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契税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一、中央政府支出 二、地方政府支出
一、中央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支出包括党务费、政务费、军费、债务 费支出等多项内容,其中以军费、政务费和债务 费支出为主,三项主要支出中又以军费支出最巨。 (一)党务费支出 (二)政务费支出 (三)军费支出 (四)实业费、交通费和建设费 (五)教育文化费支出 (六)债务支出
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二专卖收入二专卖收入三行政收入三行政收入五内外债五内外债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国民政府在税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年代国民政府在税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将国际上通行的直接税间接税概念引入工作将国际上通行的直接税间接税概念引入中国并在直接税体系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并在直接税体系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开征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特种过分开征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特种过分利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将传统的田赋改造为利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将传统的田赋改造为土地税填补了中国税制体系中现代直接税税种土地税填补了中国税制体系中现代直接税税种的空白
(二)地方公债
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7月公布了《财 政部关于发行公债及订借款项限制案》, 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公债发行权限予以限 制。
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为加强国家财政的统一调度权, 省级政府的预算纳入了国家预算,相应地, 省公债停止发行,其以前发行的公债由中 央政府负责统一偿还。
第四节 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
4.项怀成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 刘孝诚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吴兆莘:《中国税制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6.陈昭桐主编:《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12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CPA税法记忆口诀
税法快乐记忆口诀2020CPA税法快乐记忆口诀01第一章税法总论1.税法基本原则:公基法效课。
(公鸡罚翘课)法定原则(核心)、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实质课税原则税法适用原则:四“优于”二“溯及”法律优位原则、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2.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提议阶段、审议阶段、通过和公布阶段。
提审过公第二章增值税法1.光干司令高出租。
光租、干租(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3%)与程租、期租、湿租(交通运输服务9%)2.增值税视同销售移代投分送非个福,外购:投分送,视同销售交税务,进项税额可扣除。
外购:非个福,不用做销售,进项要转出。
3.增值税征税范围与税率一般销货十三爷,生活必需品优惠。
开着跑车寄情书,打着电话修别墅,出售房屋和卖地,以上几项按九计。
各类服务百分六,出境运输和设计。
电影软件和信息,国家扶持零税率。
4.征收率5% 劳务人力和房地,桥闸公路一二级,个人租房一点五,其它都按5 来计。
归类法记忆,5%共有14 个,前12 项与不动产相关,第13、14项为人力资源类。
5.路桥税率:高三,桥闸一二五6.按差额确定销售额金融卖两房,成本扣除忙;经航运旅建派,代收扣出来谐音:经航运旅(客)建派(煎牛排),代收扣出来7.加计抵减邮电先(现)生可加抵,各类出口抛出去,出口兼营比例计8.不得抵扣项目居里(娱)夫(福)人简免贷餐费(非)9.转让不动产的税务处理自建好记无差额,全额预缴全额报;非自建来分两类,简易:差额预缴差额报一般:差额预缴全额报。
10.一般:建筑2%;出租3%;转让5%(建 2 租3 转5)。
简易:建筑3%;出租5%;转让5%(建 3 租5 转5)。
11.增值税即征即退租动软管超 3 退,谐音:猪动软管朝山退。
第三章消费税法1.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首饰,金银铂钻零售征2.增值税征税范围与税率消费税目十五类,烟酒一向是大头,化妆不含卸妆油,1015 新征收,鞭炮不含发令枪,汽柴石溶航煤油,航空煤油暂缓收,电池涂料污环境,有限资源要征收,小车只在23 下,雪地卡丁都不加,素板实木和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要征收,游艇手表高尔夫,劫富济贫不含糊。
第12章明朝的法律制度
3、迁徙刑是强迫罪犯全家迁往千里以外的刑 罚。
4、枷号刑是给罪犯带枷示众受辱的刑罚,枷
重15~25斤。
5、刺字刑是对于侵犯公私财产犯罪的附加刑。
6、廷杖大臣。武宗时,有146人受到廷杖, 11人被杖死。明世宗嘉靖3年的大礼仪之争, 杖责大臣134人,打死16人。
此外还有赎刑、族刑等酷刑。
二、刑罚制度的变化
1、加重了对谋反、谋大逆等重罪的处罚。对谋 反罪大逆,明律规定:“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 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 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 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 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 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 官。”
明初四篇《大诰》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普及的法律 文献。朱元璋对四篇大诰非常重视,规定“一切 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 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 熟观为戒”。明初全国各类的学校都要以《大诰》 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科举考试也从中出题。洪 武后期,还在京师举行讲读《大诰》的比赛,人 数十九万人,皆“赐钞遣还。”
4、删定《问刑条例》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命令翰林院会同刑部编类颁行。洪武二十五 年,刑部请求更定律条与条例不同者,朱元璋以定律不可改,不从,
将条例当作权宜之法。明初的条例有《充军条例》、《抄箚条 例》等。明成祖时,禁止随意引用“榜文条例”,司法审判依据
《大明律》。到宪宗成化年间,下令“尽除所有条例”。 明孝宗时弘治13年,因《大明律》不敷应用,于是制定《问刑条例》
对于埋藏物,归发现人所有,除古器、钟鼎等异常之物。
明代的契约制度
1、对借贷契约的规定
明律《户律》增设了“违禁取利”的条款, 规定借贷利息不能超过“月利三分”,利 息最高不能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禁止 债权人强夺债务人的财产抵债,违者杖八 十。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第12章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1.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旅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2. 政府收入的分类: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3. 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最小口径只包括税收、较大一些的是除税收之外还包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这是最为常用的、再大一点的是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最大的是全部的政府收入4. 财政集中度:通俗地成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5. 衡量宏观税负的不同口径,从小到大: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得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的比重6. 全部政府收入包括: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收入7. 税收是指公共机关依法强制收取的、对纳税人不附带直接汇报义务的课征。
