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2(岳麓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山西省昔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33张PPT)
新儒学
阴阳家 黄老之学 法家
材料一: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 天不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 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
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
现实社会的三大问题:
1.王国问题 治
2.土地问题
国 思
3.边境问题 想
黄老
儒家
之道 治国思想 学说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河北广川人, 汉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儒 学代表,大学问家,生活 在汉文帝、景帝、汉武帝 的时代,上承孔子,下启 朱熹。三次应对,得到汉 武帝赏识。著作:《天人 三策》、《春秋繁露》, 创立新儒学体系。
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 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 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 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黄老之学的影响
1.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 恢复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 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儒术”的影响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性恶论”,重视后天教育;
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3)政治:主张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 ;“尚力”; “尚贤”;“节用”、“节葬”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 手工业者的利益。当时成为 显学,战国后不受重视。
提出“齐物”、“逍遥”;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应顺应 自然。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2)主张变法革新。
——《史记·陆贾列传》
材料三: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12篇
陆贾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内容 2、特点
3、背)吸取秦亡教训(暴政),实行休养 生息政策
(3)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统 治阶级的需要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习题3 】(2013·湖南浏阳一中第三次
月考·1)“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
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解析】人为是指人的有为,结合“伪” 的含义,可知该学派的观点不主张有为, 而主张无为是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ACD 项都是主张有为的思想。 【答案】B
思考:为什么汉初要采用黄老之学?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 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 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高祖刘邦
材料二: (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 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 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 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23页)
感:汉代儒学之新
总结:儒术独尊的原因
1.经济:经过休养生息,经济获得了发展,国力日益 强盛。 王国问题、边境不宁问题突出,需要加强中 2.政治: 央集权。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 3.思想: 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4 .个人因素:汉武帝雄才大略,希望施行积极有为的 政治统治
悟:思想文明之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统治思 想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方面①政治: 儒学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 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②思想: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方面:文化专制,抑制思想的自由发展
从两个主题分析儒家地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 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 善,否则将失去生命力。
悟:思想文明之路
思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悟:思想文明之路
有人说,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 “焚书坑儒”实质是相同的。你认为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 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3.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 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是因为汉武帝。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 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需要
品儒学思想,探帝王心声
主要内容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3、仁政,以德为主 以刑辅德 4、“三纲五常”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优质课件
特点: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
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它强调“无为而不
自 主 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 学 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 习 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影响: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地位丧失 原因: 自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 主 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 习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 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失火,董仲舒认为该诛杀不 问 题 法诸侯和不法大臣,许多重臣建议把他定为死罪,但 情 境 汉武帝赦免了他。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说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适应了当时 教 师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认为董仲舒的思 解 读 想有利于强化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
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不正确。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获得统
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 教 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师 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 解 读 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 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若没有汉武帝, 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兴盛时间: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
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它强调“无为而不
自 主 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 学 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 习 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影响: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地位丧失 原因: 自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 主 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 习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 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失火,董仲舒认为该诛杀不 问 题 法诸侯和不法大臣,许多重臣建议把他定为死罪,但 情 境 汉武帝赦免了他。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说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适应了当时 教 师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认为董仲舒的思 解 读 想有利于强化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
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不正确。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获得统
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 教 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师 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 解 读 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 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若没有汉武帝, 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兴盛时间: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
