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关系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关系科举制和学校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教育形式。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而学校教育则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
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唐代,科举制日趋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通过诸科考试来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史、诗词、文言文等,这些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科举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科举制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每年都有大量人参加科举考试,而科举成为了社会上升通道的主要渠道。
相比之下,学校教育的出现则较晚。
在清朝初期,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开办学校,这些学校主要面向的是传教士的子女和教会成员的子女。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重视学校教育,成立了一些官立学校,如北洋大学堂。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工农兵”的观点,强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这也为学校教育的大力普及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举制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在科举制盛行的时期,大量的书院和私塾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场所。
这些书院和私塾与科举制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培养科举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同时,由于科举制主要考核文化知识和文学才能,因此,在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原则,即“文以载道”,即通过文化知识来体现人的素养和能力。
这一原则在中国教育界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学校教育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群体意识,这些能力和素质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因此,现代学校教育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不断发生着改变。
如今,网络教育、在线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未来将会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尤为深远。
科举制度的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而盛行则始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
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一、科举制度对历史学术研究的规范和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实行以来,科举考试成为了拔尖人才登上官场的一条通道,对于历史学科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科举考试中的经义、史书、经史注疏等知识内容,成为了当时最为成熟的知识体系,《四书五经》作为经义的代表,以及汉晋以来的历史史书,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的,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历史基础。
科举竞争的有效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规范了历史学术研究,科举制度的推行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科举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科举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可以看到政治体制、知识体系、教育制度等因素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推行为历史学术研究提供了持续的、系统的理论基础,让历史学术研究有了不断深入的发展基础。
二、科举制度对于历史文献的收集、出版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举考试的知识内容,需要候选人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
由于考生所涉及到的文献十分广泛,因此科举考试也推动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历史文献的收集和编纂。
历代的编纂大型文集及字书所涉及的文献,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存和传承。
盛唐时期,玄奘法师由于广泛涉猎各种文献,带回了许多汉文资料并编写大量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
唐代的文化繁荣推动了汉文学经典的整理和刊刻,其中最著名的是采用科举考试标准的《正字法》,为中国古代文字习惯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推动了大量文献的整理、校勘和补全。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教育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古代的教育体系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的,这个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可以追溯到商代,但真正形成规模和体系化的教育则是在周朝。
在周朝时期,教育主要是针对贵族阶层的子弟,目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和官僚。
教育的内容包括礼仪、音乐、诗经等经典文化的学习,以及政治、军事等实用知识的培养。
这种教育体系在随后的各个朝代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并逐渐扩大到更多的阶层和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
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伦理的培养,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教育注重经典文化的学习,包括《论语》、《大学》、《孟子》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思考。
这种教育理念一直延续到了科举制度的出现。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但真正被广泛采用和制度化的是唐朝。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人才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客观。
参加科举考试的对象包括各个社会阶层,不再局限于贵族子弟。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选拔,会试是省级别的选拔,殿试是皇帝亲自参与的最后一轮选拔。
科举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为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学生们从小就会接受基础教育,包括识字、文学、历史等的学习。
这使得教育成为了充实人才和培养知识的重要手段。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持续了超过一千年之久,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学生们为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会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
这推动了古代中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改变了社会的阶层结构。
通过科举考试,社会任何一个阶层都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官僚和统治者。
这种机会公平性的存在使得社会的精英阶层相对较为流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教育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教育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教育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科举制度也推动了古代的教育发展,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教育,以及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一、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但真正确立与完善是在宋代。
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首先是乡试,即地方选拔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
通过乡试的考生进入到会试阶段,这是在省级城市进行的考试。
最后是殿试,也称为“登科”,在京城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只有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成为进士,获得举人或进士的称号。
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家和文化人才,为官员选拔提供了标准和途径。
考生需要精通经史文典,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诗词、文章、经义等,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典籍,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科举考试的选拔原则以及成为进士后的待遇都非常重要。
