失去药用价值。 如,大青盐,柿霜等。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4、水分与中药软化的关系 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大量吸收空气
中药饮片的品质变异与养护方法
浅谈中药饮片的品质变异与养护方法关键词:中药饮片品质变异养护方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46-02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中药。
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贮存方法是否合理得当,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优劣以及药物的临床疗效,也是能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笔者通过日常工作观察总结,将中药饮片品质变异的原因和养护的方法汇报如下。
1 中药饮片的品质变异的现象及原因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异主要由饮片的含水量、自身的化学成分及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日光、霉菌、害虫等因素所致。
中药饮片常易产生的品质变异现象有以下几点:1.1 虫蛀。
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药物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疗效,以致不能药用。
1.2 霉变(发霉)。
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当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在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且有足够的营养条件下,特别适合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其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从而导致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1.3 变色。
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药变色范围很广,在药物流通过程中,色泽总在不断变化着,只是这种变化不太明显,而当药物在温度升高,湿度加大,氧气日光充足的情况下变色的速度就会加快,药物由此而产生颜色由浅至深或由鲜艳变黯淡的现象,如玫瑰花、款冬花等最易变色。
1.4 泛油(起油或浸油),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泛于中药表面的现象,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类等较多的药材,在温度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等都被称为起油。
泛油实际即指干燥中药表面出现的油样物质,此时常伴有变色、变质现象发生。
天冬、蜈蚣、极易发生泛油现象。
1.5 散气变味。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因贮藏保管不当,造成成分挥发损失,使药材的气味发生改变。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原因及防治原则 (4)2.1虫蛀 (4)2.2霉变 (4)2.3变色 (5)2.4泛油走油 (5)2.5散走气味 (5)2.6风化与潮解 (5)2.7融化 (6)2.8升华 (6)第三章中药储藏的保管方法 (8)3.1药材及饮片的储藏与保管 (8)3.2中成药的储藏与保管 (8)3.3特殊中药的储藏与保管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药虽然在药店里所占分量高,但中药材仍然是现实生活治疗与预防的中要部分。
中药材的管理与储存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疗效与作用,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储存管理好中药材成为医院或卫生院重要的职责之一。
中药材是中医临床防病与治疗的重要组成。
中药的储存与管理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中药药性发挥及疗效作用。
认真做好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是确保中药材治疗与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中药材储存管理第一章绪论中药的合理储藏对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有重要意义。
如果储藏中保管不当,中药材就可能会发生虫蛀,生霉,变色,泛油等现象。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在储藏期间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辅料的加入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等。
若不注意储藏条件和技术的运用,都将会使中药所含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造成损失和破坏,而导致疗效降低,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物质浪费。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中药的储藏与养护,要注意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养护技术相结合,达到科学储存,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若管理不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散走气味,潮解,风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这种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中药商品的外观性状以及内在质量的改变,往往使药品的临床疗效降低或消除。
因此,医药商品经营企业应认真研究中药商品的变异和防治措施。
在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高效的前提下,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药养护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养护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药学各专业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中药养护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来研究中药保管技术和影响中药储藏质量及其养护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要求掌握影响中药变质的因素、中药变异现象的常见类型及其养护方法;中药的包装和中药入库前后的检查;中药仓库的分类、功能特点与现代仓贮设备;中药养护常用方法和现代养护新技术,常见中、西药的储存养护等内容。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一)中药品质变异现象1、掌握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及顶防中药毒变的措施。
了解常见霉菌的种类。
2、掌握常见的中药害虫及害虫的趋性。
熟悉中药害虫的危害性。
了解害虫的主要来源。
3、掌握中药变色的原因。
熟悉易变色的中药。
4、掌握中药泛油的原因。
熟悉易泛油中药的分类。
(二)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1、掌握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2、熟悉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三)中药储存与保管的知识与方法1、掌握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和中药仓库的性能与技术要求。
