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4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chán)良辰.(chén)都.门(dōu)重.湖叠(chóng)B.鏖.战(áo)跛.脚(bǒ)鞭笞.(chì)三年五载.(zǎi)C.不啻.(dì)呜咽.(yè)船舷.(xián)怙恶不悛.(quān)D.驽.马(nú)讣.告(fù)短暂.(zàn)安土重.迁(zhòng)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户盈罗绮,竞豪奢。

B.异日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好景,归去凤池夸。

C.有三秋..(三个秋天)桂子,十里荷花。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来源:学科网ZXXK]3.诵读下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对/长亭/晚B.便/纵有/千种/风情C.更/与何人/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良晨美景梳装打扮交相辉映抑扬顿挫B.人才辈出皓齿峨眉久负盛名流连忘返C.死不暝目三顾茅庐苍海桑田平仄不调D.音容婉在漂泊沦落呕哑嘲哳羽扇绾巾[来源:学.科.网Z.X.X.K]5.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晓风凉,残月冷,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别后心境之凄凉。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总写杭州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来源:学科网]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

)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先用“清嘉”二字总括湖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等方面对西湖进行细致描画,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为脍炙人口。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二、精段精练
(一)
(1)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2)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句式,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所以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
(3)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章法结构细密,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将志士悲慨与儿女柔情结合,体现刚柔相济的艺术美。
“对”“渐”“望”“叹”“误”等单字用于开篇与转折处,骨节灵通,强而有力,如点睛之龙破壁而飞。
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二)
词的上片写暮春风雨、落红飞絮,象征南宋局势的危迫,也表达自己不受重用、壮志未酬的悲切。下片通过典故,隐喻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委婉地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全词明写春愁而用意不在怨春伤春,无一字写愤而处处皆是忧国之愤,所以说通篇写春而意不在春,通篇含愤而字不见愤。(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且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②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珠玑.(jī)凝噎.(yē)钓叟.(sǒu) 差.劲(chà)B.千骑.(jì) 暮霭.(ài)叠(xiàn) 拙.劣(zhuō)C.重.湖(chóng) 罗绮.(qǐ)参差.(cī) 喟.然(kuì)D.天堑.(qiàn) 羌.管(qiāng)[来源:Z_xx_] 寒蜩.(tiáo) 囤.积(tún)解析: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C项,三秋:秋季。

答案:C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 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C项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与例句相同,都是融情于景。

答案:C4.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来源:学科网](2)市列珠玑,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来源:Z_xx_](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人教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测评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人教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测评练习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羌.笛(qiān)奢侈.(chí)因噎.废食(yē)B.参差.(cī) 珠玑.(jī) 畸.形(jī) 掎.角之势(jǐ)C.老叟(sǒu) 须臾(yú) 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D.嘉奖(jiā) 吟诵(yín) 堤坝(dī) 嬉笑怒骂(xī)解析A项,奢侈(chǐ)答案A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解析D项良晨—良辰。

答案D3.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解析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答案 D4.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C.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羌管弄.晴弄:吹奏。

解析B项,经年,年复一年。

答案B5.下列各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反问)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拟人)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夸张)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比喻)解析“绿肥红瘦”运用借代手法。

答案 D6.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离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柳永和苏轼词两首(已整理) -题目和答案

柳永和苏轼词两首(已整理) -题目和答案

柳永词两首检测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8题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ēn) 豪奢.(s hē) 暮蔼.(ǎi) 钓叟.莲娃(sǒu)B.天堑.(qiàn) 吟.赏(yín) 都.会(dū) 重湖叠巘 (xiàn)C.珠玑.(jī) 罗绮.(qǐ) 嬉.笑(xī) 因咽.废食(yē)D.千骑.(jì) 羌.管(qiānɡ) 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2.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3.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

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骤雨刚歇,秋蝉长鸣、长亭晚照、悲凉、凄清。

这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在整首词中属虚写,因为这是想象。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原创练习题【附答案】《望海潮》练习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学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古代⾏军有⽛旗在前导引,旗很⾼,故称“⾼⽛”。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物。

原名柳三变;排⾏第七,⼜称柳七。

官⾄屯⽥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是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个地域名称。

⼀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项是()A.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极⼒赞扬杭州⾃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进⾏对⽐。