进士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一群人,享有许多特权,如贡禄、服色等。
科举制度的存在也加强了政治的稳定性,因为官员是通过考试选拔产生的,而不是通过血缘或贵族身份决定。
二、古代的教育体系科举制度的推广和发展促进了古代的教育体系。
在科举制度之前,古代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宫廷和贵族家庭。
随着科举考试的兴起,官方开始重视社会各个阶层的教育,并建立了以乡村学校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乡村学校是为了培养乡村子弟的基本读写能力而设立的。
这些学校主要教授儿童基本的文字、算术和礼仪等知识,为他们日后参加科举考试打下基础。
除了乡村学校外,还有州学和县学等中等教育机构,为准备考取进士的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教育。
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学习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等。
学生需要背诵和阐释这些经典,以及学习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教育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其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一、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封建社会。
在这个时期,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或家族进行,父母亲和长辈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年轻一代。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家庭伦理和礼仪的传承,以及实用技能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开始出现公共教育机构,如古代的私塾和府学。
私塾是由知识渊博的士人或学者创办的,提供基础科目的教学,如经典文学、历史、哲学等。
府学则是由政府设立的学校,招收有才能的学生,培养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的素质。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注重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
学生们被要求尊敬师长、遵循礼仪,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另外,诗歌、书法和音乐也被视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后经唐代和宋代的改革逐渐完善。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将中国历史上的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行政能力,也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机会。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举行的初级考试,筛选出优秀的考生参加会试。
会试是省级的考试,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进入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殿试是最终的考试,考生在皇帝和高级官员的监考下进行,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获得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教育成为了社会流动的途径,不再受到出身的限制。
通过努力学习,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功名,从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这种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定的平等机会,同时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三、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意义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制度为中国的知识传承和文化积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育,中国的经典文化和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
一、什么是科举
科举
二、科举前的选官制度
三、科举的产生与发展
四、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什么是科举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 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前的选官制度
1.世官制时代
初期 夏、商 约前21世纪—— 前11世纪 西周 约前11世纪—— 前770年 发展 衰落 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 221年
2.察举制时代
秦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三、科举的产生和发展
(一)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氏罢中正,选举不本乡曲,故里闾
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 京畿。„„五服之内,政决于王朝,一 命免拜,必归吏部。” ——《通典·选举五》
——《旧唐书· 薛登传》
(二)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1.唐太宗推动科举制发展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摭言》卷十五
2.武则天——科举在选官中的地位进一步
提高
科举
常科 (每年一次) 制科(制举) (皇帝临时下诏)
明经
进士
长安二年(公元702)创立武举科 载初元年(公元689)亲自在洛城殿策问 贡人,开后世殿试的先例。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
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 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宋史·选举志》
(1071年)“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 论、策试进士。”——《续资治通鉴》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和贡献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和贡献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自唐代开始,经历了宋、元、明、清五代,一直持续到清朝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贡献,它不仅为封建教育体制提供了组织和管理的机制,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科举制度对封建教育体制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贡献等方面,全面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深远意义与巨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科举制度原本是古代中国作为王族,儒家教育的社会模式手段之一。
由于它在唐代的成熟应用,被正式铺开成为了生产力与各级官员的重要组织机制,而科举制度的最终成型则是在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考试主考官在阁学中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国家中央化管理哲学教育的需求。
在唐代,科举制度是一种被推崇的考试制度,不仅仅仅是对考生的智力考察,同时也对品德、才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科举制度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确保政府的功能正常运转。
战国时期,科举制度的前身为秦制,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有机会考试,而秦制后,通过个人能力及努力,普通百姓也有了参加考试的机会,使得政治文化得以更加平等性的贯彻。
唐朝时,科举制度被进一步完善,比如设立了州、郡、县三级考试,这样的设置保证了考生从中得到公平的机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官员。
明清两代之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除了进士科外,还增设了明经、解试等多种科目,同时也极大地充实了考试内容,使得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渠道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科举制度对封建教育体制的影响科举制度推动了封建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儒家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使得中国的封建文化得以不断发展。
科举制度规定以儒家经典教育为主,凡是具有儒家经书的精神内核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经科举制度的采编和传播而被推荐到社会舞台上,成为了中国封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就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文化传统中国古代的教育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对于塑造中国人民的思维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的传承和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着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才。
本文将围绕中国古代教育与文化传统的重要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与儒家教育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科举制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
