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特征分析
运动神经元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特征分析作者:胡辉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06期【摘要】目的研究运动神经元病(MND)胸锁乳突肌(SCM)的肌电图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1例MND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整理349例非MN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均进行SCM肌电图检测,对比分析其特征的差异性。
结果 MND组患者的SCM肌电图异常情况较多,其异常率道道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异常情况与患者的诊断情况呈现正比关系,确诊患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患者的异常情况以自发电位和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异常为主;而患者的延髓症状的SCM肌电图的特异性较高。
结论MND患者的SCM肌电图异常率机器特异性较高,患者的差异情况手延髓肌受累的影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诊断。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特征作者单位: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 MND是临床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一种,在其形成当中会对患者的大脑皮质椎体细胞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造成损伤,在诊断的过程中非常困难,且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并不明确,也给患者的防治等情况造成很大的阻碍[1]。
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对MND患者的临床SCM肌电图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异性,为临床确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当中收集我院收治的461例MN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0例,女201例,年龄21~57岁,患者按照肌萎缩侧索硬化(A LS)诊断标准进行评定,结果ALS106例,疑似拟诊、可能及可疑ALS 共计355例,患者当中具有不同程度额的延髓麻痹症状,部分患者具有侧索硬化症状,本组患者为MND组;同时整理349例非MN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9例,女130例,年龄22~58岁,本组患者为非MND组。
临床检测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SCM肌电图检测,384例患者行上肢肌电图检测,405例患者行下肢EMG检测,220例行下胸段椎旁肌EMG检查。
胸锁乳突肌损伤课件
保持身体温暖,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注意加强颈部的保暖措施,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肌 肉痉挛和损伤。
避免空调直吹
在使用空调时,应避免空调直吹颈部,以免造成肌肉的不适和损伤。
THANKS
感谢观看
胸锁乳突肌分为胸骨头和锁骨头 ,两头之间有胸锁乳突肌腔隙。
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分 别与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形成胸
锁关节和胸锁乳突肌动关节。
胸锁乳突肌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固定颈部姿势
胸锁乳突肌作为颈部的主 要肌肉之一,能够提供颈 部稳定性和支持头部重量 。
协助头部转动
当头部转动时,胸锁乳突 肌能够协助颈椎进行屈伸 和侧屈运动,使头部能够 灵活转动。
综合锻炼
除了针对胸锁乳突肌的锻炼,还应进行全身 性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综合素质。
避免过度使用和劳累
要点一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过度使用胸锁乳突肌,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 免肌肉疲劳和损伤。
要点二
劳逸结合
在工作和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或活动,适时休息和放松。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总结词
直接暴力是指受到外界物体的直接冲 击或撞击,导致胸锁乳突肌受到损伤 。
详细描述
如车祸、跌倒、被重物砸伤等事故中 ,胸锁乳突肌可能受到直接的冲击和 挤压,导致肌肉撕裂、出血或炎症。
肌肉过度收缩
总结词
肌肉过度收缩是指胸锁乳突肌在短时间内受到过度的紧张或牵拉,超出其正常 生理承受范围,导致肌肉损伤。
不良姿势或体位
总结词
不良姿势或体位是指长时间维持不正确的姿势或体位,导致 胸锁乳突肌受到异常的牵拉或压力,进而引发损伤。
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配合颈托治疗儿童先天性斜颈
左右侧屈 和左右旋转 。有报导采用醋酸泼尼松龙[ A型 4 1 和
肉毒素日 局部注射配合理疗 和手法 牵张锻炼治疗儿童先 天 性肌 l斜 颈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生 1 岁后宜行 手术 治疗 , 在排除骨性斜颈 、 颈部 淋巴结炎 和眼肌异 常斜视所致颈部偏斜后早期手术治疗。手术 的 目
(16 3 6 8 6: 8 — 8 .