8.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因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
9. 税制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最为重要。
10.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一般可分为:比例税率、固定税率、累进税率11. 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主要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和价外税;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可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12.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13.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14. 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
契税15. 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水16. 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17. 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18. 从量税:啤酒、汽油、柴油19. 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20. 间接税:各种流转税21. 中央税:消费税、关税22. 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23.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24. 拉弗曲线: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基本含义: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25.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第十二章 契税法
精品课件
某外商投资企业2005年接受某国 有企业以房产投资入股,房产市场价 格50万元,该企业还于当年以自有房 产与另一家企业交换一处房产,支付 差价款200万元,同年政府有关部门批 准向该企业出让土地一块,该企业缴 纳土地出让金100万元,当地契税税率 5%,计算该企业2005年应缴纳的契税。
精品课件
4.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 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由房 地产转让者补缴契税。其计税依 据为补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 或者土地收益。
精品课件
某企业2004年2月取得政府无偿 划拨的一块土地的使用权,2005年7 月该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转让土地使 用权的申请,经审核批准其转让该, 并要求该企业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费 用8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的契税税率 3%。计算该公司应纳的契税税额。
2.纳税地点:土地房屋所在地。
精品课件
按规定应缴纳契税的纳税人是( ) A、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国土资源管理局 B、销售别墅的某房地产公司 C、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医疗、科研 的医院 D、购买花园别墅的用户
会计一班 张文亮
精品课件
契税法
精品课件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 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 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精品课件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 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 义务人。(买方交契税)
精品课件
第二节、征税范围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 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费 用,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 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6.企业破产清算期间,对非债权人承受破产 企业土地、房屋权属的,征收契税。
2022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章节训练营(第十章 房产税法、契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2022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章节训练营第十章房产税法、契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法(综合)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共担风险的,由被投资方按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不共担风险的,由投资方从租计征房产税;对出租的房产,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在免租期内由房产所有人按房产余值计算缴纳房产税。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房产税在房产所在地缴纳。
以房产投资成立有限公司,被投资方按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关于房产税纳税人的正确说法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房屋出租的,由出租人缴纳房产税;房屋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房产税,而不是出典人缴纳房产税;纳税单位无租使用免税单位房产的,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选项A,房产税以在征税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所有人为纳税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外籍个人。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与税率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选项A,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选项B、C,房产税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所谓房产,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有墙或两边有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学习、工作、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对于建筑物墙和露天游泳池,不符合房产的定义,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选项D,房屋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房产税,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BD,均属于按照房产余值从价计征房产税的情形。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选项B,对外经营租赁出租的房产,按照出租房屋收取的租金计征房产税。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从租计税:720000÷3÷12÷(1+9%)×3×12%=6605.50(元)。