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29张PPT)
开国七十余载,虽有文景之功,但承袭黄老无为之学,弊端日渐
凸显,正是改弦更张三,纲奋五发有常为之时。臣斗胆,恳请陛下更化改
制。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 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不变, 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3、实行“黄老之学”的影响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 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 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 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 庶街巷有马。 ———《后汉书.食货志》
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 西汉政权,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 荣景象。
二二、、“感罢:黜汉百代家儒,学独之尊儒新术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新思想来源
材料一: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 体系。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尊君 卑臣”,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外儒内法” 或“阳儒阴法”。
《黄帝内经》不仅在 中国受到历代医家的 广泛推崇,即使在国 外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何为“黄老之学”
内容: 治身(养生)、治国。
基础: 早期道家理论,还结合了阴阳、儒、墨、
法等学说。 核心:
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 “老”:老子的学说 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 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二、、“感罢:黜汉百代家儒,学独之尊儒新术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凸显,正是改弦更张三,纲奋五发有常为之时。臣斗胆,恳请陛下更化改
制。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 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不变, 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3、实行“黄老之学”的影响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 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 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 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 庶街巷有马。 ———《后汉书.食货志》
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 西汉政权,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 荣景象。
二二、、“感罢:黜汉百代家儒,学独之尊儒新术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新思想来源
材料一: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 体系。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尊君 卑臣”,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外儒内法” 或“阳儒阴法”。
《黄帝内经》不仅在 中国受到历代医家的 广泛推崇,即使在国 外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何为“黄老之学”
内容: 治身(养生)、治国。
基础: 早期道家理论,还结合了阴阳、儒、墨、
法等学说。 核心:
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 “老”:老子的学说 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 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二、、“感罢:黜汉百代家儒,学独之尊儒新术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其他学派的打压
在思想大一统的背景下, 其他学派受到了不同程度 的打压和限制。
02 汉代的思想演变
CHAPTER
儒家思想的发展
儒家思想在汉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思想武器。
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 态,为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民众的道德规范,主张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对于塑造社 会道德风尚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思想在汉代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黄 老之学中得到了发展。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强调个体自由 和自然法则,对于纠正儒家思想的过度强调君 权和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文化传承与创新
汉代思想大一统既传承了先秦文化,又在此基础 上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汉文化。
儒学独尊
汉代思想大一统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对后世 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抑制多元文化发展
由于推崇单一的思想体系,汉代思想大一统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对后世的影响
政治统治的借鉴意义
汉代思想大一统为后世的政治统治提供了借鉴,有助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和稳定。
04 汉代思想大一统的影响
CHAPTER
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秩序稳定
汉代思想大一统为当时的 社会提供了道德和行为准 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和稳定。
强化民族认同
汉代思想大一统促进了民 族认同的形成,使汉民族 更加团结和有凝聚力。
阶级固化
汉代思想大一统也导致了 阶级的固化,限制了社会 流动和变革。
对文化的影响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
用刑太极故也。”
黄老之学: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 础,兼采阴阳、儒、墨、名、法 等众家学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 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
三、七十年后,当汉武帝继位的时候
...
• 至武帝之初的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 )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 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 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 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 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 官者以为姓号。
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
汉初,统治者面临的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怎么办?
(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 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 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思考:汉初为什—么—奉《行史黄记老·陆之贾学列?传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2020/8/24
一、春秋战国之后...
李 斯
廷 辩
王 绾
公元前213年,在一次宴会上,博士淳于越提 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李斯反驳。李斯 认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 不禁止,统一就可能遭到破坏。因此,他建 议:除《秦纪》、医药...外,凡私人所藏儒 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销毁...
公元前212年,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发表
了 方不士满和的儒这言生在论4历6,0史人始上。皇产大生怒了,下什令么追影查响、?捕捉
这些描述了什么史实?
用刑太极故也。”
黄老之学: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 础,兼采阴阳、儒、墨、名、法 等众家学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 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
三、七十年后,当汉武帝继位的时候
...
• 至武帝之初的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 )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 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 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 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 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 官者以为姓号。
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
汉初,统治者面临的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怎么办?
(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 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 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思考:汉初为什—么—奉《行史黄记老·陆之贾学列?传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2020/8/24
一、春秋战国之后...
李 斯
廷 辩
王 绾
公元前213年,在一次宴会上,博士淳于越提 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李斯反驳。李斯 认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 不禁止,统一就可能遭到破坏。因此,他建 议:除《秦纪》、医药...外,凡私人所藏儒 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销毁...