C. 词的下⽚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词中所⽤修辞⼿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A. 怒涛卷霜雪(⽐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都会”,⼈⼝和货物集中的⼤城市。

B.“参差⼗万⼈家”,“参差”,⾼下、⼤⼩不齐的样⼦。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这⾸词运⽤铺陈的⼿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常出⾊,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基础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罗绮.(qí)钓叟.(sǒu)参.差(cēn)B.凝噎.(yè) 骤.雨(zhòu) 羌.管(qiāng)C.天堑.(qiàn) 千骑.(qì) 豪奢.(shē)D.珠玑(jī) 沙堤.(dī) 凄.切(qī)解析A项,“绮”应读“qǐ”;B项,“噎”应读“yē”;C项,“骑”应读“jì”。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嬉戏暮蔼谒见晓风残月B.凋谢清秋清秀良辰好景C.寒蝉萧鼓婵媛菱歌泛夜佳丽搏弈兰舟催发解析A项,“蔼”应为“霭”;C项,“萧”应为“箫”;D项,“搏”应为“博”。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冷落清秋节(凄清)解析B项,“三秋”应为“秋季”的意思。

答案B4.导学号5068000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A项,“天堑”的本义都是指天然壕沟,但实际所指不同:第一句指钱塘江,第二句指长江。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C项,异日:将来,日后。

D项,罗绮:借指丝绸衣裳。

答案A5.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迹板桥霜项为直接抒情,A、B、D三项与“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都是采用融情于景的写法。

6.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华,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

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即孙何。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知识简介1、词的发源:词产生于,流行于,并在发展到顶峰。

,最先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它归纳词的主要内容;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 字之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按作家的派别风格可分为和(豪迈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1、《望浪潮》①这首词描述了一种如何的都市生活情形?试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杭州的繁华与漂亮的,抒发了他如何的感情?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① 开头三句:“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② 这三句描绘,除了拥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绘光景,这里的光景描绘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一样?表现了他如何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归纳。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繁华 f á n 帘幕 mù参差 cī叠巘清嘉 xi à nB.罗绮 qǐ钓叟 sǒu 箫鼓 xi āo 吟赏烟霞 yínC.寒蝉 chán 骤雨 zhòu 暮霭ǎ i 吉日良辰 chénD.凝噎 yē经年 j īng 甘霖 l í n 兰舟催发 cuī2.以下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华情形,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安静。

B .“夕阳萧鼓”是一首有名的琵琶曲,明清晨已流传。

1925 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成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嘻嘻怒骂,皆成文章。

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都市生活图景?
答:
8.请简要概括本词在艺术上的特点。(分点陈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答:
(二)阅读《雨霖铃》,完成9〜10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
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
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先总说湖外有湖,
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 ”,此 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一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 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 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一这是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骤雨刚歇,秋蝉 长鸣、长亭晚照、悲凉、凄清。这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字形全 都正确的一项是()
豪奢(s he)
钓叟莲娃(sou)
吟赏(yin)
重湖叠(xian)
罗绮(qi)
因咽废食(ye)
羌管(qiang)
良辰好景(che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柳永词两首同步学习练习.docx

柳永词两首同步学习练习.docx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 , 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 cī).B.繁华( f án).C.豪奢( shē).D.叠巘( yǎn).寒蝉 (ch án).凝噎( yē).堤沙(d ī).凄切( qi ē).骤雨 (zh òu).钓叟 (di ào).珠玑 (j ī).风帘 (lián).良辰美景 (ch én).天堑无涯 (qi àn).咏赏烟霞 (sh ǎng).兰舟催发 (f à).2.下列词语中 , 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 霜雪矍铄染柳画桥B. 今宵暮蔼金碧辉煌C. 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羌管弄晴户盈罗绮破涕为笑)D. 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 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 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 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 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4.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 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

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

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

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

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

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

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

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

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

夸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

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习题

优选文档《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1.以下出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以下词句逗留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念 /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B. 便纵有 / 千种风情C. 自 / 胡马窥江去后D. 纵 /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3.以下加点语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都门帐饮无绪绪:心情、情绪B. 暮霭沈沈楚天阔暮霭:夜晚的云气C. 夜雪初霁霁:雨、雪停止,天晴D. 解鞍稍驻初程初程:指整装待发4.以下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其余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分别,更哪堪冷漠清秋节”表示作者在此情此景中间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相同深。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情随事迁、今不如昔的情况,无量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5. 北宋时期广阔了词的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_______,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 __________ ;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_________字 _____号_______。

