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影响中药品质变异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中药品质变异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中药品质变异[单选题]1.易泛油发霉不易生虫的药物包括A.豆蔻、砂仁、草蔻B.麦冬、党参、牛膝C.黄精、川芎、玉竹D.板蓝根、柏子仁、当(江南博哥)归E.防风、胡黄连、白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易泛油中药的分类极易泛油的中药和较易泛油的中药都易发霉,除豆蔻、砂仁、草蔻、千金子、荜澄茄、大枫子、巴豆外又都易生虫(火麻仁、蕤仁等带硬壳的不会生虫),枸杞子还易变色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知识点。
[单选题]3.易散失气味的根茎类药材不包括A.川芎B.生姜C.羌活D.苍术E.半夏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易散失气味的根茎类药材如川芎、生姜、羌活、苍术等。
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知识点。
[单选题]4.中药品质变异现象不包括A.风化B.潮解溶化C.粘连D.分解E.腐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解析】中药品质变异现象有风化、潮解溶化、粘连和腐烂。
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知识点。
[单选题]5.易变色的中药不包括A.玫瑰花、月季花B.梅花、莲子心C.菊花、金银花、D.槐花、款冬花E.山药、天麻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色泽鲜艳的中药,如玫瑰花、月季花、梅花、款冬花、腊梅花、扁豆花、菊花、玳玳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槐花(米)、莲须、莲子心、橘络、佛手片、通草、麻黄等。
其中又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
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知识点。
[单选题]6.常见的药材害虫不包括A.谷象、米象B.大谷盗、赤拟谷盗C.药谷盗、锯谷盗D.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E.土虫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常见的药材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赤毛皮蠹、地中海粉螟、印度谷螟、粉斑螟、粉螨等10余种。
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知识点。
[单选题]7.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A.20~35℃B.10~20℃C.30~40℃D.5~10℃E.10~15℃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药表面附着的真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课件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 ⑴中药的含水量 ?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
2.1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 ⑴温度 ? ⑵湿度 ? ⑶空气 ? ⑷日光 ? ⑸霉菌和害虫
.
中药的分类贮存方法
1.植物类药材 ? ⑴重点养护品种 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这类中
⑴常见易发霉的中药有:甘草、当归、 羌活、紫菀、黄芩、远志等,它们含 有霉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在适宜 条件下,极易霉变。
⑵易生虫的中药有:川芎、当归、板蓝 根、半夏、甘草、桔梗等。
.
?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
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 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 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
.
附:各类中药饮片分类( 植物药)
?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 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 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 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 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 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 年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 枝核、桑椹、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 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 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 藏过程 (4)包装物或容器 (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 作做得不好
.
3.1 变色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辽五味、关防风、怀地黄等。
例外的情况是有少数药材,药名前所冠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系指进口或集散地而言,如广木香,并非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从西藏进口。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着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
附件 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质量管理 (3)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第二节技术规程与标准 (4)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5)第四章设施、设备与工具 (6)第五章生产基地 (7)第一节选址要求 (7)第二节生产基地管理 (8)第六章种子种苗与种源 (8)第一节种子种苗或者种源要求 (8)第二节种子种苗与种源管理 (9)第七章种植与养殖 (10)第一节种植技术规程 (10)第二节种植管理 (11)第三节养殖技术规程 (12)第四节养殖管理 (14)第八章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14)第一节技术规程 (15)第二节采收管理 (16)第三节产地初加工管理 (16)第九章包装、放行与储运 (17)第一节技术规程 (17)第二节包装管理 (18)第三节放行与储运管理 (18)第十章文件 (19)第十一章质量检验 (21)第十二章自检 (21)第十三章投诉与召回 (22)第十四章附则 (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合用范围) 本规范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合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种植、养殖或者野生抚育中药材的全过程。