契税核定通知书
契税核定通知书篇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减免税申报审核工作规程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减免税申报审核工作规程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耕地占用税、契税减免管理办法》(国税发〔20XX〕99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契税减免税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契税减免税的申报审核工作,规范税务机关正确地贯彻落实各项减免税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纳税人进行契税减免税申报和北京市地方税务机关对契税减免税申报的审核工作。
第三条纳税人应在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生效后,具备办理土地、房屋权属证书条件时,向办理土地、房屋权属证书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报。
第四条契税减免税申报暂采取由纳税人持与减免税相关的证明资料,到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窗口上门申报的方式。
第五条契税减免税的申报地点为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分局负责契税征收的窗口和在各级国土、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权属转移变更登记场所设置的契税征收窗口。
第六条纳税人进行契税减免税申报,应如实填写《契税减免税申报表》(附件2附表2)或《契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第九条第㈠款规定的即时审核项目),按《契税减免税申报附送资料明细表》(附件2附表3)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资料,并填报《附送资料清单》(附件2附表4)。
(即时审核项目可不填报《附送资料清单》。
)纳税人若不如实申报减免税情况或作虚假申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契税减免税申报的受理机关为由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分局主管税务所;契税减免税申报的审核机关为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及分局、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其他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无权受理。
第八条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分局主管税务所负责对纳税人减免申报的受理、初审工作,负责有关减免税审核的告知、制作文书及送达、减免税资料归档及有关报表的填报工作。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分局负责对税务所报送的减免税申报资料进行复审和审定;负责向上级机关报送减免税申报审核资料、传达上级机关的减免税审核意见;负责贯彻落实各项减免税政策及上级机关布置的各项工作,对受理机关进行工作指导;负责解决受理机关反映的减免税审核中存在的问题,需由上级机关解决的,应及时全面的掌握有关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向上级机关反映。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2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一、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为履行政府职能、实施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
(二)政府收入的分类(新变):1、IMF的标准有4种: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其他收入。
2、我国2007年收支分类改革,将政府收入分为6类: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三)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新增)1、最小口径:税收收入2、小口径:税收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社会缴款等;最常用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就是这个口径。
3、中口径:一般预算收入+社会保障缴费收入4、最大口径:全部政府收入二、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新增)1、财政集中度及其度量(1)财政集中度,又称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2)衡量宏观税负的不同口径,从小到大分别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占GDP的比重2、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及其合理性评估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高,但若将构成财政收入的各种收入加总计算,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0% ,并不算低。
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定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第一节、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学习要求: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学习内容: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原则1、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程度。
2、财政收入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包括:(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即“开源”)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
(如93-0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6%)。
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首要任务是直接发展经济;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如何让企业积极去创造财富,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根据经济的客观承受能力、经济主体的实际负担能力,公平合理的确定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水平,同时要以规范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标准取得财政收入。
(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事权的合理划分。
既要防止中央财权过度集中,也要防止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低;另外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要以规范的体制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
