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认知疗法(个人整理版)
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
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介绍贝克是认知疗法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五种认知治疗技术,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本文将对这五种认知治疗技术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五种技术1. 问答法(Socratic Questioning)问答法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患者反思和改变错误思维的技术。
治疗师会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患者发现和挑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并寻找其他更加合理的解释。
常用的问题模式包括: - “你有什么证据支持你的想法?” - “这种想法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 “你认为其他人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问答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然而,这也需要治疗师具备良好的引导和倾听能力。
2.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认知重建是一种帮助患者改变负面思维模式的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治疗师帮助患者找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或扭曲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重建的步骤包括: 1. 辨认问题思维:患者和治疗师一起分析患者的负面思维模式,明确问题所在。
2. 验证问题思维:治疗师帮助患者找到证据来验证这种错误思维的不准确性。
3. 重建思维方式:患者被鼓励寻找并采用更合理、更积极的思维方式,来替代原有的负面思维。
认知重建是一种需要时间和练习的技术,但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3. 行为实验(Behavioral Experiment)行为实验是一种通过实践来测试和验证患者的负面想法或信念是否准确的技术。
通过让患者亲身体验,他们可以更直接地观察到自己的行为和体验,并从中获得新的认知。
行为实验的步骤包括: 1. 设定实验目标:治疗师和患者一起明确要测试的问题和目标。
2. 设计实验计划: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并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3. 进行实验:患者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体验。
十一章-贝克认知疗法
这些话中都包含每个、总是、从不、没有人等。对治疗师来说,向来访者面质或 挑战其绝对性思维是有用的,这样来访者可以将他们的表述表达得更准确。
来访者:我真的是个失败者。我做的每一件事都说明我是个失败者。 治疗师:您说您是个失败者。请问什么是失败者? 来访者:总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做每一件事都失败。 治疗师:您说您在每一个方面都失败了? 来访者:我事实上没有完全失败。 治疗师:对了,您可能在某些方面会失败,但不会是每一个方面。
一、个体发展观 早期经验对障碍性思维形成至关重要; 诊断标准在定位症状和认知治疗中的重要性; 认知治疗的目标是思维、情绪和行为。 二、认知二层面(层次) 自动性思维(Automatic Thought)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原理,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中最著名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对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全面详细地介绍。
第一部分: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简介1.1 贝克的背景及其对认知行为疗法发展的贡献艾伦·贝克(Aaron T. Beck)是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认知心理学之父”。
20世纪50年代末,他开始尝试将自己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其他情感障碍中。
他发现许多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点:他们对自己、对世界和未来持有消极、扭曲、不合理和不准确的看法,这些看法导致了他们的情感问题。
基于这一发现,贝克开始系统地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并提出了认知疗法的概念。
1.2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认知三角认知三角是贝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出人们的情感和行为是由他们对自己、对世界和未来的看法所决定的。
因此,如果能够改变这些看法,就能够改变他们的情感和行为。
(2)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贝克提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指出人们可以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想法来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列举证据、检验假设、寻找替代解释等方式来纠正不合理或扭曲的想法。
(3)行为实验行为实验是贝克提出的一种治疗技术,它旨在帮助患者尝试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并验证这些方式是否有效。
例如,在治疗强迫症时,可以让患者逐渐减少某种强迫行为的频率,以此来证明这种行为并没有导致他们担心的后果。
第二部分: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2.1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贝克最初是通过治疗抑郁症来发展认知行为疗法的。
他认为,抑郁症患者常常有一些消极、扭曲和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例如“我是个失败者”、“我一无是处”等等。
贝克认知疗法(个人整理版)
大纲认知疗法的产生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认知疗法的理论构成常见的几种认知歪曲情形建立治疗关系确定治疗目标确定问题二、认知疗法的咨询过程检验表层错误概念纠正核心错误概念认知的进一步改变新观念的巩固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错误三、认知治疗技术真实性检验去中心化监控忧郁或焦虑水平联系四、贝克认知疗法与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比较区别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五、认知疗法的应用认知治疗法应用实例认知疗法对抑郁的处理贝克认知疗法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一)认知疗法的产生贝克认知疗法由美国临床心理家A.T贝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原理和技术,诸多实践经验也证实它“是一种比较成熟,最为重要的认知疗法”,贝克也因此被称为“认知治疗之父”。