熟悉中药仓库的分类、功能特点与现代仓贮设备;了解仓库的类型。
12、掌握分类贮存的方法熟悉分类贮存的目的。
3、掌握中药入库前、后的检查,保管期间的库房检查及重点检查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4、熟悉中药货堆的间距要求。
了解仓贮中药的色标管理。
(四)中药养护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药养护的基本概念;了解中药养护的目的和任务。
2、掌握干燥养护技术、冷藏养护技术、埋藏养扩技术、化学养护技术、对抗同储养护技术、无公害气调养扩技术。
3、熟悉远红外加热干燥燥养护技术,微波干燥养扩技术,辐射防霉养护技术、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
中药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原因
中药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原因中药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原因:一、药材形态变异1.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同一种中药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如气候、土壤、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差异,会导致药材形态发生变异。
比如,黄芩在不同区域生长时,植株高度、根茎形态、花序结构等都有所差异。
2.遗传因素:中药材的遗传变异也会导致药材形态的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株系间的中药材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导致植株的形态变异。
3.人为因素:药材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中的人为操作也会导致药材形态的变异。
比如,种植者在选择繁殖材料时可能会选择某些具有特殊形态的植株进行繁殖,从而导致后代植株的形态变异。
二、药材品质变异1.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中药材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的含量在不同的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异。
比如,夏季采收的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冬季采收的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低。
2.采收和加工工艺的影响: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过程中,温度、时间、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药材品质的变异。
比如,太山参的采收和干燥过程中,高温、长时间的晒干会导致药材中药效成分的减少。
3.保存和运输条件的不同:中药材的保存和运输环境差异也会导致药材品质的变异。
比如,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和密闭环境下储存会导致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减少。
三、药材化学成分变异1.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理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异。
比如,某些草本中药在不同地区生长时,由于土壤养分含量、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差异,会导致植株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
2.遗传因素:中药材的药效成分是由植物合成的次生代谢物所决定的,而不同地区、不同株系间的药材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从而导致化学成分的变异。
3.加工工艺的影响: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如炮制、炒制等工艺操作,会导致药材中的药效成分发生变化。
比如,麻黄在炮制过程中,麻黄素含量会降低,而麻黄碱含量会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药材周围水蒸气的密度和 压力小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时, 则产生吸湿现象。
(3)若药材体周围的水气压 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 是静止而是动态乎衡),则既不吸 湿又不散湿,这时药材的含水量 便为平衡水分。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 l 1、无机化合物 l ①含铁、铜、钠化合物类的药材大都是无机盐,
在一定条件下,药材 的含水量越高,造成虫害 愈严重。
控制药材的含水量,抑 制生虫或减少虫害的发生。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2.水分与霉变的关系 霉菌的细胞主要是在
水的作用下进行的新陈 代谢。
水分越高,则霉菌新 陈代谢的作用愈强,其 生长繁殖也愈快,造成 霉变。
•黄 芪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药材发生潮解的主要原因是 本身组成成分中含有可溶于水的 物质,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多少, 决定了潮解程度的大小。 如:大青盐、柿霜。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三)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1.水分的平衡 药材具有吸湿和散湿的能力; 水气压力大小取决于药材的含水 量、本身水分子的结合程度及空 间温度的变化。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1)含水量越大,水分子的 结合越不牢固,其表面水分子 越活跃,因而药材体表面周围 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力也越大, 这时会产生散湿现象。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5、挥发油 l ①某些药材含有挥发油,如唇形科、木兰科、
伞形科、樟科、芸香科的薄荷、厚朴、当归、 肉桂、陈皮等。 l ②挥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 气中易挥和氧化,从而会使成分减少,质量 降低。 l ③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宜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大量的可堆放在凉爽避光的库房中。对其温 度必须控制,尤其在夏季。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6、树酯
l ①含有树酯的药材有如乳香、没药、血竭、 安息香等。
l ②树酯类药材软化点、熔点较低,怕热,易 燃。
l 树酯中的挥发油成分在干燥空气中挥发迅速, 常使这类药材干硬,质脆,易碎。
l 个别品种(阿魏)在夏季易吸附水气,由固 体变为粘稠液体,秋冬季又会散失水分,变 为干燥的固体。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第三节 中药变质的人为因素
