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心理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心理效应

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心理效应

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心理效应作者:张玲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2年第11期学生管理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重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不同的管理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成绩明显不同。

现就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几种心理效应做一简单探讨。

一、相容效应相容效应指的是双方的协调一致性。

每个人都有交友的心理趋向和需求。

相容可以进一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加强友谊、促成谅解、避免内耗。

心理相容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这种心理相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同各门功课的代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形成共识,做到协调一致;另一方面,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相容。

学生管理工作者为了管理好学生就必须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但是,一味地用规章制度来“卡”“压”学生,迫其就范,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相容。

表现在行为上学生往往是阳奉阴违,消极应付,对自己的错误不能真正认识。

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要讲究艺术,注意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在讲清为什么要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的意见,使学生真心地接受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各种批评和建议。

二、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指对那些成名的人,人们往往给予更多的注意和赞誉。

而那些尚未成名的人才,则常常遭到冷遇,得不到社会承认。

这种现象阻碍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给社会造成损失。

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学生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

决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一俊遮百丑”,处处受偏袒,事事都占先;也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常常遭冷遇和讽刺,甚至发展到对他们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众所周知,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强的,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发奋成才。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应用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应用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应用把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从古代的亲师信道,到现代的各种教育心理学研究理论,都在探求如何把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以期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时常有意识地思考和总结,事实上,要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服务于教育,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但适当地利用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来促进班级管理,却不是太难,下面我就几个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异性”效应是指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一种心理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效应。

在学生中,不难发现,同学们为了使异性产生好感,总希望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好一点,希望给异性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当与异性在一起时,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而出现女孩的好打扮,男孩在女孩面前的“英雄行为”等现象。

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分别进行谈话,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透露别的女生或男生对他或她在学习上、道德上或者纪律上的赞赏和期望,会给学生一种更加注重自己的促进力,让其在学习、道德、纪律上有明显的提高。

因为来自异性的关注会给人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

常见的做法是,“我发现,有好些男(女)同学在关注你的表现,我想你是否能做得再好一点”“好几个男(女)生都在看着你呢,你不会让他(她)们失望吧”“近来你好像挺有人气的,几个男(女)生都说起过你”,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觉得好像不是班主任而是其他异性同学在关注自己,自然就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表现而更加进步了。

二、“角色”效应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角色,而且会通过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力求使自己的行为合乎角色的规范,这就是角色效应。

人的角色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角色的期待上的。

由于很多班主任存在着对学生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学校管理工作中心理方法的应用

学校管理工作中心理方法的应用

学校管理工作中心理方法的应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心理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校的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理需求,提高管理的效果和学校的整体素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方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沟通技巧沟通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增进相互理解。

管理者在与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运用一些心理方法来提高沟通效果。

1.倾听并理解:学校管理者应注重倾听对方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在交流中,不仅要听对方说话,还要用心去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

可以通过反馈、重述和提问来确认理解,避免误解。

2.积极肯定:学校管理者在与他人沟通时,要注重对他们的积极肯定,给予鼓励和赞美。

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增强对方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3.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指通过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寻求双方的共同利益,避免冲突和伤害。

学校管理者可以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效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可以改善管理效果,减少冲突和压力。

1.自我认知:学校管理者应该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触发情绪的因素。

通过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可以避免情绪的失控和冲动的行为。

2.情绪调节: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如通过运动、休息、深呼吸等来放松自己,通过积极的心态来调整情绪。

3.情绪培训:学校管理者可以开展一些情绪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培训可以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学校的发展。

1.目标设定:学校管理者可以为学生和教师设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目标的设定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高平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的心理,独立地适应环境和心理抗压的能力很差。

尤其从小学升到初中的阶段,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需要适应新的环境等原因,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产生厌学、逃学、对抗教师管理等逆反心理。

从多年一线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为主的关怀,可以在学生的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南风效应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南风效应来自一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寓言。

在看谁能使行人把大衣脱掉的比赛中,北风刮起一阵冷风,却使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南风徐徐吹起的暖风却使行人渐生暖意,继而脱掉大衣。

