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集下载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是一种制造合成革的方法,也被称为湿法工艺。

相比于湿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革干法工艺的步骤和特点。

一、合成革干法工艺步骤1. 原材料准备:合成革的主要原材料是聚氯乙烯(PVC)树脂和塑化剂。

在合成革干法工艺中,需要将PVC树脂和塑化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原材料熔融:将混合均匀的PVC树脂和塑化剂送入电加热融螺杆机中进行熔融。

在熔融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转速,使PVC树脂和塑化剂充分混合并熔化。

3. 条纹涂布:将熔融的PVC树脂和塑化剂通过涂布机均匀地涂布在纺织物基材上。

涂布过程中,需要控制涂布厚度和速度,确保涂布层均匀且与基材粘结牢固。

4. 干燥:涂布后的基材进入烘箱进行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使涂布层中的溶剂蒸发并使合成革固化。

5. 表面处理:经过干燥的合成革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其光泽和手感。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压纹、涂层和印刷等。

6. 裁剪和加工:经过表面处理的合成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和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合成革制品。

1. 生产效率高:合成革干法工艺中的干燥过程相对较短,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合成革干法工艺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

2. 成本低:相比于湿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的成本较低。

湿法工艺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而合成革干法工艺中只需要少量的溶剂和能源。

3. 环保性好:合成革干法工艺中的溶剂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合成革干法工艺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也减少了水污染的风险。

4. 产品品质稳定:合成革干法工艺中的涂布层均匀,黏结牢固,不易出现起泡、脱胶等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品质稳定。

5. 产品种类丰富:合成革干法工艺可以制造各种颜色、花纹和质地的合成革,满足不同需求的市场需求。

合成革干法工艺是一种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环保性好的制造合成革的方法。

通过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参数,可以得到品质稳定的合成革产品。

合成革干法湿法生产线流程及每一步的作用

合成革干法湿法生产线流程及每一步的作用

合成革干法湿法生产线流程及每一步的作用大量病险防洪工程的防渗加固,修建一批新的防洪工程,及研究开发高效快速的抢险技术,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程综合治理的当务之急。

研究开发成本更低,高效速凝防渗加固灌浆新材料,处理汛期出现的渗漏、开裂等重大险情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灌浆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灌浆材料按其作用可分为防渗堵漏、兼补强材料两种。

现在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水泥基浆液。

**研制的超细水泥灌浆材料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化学浆液的发展为解决特殊工程问题及高质量工程有效手段。

其中国外用的最广泛的是硅酸盐类浆材。

水玻璃水泥浆混合的浆液也是用途广泛、使用效果良好的灌浆材料。

丙烯酰胺灌浆材料适用於永久性灌浆工程。

聚氨酯类灌浆材料是防洪减灾处理重大险情及快速抢险的重要高性能材料。

丙烯酸类灌浆材料可用于受振动的建筑物(如地铁)的防渗堵漏,及封堵大量涌水的材料。

今后降低成本是防洪工程新材料开发有等突破的重要内容。

治理水患,防洪减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量病险防洪工程的防渗加固,修建一批新的防洪工程,及研究开发高效快速的抢险技术,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程综合治理的当务之急。

使用高效速凝防渗加固抢险新材料,无疑是防洪减灾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

1.国内外技术发展及国内需求:快速处理汛期出现的渗漏、开裂、流砂、管涌等重大险情,要求灌浆材料应当凝固时间特别短,强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动水条件适应性非常好。

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采用材料新技术,开发相适应的新材料,或者对传统材料改良,既是我们必须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也是防洪工程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2.浆液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浆液材料应粘度低,流动性好,能进入细小裂隙;浆液胶凝时间可在几秒至几小时范围内随意调节,并能准确地控制,浆液一经发生凝胶就在瞬间完成。

其次,浆液固化时无收缩规象,粘接强度高;浆液结石体有一定抗压和抗拉强度,不龟裂,抗渗性能和防冲刷性能好;结石体能长期耐酸、碱、盐、生物细菌等腐蚀,耐老化性或耐久性优良。

皮革干法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皮革干法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皮革干法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合成革生产中,主要分成湿法(亦称凝固涂层)和干法(亦称转移涂层)二种生产工艺。

干法生产工艺是将涂层剂(现多为聚氨酯)涂在片状载体(离型纸)上,经烘干后形成连续的,均匀的薄膜,然后再在薄膜上涂上粘结剂,和织物(或湿法底皮)叠合,再经烘干,把离型纸与革剥离,涂层剂(包括粘结层)膜就会从离型纸上转移到织物(或革)上。

干法生产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涉及的变化有化学方面的也有物理性质方面的。

现将各个生产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离型纸的选择和使用离型纸又名转移纸,它接受液状涂层剂,带着涂层剂进烘箱,让涂层剂在纸上成膜后顺利地从纸上剥离,因此干法生产对离型纸有以下要求1。

对涂层剂的溶剂有抗御能力 2。

纸本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弹性3。

纸表面状态(光雾度,花纹深浅及清晰度)均匀一致。

离型纸按用途分有全PU纸,PVC纸和高温二用纸;按表面光亮程度分有高光,半光,消光等;按花纹分有牛皮,羊皮,猪皮,布纹等;按产地分有美国纸,英国纸,意大利纸及日本纸。