第三条(发展理念)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中药材生产,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第四条(诚信原则) 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五条(风险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中药材生产属性开展质量风险评估,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质量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第六条(规范管理) 企业应当对基地规划,种子种苗或者种源、农药与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田偶尔饲养管理措施,采收加工,包装储运和质量检验等各环节实行规范管理。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湿度过大容易导致中药材受潮,增加微生物繁殖的风险,还会使中药材发生霉变 和虫蛀。因此,储存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45%-75%。
光照和氧气
光照
光照能够引起中药材中某些成分的光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 低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中药材应存放在避光处,避免直 接阳光照射。
氧气
氧气是中药材氧化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过度接触氧气会导 致中药材成分氧化变质。因此,中药材储存时应尽量减少与 氧气的接触,采用密封包装或充氮包装。
包装材料的密封性
药品包装的密封性对于防止外部环境对药品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水分、氧气和微生物的进 入,从而延长药品的保质期。
储存容器的材质和使用方法
储存容器的材质
储存容器的材质也会影响到药品的保存 效果。玻璃、塑料和金属等不同材质的 容器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药品的性 质和保存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
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 范之处,如炮制方法不正确、炮制时 间不足、辅料使用不当等,导致药材 质量下降,影响药效。
原因
炮制技术不规范、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追求经济利益等。
02
储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
温度
高温会加速中药成分的氧化反应,促进微生物繁殖,导致中药材变质。适宜的温 度通常在20-30℃之间,但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不同的最佳储存温度。
3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测中药材或中药制 剂中的微生物或毒素等有害物质,判断品质是否 变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储存时间
长期储存易导致质量下降
01
02
03
药材成分
长期储存会导致中药材中 的成分逐渐分解、氧化, 从而影响药效和品质。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虫蛀
•4、害虫的来源
➢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渠道: ①中药材在采收中受到污染;干燥时未杀灭虫卵; ②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害虫或虫卵杀灭; ③在贮藏过程中,害虫由外界侵入并繁殖; ④贮藏的地方和容器本身不清洁,内有害虫生存。 ➢ 害虫的一般的生长条件:温度25~35C,相对湿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
对“泛油”药的调理
• 1、晾晒法:常用于植物类药材,易“泛油”的中药材及其中药饮
片受潮时,一般都采用晾晒的方法。如当归、防风、党参、黄芪、牛膝、
麦门冬、柏子仁、枸杞、太子参等。如柏子仁,当“泛油”程度不严重时,
可以晾晒几小时,待凉后再装包储藏;如果程度较为严重则可采用冷藏处
•2 温度控制法
•冷藏防霉法:温 度在0℃-10℃
•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 是霉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对湿度不高于70%,
•温度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之一。 将库温调节至15C以下,具有较好 的防霉作用
•3 是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 密 法,使中药与外环境隔绝,
•高温灭菌法:通过日 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 材水分散失,水蒸(煮)
第二章_中药品质变异现 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2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一、生
•(一)生霉的原
霉
因
在适当的温度(25C左右)、湿度(空气
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
15%)、适宜的环境、足够的营养条件下,
散落在药材表面上的霉菌孢子即萌发为菌丝,
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
•4、通风法:掌握仓库温湿度,定时通风。
执业中药师第二章中药材生产和中药饮片炮制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和中药饮片炮制(多项选择题1)1.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利用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
<br>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时间一般为A.秋、冬两季B.春末夏初C.开花前D.夏、秋两季E.春季答案:A2.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利用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
<br> 可以采用"环剥技术"采收的是A.苏木B.牡丹皮C.黄柏D.白鲜皮E.大血藤答案:C3.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利用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
<br> 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药用部分的产量B.有效成分积累动态C.植物的发育阶段D.产地E.毒性成分的含量答案:D4.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br> 不属于怀药的是A.地黄B.牛膝C.山药D.菊花E.枳实答案:E5.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br> 不属于广药的主产地的是A.广东B.台湾C.广西D.福建E.海南答案:D6.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中药养护学 第二章变异现象
根霉:根霉是较常见的一种霉菌,在药材上寄生颇多,其分解淀粉和脂 肪的能力较强,对中成药及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较高的原料药材有较 大的危害。
黑根霉
黑曲霉:含水分较高的中药常受其害而引起霉腐。 黑曲霉
二、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
药材霉变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许多真菌孢子,当 其落在药材表面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即萌发为菌丝 ,并分泌一种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药材有效成分破坏 ,失去药用价值。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有:
二、中药泛油的原因 1、中药本身的性质
