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0篇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0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一: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讲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发现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通过实物演示和更多例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教学反思二:小组合作活动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小组的合作效率不高,存在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讨论的情况。
未来在组织小组活动时,需要更加明确小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和计算中来。
教学反思三:在书面练习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粗心大意的情况,如运算符号看错、计算步骤遗漏等。
这提醒我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培养,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反馈来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教学反思四:通过游戏环节,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游戏设计过于简单,未能充分挑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未来在设计游戏时,需要增加难度层次,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反思五:在总结反馈环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计算错误不够重视,缺乏自我检查和修正的能力。
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和修正错误。
教学反思六: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流畅,但时间分配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练习题未能充分展开。
未来在备课时,需要更加精细地规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讨论。
教学反思七: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混淆。
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概念讲解和辨析,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
教学反思八:通过生活应用实例的讲解,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但部分学生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存在困难。
未来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激发,但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
2.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思维严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一)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想不想买点海产品做纪念?明明同学也准备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我们一起来海边商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预设1:海豚23元、贝壳25元、海螺13元、珊瑚标本17元预设2:明明拿了50元钱,要买海螺和珊瑚标本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连加、连减问题,并随机板书以下问题:1.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2.要买海豚、贝壳和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先看第一个问题,“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能自己解决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预设:用50元连续减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的钱,就算出剩下多少钱。
50-13-17=20(元)关于这个连减算式的竖式计算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预设1:预设2:5 0- 1 33 7- 1 72 0预设: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13+17=30(元) 50-30=20(元)二、算法交流,沟通优化(一)组内交流,思维碰撞师:做完的同学把你的做法讲给同位听一听。
学生同桌交流。
(二)全班交流,梳理算法师: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全班同学听?引领学生依次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年级下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一、连加题1. 25 + 30 + 15 =-解析:先算25 + 30 = 55,再算55 + 15 = 70。
答案:70。
2. 18 + 22 + 30 =-解析:18 + 22 = 40,40 + 30 = 70。
答案:70。
3. 32 + 28 + 10 =-解析:32 + 28 = 60,60 + 10 = 70。
答案:70。
4. 15 + 25 + 35 =-解析:15 + 25 = 40,40 + 35 = 75。
答案:75。
5. 20 + 30 + 20 =-解析:20 + 30 = 50,50 + 20 = 70。
答案:70。
6. 12 + 18 + 20 =-解析:12 + 18 = 30,30 + 20 = 50。
答案:50。
7. 23 + 32 + 15 =-解析:23 + 32 = 55,55 + 15 = 70。
答案:70。
8. 16 + 24 + 30 =-解析:16 + 24 = 40,40 + 30 = 70。
答案:70。
9. 35 + 25 + 10 =-解析:35 + 25 = 60,60 + 10 = 70。
答案:70。
10. 17 + 23 + 30 =-解析:17 + 23 = 40,40 + 30 = 70。
答案:70。
11. 22 + 28 + 20 =-解析:22 + 28 = 50,50 + 20 = 70。
答案:70。
12. 13 + 17 + 20 =13. 24 + 31 + 15 =-解析:24 + 31 = 55,55 + 15 = 70。
答案:70。
14. 15 + 25 + 40 =-解析:15 + 25 = 40,40 + 40 = 80。
答案:80。
15. 20 + 35 + 15 =-解析:20 + 35 = 55,55 + 15 = 70。
答案:70。
16. 14 + 16 + 20 =-解析:14 + 16 = 30,30 + 20 = 50。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02.jpg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你会填吗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60-24-16= 18+27+39=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
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第一组28人第二组34人第三组22人二、新课学习1.教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学生:28+34+23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教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学生汇报后教师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是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介绍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旨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连续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的技巧,并能正确处理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且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式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表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序,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式题。
2.正确处理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四、学情评估: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数数能力和简单的加减法知识,但对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尚在起步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图片、例题、练习题等,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题,如购物场景、食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学建议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信息窗5)》教学建议信息窗5——买纪念品信息窗呈现的小朋友去买纪念品的情境,其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珊瑚标本、海螺、贝壳和海豚玩具的单价以及一个小朋友说的“我买贝壳和海螺”。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运算的顺序,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并能运用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前面几个信息窗大海边的话题,通过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该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鉴于本信息窗的特点,信息相对比较多,而且所学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与前面几个信息窗差别较大,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会影响后面的教学,建议教学时,学生找到信息,老师以课堂教学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问题“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进入“你说我讲”的环节。
“你说我讲”中有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
红点问题是学习连减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以及解决这种问题的两种方法。
绿点问题是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还剩多少钱”教材在编写时提供了两种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通过小博士介绍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二种方法: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教材之所以在这里呈现第二种方法,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另外因为学生没有学习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所以教材呈现了先加后减分步计算的方法。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列算式。
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50-13-17”。
教师顺势提出问题:“50-13-17”得多少呢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50-13-17”等于多少呢让学生尝试,并把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后面的组问交流做好准备。
其次组织交流,梳理算法。
交流时,要做到有层次,由易到难,先交流分步竖式计算的方法,再交流连续减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本节课到此结束!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情境导入
摘南瓜啦!摘南瓜啦! 三个组在摘南瓜。第一组摘了28个,第二组摘了34 个,第三组摘了22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
理解题意: 第一组摘了28个南瓜,第二组摘了34个南瓜,第三组摘了22个南瓜,求一共摘了多少 个南瓜,就要把三个组摘的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列式:
47-15+18=
。
探究:47-15+18的计算方法
通过以前的学习可知,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47
47-15+18=50(个)
32
为了简便,也 可以写成一个 竖式。
47
-1 5 32
+1 8 1 50
-1 5 32
先求出下 来15人后, 车上还剩 多少人
再求上去 18人后, 车上现在有 多少人
探究:84-40-26的计算方法
方法二:可以先算出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大南瓜,再求还剩多少个南瓜。
84-40-26= 18.(个)
40
84
+2 6
-6 6
66
18
问题:还剩多少个南瓜?
理解题意: 共有84个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求还剩多少个。可以从总数 中减去李大爷运走的,再减去王叔叔运走的,也可以先求出两人运走的数量和,再从总 数里减去两人运走的数量和。用连减的方法计算或分两步解答。
列式:
84-40-26= 18(个)
答:还剩18个。
归纳总结:计算连减算式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列竖式时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不用写竖 式。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
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
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
(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当小老师
这三道计算分别 错在哪里? 你认为有什么 需要注意的?
解决问题
20
方法一:
方法二:
50-25-5=20(元) 50-(25+5)=20(元)
30
踢毽子比赛,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合计
小兰踢的个数 14 8 12 34 小芳踢的个数 7 13 20 40 9 小明踢的个数 11 18 38
踢毽子比赛,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合计
小兰踢的个数 14 8 12 34 小芳踢的个数 7 13 20 404-0(7+13)=20 9 小明踢的个数 11 18 383-818-11=9
吹泡泡
143802370-+-(7-561709+02-+3-7-5874)=192209
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2+34+18= 62+30-45= 47-(26+15)=
笔算加、减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计算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下面的计算对吗?请在对的旁边打“√”,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夺红旗
61 54 94 70 75
25 +36
1
61
前两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练习的内容:
yu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熟能生巧!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练习课
1、口算
佳佳
(1)28+2= 30 (5)9+2 (6)9+(25-5)= 29
(佳佳3)47+3= 50 (7)80-30-10= 40佳佳 (4)6+(47+3)= 56 (8)80-(30+10)= 40
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