离型纸的选择要根据产品品种和工艺特点进行选择,同时还须考虑价格和使用性能。

离型纸在使用时常会碰到以下的问题,必须注意解决。

⑴离型纸运到时,装卸搬运时须小心,防止碰撞破损,储存时须横卧,并防止受潮。

⑵离型纸上机生产时,要调整好张力和导辊平行度,防止离型纸走偏而损伤纸边。

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停车,用PU纸时,烘箱温度不要太高,最好在130摄氏度以下,防止因过热而使纸表热塑性树脂变形而报废。

⑶革与纸剥离时夹角须大于90度,最好为135度,使剥离力最小。

离型纸在机上运行,易产生静电,须安装静电消除装置,简易的办法是在剥离点附近放几条湿的麻绳在纸下面(注意不能碰到纸)或拉几根细铜丝。

⑷离型纸正面和背面因材料不同,遇热和冷却时收缩率不同,易产生卷曲,调节方法有调节设备对纸的牵引力和降低烘箱温度。

⑸离型纸每生产一次,最好检查一次,以去除各种疵点,并消去部分静电,安排生产时一天内每卷纸最好只使用一次(特别是美国华伦纸)二.涂层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涂层生产中,根据产品要求,有的只涂一个面层,有的涂面层和粘结层,有的涂顶层,面层和粘结层。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评论:2 条查看:532 次xiangyuan发表于 2021-04-07 07:14聚氨酯人造革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所谓干法聚氨酯人造革,是指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多层结构体。

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是将溶剂型聚氨酯,采用水中成膜法而得到的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又同时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

一、干法聚氨酯人造革〔一〕生产工艺流程注:1、离型纸发送 2、离型纸贮存装置 3、第一涂料台 4、10M左右枯燥箱 5、第一组冷却辊 6、第二涂料台 7、15—20M枯燥箱 8、第二组冷却箱 9、第三涂料台 10、基布发送台 11、贴合装置 12、20—25M枯燥箱 13、第三组冷却辊 14、剥离装置 15、人造革卷取 16、离型纸卷取离型纸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原理是将不同性能的面、底层配合液利用刮刀涂覆在离型纸上,面料经过枯燥、冷却工艺后,再涂覆上粘合层底料,利用基布发送贴合装置将基材与底料复合,经过枯燥、冷却后,利用剥离装置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

〔二〕、主要原料1、离型纸A、离型纸分类:按用途分:①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②聚氨酯人造革用纸按花纹分:①平面纸②压纹纸按光泽度分:①高光型②光亮型③半光亮型④半消光型⑤消光型⑥超消光型按材质分:①硅系纸〔外表涂敷有机硅聚合物,耐温≤190℃〕②非硅系纸〔外表涂敷丙烯聚合物,耐温≤150℃〕③特殊用纸〔PVC用〕B、性能要求:①强度:由于在涂布后,进入烘箱枯燥,温度较高,在屡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撕裂强度。

②外表均匀性:必须保持一定的离型均匀度及光泽,平面纸的平滑度及厚度要保持一致。

③耐溶剂性:在生产中,常用到多种溶剂,要做到既不溶解也不溶胀。

④适宜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如果剥离太容易,在涂布及复合时易引起预剥离,而影响产品质量。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离型纸:离型纸表面具有一定的花纹且有良好的脱膜性能,在其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树脂,再和基布贴合后生产出人造革,最后离型纸和人造革分离,这样得到的人造革表面就具有离型纸表面的花纹,可用于革的表面后整理。

离型纸的分类①按用途分类:可分为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和聚氨酯革用纸。

②按有无花纹分类:可分为平面纸和压纹纸。

压纹模仿的对象有小牛皮、山羊皮、小山羊皮、鹿皮、猪皮、蛇皮、鳄鱼皮、布纹等。

③按光泽度分类:可分为高光型、光亮型、半光亮型、半消光型、消光型、超消光型。

不同光亮度的离型纸都是为了模仿不同涂饰处理的天然皮革。

④按涂层材质分类:可以分为硅系纸和非硅系纸。

硅系纸是指其表面的离型层为有机硅树脂的离型纸;非硅系纸则是指不采用有机硅作离型层的离型纸。

目前非硅系和硅系离型纸各有优缺点,非硅系离型纸在花纹清晰度方面不及EB 法硅系离型纸,但它可以克服EB法离型纸脆性的缺点,且其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价格较低。

离型纸按不同花纹、不同光泽、不同用途排列组合,形成品种很多的产品系列,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厂家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工艺的特点进行选择离型纸的性能要求(l) 强度离型纸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该性能对于生产过程的操作顺利与否和纸的使用次数有很大影响。

当生产线在连续运行时,离型纸承受一定的张力,同时反复经受烘箱中的高温和冷却辊筒的冷却,仍需保持平整的状态,不断纸,不变形。

因此离型纸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如果纸的强度不够,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将使生产中断,造成损失。

离型纸对撕裂强度要求较高,当离型纸在使用中在宽度方向上有裂口时,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撕裂负荷。