【例题1--07年、08年单选】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B.纳税人数量C.经济发展水平D.居民收入水平【例题2--课后题第2题】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 )A财政直接投资办企业B支持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和发育C提高税率D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二、财政收入分类国际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第12章契税ppt课件
。
第三节 契税税额计算
一、税率选择
比例税率
3%~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税收优惠 1.契税优惠的一般规定
三、税额计算
1.计税依据确定
契税的计税依据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契约价格。具体规 定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计税依据为成交价格。 成交价格是指土地和房屋权属转移合同中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者应交付的货 币、实物、无形资产或其他经济利益。 (2)土地使用权赠与和房屋赠与,计税依据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 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3)土地使用权交换和房屋交换,计税依据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 格的差额。交换价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其他经济利 益的一方缴纳税款。交换价格相等的,免征契税。 (4)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批准转让房地产的,应由房地产转让者补 缴契税,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或土地收益。
第四节 契税税款缴纳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 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纳税人取得其他 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纳税人因改变土地、房屋用途应当补缴已减征、 免征契税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改变土地、 房屋用途的当天。
第四节 契税税款缴纳
二、纳税期限
1.怎样确定契税的征税对象? 2.如何确定契税的计税依据? 3.契税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4.我国现行税法对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
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第十二章 资本性税种
第十二章资本性税种第一节契税一、概念契税是对中国境内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依据当事人双方订立的契约,向承受人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
契税的主要特定有:具有财产税和行为税双重属性;纳税人为不动产的承受人;采用一次课征制。
二、征税对象契税的征税对象是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
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具体包括以下五项内容: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国家奖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要计征契税,不得因减免土地出让金而减免契税。
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赠与、交换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3.房屋买卖,是指房屋所有者将其房屋出售,由承受者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
4.房屋赠与,是指房屋所有者将其凡物无偿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5.房屋交换,是指房屋所有者之间相互交换房屋的行为。
三、纳税人契税的纳税人是境内发生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时,承受的单位和个人。
承受,是指以受让、购买、受赠、交换等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
单位是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
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
四、税率契税实行3%~5%的幅度比例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上述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浙江设规定契税的基本税率为3%。
五、税收优惠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
2.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免征契税。
3.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的,酌情减免。
4.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是否减免。
第十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
• 三、经济建设费支出
– 经济建设费是属于经济性质的支出类
2018/10/10 中国财政史第十二章 3
• 外国资本,以其在中国半个多世纪殖民统治的雄厚 基础,发展尤为迅速,特别是在煤炭、钢铁等重工 业领域占的投资比重很高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南京国民政 府在经济方针、政策和规划的颁布和实施上,均采 取有利于国家垄断经济命脉的偏向,使国家垄断资 本迅速膨胀,表现在:
2018/10/10
中国财政史第十二章
– 自此以后,关于教育经费的独立保管,在中央 虽因由国库开支而无法实行,但教育经费的计 划数额虽因财力所限而不宽裕,但还相对稳定, 并呈缓慢增长态势,见表12-5 – 国民政府的科学支出,在预算科目中没有单独 立项,包含在教育经费项下国立各研究院的支 出中 – 卫生费支出,由于数目较小,没有单独的预算 科目,为归并在其他预算科目中,如政务费、 教育费、地方补助费、建设费中都含有卫生费 支出 – 此外,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还包括一定数量 的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费、救灾准备金等
2018/10/10 中国财政史第十二章 14
– 它包括实业(农矿、工商)、交通、建设、国 有营业资本等费用,见表12-3 – 1934年以前,国民政府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所 占比重只有2%左右,说明这一时期国民政府 虽然声称要加强经济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法 规,但因战时频繁,政府财政投资与实业、交 通、建设等项目的费用有限 – 1934年后,由于国民政府根据其制定的“重工 业五年建设计划”,开始加大投资、加快重工 业建设,财政用于建设支出的比重急剧上升。 这表明1934年后国民政府逐步重视经济建设, 尤其重视国营资本企业的建设,特别是表现在 重工业领域,这一变化与国家面临的日益严重 的民族危机有很大关系
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第7版)