贝克认知疗法的创立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互结合与补充。
但主要来源于他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同艾里斯一样,贝克起初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
在运用精神分析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消极认知是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
于是,在研究抑郁症的基础上,贝克发表了《抑郁:临床、实验和理论》一文,充分论证认知在治疗抑郁症中的重要作用。
(二)认知疗法的理论构成⏹信息加工信息加工理论是从心理病理学角度解释了个体认知导致心理障碍的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有机体在生存过程中有一种无意识的,自动行的信息选择和加工过程,既认知过程。
⏹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时贝克疗法中的核心概念。
它指个体产生的,习惯化的,平时不能意识到的想法。
贝克认为,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动思维,但它确形成他们的歪曲信念和认同,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认知图式图式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习惯方式。
贝克把决定个体自动思维的深层次信念称为认知图式,它由以往积累的经验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
同样也指引着个体对信息的评价,预测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歪曲贝克将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推理错误称为认知歪曲,认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即认知图式。
贝克认知疗法(个人整理版)
大纲认知疗法的产生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认知疗法的理论构成常见的几种认知歪曲情形建立治疗关系确定治疗目标确定问题二、认知疗法的咨询过程检验表层错误概念纠正核心错误概念认知的进一步改变新观念的巩固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错误三、认知治疗技术真实性检验去中心化监控忧郁或焦虑水平联系四、贝克认知疗法与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比较区别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五、认知疗法的应用认知治疗法应用实例认知疗法对抑郁的处理贝克认知疗法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一)认知疗法的产生贝克认知疗法由美国临床心理家A.T贝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原理和技术,诸多实践经验也证实它“是一种比较成熟,最为重要的认知疗法”,贝克也因此被称为“认知治疗之父”。
贝克认知疗法的创立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互结合与补充。
但主要来源于他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同艾里斯一样,贝克起初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
在运用精神分析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消极认知是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
于是,在研究抑郁症的基础上,贝克发表了《抑郁:临床、实验和理论》一文,充分论证认知在治疗抑郁症中的重要作用。
(二)认知疗法的理论构成⏹信息加工信息加工理论是从心理病理学角度解释了个体认知导致心理障碍的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有机体在生存过程中有一种无意识的,自动行的信息选择和加工过程,既认知过程。
⏹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时贝克疗法中的核心概念。
它指个体产生的,习惯化的,平时不能意识到的想法。
贝克认为,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动思维,但它确形成他们的歪曲信念和认同,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认知图式图式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习惯方式。
贝克把决定个体自动思维的深层次信念称为认知图式,它由以往积累的经验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
同样也指引着个体对信息的评价,预测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歪曲贝克将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推理错误称为认知歪曲,认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即认知图式。
贝克认知疗法
治疗技术
一般的治疗技术
(一)访谈评估 (二)识别和评价(改正)负性自动思维 (三)识别信念 (四)矫正信念
其他治疗技术(了解)
1. 2. 3. 4. 问题解决 “馅饼‛技术 决策技术 分级暴露
(一)访谈评估
目标:主要是了解情况和进行初步治疗
现在的问题 生活史
了解情况
过去的创伤经验 来访者对治疗的期望
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和假设
由规则、态度、假设组成,尽管不如自动思 维那么容易发觉和矫正,但仍然比核心信念更有延 展性,核心信念影响着信念中间阶段的发展。 态度:体现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理解 规则:人们给自己规定的,赖以生存的法则,隐 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规则 假设:与规则紧密相连,由规则推论而出
中间信念主要表达方式:
一般更多地意识到的是与它相关的情绪反应 有某种程度的歪曲且尽管有相反的客观证据时,她还是照常出 现 自动思维也是准确的,但绝对是错误的
识别自动思维的技术:
“刚才你心里在想什么?” 当下述情况之一时提问:
当注意到求助者在会谈中有情感变化或增强时 让其描述困境或她体验到情感变化的一段时间时 如果有必要,让其用想象详细描述这一特定处境 及时间段时 再让其与你表演特定角色互动后
3/11
他打电话说因为 工作忙,不能来 看我
悲伤 90
7/11
拍照时手抖了一 下,一张照片拍 坏了
悲伤 95
“ 我怎么总做不好事 情,我太无能了‛ 90%
偶然的失误难以避免, 不能由此认定‚什么 事都做不好‛ 95%
小组成员:程婷
刘丽新
余伶
目
录
贝克认知疗法简介 几组重要概念 治疗过程 治疗技术
( Beck Cognitive Therapy )
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
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认知治疗是一种以改善思维方式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贝克是认知治疗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五种认知治疗技术,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种技术。