科举制度源于唐代,而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根据科举制度,候选人需要通过各级考试,最终才能进入官府任职。
这一制度旨在选拔优秀人才,重视文化修养和才能。
通过科举制度,社会上的孩子们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培养出卓越的人才,为中国的文化繁荣贡献了力量。
儒家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责任意识。
儒学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想,无论男女老少,都受到了儒学的影响。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强调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间的尊重和和谐关系。
二、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长们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和言传身教来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子女的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家中的兄弟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都受到了尊敬、和谐和责任的要求。
古代的中国家庭教育强调孝道,即子女要孝敬父母,并且以此为中心构建家庭和谐。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通过家庭教育,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代代相传,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三、文化传统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融入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广泛传承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项重要的价值观是尊敬和孝敬长辈。
尊敬和孝敬长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亲情、师生关系和社会礼仪中。
另外,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也强调和谐。
和谐的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追求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1. 提高了古代中国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能够通过考试取得官职,从而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
2. 增强了教育的普及性:科举制度强调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3. 促进了文化的传承:科举制度注重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培养出众多文人墨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负面影响:
1. 依赖书本知识:科举制度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导致人们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欠缺。
2. 偏重文科教育:科举制度更偏重于文科的教育,忽视了理工科等其他领域的培养,限制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3. 动摇社会的等级和阶层: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可能造成社会的精英集团的垄断和社会等级的僵化。
4. 官僚主义和功利性:科举制度使得官员成为社会上的精英,一些官员为了得到高官厚禄,可能追求功利而忽视公正、廉洁等价值观。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教育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培养人的品德与道德,而科举制度则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的演变和科举制度的实施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一、古代教育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子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一些家长对教育缺乏时间和能力,于是出现了私塾教育。
私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方式,由老师在自己家里或者租用房屋设立,教授经典文化知识和基本的礼仪道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教育体系——经学和武学。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系,通过学习经典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认知能力。
而武学是为了培养武士和军事指挥官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注重体能训练和战斗技巧的传授。
二、科举制度的实施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从唐朝开始,科举成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具有才华和才德的人才,以填补朝廷机构的空缺。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省级的选拔考试,考察的是候选人的基本知识和才华。
会试是在首都举行的考试,考察的是才德兼备的人才。
最后的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选拔的是最优秀的考生。
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它使得教育成为一种晋升社会地位的途径,激发了人们对知识学习的热情。
同时,科举制度也造成了教育内容的偏向,过分注重经史子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的方式培养了几代中国人的品德和文化素质。
而科举制度则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来选拔优秀的士人为朝廷服务。
这两个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一、概述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从唐代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的起源、内容、科举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二、教育的起源与内容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最初是在家庭和部落中进行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开始形成规范化的体系。
古代中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书的学习、礼仪的培养和文学艺术的修养。
经书的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强调道德伦理的培养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礼仪的培养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文学艺术的修养则是通过诗词、音乐、绘画等方式,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三、科举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培养人才。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但真正推广和完善是在唐代。
科举制度根据考试的层次和范围可以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层次。
乡试是通过文化类的考试选拔人才,会试是对乡试合格者进行面试和论文答辩,殿试则是对会试合格者进行皇帝亲自面试的考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选拔体系。
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学、史学、文学、诗词等,重点考察考生的学术能力和文化修养。
科举制度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直到清朝的晚期才逐渐被废除。
四、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的特点与影响1. 提高社会的文化素养:科举制度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
2. 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弘扬:科举制度主要考察儒家经典的知识和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培养了大量政治人才:科举制度选拔出了大量的政治人才,为国家的政治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 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科举制度对出身贫寒的人来说是一种脱贫的途径,但也限制了社会流动性的发展,使得社会阶层的固化和贵族化现象比较严重。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延续至20世纪初。
古代中国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国子监教育和进士科举制度。
每个阶段都对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独特面貌。
一、家庭教育在古代中国社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
父母和家庭长辈对孩子进行教导,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家族传统的传承以及基础知识的授予。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传统价值观的灌输和人格修养的培养,重视孩子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要形式,约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兴起。
私塾是由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士人创办的,为儿童和年轻人提供文学、历史、诗词等方面的教育。
