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及韦达定理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2-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含答案)

专题复习二 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重点提示: (1)根的判别式ac b 42-主要应用于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利用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时要注意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的类型不确定还要进行分类讨论.(2)韦达定理主要反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条件是方程有解,即042≥-ac b .【夯实基础巩固】1. 已知x 1,x 2是方程x 2+2x ﹣5=0的两根,则的值为( B )A .﹣B .C .D .﹣2.已知x 2+px +q =0的两根是3,﹣4,则代数式x 2+px +q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C )A . (x +3)(x +4)B . (x ﹣3)(x ﹣4)C . (x ﹣3)(x +4)D . (x +3)(x ﹣4)3.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1=0的根的情况是( A )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 有两个实数根D . 没有实数根4.关于x 的方程x 2﹣(m ﹣1)x +m ﹣2=0的两根互为倒数,则m 的值是( C )A . 1B . 2C . 3D . 45.关于x 的方程x 2﹣(m ﹣3)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最大整数值是( B )A . 2B . 1C . 0D . ﹣1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 ±2 .7.已知x 1,x 2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3 .8.已知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a ﹣b )(a +b ﹣2)+ab 的值等于 ﹣1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2﹣1=0.(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m 的值.(1)∵∆=(2m )2﹣4×1×(m 2﹣1)=4>0,∴方程x 2+2mx +m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x2+2mx+m2﹣1=0有一个根是3,∴32+2m×3+m2﹣1=0,解得m=﹣4或m=﹣2.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m的最大整数值.(2)在(1)的条件下,方程的实数根是x1,x2,求代数式x12+x22﹣x1x2的值.(1)∵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4m>0,解得m<2,∴m的最大整数值为1.(2)∵m=1,∴此一元二次方程为x2﹣2x+1=0.∴x1+x2=2,x1x2=1.∴x12+x22﹣x1x2=(x1+x2)2﹣3x1x2=8﹣3=5.【能力提升培优】11.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b)x+c2=0的根的情况是(C)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1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c=0,则b2﹣4ac≥0;②若方程ax2+bx+c=0两根为﹣1和2,则2a+c=0;③若方程ax2+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ax2+bx+c=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真命题有(C)A.1个B.2个C.3个D.0个13.设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x1+1,x2+1是关于x的方程x2+qx+p=0的两根,则p,q的值分别为(A)A.﹣1,﹣3 B.1,3 C.1,﹣3 D.﹣1,3【解析】∵x1,x2是x2+px+q=0的两根,x1+1,x2+1是x2+qx+p=0的两根,∴x1+x2=-p,x1x2=q,x1+1+x2+1= x1+x2+2=-q,(x1+1)(x2+1)= x1x2+(x1+x2)+1=p.∴-p+2=-q,q-p+1=p.∴p=-1,q=-3.14.若一元二次方程x2﹣(a+2)x+2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3,b,则a+b=5.15.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两根,且(7m2﹣14m+a)(3n2﹣6n﹣7)=8,则a的值等于﹣9.1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b)x+ab﹣1=0,x1,x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现给出三个结论:①x1≠x2;②x1x2<ab;③.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根x1,x2满足|x1|+|x2|=x1x2,求k的值.(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k+1)2﹣4(k2+1)=4k2+4k+1﹣4k2﹣4=4k﹣3>0,解得k>.(2)∵k>,∴x1+x2=﹣(2k+1)<0.又∵x1x2=k2+1>0,∴x1<0,x2<0.∴|x1|+|x2|=﹣x1﹣x2=﹣(x1+x2)=2k+1.∵|x1|+|x2|=x1x2,∴2k+1=k2+1.∴k1=0,k2=2.又∵k>,∴k=2.18.设m是不小于﹣1的实数,关于x的方程x2+2(m﹣2)x+m2﹣3m+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若+=1,求的值.(2)求+﹣m2的最大值.∵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m﹣2)2﹣4(m2﹣3m+3)=﹣4m+4>0,解得m<1.∴﹣1≤m<1.(1)∵x1+x2=﹣2(m﹣2),x1x2=m2﹣3m+3,∴+===1,解得m1=,m2=(不合题意,舍去).∴=﹣2.(2)+﹣m2=﹣m2=﹣2(m﹣1)﹣m2=﹣(m+1)2+3.当m=﹣1时,最大值为3.【中考实战演练】19.【烟台】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B)A.9B.10 C.9或10 D.8或10【解析】∵a,b,2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2,b<4或a<4,b=2或a=b>1. ∵a,b是x2-6x+n-1=0的两根,∴a+b=6.∴a=b=3.∴ab=n-1=9.∴n=10.20.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a2+a﹣2=0的两实根,那么m+n的最大值是4.【开放应用探究】21.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2|k|(k是整数),则称方程x2+bx+c=0为“偶系二次方程”.如方程x2﹣6x﹣27=0,x2﹣2x﹣8=0,x2+3x﹣=0,x2+6x ﹣27=0,x2+4x+4=0,都是“偶系二次方程”.(1)判断方程x2+x﹣12=0是否是“偶系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2)对于任意一个整数b,是否存在实数c,使得关于x的方程x2+bx+c=0是“偶系二次方程”?请说明理由.(1)不是.理由如下:解方程x2+x﹣12=0得x1=3,x2=﹣4.∴|x1|+|x2|=3+4=7=2×3.5.∵3.5不是整数,∴x2+x﹣12=0不是“偶系二次方程.(2)存在.理由如下:∵x2﹣6x﹣27=0和x2+6x﹣27=0是偶系二次方程,∴假设c=mb2+n.当b=﹣6,c=﹣27时,﹣27=36m+n.∵x2=0是偶系二次方程,∴n=0,m=﹣.∴c=﹣b2.∴可设c=﹣b2.对于任意一个整数b,c=﹣b2时, =b2﹣4c=4b2.∴x1=﹣b,x2=b.∴|x1|+|x2|=2|b|,∵b是整数,∴对于任何一个整数b,当c=﹣b2时,关于x的方程x2+bx+c=0是“偶系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韦达定理编号:撰写人:审核: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题1:用配方法、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方程:x2-5x+6=0【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1、直接法:对于形如—x2=a的方程,我们可以用直接法。
方程的解为x=推论:对于形如(x+a)2=b的方程也是用直接开方的方法。
注意点:①二次项的系数为1,且a≥0②如果a为根式,注意化简。
例1:解方程:5x2=1例2:解方程:x2=4例3:解方程:4x 2+12x+9=122、配方法:对于形如:ax 2+bx+c=0(其中a ≠0)的方程,我们可以采用配方法的方法来解。
步骤:①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两边同时除以a ,可以得到:X 2+ b a x+ c a=0 ②配方:(x+ 2ba )2+c- 2()2b a =0③移项:(x+ 2ba )2=2()2b a -c ④用直接法求出方程的解。
X=-2b a注意点:解除方程的解后,要检查根号内是否要进一步化简。
例:解方程:x 2+x=13、公式法:对于形如:ax 2+bx+c=0(其中a ≠0)的方程,我们也可以采用公式法的方法来解。
根据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解为:X=-2b a进一步变形,就可以知道:形如:ax 2+bx+c=0(其中a ≠0)的方程的解为:x1x2注意点:①解除方程的解后,要检查根号内是否要进一步化简。
②解题步骤要规范。
例:解方程:x2+5x+2=0除了以上几种教材里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还有其他的解法。
4、换元法对于一个方程,如果在结构上有某种特殊的相似性,可以考虑用换元法;或者,当这个题目有比较复杂的根式,换元法也是可以考虑的解法。
例1:解方程:(x2+5x+2)2+(x2+5x+2)-2=0例2:=15、有理化方法:对于一个方程,如果含有两个根式,并且这两个根式内的整式的和或者差是特定的数值,那就可以考虑用有理化的方法。
例:=46、主元法:对于一个方程,如果有两个未知数,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其中的一个为“主元“,将另一个未知数设定为常数,用公式法可以解出结果。
第三讲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精讲)(解析版)