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运用温和的方法处理事情会比采用强硬的
高平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的心理,独立地适应环境和心理抗压的能力很差。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级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心理学效应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们行为和思维的心理现象,它在班级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震慑效应震慑效应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感到惊讶和害怕,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张贴一些惩罚规定和惩罚措施,让学生知道违反规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学生的不良行为。

二、自我实现预言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指人们的信念和期望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

例如,老师可以在学生中间传递一种“你们都是优秀的学生”的信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社会认同效应社会认同效应是指人们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情境效应情境效应是指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五、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人们会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树立一个权威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权威和威信,从而增强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六、奖励效应奖励效应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来激励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一些奖励机制,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和表现优秀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以上是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当然,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心理学效应可以应用到班级管理中。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级,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班级管理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在听过讲座中提到的各种心理效应后我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于各种心理效应进行了细致的揣摩将其运用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发现只要心理效应运用得当对班级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暗示效应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采取间接的、含蓄的、抽象的方法,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致使人按照某种暗示去行动或接受某种观点和思想。

我们在学校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对其教育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好暗示效应,比如:我们在表扬学生和批评某种错误现象时,就要通过合理的表达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得到一种鼓励,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期望效应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和雅布森在1968年做了如下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做了一次一般性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意抽取其中部分学生,暗示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

8个月后,他们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竟然比其他未经暗示的学生的成绩提高许多。

于是,心理学者便把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我根据一些学生的优点及发展趋势,故意给他们“戴高帽子”,即给一些荣誉称号,或封给某一“官职”,(尽管他离这些称号、职务仍有一段距离)但这一举措却给学生以激励,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朝着称号、职务的最佳境界努力,并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班干部。

(我还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活动,让那些在班级中没有当上班干部的同学同样有获得荣誉的机会,每月评出最受欢迎的同学、最守纪律同学、最乐于助人的同学等等,就用这些“高帽子”来约束学生,效果也是不错的。

只要学习有进步,就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三、成功效应获取成功和产生成就感,是人们心理的一种要求,这种心理可以称之为“成功心理效应”。

比如:对善于表达的学生安排他们主持班会;对肯动脑子、点子多的学生安排做值日班长;对有书画特长学生任黑板报美术设计;对热爱文体活动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放手让他们表现。

心理效应对当代学校管理的启示

心理效应对当代学校管理的启示

心理效应对当代学校管理的启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学校教育管理日益重要。

面对当代学校管理形势,心理效应不可忽视。

当代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了解心理效应及其应用,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一、心理效应的概念和种类心理效应是指人在情境或环境刺激作用下对事物的评价、反应和感受等心理现象,这种影响可以是外在刺激,也可以是内在情绪,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主观的想象。

常见的心理效应包括塑形效应、先入为主效应、反应误差效应等。

1. 塑形效应:让我们对自己的印象和对别人的印象可以通过自己的过错或意外事件而形成,这种情况称为塑形效应,即事件或行动能对自己和别人产生长久的影响。

2. 先入为主效应:人们在对一个新信息进行评价时,他们的第一印象和体验很容易影响他们对该信息的评价,这种情况称为代表性启发式,即人们在决策时首先考虑的信息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对个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3. 反应误差效应:人类的大脑有时候会产生错误判断或错误记忆,这种经常出现的现象称为反应误差效应,这种情况会影响人们的评价和决策。

二、心理效应在当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1. 塑形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一次不好的决策,一个错误的选择或一个意外的事件,都会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产生影响。

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积极碰到这些问题,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素质。

2. 先入为主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的形象和文化是学生和教师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一个学生首次进入一个学校,他会轻易受到学校的环境、老师、同学和课程的影响。

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形象和文化,以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感受。

3. 反应误差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者应该牢记,有时候大脑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记忆。

一个错误的判断和记忆可能导致人们做出错误决策。

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建立一个偏向客观的管理机制,从而避免出现不恰当的错误判断和决策。

班级管理四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四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四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四种心理效应导语: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提高管理实效。

班级管理四种心理效应一、正确运用“门坎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个目标,但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呈梯级的子目标。

