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合集下载

中和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中和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中和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课标解读化学实验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化学概念。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认真完成课标中要求的必做实验,让学生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

历年中考对酸碱盐的要求高于课程标准(如增加盐的性质,对酸碱的性质要求从"认识"提高到"掌握"),酸碱中和反应也不例外,因此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应对历年中考试题进行梳理。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九年级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及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要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内容,通过对中和反应的再次探究,学生对于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实质会理解更透彻,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学情分析1、知识准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酸和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及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技能准备: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练习,由于疫情的原因,学生基本能进行实验操作,但不熟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复习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实质。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确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3)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领会过量问题的解题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探究性试题,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去解释实际问题,学会遇到困难能够逐个击破的策略。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确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总结反应后溶质成分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整理归纳实验准备:试管架、试管若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废液缸、试管刷等。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复习目标并解读目标复习导入1、什么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吗?2、溶液的酸碱度如何表示?提问学生回答,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CaO+H2O=Ca(OH)2 , Na2CO3+Ca(OH)2=2NaOH+CaCO3↓ ;
(2)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NaOH NaCl , 可 能含有的物质是 Na2CO3或Ca(OH)2。
(3)该同学取反应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发现液体混浊,没有其他现象,然后向该混浊液 体中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到液体变为红色,由此 他推断滤液A中的
思考:为什么要把猜想②和猜想③的答案互换?
思考:验证猜想②是要证明什么物质存在? 思考:验证猜想③是要证明什么物质存在?
思考:验证猜想①的思路是什么?
适量 Na2CO3溶液等
适量稀酸或 含Ca2+的溶液等
少量反应后滤液
证明滤液中 没有Ca(OH)2
少量反应后滤液
证明滤液中 没有Na2CO3
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HCl =NaCl+H2O, 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
有的物质是 NaCl NaOH ,
若反应后溶液呈无色,溶液的可能成
滴有酚酞 分是 ①NaCl ② NaCl HCl 。
的NaOH 溶液
友情提示:(酚酞和水除外)
舌尖上的美味
我国在明代就掌握了它的制作工艺 它富含蛋白质 它以生石灰、纯碱、食盐等为原料 原料生成氢氧化钠使蛋白质凝固并杀死细菌
(2)初步推断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适量水
CaO 过滤
滤液A 一定有NaCl NaOH 可能有Na2CO3或Ca(OH)2
原 Na2CO3 料 NaCl
加水
加酚酞
滤渣
混浊液体

初中化学《物质反应后成分的探究》课件

初中化学《物质反应后成分的探究》课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都收获了什么?
另一同学取同样的碳酸钙固体用普通 酒精灯加热1~2分钟,将加热后的固体放 入水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此时加热后的固 体成分为 CaCO3 ,发生该情况的原因 是 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 ,
我会探究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 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 碳酸钙 . 猜想的依据是: CO2+Ca(OH)2=CaCO3↓+H2O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 部分 变质,其成分是 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试液 实验现象 有 大量气泡 生成 溶液成红色 实验结论 原溶液里一定有 碳酸钙 ,
原溶液里一定有氢氧化钙 ,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1)、(2),你得出的结论是 猜想 ② 成立. 【反思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 还需考虑的是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或反应物是否过量) ,
物质反应成分的探究
中和反应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溶 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1、氯化钙 2、氯化钙和稀盐酸 3、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碱的化学性质:
1、酸碱指示剂(酚酞、紫色石蕊 试液、pH试纸等) 2、CO2 3、CuSO4溶液
酸的化学性质:
1、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等) 2、活泼金属(如:铁、锌、镁等) 3、碳酸盐(如:CaCO3、 Na2CO3等) 4、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等)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A. NaOH B. HCl C. NaCl D.H2O
2、假如向具有酚酞旳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
溶液变为红色。那么此时所形成旳溶液中,除具有酚酞
外,还具有旳溶质是( C )
A. NaOH和HCl
B. HCl和NaCl
C. NaOH和NaCl D. NaCl和H2O
3、某学习小组旳同学在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旳试验后,
【现⑵设 象小计产丽与生同试 ,学验据取此】少推⑴许断烧同杯学小中们敏旳取同溶少学液许旳于烧猜试杯测管中不中旳成,溶立滴液,加于理氯试由化管是钡中溶,酚中液滴酞没,加溶有有酚液氢白酞没氧色溶有化沉液变钠淀,红生无,溶成明液,显。
她据此拟定溶质还有硫酸。反应旳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 。 ⑶小华同学提出质疑,因为溶液中旳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证明溶质是否还有硫酸,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要求不能选用指 示剂和pH试纸)。
是正确旳。
②你以为小红旳试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旳猜测,理由
是 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拟定是否具有HCl