遵循轻柔 、 适度和渐进的原则。 1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王伟【 . 3 引 的疗 效评 定方 法 , : 优 斜 颈完全改善 , 夹角与长度差接 近 0 面部无畸形 ; : , 良 斜颈明 显改善 , 仍有夹角和长度差 , 面部畸形不 明显 ; : 可 斜颈有一 定改善 , 夹角与长度差较术前变小 , 面部畸形有改善 ; : 差 斜 颈无改善 , 甚至加重 , 面部畸形无 改善 。
8 4 8 7。 3 — 3
肌性斜颈 的患儿多伴有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和周 围深筋 膜及相应受 累颈部肌群的挛缩 。 重者导致 面部发育不对 称 、 颈椎侧弯 、 心理 障碍及学习困难等。 先天性肌性斜 颈治疗越早越好 , 岁 的肌性斜 颈患 <1 儿应用非手术治疗 可取得满意的疗 效 , 包括理疗 、 手法牵张 锻炼 和支具等。牵张锻炼 由 3个动作构 成, 即颈部 的前屈 、
c n e i s u a o t ol r s n i g i h l r n a d a u o g n t mu c lr tri l s p e e tn n c i e n d hs l a e i d
本组病例术后 随访 I 6年 , 中优 l , 8例 , 4  ̄ 其 5例 良 可
胸锁乳突肌的叙述
胸锁乳突肌的叙述
胸锁乳突肌是位于颈部两侧的浅层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二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
该肌行向上后外方,止于乳突外面及上项线外侧1/3。
它属于颈侧肌肉,是颈部肌肉中最粗的一个肌肉,是颈部重要的斜行支撑系统,也是久坐人群中最容易劳损的肌肉。
在方向上,胸锁乳突肌和深层的背伸肌——肩胛提肌呈倒V状,一个止点在体前,一个止点在体后。
胸锁乳突肌的作用主要包括:单侧收缩可以使头向同侧屈、转向对侧、后伸(仰头);双侧收缩使头屈或伸,控制颈部过度伸展、说话咀嚼时帮助斜方肌共同稳定头部,参与吞咽和呼吸。
它还被视为稳定颈部的重要肌肉,如电线杆的拉绳。
此外,胸锁乳突肌的疼痛症状可能包括头痛、面部疼痛、眼眶及下颌部疼痛和耳后部的疼痛等。
挥鞭样损伤是一种由于受到剧烈冲击,在惯性的作用下导致头颈部快速且过度屈曲和伸展而造成的颈部损伤。
这种损伤会使胸锁乳突肌等颈部肌肉遭到严重的损伤。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胸锁乳突肌肌腱炎的治疗(针灸)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是胸锁乳突肌肌腱劳损所致的慢性损伤,以此命名。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明显外伤史,但经常转颈、突然过度转头、睡眠姿势不良等劳损史。
转颈受限,颈部僵硬。
被动转颈或后伸颈部可引起胸锁乳突肌肌腱疼痛和胸锁乳突肌痉挛。
胸锁乳突肌附着处有明显压痛。
治疗
(⼀)针⼑治疗
单侧发病时,⽤针⼑在患侧乳突和上项线下缘之间,以及胸⾻体同侧及锁⾻胸⾻端进⾏治疗;双侧发病时,⽤针⼑在双侧乳突及枕⾻上项线下缘、胸⾻体和锁⾻胸⾻端进⾏治疗。
针⼑⼑⼝线⽅向和胸锁乳突肌⾛⾏⽅向平⾏,针体和施术处⾻⾯约成90°⾓刺⼊,达⾻⾯,先纵⾏剥离2~3次,再横⾏剥离2次,出针。
(⼆)⼿法治疗
对胸锁乳突肌肌腹进⾏拿捏按摩治疗,并附加弹拨⼿法,再作头向健侧侧屈,再⽤⼿指对肌⾁的起⽌点推滚。
(三)注意事项
1、针⼑⼿法紧贴⾻⾯,防⽌断肌腱。
2、操作时勿过紧,以免损伤肺部。
(四)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化瘀及消炎⽌痛治疗。
(五)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
2、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头颈胸廓活动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头颈胸廓活动功能稍受限。
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及颈根部
三、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
(一)境界:
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之间。
(二)内容:
1.副神经: 出颈静脉孔后、沿颈内静脉前外侧下行,经二腹肌后 腹深面,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穿入并发出分支支配该肌。本赶在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入枕三角,被枕小神经勾饶。进入斜方肌 深面。
鞘的内侧有: 咽和食管颈部、 喉和气管颈部、 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侧叶等。
3.颈丛: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段与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之间。 分支有皮支、肌支和膈神经。
4.颈交感干: 由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 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椎两侧。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二、颈根部:
指颈部与胸部之间相接的区域,
3.在斜角肌前方暴露锁骨下静脉。查看它向外侧续于腋静 脉,向内侧行至前斜角肌内侧缘处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静脉 角,并向内下合成头臂静脉。复查颈外静脉注入锁骨下静脉。
4、在左侧静脉角处寻找胸导管。它沿食管左侧由胸部上行至 颈根部,弓形转向外侧,经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的后方,椎动脉的前方,转向前下和左静脉角。试查汇入的 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及胸导管在颈根部的 位置和毗邻。试查右侧的右淋巴导管,该管很细,有时不形 成导管,各淋巴干直接注入静脉。
9、在臂丛下方在的深面,探查胸膜顶: 用两手指在颈根部 触摸胸膜顶理解其位置并查看其毗邻。
Back
实习要点
1、注意颈袢的形成及位置; 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3、颈丛的位置及分支; 4、颈根部的概念; 5、胸膜顶的位置; 6.胸导管; 7、斜角肌间隙; 8、臂丛颈部的行程。