学生通常是父母或长辈推荐,私塾教育主要注重经典文化的传授和传统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们通过逐字逐句地背诵经典著作,强化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思考和辩证的能力。
私塾教育注重师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师者与徒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学的核心。
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则要尊师重道,对老师毕恭毕敬。
私塾教育是繁荣的,但只对士人阶层和地主阶层的子弟开放,其他阶层的孩子较难接受这种教育。
三、国子监教育国子监教育是唐朝初期建立的一种官办教育制度,在唐至清朝期间一直存在并发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官学教育系统,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
国子监的学制分为初学、终生两个阶段,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时也同时接受科学、法律、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
国子监实行等级制度,只有特定的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晋级,进一步接受更高水平的知识。
在唐朝,国子监学生依次分为弟子、生员、貢生和进士四个等级,进士科举制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进士科举制度进士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之一,历时近一千三百年。
进士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乡试,考试内容主要是经史子集中的重要著作和诗词赋文,通过之后就能参加进一步的会试和殿试。
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获得进士的资格,并且享受到相应的荣誉和待遇。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被广泛应用于隋唐、宋元时期。
该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到唐代成熟,并延续至明清时代。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建筑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科举考试。
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地州县的县城进行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会试是对乡试考生的进一步选拔,由皇帝亲自主持,仅供前一届乡试中的前几名考生参加。
殿试是最终的考试环节,由皇帝亲自考官,在皇宫内进行。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通过科举,大量的文人士子官员由此产生。
他们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参与国家政务,从而获得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收入。
因此,参加科举考试一度成为晋升社会地位和提高家族声望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推行导致文学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要求,文人们开始注重诗歌、散文和策论等文体的写作,并将这些作品作为科举考试的参考资料。
这导致了唐宋时期文学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实施也直接推动了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科举考试注重语言和文学的运用,使得文人们开始研究文学的规范和风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学批评体系。
这些文学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为古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表达渠道。
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发挥才智,可通过答卷来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
这对古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文学创作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和历史活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使得一些考生为了迎合考试要求,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思想和创新。
其次,科举制度的实施也导致了文人士子集体的保守和套路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科举制-精选文档
三、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三)科举制与中国人的教育观
1889年春天的北京《邸报》报道,福州的考场中 有几位考生超过80岁,两位超过90岁,有的人中秀才 已经60年!安徽省90岁以上考生有18位,80岁以上考 生有35位。报道还说河南的13位80岁以上考生和1位 90岁考生。 ——“通过为期九天的严格考试,文章精炼,并没有表 现出暮年的痕迹”。 ——“还有哪一个国家会有这种奇观呢?” ——摘自《中国人的性格》
“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 才。陟先责旧文,仍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 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 盈路。” ——韦陟
“长安米贵,居之大不易!”
“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白居易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巧入时无?
三、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五)科举制与中国人的婚姻恋爱观
三、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五)科举制与中国人的婚姻恋爱观
离思(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 稹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王安石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 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 来。”
对明代以后科技落后于西方也不能简单归 因于科举。中国科技在明代以后落后于西方的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侧重宏观而相对忽视微观, 擅长辩证而相对拙于实证。 。
四、有关科举制的评价
(三)驳“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 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在传统中国社会,宗法关系强大,人际关系 复杂,无论采取何种取士制度,都可能出现舞 弊情况,相对而言,科举考试是最为刚性的选 材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之第六章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
科举制度的影响
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 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 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 了生机与活力 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 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 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 读书的氛围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 繁荣。
北京国子监
清代教育:科举衰弱与近代教育兴起
专制教育继续加强 实学思潮兴起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颜元 洋务学堂(外语 武备 实业) 教会学堂 近代学制创立 1906年废除科举
中国书院教育
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
书院产生的原因: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2、书籍的积累与传播 3、私人讲学的传统 4、佛教禅林的影响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 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 识分子的思想; 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 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 培养。
白鹿洞书院
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
朱张会讲
鹅湖会
古代教育思想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
我 国 古 代 观 点
《荀子· 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孟子 ·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 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 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
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一、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中国古代向来重视教育,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
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此与科举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做是科举人才的预备场所。
“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在唐宋之后的科举选官制度中得到真正体现,因而也就造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传统品质。