药材在贮存过程中是否走油,起主要作用的是药材本身的 性质。
一般含脂肪油较多的种仁类药材,如柏子仁、桃仁、郁李 仁和苦杏仁等;含粘液质、糖质较多的药材,如麦门冬、天 门冬、黄精和枸杞子等都较容易走油,故在贮存这类药材时 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止走油的工作。
2、温度、湿度的影响
(2)较易发霉的中药:知母、苍术、木香、商陆、山奈 、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葛根、白芨等(其中除 了山奈、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白芨外,其它还 易泛油,木香、牛膝、百部、黄精、山奈、苍术、薤白、 白芨等还易生虫)。
2.果实种子类药材 易泛油、发霉的果实种子类药材,按 其易泛油、发霉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常见霉菌的种类
常见的霉菌有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和黑酵菌、云白霉、绿霉 菌、兰霉菌等几种。霉菌的菌体结构比较复杂,菌落呈绒毛状或疏松的 棉絮状,孢子有多种颜色。霉菌的菌丝体由许多分枝菌丝所构成,菌丝 为棉絮状、毛状、网状、团状或粉状。如在发霉的药材上,往往能见到 许多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这就是各种不同霉菌孢子萌发的菌丝 。
害虫,或者是未生虫与已生虫的药材一同启运,都会遭到感染。如果药 材的包装不严或受损坏,在运输途中更易感染害虫。
中药养护学第一 二章ppt课件
能产生一种特殊的令人作呕的刺激
气味。
弯曲法。防风,板蓝根等药材如果可任意折
弯而不断,那就标致着走油了。
折断法。北沙参、桔梗等药材折断后,断面
呈现油样的物质,颜色加深,则已经走油。
剖开法。将苍术、白术等剖开察看,若内色
加深,又呈油样,即为走油。
手感法。用手摸或捏中药材以感觉
其软硬及黏性程度。若药材手摸体
软,有黏腻感,说明已经走油。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摸蛤土蟆油感觉发黏,外表出现
油状物,即为走油现象。
嗅气法。有些中药材走油易产生一
定的气味,如肉豆蔻、胡桃仁走油 易产生浓烈的蛤气味;大云、锁阳 走油产生酸甜气味;桑葚走油产生 糖样气味;乌梢蛇等动物药材走油
水分越高,则真菌新陈代谢的作用愈强,
其生长繁殖也愈快。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药材发生潮解的主要原因是本身组成成
分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当含水量达 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逐渐地分解变质, 失去药用价值。
大青盐主要成分为
氯化钠。此外还夹杂 有氯化钾、氯化镁和铁等。
4、水分与软化粘连的关系
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开始发软。 麦冬、天冬走油时则黏连成块。
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变化。
三、中药贮存养护的目的意义
1、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2、确保中药商品贮存安全
3、降低损耗 4、保证市场供应 5、促进流通顺畅迅速 6、促进中药商品生产标准化 7、提高应急能力 8、消除地区差异
第二节 中药贮存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贮存养护的历史起源
5.唐代:《备急千金要方》 “凡药皆不欲数数曝晒,多见光 日气即薄,歇宜热知之。诸药未即 用者,候天大晴明时,于烈日中曝 之,令大干,以新瓦器贮之,泥头 密封,须用开取,急封之,勿令中 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
中药药剂学学习第二章指导与习题集中药调剂
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二章中药调剂一、选择题【A型题】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3.海藻、甘草在同一处方中出现,应A.与其他调剂人员协商后调配B.找出具处方的医生重新签字后调配C.拒绝调配D.照方调配E.自行改方后调配4.关于处方调配,不正确的操作是A.鲜品与其他药物同放,但必须注明用法B.贵重药、毒性药须二人核对调配C.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D.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E.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5.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6.遇缺药或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时,要由A.院长修改后才能调配B.药局主任修改后才能调配C.两名以上调剂人员协商修改后才能调配D.处方医师修改后才能调配E.处方医师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7.调配处方时应先A.审查处方 B.校对计量器具 C.核对药价D.调配贵细药品 E.调配毒性药品8.对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毒性药品,应该A.拒绝调配 B.付炮制品 C.付生品D.责令处方医师修改 E.减量调配9.《局颁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处方属于A.法定处方 B.协定处方 C.医师处方 D.局方E.时方10.秘方主要是指A.祖传的处方 B.疗效奇特的处方 C.流传年代久远的处方D.秘不外传的处方 E.《外台秘要》中收载的处方11.医院药剂科与临床医师,根据医院日常医疗用药的需要,共同协商制定的处方称A.自拟处方 B.医生处方 C.内部处方 D.生产处方E.协定处方12.药品剂量应用A.市制单位 B.英制单位 C.公制单位 D.国际单位E.以上均可13.处方中药品名称不应使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名称B.《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C.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称D.通用名或商品名E.俗名14.下列有关饮食禁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忌食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B.忌食葱、蒜、白萝卜、鳖肉、醋等C.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D.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E.忌食生冷、多脂、粘腻、腥臭及刺激性食物15.下列有关处方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调剂人员鉴别药品的依据B.为指导患者用药提供依据C.是患者已交药费的凭据D.是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E.是调剂人员配发药品的依据16.调剂人员发现处方已被涂改,应该A.向处方医生问明情况后调配B.要求处方医生在涂改处签字后调配C.令患者请求处方医生写清后调配D.仔细辨别,看清后调配E.请示单位领导批准后调配17.常山不与下列哪种食物同服A.苋菜 B.蜂蜜 C.白萝卜 D.葱 E.醋18.下列不属于并开药名的是A.潼白蒺藜 B.冬瓜皮子 C.马蹄决明 D.苍白术E.猪茯苓19.处方中未注明炮制要求,应该给付生品的是A.草乌 B.穿山甲 C.王不留行 D.自然铜 E.黄芩20.下列用药属于“十八反”的是A.水银与砒霜 B.天花粉与川乌 C.狼毒与密陀僧D.巴豆与牵牛子 E.丁香与郁金21.下列有关妊娠禁忌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的药物B.能造成堕胎的药物C.具有消食导滞功能的药物D.具有芳香走窜功能的药物E.峻下逐水药、毒性药、破血逐瘀药22.下列有关汤剂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但热性病者应冷服,寒性病者应热服B.冬季服用汤剂比夏季服用临床效果要好C.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或三次服用D.多数药物宜饭前服,有利于药物吸收E.