③假如要证明你旳猜测是正确旳,请你填写下面旳试验报告。
试验环节
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
锌 氧化铁
碳酸钠 氢氧化铜
有气泡产生 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黄色 有气泡产生
固体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⑴在探究化学反应后旳剩余物质旳成份是,除了考虑生成物,
还要考虑
反应物旳用量

对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对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主题五:课后回顾【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
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
焰上,观察到,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
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图20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1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一条即可)。

今日心得:。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共18张PPT)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共18张PPT)

硫酸铜 溶液
酚酞
反应后
的溶液
反应后 的溶液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过量的氢氧化钠
则成分为: NaCl 、NaOH
硫酸铜 溶液
酚酞
反应后
的溶液
反应后
的溶液
继续设计实验,探究上述试管中的溶 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过量的盐酸
步骤
现象
结论
恰好完全中和
( NaCl)
★ ★
取少量反应后溶 液于试管中, 若溶液仍为紫色 加几滴石蕊试液 若溶液由紫变红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猜想反应后的溶质为(写出所有可能的 组成) 。
NaOH;NaOH和Ca(OH)2; NaOH和Na2CO3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1、NaOH 2、NaOH 和 Ca(OH)2 3、NaOH 和 Na2CO3
检验是否含有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 溶液变红色 _________ NaOH 液
NaOH
Thank You!
(1)先向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溶液至固体恰好全部 溶解为止,关闭活塞,振荡,观察到气球变大。然后 再将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广口瓶中,关闭活塞, 振荡,发现气球明显变小,同时在广口瓶中还能观察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广口瓶中的溶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广口瓶中的溶液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经过大家对广口瓶中所发生的反应进行分 析,认为瓶内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填化学式,下同)_ NaCl _______. 小明取广口瓶内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 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结论:广口瓶溶液中 Na2CO3 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小红认为,可能还存在BaCl2,大家一致认为小红的结论 BaCl2和Na2CO3不共存 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经大家 讨论,达成共识:广口瓶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aOH.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 反应后成分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 反应后成分探究

②为了验证该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 玻璃棒
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
读出pH=5。
【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向滤液中加入适
量 AC (填序号)。
A.铁粉
B.氯化钙溶液
C.石灰石
解析 (1)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1号试管溶液变红色,说 明显碱性,所以1号试管中是氢氧化钠溶液。(2)乙图中2号试管中氯化钡溶液能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 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猜想假设】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溶质仅有 HCl;若BaCl2溶液过量,滤液中溶质有HCl和BaCl2;若稀H2SO4过量,滤液中溶质有 H2SO4和HCl。【进行实验】①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 有钡离子,则猜想三正确。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 是取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 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中溶质为HCl 和BaCl2,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以加入铁粉或石灰石。
3.可能含NaClO3、NaCl 你认为还可能是: 可能含NaClO3、NaCl和NaOH 。 【查阅资料】
(1)次氯酸钠(NaClO)溶液呈碱性;有强氧化性,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稳
定,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均能分解:2NaClO +2NaCl。
2NaCl+O2↑;3NaClO
NaClO3
(2)氯酸钠溶液呈中性。
①Cl2+2NaOH NaClO+NaCl+H2O