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门坎,再加上班主任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然后逐步提高目标的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最终达到预期的总目标。

为了更好地发挥门坎效应,班主任在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时,应注意如下原则:1、目标的合理性。

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学生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在制定目标时,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以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

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

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态度总是存在差异。

为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优、中、差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育者的参与性。

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

在学生迈“门坎”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一旦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化学生产生实现更大目标的动机。

二、正确运用“瓦拉赫效应”,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是必须要知道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并探讨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践。

一、自我履行心理效应自我履行心理效应是指在无意识中或有意识地持有某种信念、期望或态度,从而导致预期发生并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期望和信念,这些期望和信念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如果教师具有高期望值,学生就可能表现得更好;反之,如果教师具有低期望值,学生就可能表现得不好。

教师可以应用自我履行心理效应来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将高期望值传达给学生来提高他们的表现。

例如,在学生进行听写考试前,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的言语和鼓励来传达“你们都是优秀的学生,我相信你们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期望,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并提高他们的表现。

二、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是指人们相信他们所属的团体有能力达成共同目标的信念。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们的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决定了他们对班级的集体认同感和以及对班级中集体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鼓励、激励和奖励学生,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

例如,在班级进行集体项目时,教师可以采取积极的组织方式,鼓励学生切实参与,并及时表扬优秀的表现。

通过这样做,学生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且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三、权威性心理效应权威性心理效应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行业领袖或具有影响力的人士的言论和行为给予高度重视和信任的现象。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拥有一定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可以通过权威性心理效应来传递和加强。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行为、言语、着装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权威性。

例如,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以增强自己的形象和表现。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工作 中的运用
◇ 李桂 茹
教 学 工作 做 为 学校 的核 心工 作 .科 学 的教 学 管理 是 提高 教 学 工作 质 量 的重 要 手段 其 中 的教 学过 程 是根 据 一定 的社会 要 求 与教 学 目的 和学 生 身心 发 展 的特 点 .由教 师 的教 和学 生 的学所 组 成
积极 性 . 而使 教 学 工作 效 能 达 到最 优 . 师生 的 从 使 智 慧和 自身 价值 得 到最 大 限度 地 发展


充分运用 “ 南风 效应 ” 建和谐环境 创
奖 获得 者 有 学者 研究 发现 . 每一 位获 得诺 贝尔 大 奖 者 的背后 都站立 着一 个实 验 团体 . 们强 调合 作 他 意 识 、 队精 神 这就 是 自然 界 和人类 社会共 有 的 团 “ 共生效应 ” “ 生效 应”教学 管理 的启示 是 : 共 给 我们应 该 努 力 创设 合作 式 的教学 活动情 境 . 切实 为师生 养成 合
中, “ 要 和颜悦 色 、 忠言顺 耳 ”要 让 教师 和学生 感受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此外 .共 生效 应 ” “ 也体 现 了一种 理念 . 即把学 生 的主体地 位还 给学 生 学 生是教 学 活动 的主人 .
应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 造 性 、 与 性 , 学 生 去 发 创 参 让
做 好 化 学 实 验 应 有 的 品 格 . 议 他 试 学 化 学 父 母 建
现 问题 . 过讨论 、 通 合作 的方 式解决 问题 , 激发 出最 大 的创 造潜 能 . 从而感 受成 功的体验
三、 适当运用“ 鱼效应 ” 鲶 引入竞争机制
从 前 , 威 人 在 海 上 捕 得 沙 丁 鱼 , 鱼 抵 港 的 挪 活

浅谈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形象效应“花有清香月有影”,人是具有一种形象的,教师在教育领域里的形象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影响作用。

1.教师的行为举止教师要接触学生、教育和管理学生,其个人的言行、举止及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刺激的作用。

只有良好的言行举止,才可以羸得学生良性的心理反应。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学生经过数次的心理感受后会对某教师的行为举止形成稳固化的意识联想,甚至是行为效仿。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尽量用文雅、大方、优美、热情去修饰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2.教师的仪表风度教师良好的仪表修饰和风度表现,也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人说:“教师的行为、仪容仪表就是一本教科书。

