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教案)
贝克认知疗法课件

10
适应范围
1.对轻至中度的抑郁症及非精神病性抑郁最为有效。
2.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伴发的抑郁状态也有较好的疗 效。
3.内因性抑郁或精神病性抑郁,需配合药物治疗。 4.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恐怖性强迫症、酒瘾、药物
成瘾等。
5.偏头痛、慢性疼痛等心身疾病。 6.对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也有较好
学习交流PPT
16
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和假设
由规则、态度、假设组成,尽管不如自动思 维那么容易发觉和矫正,但仍然比核心信念更有延 展性,核心信念影响着信念中间阶段的发展。
态度:体现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理解 规则:人们给自己规定的,赖以生存的法则,隐
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规则 假设:与规则紧密相连,由规则推论而出
己的治疗师,而且强调防止复发。
学习交流PPT
9
7、认知治疗是有时间限制的,绝大多数患抑郁症 和焦虑症的坦率的患者需要治疗4——14次。 8、认知治疗期具有结构性。 9、认知治疗教会患者识别、评价自己的功能不良 的想法和信念,并对此做出反应。 10、认知治疗用不同的技巧来改变思维、情绪和 行为。
学习交流PP本原理
1、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 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2、情绪障碍和负性认知相互影响,相互加强,这种恶性循 环是情绪障碍得以延续的原因,并深刻影响个体行为,打 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
3、认知曲解正是引起患者情绪障碍和心理痛苦的核心所在, 识别和改变这些认知曲解,就会使患者情绪得以改善。
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 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 伸作出的结论。如“因为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是一个 愚蠢的人。”或“因为打碎了一只碗,所以我不是一个好母 亲。”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PPT

跟踪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 情况,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症状减轻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评估其社 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自我评价,以评估治 疗效果的可持续性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05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关注的重点,认为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问题。
贝克认为认知过程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调整,通过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和信念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情绪与行为
贝克认为情绪和行为是认知过程的产物,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于错误的认知所导 致的。
通过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强适应性和应对能力。
对于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贝克认 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评估和调整 对创伤事件的认知,从而减轻症状。
治疗过程
评估
在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了解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 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 划,明确治疗目标和方法。
实施治疗
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技术,如认 知重构、行为暴露等,帮助患者改变 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目前,CBT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 中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一。
与其他心理治疗法的比较
01
与精神分析法比较
CBT和精神分析法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分析法强调对过
去经历的探索和解析,而CBT更注重当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02
与人本主义疗法比较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个体内在的成长和发展,而CBT则更侧重于具体的思
十一章-贝克认知疗法

这些话中都包含每个、总是、从不、没有人等。对治疗师来说,向来访者面质或 挑战其绝对性思维是有用的,这样来访者可以将他们的表述表达得更准确。
来访者:我真的是个失败者。我做的每一件事都说明我是个失败者。 治疗师:您说您是个失败者。请问什么是失败者? 来访者:总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做每一件事都失败。 治疗师:您说您在每一个方面都失败了? 来访者:我事实上没有完全失败。 治疗师:对了,您可能在某些方面会失败,但不会是每一个方面。
一、个体发展观 早期经验对障碍性思维形成至关重要; 诊断标准在定位症状和认知治疗中的重要性; 认知治疗的目标是思维、情绪和行为。 二、认知二层面(层次) 自动性思维(Automatic Thought)
认知疗法--贝克ppt课件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
通过重复的、积极的自我对话,建立起积极的信念或适应性 中介机制。
开始练习时,患者和医生一起大声重复,然后患者独自重复, 最后默念,重复数遍,建立起积极的信念。
二、Beck认知治疗的一般过程
•
初期会谈
•
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
识别信念
•
4、认知日记(五栏目表)
日
情境
情 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2)说明引起不 (2)评定
2)、自动:想法突现在脑中,不是周密推理的产物;
3)、负性自动思维的内容:可以是对目前经验的解释,也可以是对 未来的消极预期,或是对过去事件的消极解释。具有无限追加性:一 次偶然的失误被体验成重大的失落,一连串的自动想法频繁出现。
自动负性思维特点
一种思维流,它与一条更大的思想流共存 常常是非常简洁的 通常以“速记”的形式出现 可以语言、视觉或两种形式同时出现
治疗关键:
①识别和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打破负性认 知和情绪障碍间的恶性循环,促进情绪和 行为的改善。
②识别和改变患者潜在的信念,即功能失 调性假设,从而减少情绪障碍复发的危险。
(一)初期会谈
1、创造协调的医患关系
• 了解情况,建立治疗关系 • 问题所在:问题表 • 确定咨询目标 • 建立自助的态度 • 签订治疗协议
t:“哦,还有吗?”
