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体系。
2.凯恩斯主义 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著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 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 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 激经济,维持繁荣。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 行归纳与整合,使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 制,翻开了 20 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崭新一页。
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
义过渡。⑤结果是经济恢复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最终形成的表现:世界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 义国家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以 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4.影响: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 方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 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特别提醒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②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③资本主义殖民体系。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
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在该体系中,资本主义国家居主导
地位,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掀起瓜 分世界的狂潮。
专题 5 第二次工业革命下的世界(20 世 纪前期的斗争与制度探索)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电 来自百度文库时代来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 义进入大企业时代。
(1898 年,戊戌变法开始;1901 年,清末新政开始;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年):①“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
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
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②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 限度,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导致阶级
1922 年,苏联成立;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 权。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 年,五四运动爆 发;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 年,美国经济迎来“柯立芝繁荣”。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出现电视,1929 年,英国首次 播送电视节目。
20 世纪 20—30 年代,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法西斯 政权。 1936 年,斯大林模式形成。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7—1945 年,中国全面抗日战争。)
3.斯大林模式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前苏联工业化 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 70 年的一种经 济体制。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
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 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 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它 形成的标志为苏联 1936 年宪法的通过。由于苏联是在斯 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
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
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人们通 常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基本线索】 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交通 工具与通讯手段的发展。 2.主要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
动;武力威逼,甚至直接殖民统治。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 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1916 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 1914—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 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918 年,苏俄国内战争爆发,采取“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华盛顿会议召开。
二、苏俄(苏联)的探索之路 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其特征是: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 过渡后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体制在苏联确立。 1.列宁的探索 (1)十月革命(1917 年) ①“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 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 土地改革。 ②十月革命爆发后,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 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 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 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考情分析】
模块
考题
经济 2018·全国卷Ⅲ·34
经济 2017·全国卷Ⅰ·34
经济 2016·全国卷Ⅱ·34
命题视角 1929—1933 年经济大
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苏联的经济发展 斯大林模式——苏联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重要概念】 1.垄断资本主义
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形成起来的。确立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国内 的统治,加剧了政治经济矛盾,加强了垄断资本的对外
矛盾尖锐,苏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这一 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
(3)新经济政策(1921—1925 年):①1921 年,俄共(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②新经济政策在建设社会主 义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根本不 同,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③新经济 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 设想和实践。④列宁找到了一条适合落后的俄国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