同时其表面强度要求也较高,要求在加热使用的情况下,一般使用6次以上不产生卷曲,表面不掉粉、不被破坏[10]。

(2) 表面均匀性表面均匀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离型纸表面必须保持均匀的离型能力;②离型纸表面的光泽要均匀一致;③平面型的离型纸要保持一定的平滑度和厚度一致;④压纹型的离型纸要保持一定的厚度和花纹均匀一致;⑤经多次重复使用后,离型纸仍须保持均匀状态。

人造革干法工艺

人造革干法工艺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2010-03-12 22:00:06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网•聚氨酯人造革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所谓干法聚氨酯人造革,是指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多层结构体。

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是将溶剂型聚氨酯,采用水中成膜法而得到的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又同时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

一、干法聚氨酯人造革(一)生产工艺流程注:1、离型纸发送2、离型纸贮存装置3、第一涂料台4、10M左右干燥箱5、第一组冷却辊6、第二涂料台7、15—20M干燥箱8、第二组冷却箱9、第三涂料台10、基布发送台11、贴合装置12、20—25M干燥箱13、第三组冷却辊14、剥离装置15、人造革卷取16、离型纸卷取离型纸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原理是将不同性能的面、底层配合液利用刮刀涂覆在离型纸上,面料经过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覆上粘合层底料,利用基布发送贴合装置将基材与底料复合,经过干燥、冷却后,利用剥离装置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

(二)、主要原料1、离型纸A、离型纸分类:按用途分:①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②聚氨酯人造革用纸按花纹分:①平面纸②压纹纸按光泽度分:①高光型②光亮型③半光亮型④半消光型⑤消光型⑥超消光型按材质分:①硅系纸(表面涂敷有机硅聚合物,耐温≤190℃)②非硅系纸(表面涂敷丙烯聚合物,耐温≤150℃)③特殊用纸(PVC用)B、性能要求:①强度:由于在涂布后,进入烘箱干燥,温度较高,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撕裂强度。

②表面均匀性:必须保持一定的离型均匀度及光泽,平面纸的平滑度及厚度要保持一致。

③耐溶剂性:在生产中,常用到多种溶剂,要做到既不溶解也不溶胀。

④合适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如果剥离太容易,在涂布及复合时易引起预剥离,而影响产品质量。

C、供应商:目前国内离型纸还没有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世界上生产离型纸的厂商主要是:美国沃沦公司、英国维金斯公司、意大利宾达公司、日本创研株式会社、旭辊株式会社、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等。

合成革干法工艺设计

合成革干法工艺设计

合成革干法工艺设计一、设计背景合成革是指通过人为合成过程制成的一种人造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耐酸碱性等特点,在家居装饰、汽车内饰、鞋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合成革的干法工艺进行设计,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设计内容1.原料选择合成革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PVC),因此在工艺设计中,应选择适合的聚氯乙烯树脂作为原料。

同时,考虑到合成革的功能需求,还可以添加助剂如稳定剂、塑化剂等。

2.混炼工艺混炼是制备合成革的重要步骤之一,将聚氯乙烯树脂与助剂进行混合,形成均匀的混炼料。

混炼工艺应注意控制混炼温度、加热时间和混炼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混炼料的质量。

3.压延工艺将混炼料通过压延机进行压延,得到合成革的毛背面。

压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热:将压延机预热至适合的温度,以提高料温和降低负荷。

(2)压延:将混炼料放入压延机,在适当的压力下进行压延。

(3)冷却:将压延出的合成革通过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使其迅速降温。

(4)收卷:将冷却后的合成革卷起,打包存放。

4.表面处理工艺合成革的表面处理是为了增加其美观性和耐用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1)上光:通过刷涂上光剂,提高合成革的光泽度和柔软度。

(2)压花:通过压花机将热敏压花膜与合成革进行热压,形成花纹或图案。

(3)染色:通过染料将合成革染成所需的颜色。

5.检验工艺对合成革进行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性能检测:如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抗酸碱性等。

(2)外观检验:检查合成革的表面是否平整、无瑕疵。

(3)色牢度测试:对染色后的合成革进行色牢度测试,确保颜色不会脱落。

三、设计要点1.工艺稳定性:合成革生产工艺要保持稳定和可靠,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高效能: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环境友好:选用环保原料,并对废水、废气等进行合理处理,保护环境。

四、设计结果经过工艺设计,合成革的干法工艺包括原料选择、混炼工艺、压延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和质量检验工艺等。