2023年初高中衔接素养提升专题讲义第三讲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精讲)(解析版)【知识点透析】1、一元二次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2224()24b b ac x a a -+=,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根的判别式,表示为:24b ac∆=-(1) 当Δ=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2) 当Δ=240b ac -=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a=-(3) 当Δ=240b ac -<时,因此,方程没有实数根.【知识点精讲】【例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0x x k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k 的范围:(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有实数根;(4) 方程无实数根.【解析】:2(2)43412k k ∆=--⨯⨯=-(1) 141203k k ->⇒<;(2) 141203k k -=⇒=;(3) 141203k k -≥⇒≥;(4) 141203k k -<⇒<.【变式1】((2022秋·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使得关于x 的不等式组6x ―a ≥―10―1+12x <―18x +32有且只有4个整数解,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5)x 2+4x +1=0有实数根的所有整数a 的值之和为( )A .35B .30C .26D .21【答案】B【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有且只有4个整数解可确定a 的取值范围,再通过根的判别式确定a 的取值范围,最后结合两个取值范围找出满足条件的整数相加即可.【详解】解:整理不等式组得:6x ―a ≥―10①―8+4x <―x +12②由①得:x ≥a ―106,由②得:x<4∵不等式组有且只有4个整数解,∴不等式组的4个整数解是:3,2,1,0,∴―1<a―106≤0,解得:4<a≤10,∵(a―5)x2+4x+1=0有实数根,∴Δ=b2―4ac=16―4×(a―5)×1=36―4a≥0,解得:a≤9,∵方程(a―5)x2+4x+1=0是一元二次方程,∴a≠5∴4<a≤9,且a≠5,满足条件的整数有:6、7、8、9;∴6+7+8+9=30,故选:B.【变式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12)=0.(1)求证:这个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等腰△ABC的一边长a=4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解答】(1)证明:Δ=(2k+1)2﹣4×1×4(k―12)=4k2﹣12k+9=(2k﹣3)2,∵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2k﹣3)2≥0,∴△≥0,∴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x=2k+1±(2k―3)2,∴x1=2k﹣1,x2=2,∵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设b=2k﹣1,c=2,当a 、b 为腰,则a =b =4,即2k ﹣1=4,解得k =52,此时三角形的周长=4+4+2=10;当b 、c 为腰时,b =c =2,此时b +c =a ,故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10.【例2】已知实数x 、y 满足22210x y xy x y +-+-+=,试求x 、y 的值.【解析】:可以把所给方程看作为关于x 的方程,整理得:22(2)10x y x y y --+-+=由于x 是实数,所以上述方程有实数根,因此:222[(2)]4(1)300y y y y y ∆=----+=-≥⇒=,代入原方程得:22101x x x ++=⇒=-.综上知:1,0x y =-=【变式1】(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校考期末)已知a ,b ,c 满足a 2+6b =7,b 2―2c =―1,c 2―2a =―17,则a ―b +c 的值为( )A .―1B .5C .6D .―7【答案】B【分析】首先把a 2+6b =7,b 2―2c =―1,c 2―2a =―17,两边相加整理成a 2+6b +b 2―2c +c 2―2a +11=0,分解因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 、b 、c 的数值,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解:∵a 2+6b =7,b 2―2c =―1,c 2―2a =―17,∴a 2+6b +b 2―2c +c 2―2a =―,∴a 2+6b +b 2―2c +c 2―2a +11=0∴(a ―1)2+(b +3)2+(c ―1)2=0,∴a =1,b =―3,c =1,∴a ―b +c =1+3+1=5.故选:B .【变式2】((2022秋·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新定义,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x ―a )2+b =0与n (x ―a )2+b =0,称为“同类方程”.如2(x ―1)2+3=0与6(x ―1)2+3=0是“同类方程”.现有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1)2+1=0与(a +6)x 2―(b +8)x +6=0是“同类方程”.那么代数式ax 2+bx +2022能取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2023【分析】根据“同类方程”的定义,可得出a ,b 的值,从而解得代数式的最大值.【详解】∵2(x ―1)2+1=0与(a +6)x 2―(b +8)x +6=0是“同类方程”,∴(a +6)x 2―(b +8)x +6=(a +6)(x ―1)2+1,∴(a +6)x 2―(b +8)x +6=(a +6)x 2―2(a +6)x +a +7,∴b +8=2(a +6)6=a +7 ,解得:a =―1b =2,∴a x 2+bx +2022=―x 2+2x +2022=―(x ―1)2+2023∴当x =1时,a x 2+bx +2022取得最大值为2023.故答案为:2023.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两个根为:x x ==所以:12b x x a+==-,12244ac c x x a a⋅====韦达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两个根为12,x x ,那么:1212,b c x x x x a a+=-=【知识点精讲】【例3】若12,x x 是方程2220070x x +-=的两个根,试求下列各式的值:(1) 2212x x +;(2) 1211x x +;(3) 12(5)(5)x x --;(4) 12||x x -.【解析】:由题意,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122,2007x x x x +=-=-(1) 2222121212()2(2)2(2007)4018x x x x x x +=+-=---=(2) 121212112220072007x x x x x x +-+===-(3) 121212(5)(5)5()2520075(2)251972x x x x x x --=-++=---+=-(4) 12||x x -====常见的一些变形结论: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要熟练掌握以下等式变形:222121212()2x x x x x x +=+-,12121211x x x x x x ++=,22121212()()4x x x x x x -=+-,12||x x -=2212121212()x x x x x x x x +=+,33312121212()3()x x x x x x x x +=+-+等等.韦达定理体现了整体思想.【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mx m -+=.(1)若2m =-,方程两根分别为1x ,2x ,求12x x -和3312x x +的值;(2)若方程有一正数,有一负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4- (2)m <0【解析】(1)由22121212=()4x x x x x x -+-,33212121212()[()3]x x x x x x x x +=++-,借助韦达定理求解.(2)借助韦达定理表示方程有一正数,有一负数根的等价条件,进而求解.【详解】(1)当2m =-时,2222x x +-=即:210x x +-=1212140,1,1x x x x ∆=+>+=-=-因此:2212121212=()45x x x x x x x x -+-=∴-=3322212121212121212()[]()[()3]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220x mx m -+=212128,,22m m m m x x x x ∆=-+==21280002m m m m x x ⎧∆=->⎪∴<⎨=<⎪⎩【变式1】已知两不等实数a ,b 满足222a a =-,222b b =-,求22b a a b +的值.【解析】:b a ,是一元二次方程0222=-+x x 的不等实根则有2,2-=-=+ab b a原式=5)(]3))[(()())(()(22222233-=-++=+-+=+ab ab b a b a ab b ab a b a ab b a 【变式2】(2022秋·浙江杭州·八年级杭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设m 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3m +3=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1)若x 21+x 22=2,求m 的值;(2)令T =mx 11―x 1+mx 21―x 2,求T 的取值范围.【答案】(1)1 (2)0<T ≤4且T ≠2【分析】首先根据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及m 是不小于-1的实数,确定m 的取值范围,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两根的和、两根的积.(1)变形x 12+x 22为(x 1+x 2)2-2x 1x 2,代入用含m 表示的两根的和、两根的积得方程,解方程根据m 的取值范围得到m 的值;(2)化简T ,用含m 的式子表示出T ,根据m 的取值范围,得到T 的取值范围.(1)∵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3m +3=0有两个实数根,∴Δ=4(m -2)2-4(m 2-3m +3)≥0,解得m ≤1,∵m 是不小于-1的实数,∴-1≤m ≤1,∵方程x 2+2(m -2)x +m 2-3m +3=0x 1,x 2,∴x 1+x 2=-2(m -2)=4-2m ,x 1•x 2=m 2-3m +3.∵x 12+x 22=2,∴(x 1+x 2)2-2x 1x 2=2,∴4(m -2)2-2(m 2-3m +3)=2,整理得m 2-5m +4=0,解得m 1=1,m 2=4(舍去),∴m 的值为1;(2)T =mx 11―x 1+mx 21―x 2,=mx 1(1―x 2)+mx 2(1―x 1)(1―x 1)(1―x 2)=m [(x 1+x 2)―2x 1x 2]1―(x 1+x 2)+x 1x 2=m (4―2m ―2m 2+6m ―6)1―4+2m +m 2―3m +3=―2m(m ―1)2m 2―m=―2m(m ―1)2m (m ―1)=2-2m .∵当x =1时,方程为1+2(m ﹣2)+m 2﹣3m +3=0,解得m =1或m =0.∴当m =1或m =0时,T 没有意义.∴―1≤m <1且m ≠0∴0<2-2m ≤4且T ≠2.即0<T ≤4且T ≠2.【变式3】.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k ,使12123(2)(2)2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k 是整数,求使12212x x x x +-的值为整数的所有k 的值.【答案】(1)不存在k ;理由见解析;(2)235k =---,,.【详解】(1)假设存在实数k ,使()()12123222x x x x --=-成立.∵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24004441160k k k k k k ≠⎧⎪⇒<⎨∆=--⋅+=-≥⎪⎩,又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1212114x x k x x k +=⎧⎪+⎨=⎪⎩∴()()()()222121212121212222529x x x x x x x x x x x x --=+-=+-939425k k k +=-=-⇒=,但0k < .∴不存在实数k ,使()()12123222x x x x --=-成立.(2)∵()22212121221121244224411x x x x x x k x x x x x x k k +++-=-=-=-=-++∴要使其值是整数,只需1k +能整除4,∴11k +=±,2±,4±,注意到0k <,要使12212x x x x +-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 的整数值为-2,-3,-5.所以k 的值为235k =---,,【变式4】(2022秋·四川凉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设一元二次方程x 2―2022x +1=0的两根分别为a ,b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ab =1,记S 1=11+a +11+b ,S 2=11+a2+11+b2,S3=11+a3+11+b3,⋯,S100=11+a100+11+b100,那么S1+S2+S3+⋯+S100=______.【答案】100【分析】根据ab=1得到b=1a ,b2=1a2,b3=1a3,…b100=1a100,代入计算即可.【详解】∵一元二次方程x2―2022x+1=0的两根分别为a,b,∴ab=1,∴b=1a ,b2=1a2,b3=1a3,…b100=1a100,∴S1=11+a+11+1a=11+a+a1+a=1+a1+a=1,S2=11+a2+11+1a2=11+a2+a21+a2=1+a21+a2=1,S100=11+a100+11+1a100=11+a100+a1001+a100=1+a1001+a100=1,∴S1+S2+S3+⋯+S100=1+1+1+…+1100=100,故答案为:100.。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于是,上述方程两个根的和、积与系数的关系分别有如下关系:
x1+x2=-p,x1x2=q
例1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x+m=0有解,求m的范围.