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试诗文,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诗唐的形成确实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而在宋朝,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义、策、论,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决定性成绩。
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发现和提拔了一批才情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自唐代中期开始的古文运动,至此取得了胜利。
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唐时,随着科举的扩大,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刘晏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
宋代时更加推重科举制度,士子的地位和待遇空前提高,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司马光、黄庭坚、程颐、沈括等第一流的文化科技人才,他们都是进士出身,从上面可知,科举制对唐宋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个公平合理和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第8章 典籍科举教育
京師環宇•明燈講稿
31
《宋人殿试图》
古代科举
京師環宇•明燈講稿
32
科举制度演变
◆——科举制的开端
◇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次年采取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607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科举制度真正开始
◆唐——科举制的完善
考试形式:常科和制科 考生类型:生徒和乡贡 考试内容:进士科为“帖经” 通过资格:及第(也称“登科”)后称为“出身”,为做官的资格,第一 名称为“状元”
➢学礼
•释礼——旧时学校,在建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的祭祀先师先圣之礼:
分释菜与释奠两种,“释菜”只供奉蔬菜,礼轻;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
牢布帛,礼重
•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的礼物,始于孔子,唐代正式明
文规定
京師環宇•明燈講稿
15
汉代太学
太学——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 的第一所官办大学
汉武帝设立,设教官名为“五 经博士”
简册策古文经汉武帝时孔子故居的墙壁里发现戓国竹简儒家古文经典汲冢古书晋武帝时河南魏襄王墓出土戓国竹简有穆天子传竹书银雀山汉墓竹简1972年山东临沂西汉竹简有尉缭子子兵法膑兵法等兵书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1973年出土有老子易经戓国策纸写本三国志手写残卷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晋代敦煌遗书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17窟发现共6万余卷从五代十国时期到宋代的手写经卷广涉经史子集各个领域文献价值倾国倾城产生了敦煌学刻印本唐金刚经和陀罗尼经咒目前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此部金刚经发现于敦煌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公元868年印古代典籍载体楚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1937年长沙子弹库出土记载了远古历法与创世神话等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楚帛书1899年敦煌莫高窟17窟藏经洞发现五代至宋代经卷6万余卷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清内廷档案并称近代四大考古发现敦煌遗书涵义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教育与人才培养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教育被视为培养人才和传承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科举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探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教育与人才培养。
一、儒家思想与教育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的培养,强调仁爱、礼仪和孝道等价值观念。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官方的教育思想,并成为士人入仕的必备条件。
儒家思想认为,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培养道德品质,塑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并且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科举制度与人才选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源于隋唐时期,而后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
根据科举制度,学生们需要通过各级考试来选拔官员,这导致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在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对经典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传承,并强调文学、经史等学科的学习。
这种制度不仅推动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培养了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传统与教育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重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文化传统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
这种文化传统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智慧和修养,并注重发扬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文化传统的积淀和传承,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追求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
儒家思想的强调道德伦理的培养,科举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以及文化传统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都是传统中国文化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和中国书院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和中国书院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同时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书院教育虽然只属于地方性质,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疆域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科举制度与中国书院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简述二者的发展历程与相互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汉朝,隋唐时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唐代实施的科举制度包括三级考试,即殿试、院试和乡试,又称为三省九部制。
此后相继实行了元代的科举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和清代的科举制度。
总体上看,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运行时间长达近一千年。
在科举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它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例如衙门腐败、举人就业难等问题。
二、中国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书院教育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明清时期。
它是一种传统的私塾教育形式,由地方名士或官员在家中或书院中招收学生进行教育,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和规范的教材,教育内容主要以诗、书、礼、乐为主。
在唐宋时期,书院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官僚阶层,强调“百家争鸣”,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思想。
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开始扩大到民间,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思想教育,例如提倡孝道、忠诚等中国的传统美德,强调学术上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同时也有不少书院致力于实用性的教育,例如一些商人所开设的商业书院对于培养商业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科举制度与中国书院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和中国书院教育本质上是相互独立的制度,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关系。
首先,科举制度为书院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在科举制度实行的同时,不少官员和名士会在自家中设立书院,招收学生进行教育。
因此,科举制度的存在促进了书院教育的发展,而书院教育也为科举制度提供了后继人才。