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

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

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1. 引言•PU合成革是一种人造材料,具有与天然皮革相似的外观和手感•制作PU合成革的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2. 干法工艺•干法工艺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水•主要步骤包括原料配方调制、混合搅拌、涂覆、干燥等•干法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成本较低•然而,干法工艺的制品常常比湿法工艺的制品硬度较高,柔软度和透气性较差3. 湿法工艺•湿法工艺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水•主要步骤包括原料浸泡、混合搅拌、涂覆、干燥等•湿法工艺的优点是制品柔软度好、透气性好•然而,湿法工艺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水,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4. 干法工艺与湿法工艺的比较•干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硬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汽车座椅、箱包等•湿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柔软度和透气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衣物、鞋子等•干法工艺一般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湿法工艺一般成本较高,适合小批量或定制生产5. 总结•PU合成革的干法和湿法工艺各有优劣•在使用PU合成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干法和湿法工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硬度、柔软度和透气性以上是对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6. 干法工艺的具体步骤•原料配方调制:根据产品需求,将PU树脂、溶剂、助剂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混合搅拌:将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搅拌,使各种成分充分混合•涂覆:将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覆于底布或网布上,形成涂层•干燥:将涂层的材料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固化和去除残余溶剂7. 湿法工艺的具体步骤•原料浸泡:将PU树脂等原料浸泡在大容器中的水溶液中一段时间,使其吸水膨胀•混合搅拌:将浸泡好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搅拌,使各种成分充分混合•涂覆:将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覆于底布或网布上,形成涂层•干燥:将涂层的材料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固化和去除余水8. 干法工艺的优缺点•优点:–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能耗低,成本较低•缺点:–制品硬度较高,柔软度和透气性较差9. 湿法工艺的优缺点•优点:–制品柔软度好,透气性好•缺点:–制作过程中使用水,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成本较高,适合小批量或定制生产10. 结论•干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硬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汽车座椅、箱包等•湿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柔软度和透气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衣物、鞋子等•在产品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以获得理想的产品性能和外观。

合成革资料

合成革资料

1湿法加工与干法加工根据产品加工方法的不同主要分成湿法(凝固涂层)和干法(转移涂层)两种生产工艺,是根据聚氨酯成膜方式的不同进行区分。

湿法加工。

将聚氨酯树脂的DMF溶液添加各种助剂,调配制成浆料。

浸渍或涂层于非织造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的液体(水)中。

DMF被水置换,PU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的皮膜。

因其成膜是在DMF/H2O体系中形成,故称为湿法加工。

湿法加工主要有涂层和浸渍两种方法,涂层法是PU树脂涂布于基布的表面;含浸法是基布浸渍于PU树脂液中。

湿法革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丰满弹性的手感,优良的机械强度,特别是结构上近似天然皮革,所以其产品用途与天然皮革相同,可用于服装、鞋、箱包、球类等,而且花色品种比天然皮革美观多样。

干法加工。

将涂层剂(多为聚氨酯浆料)涂布于片状载体(离型纸)上,通过流平,浆料可形成一层均匀的膜,经烘干后溶剂挥发,聚氨酯形成连续均匀的薄膜。

在薄膜上涂上粘结剂,与基布压合、烘干,把离型纸与革剥离,涂层剂(包括粘结层)膜就会从离型纸上转移到基布上。

干法生产过程是将液态的树脂溶液转化为固态树脂薄膜。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涉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要经历溶液中溶剂的挥发去除及树脂的凝聚成膜两个相伴发生的过程。

可分为直接涂层法和载体法(又称离型纸转移法和移膜法),目前我国的干法生产多采用离型纸法。

2合成革生产划分为四个大的工序:纤维制造工序;非织造布工序;基布加工工序;成革加工工序。

3超细纤维的特性(1)力学特性。

纤维的惯性矩I0与纤维的直径D的关系为I0=πD4/32,表明纤维惯性矩与其直径的4次方成函数关系,即随着纤度的变小,其挠曲刚性和扭转刚性会大幅度降低,所以超细纤维产品具有细腻柔软的手感及良好的悬垂性。

(2)表面特性。

比表面积大,纤维与其他物质接触的机会多,因此对染料和化学品的吸附性特别强。

(3)几何特性。

容易制备高密度的产品,在结构中形成均匀分布的大量微细孔隙,水汽在纤维集合体内的毛细效应强。

干法pu工艺流程

干法pu工艺流程

干法pu工艺流程
《干法PU工艺流程》
干法PU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制革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混合、铺摊、干燥、整理、定型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干法PU工艺的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包括聚氨酯树脂、添加剂、溶剂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进行配方。

2. 混合:将聚氨酯树脂、添加剂、溶剂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确保各种原料充分融合。

3. 铺摊:在铺摊机上将混合好的原料均匀地铺在基布上。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布材料,并确保在铺摊过程中原料的厚度均匀。

4. 干燥:将铺摊好的原料放入干燥室中,使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其干燥。

干燥后的原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方便后续的整理和加工。

5. 整理:对干燥后的材料进行整理,去除表面的瑕疵和杂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6. 定型:最后,将整理好的材料放入定型机中进行加工,使其获得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定型后的产品可以进行后续的涂装、印花、压花等工艺,最终得到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以上就是干法PU工艺的流程,通过严格的工艺流程控制和精湛的技术,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外观精美的PU制革产品。

人造革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

人造革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

人造革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人造革的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

你说这人造革啊,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魔法。

那干法工艺呢,就好比是一位巧匠,精心雕琢出各种形状。

它是把一种特制的树脂直接涂在基布上,经过一系列处理,嘿,一张人造革就出来啦!这过程就像变魔术一样神奇,一下子就有了新东西。

干法工艺做出来的人造革,那质量可不含糊。

它的表面纹路清晰得很呢,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

而且啊,它还特别耐用,不容易损坏。

你想想,要是咱买个包包或者鞋子,用了没多久就坏了,那多闹心啊!可这干法工艺的人造革就不会,能陪伴咱好长一段时间呢。

再来说说湿法工艺,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

它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把基布沉浸在一种特殊的溶液里,然后经过各种奇妙的变化,就得到了人造革。