指仓储、保管、养护管理工作对商品 质量的影响 1. 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2.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3.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0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尽量避免采用铁质工具和容器; l 干燥时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 l 贮存期间应避光及防止氧化。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第二节 中药变异的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Biblioteka 1.霉菌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 (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
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 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 药材组织。
l 二、物理因素 l 1.空气(臭氧、氧 ) l 2.温度 l 在常温(15~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
定,利于贮存。 l 3.湿度 l 中药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10%左右,
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内。 l 4.光照(指日光照射:光能和紫外线)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三、化学因素 1.泛油 2.散气走味 3.变色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10.植物色素类 l 花色素的色彩因反应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酸性
中为红色,碱性中为蓝色,中性中为紫色; l 与金属盐类如铁、锡、铜等化合则变蓝以至出现黑
色,使色素沉淀; l 加热也促使色素分解、褪色; l 在日光或氧影响下,亦能使色泽发生变化。
l 含有色素的药材在干燥以及加工炮制时,调整适宜 的酸度和温度;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2.鼠 l 我国发现的家鼠和野鼠约80
种。中药仓鼠常见的有褐家 鼠、小家鼠、黄胸鼠等。 l 3.害虫(仓虫) l 据统计,在常用的600余种中 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即占40% 左右。
l 国内已发现的仓库害虫也有 五六十种之多。
l 4.陈化作用(时间因素)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
枸
4.水分与软化粘连的关系
杞
5.水分与风化的关系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药
材的风化成反比,即空气
中相对湿度越低,风化现
象越快。
如:朴硝风化后为白色
粉末的玄明粉。
•玄明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6.水分与走味的关系 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各
自有着不同的气味,当空气中的 温湿度变化时,这些成分就会散 发和稀释,气味随之发生变化, 质量受到影响。 如含芳香挥发油。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 异
2020/12/10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第一节 中药变异的主观因素
l 一、中药材中的水分 l 1.水分过多 l 2.水分过少
l 温度愈高,“安全水分”愈低,温度 愈低,其“安全水分”就愈高。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一、中药的含水量 (一)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 系 1.水分与虫害的关系
l 鞣质另一种变色是氧化变色,氧化后即形成 黑色物质,是因为鞣质的氧化(氧化酶或过 氧化酶)的作用。
l 防止鞣质氧化变色一方面要减少与氧接触, 另一方面是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l 鞣质遇铁盐,变成黑色。因此,在加工与贮 存时对容器及用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古 时白芍用铜刀去皮)。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②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等) 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久置易氧化变质。脂 肪酸氧化不完全时,可产生醛、酮等中间产 物,有刺鼻的哈喇味。
l ③油脂与油脂共存的其他营养成分是害虫和 微生物的养料,因此,常导致药材虫蛀和霉 变。
l ④光线、温度、水分以及油脂中的杂质等因 素均能加速油脂的酸败。
吸湿性:药材具有从空间吸收
水分和向空间散发水分的性能。
吸湿性主要受以下条件影响:
①空间的温湿度;
②空气的流动;
③药材表面面积大小;
④药材结构性质。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吸湿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 温湿度条件下,药材吸收空气中 水分的数量。
吸湿率:吸湿量和其本身重量 的百分比:
吸湿率=(烘干前重量-烘干 后重量)÷烘干前重量 X100%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7、苷类: l 一些苷类成分,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常使商
品吸潮返软,因而易虫蛀和霉变,如党参 (党参苷)、生地(地黄苷)等。 l 含蒽苷的药材长久与空气接触,所含蒽苷可 氧化成蒽醌类物质,使颜色加深,如大黄。 l 苷类具有易分解的性质,如黄芩苷(属黄酮 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黄芩苷元,黄芩苷元 氧化变绿。
l 3、淀粉、糖类:很多药材含有淀粉,如山 药、薏米仁等;很多药材含有糖类,如蜂蜜、 当归中含有蔗糖;地龙、全蝎等含有糖原 (也称动物淀粉);麦冬、枸杞等含有粘液 汁。
l 这些淀粉、糖类成分能给害虫、微生物提供 生命活动的能量,常导致药材虫蛀和霉变。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4、油脂
l ①油脂存在于植物药材的种子、果实及动物 药材的骨髓、脂肪组织内。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玫瑰花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7.水分与其他质变的关系 在空气温度升高而相对湿度
下降,过于干燥后,药材所含的 水分大量向空间散发,使其本身 水分走失严重,药材就会发生干 裂、脆化、变形现象。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紫苏叶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二)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率
易风化、潮解或溶化。 l ②磁石在空气中久置会失去磁性,成为呆磁石。 l ③含汞、砷、铅化合物的水银、砒石是毒性较
强的中药,应按《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 l ④硫磺、硝石燃点低,易自燃,属易燃危险品,
需单独存放。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2、蛋白质:有些动、植物药材,如紫河车、 胡桃仁都含有蛋白质。该类药材易生虫和霉 变。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l 8、生物碱 l ①一般生物碱类的药材都具有一定的毒
性。如毛茛科、小檗科、马钱科的川乌、 草乌、黄柏、马钱子等,在保管时不宜 品尝。 l ②这类药材长久与空气和日光接触,会 降低含量,有部分氧化,分解而变质, 此类药材应避光贮藏。
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9.鞣质类
l 鞣质与空气接触时,特别在酶的影响下,容 易氧化为红棕色或更深色且不溶于冷水的物 质 “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