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各生理指标实验步骤

1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响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在532nm处有最大光吸收。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与TBA的显色反响产物在450nm和532nm处也有吸收。
测定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因此分别测定532nm和450nm处的吸光值,直接求得植物样品提取液中MDA的浓度;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计算公式如下:C(µmol.L-1)=6.45OD532-0.56OD450进一步算出每克样品鲜重中丙二醛的含量〔µmolg-1FW〕。
试剂:10%三氯乙酸〔TCA〕:10g三氯乙酸定容于100ml0.6%硫代巴比妥酸:0.6g用10%三氯乙酸TCA定容于100ml试验步骤:〔1〕取植物材料用液氮迅速研磨成粉,取0.2g左右材料,放入5ml离心管内。
〔2〕参加5ml 10%的三氯乙酸,提取30min后,10000r/min离心15min。
〔3〕取上清液2ml,参加2ml 0.6%TBA,混匀,在100℃水浴中煮15min,冷却,冷却后再测量。
〔4〕分别测定532nm和450nm处的吸光值。
以2ml〔加TBA,水〕水代替提取液作为对照管。
2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前者最大光吸收在465nm,后者在595nm。
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一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仪器和试剂:牛血清白蛋白500微克/毫升:10mg蒸馏水定溶至100ml考马斯亮蓝G-250:10mg溶于5ml 90%乙醇中,参加10ml85%的磷酸,用蒸馏水定溶于100ml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4支试管,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各1毫升,参加5毫升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2分钟后用10毫米光径的比色杯在595nm 下比色。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1.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分子,它的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的光合能力和叶片的健康状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或色度法进行。
其中,光谱分析通过测量叶片吸收和反射的可见光波段来计算叶绿素含量;色度法则是通过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乙醇或乙酸乙酯进行溶解,最后通过比色法来测定其含量。
2.蒸腾速率测定蒸腾是植物通过叶片气孔释放水分的过程,蒸腾速率可以反映植物水分的利用和调节能力。
蒸腾速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质量法和热法。
质量法是通过称量植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重量变化来计算蒸腾速率;热法则是利用蒸腾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测定蒸腾速率。
3.气孔导度测定气孔是植物调节气体交换的关键结构,气孔导度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气孔导度的测定可以通过气体交换技术进行,常用的方法有蒸腾流速法和扩散阻力法。
蒸腾流速法通过测定气孔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计算气孔导度;扩散阻力法则是通过测定气孔腔中水蒸气的扩散阻力来计算气孔导度。
4.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氧化应激是植物面临的常见环境胁迫,而抗氧化酶是植物对抗氧化应激的主要防御系统。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可以通过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化学法等进行。
比色法是基于酶催化反应产生的物质的颜色变化来测定酶活性;荧光法是通过检测酶催化反应产生的荧光信号来测定酶活性;电化学法则是通过测量酶催化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电荷来测定酶活性。
这些测定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也可以用于评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状态。
通过测定植物生理指标,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理机制和适应策略,为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植物生理指标是指用来衡量植物生理状况的具体参数或指标,在植物生理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光合作用指标、呼吸作用指标、蒸腾作用指标、叶绿素指标、产量指标和抗逆性指标等。
1.光合作用指标的测定方法:(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光合速率仪测定植物叶片在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2)光饱和点和CO2抗饱和点的测定方法:通过对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或CO2浓度的关系进行测定,确定光饱和点和CO2抗饱和点;(3)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4)光合机构有效光能利用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光合色素荧光分析仪测定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