这过程,是不是很有意思?湿法工艺的人造革啊,那手感可真是绝了!柔软得就像棉花糖一样,摸着可舒服啦。

而且它的透气性也不错哦,不会让你觉得闷得慌。

你说要是做成衣服穿在身上,那得多惬意啊!那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到底哪个更好呢?这可不好说呀!就好像苹果和香蕉,你能说哪个更好吃吗?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呀。

干法工艺的人造革适合做那些需要挺括造型的东西,比如沙发呀、汽车座椅呀。

而湿法工艺的呢,就更适合做衣服、鞋子这些,能让你穿得舒服又自在。

咱生活中到处都有人造革的影子呢,从我们坐的沙发到穿的鞋子,从背的包包到用的文具,哪里都有它。

这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就像是两个好帮手,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便利。

你看,人造革让我们能享受到更多的美好,而且价格还相对比较实惠,这不是很棒吗?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人造革的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它们可是有大本事的呢!它们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

怎么样,是不是对人造革又有了新的认识呢?下次再看到人造革制品的时候,你就可以想想,这是干法工艺做出来的呢,还是湿法工艺做出来的呀!。

简述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干法贴面工艺技术

简述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干法贴面工艺技术

来源于:注塑塑料网 简述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干法贴面工艺技术收缩是塑料加工商们面临的大敌,特别是对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大型塑料制品,收缩更是一个顽疾。

因此人们开发了各种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收缩,提高产品质量。

在注塑塑料部件较厚位置,如筋肋或突起处形成的收缩要比邻近位置更严重,这是由于较厚区域的冷却速度要比周围区域慢得多。

冷却速度不同导致连接面处形成凹陷,即为人们所熟悉的收缩痕。

这种缺陷严重限制了塑料产品的设计和成型,尤其是大型厚壁制品如电视机的斜面机壳和显示器外壳等。

事实上,对于日用电器这一类要求严格的产品上必须消除收缩痕,而对于玩具等一些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允许有收缩痕的存在。

形成收缩痕的原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包括加工方法、部件几何形状、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设计等。

其中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通常由原材料供应商决定,且不太容易改变。

但是模具制造商方面还有很多关于模具设计的因素可能影响到收缩。

冷却流道设计、浇口类型、浇口尺寸可能产生多种效果。

例如,小浇口如管式浇口比锥形的浇口冷却得快得多。

浇口处过早冷却会减少型腔内的填充时间,从而增加收缩痕产生的几率。

对于成型工人,调整加工条件是解决收缩问题的一种方法。

填充压力和时间显著影响收缩。

部件填充后,多余的材料继续填充到型腔中补偿材料的收缩。

填充阶段太短将会导致收缩加剧,最终会产生较多或较大的收缩痕。

这种方法本身也许并不能将收缩痕减少到满意的水平,但是成型工人可以调整填充条件改善收缩痕。

还有一种方法是修改模具,有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修改常规的型芯孔,但是并不能指望这一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树脂。

另外,气体辅助方法同样值得一试。

柱、气体和泡沫GE聚合物加工研究中心(PPDC)进行了一项12个月的研究,来评估8种不同的旨在减少收缩痕的方法。

这些技术代表了减少收缩痕的一些最新思路。

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为取代材料法,另一类为去除热量法。

取代材料法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可能收缩区域的材料用量来减少收缩痕。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精品文档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评论:2 条查看:532 次xiangyuan 发表于2008-04-07 07:14聚氨酯人造革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所谓干法聚氨酯人造革,是指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多层结构体。

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是将溶剂型聚氨酯,采用水中成膜法而得到的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又同时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

一、干法聚氨酯人造革(一)生产工艺流程注:1、离型纸发送2、离型纸贮存装置3、第一涂料台4、10M左右干燥箱5、第一组冷却辊6、第二涂料台7、15—20M干燥箱8、第二组冷却箱9、第三涂料台10、基布发送台11、贴合装置12、20—25M干燥箱13、第三组冷却辊14、剥离装置15、人造革卷取16、离型纸卷取离型纸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原理是将不同性能的面、底层配合液利用刮刀涂覆在离型纸上,面料经过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覆上粘合层底料,利用基布发送贴合装置将基材与底料复合,经过干燥、冷却后,利用剥离装置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

(二)、主要原料1离型纸精品文档A、离型纸分类:按用途分:①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②聚氨酯人造革用纸按花纹分:①平面纸②压纹纸按光泽度分:①高光型②光亮型③半光亮型④半消光型⑤消光型⑥超消光型按材质分:①硅系纸(表面涂敷有机硅聚合物,耐温<190 C)②非硅系纸(表面涂敷丙烯聚合物,耐温<150 C)③特殊用纸(PVC用)B性能要求:①强度:由于在涂布后,进入烘箱干燥,温度较高,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撕裂强度。

②表面均匀性:必须保持一定的离型均匀度及光泽,平面纸的平滑度及厚度要保持一致。

③耐溶剂性:在生产中,常用到多种溶剂,要做到既不溶解也不溶胀。

④合适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如果剥离太容易,在涂布及复合时易引起预剥离,而影响产品质量。