第一种技术:反思反思是指通过对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进行深入思考来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分析其中是否存在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如果发现了问题,患者需要尝试用更合理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第二种技术:实验实验是指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某些假设或想法是否正确。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并观察其结果。
如果结果证明新的行为方式是有效的,则可以坚持下去;如果结果不理想,则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第三种技术:教育教育是指向患者提供有关情绪和行为的相关知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的,并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些情绪和行为。
第四种技术: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指通过改变不良思维方式来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学会识别并挑战自己的不良思维方式,并替换成更合理、更积极的思维方式。
第五种技术:暴露暴露是指通过面对自己害怕或担忧的事物来减少恐惧或焦虑。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逐步接触他们害怕或担忧的事物,并逐渐习惯于它们。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总结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分别是反思、实验、教育、认知重构和暴露。
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并学会运用这些技术来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贝克认知疗法
贝克认知疗法的主要目标
协助当事人克服认知的盲点、模糊的知 觉、自我欺骗、不正确的判断,及改变其 认知中对现实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逻辑的思 考方式。治疗者透过接纳、温暖、同理的 态度,避免采用权威的治疗方式,引导当 事人以尝试错误的态度,逐步进入问题解 决的历程中。
理论基础
一、信息加工 贝克认为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不是心理
第三种方法 观察情绪变化 咨询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表情变化,姿势变换,新动作出现来几时询问来访者 的心里想法或通过某种方式人为地引发来访者询师应该立即与来访者一起矫正,从 而缓解来访者的不良情绪
一、提问法 提问法主要是提出一系列敏锐的问题,并运用逻辑分析和事实经验来检验
实施步骤
1.建立咨访关系 2.确定问题 3.了解咨询信息 4.解决问题 5.反馈信息 6.结束咨询
4.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核心和最重要环节是识 别并矫正来访者的自动思维和信念, 因为正是这两个层次的认知导致了来 访者的心理障碍。
解决问题
A.咨询师首先帮助来访者学会引出和识别在问题情境中的自动思维
障碍产生的唯一原因,尽管是一个较为显 著的因素。心理障碍是个体内部的,生物 的以及环境的,社会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果,不单由一个方面产生。认知过程的歪 曲与胜利的,环境的,社会的因素一起造 成了个体的心理障碍
理论基础
二、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是贝克疗法中的核心概念。它
指个体产生的,习惯化的,平时不能意识 到的想法。贝克认为,人们不能意识到自 动思维,但它确形成他们的歪曲信念和认 同,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适用范围
1.对轻至中度的抑郁症及非精神病性抑郁最为有效。 2.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伴发的抑郁状态也有较
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内容
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内容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具体内容包括:1.识别自动性思维。
由于这些思维已构成求助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多数求助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会存在着这些思想。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更为具体的技术包括提问、指导求助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
2.识别认知性错误。
所谓认知性错误即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
典型的认知性错误有任意地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等。
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更难于识别。
因此,咨询师应听取并记录求助者诉说的自动性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求助者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
3.真实性验证。
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通过这种方法,让求助者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
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4.去中心化。
很多求助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品评。
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脆弱的。
如果某个求助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每个人的注意和非难,那么咨询师可以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去与人交往,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变化,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变化。
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多数抑郁和焦虑求助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地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
如果求助者能够对这一过程有所认识,那么他们就能比较容易地控制自身的情绪。
所以,鼓励求助者对自己的忧郁或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控,就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这些情绪的波动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这也是认知治疗常用的方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