”教师经常出入校园、教室、学生宿舍等公开场所,必须注意对自己的仪表的修饰,它对受教育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师的内在素质它包括教师的文化、才能、授课水平及爱好、习惯、价值取向等,它是教师形象中最富有持久性感染力的因素。

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形象塑造,以增加教师思想工作的“权威性”。

二、情感效应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的感染力。

教师要利用它来打开学生的心扉,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切实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倾注爱心,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敬佩感和依赖感,师生之间也才能感情融洽、交流通畅、沟通和谐。

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也就达不到启迪、感化、诱导的教育效果。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摘要: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运用一定的心理效应,如“美丽效应”“热情效应”“南风效应”“阿伦森效应”“期望效应”和“微笑效应”等,使班主任工作顺利地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主任工作运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

怎样管理好一个班级,让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呢?班主任开展工作一定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心理效应的运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利用“美丽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初次接触,面对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师和一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头发蓬乱的老师,学生更喜欢接近谁?有人曾经对三岁的婴儿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两个芭比娃娃,第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第二个把脸画黑,让她变丑。

看这些婴儿抱哪个芭比娃娃的时间长。

结果发现婴儿抱第一个的时间长于第二个。

实验证明:人们更喜欢看美丽的事物,且也愿意接近。

班主任开展工作尤其是刚接手新班时可以利用美丽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班主任穿着打扮得体让学生眼前一亮,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喜欢接近你,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利用“热情效应”增加师生亲密感。

热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密感。

主动热情地与人交流,则会更受欢迎。

班主任开展工作一定要利用好热情效应。

学生出现问题要热情地询问,和学生谈心交心,解开心结;学生有困难要热情地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见面要热情地打招呼,主动和他们交流,潜移默化地熏陶,使他们慢慢学会大胆地与人交流,逐步融入到班集体里。

班主任越热情,和学生的关系越亲密,开展工作就越顺畅、越轻松。

三、利用南风效应来达到教育目的。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凛冽,寒冷刺骨,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

南风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慢慢热起来,于是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教学1.U形记忆——系列位置效应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

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

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2.专家记忆优势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才能在调用的时候不会“迷路”,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我们的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坏的第一印象有时会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会在以后工作、生活的道路上掷下绊脚石。

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在教育中,避免对学生产生偏见,注意沟通时安排语句的先后顺序,初次接触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

4.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是:及时复习,不要对知识的学习总是从零开始。

比如学习的第一天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再复习,下一次的复习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一次类推。

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

5.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因为高原地区海拔高,但本身地面比较平坦,人在高原上行走了很长时间,海拔高度并未上升。

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经历三大境界:一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指做学问成大事者,首先要登高望远,勘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此为求学与立志的“知”之境界。

二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指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的“行”之境界。

三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的“得”之境界。

第二境界就是高原阶段。

它是黎明前地黑夜,只要冲破这一关将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作者:李桂茹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13期教学工作做为学校的核心工作,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其中的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

教学过程的管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师、学生、教学档案管理等。

笔者认为,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如果灵活运用现代人事管理的心理效应,如“南风效应”、“共生效应”、“鲶鱼效应”、“瓦拉赫效应”、“贝尔效应”等心理效应就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工作效能达到最优,使师生的智慧和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一、充分运用“南风效应”创建和谐环境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

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效应”给教学管理的启示是:在教学管理中,要特别注意管理的方法。

因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所以我们对师生冷漠甚至冷酷,这种对立情绪是管理中最严重的障碍。

学校管理者要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相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坚持“尊重”“信任”这两个原则,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要“和颜悦色、忠言顺耳”,要让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这样,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才是和谐融洽的,才是心理相容的。

领导者关心、爱护和理解教师,经常与教师交流与沟通,营造一种轻松和睦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工作效率才会提升。

“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心理相容了,才能形成真挚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的教育才会被学生接受。

二、灵活运用“共生效应”培养团队精神据科学论证,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矮小、瘦弱,而与众多同类一起生长时。