其次,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在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共通之处。
中国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传统
中国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传统中国的科举制度源于唐朝,迄今已有千年历史。
其最初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为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科举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皇帝为了能够选拔到有才华的人才,便开始进行科举考试。
刚开始,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参加考试,因为只有贵族后裔才有机会接受教育。
但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实施,后来仅从家庭出身来选拔人才的模式逐渐淘汰,知识渊博、技能扎实的人才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和利用。
科举制度的实施,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考试,获得担任官职的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也使得社会底层的人们更有机会通过勤奋和努力,提高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享受更好的生活。
中国的科举制度所选拔的人才,需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也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执行能力。
这种选拔方式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和选拔,也有利于社会管理和治理。
从社会方面看,科举制度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管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背景。
而今天,中国的科举制度虽在明清以后被废除,但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社会文化儒学和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家语》、《礼记》、《道德经》、《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著作中,都体现了以德治国、以优质的人才为基石,以及推崇知识、崇礼尚德的传统和文化。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机制又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沟通方式和价值观,使得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具有独特性和广泛性。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选拔方式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和选拔,也有利于社会管理和治理。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科举制度被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我们今天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汪洙《神童诗》 1、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
书高。 2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
书人。 3、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
空虚。 4、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
如刀。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主讲 彭庭松
第六章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
古代学校教育 古代书院教育 古代教育思想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兴起与奠基(夏—— 汉)
舜时设学官 夏代出现学校
校序
商代官学确立 庠、瞽宗、右学(大学)、左学(小学) 西周学在官府
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监生们学习的主要课程是程朱学派注释的《四 书》、《五经》以及《资治通鉴》等;八股文到 明朝成为必修课程。通《四书》而未通经者为初 级班;一年半以后经过考试,文理通顺者升入中 级班;又一年半后,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高 级班,再一年结业。
北京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北
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 (原名成贤街),是 我国元、明、清三代 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 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 的最高学府。建于元 朝大德十年(公元 1306年)。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王安石《劝学文》 读书不破费,读书万倍利。 书显官人才,书添官人智。 有即起书楼,无即置书柜。 窗前看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 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卖金买书读,读书买金易。
国子监东临北
京孔庙,与孔庙隔夹 道相连,符合“左庙 右学”的古制。
国子监的布局为轴线组织的三进院落,坐北朝南, 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辟雍.彝伦堂。
清代教育:科举衰弱与近代教育兴起
专制教育继续加强 实学思潮兴起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颜元 洋务学堂(外语 武备 实业) 教会学堂 近代学制创立 1906年废除科举
2、管理民主,师生来去自由
由于书院是私人开办的,而且主要是为学术的目的 因此在管理中不像官学那样严格。
3、利用学规,进行日常管理
《白鹿洞书院学规》、《岳麓书院学规》、《丽 泽堂学约》、《紫阳规约》、《钟山书院条约》等
春秋战国打破垄断
文化下移 私学兴起 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
秦代法教吏师
统一道德与文字 焚书坑儒
汉代奠定基础
太学设立(博士 师法家法 学优则仕) 书馆和经馆(精舍 精庐) 儒学独尊
( 汉 代 官 学 讲 经 像
砖
)
中国古代教育的全面繁荣(魏晋—— 元)
元朝的教育制度
➢ 中央官学:国子学、蒙古国子 学、回回国子学。
➢ 地方官学:路学、小学、社学、蒙古字学、医学、阴 阳学
元朝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官学体系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的 教育管理机构。
宋元蒙学兴起
私塾,义学,专馆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萧梁周兴嗣 ) 《教童子法》 (清·一均)
冯陈褚卫 孔曹严华 云苏潘葛
蒋沈韩杨 金魏陶姜 奚范彭郎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千字文》节选)
自强。 6、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
书人。 7、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
其身。
尊孔 理学
建校兴学(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 学)
书院涌现(173所)
南京半山园 王安石故居
宋朝教育制度 中央官学
国子学、太学、辟雍 四门学、广文馆 专科学校 贵胄学校
特殊教育系统(张文馆 崇文馆 崇贤馆)
职业教育系统(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太仆 寺、校书郎)
太医署专业:医学、针灸、按摩、咒禁;医学分 五科:7年制体疗科、5年制疮肿科、5年制少小 科、2年制耳目口齿科、2年制角法科。
宋代教育攀向高峰
唯有读书高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魏晋私学家学勃兴
国子学 太学 门阀与教育特权 九品中正与察举制度(贤良 孝廉)
南北朝多元发展
宋文帝开四馆(儒学 ຫໍສະໝຸດ 学 史学 文学) 经世致用的私学崛起 家庭教育得到重视(《颜氏家训》)
隋唐教育走向繁荣
儒释道教育思想并存
学制体系完备
普通教育系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大学; 律学、书学、算学属专科学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 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 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 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 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节选)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百家姓》节选)
中国古代教育的延续与转型(明清)
明代教育:官方专制与民间叛逆
科举必由学校 国子监
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做“监生”。明清时期因入 学资格不同而分为四类:一是在京会试落第的举 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做“举监”; 二是从各地方学校选拔入监就读的叫做“贡监”; 三是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做 “荫监”;四是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 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叫做“例监”。
中国书院教育
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
书院产生的原因: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2、书籍的积累与传播 3、私人讲学的传统 4、佛教禅林的影响
书院管理的特点
1、机构简单,管理人员精干
一般只有主持人,如洞主、山长、院长、堂长等, 有时设副讲、管干、典谒等职,往往通过高足弟子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