一、基本理论:
1、基本假设:认知是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与如何表现的主要原因
2、认知歪曲的形式:独断地推论、选择性地偏差推论、过度类化、扩大或夸张、个人化、
标签化和错误标签化、极端化的思考
二、治疗技术与步骤:
1、治疗目标:排除来访者思考的偏差和扭曲
2、治疗步骤:
(1)理清观念
(2)填补空白
(3)隔离想法
(4)获取结论
(5)改变规则
整个认知治疗的过程约12周,会谈约15次,每次交谈的时间有一定限制,约30-40分钟。
一般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
(1)治疗初期:尽可能减轻来访者的一些症状,找出和确定主要问题,设法向来访者说明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密切联系,力图找出消极的不合理的思维内容,并指出这些思想与情绪变化上的关系。
(2)治疗中期:帮助来访者及早掌握使用和练习新学习的概念,不断反复练习和应用合理的反应方式,取代功能失调性思想。
(3)治疗后期:应从特殊问题转移到来访者当作普遍规律的假设上来。
3、治疗技术:
(1)认知技术:用以下方法去探索其认知上的扭曲情形。
排除灾难法、重新归因法、重新界定法、排除自我中心法
(2)行为技术:
第一、心像法:利用在心理想象的情境来代替外显真实的物理刺激,以强化或削弱某特定行为。
第二、思考中断法
第三、心理暗示法
第四、苏格拉底式对话:探究负面信念,并带来正面信念。
三、适用领域、对象
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症的病人。
还适用于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和酒精中毒、一般性的焦虑障碍、创伤性的压力异常等等。
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
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贝克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消极、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他们的情感和行为。
该治疗方法结合了认知和行为学的原则,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起源与发展1. 认知行为疗法的起源认知行为疗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伦·埃利斯(Albert 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他认为人们的情感问题来自于错误、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因此应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2. 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在埃利斯之后,美国心理学家亚伦·贝克(Aaron T. Beck)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治疗方法,并将其命名为“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
贝克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抑郁障碍患者,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后来又将其与行为学原则相结合,形成了现今广为使用的“认知行为疗法”。
二、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1. 消极思维模式贝克认为,人们的情感问题往往来自于消极、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这些思维方式包括:过度概括(将一次失败看作是永久性的失败)、黑白思维(只看到事情的两个极端)、过度推断(根据不充分的证据得出结论)等。
2. 改变消极思维模式贝克认为,通过改变消极、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他提出了一系列方法来帮助患者改变这些思维方式,包括:现实检验(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反转证据(寻找与自己想法相反的证据)等。
3. 行为治疗除了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外,贝克还强调了行为治疗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可以改变情感和思维方式。
因此,在CBT中也包括了增加积极活动、面对恐惧等行为治疗方法。
三、贝克认知疗法的应用领域1. 抑郁症CBT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
通过改变患者的消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状。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贝克认知行为疗法(Beck'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隆·贝克(Aaron T. Beck)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中。
它注重通过改变个体的错误、消极、非理性的认知方式及其影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是对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的相关参考内容:1. 认知三角理论(Cognitive Triad Theory):认知三角理论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态度和信念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三角关系。
如一个人持有自己没有价值的观念,将会导致对外界的否定、对自己的否定,最终形成一种负向的心理状态。
该理论认为,通过改变个体的自我观念、态度和信念,可以改变其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2. 认知倾向(Cognitive Distortions):认知倾向是指个体在感知和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偏误和错误的认知方式。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将认知倾向视为心理问题的重要源头和维持因素,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这些认知倾向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常见的认知倾向包括:过度概括、二元思维、情绪化推理、以偏概全、思维过滤等。
3.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认知重建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他们的自动负向思维模式。
通过提供证据和逻辑推理,个体可以重新评估和调整他们的想法和信念,以更加准确和合理地对待问题。
认知重建的目标是消除消极情绪并促进积极的自我评价。
4. 行为试验(Behavioral Experiment):行为试验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种重要策略。
它通过个体自己的实际体验和行为实践来验证和修正其负向认知和信念。