2.呼吸作用指标的测定方法:(1)总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呼吸速率仪或气体分析仪测定植物组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总呼吸速率;(2)细胞内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法或氧电极法测定细胞内的呼吸速率。
3.蒸腾作用指标的测定方法:(1)蒸腾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蒸腾速率仪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的蒸腾速率;(2)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比值来反映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4.叶绿素指标的测定方法:(1)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叶绿素荧光分析仪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2)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测定方法:通过荧光指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等技术来评估叶绿素在光抑制和光保护状态下的变化。
5.产量指标的测定方法:(1)单株产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植株生物量、籽粒数或实际产量的测定来计算出单株产量;(2)单穗产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对穗长、穗粒数和粒重的测定来计算出单穗产量;(3)单粒产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对单穗粒数和粒重的测定来计算出单粒产量。
6.抗逆性指标的测定方法:(1)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植物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来反映植物的抗氧化能力;(2)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植物组织中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脯氨酸激酶等)的含量来评估植物的胁迫适应能力;(3)膜脂过氧化程度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植物组织中膜脂过氧化程度的指标,如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来评估植物膜的稳定性。
生理指标测定实验方案汇总

生理指标测定实验方案汇总预测指标:1.抗氧化酶系统.MDA2. 可溶蛋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3.叶绿素.类胡萝卜素4.可溶性糖5.游离氨基酸6.过氧化氢7. 谷胱甘肽.ASA1.抗氧化酶系统.MDA A 酶活测定试剂: PBS缓冲液0.05M (pH7.8):取0.663g NaH2PO4·2H2O和16.384gNa2HPO4·12H2O,加PVP10g,并加EDTA或者EDTA盐,使其浓度为2mM,加蒸馏水定容至1L。
用前冰箱或冰上预冷。
样品制备鲜样0.1-0.5g加入1 ml磷酸缓冲液(0.05M,pH7.8),稍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移入10 ml离心管中,再用4ml磷酸缓冲液分两次洗涤研钵并全部转入离心管中;10000×g4℃下离心20 min;上清夜贮于4℃冰箱中保存备测。
同时称取鲜样一份(0.1g左右)烘干称重。
S OD (λ=560nm)试剂配制:1LPBS 缓冲液中加入 Met1.93973g NBT[氮蓝四唑] 0.061323g EDTA-Na2 0.0037224g 核黄素0.00075272g 实验步骤:2.725mL反应液+250uL蒸馏水+25uL酶液【样品管】2.75mL反应液+250uL蒸馏水(光照作为100%CK)【照光对照管】2.75mL反应液+250uL蒸馏水(黑暗作为调零)【空白调零管】4000lx日光灯下反应20分钟,560nm比色。
反应温度25~35℃。
已知SOD活性单位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按下式计算SOD活性:SOD总活性=(Ack-AE)*V/(0.5*Ack*w*Vt)(式中SOD总活性以鲜重酶单位每克表示,Ack为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AE为样品管的吸光度,V为样品液的总体积ml,Vt为测定时样品用量ml,w为样品鲜重g)※※※【空白调零管】可在光反应快结束前配制并用黑色纸或铝箔包裹以避光。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本文介绍了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包括叶片持水率、植物暂时萎蔫率、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测定。
首先介绍叶片持水率的测定方法。
选择植株上部枝条健康完整的定型叶,摘取后混均匀分成三份即时称量鲜重,然后置入40℃恒温烘箱中烘40 min,取出称重,再置入85℃烘箱中恒温烘至恒重。
失水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叶片持水能力的高低,计算公式为失水率=[(鲜重-40℃烘40 min重)÷(鲜重-85℃烘至恒重)]×100%。
其次介绍植物暂时萎蔫率的测定方法。
观察植株叶片萎蔫下垂、翌日晨不能恢复正常者,即取盆中土壤测定。
将植株连土团倒出,用小刮铲从根的周围取土,剔除杂物后称重,带回室内置于105℃烘箱内烘至恒重。