2.颈丛和臂丛的分支: (1)颈丛皮支: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 封套筋膜,分布于头、颈、 胸前上部和肩上部皮肤。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1. 适应症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适应证,随不同病变阶段而差异。
1、斜颈早期(生后至2岁),畸形轻,坚持正确的非手术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少数婴儿较早出现头、面部发育不对称,应早期(出生后3~6个月)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使面颔不对称畸形得到纠正。
2、2岁以后的幼儿和少年斜颈,已有头面部不对称者(中期)应行手术治疗。
3、有的成年病人仅有斜颈畸形而无面部不对称者,用胸锁乳突肌切断术矫正后仍可获得良好效果。
4、成年晚期斜颈畸形合并头面部不对称或继发颈椎楔状畸形和脊柱侧凸畸形不宜用手术矫形,手术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此类斜颈矫正以后,面部不对称将更见明显,有的还可出现斜视和复视。
2. 禁忌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剃除病侧头部耳朵周围的毛发。
2、颈部皮肤准备2日,以防术后感染。
3、颈部摄x线片除外颈椎畸形等病变。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颈部垫高,头略偏向健侧。
2、切口:在锁骨内侧端上方作与骨平行的横切口,长5cm左右。
3、显露肌肉起点:沿切口切断颈阔肌,分离并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
纵行切开肌膜,用止血钳或其他钝性器械在肌肉深面分离、挑起,沿止血钳上、下缘切断肌肉,并切除1~2cm。
断端出血点予以缝扎。
如筋膜尚有挛缩,也予切断。
此时还应进一步试验,将头转向患侧,向后方推移下颏,凡手指摸到残余挛缩的筋膜,应在直视下予以切断,直至可以过度矫正。
然后才能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4、石膏固定:术后立即行头颈胸石膏,将头部固定于与畸形相反的过度矫正位。
7. 并发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10. 术后护理1、术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于过度矫正位4~6周。
胸锁乳突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胸锁乳突肌简介
胸锁乳突肌是连接耳后乳突(耳后一个乳头状突 起)和胸骨、锁骨的一块肌肉,它的功能是将头 转向对侧,在头部不动时帮助维持头部稳定。 我们在乡下看到的能长久屹立不倒的电线杆,旁 边2根拉直的钢丝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 人体两侧胸锁乳突肌也起到如此稳定头部的作用 ,能让我们支撑起头部十几斤重量并保持直立。 所以久坐的人,胸锁乳突肌是最容易劳损的肌肉 之一。
寻找压痛点或敏感点。小针刀针体与施术骨面约成90度角左右, 刀口线先与胸锁乳突肌走行方向呈平行状态,纵行剥离2~3次, 再与胸锁乳突肌纤维方向呈垂直状态(刀口线),切割肌纤维2~3
刀,并加纵剥和横剥各2次,出针刀即可
仰卧拉伸胸锁乳突肌:这种牵伸方法用于改善头颈部的旋转
。1.牵伸者取仰卧位。在无痛原则下,保持颈部拉长,头尽可能 右旋。这一起始姿势在无痛范围内可使左侧胸锁乳突肌最大限度 地拉长。2.搭档用左手托住牵伸者的头部并靠在床上,把右手放 在其右耳上。然后指导牵伸者开始试图缓慢地右旋头部,注意不 要使头部离开床面。搭档施加适当的阻力使其胸锁乳突肌等长收
所以劳损易引起呼吸系统如鼻塞、流涕、咽炎、哮喘、慢性咳嗽等症状。
胸锁乳突肌胸部
A.胸锁乳突肌胸骨部下端一个附着激痛点可以把疼痛乡下传导到胸骨上部(如上图 A),这是胸锁乳突肌唯一向下传导的疼痛模式。真正的三叉神经的面部神经痛是不 会伴有胸痛,所以如果同时出现胸痛,说明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胸锁乳突肌的损伤:病情大多数是睡觉时头颈姿势不良,颈
肩裸露着凉或头部猛力扭伤所致。熟睡或扭伤数小时时,感觉颈 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重者可有肩背部酸沉疼痛。检查时可发 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常在胸锁乳突肌中上部触及块状或条 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头颈向一侧扭转受限,且症状加重。
胸锁乳突肌损伤
临床表现
• 胸锁乳突肌的慢性损伤多见于肌肉在乳突 和上项线的附着点处,除损伤局部有疼痛 及肉、肌腱的损伤严重者还可出 现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
诊断
• 1、头颈部的外伤史或劳损史; • 2、头颈一侧疼痛,向健侧转头受限,或
仅有颈侧、耳后酸胀不适感,颈部僵硬感; • 3、胸锁乳突肌起止点明显压痛、肌紧张。
局部解剖
•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为一强有力 的肌肉。当颈部转向一侧时,其对侧耳后 至胸锁骨交界处可见一条状隆起,该隆起 即为胸锁乳突肌,它是颈部的重要标志。 作为颈前后三角的分界,颈后三角甚多重 要组织即由其后缘穿出。胸锁乳突肌有两 个头:
局部解剖
• 胸骨头呈腱性,较窄,起自胸骨柄上缘的 前面;锁骨头呈肌性,较宽,起自锁骨内 1/3的上缘,两头间的三角形间隙适在胸锁 关节上方,在体表即锁骨上小窝。肌纤维 斜向外上,止于同侧颞骨乳突和上项线外 1/3。胸锁乳突肌受副神经及C2--4前支支配。
病程长者可在起止点触及硬结,在肌腹触 及索状物;
诊断
• 4、被动做头部旋转、颈部过伸运动,均可 引起胸锁乳突肌的疼痛和痉挛;
• 5、颈椎X线检查,可排除骨质病变及颈椎 错位、小关节紊乱等症。
治疗
• 1、乳突及上项线的肌肉附着点处有压痛者: 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刀口线 与胸锁乳突肌纤维方向平行,针体与下方 皮肤约呈45度角,垂直于乳突或上项线骨 面刺入,刀刃至骨面后行纵行疏通剥离法、 横行摆动法,若有硬结或该处肌肉变硬可 纵切几刀。
概述
• 西医认为该病是肌腱或筋膜的无菌性炎症 引起的,所以又称为“胸锁乳突肌肌腱 炎”、“项背肌筋膜炎”,中医称其为 “落枕”。落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好 几块肌肉损伤后都有落枕的症状,胸锁乳 突肌损伤只是落枕病的一种。该病若发生 在婴儿或分娩时,可致胸锁乳突肌组织变 性,纤维化、硬化,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 使左右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颈,称为小儿 先天性肌性斜颈。