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用23.在药斗中党参与黄芪多放于一斗中,是根据A.经常在配伍中使用的药物,多放于同一药斗中B.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品,常放于同一药斗中C.药物功效相似的多放于同一药斗中D.按处方常用的“药对”排列药物E.形状相似的药物放于一斗中24.下列有关管理和使用中药罂粟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供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配方使用B.严禁在中药材市场上销售C.必须单包,不得混入群药D.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过18gE.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25.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须凭A.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 B.主治中医师的处方C.单位的证明信 D.法定处方 E.医疗单位的处方26.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A.1次极量 B.1日极量 C.2日极量 D.3日极量E.1周极量27.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取药后处方保存A.半年 B.1年 C.1年半 D.2年 E.3年28.载有罂粟壳的处方保留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29.下列有关麻醉药品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专柜加锁、 B.专用帐册 C.专用处方 D.专册登记E.单人负责,他人不得介入30.药品批准文号新的格式为A.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B.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C.卫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D.国药研字+1位字母+8位数字E.国药健字+1位字母+8位数字31.罂粟壳连续使用不得超过A.1天 B.2天 C.3天 D.5天 E.7天32.下列不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是A.应用安全 B.作用迅速 C.疗效确切 D.质量稳定E.使用方便33.下列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范围的是A.处方中虽含有毒性中药,但没有麻醉中药的中成药品种B.治疗大病的中成药品种C.治疗重病的中成药品种D.《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各分册及《局(部)颁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各分册收载的中成药品种E.上市时间不久,但疗效特好的新药34.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绿色 E.蓝色35.中药计量旧制与米制的换算,不正确的是A.1两=30g B.1钱=5g C.1钱=3g D.1分=0.3gE.1厘=0.03g36.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为A.计价收费→审方→调配→复核→发药B.审方→调配→计价收费→复核→发药C.审方→计价收费→调配→复核→发药D.审方→复核→计价收费→调配→发药E.审方→调配→复核→计价收费→发药37.下列有关中药处方调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已计价的处方在调配时应再次进行审方B.分剂量时应“逐剂复戥”,不可主观估量C.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D.一般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调配,但对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E.铜冲应洁净,但捣碎无毒饮片时有点儿残留无妨38.中药斗谱排列的目的是A.便于审核发药B.便于特殊药品的存放C.便于药品质量自查D.便于调剂操作E.便于监督部门的检查39.下列在药斗架中不用特殊存放的中药是A.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 B.有恶劣气味的药物 C.贵重药物D.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 E.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40.下列有关气调养护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调养护就是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B.气调也就是人为造成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C.不能适合所有质地的药材D.气调养护的方法可以是充氮降氧或充二氧化碳降氧E.能保持饮片原有的色泽和气味41.需要熬膏外敷的药品是A.砒霜 B.生南星 C.生狼毒 D.生巴豆 E.蟾酥42.可作卷烟分次燃吸得药品是A.洋金花 B.白附子 C.生藤黄 D.闹羊花 E.雪上一枝蒿43.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的毒性中药为A.洋金花 B.生川乌 C.天仙子 D.雪上一枝蒿 E.蟾酥44.服人参时若同时食白萝卜可以出现A.加重病情 B.引发过敏 C.增强人参补气作用D.降低人参补气作用 E.药效互补45.外用时不宜大面积使用的是A.生白附子B.红粉C.斑螯D.青娘虫E.吡石46.主要报告引起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的药品是()A.上市五年内的药品B.上市五年后的药品C.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D.麻醉药品E.毒性药品47.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必须用有效方法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A.1个工作日B. 3个工作日C.5个工作日D.7个工作日E.15个工作日48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的内容是().A.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B.新的不良反应C.严重的不良反应D.罕见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非49.医师处方出现龙牡时,应调配()A.生龙齿、生牡蛎B.生龙骨、煅牡蛎C.煅龙齿、煅牡蛎D.生龙骨、生牡蛎E.煅龙骨、煅牡蛎50.中药不良反应是()A.不合格药品出现的不良反应B.合格药品用量过大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和意外的有害反应C.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和意外的有害反应D.错用药品出现的有害反应E.有害中药长期大量应用出现的有害反应【B题型】A.淡红色B.橙色C.淡黄色D.淡绿色E.白色51.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2.急诊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3.儿科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4.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5-61]A.反映中药的炮制要求B.反映中药的色、味C.反映中药的采时D.反映中药的品质要E.反映中药的产地55.处方中书写明天麻()56.处方中书写怀山药()57.处方中书写川贝母()58.处方中书写紫丹参()59.处方中书写醋柴胡()60.处方中书写绵茵陈()61.处方中书写九孔决明()[62-65]A.绿色B.红色C.椭圆形背景下OTC三个英文字母D.非处方药E.处方药62.只有国家批准和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发布的药品才是()63.