干法聚氨酯人造革

干法聚氨酯人造革
胺类交联促进剂。 3、溶剂 为降低粘度,在树脂浆料中还要加入适量的溶剂,
多采用二甲基甲酰胺,也可加入其它溶剂。 4、基布 选用的基布主要是尼龙绸,经纬密度64×64。若
密度太低,浆料会透底,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尼龙绸
生产工艺技术
尼龙布基开卷、烫平后,进入第一涂料台涂刮粘结层, 烘干、冷却后进入第二涂料台涂刮面层。再经烘干、 冷却、卷取成为产品。
涂层厚度的控制
在涂层过程中,涂层剂的粘度可能发生变化,使涂层的 厚度产生波动,这就需要采用涂布量测量仪,联结伺服 装置,调整刮刀板,保持稳定的涂布量,但现在国内的
设备都没有安装此装置,主要靠操作人员(特别是生产 线班长)的经验来判断刀,是否有变化,是否要调整
(早期进口的设备都带有此装置)。
为了防止有涂层过程中离型纸走偏而发生产样的间隙为确认间隙,但在实际生 产时,因涂层料粘度的大小,贴合干湿度的不同,车速
快慢,层压间隙及压力的大小不同,以及每个操作人员
测定间隙时的习惯不同而有变化,因此需先在机是“打 样”确认实际涂布间隙及干湿度、车速、贴合间隙等。 具体方法为取所生产产品的涂层料一小瓢,按工艺卡上 设定的间隙、车速、温度(烘箱)、贴合间隙进行试生 产一小块样品,到收卷处剥离后与要求和样品进行对比, 确认其颜色、品质有没有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就可 以指生产,如果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调整,这样反复多
两种树脂配合使用,模量计算方式为:(树脂A模量 ×树脂A固含量×树脂A配料量+树脂B模量×树脂B固 含量×树脂B配料量)÷(树脂A配料量×树脂A固含 量+树脂B配料量×树脂B固含量),计算的结果就是 该配合液的模量。 树脂配合液的量根据订单数量及工艺要求的涂布间隙 (涂布量)来计算,计算方式为:树脂配合液总量= 订单数量×涂布量。计算好了总量再根据西方比例计 算各树脂、溶剂、色料的用量。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是一种生产合成革的方法,它具有简单、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本文将对合成革干法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一、合成革的定义合成革是一种人造革,它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的一种具有相似外观和性能的材料。

与天然皮革相比,合成革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易清洁性,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颜色和花纹的设计。

1. 原材料准备:合成革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基材、涂层剂和涂饰剂。

基材可以选择聚氯乙烯(PVC)或聚氨酯(PU),涂层剂和涂饰剂则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配方。

2. 基材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基材放入连续式干燥机中进行烘干,以去除杂质和水分,保证基材的质量。

3. 涂层:将经过烘干的基材送入涂布机中,通过辊筒的旋转和刮刀的压制,将涂层剂均匀地涂布在基材表面上。

涂层剂的选择要考虑到合成革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4. 干燥:涂层完成后,将基材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通常采用高温烘箱或热风循环干燥机进行烘干,以使涂层剂完全固化。

5. 涂饰:干燥后的基材还可以进行涂饰,以增加合成革的质感和外观效果。

常用的涂饰方法有印刷、压花等。

6. 背涂:合成革通常需要进行背涂以增加其稳定性和柔软性。

背涂剂可以选择聚氯乙烯(PVC)或聚氨酯(PU)等材料。

7. 整理:经过背涂后,合成革需要进行整理,以使其平整、光滑,同时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8. 检验:合成革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和环境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三、合成革干法工艺的优点1. 生产效率高:合成革干法工艺的流程简单,设备易于操作,生产效率较高,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2. 质量稳定:合成革干法工艺可以控制涂层剂和涂饰剂的均匀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环保节能:合成革干法工艺不需要大量使用水和溶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节约了能源。

4. 产品多样性:合成革干法工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原材料和配方,生产出具有不同颜色、花纹和质感的合成革产品。

四、合成革干法工艺的应用领域合成革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内饰、鞋材、箱包、衣物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革干法工艺:离型纸:离型纸表面具有一定的花纹且有良好的脱膜性能,在其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树脂,再和基布贴合后生产出人造革,最后离型纸和人造革分离,这样得到的人造革表面就具有离型纸表面的花纹,可用于革的表面后整理。

离型纸的分类①按用途分类:可分为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和聚氨酯革用纸。

②按有无花纹分类:可分为平面纸和压纹纸。

压纹模仿的对象有小牛皮、山羊皮、小山羊皮、鹿皮、猪皮、蛇皮、鳄鱼皮、布纹等。

③按光泽度分类:可分为高光型、光亮型、半光亮型、半消光型、消光型、超消光型。

不同光亮度的离型纸都是为了模仿不同涂饰处理的天然皮革。

④按涂层材质分类:可以分为硅系纸和非硅系纸。

硅系纸是指其表面的离型层为有机硅树脂的离型纸;非硅系纸则是指不采用有机硅作离型层的离型纸。

目前非硅系和硅系离型纸各有优缺点,非硅系离型纸在花纹清晰度方面不及EB 法硅系离型纸,但它可以克服EB法离型纸脆性的缺点,且其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价格较低。