胸锁乳突肌血管瘤治疗及护理
5
冷冻治疗:对于较小的血管瘤,可采用冷冻治疗,如液氮冷冻、氩氦冷冻等
6
放射治疗:对于较大的血管瘤,可采用放射治疗,如伽马刀、射频消融等
胸锁乳突肌血管
2
瘤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胸锁乳突肌血管 瘤体积较大,影响正常生活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 损伤等
手术方法:采用微创手术,切 除血管瘤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感染,定期复查
管瘤
注意事项:术前 评估,术后护理,
避免感染
胸锁乳突肌血管
3
瘤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伤口清洁: 定期更换纱布,
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 减少伤口张力,
促进愈合
饮食调理:增加 营养摄入,提高
免疫力
定期复查:监测 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护理01Fra bibliotek遵医嘱用药:严格遵循医生处方,按时按量用药
03
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血管瘤形成
04
激素水平: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瘤形成
05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瘤形成
临床表现及诊断
01
临床表现:局部肿块, 疼痛,活动受限
04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 表现,影像学检查结 果,结合病理学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02
诊断方法:触诊,影 像学检查(如X光, CT,MRI等)
03
鉴别诊断:与其他肌 肉疾病,如肌肉萎缩, 肌肉拉伤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及方法
1
治疗原则:根据血管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胸锁乳突肌名词解释解剖学
胸锁乳突肌名词解释解剖学胸锁乳突肌(PectoralisMajor)是一种有两个头的大肌肉,源于胸锁乳突和突的前壁,以及源于胸大肌的髂骨肌腱。
它以固定肩部及肘关节的作用为主,来支撑肩部肌肉群,如前臂肌肉、侧头肌肉等,以及减轻肩的关节负担。
胸锁乳突肌的主要结构是由肌腱、头和腱鞘组成的,靠近肩关节处的肌腱连接到胸锁乳突和突的前壁上,另一端与小缘骨和三角形上骨结合,而胸大肌的肌腱则与髂骨结合。
特别要指出的是,胸锁乳突肌有两个头,一个是弯形头,源于胸锁乳突和突的前壁,这种头的功能是用来控制肩部的运动;另一个是直头,源于胸大肌的髂骨肌腱,可以拉动肩关节,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肌腱运动支架结合在一起,形成胸锁乳突肌的三维架构,控制了胸锁乳突肌的活动。
当胸锁乳突肌受到刺激时,它会收缩,拉动已经说过的肩部肌肉群,从而实现肩关节的伸展和稳定。
因此,胸锁乳突肌在运动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灵活性和力量,并减少肩部的关节负担。
胸锁乳突肌的受伤是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时是由于运动时间过短或运动强度过大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训练不当导致的。
引发胸锁乳突肌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肌肉运动时过度收缩,导致肌肉纤维拉伤而受伤。
此外,像拉伤或肌肉撕裂这种更严重的情况也会发生,这些损伤可能会导致肩部和上肢的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
为了治疗胸锁乳突肌受伤,最重要的是保持肩部和上肢的休息,并在痛苦减轻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另外,运动治疗师可以开设特定的恢复性运动,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肩关节功能。
此外,患者还可以考虑经由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炎药物和抗菌药,以减轻疼痛和减少受损组织的发炎反应。
通过此种方法,患者可以有效地恢复胸锁乳突肌的功能,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总之,胸锁乳突肌是身体的重要的运动肌肉群,它的重要性在于维持肩部肌肉群的正常功能,以及减轻肩关节的负担。
此外,胸锁乳突肌的损伤也是常见的,在受损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痛苦,增强功能。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03
颈根部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颈根部是指颈部的根部区域,是连接 颈部和胸部的关键部位。
位置
颈根部位于胸廓上口,包括第1-4胸 椎和第1-7颈椎,以及胸骨柄上缘、 锁骨和肩胛骨等结构。
等。
治疗
在颈部手术中,胸锁乳突肌区是常 见的手术入路之一,通过切开或钝 性分离该区域,可以暴露并处理病 变组织。
康复
在颈部康复治疗中,针对胸锁乳突 肌区的训练和拉伸可以帮助恢复颈 部的姿势和平衡,缓解颈部疼痛和 不适感。
02
胸锁乳突肌区的解剖结构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最重要的肌肉之一,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内侧端,斜向头部 ,止于乳突。其主要功能是使头部向同侧倾斜和旋转,同时协助低头和抬头。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休息 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正确姿势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 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心理支持