6. 阅读以下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2)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约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

(3)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从前曾见未开时。

(4)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达标测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达标测试

《柳永词两首》达标测试一、基础考察1.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悲凉( qi è)罗绮(qí)..B. 相看( xi ānɡ)凝噎(yē)..C.应届( yīnɡ)暮霭(ǎi)..D.与会( yǔ)千骑(jì)..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泰然自若( chù).刻不容缓(f ā).良辰好景( chén).市列珠玑(j ī).()适逢其会(huì).错落不齐( cēn).重湖叠巘(yǎn).荷枪实弹( hè).A.敦促军帐默默无声稳操胜券B.骤雨竞然不勘入目不卑不亢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D.贵宾夜暮嘻笑怒骂老少无欺3.以下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帐饮无绪(没居心思,心情不好)市列珠玑(泛指大小不一样的各样珠宝)....B. 兰舟(对船的美称)催发重湖叠巘(重叠的山岳)....C.竟无语凝噎(由于伤心而喉咙堵塞得说不出话来)羌管弄(演奏)晴...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图(描述)将好景...4. 以下句子节奏区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寒蝉 / 悲凉,对长 / 亭晚B. 念 / 去去,千里 / 烟波C.钱塘 / 自古 / 繁荣D.嬉嬉 / 钓叟莲娃。

5. 与“杨柳岸,晨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假如悠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 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经常颠倒词序,以下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为哪一项()A.迷恋处,兰舟催发B.今宵酒醒哪处?杨柳岸,晨风残月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7.以下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绘,氛围衬着,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示意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同步测试】《柳永词两首》(人教)

【同步测试】《柳永词两首》(人教)

《柳永词两首》( )A.珠玑./畸.形 剑鞘./画桥. 镶嵌./天堑.B.参.差/参.商 罗绮./涟漪. 无涯./山崖. C.钓叟./瘦.削 菱.歌/棱.角 骤.雨/妯.娌 D.凝噎./呜咽. 暮霭./和蔼. 箫.鼓/萧.瑟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3.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D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竟无语凝噎..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 .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C .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 .羌管弄.晴 弄:吹奏。

5.下列各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反问)B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拟人)C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夸张)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比喻)6.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离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7.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是本词的一大特点,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答:
10.“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也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
特别动人呢?
答:
三、能力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归朝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 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一这是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骤雨刚歇,秋蝉 长鸣、长亭晚照、悲凉、凄清。这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一此句在整首词中属虚写,因为这是想象。 “酒醒何处”写离别之苦,而后用想象中的“杨柳”“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 清的气氛,来烘托这离别之苦。
良辰好景(che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下,人们一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说三道四,有时甚至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对 各种评论,包括质疑、指责等等,却不比从前那么敏感了。
B.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 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 没有哪个国 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 滨逊'。”
C•翻检历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轨迹:艰难创业时往往背负使命感和危机 感,不怕筚路蓝缕.;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会疏于律己,贪图奢华。
D.势不可挡的春节返乡大潮也带来了其他思索,那就是,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 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致使数以亿计的打工者不得不背井离.乡...。
3.对下列词句词的诵读不要读断,也就是不要把意思相连的词语读开,这是对词的诵读节奏的 基本要求。下列词句,诵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应对雨雪天气,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 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保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确保线路畅通。
B.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
C•从民族层面来说,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 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D.某种角度,学术批评乃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先总说湖外有湖,
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 ”,此 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一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 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 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都市生活图景?
答:
8.请简要概括本词在艺术上的特点。(分点陈述)
答:
(二)阅读《雨霖铃》,完成9〜10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A.参差(cen)
暮谒(ai)
B.天堑(qian)
都会(du)
C.珠玑(ji)
嬉笑(xi)
D.千骑(ji)
骤雨(zhou)
字形全 都正确的一项是()
豪奢(s he)
钓叟莲娃(sou)
吟赏(yin)
重湖叠(xian)
罗绮(qi)
因咽废食(ye)
羌管(qiang)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
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3.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
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分析。
答:
14.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 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分析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望海潮》,完成7〜8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 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 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
处,有个人相忆。
注 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1.这首 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答:
1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