(2)己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x-m=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3)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3a+l)x+2(a+l)=0(a≠0)总有实数根
(4)已知关于x的方程ax2-(3a+l)x+2(a+l)=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2)己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长,
求证:关于x的方程b2x2+(b2+c2一a2)x+c2=0没有实数根.
练习
己知△ABC三边a,b,c,关于x的方程(a+c)x2+2bx-a+c=0,x2+2ax+b2=0均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
模块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知识导航:
练习
(1)方程x2—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x1-l)(x2-1)=______________
cz,设x1、x2是方程2x2—6x+l=o的两个实数根,则(x1- )(x2- )的值为__________
【总结】
1、用韦达定理,常见的恒等变形有:
+ = ,x12+x22=(x1+x2)2-2x1x2,(x1-x2)2=(x1+x2)2-4x1x2
(2)一元二次方程x2—4x-c=0的一个根是3,则另一个根是____,c=_____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应用举例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应用举例抛物线
1. 判别式:
判别式是用来判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是实根、重根还是无解的
一个实用公式,它是欧拉定理的重要应用。
判别式的表达式为:D=b²-4ac。
其中a、b、c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系数:ax²+bx+c=0。
2. 韦达定理应用举例:
韦达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可以用来证明几何图形的线
段关系。
举例说明:
假设有ABC三角形,设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1,-4),C(1,-1),根据韦达定理可得:
d(AB)² + d(BC)² =d(AC)²
即求出d(AB)² + d(BC)² 与d(AC)²的值,如果相等,证明该三角形
是等腰的。
3. 抛物线:
抛物线是第二次多项式函数的一类,表达式为:y=ax²+bx+c,其中a、b、c分别为常数,x为变量。
抛物线的性质:当a>0时,抛物线是一条开
口向上的“U”形线,当a<0时,抛物线是一条开口向下的“∩”形线。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中考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1、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 b2 一4ac):(1)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2)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2、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乒0)的两根为x i、X2,b c贝U X i+X2=—— , x i X2=—。
a a(1) 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未知系数;(2) 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3) 已知两根求作方程;(4) 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5)确定根的符号:(x1、x2是方程两根)。
3、应用韦达定理时,要确保一元二次方程有根,即一定要判断根的判别式是否非负;求作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把求作方程的二次项系数设为1,即以x「乂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x2-(x〔+x2)x+x〔x2= 0 ;求字母系数的值时,需使二次项系数a乒0,同时满足^> 0;求代数式的值,常用整体思想,把所求代数式变形成为含有两根之和x1 +x2, ?两根之积x1x2的代数式的形式,整体代入。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顶4bx+c=0a#0 )的根的判别式为.(1) b2 -4ac>0u 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0(a #0)有两个实数根.(2) 史—4ac=0U 一元二次方程有相等的实数根,即x1 = x2= ^(3) b2—4ac<0u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 0(a #0 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 c =0(a , 0)有两根分别为x1, x2,那么x1 + x2=,2 2x1 x2 = ^变形:x1 +x2 =, x1 -x2 =。
至十兰=。
x1 %3.易错知识辨析:1) 在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如果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要加上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个限制条件.2)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应注意:①根的判别式b2 -4ac芝0 ;②二次项系数a#0,即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前提下,才能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典型示例】【例1】当k为何值时,方程x2-6x + k-1=0 , (1)两根相等;(2)有一根为0 ;(3)两根为倒数【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2(a—1)x+a2—7a—4=0,(1)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2) 若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为x〔、x2 ,且x; +x;=32,求a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训练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训练题(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训练题一1.已知方程24(2)10x k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值,并求出这时方程的根.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m 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4.关于x 的方程2(2)2(1)10m x m x m ---++=,在下列条件下, 分别求m 的非负整数值.(1)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5. 求证:关于x 的方程2(1)10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6.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510x x --=,求下列式子的值:①2212x x +;②12(2)(2)x x --;③2112x x x x +;④12x x -;⑤21258x x ++37. 已知两个不等实数,a b 满足:22310,310a a b b -+=-+=,求下列式子的值:①22a b +;②b aa b+;8.方程2(1)210x m x m -++-=求m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方程的一根为零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0x m x m --+-=两个实根的平方和等于1,求m 的值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1x 和2x 。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22120x x -=时,求m 的值。
11.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c a 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如果53a c =,求bc的值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10kx k x k -++-=的根是整数,求整数k 的值。
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例析及训练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当判别式042≥-=∆ac b 时,其求根公式为:aacb b x 24221-±-=、;当0≥∆时,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21x x 、,有:abx x -=+21,a c x x =⋅21;根与系数的这种关系又称为韦达定理;它的逆定理也是成立的,即当ab x x -=+21,ac x x =⋅21时,那么21x x 、则是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综合性强,应用极为广泛,在中学数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点。
学习中,除了要求熟记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根的判别式ac b 42-=∆存在的三种情况外,还常常要求应用韦达定理解答一些变式题目,以及应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根21x x 、,进而分解因式,即))((212x x x x a c bx ax --=++。
下面就对韦达定理的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举例做些分析,希望能带来小小的帮助。
一、根据判别式,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1)03)21(22=-+--a x a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关于x 的方程(2)01222=-+-a x x 没有实数根,问a 取什么整数时,方程(1)有整数解?分析:在同时满足方程(1),(2)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中筛选符合条件的a 的整数值。
解:说明:熟悉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存在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基础,正确确定a 的取值范围,并依靠熟练的解不等式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逻辑推理,从而筛选出a ,这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技巧。
二、判别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符号。
例2:不解方程,判别方程07322=-+x x 两根的符号。
判别根的符号,需要把“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确定,倘若由题中021<⋅x x ,所以可判定方程的根为一正一负;倘若021>⋅x x ,仍需考虑21x x +的正负,倘若021>+x x ,则方程有两个正数根;倘若021<+x x ,则方程有两个负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韦达定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
总结:此题和例题的第(2) 问第(II)题考查的内容一样。 只是要求学生通过C点坐标求 出一个系数,然后通过面积 求出线段AB的长度,就变成 了例题的题型。
集区域教研成果&汇名师教学经验
中考命题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学名师联合精心打造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设计与实施(第7版)