个体通过实际行动来测试他们原来的想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收集有关现实情况的证据。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贝克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种指导人们改变问题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心理疗法方法。
它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负性或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以及相关的行为模式,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以下是与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相关的一些参考内容。
1. 认知模式:贝克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其对事物的看法和解释所决定的。
因此,了解个体的认知模式对于理解和干预问题行为至关重要。
通过帮助个体意识到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并与之相关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个体可以开始改变这些认知模式,以促进更积极和适应性的行为。
2. 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指的是一种出现在个体心中的无意识的、快速的、不加思考的想法。
这些自动思维往往是由个体的既定信念和经验以及环境因素所塑造的。
在贝克认知行为疗法中,帮助个体认识到他们的自动思维,并评估这些思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挑战和替换不准确或不健康的自动思维,个体可以改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 信念体系: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关注个体内部的信念体系,这些信念体系在塑造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信念通常是个体关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观念和看法。
一些不健康的信念,如“我是失败者”、“其他人总是对我不友好”等,会导致个体产生负面情绪和不适应性行为。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个体探索和挑战这些不健康的信念,并替换为更积极和适应性的信念。
4. 行为实验:行为实验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重要技术,用于帮助个体测试和验证他们的认知假设和信念。
通过设计和实施特定的行为实验,个体可以获得关于他们的信念和行为的客观数据,从而评估这些信念是否准确和合理。
这种实证的方法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激发对于认知和行为改变的动力。
5. 家庭和社会因素: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承认了家庭和社会因素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家庭和社会环境可以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贝克认知疗法----用于课堂-自创
5.贴标签(labeling):给自己或别人贴 上固定的大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 例如:我是个失败者,他一无是处。
6.最大化/最小化 (magnification/minimization):在评 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 极面和/或缩小积极面。例如:得了个中 等说明我多么不足,得了高分并不说明我 聪明。
9.以偏概全(overgeneralization):远远超 出现有处境得出一个更大范围的消极结论。例 如:(因为在会上不舒服)我不具备交友的本 钱。
10.个性化(personalization):相信别人都 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 能的解释。例如: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 为我做错了事。
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和假设
由规则、态度、假设组成,尽管不如自动思 维那么容易发觉和矫正,但仍然比核心信念 更有延展性。
• 态度:体现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理解 • 规则:人们给自己规定的,赖以生存的法则,隐藏起来的,
不为人知的规则 • 假设:与规则紧密相连,由规则推论而出
中间信念主要表达方式:
• 态度:不合格太可怕了(或者,我必须合格)
——抑郁和焦虑的病人往往用片面的方式解释境遇或 推测未来的变化,为了迎合内心已有的消极结论(认 知图式)而对事实进行取舍,结果导致认知失真或认 知曲解。
3.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 (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 调性的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 受审查,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 由于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 事件表现出脆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 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原理
贝克的认知疗法原理贝克的认知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贝克(Aaron Beck)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该治疗方法的核心原理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解释方式所决定的。
通过认知疗法,人们可以改变其负面思维模式,进而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贝克的认知疗法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认知三角理论:贝克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其对于事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他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认知三角”。
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会在不自觉中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因此,要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需要改变对事件的认知。
2.核心信念:贝克认为,人的核心信念是人格发展的基石,它们是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深层次信念。
这些信念形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可能源自于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经历和教育。
一旦形成,这些核心信念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塑造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