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为()64.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65.一类非处方药为()[66-69]A.古方B.时方C.验房(偏方)D.秘方E.单方66.在民间流行,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称()67.古医籍中所记载的处方称()68.有一定疗效,但,秘而不传的处方称()69.清代至今出现的处方称()A.PDB.OTCC.RpD.FDAE.GSP70.处方药简称()71.非处方药简称()72.用作处方头的是()[73-75]A.正名B.别名C.并开药名D.处方名E.俗名73.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而构成药品称()74.药品标准收载的药名称()75.正名以外的中药名称()[76-78]A.妊娠禁用药B.妊娠忌用药C.妊娠慎用药D.妇科禁用药E.产科忌用药76.一般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药性辛热的,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的中药为()77.毒性较强或毒性猛烈,孕妇应避免应用的中药为()78.毒性强,孕妇绝对不能使用的中药为()[79-82]A.3天B.1年C.2年D.3年E.4年79.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80.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8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所药品处方保留()8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83-86]A.妊娠禁忌B.配伍禁忌C.饮食禁忌D.不良反应E.药源性疾病83.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指的是()84.具有损坏胎儿生长发育或有致畸作用的中药为()85.十八反属于()86.合格药品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属于()[87-90]A.热服B.冷服C.空腹服D.饭后服E.饭前服87.热性疾病宜()88.泻下药宜()89.健胃药宜()90.滋补药宜()[91~95]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冲服 E.兑服91.薄荷在煎服时应()92.海金沙在煎服时应()93.生瓦楞子在煎服时应()94.竹沥液在煎服时应()95.三七粉在煎服时应()【X题型】96.汤剂的处方正文包括A.饮片名称B.剂量C. 剂数D.一般用法用量E.脚注97.下列药物,处方中写药名给付炮制品,药品前冠以“生”时才给付生品的是A.穿山甲(砂炒醋制)B.草乌(水制)C.自然铜(煅)D.五味子(酒炙)E.王不留行(清炒)98.下列药品应分开贮存的有A.处方药与非处方药B.内服药与外用药C.配制的制剂与外购的药品D.用途不同的药品E.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与其他药品99.非处方药遴选原则有A.应用安全B.疗效确切C.质量稳定D.使用方便E.价格100.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有A.使用安全的药品B.使用有效的药品C.使用经济实惠的药品D.使用给要方便的药品E.使用进口的药品101.中药调剂包括哪些环节A.审方B.计价C.调配D.复核E.发药102.对罂粟壳的管理中观点不正确的是A.用量为6~9gB.不得单味零售C.凭医师处方,儿童可以服用D.由指定的中药经营企业承担药品供应工作E.处方保留2年103.古籍中属于中药调剂范畴的A.修合B.修治C.和药D.合药分剂E.合药104.所载处方称为经方的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神农本草经》 E.《山海经》105.气调养护中药具有额优点是A.可提高药材的质量B.能保持药材原有的色泽和气味C.可防止药材成分的水解D.适用范围广,对不同质地的中药均可使用E.操作安全,无残毒,无公害106.下列有关中成药品种使用期限的表示方法,应该废止的A.失效期B.使用期限C.厂方负责期D.有效期E.以上均是107.处方内容一般分为A.脚注B.并开C.前记D.正文E.后记108.常见的脚注术语有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烊化109.下列需要特殊存放的中药是A.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B.有恶劣气味的药物C.贵重药物D.毒性中药E.麻醉中药110.下列属于中药品质变异现象的是A.发霉B.虫蛀C.变色D.散气变味E.泛油111.下列哪几类药材易出现走油现象A.含脂肪油的中药B.含挥发油的中药C.含生物碱的中药D.含鞣质的中药 E.含糖、粘液质的中药112.贮藏过程中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A.氧气B.光线C.水分D.温度E.生物113.高温养护法能预防中药A.虫蛀B.变色C.发霉D.潮解E.气味散失114.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中药易出现A.风化B.失水而干裂发脆C.蜜丸失润发硬D.泛油E.气味散失115.下列属于传统中药养护技术的是A.高温养护法B.埋藏养护法C.密封养护法D.低温养护法E.对抗同贮养护法116.化学养护法常用杀虫剂有A.生石灰B.硫磺C.氧化苦D.磷化铝E.高锰酸钾117.常见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有A.药品生产部门B.药品经营部门C.药品监督部门D.医疗部门 E.预防保健部门118.需要报告所有可疑不良反应的药品是A.上市五年内的药品B.上市五年后的药品C.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D.麻醉药品 E.毒性药品119.国家对药物不良反应实行的报告制度是A.逐级报告B.定期报告C.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必须随时报告D.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E.快速报告120.上市五年后的药品主要报告其引起的A.所有的不良反应B.严重的不良反应C.可疑的不良反应D.罕见的不良反应E.新发现的不良反应。
中药学第一章、第二章课件
南北朝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唐代 《新修本草》 宋代 《证类本草》
苏敬、李勣等20余人。 唐慎微
明代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2020/6/3
(九)民国时期
• 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 • 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医学辞书
。
2020/6/3
(十)新中国成立后
– 1、 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 – 《神农本草经》 – 《新修本草》(残卷) – 《证类本草》 – 《滇南本草》 – 《本草精品汇要》 – 《本草纲目》
2020/6/3
• 2、反映当代本草学学术成就的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中药志》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原色中国本草图鉴》 • 目前中药总数达8000种左右。
2020/6/3
河南 地黄、菊花、山药、牛膝等 四川 黄连、川芎、附子 东北 人参、细辛、五味子 江苏 薄荷、苍术 云南 茯苓、三七 宁夏 枸杞 甘肃 党参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6. 道地药材与中药名称。
品牌 商标
如:川连、怀山药、广砂仁、滇三七。
怀山药
2020/6/3
浙贝母
2020/6/3
一、中药的产地 (二)产地因素对中药品质的影响
产量; 质量; 临床疗效——价值。
2020/6/3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概念; ☆ 确定依据; ☆ 特点; 对待道地药材的态度; 举例; ☆ 道地药材与中药名称。
2020/6/3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2020/6/3
第二章 中药产地与采集
【目的要求】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