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第7版)版权信息•第7版前言•第1章新企业所得税制度下企业的纳税筹划•1. 利用亏损结转的纳税筹划•2. 利用利润转移的纳税筹划•3. 利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纳税筹划•4. 将利息变其他支出的纳税筹划•5. 企业捐赠中的纳税筹划•6. 企业股权投资中的纳税筹划•7. 预缴企业所得税中的纳税筹划•8. 利用汇率变动趋势的纳税筹划•9. 利用个人接受捐赠免税政策的纳税筹划•10. 固定资产修理中的纳税筹划•11. 恰当选择享受优惠政策的起始年度的纳税筹划•12. 利用国债利息免税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13. 利用小型微利企业低税率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第2章个人所得税制度下企业的纳税筹划•1. 充分利用专项扣除的纳税筹划•2. 充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筹划•3. 外籍人员充分利用各项优惠的纳税筹划•4. 公益捐赠与利用海南自贸港优惠的纳税筹划•5. 年终奖与股票期权所得的纳税筹划•6. 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筹划•7. 稿酬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纳税筹划•8. 经营所得的纳税筹划•9. 不动产转让所得的纳税筹划•10. 股权转让所得的纳税筹划•11. 股息与财产租赁所得的纳税筹划•第3章增值税制度下企业的纳税筹划•1. 选择纳税人身份的纳税筹划•2. 巧选供货人类型以降低增值税负担的纳税筹划•3. 兼营销售的纳税筹划•4. 利用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5. 折扣销售中的纳税筹划•6. 将实物折扣变成价格折扣的纳税筹划•7. 销售折扣中的纳税筹划•8. 利用不同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9. 分立公司、抵扣进项税额的纳税筹划•10. 充分利用农产品免税政策的纳税筹划•11. 巧用起征点的纳税筹划•12. 增值税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13. 利用资产重组不征增值税政策的纳税筹划•14. 利用地方财政奖励减轻增值税负担的纳税筹划•第4章消费税制度下企业的纳税筹划•1. 征收范围的纳税筹划•2. 计税依据的纳税筹划•3. 利用生产制作环节纳税规定的纳税筹划•4. 利用连续生产不纳税规定的纳税筹划•5. 利用外购已税消费品可以扣除规定的纳税筹划•6. 利用委托加工由受托方收税规定的纳税筹划•7. 兼营行为的纳税筹划•8. 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纳税筹划•9. 利用联合企业的纳税筹划•10. 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纳税筹划•11. 以外汇结算应税消费品的纳税筹划•12. 利用临界点的纳税筹划•13. 包装物的纳税筹划•14. 自产自用消费品的纳税筹划•15. 包装方式的纳税筹划•第5章企业营改增的纳税筹划•1. 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纳税筹划•2. 分立企业成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筹划•3. 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企业选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筹划•4. 动漫企业选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筹划•5. 其他企业选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筹划•6. 利用免税亲属转赠住房的纳税筹划•7. 利用赡养关系免税的纳税筹划•8. 利用遗赠免税的纳税筹划•9. 持有满2年后再转让住房的纳税筹划•10. 通过抵押贷款延迟办理房产过户的纳税筹划•11. 将亲子房产赠予改为买卖的纳税筹划•12. 通过打折优惠将销售额控制在起征点以下的纳税筹划•13. 通过调节销售额控制在起征点以下的纳税筹划•14. 通过调节销售额利用小微企业免税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15. 通过分立企业利用小微企业免税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16. 利用资产重组的纳税筹划•17. 利用股权转让的纳税筹划•18. 清包工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筹划•19. 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筹划•20. 为老项目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筹划•21. 利用学生勤工俭学提供服务的纳税筹划•22. 利用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纳税筹划•23. 利用家政服务优惠的纳税筹划•24. 利用应收未收利息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25. 利用个人买卖金融商品免税的纳税筹划•26. 利用农村金融机构可选择3%的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筹划•27. 利用免税货物运输代理服务的纳税筹划•28. 利用管道运输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29. 利用退役士兵税收优惠的纳税筹划•30. 巧妙转化服务性质的纳税筹划•31. 提高物化劳动所占比重的纳税筹划•第6章其他税种制度下企业的纳税筹划•1. 租赁、仓储房产税的纳税筹划•2. 减免名义租金降低房产税的纳税筹划•3. 减少出租房屋的附属设施降低租金的纳税筹划•4. 自建自用房产的纳税筹划•5. 车辆购置税的纳税筹划•6. 契税的纳税筹划•7. 印花税的纳税筹划•8. 二手房买卖中的纳税筹划•第7章企业投资决策中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投资产业的纳税筹划•2. 投资区域的纳税筹划•3. 投资项目的纳税筹划•4. 企业组织形式的纳税筹划•5. 设立分支机构中的纳税筹划•6. 利用特定股息不纳税以及亏损弥补政策的纳税筹划•7. 投资回收方式中的纳税筹划•8. 分立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的纳税筹划•9. 招聘国家鼓励人员的纳税筹划•10. 分公司与子公司灵活转化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第8章企业融资决策中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融资决策与纳税筹划•2. 长期借款融资的纳税筹划•3. 借款费用利息的纳税筹划•4. 增加负债降低投资的纳税筹划•5. 融资租赁中的纳税筹划•6. 企业职工融资中的纳税筹划•7. 融资阶段选择中的纳税筹划•8. 关联企业融资中的纳税筹划•第9章企业重组清算中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通过免税企业合并的纳税筹划•2. 受让亏损企业资产弥补所得的纳税筹划•3. 合并、分立企业以减轻增值税税收负担的纳税筹划•4. 分立企业以享受特定地区税收优惠的纳税筹划•5. 通过分立享受流转税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6. 企业债务重组的纳税筹划•7. 调整企业清算日期的纳税筹划•8. 企业资产收购的纳税筹划•9. 企业股权收购的纳税筹划•10. 企业免税分立的纳税筹划•第10章企业海外投资中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投资于百慕大的纳税筹划•2. 投资于开曼群岛的纳税筹划•3. 投资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纳税筹划•4. 投资于准避税港的纳税筹划•5. 利用不同组织形式的税收待遇的纳税筹划•6. 避免成为常设机构的纳税筹划•7. 将利润保留境外减轻税收负担的纳税筹划•8. 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税收协定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9. 利用税收饶让抵免制度获得相关税收利益的纳税筹划•10. 利用受控外国企业的纳税筹划•11. 利用外国公司转移所得来源地的纳税筹划•第11章物流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利用货物进出时间差的增值税筹划•2. 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增值税筹划•3. 利用资产重组免税的营改增筹划•4. 通过降低企业经营规模的纳税筹划•5. 将人力劳动转变为机器劳动的纳税筹划•6. 通过购置免税或减税运输工具的纳税筹划•第12章金融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以固定资产抵债过程中的纳税筹划•2. 销售免税金融产品的纳税筹划•3. 贷款利息收入的纳税筹划•4. 金融企业捐赠过程中的纳税筹划•5. 股东投资银行的纳税筹划•6. 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7. 金融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8. 金融企业通过自动柜员机减轻增值税负担的纳税筹划•第13章餐饮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变有限责任公司为个人独资企业以降低企业实际税负的纳税筹划•2. 将家庭成员作为合伙人以降低企业适用税率的纳税筹划•3. 