对于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
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迷走神经是第10对脑神经,是混合神经,含有感觉、运动和 副交感神经纤维。在颈部,迷走神经位于颈总动脉的后方, 沿着气管和食管的后方下行。
副神经是第11对脑神经,由脊髓根和延髓根组成,支配胸锁 乳突肌和斜方肌。副神经进入颈部后穿过胸锁乳突肌深面, 支配该肌的运动。
胸膜顶和肺尖
胸膜顶是胸膜的一部分,覆盖在肺尖上方,与颈部紧密相 邻。在颈部手术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胸膜顶,以避免发 生气胸。
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诊断详述
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诊断详述*导读: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要点1.无明显外伤史,但有经常旋转头部和抬头或突然过度旋转头部的劳损史。
2.颈部旋转活动受限,颈部僵硬。
3.被动做头部旋转或颈部过伸活动。
引起胸锁乳突肌肌腱疼痛和胸锁乳突肌痉挛。
4.在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明显。
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的鉴别诊断:1、胸大肌疼痛:一般都为胸大肌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胸大肌紧张劳损,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等。
2、胸骨下端压痛:胸骨下端压痛是白血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除此还可见于恶性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但后两者较为少见。
白血病,又叫血癌,当人们患有白血病,特别是患有急性白血病时,胸骨压痛便成为重要的体征之一。
据临床观察,多数病人胸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在胸骨下部,即相当于第四、第五肋间的胸骨部。
医学家们认为,产生骨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引起骨髓腔容积压力增高,以及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刺激感觉神经而引起。
从解剖学上看,胸骨板很薄,覆盖此部的皮肤也很薄,骨膜感觉神经也较丰富,所以,对触压很敏感,往往会产生明显的压痛。
3、胸骨压痛:多数病人胸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在胸骨下部,即相当于第四、第五肋间的胸骨部。
4、胸部隐痛: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一般是由胸部疾病引起,胸痛的严重程度与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确切的关系,如胸部带状疱疹可产生剧烈胸痛,而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有时并不很严重。
5、胸壁疼痛:胸壁疼痛(chestwallpain)又称肌肉骨骼疼痛(musculoskeletalpain)。
特色●疼痛的地方只集中一点,病人能明确地指出来。
●疼痛时间不长,每次通常只维持一、两秒,有机会复发。
●病人深呼吸、咳嗽、打喷嚏或转身时,胸口即刺痛,甚至剧痛。
●痛楚可能比其它疾病引起的胸痛更强烈,但大多数于数天至两、三星期内好转。
治疗方法1.小针刀疗法在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寻找压痛点或敏感点。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发布时间:2021-05-17T15:06:29.24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作者:吴泽炳[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
吴泽炳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一、概述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属于中医的“歪头”范畴。
它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和颜面部变形为特点。
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因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患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肌性斜颈。
二、祖国医学认识小儿肌性斜颈,在祖国医学中,属“筋痹”的范畴。
与督脉、筋血为病有关。
如《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
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
”“筋痹”语出《素问·痹论》,指以肌肉症状为主的痹症,又称肌痹。
“痹”者,闭也,即有闭阻不通之意。
在这里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藏经络而引起的病症。
小儿肌性斜颈,为胸锁乳突肌受伤,造成该肌血离经脉,气血瘀阻而形成的筋痹。
若瘀血留着,聚而不散,经筋挛缩日久,发生筋结则难治。
临床上通过手法治疗,按其经络疏通郁闭之气,摩其塞聚,可以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促使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
在拉牵胸锁乳突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滑利关节,矫正畸形,使疾病早愈。
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所言“:按摩可使筋节舒畅,血脉流通。
盖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