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
《中药储存与养护 》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一、气味散失概念:含有易挥发成分中药储存保管不当挥发损失中药气味改变中药的气味散失既是所含挥发油的散失,也是有效成分散失。
一、气味散失原因:挥发越快挥发气味散失越多挥发油(中药内具有芳香气味的油质储存时间越久常温温度越高气味散失的原因是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的结果。
一、气味散失原因:薄荷荆芥麝香中药芳香性气味是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也是鉴别中药质量的标志之一。
二、风化概念:中药表面形成粉末状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类中药空气干燥二、风化概念:胆矾硼砂任何一种中药风化后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重量和成分的含量,风化后的中药的药用价值依风化产物而定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概念:任何一种中药风化后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重量和成分的含量,风化后的中药的药用价值依风化产物而定质量和药性改变芒硝风化硝芒硝风化硝风化作用: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治:实热便秘、肠痈病证质量纯净、清上焦热主治:用于治疗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上焦病证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绿矾碱式硫酸铁不宜用药二、风化概念:任何一种中药风化后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重量和成分的含量,风化后的中药的药用价值依风化产物而定风化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风化现象越快药材的风化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成反比越低空气的温度只起间接推动作用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各种矿物药的结构组成不同,正常温下的风化程度也不相同。
芒硝风化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各种矿物药的结构组成不同,正常温下的风化程度也不相同。
绿矾风化中药常见质量变异现象----其他变质现象二、风化与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各种矿物药的结构组成不同,正常温下的风化程度也不相同。
影响中药品质变质的因素
面周围的水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是静止而 是动态平衡),则不吸湿又不散失,这是药材的含水量为平 衡水。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2、水分的安全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药材安全贮存,质量不发生其它变
异的临界含水量。 任何一种药材都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温度30℃时,北方大枣的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⑶空气 贮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对药材的变化起着关 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材中有机物质, 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根据微生物对氧气需求不同,可以把微生 物分为好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多数霉菌属好氧性微生物。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甲苯法:是利用甲苯具有不溶于水而能溶解药材内的有机成
分,包括挥发油的特点,来对含有挥发油的药材进行水分测
定。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红外线干燥法:利用与烘干法相似的原理,将定量天平的秤 盘置于红外线灯泡的直接辐射下,试样在红外线辐射波的热 能作用下游离水分迅速蒸发,使其重量发生变化,天平指针 因而偏移,从而直接测出试样含水量的百分数。 电阻法:中药材内部含有的水分具有导电性,导电性与所含 有的水分的多少有关,根据这一特点来测定药材的含水量。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谢,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进行的。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中药本身含有一定水分,而且能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当含水量达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逐渐的分解变质,失去药用价值。 如,大青盐,柿霜等。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4、水分与中药软化的关系 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大量吸收空气
中药饮片的品质变异与养护方法
浅谈中药饮片的品质变异与养护方法关键词:中药饮片品质变异养护方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46-02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中药。
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贮存方法是否合理得当,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优劣以及药物的临床疗效,也是能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笔者通过日常工作观察总结,将中药饮片品质变异的原因和养护的方法汇报如下。
1 中药饮片的品质变异的现象及原因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异主要由饮片的含水量、自身的化学成分及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日光、霉菌、害虫等因素所致。
中药饮片常易产生的品质变异现象有以下几点:1.1 虫蛀。
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药物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疗效,以致不能药用。
1.2 霉变(发霉)。
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当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在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且有足够的营养条件下,特别适合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其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从而导致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1.3 变色。
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药变色范围很广,在药物流通过程中,色泽总在不断变化着,只是这种变化不太明显,而当药物在温度升高,湿度加大,氧气日光充足的情况下变色的速度就会加快,药物由此而产生颜色由浅至深或由鲜艳变黯淡的现象,如玫瑰花、款冬花等最易变色。
1.4 泛油(起油或浸油),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泛于中药表面的现象,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类等较多的药材,在温度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等都被称为起油。