巩固训练, 变式迁移
在直角三角形的背景下考查“韦 达定理”。但需要学生利用“勾 股定理”将方程的两根(即 AC,BC)联系,再利用”完全平方 公式和韦达定理”将方程的两根 转化成系数m的方程,从而求解。
集区域教研成果&汇名师教学经验
中考命题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学名师联合精心打造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设计与实施(第7版)
a 1 4
集区域教研成果&汇名师教学经验
中考命题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学名师联合精心打造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设计与实施(第7版)
例题:已知抛物线y= x2-(m + 2)x +(2m-1).
(1)求证: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2)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两点,且点A在点B左侧. (I)若点A坐标为(1,0),求AB的长; (II)若AB长为 5 ,求m的值.
总结1:韦达定理:x1
+x
2
=-
b a
,x1x
2
=
c a
a1 5, a2 1 a1 2
a 5
总结2:“根与系数”的大前提是 “根的判别式”。
集区域教研成果&汇名师教学经验
中考命题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学名师联合版)
一 课前热身
1、x1、x2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2ax a2 4a 2 0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2)如果方程x 2+px+q=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 ,x 1x 2=q(3)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x+x 1x 2=0.3.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在分解二次三项式ax 2+bx+c 的因式时,如果可用公式求出方程ax 2+bx+c=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x 2+bx+c=a(x-x 1)(x-x 2).〖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关试题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梗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有关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有关问题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如: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A )15 (B )12 (C )6 (D )33.在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有关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的综合解答题。
在近三年试题中又出现了有关的开放探索型试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题型1.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2.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A )15 (B )12 (C )6 (D )33.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 ) 2y 2+5=6y (B )x 2+5=2 5 x (C ) 3 x 2- 2 x+2=0(D )3x 2-2 6 x+1=04.以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的和与积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 y 2+5y -6=0 (B )y 2+5y +6=0 (C )y 2-5y +6=0 (D )y 2-5y -6=05.如果x 1,x 2是两个不相等实数,且满足x 12-2x 1=1,x 22-2x 2=1,那么x 1·x 2等于( )(A )2 (B )-2 (C )1 (D )-16.如果一元二次方程x 2+4x +k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7.如果关于x 的方程2x 2-(4k+1)x +2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8.已知x 1,x 2是方程2x 2-7x +4=0的两根,则x 1+x 2= ,x 1·x 2= ,(x 1-x 2)2=9.若关于x 的方程(m 2-2)x 2-(m -2)x +1=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m =二、考点训练:1、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x 2-x=5 (2)9x 2-6 2 +2=0 (3)x 2-x+2=02、 当m= 时,方程x 2+mx+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m= 时,方程mx 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10x 2-(m+3)x+m -7=0,若有一个根为0,则m= ,这时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若两根之和为-35,则m= ,这时方程的两个根为 . 4、 已知3- 2 是方程x 2+mx+7=0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m 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训练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训练题一1.已知方程24(2)10x k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值,并求出这时方程的根.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m 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4.关于x 的方程2(2)2(1)10m x m x m ---++=,在下列条件下, 分别求m 的非负整数值.(1)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5. 求证:关于x 的方程2(1)10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6.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510x x --=,求下列式子的值:①2212x x +;②12(2)(2)x x --;③2112x x x x +;④12x x -;⑤21258x x ++7. 已知两个不等实数,a b 满足:22310,310a a b b -+=-+=,求下列式子的值:①22a b +;②b aa b+;8.方程2(1)210x m x m -++-=求m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方程的一根为零?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0x m x m --+-=两个实根的平方和等于1,求m 的值?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1x 和2x 。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22120x x -=时,求m 的值。
11.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c a 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如果53a c =,求bc的值?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10kx k x k -++-=的根是整数,求整数k 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跟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1.定义:在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a 2++=0≠0中,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b ac 2=−40时才有实数根.这里b ac 2−4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记作△.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a 2++=0≠0的根的情况由△b ac 2=−4确定.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ax bx c a 2++=0≠0,其根的判别式为:△b ac 2=−4,则①△>0⇔方程()ax bx c a 2++=0≠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2.②△=0⇔方程()ax bx c a 2++=0≠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x x a12==−2. ③△<0⇔方程()ax bx c a 2++=0≠0没有实数根. 特殊的:(1)若a ,b ,c 为有理数,且△为完全平方式,则方程的解为有理根;(2)若△为完全平方式,同时b −±2a 的整数倍,则方程的根为整数根.【例1】(1)不解方程,直接判断下列方程的解的情况: ①x x 27−−1=0 ②()x x 29=43−1 ③x x 2+7+15=0④()mx m x 2−+1+=02(m 为常数)(2)已知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a b x cx a b 2++2++=0的根的情况是( ) A .没有实数根B .可能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析】(1)①△>0,有两个不等实根;②△=0,有两个相等实根; ③△<0,无实根;④△m 2=+1>0,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2)由题()()()()△c a b a b c c a b 22=2−4+=4++−−∵a b c ++>0,c a b −−<0,故方程没有实根.选A .【点评】这道题(1)主要考察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属于特别基础的题,锻炼孩子们的思维,(2)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来考察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和根的个数的关系.【例2】(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x x 21−1+−=04有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解析】(1)≥k 0且≠k 1;【变式2-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4x+3=0有实数根,则k 的非负整数值是( ) A. 1 B. 0,1 C. 1,2 D. 1,2,3【答案】A.提示:根据题意得:△=16﹣12k≥0,且k≠0,解得:k≤,且k≠0. 则k 的非负整数值为1.【变式2-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且m≠1 【解析】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解得, 同时要特别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 ∴ m 的取值范围是且m≠1. 【总结升华】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m≠1.【例3】已知:关于x 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变式3-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 x 21−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k −1<2且k 1≠2, 由题意,得()()k k k k 4+1+41−2>0⎧⎪+1≥0⎨⎪1−2≠0⎩,解得≤k −1<2且k 1≠2;2(1)10m x x −++=54m ≤2(1)10m x x −++=214(1)450m m =−−=−+≥△54m ≤(1)0m −≠54m ≤(1)0m −≠2(1)04kkx k x +++=102k k ≠>-且【变式3-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x+a ﹣2=0.