p:“我不知道……我还很累,疲劳使我甚至很难亲自出去并找一 份工作,更不用说每天去上班。”
贝克认知疗法 讲解PPT1

负性自动思维的特征
• ⑴它是自动的,不经逻辑推理实 现于脑内;
• ⑵它的内容消极,常和不良情绪 相互关联;
• ⑶它随时间地点而有变化,能为 意识所觉察,具有认知过程的特 征,为临床表现的一部分;
• ⑷它貌似真实,因为它是由功能 失调性假设或图式派生而来的;
• ⑸它存在于意识边缘,稍纵即逝;可表现 为语词性的和/或形象性的。
引出负性自动思维的方法
1.回忆最近的一个具体事例 2.心理想象或角色扮演 3.在病人出现强烈情绪反应时询
问 4.了解对某些事件的看法 5.记录每天心境的变化及自动思
想
视频禁闭岛B 00_42_2000_48_11.avi
识别功能失调性假设
功能失调性假设是病人童年经验形成的,已 成为病人支配行为的规则,通常无明确的 表达,不为意识所觉察。因此,它们基本 上是潜意识的,相对不受日常经验的影响, 有相当的稳定性。
贝克认知疗法
小组成员: 欧小芹 邓玲玲 刘翠云 孙玉松 陈亚蓝 方武林 龙韵竹 王鑫 冷锋 王萍
目录
理论基础
基本方法与咨询 过程
应用与评价
一、理论基础
• 简介 • 主要目标 • 基本原理 • 适用范围 • 认知模式
简介
• 贝克认知疗法由美国 临床心理家A.T贝克 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创立。具有一系列独 特的原理和技术,贝 克被称为“认知治疗 之父”。
成瘾等。 • 偏头痛、慢性疼痛等心身疾病。 • 对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也有较好
疗效。 • 对具有不同教育水平、收入和精力的患者均有效
认知模式
核心信念
中间信念
情境
自动思维 情感
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关于人们最核心的观念。也常被 称之为“图式"或"图解"。是整体的、牢固 的和全面概括的。
贝克认知疗法

3.了解咨询信息
这是鼓励来访者积极参与咨询的一个 重要方面。首先大概介绍认知疗法的特 点;其次帮助来访者了解认知图式,即 有关自动思维与信念同情绪,行为之间 的问题。使来访者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己 的实例解释和阐述认知图式。
第二种方法 想象和角色扮演 由于多数来访者不能意识到自己自动思维的存在,所以当直接询问不能引出来访者自动
思维时,咨询师可以借助让来访者想象或运用角色扮演技术来进行。这两种技术都可以 重建某一情境,是来访者重新体验情绪,并说出想法。
第三种方法 观察情绪变化 咨询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表情变化,姿势变换,新动作出现来几时询问来访者的心
认知歪曲
贝克将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推理错误称为认知歪 曲,认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即认知图式。他概括 出8种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
两极化思维 选择性提取 过分概括化 夸大或缩小 任意推断 过度自我化 灾难化 乱贴标签
咨询关系理论
贝克认知疗法以一种“协同共建”的方式,通过咨 询师和来访者的齐心协作来改变认知歪曲。所以,建 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里想法或通过某种方式人为地引发来访者的情绪变化。
4.解决问题
B.在识别出某种自动思维后,咨询师应该立即与来访者一起矫正,从而缓 解来访者的不良情绪
第一种方法 提问法 提问法主要是提出一系列敏锐的问题,并运用逻辑分析和事实经验来检验
出错误的认知,并逐渐矫正那些错误的自动思维,得出积极和现实的想法, 这种方法始终体验贝克认知疗法的“协作原则”。
认知疗法

•罗杰斯(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治疗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假设 •1、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有自我治愈能力,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 •2、如果咨访双方出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3、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是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咨询师的理论和技能是次要因素。
.二、工作程序 .(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1、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师,诊断者和教育者,求助者,主动学习者 .2、确定咨询目标 .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形成的认知过程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它们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提问:由咨询师提出特定问题,引导对方将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 . 自我审查: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这些看法进行细致体验和反省。 . 咨询师在提问及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是,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 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语义分析技术,主语要具体化,表语要能够被客观评定。 .核心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 .灾变祛除 .重新归因 .认知重建
贝克的认知疗法

• 当事人逐步好转 、能比较现实、客观地应 付和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时,认知疗法的会 谈次数将逐渐减少,最终结束疗程。
认知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
• 抑郁的一些行动症状包括不活动、退缩和回避。 他们可能觉得太累了以至于什么都不能做,即使 尝试了也是失败。这种情况,治疗师可采用苏格 拉底式的询问进行探询,例如,“如果进行尝试, 你会失去什么?你怎么知道尝试没有意义?” • 有些抑郁当事人怀有自杀的想法。应采取什么认 知治疗策略? • 大多数抑郁的人有个特点,即自我批评。治疗师 怎么做?