泛油实际即指干燥中药表面出现的油样物质,此时常伴有变色、变质现象发生。
天冬、蜈蚣、极易发生泛油现象。
1.5 散气变味。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因贮藏保管不当,造成成分挥发损失,使药材的气味发生改变。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原因及防治原则 (4)2.1虫蛀 (4)2.2霉变 (4)2.3变色 (5)2.4泛油走油 (5)2.5散走气味 (5)2.6风化与潮解 (5)2.7融化 (6)2.8升华 (6)第三章中药储藏的保管方法 (8)3.1药材及饮片的储藏与保管 (8)3.2中成药的储藏与保管 (8)3.3特殊中药的储藏与保管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药虽然在药店里所占分量高,但中药材仍然是现实生活治疗与预防的中要部分。
中药材的管理与储存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疗效与作用,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储存管理好中药材成为医院或卫生院重要的职责之一。
中药材是中医临床防病与治疗的重要组成。
中药的储存与管理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中药药性发挥及疗效作用。
认真做好中药材的储存与管理,是确保中药材治疗与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中药材储存管理第一章绪论中药的合理储藏对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有重要意义。
如果储藏中保管不当,中药材就可能会发生虫蛀,生霉,变色,泛油等现象。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在储藏期间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辅料的加入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等。
若不注意储藏条件和技术的运用,都将会使中药所含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造成损失和破坏,而导致疗效降低,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物质浪费。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中药的储藏与养护,要注意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养护技术相结合,达到科学储存,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若管理不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散走气味,潮解,风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这种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中药商品的外观性状以及内在质量的改变,往往使药品的临床疗效降低或消除。
因此,医药商品经营企业应认真研究中药商品的变异和防治措施。
在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高效的前提下,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脆化、变形现象。
紫苏叶
(二)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率 吸湿性:药材具有从空间吸收 水分和向空间散发水分的性能。 吸湿性主要受以下条件影响: ①空间的温湿度; ②空气的流动; ③药材表面面积大小; ④药材结构性质。
吸湿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 温湿度条件下,药材吸收空气中 水分的数量。 吸湿率:吸湿量和其本身重量 的百分比: 吸湿率=(烘干前重量-烘干 后重量)÷烘干前重量 X100%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 1、无机化合物 ①含铁、铜、钠化合物类的药材大都是无机盐, 易风化、潮解或溶化。 ②磁石在空气中久臵会失去磁性,成为呆磁石。 ③含汞、砷、铅化合物的水银、砒石是毒性较 强的中药,应按《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 ④硫磺、硝石燃点低,易自燃,属易燃危险品, 需单独存放。
10.植物色素类 花色素的色彩因反应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酸性 中为红色,碱性中为蓝色,中性中为紫色; 与金属盐类如铁、锡、铜等化合则变蓝以至出现黑 色,使色素沉淀; 加热也促使色素分解、褪色; 在日光或氧影响下,亦能使色泽发生变化。
含有色素的药材在干燥以及加工炮制时,调整适宜 的酸度和温度; 尽量避免采用铁质工具和容器; 干燥时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 贮存期间应避光及防止氧化。
二、物理因素 1.空气(臭氧、氧 ) 2.温度 在常温(15~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 定,利于贮存。 3.湿度 中药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10%左右, 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内。 4.光照(指日光照射:光能和紫外线油 2.散气走味 3.变色
4、油脂 ①油脂存在于植物药材的种子、果实及动物 药材的骨髓、脂肪组织内。 ②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等) 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久臵易氧化变质。脂 肪酸氧化不完全时,可产生醛、酮等中间产 物,有刺鼻的哈喇味。 ③油脂与油脂共存的其他营养成分是害虫和 微生物的养料,因此,常导致药材虫蛀和霉 变。 ④光线、温度、水分以及油脂中的杂质等因 素均能加速油脂的酸败。
8、生物碱 ①一般生物碱类的药材都具有一定的毒 性。如毛茛科、小檗科、马钱科的川乌、 草乌、黄柏、马钱子等,在保管时不宜 品尝。 ②这类药材长久与空气和日光接触,会 降低含量,有部分氧化,分解而变质, 此类药材应避光贮藏。
9.鞣质类
鞣质与空气接触时,特别在酶的影响下,容 易氧化为红棕色或更深色且不溶于冷水的物 质 “鞣红”。 鞣质另一种变色是氧化变色,氧化后即形成 黑色物质,是因为鞣质的氧化(氧化酶或过 氧化酶)的作用。 防止鞣质氧化变色一方面要减少与氧接触, 另一方面是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鞣质遇铁盐,变成黑色。因此,在加工与贮 存时对容器及用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古 时白芍用铜刀去皮)。
(三)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1.水分的平衡
药材具有吸湿和散湿的能力; 水气压力大小取决于药材的含水
量、本身水分子的结合程度及空
间温度的变化。
(1)含水量越大,水分子的
结合越不牢固,其表面水分子
越活跃,因而药材体表面周围 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力也越大,
这时会产生散湿现象。
(2)药材周围水蒸气的密度和 压力小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时, 则产生吸湿现象。 (3)若药材体周围的水气压 力与空气中的水气压力相等时(不 是静止而是动态乎衡),则既不吸 湿又不散湿,这时药材的含水量 便为平衡水分。
第三节 中药变质的人为因素
指仓储、保管、养护管理工作对商品
质量的影响
1. 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2.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3.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中药养护学?中药养护学研究的 范围有哪些? 2.与中药养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3.中药变异因素有哪些?