(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思路点拨】(1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判别式△=b 2﹣4ac >0.即可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从而求得a 的范围.(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1,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出a 的值和方程的另一根. 【答案与解析】解:(1)∵b 2﹣4ac=(﹣2)2﹣4×1×(a ﹣2)=12﹣4a >0,解得:a <3.∴a 的取值范围是a <3;(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则a 的值是﹣1,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变式3-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思路点拨】此题要考虑两方面:判别式要大于0,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 【答案】k <2且k≠1;【解析】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 ﹣1≠0且△=(﹣2)2﹣4(k ﹣1)>0, 解得:k <2且k≠1. 故答案为:k <2且k≠1.【总结升华】不能忽略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条件.【例4】当a 、b 为何值时,方程()x a x a ab b 222+21++3+4+4+2=0有实根?(3)要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a x a ab b 222+21++3+4+4+2=0有实根,则必有△≥0,即()()≥a a ab b 22241+−43+4+4+20,得()()a b a 22+2+−1≤0.又因为()()a b a 22+2+−1≥0,所以()()a b a 22+2+−1=0,得a =1,b 1=−2.【变式4-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x ax 213−1−+=04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代数式a a a21−2+1+的值.【解析】由题,一元二次方程()a x ax 213−1−+=04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a a 2−3+1=0.所以有a a a 2−2+1=,a a 2+1=3.代入a a a21−2+1+,得a a a a a a a a a 2211+13−2+1+=+===3.【点评】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判别式与代数式的结合,难度不大.【变式4-2】m 为任意实数,试说明关于x 的方程x 2-(m-1)x-3(m+3)= 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Δ=[-(m-1)]2-4×[-3(m+3)]=m 2+10m+37=(m+5)2+12>0,∴关于x 的方程x 2-(m-1)x-3(m+3)= 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5】在等腰△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3,b 和c 是关于x 的方程x mx m 21++2−=02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解析】当b 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m 21⎛⎫−42−=0 ⎪2⎝⎭,∴m 1=−4,m 2=2.若m =−4,原方程化为x x 2−4+4=0, 则x x 12==2,即b c ==2, ∴△ABC 的周长为2+2+3=7. 若m =2,原方程化为x x 2+2+1=0, 则x x 12==−1,不合题意.当a b =或a c =时,x =3是方程的一个根, 则m m 19+3+2−=02,则m 22=−5,原方程化为x x 22221−+=055,解得x 1=3,x 27=5, ∴ABC △的周长为7373+3+=55.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7或375.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们的分类讨论能力,应对多种情况是要理清思路.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1.韦达定理:如果()ax bx c a 2++=0≠0的两根是x 1,x 2,则b x x a 12+=−,cx x a12=.(使用前提:△≥0)特别地,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时,设x 1,x 2是方程x px q 2++=0的两个根,则x x p 12+=−,x x q 12=. 2.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如果有两个数x 1,x 2满足b x x a 12+=−,cx x a12=,那么x 1,x 2必定是()ax bx c a 2++=0≠0的两个根.特别地,以两个数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x x x x x 21212−++=0. 3.韦达定理与根的符号关系:在△≥b ac 2=−40的条件下,我们有如下结论: (1)当ca<0时,方程的两根必一正一负. ①若≥b a −0,则此方程的正根不小于负根的绝对值;②若ba−<0,则此方程的正根小于负根的绝对值.(2)当ca>0时,方程的两根同正或同负. ①若b a −>0,则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正根;②若ba−<0,则此方程的两根均为负根.注意:(1)若ac <0,则方程()ax bx c a 2++=0≠0必有实数根.(2)若ac >0,方程()ax bx c a 2++=0≠0不一定有实数根.【例6】(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ax c 2+2+=0的一根x 1=2,则方程的另一根______x 2=.(2)已知x 1,x 2是方程x x 2−3+1=0的两个实数根,则:①x x 2212+;②()()x x 12−2⋅−2;③x x x x 221122+⋅+;④x x x x 2112+;⑤x x 12−;⑥x x 2212−;⑦x x 1211−.【解析】(1)−4;(2)()x x x x x x 2222121212+=+−2⋅=3−2⨯1=7, ()()()x x x x x x 121212−2⋅−2=⋅−2++4=1−2⨯3+4=−1, ()x x x x x x x x 22211221212+⋅+=+−⋅=9−1=8,x x x x x x x x 2221211212+7+===7⋅1,()()x x x x x x 222121212−=+−4⋅=3−4⨯1=5,∴x x 12−=,∴()()(x x x x x x 22121212−=+−=3⨯=x x x x x x 21121211−−==.【点评】第三小题,主要是考察韦达定理的灵活运用,包含了各种变形情况.【例7】(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k x k 22+2−3+−3=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且x x x x 121211+=+,求k 值.(2)已知x 1,x 2是方程ax ax a 24−4++4=0的两实根,是否能适当选取a 的值,使得()()x x x x 1221−2−2的值等于54.【解析】(1)∵方程()x k x k 22+2−3+−3=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k k k 22=2−3−4−3=21−120得:≤k 74. 由韦达定理得,()x x k x x k 12212+=−2−3⎧⎪⎨⋅=−3⎪⎩. ∵x x x x 121211+=+,∴x xx x x x 121212++=,x x 12+=0或x x 12=1,当x x 12+=0时,k 3−2=0,k 3=2,∵k 37=<24,所以k 3=2符合题意. 当x x 12=1时,k 2−3=1,k =±2,∵k 7≤4,∴k =2舍去.∴k 的值为32或−2. (2)显然a ≠0由()△a a a 2=16−16+4≥0得a <0, 由韦达定理知x x 12+=1,a x x a12+4=4, 所以()()()()()a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2221221121212129+4−2−2=5−2+=9−2+=−24a a+36=4 若有()(),x x x x 12215−2−2=4则a a +365=44,∴a =9,这与0a <矛盾, 故不存在a ,使()()x x x x 12215−2⋅−2=4. 【点评】这道题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过程,以及有两个实根,解出来别忘了限制条件,这种类型的题比较常见,一定不要忽视∆的限定条件以及用韦达定理可得到的限定条件.【例8】(1)若m ,n 是方程x x 2+−1=0的两个实数根,则m m n 2+2+−1的值为________.(2)已知a ,b 是方程x x 2+2−5=0的两个实数根,则a ab a b 2−+3+的值为__________.(3)已知m 、n 是方程x x 2+2016+7=0的两个根,则()()m m n n 22+2015+6+2017+8= ________.【解析】(1)∵m ,n 是方程x x 2+−1=0的两个实数根,∴m n +=−1,m m 2+−1=0,则原式()()m m m n 2=+−1++=−1=−1,(2)∵a 是方程x x 2+2−5=0的实数根,∴a a 2+2−5=0,∴a a 2=5−2,∴a ab a b a ab a b a b ab 2−+3+=5−2−+3+=+−+5, ∵a ,b 是方程x x 2+2−5=0的两个实数根,∴a b +=−2,ab =−5,∴a ab a b 2−+3+=−2+5+5=8. 故答案为8.(3)∵m 、n 是方程x x 2+2016+7=0的两个根,∴m n +=−2016,mn =7;∴m m 2+2016+7=0,n n 2+2016+7=0,()()()()m m n n m m m n n n 2222+2015+6+2017+8=+2016+7−−1+2016+7++1()()()()m n mn m n =−+1+1=−+++1=−7−2016+1=2008故答案是:2008.【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韦达定理根系关系的应用,进一步强化孩子对于韦达定理应用的理解.【例9】(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a x a 2+3−2+−1=0的两根都是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已知二次方程342x x k 2−+−=0的两根都是非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解析】(1)此方程两实根为,x x 12,由已知得a x x x x 1212≠0⎧⎪∆0⎪⎨+<0⎪⎪>0⎩≥,∴()()a a a a a a a a2≠0⎧⎪3−24−10⎪⎪2−3⎨<0⎪⎪−1⎪>0⎩-≥g ,即a 91<8≤.(2)此方程两实根为,x x 12,由已知得≥x x x x 1212∆≥0⎧⎪+≥0⎨⎪0⎩,得:∴2()43()k k ⎧⎪−4−⨯−2≥0⎪4⎪>0⎨3⎪−2⎪≥0⎪3⎩即k 102≤≤3.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韦达定理和判别式结合不等式组的形式去判定根的具体情况,这类题是比较常见一类题,要将这种不等的思想传授给孩子.【课后作业】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x k x 22−1+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A .k 1≥4 B .k 1>4且≠k 1 C .k 1<4且≠k 1 D .k 1≥4且≠k 1【解析】B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3.关于x 的方程()()m x m x 22−4+2+1+1=0有实根,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解析】2.由题意可知,原方程的判别式(m m m 21∆=+4=1+3>0⇒>−3.又≥≤m m 1−0⇒1, 故≤m 1−<13.3.