每种植物每次测试一盆,按公式计算暂时萎蔫率:暂时萎蔫率=[(土壤湿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
接下来介绍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取各植株相同部位叶片,测定叶片的鲜重M1,然后将叶片浸入蒸馏水中使其吸水达到饱和状态,再取出擦干叶片至表面无水分残留,称重得到叶片的饱和鲜重M2,最后将叶片放进烘箱,105℃杀青半小时,再于85℃环境下烘至恒重,得到叶片干重M3.按公式计算叶片相对含水量。
然后介绍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取各植株相同部位叶片,用蒸馏水拭净叶片表面和背面,去除叶片中脉,剩下部分剪成大小为5mm×5mm的叶片。
取0.20g各3份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30ml蒸馏水,放于真空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气10min,以抽出细胞间隙空气。
缓慢放入空气,水即渗入细胞间隙,叶片变成透明状,细胞内溶质易于渗出。
取出锥形瓶,在室温下保持30min后用电导仪测定电导率L1,然后将加塞锥形瓶转入沸水中,水浴20 mins,取出冷却至室温后测定电导率L2.按公式计算细胞膜相对透性(相对电导率)。
最后介绍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
取各植株相同部位叶片,用90%乙醇浸泡2h,过滤后将滤液置于水浴中加热至乙醇挥发完毕,再用蒸馏水补足至定容,最后用显色剂显色后测定吸光度,按公式计算可溶性糖的含量。
基本生理指标测量

基本生理指标测量1.体温测量: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指示器。
测量体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口腔测温、腋窝测温和直肠测温。
其中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红外线体温计,将测温器放置在舌下,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温度显示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体温。
2.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和全身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测量血压时,常用的方法是用血压计和听诊器。
测量时,将血压计的袖带绕在被测者的上臂上,充气使袖带膨胀,然后逐渐放气,听诊器贴在被测者的动脉点上,当听到心音的时候,记录下此时的血压。
3.心率测量:心率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的频率,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测量心率的方法主要有手动计算心跳数和使用心率监测仪。
手动计算的方法是在静息状态下,感受到心脏的搏动,用计时器记录30秒内的心跳数,并乘以2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
使用心率监测仪时,将传感器带在胸前或手腕上,设备会自动记录心跳数。
4.呼吸频率测量: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反映了呼吸系统的状态。
可以通过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来计算呼吸频率,也可以使用呼吸监测仪来自动测量。
在静息状态下,计算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并记录下数值。
5.体重测量:体重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使用体重秤来测量体重,将被测者放置在秤上,读取显示器上的数值即可。
在测量体重时,应注意测量的时间和基准(比如空腹、同一时间、同一秤等)。
6.身高测量:身高是称量身体的垂直尺寸,对于评估人体生长和发育状态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身高尺或墙上的垂直标尺来测量。
站直并贴近测量仪器,使肩胛骨、头部、臀部和脚跟紧贴测量仪器,读取身高尺上与顶部垂直线对齐的数值。
除了上述基本的生理指标测量,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脑电图等。
这些指标一般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来进行测量和解读。
通过定期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保障人体健康。
植物生理学中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内容实验1 MDA(丙二醛)含量测定所需试剂:10%三氯乙酸(TCA)(纯) 0.25%硫代巴妥酸 (纯)实验2: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所需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 95%乙醇 85%磷酸实验3: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测定所需试剂:dl-甲硫氨酸(Met) NBT EDTA-Na2 核黄素实验4:CAT(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测定所需试剂:PBS(PH=7.0) 30% H2O2实验五: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即ASA—POD活性)测定所需试剂:ASA(分子量167.12) (乙=胺四乙酸=钠)EDTA—Na2 PBS (pH7.0) 30%H2O实验6: ASA(维生素C)含量测定偏磷酸 95%乙醇磷酸 4% 2,2-二联吡啶 FeCl3(或FeCl3·6H2O)实验7:GSH(谷胱甘肽, 媚力肽GSH 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化合物)含量测定所需试剂:NaH2PO4·2H2O DTNB(二硫代硝基苯甲酸) PBS (PH6.8)实验8:脯氨酸测定所需试剂:磺基水杨酸甲苯茚三酮冰乙酸 85%磷酸试验9:叶绿素含量测定。