公元前212年,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发表
了 方不士满和的儒这言生在论4历6,0史人始上。皇产大生怒了,下什令么追影查响、?捕捉
这些描述了什么史实?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岳麓版]精品课件
【文景之治】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教训, 实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 “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 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农 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 赋”、“约法省禁”的政策, 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 称“文景之治”。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4、影响
(1)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被以后的朝代借鉴) (2)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期间,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3)出现了“文景之治” (4)“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基础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糅合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道家、 阴阳五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行思想 改造儒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家思想,
从而 “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形成了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具有时 代特点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的新儒 学体系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如何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 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汉武帝开 了论证会。当时各派纷纷发言,气氛热烈。
如果你是当时的法家或道家或 儒家的代表人物,根据当时的形势 请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及理由。
【史海钩沉、慧眼看历史】
黄老之学与儒学之争 景帝时,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 发生一场大争论。儒生辕固生 指斥老子为异端。崇信黄老的 窦太后勃然大怒,命令辕固生 去和野猪搏斗。幸赖景帝保全, 辕固生才免于丧命。 武帝即位 之初,丞相卫绾奏请罢免信奉 韩非之学的人,也因窦太后反 对,未能实现。直到窦太后死 后,汉武帝“绌黄老邢名百家 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双方斗争终以儒家获胜而结束。
学说之一: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说之二:天人感应学 说→君权神授,仁政
历史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岳麓版必修三精品PPT课件
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 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 知识阶层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
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 思想控制的加强
3.重创: 施 秦, 朝。 ,“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流地位: 西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巩固统治的指导思想
请思考: 1.什么是黄老之学?(名称由来、内容和 特点) 2.汉朝初年为什么要用黄老之学来治国? 3.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起了什么作用?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 治上“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 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 于秩序重建。
2.继承: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 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 子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主 张“性恶论”,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
(3)汉武帝为了开拓发展大一统的事业,采纳了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行儒 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时间、人物
2.新的儒学思想
1)特点
以儒家的《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
系。
2)内容
“大一统”思想 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权神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三,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
大一统思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和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
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封建统治
“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
7
独尊儒术的实施与影响:
1、起用大量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由于儒家学 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 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级制度,应批判.
9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 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 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 专制的需要。
.
10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与天同者大
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
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
乃至。”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4
材料三 董仲舒说:“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 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徭役众,赋敛重 ,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徭役,薄赋敛,出 仓谷,振困穷。”
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材料四: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 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 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
“三纲五常”
.
5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立太学,规定儒家经典为学校的教科书。
汉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 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 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
8
问题探究1: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 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摒弃的?
材料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 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 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守闾阎 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为什么采用黄老之学?据材料二并 结合所学指出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 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 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 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 的礼教为主。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导:西汉,???????
.
1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汉代 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的史实。
1、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 2、掌握汉代新儒学的内容 3、分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
2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材料一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 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
积极 张
2、“限田、薄敛、省役”等仁政思想
评 价
3、五常中推崇的“仁、义、礼、智、信” 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消极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迷信色 彩,纯属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
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
.
3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下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今师异道,人异 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春明,秋民大知一所统从”矣、。“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时 国力渐强 不甘无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淘汰黄老
力集权、制地方
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
.
13
练习巩固
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
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
控制
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
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11
汉武帝
结合汉以前儒家思想的 发展,我们不难看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 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这样一
个结论:当某种思想文化适
应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政
治环境)时,便容易被统治
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
推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
方方面.面的发展。
12
汉初 经济残破 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适应并促进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 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 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 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
及(虽2)然社于变会革存动在荡决的定形社势下会显意得识迂。阔一难定行,时而期到的新思社想会文秩序化巩只有 固与后时又代捧的上需独要尊相地位适的应原才因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封建社会里 得(的,的(独1同思社1))尊时想会阅原地,文地读位因又化位材的:料有 必 。原儒,发 须因家并。展 适结思创应合想新专所的的制学二知-特主-重识-点义-性,-,统张概,岱治易括即年的于指在等需社出维《儒要会中护家,各国封思才阶文想建能层化在礼概取接西教论得受汉伦》取较;常高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西(汉2)加儒强家中思想央从集“权变革的动需荡要”形,势汉下武到帝“新的社接会纳秩与序强巩固力后推”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