(1)病因病机小儿斜颈虽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都是头颈歪斜,活动受限.其病理多为气滞血瘀,经脉失畅,颈筋挛急而致.但是,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尽如此,而可以将该病证概括分为虚实两大不同临床证型.实证(气滞血瘀,筋脉挛缩)或因胎儿在宫内活动不利(胎位不正、胎儿过大、羊水过少等),或因分娩受阻(难产而致产程过长,助产不当、急产等),造成颈部经脉损伤,使脖颈血脉不畅,气机凝涩,筋肉挛急,而见颈部肿块,头颈歪斜,活动不利. 虚证(气血虚弱,肌肉萎软)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小儿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脾主肌肉,血养筋脉,气充躯干,3-4个月的小儿正是直立抬头之时,亦是脖肌用力之时,如气血不足,则气不充肌,血不养筋,必然导致筋肉萎软无力,而见头颈歪斜,活动不灵.正如《幼幼集成》日“有小儿生下颈便软者.胎气不足也.’ 三、临床诊断(一)辨病诊断1.临床诊断①斜颈畸形斜颈特有的姿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患侧耳朵向下接近胸锁关节。
解剖之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肌
颈动脉三角的骨性和韧带结构为胸锁乳突肌提供了支撑,增强了肌肉运动的稳 定性和控制力。
胸锁乳突肌对颈动脉三角的影响
协助维持颈部姿势
胸锁乳突肌作为颈部的主要肌肉之一,通过其收缩和舒张, 协助维持颈部的姿势和平衡,从而间接影响颈动脉三角的位 置和形态。
影响颈动脉三角内的血流
胸锁乳突肌的收缩和松弛可以改变颈动脉三角内的血流状况 ,影响该区域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04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 突肌的应用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触诊
医生通过触诊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炎症、肿瘤等问题,为进一步医学 诊断提供依据。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异常 病变。
解剖之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 肌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颈动脉三角简介 • 胸锁乳突肌简介 • 颈动脉三角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 •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应用 • 总结
1
颈动脉三角是指位于颈部侧面, 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二腹肌 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的三 角形区域。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手术治疗
对于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某些疾病,如严重的淋巴结肿大、肿瘤等,医生可能会采取手术治疗 的方法。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的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炎症、感染等病症,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颈动脉三角和胸锁乳突肌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手术讲解模板: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科室:骨科 部位:胸部 麻醉:气管内插管全麻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概述: 胸锁乳突肌骨肌瓣转移下颌骨重建术用于 下颌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适应证: 胸锁乳突肌骨肌瓣转移下颌骨重建术适用 于下颌骨良性肿瘤部分截骨后,胸锁乳突 肌带一段锁骨立即转移修复。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手术步骤: 出时,即与舌下神经相交叉,状似相互钩 住。在作钝性分离时,尚应注意副神经在 胸锁乳突肌的后缘越过,应避免损伤。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手术步骤:
最后将带锁骨头的胸锁乳突肌的肌骨瓣,由该肌胸骨头的深面穿过,旋转 向上,避免上颈外侧隆突。修整两侧骨断端,使带蒂锁骨段对位嵌入,钻 孔后用不锈钢丝固定(图10.4.3.6.6.4-2)。 冲洗伤口后,置橡皮片引流条,分肌层、皮下脂肪及皮肤三层缝合,局部 稍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注意事项: 1.切取锁骨段时,应自外向内侧操作。内 侧应始终在骨膜与骨面之间分离,外侧不 应损伤骨膜与其上附丽的肌层。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注意事项: 2.游离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时,自下而上、 由深及浅均应作钝性分离,不要显露颈动 脉鞘膜。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术后护理: 3.常规植骨后抗生素注射。
谢谢!
并发症: 2.并发肩下垂及肩关节运动受限。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术后护理: 胸锁乳突肌骨肌瓣转移下颌骨重建术术后 做如下处理: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术后护理: 1.全麻清醒后,应将上下颌牙弓夹板及时 用橡皮圈牵引,作颌间固定。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缝合术
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胸锁乳突肌肿瘤多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 性的可能。肿瘤会导致胸锁乳突肌疼痛、 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颈外侧区疾病与损伤
颈外侧淋巴结炎
颈外侧淋巴结是头颈部感染性疾病容易继发感染的部位之 一。淋巴结炎发作时,颈外侧区会出现疼痛、肿胀、皮肤 发红、发热等症状。
颈外侧区软组织损伤