80%丙酮试验9:GR活性测定试验10: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三氯乙酸试验11:超氧阴离子含量测定二.酶液和母液提取1. 酶液提取所需试剂: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8)(内含1% (m/v) 聚乙烯吡哆烷酮PVP),0.1mmol/L EDTANa2或EDTA),也可为(内含2% (m/v)PVP),0.2mmol/L EDTA Na2或EDTA)(先配制后用缓冲液定容)2. ASA . GSH母液提取所需试剂:5%偏磷酸1.抗氧化酶酶液提取(SOD.POD.CAT):1g(根据样品的量,少的可以适当减少)叶片加入预冷5ml. 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8)↓4℃冷冻15000g离心20分钟↓上清液即为酶液(5℃下保存一两天内备用,中短期用-20℃保存)2.ASA . GSH母液提取:0.1g叶片加入3ml预冷5%偏磷酸溶液↓4℃冷冻14000g离心10分钟↓上清液即为母液(5℃下保存备用)(偏磷酸可显著沉淀蛋白质和保护ASA)酶液提取所需试剂:PVP(聚乙烯吡哆烷酮):1%(1g溶于100ml水),1000ml需称取10g,此处用PBSEDTA-Na 2 : 0.1mmol/L (37.2mg EDTA-Na2溶于1000ml蒸馏水),此处用PBSPBS(缓冲液)配制方法:① Na2HPO4·12H2O ② NaH2PO4·2H2O取① 71.64g,蒸馏水定容至1L,取② 31.21g定容至1L,放置4℃冰箱备用PH=7.8 取① 91.5ml+② 8.5ml=100ml (浓度0.2mol/L)需要0.05mol/L→将上述溶液烯释至400ml (0.2mol/L*0.1=0.05mol/L*V)母液提取所需试剂:5%偏磷酸:称5g纯偏磷酸,定容至100 ml蒸馏水(需加热溶解,温度在50-60℃)偏磷酸有剧毒(偏磷酸难溶解,先得用研钵提前研碎,后用磁力搅拌器溶解一到两天后再定容)(现所用为38%HPO3,所以需称65.7895g,定容至500ml)三.实验步骤实验1:MDA含量测定1.1所需试剂:10%三氯乙酸(TCA)(纯)称10g定容至100ml0.25%硫代巴妥酸 (纯) 称0.25g用10%TCA定容至100ml(配制时,可一次完成,先配TCA,不要定容,再加入硫代巴比妥酸,然后定容,若难溶解,可以在磁力搅拌器上微热)1.2步骤:取0.3g叶片,加4ml磷酸缓冲液研磨,加入 4ml 0.25%的硫代巴比妥酸(溶于10%的三氯乙酸)溶液↓摇匀95℃加热15分钟↓快速冷却3000g离心15分钟↓取上清测定 OD532,OD600,OD450值↓按公式求 MDA浓度=6.45×(OD532-OD600)-0.56OD450 (μmol/L)可溶性糖浓度=11.71×OD450 (mmol/L)最后计算 MDA含量(μmol/g FW)= [4×(MDA浓度x)×10-3/0.1]同时,可测得可溶性糖含量(m mol/g FW)= 4×(可溶性糖浓度χ)×10-3/0.1(用多波长测定,在测定之前一定要矫正基线,公式中的参数可以直接在分光光度计上输入)注意:以0.25%的硫代巴妥酸溶液作空白调零MDA含量测定的改进1.可以用做酶活性时提取的酶液来直接测定MDA含量,用量可以定为1.0、1.5或2.0(较好)ml。
测定各生理指标的试验方法

测定各生理指标的试验方法测定各生理指标的试验方法1.4.1 电导率的测量(浸泡法)[5]取大小相当的植物叶片(尽量保证叶片的完整性,少含茎节),用自来水洗净后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叶片剪成适宜长度的长条(避开主脉),快速称取鲜样,每份0.1g,分别置于10ml去离子水的刻度试管中,盖上玻璃塞置于室温下浸泡处理12h,用电导仪测定浸提液电导(R1),然后沸水浴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后摇匀,再次测定浸提液电导(R2)。
根据公式:相对电导率=R1/R2×100% 算出电导率。
1.4.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氮蓝四唑法)[5]取各株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片(去叶脉)0.5g于预冷的研钵中,加1ml预冷的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上研磨成浆,加缓冲液使最终体积为5ml。
取1.5~2ml于4000r/min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SOD粗提取液。
取32支试管(30支测定管,2支对照管),分别加入1.5ml0.05mol/l磷酸缓冲液、0.3ml130nmolMet溶液、0.3ml750μmol/l NBT溶液、0.3mol100μmol/l EDTA液、0.3ml20μmol/l核黄素、0.05ml酶液(其中2支对照管以缓冲液代替酶液)、0.25ml蒸馏水,混匀,将一支对照管置于暗处,其他各管于4000lx日光下反应20min(要求各管受光情况一致,温度高时缩短,低时延长)。
反应结束后,以不照光的对照管做空白,分别测定其他各管的吸光度。
计算公式:SOD总活性(U/g)=[(ACK-AE)×V]/(0.5×ACK×W×Vt)注:SOD总活性以每克样品鲜质量的酶单位表示(U/g);ACK为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AE为样品管的吸光度;V为样品液总体积(ml);Vt为测定时样品用量(ml);W为样品鲜质量(g)。