认知歪曲的形式
• 1、随意推论 • 指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便随意下结论。 • 2、选择性断章取义 • 指根据整个事件中的部分细节下结论,不顾整个 背景的重要意义。 • 3、过度概括化 • 指将某意外时间的产生的不合理信念不恰当地应 用在不相干的时间或情况中。
• 4、扩大与贬低 • 指过度强调或轻视某种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 • 5、个人化 • 指一种将外在时间与自己发生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 理由作这种联结。 • 6、乱贴标签 • 指根据过去的不完美或过失来决定自己真正的身份认同。 • 7、极端化思考 • 指思考或解释时采用全或无得方式。
• 1、初期 • 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减轻当事人的一些症状。 • 另一个目标是设法向当事人说明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密切关 系。 • 2、中期 • 应侧重比较复杂的问题。咨询师帮助当事人掌握使用和练 习新学习的概念,不断反复练习和应用合理的反应方式, 取代功能失调性思想。 • 3、后期 • 应注重矫正当事人的自动化思想。认知疗法的基本目标就 是化解这些适应不良性假设的,并用新的、更趋于现实水 平的认知系统来取代。
• 5. 贝克认知疗法往往取以下三个步骤: • 启发患者寻找不良认知。 • 协助患者暴露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并加以 讨论、检验、合理推论。 • 通过反复“诘难”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放弃 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 6. 布置家庭作业,可列出三个栏目: • 自动思维。 • 认知歪曲的评定。 • 合理认知。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教案)

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章认知行为治疗(CBT)一、认知疗法核心原则“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
”认知行为疗法两大核心原则——1、人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影响;2、人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三个工作领域:认知、情绪和行为。
1.认知模型二、贝克认知疗法贝克是运用认知和行为干预情绪性失调形成完整理论和方法的第一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阿龙•贝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了认知疗法,作为针对抑郁症患者提供的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现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直接解决目前的问题并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和行为。
适用范围:重性抑郁症、广泛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物质滥用、进食障碍等,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其它心理障碍,如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
研究发现,认知治疗对不同教育水平、收入和经历的患者均有效,并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
三、认知治疗的特点1、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疗途径注意力转向目前的问题有助于患者制定出对抗无望、无助、回避、拖沓等症状的行为计划,更容易获得对近期事件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并得到证实。
2、高度协作的治疗关系、行为导向干预措施的运用1)认知重建:识别自动思维(图式)——思维记录改变认知——真实性检验、再归因、理性列表演练——想象、角色扮演2)行为方法:放松、脱敏、应付卡、活动激活3、结构化1)议程安排2)制定治疗目标3)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化:缓解紧张关系、想办法离婚)四、优势1、见效快,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增强个案的信心;2、固定的结构,易操作和控制,节省时间;3、可以减少治疗关系中的过度依赖和退行。
五、CBT在咨询中的整合应用1、适用个案有良好的治疗动机、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身体健康。
不适用个案:人格障碍、移情严重的个案……2、适用时机初期:个案咨询动机明确,诊断明确;中间:个案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信念及情绪时。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课件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自动思维的评估标准
• 两个指标来评估:
(1)有效性:观念是否正确 (2)有用性:是否有助于改变现状
特别注意:自动思维不一定都是错误 的,有时甚至是正确的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情境