题设中的方程未指明是一元二次方程,还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应分0m 2−4=和m 2−4≠0,两种情形讨论:当m 2−4=0即m =±2时,()m 2+1≠0,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总有实根; 当m 2−4≠0即m ≠±2时,方程有根的条件是: [()]()≥m m m 22=2+1−4−4=8+20∆0,解得m 5≥−2.∴当m 5≥−2且m ≠±2时,方程有实根.综上所述:当m 5≥−2时,方程有实根.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k x k 2−+1+2−2=0. (1)求证:无论k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2)若等腰ABC △,底边a =3,另两边b 、c 恰好是此方程的两根,求ABC △的周长.【解析】(1)()()()≥△k k k 22=+1−42−2=−30,∴无论k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2)当a =3为底,b ,c 为腰时,b 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0,即()k 2−3=0,k =3,此时方程为x x 2−4+4=0,解x x 12==2,∴ABC △的周长为3+2+2=7,当a =3为腰,则方程有一根为3,将x =3代入方程,得k =4,方程为x x 2−5+6=0,解得x 1=2,x 2=3,∴ABC △的周长为2+3+3=8,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7或8.5.关于x 的方程x kx 22+=10的一个根是−2,则方程的另一根是_______;k =________.6.已知a ,b ,c 为正数,若二次方程ax bx c 2++=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方程a x b x c 2222++=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B .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 .不一定有实数根7.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x 2+3−7=0的两个根,则ααβ2+4+=________.【解析】5.设另一根为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建立关于x 和k 的方程组,解之即得.x 5=2,k =−1. 6.a x b x c 2222++=0的()()D b a c b ac b ac 42222=−4=+2−2, ∵二次方程ax bx c 2++=0有两个实数根, ∴≥b ac 2−40, ∴b ac 2−2>0,∴()()△b a c b ac b ac 42222=−4=+2−2>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两根之和为负,两根之积为正. 故有两个负根.故选C .7.∵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x 2+3−7=0的两个根, ∴αβ+=−3,αα2+3−7=0, ∴αα2+3=7,∴ααβαααβ22+4+=+3++=7−3=4,故答案为:4.11 8.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2+2+2+−5=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根的平方和比这两个根的积大16,求m 的值.【解析】有实数根,则∆≥0,且x x x x 221212+−=16,联立解得m 的值.依题意有:()2()3()()x x m x x m x x x x m m 12212121222+=−2+2⎧⎪=−5⎪⎨+−=16⎪⎪∆=4+2−4−5≥0⎩,解得:m =−1或m =−15且m 9≥−4, ∴ m =−1.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n 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之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之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知识点梳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b 、c 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 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Δ<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无解; 4当Δ≥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5根的判别式△=b 2-4ac 的意义,在于不解方程可以判别根的情况,还可以根据根的情况确定未知系数的取值范围;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1若2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2以两个数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0)(21212=++-x x x x x x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个根和待定系数的值; 2不解方程,求某些代数式的值;3已知两个数,求作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4已知两数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5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注意:在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不要忽略隐含条件。
∆≥≠⎧⎨⎩00a例题讲解例1、当k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2123x k x k k --=-++:⑴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⑶没有实数根;例2、m x mx mx m 为何值时,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并2350-++=求出这时方程的根;例3、已知方程的两实数根为、,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所有知识点

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所有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 定义。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 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 首先看方程是否是整式方程。
- 再看方程是否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 最后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为2。
例如x^2+2x - 1 = 0是一元二次方程,而x^2+(1)/(x)-1 = 0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因为它不是整式方程),xy + x^2=1也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因为它含有两个未知数)。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直接开平方法。
- 对于形如x^2=k(k≥0)的方程,解为x=±√(k)。
- 例如,方程x^2=9,解得x = 3或x=-3。
- 对于形如(ax + b)^2=k(k≥0)的方程,解为ax + b=±√(k),然后进一步求解x,即x=(-b±√(k))/(a)。
例如(2x - 1)^2=4,则2x - 1=±2,当2x - 1 = 2时,2x=3,x=(3)/(2);当2x - 1=-2时,2x=-1,x =-(1)/(2)。
2. 配方法。
- 步骤:- 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
- 移项,使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得到ax^2+bx=-c。
- 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x^2+(b)/(a)x =-(c)/(a))。
- 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x^2+(b)/(a)x+((b)/(2a))^2=-(c)/(a)+((b)/(2a))^2。
- 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x +(b)/(2a))^2=-(c)/(a)+frac{b^2}{4a^2},然后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机构适用;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韦达定理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韦达定理[准备知识回顾]:1、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为)04(2422≥--±-=ac b aac b b x 。
2、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根的判别式为:ac b 42-=∆(1)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即x 1=242b b aca-+-,x 2=242b b ac a---.(2)当b-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即x 1=x 2=2b a-. (3)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没有实数根.反之: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方程没有实数根,则 。
[韦达定理相关知识]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21,acx x =21.➢ 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实数21,x x 满足acx x a b x x =-=+2121,,那么2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利用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可以比较简捷地检验解一元二次方程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 韦达定理的两个重要推论:推论1:如果方程02=++q px x 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p x x -=+21,q x x =21. 推论2:以两个数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0)(21212=++-x x x x x x .知识重难点梳理韦达定理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1)验根,不解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检验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2)由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及未知系数.(3)不解方程,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关于21,x x 的对称式的值,如,2221x x +,1121x x +221212,x x x x +2112121211,,x x x x x x x x ---等等.说明:如果把含21,x x 的代数式中21,x x 互换,代数式不变,那么,我们就称这类代数式为关于21,x x 的对称式.(4)已知方程的两根,求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 (5)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6)已知方程两个根满足某种关系,确定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 (7)证明方程系数之间的特殊关系.(8)解决其它问题,如讨论根的范围,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等.根的符号的讨论:利用韦达定理,还可进一步讨论根的符号,设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0(≠a 的两根为21,x x ,则:(1)当0,021>≥∆x x 且时,两根同号.①当0,0,02121>+>≥∆x x x x 且时,两根同为正数; ②当0,0,02121<+>≥∆x x x x 且时,两根同为负数. (2)当0,021<>∆x x 且时,两根异号.①当0,0,02121>+<>∆x x x x 且时,两根异号且正根的绝对值较大; ②当0,0,02121<+<>∆x x x x 且时,两根异号且负根的绝对值较大.题型一:由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及未知系数. 1、已知方程5x 2+kx-6=0 有一个根为2,求另一个根和k 的值变式训练1.已知方程02)1(32=+--x k x 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个根是 ,=k 。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