1.4.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愈创木酚法) [5]酶液提取:取5.0g植物叶片,洗净,剪碎,放入研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原理 植物在逆境下遭受伤害(或衰老)与活性氧积累诱发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膜脂过氧化的产物有二烯轭合物、脂类过氧化物、丙二醛、乙烷等。其中丙二醛(MDA) 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因此可通过测定 MDA 了解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以间 接测定膜系统受损程度以及植物的抗逆性。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 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 0.2g ,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 及 2~3ml 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 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 3~ 5min。 (3)取滤纸 1 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 到 25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 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 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 25ml,摇匀。 (5)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 1cm 的比色杯内,以 95%乙醇为空白,在波 长 663nm 和 645nm 下测定吸光度。
问题及质疑: 1.酸性体系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加热反应后的最终产物为红色,再实验过程中,仅有少数时 候能发现红色产物。原因有待确定。 2.经查看文献资料,反应步骤已经是优化的,没有问题。甲苯萃取脯氨酸与茚三酮的反应产 物,消除了多余未反应的茚三酮,磺基水杨酸,提取液中其他杂质(如色素)以及 PH 变化
【注意】 所用 KMnO4 溶液及 H2O2 溶液临用前要经过重新标定。
四、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 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 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 A 与其中溶质浓度 C 和液层厚度 L 成正比,即 A= αCL 式中:α 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 1cm 时, α 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 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 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 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 a、b 和 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A,并根据叶 绿素 a、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 a、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 最大吸收峰。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 a 和 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 醚、丙酮和氯仿。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 比值高则大,比值小则反之。
加蒸馏水至------100ml 实验步骤:
(1)称取 0.1g 样品放入研钵,加 5ml 3%磺基水杨酸研磨成匀浆,100°C 沸水浴 15min; (2)冰上冷却,4000rpm 离心 10min; (3)提取液 2ml+冰醋酸 2ml+25%茚三酮 2ml 混合均匀,100°C 沸水浴 30min,冰上
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
【原理】 过氧化氢酶(CAT)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 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e-
R(Fe+2)+H2O2==R(Fe+3+OH-) 2e-
R(Fe+3OH-)2+H2O2==R(Fe+2)2+2H2O+O2 据此,可根据 H2O2 的消耗量或 O2 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 量(反应过量)的 H2O2 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 多余的 H2O2
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 茚三酮法 1.1 原理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但在逆境(干旱、低温、高温、盐
渍等)及植物衰老时,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增加10-100倍,并且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与
逆境程度、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
( A B) VT 1.7 酶活(mgH2O2/gFW·min)= FW V 1 t 式中 A—对照 KMnO4 滴定毫升数; B—酶反应后 KMnO4 滴定毫升数; VT—酶液总量(ml); V1—反应所用酶液量(ml); W—样品鲜重(g); 1.7—1ml 0.1mol/L 的 KMnO4 相当于 1.7mg H2O2。
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
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 520nm 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
的含量。 1.2 步骤 试剂:(1)25%茚三酮:茚三酮------------0.625g