离型纸按不同花纹、不同光泽、不同用途排列组合,形成品种很多的产品系列,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厂家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工艺的特点进行选择离型纸的性能要求(l) 强度离型纸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该性能对于生产过程的操作顺利与否和纸的使用次数有很大影响。

当生产线在连续运行时,离型纸承受一定的张力,同时反复经受烘箱中的高温和冷却辊筒的冷却,仍需保持平整的状态,不断纸,不变形。

因此离型纸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如果纸的强度不够,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将使生产中断,造成损失。

离型纸对撕裂强度要求较高,当离型纸在使用中在宽度方向上有裂口时,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撕裂负荷。

同时其表面强度要求也较高,要求在加热使用的情况下,一般使用6次以上不产生卷曲,表面不掉粉、不被破坏[10]。

(2) 表面均匀性表面均匀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离型纸表面必须保持均匀的离型能力;②离型纸表面的光泽要均匀一致;③平面型的离型纸要保持一定的平滑度和厚度一致;④压纹型的离型纸要保持一定的厚度和花纹均匀一致;⑤经多次重复使用后,离型纸仍须保持均匀状态。

(3) 耐溶剂性离型纸在生产过程中常用到许多溶剂,离型纸必须不能因溶剂而受影响,要既不溶解又不溶胀。

常用的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甲乙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以及聚氯乙烯人造革生产中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等[2]。

(4) 合适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

如果剥离太容易(对涂层的粘附力太小),加工过程中涂层膜可能自行离开纸基、脱落或卷曲,使下一步涂层加工无法进行,这种疵病称为预剥离。

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粘附力太大),在加工完毕后,涂层膜不能顺利地从纸上剥离,造成剥离时把纸撕破,会影响纸的重复使用次数纸。

合适的剥离强度一般为0.147~0.196N/cm。

(5) 耐高温性能离型纸要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此时离型纸已接近绝干状态,如果它的耐热性不好,经高温生产工艺过程后,将因强度降低而撕裂,也会导致生产中断,所以要求离型纸要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一般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的离型纸要求能耐最高温度220℃,而聚氨酯人造革用的离型纸要求能耐最高温度150℃,同时都需要经得住2~3分钟的加热处理[11]。

(6) 柔性这是因为在涂覆过程中离型纸要经过小导辊,具有一定的柔性对保持离型纸的重复使用很重要。

如果离型纸有花纹的话,制造时必须有一定的柔性,以免花纹在生产中损坏。

剥离剥离时,离型纸的走向与人造革走向成135o角最好(图2-6),此时剥离负荷最小,或者在两个压力很小的导辊之间剥离[9]。

消除静电离型纸放卷或收卷时易产生静电,尤其是在剥离点上。

过多的静电不仅会损坏离型纸的表面,也会损坏革面。

在剥离点上,还易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同时使剥离力加大。

所以,有必要使用抗静电装置,将静电荷控制在±l0kV以下。

消除静电的方法是在放卷处、收卷处、剥离点安放静电消除器。

另外还可以在地面撒些水,保持车间有一定的湿度。

离型纸的接头离型纸的接头需要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否则接头在高温下断开会影响生产,而且接头所用的时间要一短。

接头必须平直。

离型纸法生产线一般配备有离型纸检查机,离型纸每使用一次,即上机检查一次,把脏污破损的去掉后,再把前后连接起来。

这样使接头增多,接头引起的疵病也增多。

因此,连接的平直度显得更为重要。

接头使用专用的胶带纸,胶带纸在高温下不能收缩、起皱,否则在涂刮刀下会刮断,或者断裂,而且胶带纸与树脂容易剥。

接头的胶带纸有两种,一种是聚酯胶带纸,另一种是牛皮纸胶带。

离型纸采用对头接,当用聚酯胶带纸时,可用于离型纸的剥离面,但不能用于纸的反面。

这是因为离型纸含有水分,夹在两个胶带纸之间,会引起胶带纸的脱落或影响粘合特性,当用牛皮纸胶带时,能允许潮气通过,可用于离型纸的反面,即非剥离面。

为保证接头的牢度,胶带纸的宽度需大于>6 cm。

离型纸的选择离型纸的选择,首先要根据涂覆树脂的品种。

其次应根据消费市场的要求确定离型纸的种类、花纹、光泽度、宽度等,可通过小型工艺试验机试验后进行选择。

此外,选择离型纸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离型纸的性能合适:如强度、耐溶剂性能、耐温和剥离性能等应符合离型纸的基本要求。

(2) 颜料、着色剂对离型纸的迁移性要尽量小。

(3) 离型纸的价格要合理。

着色剂:湿法工艺中已讲。

颜色复配:1.红加黄变橙——少黄多红变深橙,少红多黄变浅黄2.红加蓝变紫——少蓝多红变紫再加多红变玫瑰红,3.黄加蓝变绿——少黄多蓝变深蓝,少蓝多黄变浅绿4.红加黄加少蓝变棕色——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按分量多少调可调出多种深浅不一的颜色)-------------------------------------------------5.红加蓝变紫再加白变浅紫6.黄加少红变深黄加白变土黄7.黄加少红变深黄8.黄加蓝变绿加白变奶绿9.红加黄加少蓝加白变浅棕10.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加多白变浅灰11.黄加蓝变绿加蓝变蓝绿12.红加蓝变紫再加红加白变粉紫红(玫瑰)13.少红加白变粉红……………… 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