教学实践中曾运用哪些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效果如何

教学实践中曾运用哪些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效果如何

教学实践中曾运用哪些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效果如何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

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

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

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

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

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中运用

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中运用

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中运用人的思想变化与心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心理活动。

要想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解开学生的思想症结、消除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等等,教师就应该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尊重学生心理变化规律,自觉把心理科学知识运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其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是运用南风效应,多了解常解需。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

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给教师的启示是,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因势利导;要腾出时间、拿出精力,深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去,多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反映,对学生的所需所想要准确把握,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要刨根问底,掌握思想变化的来龙去脉,进而和风细雨地开展工作;要立足本学校情况,协调教学领导机关,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需”。

俗话说:“感人深者莫乎于情。

”只有知道学生所想所需,才能有的放矢去搞好教学管理工作,以至于取得较好效果。

相反,教师若墨守成规,不区分教学管理对象,不了解学生实际思想情况,而总是遵循教条,千篇一律,这样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多信任常激励。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在一个学校各个年级的花名册上,圈了几个学生的名字给校长,“这几个学生将来最有发展”,若干年后的追踪调查表明,果然,这几个学生最有成就。

其实,罗森塔尔当时只是随意圈了几个人的名字。

心理学把这种以鼓励、尊重、信任来增进信心,发挥个体最大潜力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其为期望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心理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也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

学校管理是科学的管理,而科学是讲究规律的。

在现实中,当我们碰到问题时,往往会习惯性地采取干巴巴地说教,没有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此遗憾之后还会发生遗憾。

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会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鲶鱼效应、霍桑效应、蝴蝶效应、期待效应的运用,会使学校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鲶鱼效应霍桑效应蝴蝶效应期待效应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它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

教育是科学,科学是讲究规律的,而在现实中,当校长们意识到某些问题时,往往习惯性地采取干巴巴地说教,于是,遗憾之后的遗憾还会发生。

为此,科学、恰当地利用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无疑将使学校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 妙用“鲶鱼效应”——激发教师的活力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钱,怎么办?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和沙丁鱼放在一起。


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是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放入水槽,一旦等沙丁鱼捕获就和鲶鱼放在一起,这时的沙丁鱼,因发现异己而自然异常紧张,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搅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比较充分,如此这般,就能保证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运进渔港。

这一现象被称为“鲶鱼效应”。

在人力资源上,“鲶鱼效应”是指当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出现时,在组织内部或从组织外部引入一些“鲶鱼”,通过提升他们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整个组织的其他人员,从而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竞争氛围。

这里的“鲶鱼”特指那些业务骨干,即那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的个人感召力的人。

依靠“鲶鱼”的个人魅力去带动和激励其他教师,去刺激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

本学期,我校在组织教师参加区品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时,老师们积极性不是很高,学校就安排了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去参赛,副校长敢于参赛的勇气,认真备课、磨课的态度感染了老师们,当区一等奖的消息传到学校时,学校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就说:“分管后勤的副校长都这么认真,以后不好好努力都不行了。

”在“鲶鱼”的带动下,今年,我校老师的教科研成绩达到了历史高峰。

而就整个学校而言,具体可以这样实施:教导处拟定可行性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法,由校长审核;教导处根据全校教师以往工作能力、学习热情、上进心等在全体教师中进行排查“鲶鱼”,并进行排队(名次不外泄);开学以工作需要为由,调整部分能力强的“鲶鱼”任年级组长,其他的“鲶鱼”按实际情况分配到各个年级组,每个年级组除组长外,至少有一条“鲶
鱼”。

老师们在”你能我也能”的强烈意识支配下,学校搭建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采用“人人都上一节公开课”、“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有意识的鼓励和带领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长见识,了解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拉动教师自我创新的心弦,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以及校内知名度,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2 多用“霍桑效应”——倾听教师的呼声
霍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城郊外的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虽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但工人们却缺乏积极性,工作效率一直不高。

为探求原因,从1924年到1963年,在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主持下,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该厂进行了以社会因素、工作条件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实验。