冰乙酸------------15ml 6mol/L 磷酸--------10ml 70°C 水浴助溶; (2)6mol/L 磷酸:85%磷酸稀释至原体积的 2.3 倍; (3)3%磺基水杨酸:磺基水杨酸------3g
六、种子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一【原理】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淀粉酶,尤其是萌发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 主要是 α-淀粉酶和 β-淀粉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萌发时间迅速增加, 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供幼苗生长。α-淀粉酶随机水解淀粉的 α-1,4-糖苷键, 作为淀粉分解的起始酶而起主要作用;其水解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 还原糖;β-淀粉酶水解非还原端的第二个 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芽糖,并 能使一部分糊精糖化。
两种淀粉酶具有不同理化特性,α-淀粉酶不耐酸,在 pH3.6 以下迅速钝化; β-淀粉酶不耐热,在 70℃下 15min 则被钝化。据此,在测定时钝化其中之一, 就可以测定出另一种酶的活力,本实验采用加热钝化 β-淀粉酶测出 α-淀粉酶活 力,再与非钝化条件下测得的总淀粉酶活力比较,求出 β-淀粉酶活力。淀粉的 水解产物麦芽糖及其它还原糖能与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使其还原生成红 色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淀粉酶水解产物的浓度 成正比,可用麦芽糖(或葡萄糖)浓度表示,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 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注意事项: 1.可溶性糖与 TBA 显色反应的产物在 532 nm 也有吸收(最大吸收在 450 nm),当植物 处于极度干旱时可溶性糖含量会增高,必要时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2.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增强 MDA 与 TBA 的显色反应,当植物组织中铁离子浓度过低时应 补充 Fe3+(最终浓度为 0.5 nmol · L-1) 3.如待测液浑浊,可适当增加离心力及时间,最好使用低温离心机离心。
CT = 20.29D645 +8.02D663
(浓度单位:mg/L)
Chl(mg/g 叶)= C(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FW(g)
注意事项:
(1)避光。
(2)时间控制,研磨以及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3)叶绿素一定要提干净,以免造成误差。
叶绿素 a、b 的总含量 = 8.02OD663 + 20.20OD645 注意:1.叶绿素一定要提干净,避免造成测定误差 2.叶绿素初提液体积不要太多,以免浪费试剂,如果浓度太高可进行适当稀 释
【方法】 1.酶液提取 取小麦叶片 2.5g 加入 pH7.8 的磷酸缓冲溶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 25ml 容量瓶中,用该缓冲液冲洗研钵,并将冲洗液转入容量瓶中,用同一缓冲液定容, 4000rpm 离心 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2.取 50ml 三角瓶 4 个(两个测定两个对照),测定瓶中加入酶液 2.5ml,对照瓶中加入 煮死酶液 2.5ml,再加入 2.5ml 0.1mol/L H2O2,同时计时,于 30℃恒温水浴中保温 10min, 立即加入 10% H2SO4 2.5ml。 3.用 0.1mol/L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 H2O2,至出现粉红色(在 30min 内不消失)为终点。 4.结果计算: 酶活性用每克鲜重样品 1min 内分解 H2O2 的毫克数表示:
照;
(4)混合沸水浴 15min,冰上冷却; (5)4000rpm 离心 10min; (6)取上清再 532nm,600nm,450nm 波长下的光密度值。 3. 计算方法
式中,Vt:提取液总体积(mL)----------------10ml; Vs:测定用提取液体积(ml)-------------2ml; FW:样品鲜重(g)---------------------0.1g。
加 ddH2O 至---------250ml (2)0.6%硫代巴比妥(TBA):TBA------------0.6g
加 5%TCA 至---------100ml 实验步骤:
(1)称取材料 0.1g,加 10% TCA 2ml 研磨至匀浆,再加 8ml 进一步研磨; (2)4000rpm 离心 10min,取上清至新管; (3)2ml 提取液+2ml 0.6% TBA,混合均匀,2ml ddH2O+2ml 0.6% TBA 为空白对
5H2O2+2KMnO4+4H2SO4 5O2+2KHSO4+8H2O+2MnSO4 即可求出消耗的 H2O2 的量。
【仪器和用具】 研钵;三角瓶 50ml×4;酸式滴定管(10ml);恒温水浴;容量瓶 25ml×1。
【试剂】 10% H2SO4;0.2mol/L 磷酸缓冲液 pH7.8; 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 KMnO4(AR)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 1000ml,用 0.1mol/L 草酸溶液标定; 0.1mol/L H2O2:市售 30% H2O2 大约等于 17.6mol/L,取 30% H2O2 溶液 5.68ml,稀释至 1000ml,用标准 0.1mol/ KMnO4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 0.1mol/L 草酸:称取优级纯 H2C2O4 ·2H2O 12.6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