常用溶剂的介绍在人造革及合成革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主要有[2, 26]:烃类、氯代烃、醇类、醚类、酮类、酰胺、乙酸酯等。

一般常用的溶剂有:(1) 甲苯(TOL)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与乙醇、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二硫化碳和溶剂汽油等混溶,不溶于水。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27%~7.0%,有毒。

常用做溶剂和生产炸药、合成材料、医药、农药及其他有机化工产品,在人造革、合成革中主要用于干法PU革树脂的溶剂。

(2) 二甲苯溶剂二甲苯一般是指对、邻、间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易燃,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1%~7.0%,有毒。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主要用做溶剂。

(3) 二甲基甲酰胺(DMF)一种通用的强力溶剂。

无色透明液体,有轻微的氨味,是一种高介电常数、双极性非质子溶剂。

能与大多数无机及有机溶剂互溶,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吸水性很强。

极限(以体积分数表示)为2.2%~5.2%,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毒性较低。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优良溶剂,是聚氨酯的良溶剂,在合成革中还用于配制湿法凝固液。

(4) 丁酮(MEK)又称甲乙酮、甲基丙酮,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丙酮的气味。

溶于水,并能与醇、醚、苯、氯仿、油类溶剂混溶。

易挥发、易燃,遇旺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爆炸的危险,爆炸极限2.0~11.0%。

丁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溶解能力和丙酮相当,但具有沸点较高、蒸气压较低的优点,挥发速度快,稳定,毒性小,主要用于聚氨酯树脂、PU革、胶粘剂、涂料等行业。

(5) 丙酮(Ac)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的醚味和芳香味,能与水、甲醇、乙醇、氯仿、吡啶等混溶。

易挥发,易燃,爆炸极限为2.15%~13.0%。

低毒,是常用的塑料和涂料的溶剂,又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在聚氨酯行业主要用作胶粘剂的溶剂。

(6) 环己酮(CYC)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含有微量的酚时,则带有薄荷味,不纯物为浅黄色。

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易挥发,易燃,爆炸极限为3.2%-9.0%,有致癌作用。

可用于橡胶、涂料、皮革等行业中(7) 乙酸乙酯(EAc)又称醋酸乙酯。

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味,能与醇、醚、氯仿、酮、苯、汽油等混溶,微溶于水,遇水会发生极缓慢的水解。

易挥发,易燃,其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11.4%。

毒性很小,高浓度醋酸乙酯对眼、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是聚氨酯胶粘剂、涂料等的重要溶剂。

(8) 乙酸丁酯一般指乙酸正丁酯,又名醋酸丁酯。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愉快的水果香味,能与醇、醚、酮等混溶,与乙酸乙酯相比较难溶于水,也较难水解。

易挥发,易燃,其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4%~8.0%。

几乎无毒性,但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在聚氨酯行业可用于胶粘剂、干法PU革浆料。

(9) 异丙醇(IPA)无色透明液体,类似乙醇的气味,能与水、醇、醚混溶。

易燃,爆炸极限202%-7.91%,毒性较低。

可作低成本溶剂所谓干法PU合成革是将溶剂型的聚氨酯树脂(PU)溶液涂覆于基布上,挥发掉其溶剂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一种多层结构体。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分为直接涂层工艺和转移涂层工艺收革验革包装或后处理后验革包装以三涂、三烘为例来说明工艺早期的转移涂层机是两个涂头两个烘箱的,现在的大多是两个涂头三个烘箱或三个涂头四个烘箱,个别还有四个涂头五个烘箱的,它在工艺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烘箱长度及总长度比早期的要长很多,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三涂三烘干法生产线示意图(图5-4)图5-4 三涂三烘干法生产线示意图(1)涂层工艺:涂层工艺一般有三涂,二涂加刮刀(二涂半),二涂,一涂加刮刀(一刀半),单涂(单刀)等,采用何种涂层方式要根据所做产品的品种要求及离型纸花纹、颜色、后处理工艺以及实验室所打小样的工艺来确定。

表面有特殊要求的,变色产品(如镜面变色、耐刮变色)大多采用三涂工艺。

龟裂变色、粗花纹套色、龟裂疯马等一般采用二刀半工艺。

大多数鞋面革产品、粗花纹产品、镜面产品、普通疯马产品、一般变色产品、弹力产品等大多采用二涂工艺。

一般纸纹套色产品,表面有滑爽要求的鞋里产品,中粗花纹的产品一般会采用一刀半工艺。

普通的鞋里,要求不高的鞋面以及其它要求不高的可以用一刀贴面的产品(例皮带革、装饰革)用一刀法工艺。

(2)贴合工艺:贴合方式有湿贴或半干贴两种方式,基材为各种织物的一般用湿贴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