新方法一元二次方的应用及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讲义中考要求知识点睛一、根的判别式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定义: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 2224()24b b ac x a a -+=,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b x a += 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判别式: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x =.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x x a==-.③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若a ,b ,c 为有理数,且∆为完全平方式,则方程的解为有理根;若∆为完全平方式,同时b -2a 的整数倍,则方程的根为整数根.说明: (1)用判别式去判定方程的根时,要先求出判别式的值:上述判定方法也可以反过来使用,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0∆=;没有实数根时,0∆<.(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运用根的判别式24b ac ∆=-判定方程的根的情况(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无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二重根),不能说方程只有一个根. ①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在以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运用判别式,判定方程实数根的个数;(2)利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 (3)通过判别式,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4)借助判别式,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解的代数模型,解几何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二、韦达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两根为12x x ,,那么,就有()()212ax bx c a x x x x ++=--比较等式两边对应项的系数,得1212b x x a c x x a ⎧+=-⎪⎪⎨⎪⋅=⋅⎪⎩①,② ①式与②式也可以运用求根公式得到.人们把公式①与②称之为韦达定理,即根与系数的关系. 因此,给定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就一定有①与②式成立.反过来,如果有两数1x ,2x 满足①与②,那么这两数12x x ,必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利用这一基本知识常可以简捷地处理问题.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我们可以不求方程20ax bx c ++=的根,而知其根的正、负性.在24b ac ∆=-≥0的条件下,我们有如下结论:当0c a <时,方程的两根必一正一负.若0b a -≥,则此方程的正根不小于负根的绝对值;若0ba -<,则此方程的正根小于负根的绝对值. 当0c a >时,方程的两根同正或同负.若0b a ->,则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正根;若0ba -<,则此方程的两根均为负根.⑴ 韦达定理:如果20(0)ax bx c a ++=≠的两根是1x ,2x ,则12b x x a +=-,12cx x a=.(隐含的条件:0∆≥)⑵ 若1x ,2x 是20(0)ax bx c a ++=≠的两根(其中12x x ≥),且m 为实数,当0∆≥时,一般地: ① 121()()0x m x m x m --<⇔>,2x m <② 12()()0x m x m -->且12()()0x m x m -+->1x m ⇔>,2x m > ③ 12()()0x m x m -->且12()()0x m x m -+-<1x m ⇔<,2x m <特殊地:当0m =时,上述就转化为20(0)ax bx c a ++=≠有两异根、两正根、两负根的条件. ⑶ 以两个数12,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21212()0x x x x x x -++=. ⑷ 其他:① 若有理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根a b +a b a ,b 为有理数). ② 若0ac <,则方程20(0)ax bx c a ++=≠必有实数根. ③ 若0ac >,方程20(0)ax bx c a ++=≠不一定有实数根. ④ 若0a b c ++=,则20(0)ax bx c a ++=≠必有一根1x =. ⑤ 若0a b c -+=,则20(0)ax bx c a ++=≠必有一根1x =-. ⑸ 韦达定理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以及确定方程参数的值; ② 已知方程,求关于方程的两根的代数式的值; ③ 已知方程的两根,求作方程; ④ 结合根的判别式,讨论根的符号特征;⑤ 逆用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辅助解题:当已知等式具有相同的结构时,就可以把某两个变元看作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以便利用韦达定理;⑤ 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待定系数后,一定要验证方程的∆.一些考试中,往往利用这一点设置陷阱.重、难点1. 转化思想的渗透2. 对根的判别式的理解例题精讲一、判断方程根的情况【例1】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2340x x +-=;(2)216924y y +=;(3)()25170x x +-=。
精品 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和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和韦达定理一、知识内容提要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其根的判别式为:△=b2-4ac(1)△= b2-4ac>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2b b acxa-±-=,。
(2)△= b2-4ac=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x xa==-。
(3)△= b2-4ac<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主要应用方面:(1)判定方程根情况:根据方程或给定的条件,判定方程根的情况(不解方程);(2)确定字母取值范围:利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确定含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3)证明、探求参数条件:证明某种条件下方程根情况,或求参数满足条件等;(4)讨论根的性质: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把原问题转化为讨论根的性质。
3、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0(02≠=++acbxax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方程的两根为1x、2x,则acxxabxx=-=+2121,。
注:现在应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条件是042≥-=∆acb,即方程必须有实数解。
4.韦达定理的逆定理: 以两个实数21xx,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021212=++-xxxxxx注意:(1)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Δ≥0)为前提的,因此,运用韦达定理判定根具体条件必须考虑Δ≥0这一条件。
(2)运用韦达定理可以不解方程,求含有1x、2x的代数式值,常见变形如下:2122122212)(xxxxxx-+=+,21221221214)()(||xxxxxxxx-+=-=-,)(3)(21213213231xxxxxxxx+-+=+,21212111xxxxxx+=+二、考点分析(一)判别式的运用问题一、利用判别式,判定方程根的个数和情况.例1、不解方程,直接判断下列方程的解的情况:⑴2710x x --=⑵294(31)x x =-(3)22320x x --+= (4)2(1)02m x m x -++=(m 为常数)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k x k x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根的情况无法判断练习:⑴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 -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__________;⑵若关于x 的方程(x +1)2=1-k 无实根,则k 的取值为__________;⑶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1)04k x x -+-=有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例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2=++-k x k x (. (1)求证:无论k 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为a=1,另两边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练习:已知关于x 的方程 x 2-(k +1)x +2k -2=0⑴求证:无论k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⑵若等腰△ABC ,底边a =3,另两边b 、c 恰好是此方程的两根,求△ABC 的周长。
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韦达定理是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由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韦达发现并提出的。
韦达定理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的系数与根之间的关系来得到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c为实数,且a≠0。
根据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x = (-b ± √(b^2 - 4ac)) / (2a)。
在使用韦达定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 判别式:方程的判别式是指b^2 - 4ac这一部分,它可以用来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实数根与复数根:根据判别式的值,可以判断方程的根的类型。
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但可以有两个复数根。