利用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4. 促销活动中的纳税筹划•5. 利用投资者与员工身份转换的纳税筹划•6. 利用餐饮企业自身优势降低名义工资的纳税筹划•7. 转变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纳税筹划•8. 分别核算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9. 从高税率项目向低税率项目转移利润的纳税筹划•第14章房地产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利用临界点的纳税筹划•2. 利息支付过程中的纳税筹划•3. 代收费用处理过程中的纳税筹划•4. 通过增加扣除项目的纳税筹划•5. 利用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6. 开发多处房地产的纳税筹划•7. 通过费用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8. 将出租变为投资的纳税筹划•9. 通过两次销售房地产的纳税筹划•10. 将房产销售改为股权转让的纳税筹划•11. 转换房产税计税方式的纳税筹划•12. 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的纳税筹划•第15章出版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利用增值税低税率和先征后返政策的纳税筹划•2. 利用图书销售免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3. 利用软件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4. 变赠送为折扣的纳税筹划•5. 利用小型企业税率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6. 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的纳税筹划•7. 严格区分会务费、差旅费与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8. 设立子公司增加扣除限额的纳税筹划•第16章商务服务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1. 个人提供劳务转为由公司提供劳务的纳税筹划•2. 课酬尽可能转向培训费用的纳税筹划•3. 多雇员工降低公司利润的纳税筹划•4. 适当雇用鼓励人员增加扣除的纳税筹划•5. 恰当选择开票时机的纳税筹划•6. 尽量争取小型微利企业待遇的纳税筹划•7. 员工开支尽量转为公司开支的纳税筹划•第17章税务机关反避税案例与应对策略•1. 间接转让股权避税与反避税•2. 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3. 利用免税企业转移利润避税与反避税•4. 转换所得性质避税与反避税•5. 将所得存放境外避税与反避税•6. 个人股权转让避税与反避税•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2章
一、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货币的职能 四、货币流通规律 五、纸币流通规律
使
商 品 二
用 价
表现形式
商品体 本身
值
需要其
因
它商品
素
价值 表现形式
相对地
表现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来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指商品价值只是偶然地、简单地 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 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 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 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压力。造成这 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 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
优点: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了贵金属身上。
思考
①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 形式有无本质区别
②“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的矛盾 进一步发展了,商品世界分裂为两 极,一极是商品,另一极是货币。
考研试题
【答案】ACE
考研试题
【2000年理科多选题 】
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
【答案】ACE
考研试题
【2001年理科材料题】 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
并回答问题。
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
考研试题
资源、财产、行为税概述
运动员王南接受万科公司捐赠的房屋一 幢,成本为50万元,市场价格为80万元, 王南是否应纳契税?(当地契税率为3%).
应纳契税
应纳税额=80×3%=2.4 (万元)
思考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职工购买商品房免契税 B、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不纳契税 C、契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 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 D、契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
资源税的作用
1、资源税是一种受益税,具有价格或 收费的特征,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 用。
2、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促进企业平等 竞争。(既对绝对收益征税,又对级差收 益征税)。
3、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
资源税税种
▪ 我国目前包括三个税种:资源税、土地使 用税、耕地占用税。
一 、资源税
(一)征税范围 矿产品: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
第12章 资源、财产、行为税
主讲 谢德保
第十一章 资源、财产、行为税
▪ 资源课税 ▪ 财产课税 ▪ 行为目的课税
第一节 资源课税
▪ 资源课税是对各种自然资源开发、使 用所征收的一种特别税类。自然资源一般 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资源,包括土地 资源、矿藏资源、水流资源、森林资源、 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及阳 光、空气、风能等资源。我国目前包括三 个税种: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 税。
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 色金属矿原矿。 盐
思考
1、以下选项不属于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是( )
A、原煤
B、人造石油
C、黑色金属矿原矿 D、盐
2、下列选项中,应征收资源税的是()
A、天然矿泉水 B、天然石油
第12章 税务行政管理法 《税法》PPT课件
12.3 税务行政争讼
12.3.2.6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
○ 1.属于《规则》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 2.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 3.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 4.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 5.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 6.符合《规则》规定的条件。 ○ 7.属于收到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范围。 ○ 8.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尚
○ 1.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 2.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 3.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起草行