颈部过度用力或长期慢性损伤时,容易发生软组织损伤。 损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胸锁乳突肌的主要功能是使头部向一侧倾斜和后仰,同时协助呼吸和吞咽。
作用
在运动中,胸锁乳突肌协助头部进行侧屈、后伸和旋转动作;在保持姿势时, 它帮助头部保持正直;在深呼吸时,它协助扩大胸腔。此外,它还对颈椎的稳 定性起到一定作用。
02
颈外侧区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颈外侧区是指位于颈部侧面,以胸锁 乳突肌为界,锁骨上缘至下颌角之间 的区域。
胸锁乳突肌区疾病与损伤
胸锁乳突肌拉伤
胸锁乳突肌炎
胸锁乳突肌在突然用力或长期慢性损伤时 ,容易发生拉伤。拉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 、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这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多因寒冷、潮湿等 因素诱发。炎症发作时,胸锁乳突肌会出 现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胸锁乳突肌先天性发育不良
胸锁乳突肌肿瘤
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会导致肌肉 萎缩、挛缩等症状,影响颈部的正常功能 。
诊断学应用
肌肉骨骼系统
通过观察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的形态、触诊和运动检查,可以诊断出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肌肉炎等疾病 。
神经系统
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与神经系统紧密相关,通过检查这些区域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可以诊断出脑神经 病变、脊髓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
手术讲解模板: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手术步骤:
深面的颈动、静脉,锁骨下动、静脉及甲 颈干的颈横动脉和肩胛上动脉的同时,直 视下松解上述组织(图12.24.1.1-3)。 此时,若已获得满意的矫正,彻底止血后, 逐层缝合闭合切口。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手术步骤: 4.切断胸锁乳突肌的止点腱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手术步骤: 于胸锁关节和锁骨内侧端上方1cm处,做 长5cm并与锁骨内侧端平行的横切口(图 12.24.1.1-1)。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手术步骤: 2.显露和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手术步骤:
切开皮肤及颈阔肌,显露胸锁乳突肌在胸 骨和锁骨的附着点。纵行切开该肌的鞘膜, 钝性分离其周围及该肌腱深面的纤维组织, 继之用长弯止血钳置于肌腱的深面,并将 肌腱挑起,使其在切口外。再于该止血钳 的远近端,分别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肌腱, 并沿止血钳之间切除长1~2cm的一段肌腱 (图12.24.1.1-2)。 3.松解腱鞘及深筋膜
胸锁乳突肌起 点切断术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 术
科室:骨科 部位:颈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麻醉: 全身麻醉或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概述:
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用于先天性肌性斜 颈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因胸 锁乳突肌纤维化所致的一种常见先天性畸 形,出生后即能发现,右侧较左侧常见。 有些病例经过理疗、按摩和被动牵拉胸锁 乳突肌等非手术方法可治愈。1959年 Coventry及Harris观察治疗35例新生儿先 天性肌性斜颈
手术资料: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术
胸锁乳突肌的临床症状
胸锁乳突肌的临床症状胸锁乳突肌的临床症状胸锁乳突肌是我们颈侧部两块最重要的肌肉,但又是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两块肌肉。
说他重要是因为他的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造成了他的易损性和伤害面的广泛性。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胸锁乳突肌的临床症状的知识,欢迎阅读。
解剖及毗邻也许有人会说胸锁乳突肌解剖不是很简单吗?是的,起于胸骨锁骨,止于乳突,所以叫胸锁乳突肌。
但他的毗邻关系却非常的复杂。
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对他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起止点:胸锁乳突肌分为胸骨部和锁骨部,胸骨部更靠内侧,更斜向、更浅,向前下附着于胸骨柄前表面,向后上附着于乳突外表面及枕骨上项线;锁骨部更靠外侧,更深,向下附着于锁骨内1/3段上缘,。
向后上与胸骨部肌纤维会合神经支配:副神经(XI对脑神经)脊髓根及C2、3脊神经前支支配。
副神经的运动神经纤维源于C1-5的前根,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腔,与颅根汇合,然后与迷走神经共同经颈静脉孔穿出颅骨,颅根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根经胸锁乳突肌深面继续向外下斜行进入斜方肌深面,分支支配此二肌。
功能双侧肌肉:(1)使颈前屈,把头拉向前,使下巴靠近胸前(2)向上凝视时,控制颈过度伸展,并对抗向后的强力运动。
乘车的“挥鞭伤”,就是因为突然向后方的强力运动而损伤胸锁乳突肌。
(3)说话或咀嚼时,与斜方肌一起辅助稳定并固定头位(4)头颈伸展时向前上提胸廓,辅助吸气(5)参与吞咽运动(6)参与空间定向、重量感觉和运动协调(胸锁乳突肌是头定位的本体感觉来源)。
单侧肌肉(1)使面部向对侧转动并向上倾(2)与上斜方肌协同侧屈颈椎,耳朵靠近肩膀(3)与斜角肌、斜方肌协同辅助补偿上肢带轴倾斜造成的头倾斜(上肢带轴倾斜的原因可能是下肢不等长、单侧骨盆狭小、腰方肌激痛点等造成的功能性脊柱侧弯)。