6、树酯
①含有树酯的药材有如乳香、没药、血竭、 安息香等。 ②树酯类药材软化点、熔点较低,怕热,易 燃。 树酯中的挥发油成分在干燥空气中挥发迅速, 常使这类药材干硬,质脆,易碎。 个别品种(阿魏)在夏季易吸附水气,由固 体变为粘稠液体,秋冬季又会散失水分,变 为干燥的固体。
7、苷类: 一些苷类成分,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常使商 品吸潮返软,因而易虫蛀和霉变,如党参 (党参苷)、生地(地黄苷)等。 含蒽苷的药材长久与空气接触,所含蒽苷可 氧化成蒽醌类物质,使颜色加深,如大黄。 苷类具有易分解的性质,如黄芩苷(属黄酮 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黄芩苷元,黄芩苷元 氧化变绿。
2、蛋白质:有些动、植物药材,如紫河车、 胡桃仁都含有蛋白质。该类药材易生虫和霉 变。 3、淀粉、糖类:很多药材含有淀粉,如山 药、薏米仁等;很多药材含有糖类,如蜂蜜、 当归中含有蔗糖;地龙、全蝎等含有糖原 (也称动物淀粉);麦冬、枸杞等含有粘液 汁。 这些淀粉、糖类成分能给害虫、微生物提供 生命活动的能量,常导致药材虫蛀和霉变。
2.水分过少 温度愈高,“安全水分”愈低,温度
愈低,其“安全水分”就愈高。
一、中药的含水量 (一)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 系 1.水分与虫害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药材 的含水量越高,造成虫害 愈严重。 控制药材的含水量,抑 制生虫或减少虫害的发生。
2.水分与霉变的关系
霉菌的细胞主要是在
水的作用下进行的新陈
代谢。
水分越高,则霉菌新
陈代谢的作用愈强,其
生长繁殖也愈快,造成
霉变。
黄芪
3.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药材发生潮解的主要原因是
本身组成成分中含有可溶于水的 物质,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多少,
决定了潮解程度的大小。
如:大青盐、柿霜。
4.水分与软化粘连的关系 5.水分与风化的关系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药 材的风化成反比,即空气 中相对湿度越低,风化现 象越快。 如:朴硝风化后为白色 粉末的玄明粉。
5、挥发油 ①某些药材含有挥发油,如唇形科、木兰科、 伞形科、樟科、芸香科的薄荷、厚朴、当归、 肉桂、陈皮等。 ②挥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 气中易挥和氧化,从而会使成分减少,质量 降低。 ③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宜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大量的可堆放在凉爽避光的库房中。对其温 度必须控制,尤其在夏季。
第二节 中药变异的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霉菌 中药表面附着 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 (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 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 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 药材组织。
2.鼠 我国发现的家鼠和野鼠约80 种。中药仓鼠常见的有褐家 鼠、小家鼠、黄胸鼠等。 3.害虫(仓虫) 据统计,在常用的600余种中 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即占40% 左右。 国内已发现的仓库害虫也有 五六十种之多。 4.陈化作用(时间因素)
第二章
中药品质变异的分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药品质变异的分类方法。
2、熟悉中药品质变异的各种因素。
中药的品质变异主要有主观和客观因素 造成。 主观因素包括中药的化学成分和含水量。 客观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
第一节
中药变异的主观因素
一、中药材中的水分
1.水分过多
枸 杞
玄明粉
6.水分与走味的关系
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各 自有着不同的气味,当空气中的
温湿度变化时,这些成分就会散
发和稀释,气味随之发生变化, 质量受到影响。
如含芳香挥发油。
玫瑰花
7.水分与其他质变的关系
在空气温度升高而相对湿度
下降,过于干燥后,药材所含的 水分大量向空间散发,使其本身
水分走失严重,药材就会发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