认知疗法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人们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核心信念,从而改善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
3.认知偏差:贝克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即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存在一种不合理或扭曲的倾向。
这些认知偏差往往会导致人们过度解读和夸大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认知疗法,人们可以学会识别和纠正这些认知偏差,从而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贝克的认知疗法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帮助人们重新解释和理解事件,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方式。
通过认知重构,人们可以从积极、客观和真实的角度来看待事件,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重构的过程中,治疗师会使用一系列技术和工具,例如问答法、宽恕练习和日记法等,帮助人们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
5.问题解决:认知疗法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人们可以降低负面情绪和焦虑,进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贝克认知疗法的主要方法
贝克认知疗法的主要方法
贝克认知疗法是一种以认知错误和自动思维为核心的心理治疗
方法。
其主要方法是要求患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自动思维,识别和纠正认知错误,从而提高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
贝克认知疗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 识别自动思维:患者需要学会识别自己的自动思维,即不受意识控制的常见思考方式。
这些思考方式可能是负面的、过度概括化的、自动发生的,且与情绪困扰有关。
2. 检查信念:患者需要检查自己的信念,特别是那些与自我否定和情绪困扰有关的信念。
这些信念可能是不合理的、过度概括化的、缺乏证据的,等等。
3. 检验并诘难错误信念:患者需要学会通过诘难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错误信念,并寻找更合理的替代信念。
这需要患者对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纠正错误认知。
4. 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患者需要通过学习新的行为模式来替代原有的负面行为和情绪模式。
这可能包括积极的情绪调节、自我肯定、适应性应对等等。
贝克认知疗法是一种基于认知错误和自动思维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纠正错误认知,改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
患者需要学会识别和纠正自己的自动思维,并通过反思和批判来检验并诘难错误信念,从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贝克认知疗法介绍
贝克认知疗法在很多教科书上是没有认知疗法的,因为公认的一个观点是,贝克的认知疗法没有超出艾的理性疗法,基本上是艾的疗法的一个扩展,所以一般不把它派别。
贝克,美国人,1979年推出他的认知疗法。
先看看他的主要概念。
一、主要观念1、心理病理学观点贝克主要研究对当事人的自动化思考的问题,以及某些特殊的刺激勾起个人的个性化的想法,以及导致情绪化的表现,他特别感兴趣。
然后他就要求当事人去观察这些事情。
最后他研究来研究去,最后他认为为什么会有毛病,因为认知是决定我们的感受以及如何感受、如何表现的主因。
这时原因和结果之间会形成一种联结、一种反射,他说这种反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果关系)、这种认知被破坏了,就导致了毛病。
他说自动化的思考以及某些特殊的刺激勾引起人的个性化的想法并导致情绪表现的东西,他说认知决定了我们如何表现,他把原认知、认知等东西都翻出来了,他说这种反射被破坏了,问题就来了。
因此,他假定主因是假定的基础,即我们认识出发的基础,即认知决定我们如何感受以及如何表现,以最宽阔的角度看,认知治疗包括了所有以矫正错误观念和错误自我暗示的心理治疗。
贝克和其他人一样,明确地提出了有错误的自我观念和错误的自我暗示,这就让我们觉得有点奇怪,因为所有的,都不认为世界上有什么错误不错误的,从社会从政治的角度上来看是有错误不错误的,但是从价值观来看,是没有什么错误不错误的。
但是贝克认知治疗他提出来就有很大的争议。
2认知错误,不是指价值的判断,而是指认知错误。
是指认知过程的错误,但是他虽然这么解释,但是我们下面可以看到,他所说的认知错误也包含了部分认知内容的错误。
(1)独断的错误:1没有充分、相关的依据就下结论,如,大难临头、不得了、无法接受。
什么叫大难临头呢,是火山爆发还是地震,我们经常讲的“大难”其实就是领导不高兴,兄弟很生气就是大难临头了。
2把过去某种推论过程迁移到现在,如,在自己读书时,曾经愚弄过教授,然后现在就觉得自己也被人愚弄。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概念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疗法,主要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并且改变不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心理治疗方法。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德·贝克创立,该疗法基于认知学派和行为学派的理论而发展起来。
贝克认为,人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存在着错误的思维方式,比如过度一般化、过度泛化、思维放大以及负面化等。
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会导致自卑感、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情况的出现。
贝克认为,只有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才能够达到长期的治疗效果。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对患者的思维和行为进行观察和调整,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具体做法包括:
1.了解自己的情绪:患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并且知道每种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2.找出错误的思维: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并且找出它们对自己的影响。
3.重新评价:患者需要重新评价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且采取更好的思维方式。
4.行为实验:患者需要通过实验尝试新的行为方式,找出自己的新思维方式是否有效。
5.安排计划:患者需要根据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来改变自己的习惯。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能够使患者找到长期的解决方法。