3. 方程的系数与根的关系:根据韦达定理的公式,可以发现方程的根与方程的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当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增大时,根的变化趋势也会发生变化;当方程的一次项系数b增大时,根的取值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韦达定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特点。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方程的根,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方程的解的性质。
除了韦达定理,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其适用性,但韦达定理作为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大多数情况。
韦达定理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求解方程的系数与根之间的关系来得到方程的根。
在使用韦达定理求解方程时,需要注意判别式的值和方程的系数与根的关系。
通过韦达定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方程的解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及韦达定理
一、选择题
1.(2013湖北黄冈)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6x +c =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根为( )
A .2
B .3
C .4
D .8
2.(2013四川泸州)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
B .1k <且0k ≠
C . 1k ≥-且0k ≠
D . 1k >-且0k ≠
3. (2013四川泸州,)设12,x x 是方程233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
2112
x x x x +的值为( ) A .5 B .-5 C .1 D .-1
4. (2013福建福州,)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 )
A .x 2+3=0
B .x 2+2x =0
C .(x +1)2=0
D .(x +3)(x -1)=0
5.(2013山东滨州,)对于任意实数k ,关于x 的方程程x 2-2(k +1)x -k 2+2k -1=0的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没有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6.(2013广东广州)若0205<+k ,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k 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没有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7.(2013山东日照)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32=--x x 的较小根为1x ,则下面对1x 的估计准确的是 A .121-<<-x B .231-<<-x C .321<<x D .011<<-x
8.(2013·潍坊)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12
=--+x k kx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当0=k 时,方程无解 B .当1=k 时,方程有一个实数解
C .当1-=k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D .当0≠k 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9.(2013·鞍山)已知b <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1)2=b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有两个实数根
10.(2013贵州省六盘水,)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 k <﹣2
B . k <2
C . k >2
D . k <2且k ≠1
11.(2013湖北省鄂州市,)已知m ,n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a =0的两个解,若(m ﹣1)(n ﹣1)=﹣6,则a 的值为( )
A.-10
B.4
C.-4
D.10
12. (2009年烟台市)设a b ,是方程22009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a b ++的值为( )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9
13.(2009年日照)若n (0n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mx n ++=的根,则m +n 的值为
A.1
B.2
C.-1
D.-2
14.(2009年包头)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
22127x x +=,则212()x x -的值是( )
A .1
B .12
C .13
D .25
二、填空题 1.(2013湖北荆门)设x 1,x 2是方程x 2-x -2013=0的两实数根,则x 13+2014x 2-2013=______. 2.(2013四川绵阳)已知整数k <5,若△ABC 的边长均满足关于x 的方程2380x k x -+=,则△ABC 的周长是 。
3.(2013兰州,)若
,且一元二次方程kx 2+ax +b =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5. (2013湖南张家界)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4x +3=0有实根,则k 的非负整数值是 .
6.(2013·聊城)若x 1=-1是关于x 的方程x 2+mx -5=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x 2= .
7. (2013•新疆)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 +k =0有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8.(2013贵州省黔东南州)若两个不等实数m 、n 满足条件:m 2﹣2m ﹣1=0,n 2﹣2n ﹣1=0,则m 2+n 2的值是 .
9.(2013贵州省黔西南州)已知x =1是一元二次方程x 2+ax +b =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a 2+b 2+2ab 的值是 .
1月27日桂晓讲义
1.(2013山东菏泽)(1)已知m 方程220x x --=的一个实数根,求代数式22()(1)m m m m
--+的值.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m mx x 222
2+-=-的两个实数根1x 、2x 满足12x x =,求实数m 的值.
2.(2013山东菏泽)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1)330kx k x k -+++=(k 是整数).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其中12x x <),设y = x 2 - x 1,判断y 是否为变量k 的函数?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表达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2013四川南充)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012)1(2
=++--m mx x m .
(1)求出方程的根;
(2)m 为何整数时,此方程的两个根都为正整数?
4.(2013湖北孝感)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2k =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有实数k 使得
≥0成立?若存有,请求出k 的值;若不存有,请说明理由.
5.(2013四川乐山)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x 2k 1x k k 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ABC 的两边AB 、AC 的长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 的长为5。
当△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 的值。
6. (2012湖北孝感)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3)x +m +1=0.
(1)求证:无论m 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 1、x 2是原方程的两根,且|x 1-x 2|=,求m 的值和此时方程的两根.
7. (2012湖北鄂州)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x (m 3)x m 0---=.
(1)证明: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且|x 1|=|x 2|-2,求m 的值及方程的根。
8. (2012湖南怀化)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a 6)x 2ax a 0-++=的两个实数根.
(1)是否存有实数a ,使1122x x x 4x -+=+成立?若存有,求出a 的值;若不存有,请你说明理由;
(2)求使12(x 1)(x 1)++为负整数的实数a 的整数值.
9. (2012四川内江)如果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是12,x x ,那么1212,.,x x p x x q +=-=请根据以
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0,(0),x mx n n ++=≠求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已知方程两根的倒数;
2.已知a 、b 满足2215a 50,1550a b b ---==-,求a b b a
+的值; 3.已知a 、b 、c 满足0,16a b c abc ++==求正数c 的最小值。
10. (2012四川南充)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m -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
(1)求m 的取值范围.
(2)若2(x 1+x 2)+ x 1x 2+10=0.求m 的值.
11. (2011四川南充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1=0的实数解是x 1和x 2。
(1)求k 的取值范围;
(2)如果x 1+x 2-x 1x 2<-1且k 为整数,求k 的值。
17. (2010湖北孝感)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k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12121x x x x +=-,求k 的值.
12.(2010广东中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22=+-m x x .
(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 的范围;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 ,且1x +32x =3,求m 的值。
13.(2010四川乐山)从甲、乙两题中选做一题。
如果两题都做,只以甲题计分.
题甲: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222=++--k x k x 有实数根βα、.
(1)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 设k t βα+=
,求t 的最小值.
14.(2010 四川绵阳)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 2(1-m )x -m 2 的两实数根为x 1,x 2.
(1)求m 的取值范围;
(2)设y = x 1 + x 2,当y 取得最小值时,求相对应m 的值,并求出最小值.
15.(2010 湖北孝感)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201x p x x 有两实数根=-+-、.2x
(1)求p 的取值范围;(4分)
(2)若p x x x x 求,9)]1(2)][1(2[2211=-+-+的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