政复议决定。 ○ 4.处理或转送对《规则》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 5.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规则》规定的
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向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
12.3 税务行政争讼
12.3.2.7 税务行政复议的证据
○ 1.行政复议证据的形式。 ○ 2.举证责任与证据审查。 ○ 3.复议证据的调查取证。
12.3 税务行政争讼
12.3.2.8 税务行政复议的决定
○ 1.行政复议答复。 ○ 2.行政复议审查。 ○ 3.复议审查时间。 ○ 4.行政复议决定。 ○ 5.决定行为违法。
12.5.1 税务行政赔偿的概念
12.5.1.1 税务行政赔偿的含义
税务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国家赔偿 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对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12.5 税务行政赔偿
12.5.1.2 税务行政赔偿的要素
○ 1.税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 2.税务行政赔偿的请求人。 ○ 3.税务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 ○ 4.税务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 ○ 5.税务行政赔偿的特别保障。
《税法(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ABDCC AD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BC 2、ABCD 3、BC 4、ABC 5、ABCD三、简答题答案:1. 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征收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 税法本质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 (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环境保护税、契税、烟叶税等16种。
(2)由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有:关税、船舶吨税等2种。
4. 税收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课税程序合法原则。
税法适用原则:实质课税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诚信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5. 税收权利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征收管理权、税收收入归属权、税收司法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DCBBC DD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D2、CD3、ABCD4、ABC5、ACD三、简答题答案:1. 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等。
2. 领土原则和属人原则3. 拉弗曲线主要阐明了三方面的经济含义:第一,高税率不一定促进经济增长并取得高收入。
第二,相同的税收收入可以通过高低不同的税率取得。
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了经济增长,进而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
第三,从理论上讲,最优税率是存在的。
保持适当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4.税负前转、税负后转、税负混转、税负消转、税收资本化四、论述题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得纳税人的收入下降,降低了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征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第3章一、单选题1. 【答案】B【解析】出租车公司向使用本公司自有出租车的司机收取管理费用,按照陆路运输服务缴纳增值税。
第12章 明朝法律
(二)民事法律
1、所有权:强调先占原则
三、法律内容
法律严格保护官私财产所有权,并对遗失物、埋藏物进行了不同于唐宋 的法律规定。 2、契约制度 (1)典卖契约:明律规定,典卖田宅必须订立书面契约,由州县官府 加盖官印、缴纳“契税”,否则“笞五十,仍追田宅价钱一半入官”。 契税税率为契价的百分之二。过割赋税,即转换土地登记及纳税人,也 是法定手续,否则,“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一 百,其田入官”。明律在典卖制度方面的基本精神在于保护典权人的利 益,如规定一物不得两典,违者处刑;典期届满,典卖人无力加赎者, 可另立绝卖契纸,或听其别卖,归还原典价。但在另一方面,明律也规 定,典期届满后,典卖人“备价取赎,若典主托故不肯放赎者,笞四 十”,以保护典卖人的利益。(《大明律》卷二《户律二· 田宅》) (2)借贷契约:明朝规定借贷必须订立借贷契约,写明借贷双方姓名、 籍贯,借款原因、数量、日期和利率,并附保证条款,最后借款和中人 签字画押。借贷契约的利息不得超过“月利三分”(百分之三),累计 利息总额与原本相等即停止计息,债务至多不过“一本一利” ,违者 处笞刑四十。( 《大明律· 户律· 违禁取利》 )债务人欠债不还仍视为 犯罪,但止于杖六十。在债务担保方面,禁止债权人强夺债务人的财产 抵债,违者杖八十。并禁止债权人“虚钱实契” ,夺取债务人的土地 房屋,违者笞五十至杖八十徒二年。
三、法律内容
(一)刑事法律
1、刑罚适用原则 (1)“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2)从新兼从重 “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大明律• 名例律》) (3)化外人有犯属地主义 “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 (《大明律• 名例律》) 2、刑罚体系 (1)五刑 (2) 律外酷刑:凌迟、枷号、充军、廷杖等,其中充军、廷杖是新创 刑罚。 3、主要罪名:“奸党”、“交结近侍官员”、“上言大臣德政”、 “六赃”、失职渎职和思想文化犯罪(文字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税额计算 1.计税依据确定
契税的计税依据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契约价格。具体规 定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计税依据为成交价格。 成交价格是指土地和房屋权属转移合同中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者应交付的货 币、实物、无形资产或其他经济利益。 (2)土地使用权赠与和房屋赠与,计税依据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 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3)土地使用权交换和房屋交换,计税依据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 格的差额。交换价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其他经济利 益的一方缴纳税款。交换价格相等的,免征契税。 (4)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批准转让房地产的,应由房地产转让者补 缴契税,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或土地收益。
第四节 契税税款缴纳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 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纳税人取得其他 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纳税人因改变土地、房屋用途应当补缴已减征、 免征契税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改变土地、 房屋用途的当天。
第四节 契税税款缴纳
二、纳税期限