此外,该疗法不仅适用于心理问题,也适用于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总之,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它能够帮助患者找到错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且通过实验找到更好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认知疗法的产生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认知疗法的理论构成常见的几种认知歪曲情形建立治疗关系确定治疗目标确定问题二、认知疗法的咨询过程检验表层错误概念纠正核心错误概念认知的进一步改变新观念的巩固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错误三、认知治疗技术真实性检验去中心化监控忧郁或焦虑水平联系四、贝克认知疗法与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比较区别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五、认知疗法的应用认知治疗法应用实例认知疗法对抑郁的处理贝克认知疗法一、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一)认知疗法的产生贝克认知疗法由美国临床心理家A.T贝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原理和技术,诸多实践经验也证实它“是一种比较成熟,最为重要的认知疗法”,贝克也因此被称为“认知治疗之父”。
贝克认知疗法的创立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互结合与补充。
但主要来源于他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同艾里斯一样,贝克起初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
在运用精神分析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消极认知是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
于是,在研究抑郁症的基础上,贝克发表了《抑郁:临床、实验和理论》一文,充分论证认知在治疗抑郁症中的重要作用。
(二)认知疗法的理论构成⏹信息加工信息加工理论是从心理病理学角度解释了个体认知导致心理障碍的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有机体在生存过程中有一种无意识的,自动行的信息选择和加工过程,既认知过程。
⏹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时贝克疗法中的核心概念。
它指个体产生的,习惯化的,平时不能意识到的想法。
贝克认为,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动思维,但它确形成他们的歪曲信念和认同,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认知图式图式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习惯方式。
贝克把决定个体自动思维的深层次信念称为认知图式,它由以往积累的经验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
同样也指引着个体对信息的评价,预测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歪曲贝克将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推理错误称为认知歪曲,认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即认知图式。
⏹咨询关系理论贝克认知疗法以一种“协同共建”的方式,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齐心协作来改变认知歪曲。
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三)常见的几种认知歪曲情形■随意推论(arbitrary inference)指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便任意下结论。
这种扭曲现象包括「大难临头」或对于某个情境想到最糟的情况。
各位现在可能认为自己尚不能被同事或当事人喜欢或尊重之前,就已经开始担任咨询员的工作,或认为当年为了取得学位而愚弄了教授们,现在他们一定已经看穿你了。
■选择性断章取义(selective abstraction)指根据整个事件中的部分细节下结论,不顾整个背景的重要意义。
这么做的假定是,重要的事件是指失败及跟剥夺有关的事件,身为一个咨询员,你也许会以自己的错误及弱点来评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以自己的成功来评判自己。
■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指将某意外事件的产生的不合理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干的事件或情况中。
例如,你曾咨询过一位青少年而碰到困难,于是你便下结论说你对青少年的咨询是不擅长的,你也可能下结论说你没有能力帮助任何人。
■扩大与贬低(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指过度强调或轻视某种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例如,你可能假定,在咨询中即使是很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危机,甚至导致对方的心理伤害。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指一种将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也要这样做。
例如,如果当事人第二次治疗未到,你就认为是自己第一次咨询不力所致。
■乱贴标签(labeling and mislabeling)指根据过去的不完美或过失来决定自己真正的身份认同。
因此,如果你未能符合所有当事人的期望,你可能对自己说:"我是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应该立刻把咨询执照撕掉。
"■极端化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释时采用全或无(all-or-nothing)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的方式极端地分类。
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只分为"好或坏",例如,你可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那么就不是完美的咨询员;或你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完美而且有能力的咨询员(指你能成功地咨询所有的当事人),而一旦你发现自己并非全能时,你就会把自己看成彻底的失败者(根本不容许自己犯任何错误)。
二、认知疗法的咨询过程1. 建立治疗关系关系要和谐,尽量采取商讨式的态度。
治疗者要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来访者也不能只是被动接受,对自己不正确的观念要加以内省,还要发挥自己主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个主动再学习的过程。
2. 确定治疗目标目标即为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治疗者与来访者要目标一致。
3. 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察技术接触到来访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观念,为了找到不正确的认知观念,首要的任务是把来访者引到特定的问题上来,方法为提问和自我审察。