毗邻关系:胸锁乳突肌是颈部分区的标志(依其前后缘分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外侧区),其浅、深层、前后缘都有重要肌肉及神经血管毗邻。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
胸锁乳突肌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肌肉,它控制着上肢的运动和稳定。
该肌肉的表面肌电图是一种测量该肌肉活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及其意义。
研究方法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主要通过电极放置和信号采集实现。
电极放置需要在适当的部位固定,通常是在肌肉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放置电极。
信号采集则可以通过放置于电极上的接收器,将肌肉活动的信号传输至计算机或记录器中。
研究中还需要指示被试者进行相应的动作以观察肌肉活动的情况。
研究意义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有以下意义:
1. 帮助了解肌肉活动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肌肉活动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并为医学和康复工作者提供有关肌肉神经损伤的信息。
2. 改进运动方式
相关研究可以为运动员和训练者提供有关如何改进运动方式的
信息。
例如,在沙滩排球比赛中,研究表明在击球时使用更多的前臂伸展肌,可以增加击球的强度。
3. 具有预测性
研究中发现肌肉活动模式与运动员的表现有一定的关系,这使得肌电图成为一种有预测性的工具。
通过这种工具,我们可以预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避免运动损伤。
4. 为工业和人机交互设计提供基础
肌电图在工业和人机交互设计中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设计出更好的人机接口和增强现实技术,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生理特征并进行实时的测量。
结论
综上所述,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对纠正不良的肌肉活动、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运动方式和提高运动员表现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胸锁乳突肌慢性 积累性损伤的急 性发作,是落枕 中的一种。
长期反复发作的 落枕可能与颈椎 病有关。
相关解剖
胸锁乳突肌
起自胸骨体和锁骨胸 骨端
止于乳突及枕骨上项 线的外侧半。
使一侧收缩使头向同 侧侧屈,同时转向对 侧,两侧同时收缩使 头后仰,并且具有提 胸廓助深吸气的作用。
经常扭转颈部,经常突然转头,睡眠姿 势不良等,胸锁乳突肌反复牵拉损伤, 影响血运和代谢。
在睡眠姿势不良的状态下,再加颈部保 暖不好,使该肌受到寒冷刺激,使血运 更差,局部渗出物不能及时被代谢清除, 致代谢废物堆积,形成水肿,刺激神经 末稍而骤然发病。
病因病理
胸锁乳突肌一侧 发生病变时,可 引起先天性斜颈 或肌痉挛性斜颈。
慢性损伤
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僵硬,旋转不灵活,颈部呈后仰状态,向健侧 转头受限,或头前屈明显受限。
被动转头或颈部做过伸活动时,引起胸锁乳突肌疼痛或痉挛。 胸锁乳突肌附着点或肌腹有明显压痛点,累及副神经者,斜方肌可
有放射痛和压痛。
针刀治疗
1、体位
患者仰卧位,患侧 肩部垫起,头转向 对侧并稍后仰,使 术野开阔,胸锁乳 突肌暴露充分。
受副神经、颈神经前 支(C2-3)支配。
相关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 的浅面,由下 而上,可见颈 外静脉充盈于 皮下。
相关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的 深面及内侧有颈 动脉鞘,鞘内有
颈总动脉和颈内 动脉(内侧)
颈内静脉(外侧) 迷走神经(后方)。
此鞘在胸锁乳突 肌前缘向后扪之 可清楚触到其搏 动
病因病理
锁骨端点
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平行,刀体与皮 面垂直刺入达锁骨上面
调整刀锋到锁骨上缘,并紧贴骨缘深入,穿 过肌腱,做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
针刀治疗
5.手法操作
嘱病人向病侧相反方向转头,医生随病人旋 转时,加大旋转力度,有时可听到清脆的响 声,做一次即可。
2、体表标志
颞骨乳突 颈静脉切迹 锁切迹
针刀治疗
3.定点
乳突点
乳突下缘与上项线 外端之间的压痛点 上。
胸骨端点
胸骨体病侧外上端, 颈静脉切迹凹陷的 两侧高起处。
锁骨端点
锁骨胸骨端,即锁 切迹的外侧。
针刀治疗
4.针刀操作
乳突点
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平行,刀体与下 方皮面约呈45度角。快速刺入皮肤,直达骨 面。
胸锁乳突肌病变 亦可引起颈痛、 病变侧偏头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史
无外伤史 突然受风寒的历史、长时间转头工作或其他慢性劳损史。
急性发作
晨起后,突然感觉颈后部、肩背部疼痛不适,以单侧者为多。 重症者,颈肩部疼痛严重,不敢活动,颈部僵直。 疼痛轻者,颈部活动受限。尤以旋转受限为重; 转头时,躯干随之旋转。
注意事项
1、乳突、上项线进刀时。刀体应与骨面的切 线位呈垂直角度,直达乳突与肌腱的交界处。
2、在胸、锁骨端进刀时,一是要准,一定要 对准骨面;二是要稳,将进刀点皮肤固定,紧 贴固定指端进刀,不可上下滑动。在调整刀锋 到胸骨、锁骨上缘时,一定要紧贴骨缘试探性 的深入,控制刀锋的深度.只沿骨缘铲切即可, 以免刺入锁骨上窝或肋间隙,造成不良后果。
然后,稍立起刀体,沿乳突下缘深入刀锋, 穿过胸锁乳突肌腱,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如果肌腱张力过大,可调转刀口线90度,横 行切开肌腱1-2刀。
胸骨端点
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平行,刀体与皮 面约呈90度角刺入,直达骨面。
调整刀锋达胸骨上端骨面,使刀锋穿过肌腱, 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必要时,可调转刀口线90度,切开肌腱1-2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