自动思维 中间信念
反应
态度 规则 假设
情感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补偿策略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核心信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情境
阅读这本书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自动思维
太难了,我永远 不能理解他
中间信念
如果我不能完全理解这 件事,说明我反应迟钝
• 负面核心信念划为两个范畴。与“无能"
核心信念 相关以及"不可爱"相关的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以无能为例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人际 无能
健康 无能
学习 无能
无能
家庭 无能
工作 无能
婚姻 无能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三)情绪和情绪理论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贝克认知疗法原理与技术教材(PPT123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章认知行为治疗(CBT)一、认知疗法核心原则“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
”认知行为疗法两大核心原则——1、人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影响;2、人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三个工作领域:认知、情绪和行为。
1.认知模型二、贝克认知疗法贝克是运用认知和行为干预情绪性失调形成完整理论和方法的第一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阿龙•贝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了认知疗法,作为针对抑郁症患者提供的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现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直接解决目前的问题并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和行为。
适用范围:重性抑郁症、广泛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物质滥用、进食障碍等,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其它心理障碍,如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
研究发现,认知治疗对不同教育水平、收入和经历的患者均有效,并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
三、认知治疗的特点1、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疗途径注意力转向目前的问题有助于患者制定出对抗无望、无助、回避、拖沓等症状的行为计划,更容易获得对近期事件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并得到证实。
2、高度协作的治疗关系、行为导向干预措施的运用1)认知重建:识别自动思维(图式)——思维记录改变认知——真实性检验、再归因、理性列表演练——想象、角色扮演2)行为方法:放松、脱敏、应付卡、活动激活3、结构化1)议程安排2)制定治疗目标3)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化:缓解紧张关系、想办法离婚)四、优势1、见效快,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增强个案的信心;2、固定的结构,易操作和控制,节省时间;3、可以减少治疗关系中的过度依赖和退行。
五、CBT在咨询中的整合应用1、适用个案有良好的治疗动机、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身体健康。
不适用个案:人格障碍、移情严重的个案……2、适用时机初期:个案咨询动机明确,诊断明确;中间:个案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信念及情绪时。
灵活的调整第二部分 认知治疗的技术与步骤第二章 基本认知模型2. 认知加工层次第三章 识别并矫正自动思维忧伤学习这本书这太难了,我永远不能理解它们!合上书腹部沉重感中间信念情 境反 应 情 感行 为生理反应核心信念我不能胜任——温柔的检视一、识别自动思维1、识别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一种思维流,但大多数时间我们意识不到它们。
自动思维特征:1)自发涌现(”Oh,my God!”)2)非常简洁3)通常以“速记”形式出现4)以语词或视觉形式5)自动性思维影响我们对情景的的理解6)它们引发体验到的情绪而不是环境本身2、矫正自动思维的提问基本问题:刚才您心里在想什么?提问时机:1、当注意到患者在会谈中有情感变化时提问。
2、让患者描述困境或体验到情感变化时提问。
3、让患者与治疗师表演特定的角色互动,然后提问。
其他问题:1、您推测一下刚才在想什么?2、您认为会是在想()或()吗?(可能发生的。
)3、您是不是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或想起已经发生的什么事?4、这一处境对您意味着什么?5、您是不是在想()?(治疗师举一个与预期回答相反的思维)二、识别情绪1、区别不同情绪的重要性,找到关键的自动思维。
2、确认情绪,解决命名的困难。