2.某企业破产清算时,以价值5 000万元 的房产抵偿债务,债务总额为4 500万元。 该事项应缴纳的契税为( )万元。假设当 地契税税率为3%。 A.0 B.150 C.135 D.45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符合契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 纳税期限规定的有( )。 A.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 B.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次日 C.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完税 D.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完税
契税税额的计算基本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案例分析12-1】
某公司职员王某因工作业绩突出,单位奖励其价值为30万元的房屋一套。 王某将其所得房屋与李某价值35万元的房屋进行交换,协商后由王某支付 差价5万元。税务机关核定奖励王某的房屋价值为28万元。已知当地规定的 契税税率为4%。计算王某应纳契税税额。
分析: 根据税法规定,以获奖方式取得房屋权属的,应视同房屋赠与征收契 税,计税依据为税务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的价格,即28万元。房屋 交换且交换价格不相等的,应由多支付货币一方缴纳契税,计税依据 为所交换房屋价格差额,即5万元。 王某应纳契税税额=280 000×4%+50 000×4%=13 200(元)
第三节 契税税额计算
一、税率选择
3%~5%
二、税收优惠 1.契税优惠的一般规定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 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
(2)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 (3)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减免
(4)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 房屋权属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是否减免 (5)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并用于农、林、牧、 渔业生产的,免征。 (6)经外交部确认,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 双边和多边条约或协定,应予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等人员承受土地、 房屋权属的,免征
第二节 契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一、纳税人认定
契税纳税人 是在我国境 内承受土地、 房屋权属转 移的单位和 个人
“承受”是 指以受让、 购买、受赠、 交换等方式 取得土地、 房屋权属的 行为
“土地、房 屋权属”是 指土地使用 权和房屋所 有权
二、征收对象确定
(1)国有土 地使用权出 让。是指土 地使用者向 国家交付土 地使用权出 让费用,国 家将国有土 地使用权在 一定年限内 让与土地使 用者的行为。
1.怎样确定契税的征税对象? 2.如何确定契税的计税依据? 3.契税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4.我国现行税法对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 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房屋权属发生变更但不需要 缴纳契税的是( )。 A.房屋抵债 B.法定继承人继承直系亲属的房产 C.房屋出售 D.房屋赠与
(2)土地使用 权转让。是指 土地使用者以 出售、赠与、 交换或其他方 式将土地使用 权转移给其他 单位和个人的 行为,但不包 括农村集体土 地承包经营权 的转移。
(3)房屋 买卖。是指 房屋所有者 (4)房屋 将其房屋出 赠与。是指 售,由承受 房屋所有者 者交付货币、将其房屋无 实物、无形 偿转让给受 资产或其他 赠者的行为。 经济利益的 行为
2.下列有关契税计税依据确认方法正确的有(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 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 B.土地使用权和房屋赠与,由契税征收机关参照市场 价格核定计税依据 C.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交换,以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 房屋的价格差额为计税依据 D.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交换,交换价格相等的,免征契 税;交换价格不相等的,由支付差价款的一方缴纳契税
自纳税义务发生 之日起10日内
三、纳税地点
内容结构
知识点:契税 契税征税对象 能力点:纳税人认定 征税对象确定 税率选 择 税额计算 税款缴纳 重点:纳税人认定 征税对象确定 税率选择 应纳税额计算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定 纳税 期限确定 纳税地点确定 难点:征税对象确定 计税依据确定
复习思考题
Hale Waihona Puke 2.王某2013年初购买90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处, 支付价款130万元,并以20万元购买单独计价的 车库一间,均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分20年支付。假 定2013年支付8万元,根据当地政府规定,商品 房的契税税率为4%,车库的契税税率为3%。则 王某应缴纳的契税为( )万元。 A.5.8 B.5.5 C.6 D.4.5
综合分析题
甲某拥有有三套住房,将一套价值120万元 的别墅折价给乙某低偿债务100万元;将市 场价值50万元的公寓房折成股份投入本人 独资经营的企业;将市场价值70万元居住 用房与丙某一套住房交换,同时取得丙某 赠送的价值12万元的小轿车一辆。当地政 府确定的契税税率为3%。请分析甲、乙、 丙3人契税缴纳情况。
判断题
1.契税纳税地点为纳税人机构所在地的契 税征收机关。 ( ) 2.取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并用 于工业园建设的,免征契税。 ( )
单项计算题
1.居民乙因拖欠居民甲180万元款项无力偿还, 2013年8月经当地有关部门调解,以房产抵偿该 笔债务,居民甲因此取得该房产的产权并支付给 居民乙差价款20万元。假定当地省政府规定的契 税税率为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应由居民甲缴纳契税1万元 B.应由居民乙缴纳契税1万元 C.应由居民甲缴纳契税10万元 D.应由居民乙缴纳契税10万元
第十二章 契 税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契税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契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能确定纳 税人、征税范围,选择适用税率。 3.熟悉契税的税收优惠,并能加以运用。
4.熟悉契税计税原理,能计算契税应纳税额。
本章学习目标
5. 熟悉契税征收管理法律规定,能完成税款缴纳任务。
6.能向企业员工宣传契税法规政策,并共同进行税 收筹划。
7. 能与税务部门沟通,以获得他们对税收优惠的支持。
第一节 契税概述
契税是对权属发生转移的不动 产向权利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
一方面有利于取得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合法产权, 避免产权纠纷
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1997年7月7 日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 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5)房屋 交换。是指 房屋所有者 之间相互交 换房屋的行 为。
土地、房屋权属以下列方式转移的应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 、房屋买卖或房屋赠与征收契税: ①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 ②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 ③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④以预购方式或预付集资款建房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