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c.反思
氢氧化钠应 _密__封__保存
4、提纯变质的氢氧化钠(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1)若实验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提纯样品得到纯净的 氢氧化钠固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 。
(2)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向样品中加水溶解,再滴加适量的 试剂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样品,涉 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Ba(OH)2+Na2CO3===BaCO3↓+2NaOH。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步骤二
取少量固体溶解,并滴加足
探究反应后物质成分,其本质是物质的检验 或离子的检验,所以根据所需检验的物质或离子 的特殊性质选择试剂,但不能对后面需检验的物 质或离子造成干扰。
一、有关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成分的探究
氯化铜溶液 或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典型例题】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 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 空格). 【【演学示生实板验演】】将该一反定应量的的化稀 学方H2程SO式4加入H2到SO盛4+有2NNaaOOHH溶=.N液a2的SO小4烧+2杯H2中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 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 是 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或氢氧化.钠)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要求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要求
2.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生成。
3.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等。3Biblioteka 实验步骤。3.1材料准备。
在进行实验前,学生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反应物A和反应物B。
实验室玻璃器皿:如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精密天平、试剂瓶等基本实验仪器。
3.2实验操作。
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称量反应物:使用精密天平分别称量反应物A和反应物B。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要求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实验与探究】(1)实验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又为。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假设2:含KOH和K2CO3;假设3:只含K2CO3(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

一、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A)溶质可能只是NaCl与NaOH(B)溶质可能只是_______(C)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实验探究】上述猜想中都有Na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为无色.证明猜想_______不正确。

②小刚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用下列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方案预计现象方案一: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以上探究,猜想___正确。

【反思与拓展】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要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进行改良。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Ⅰ: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专题复习之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51张PPT)

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专题复习之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51张PPT)

谢谢大家
挑战自我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 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N_a_C_l_、__N_a_2_C_O_3 ___。
BaCO3 BaSO4
溶液中可能含有BaCl2
一、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部分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常需要借助其他试剂来验证二者发生 了反应。常见的方法如下: 1. 指示剂法 2. pH变化法 3. 温度变化法 4. 其他试剂法
二、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 方法一 指示剂法 1. 实验原理:因氢氧化钠、稀盐酸、氯化钠三种物质的酸碱性都不同,故可借助酸 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特别提醒】实验中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的原因是_紫__色__石__蕊__溶___ _液__在__碱__性__溶__液__中__呈__蓝__色__,__在__中__性__溶__液__中__呈__紫__色__,__两__色__之__间__的__界__限__不__明__显__,__使__得__对___ _反__应__的__终__点__判__断__不__准__确________。
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__的_C_a_C_2加__入__Na_2_CO_3_溶_液__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专题十二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

专题十二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

专题十二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一、复习目标1.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对物质反应后可能存在的成分作出猜想或假设。

2.根据问题的实际情景,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案。

3.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检验物质存在的方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根据物质反应的量、图像、反应过程中的现象等证据进行反思推导反应后物质的成分。

4.能对实验的事实与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纳、反思、总结,得出合理的结论。

5.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6.形成探究反应后物质成分的一般思路。

二、方法指引(一)解题线索:以实验探究为线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围绕科学实验探究的路径寻找有关反应前后的有关量的关键信息和字词,从而判断反应后的物质中是否存在反应物。

(二)题型类别三、典型例题及变式训练(一)一个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典型例题 1】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方案设计】小亮、小丽、小林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小丽猜想:溶质只有 NaCl;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答案】【方案评价】小丽【方案反思】盐酸呈酸性,氯化钠呈中性,两者都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作出猜想】NaCl和NaOH ;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即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实验设计及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小林猜想正确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你的猜想正确【解析】(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溶液,其 pH 值等于 7,所以可以判断小丽的方案是正确的;根据盐酸呈酸性,而氯化钠呈中性,其中盐酸和氯化钠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不能仅仅根据酚酞不变色就判断反应恰好完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