研究结果发现,工人的生产效率都有所提高。

究其原因在于工人们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形成参与实验的感觉,并且认为自己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提高生产率的自变量已不是当初规定的照明度等工作条件,而是工人受重视和关注所致。

专家们在于工人多达两万余次的谈话中,耐心听取他们对厂方的意见和不满,听任他们发泄心底的气愤和不平,宣泄后工人们的心情舒畅,干劲十足,效率倍增。

梅奥据此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并将这一实验结果命名为“霍桑效应。

”这一效应在学校管理上有极高的实践意义。

“霍桑效应”表明,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最终
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不多。

千方百计地让那些未能实现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宣泄出来,对人的身心、工作都有利。

这启示我们,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得人”,中国人很重情重理,“感情是沟通的桥梁。

”你想要说服别人,必须通过这一座桥,过了桥,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堡垒,这也才有了推心置腹这一成语,也就有了白居易的“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所以,校长要学会倾听,心中始终“教师第一”,努力营造一种使教师既生动活泼,又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珍惜每一次和教师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师有实现自身资源的价值。

一些年轻的新任校长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想以此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或者工作状态,而在当校长以前和老师们打成一片的思想却被各种顾虑所羁绊,所以笔者曾听老师们开玩笑地说校长是“孤家寡人”,一段时间后教职工们并不买账,工作状态又回到了从前。

而在我区某一名校长,却很善于利用“霍桑效应”,将谈心制作为自己校长工作的制度之一。

在他的学校里有位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副校长,由于各种原因,该副校长自暴自弃,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工作散漫,该校长只要发现一次,就耐心地找这位副校长谈话,在一次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校长终于打开了副校长的心结,再也没有格格不入之举,而成了校长的得力副手。

3 巧用“蝴蝶效应”——树立良好的风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仑兹根据他在天气预报中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假设: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雨林中扇动翅膀,它扇动起来的小小的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起初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未来可能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

“蝴蝶效应”表明,一种风气的形成总是出自某一种细小的态度或行为,这种态度或行为一旦具有惯性,就会演变成“风”。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而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名言想必校长都知道,为此,校长无论做人、做事,都应该注重细节。

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教育是慢工细活,在纷繁复杂的校务中,需要校长们沉下心来,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

有些事因似乎微不足道,甚至可以说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它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如同“蝴蝶效应”般呈指数级增长。

我区有一所以细节管理著称的农村小学,据说该校的校长就是以管纸抓手,树立了良好的校园风气:一天早晨,校长第一个来到了学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在校门口校长特意扔了一张废纸,全校老师一个个的走进了校园,这张纸始终还在原地不
动,最后一位老师,一位大家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的老师迟到了,看到校门口站着的校长,在慌乱中他弯腰捡起了这张废纸,先不管他迟到,也不管他是否真心捡纸,放学后校长主持召开了全体教师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看待细节问题,会上校长对该教师的迟到只字未提,而对他的细小举动(捡起一张纸)却着实表扬了一番,之后该教师不仅没有迟到,反而成长的很快,全校师生在校长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带领下,多次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家长的好评。

4会用“期待效应”——激励教师的潜能
传说古希腊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雕像,在他的热忱期待下,雕像变成了活人。

此心理效应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表明:赞美与期待能创造奇迹,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尤其是领导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一种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据资料显示,人有70%的潜能是沉睡的,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妥善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用人不疑”,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当自尊心受到社会、他人尤其是直接领导的尊重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合作感。

如果校长坚信自己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千里马,并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向他们传达这种信息,就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学校,两年前
老师们在教学业务上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教学比武、论文撰写在区里很少有教师获得一等奖,新校长上任后,首先就对老师们的业务要求提出了新的期望,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参与教研的新措施,通过专家引领、名校漂课、领导带头、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上一学年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论文撰写区级及以上一等奖的数量就超过了以往的总和,教科室主任一学期就拿到了两个一等奖,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空前浓厚。

【参考文献】
[1] 林染《领导赢在管人》中国华侨出版社
[2]《领导科学》2009,11
[3] 李希贵《教师第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