悲伤、压抑、孤独、不悦焦虑、担心、害怕、恐惧、紧张愤怒、恼火、生气、烦恼害臊、尴尬、羞辱失望嫉妒、羡慕愧疚伤害疑虑3.消极情绪清单3、评定情绪强度0 25% 50% 75% 100% 一点儿也不伤心有点儿伤心中等程度伤心非常伤心伤心至极4、情绪强度量表4.情绪强度量表三、评价自动思维1、确定关键的自动思维1)对这个思维您现在相信多少?(0-100%)2)这个思维让您情绪感受如何?3)情绪强度是多少?(0-100%)2、评价自动思维※苏格拉底式提问:1)证据是什么?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2)有没有不同的解释?3)最坏会发生什么?我能承受得住吗?最好会发生什么?最可能的结局是什么?4)我相信这个自动思维结果会怎么样?改变我的想法结果会怎么样?5)我该做些什么?6)如果我的一个朋友遇到这同样的情况,我会怎么跟他/她讲?3、确认认知错误1)全或无思维2)选择性抽象3)心理感应4)消极预测5)灾难化6)过度概括7)贴标签8)夸大与缩小9)个人化四、应用的技术➢概念化:强化认知模式➢箭头向下技术:引出自动思维(“So what?”)➢苏格拉底式提问:检验证据➢认知错误清单:列表➢功能障碍性思维记录(见附表)➢应对卡二、信念层次和自动思维的关系三、典型的补偿策略✓ 避免消极情绪 ✓ 尽量完美 ✓ 过度负责 ✓ 回避亲密关系 ✓ 寻求认可 ✓ 回避对抗 ✓ 孩子般的行为 ✓ 试图使他人愉快✓ 表现高昂的情绪(吸引注意力) ✓ 故意表现无能或无助 ✓ 逃避责任✓ 寻找不适当的亲密关系 ✓ 逃避注意 ✓ 激怒他人 ✓ 做出权威者姿态✓ 与他人保持距离或仅想取悦自己四、矫正信念1、关于信念的教育2、检查信念的利弊3、学习新的信念:详细列举并阐明五、应用技术➢直接询问:“你是怎么看请别人帮忙的?”➢总结归纳:“在很多情境中,你似乎都有一种想法……”➢箭头向下技术:引出中间信念“如果那是真的,结果是什么呢?”➢苏格拉底式对话:引导与辩论➢行为实验: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计划以检验信念真实性➢认知连续体:矫正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如果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就是失败者。
”0分(我)90分(优秀者)➢馅饼图➢利用他人做参照点:“假如你有一个朋友…”➢理性-情绪角色扮演:较强的辩论性,应谨慎使用➢角色扮演:换位思考➢“仿佛性”扮演:假如你相信新的信念,你会如何?➢治疗师自我暴露第五章矫正核心信念一、关于核心信念1.核心信念是关于某人自己最核心的观念。
2.负面的核心信念可能仅仅在心理上痛苦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3.人格障碍患者的负面核心信念可能几乎始终活跃着。
4.负性的核心信念通常是大体的、过于概括化的、绝对的。
治疗师应小心地选择何时以及如何与患者分享他的理解,如何开始矫正核心信念也应非常谨慎。
治疗早期评估核心信念被证明很少有效。
二、工作步骤操作步骤:1、确认一个特定情境2、关注情绪,特别是躯体感觉;3、拉回到早期经历(用现在进行时),确认核心信念;4、重演(现在的案主与小时的案主对话/ 角色互换)三、核心信念的归类 A 无能B 不可爱第六章 其他认知和行为技术➢ 每周活动记录表(见附件) ➢ 放松技术 ➢ 分级暴露我无能 我无力量 我失控 我软弱 我易受伤害 我陷入困境 我贫苦我不胜任 我不起作用 我是失败者 我不被尊敬 我是有缺陷的 我比不上其他人 我不够好(根据成就)我不可爱 我被人嫌弃 我不受人欢迎 我没有吸引力 我被人忽视 我是坏的 我是多余的我没有价值 我与人不同我是有缺陷的(因他人不喜欢) 我不够好(不被他人所爱) 我必定被拒绝 我必定被抛弃 我必定孤独➢积极自我陈述记录➢意象疗法:连接、重复、改变形象、替代、跳跃➢家庭作业第三部分访谈的结构一、第一次会谈目标1、建立信任和情感协调。
2、使患者参与并进入认知治疗。
3、教育患者认识他的障碍、认知模式和治疗过程。
4、使患者的困难正常化并注入希望。
5、诱发(或纠正)患者对治疗的期望。
6、收集患者的情况。
7、建议一个目标清单。
第一次会谈结构1、建立关系:表达关心和重视、表达信心2、设置日程“每一次会谈的开始我们都先来讨论并确定今天要谈论的内容,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我们首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你看这样行吗?”3、进行心境检查(包括客观量表评估)“过去的一周,总体来讲,你的情绪(抑郁程度)如何呢?”4、小结5、确定问题,安排目标。
“……好,这些都是很好的目标,你看你是否将它们写下来,我们各保留一份呢?”“你是否愿意读一下这些目标,看看有没有其他目标加进来?”6、小结7、教授患者认知模式。
“回想一下最近几天里,什么时候(事)让你非常的苦恼?”“你想到了什么?”“是这个想法让你紧张(其他情绪)吗?”“你想一想,这些想法和你的感觉之间是怎么联系的吗?”预告治疗步骤:确定思维——评估思维——改变思维布置作业记录思维,询问记录这些思维是否有困难。
8、诱发患者对治疗的期望。
明确双方的责任:教与学(探宝、渔夫)明确设置:时间、次数(不绝对预言)9、谈论患者对自己障碍的认识。
10、安排家庭作业。
情绪记录想一想下周日程需要加什么提醒自己:我正患有抑郁症,我不是懒惰行为建议:游泳或跑步等11、概括与反馈“整个过程有什么不舒服或疑问吗?”二、第二次会谈目标1、帮助患者集中于选择一个主要问题或治疗目标,开始解决问题。
2、加强认知模式和自动思维的确认。
第二次及其他会谈结构和格式1、目前状况和心境检查。
2、与之前会谈的连接。
3、日程设置。
4、家庭作业复习。
5、日程问题讨论。
6、新家庭作业安排。
7、阶段总结。
8、最后概括和反馈。
附件1治疗笔记附件2每周活动记录表指导语:写下你每个小时的活动内容,然后采用0~10级的评分,对掌控感(M)或者完成的程度以及愉快感(P)或者你所感受到的享受程度作出评价。
0分的评价意味着你没有任何掌控感或愉快感,10分的评价意味着你经历了最大程度的掌控感或愉快感。
签名:日期:年月日~ 月日附件3思维图式检测清单姓名: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