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部分】
一 汉 字
一、 汉字的形体结构
(一)六书
(二)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1]
甲骨文(契文、卜辞、龟甲文学、殷墟文字)、金文(钟鼎文)、籀文(石鼓文、大篆[2])、篆文[3]、隶书[4]、楷书(真书、正书)[5]
三、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情况
(一)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就汉字的时代性而言的,写古字时今字尚未产生,与本有其字而借用它字的通假不同,如反——返 昏——婚 道——导
2,异体字:
异体字间差异类型:(1)造字方法不同(2)义符不同(3)声符不同 如 裤 衣夸
3,繁简字:
(二)假借字,通假字
1,假借字
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作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其”字的本义指簸箕,借用虚词“其”的书写形式
2,通假字
(1) 定义: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2) 特点: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关系:
(1) 联系: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
(2) 区别:
假借是本无其字,而借用同音字来代替,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临时偶尔地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语言环境变了,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假借字产生新义,通假字则不然。
A:通假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植其杖而芸”(《子路从而后》),“芸”通“耘”。“芸”是通假字,“耘”是本字,两者同时存在。
B: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上面所举“东”,字虽仍是一个,意思却是两个了:口袋,东(方位词)。又如“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产生了新义。通假字则没有这种功能。
二 音韵
一、古音基本常识
(一)双声与叠韵
(1)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 参差、凛冽
(2)
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 窈窕 须臾
(二)中古声调的“四声”:平、上、去、入, 后三类归于“仄”,平声高扬平缓,仄声曲折低抑,音感不同。
二、古音通假
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一)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二)反切法:
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三 词 汇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单音词、复音词(叠音词、连绵词、复合词)、偏义复词
(1) 叠音词:两个相同的汉字重叠而成。
(2) 连绵词:双音节单纯词,两个字连缀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如仿佛,犹豫
(3) 复合词:两个语素按一定构词法组合而成,如江山、社稷
(4) 偏义复词:两个字组合以后,偏重于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另一个字只起陪衬作用,如,作息,缓急等
二、古今词义的变化发展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 山、水、牛、羊。。。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如 该(古:完备)
(三)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 如 劝(古:鼓励)(今:规劝)
三、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
(一)本义:一个词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史料可证的意义。
(二)引申义:
(三)假借义和比喻义
1,假借义:有时,一个词有些义项与本义毫无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如河畔,桥畔等;“叛”与“畔”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2,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中的比喻句有本质的区别。如里程碑、大锅饭
四、同义词和反义词
(一)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
(二)同义词
(三)反义词
四 语 法
一、古代汉语实词
(一)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主使宾动
2,意动用法:谓语动词表示得动作不是实际发生得,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主观上的看法
(二)名词作状语
(三)称数法
二、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次序和省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做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动词前,如 沛公安在?
2,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
一般在谓语动词前
3,为了强调宾语,用‘是’‘之’复指宾语,宾语与复指成分放在谓语前,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二)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的学习中,因为翻译上的关系,一些由介词结构充当的句子成分,在古汉语中处于动词之后,而翻译成现代汉语,则要放在动词之前,它们对动词是修饰或限定的关系,所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状语后置”。严格地说,古汉语中没有“状语后置”一说。但翻译成现代汉语后,有些原来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要放到动词前,才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如:吾尝疑乎是。(“乎是”翻译成“对此”);赵氏求救于齐。(“于齐”翻译成“向齐国”)
(三)句子成分的省略
1、 主语的省略:在复句里,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承上省略。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 “邴夏曰:‘射其御者,( 御者 )君子也。”
2、古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宾语只要其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不再出现也能使人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就可以省略。例如
四、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
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二)被动句
被动句式:
1,“于”字句,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éi)”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3,、“见”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人皆以见侮为辱。”
4,、“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施事)+所”+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5,“被”字句
(三)否定句
(四)疑问句
有三类疑问代词:1,指人的:谁 孰与;2,指物的:“何、胡、奚、曷”等;3,指处所的:安、恶、焉,如 沛公安在?
五、古代汉语常见习惯句式
(一)如何、奈何、若何:表示询问、反问“对什么怎么办”的一种固定结构
(二)何以。。。为、何。。。为
1,“何以……为”,也是表反问的文言惯用句式。“何以”是“以何”的倒装,“为”是语气词。“何以……为”是“要……干什么呢?”;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2,何……为”是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式,“为”在句末表示反问(或疑问),相当于“吗”“呢”,已成为语气词。
(三)。。。孰与。。。(一般用于选择问句)
(四)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3,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能不有所不同吗?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五 古书的注释[6]
一、[1] 汉字演变规律:(1)笔画线条化(2)字形符号化(3)结构规范化(4)字符集标准化《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2] 广义上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在六国通行的文字,狭义专指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
[3] 小篆=秦篆,汉字历史上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笔画均匀,笔形圆转勾连,笔势舒展;形体长圆,大小一致;结构成分和方式统一;异体字大量消失
[4] 分秦隶和汉隶(古、今隶),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
[5] 和隶书比,笔形不同,没有波磔,字形方正,便于书写
[6] 古注是阅读文言文的桥梁和阶梯,是今人为古书作注的重要依据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
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
》直音法 反切法
偏义复词本义 引申义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联绵词 古音通假 假借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判断句 被动句 同义词 训诂 四书集注 说文四家 三家诗 诗韵 韵脚 韵例
双声 叠韵 正义 传 笺 十三经注疏 集注 曰 为 谓之 章句 谓 之谓 言 貌 犹 之言 之为言
读为 读曰 读若 读如 如字 衍文 脱文 形训 声训 破读 毛诗 论辩 序跋 奏议 书说 赠序
诏令 檄 传状 碑志 杂记 箴铭 颂赞 辞赋 哀祭 句读 四六 词类活用 三十六字母 稽古 引
经
倒置 迂回 委婉 夸饰 平水韵 黏对 拗句 拗救 流水对 借对 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