提问是要把患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对于重要的问题可以反复提问。
自我审察是鼓励来访者说出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内省。
4.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暗示、模仿表层错误观念为来访者对自己行为的直接具体的解释。
对于这些观念可采取建议的技术,建议来访者进行某一项与错误解释有关的活动,检验其正确与否;采取演示的技术,鼓励来访者进入现实的或者想象的情境,使其对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可以演心理剧,将自己的行为及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身上,通过观察角色,来客观地对待自己;可以采用模仿的技术,模仿别人的行为。
5.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核心错误观念往往是一些与抽象的概念有关的命题。
必须通过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
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等技术都离不开语义分析技术。
6. 认知的进一步改变:行为矫正技术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改变患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针对行为本身,而是将其与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要设计某种情境或模式,使来访者产生通常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一出现就给予强化,这对来访者十分重要。
其次,来访者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种体验的方法。
7. 新观念的巩固:认知复习通过留作业的方式给来访者提出相应的任务,它是前几步治疗的延伸,使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巩固那些新建立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
三、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自动性思维已构成求助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一般人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求助者首先应学会识别自动式思维。
治疗者可用提问、指导病人想象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其识别自动式思维。
2. 识别认知错误为了帮助求助者识别认知错误,治疗者应该听取和记下求助者诉说的自动式思维以及不同的情境与问题,然后要求求助者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找出共性。
3. 真实性检验这是认知治疗最为核心的部分。
是将来访者的负性自动式思维和错误观念看做是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来访者对其真实性进行检验。
有两种具体操作方法:(1) 言语盘问法。
我的证据是什么? 对那个问题是否还有别的认知存在? 假设那是真的,结果是否就会那么糟?(2) 行为实验。
在求助者能够认识和评论这些正确的自动式思维和信念之时,新的、更接近现实的信念便会逐渐代替了旧的、不真实的信念。
随后要求求助者按照这些新的认知结构去实践,检验它是否切实可行。
治疗者还要通过给求助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并让求助者反复练习,以巩固新的认知结构。
4. 去中心化大多数抑郁和焦虑的求助者感到他们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的“评头论足”。
因此,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脆弱的、无力的。
治疗计划要求当事人不像以前的方式行事,忽略掉周围人们的注意,结果可发现很少人会注意当事人的言行。
5. 监控忧郁或焦虑水平多数抑郁和焦虑求助者往往认为他们的焦虑会一直不变地存在下去,但事实上,焦虑的发生是波动的。
鼓励当事人对焦虑的水平进行自我监测,促使当事人认识焦虑波动的特点,增强抵抗焦虑的信心。
四、贝克认知疗法与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比较(一)联系艾里斯合理情绪ABC疗法和贝克认知疗法是认知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学派。
它们在理论上殊途同归,在技术上形成互补,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1、两大学派都强调并充分论证了认知对个体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要作用。
其次,贝克疗法吸收了合理情绪疗法的若干原则,与合理情绪疗法有许多相似的技术和策略。
2、在技术上它们都是一种积极、直接、用时短的方法,都使用质疑绝对化,情绪想像等人之技术。
除了主要使用认知技术外,它们还都使用情绪和行为的技术。
也适应于多种心理障碍,都是一种简单易行,比较有效的咨询方法(二)区别但这两大疗法也有各自的特色与不同。
1、合理情绪疗法更强调对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辩论,而贝克认知疗法则是帮助来访者把信念变为可以检验的假设,更强调偕同检验而不是着重于对来访者进行理性教育。
2、贝克认知疗法更注重不同心理障碍的认知歪曲和感受的不同。
而合理情绪疗法则专注于改变不合理信念而没有具体研究不同心理障碍的特殊性。
3、它们对咨访关系态度也有所差异。
艾里斯认为要建立一种“高度指导性”的“师生教育式”咨访关系;而贝克则认为要建立一种“引导性”的“科学研究型”的咨访关系。
五、认知疗法的应用(一)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认知治疗法一开始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同时对于治疗焦虑也投入广泛的研究。
有关学者指出,在心理卫生领域里所遭遇的常见心理障碍,认知治疗法有其疗效。
其优点之一是疗程的辅导次数有明确的界限,研究指出,许多心理障碍经过十二至二十次的辅导后,症状就会减轻。
1、对轻至中度的抑郁症及非精神病性抑郁最为有效。
2、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伴发的抑郁状态也有较好的疗效。
3、内因性抑郁或精神病性抑郁,需配合药物治疗。
4、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恐怖性强迫症、酒瘾、药物成瘾等。
5、偏头痛、慢性疼痛等心身疾病。
6、对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也有较好疗效。
(二)认知治疗法应用实例以下所述的例子说明了认知治疗法能使当事人对事情产生不同的解释,进而改变其感觉(Beck,1976):情境是你的教授在某一节课堂中,并未请你发言,使你感不快。
在认知上你的思考告诉自己说:“教授认为我很笨,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思想。
何况,他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比我聪明,比我会说话。
”一些可能的“其他解释是:教授是想让所有人都加入讨论,但因时间紧迫需要赶进度,或者他已经了解了你的观点。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贝克企图促使当事人能察觉其思考模式中的扭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