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节奏艺术

合集下载

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和艺术

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和艺术

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和艺术作者:温月德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4期内容提要:教学节奏也同人的思想感情变化一样是变化无穷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有相对的稳定的节奏变化规律。

掌握节奏变化规律,合理的调整好课堂教学节奏,使其达到最佳节奏状态才能符合新教材改革的教学观念,才能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语文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艺术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要进入艺术的境界,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内容详和略结合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多与少,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完整地构建知识的精华,教师讲得“面面俱到”,详中又详,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小河流水平平而过,无波涛起伏,毫无疑问,怎么能收到强烈感人的节奏效果。

如有的语文教师,不分文章的体裁,都是从作者介绍,文章字词讲起,然后段落结构分析,总结中心,最后归纳写作特点等,千篇一律。

因此说,教师应从文章的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传授知识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次要内容“轻描淡写”。

找准文章难点,减少坡度,难易相间,精心点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详有略,详略安排得当。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教学容量密与疏结合的艺术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有“密”有“疏”,疏密结合。

有的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只“密”不“疏”,一味盲目加大单位时间的教学量,“马不停蹄”地跑,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好,那个问题又抛出了,学生也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时间一长,造成脑力劳动超负荷,产生抑制,效果会适得其反。

也有的课堂教学“疏”而不“密”,教师慢条斯理,像温开水,一步一踱,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拉长到两节或两节以上的课。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控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控

使教 育 的节奏 与学 生发展 的节 律和 谐 。 语文教 学节奏 , 就是 在教 学过 程 中, 教师对 教学 内容经严 密组 织和 认真 提练 而创造 出的教学 艺术 的动律 。 它是 教学速 度、 密度 、 难度 、 强度 、 点度和激 情度 等可 比成 份 , 重 连续 不断
地按 一定 规律 性教 学变化 的形 式 , 通过 这些 成份 规律性 地穿 插复沓, 交替 呈现 。教 师在 教学过 程 中的审 美态度 和 审美情 趣 将得 到 很好 的表 达 。
的东 西 ,到 毕业 时 己经过 时 了 。再则 对 于职 业 中专 学生 来
说 , 们 在 以前 的学 习中 , 他 没有养 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乏学 缺 习兴 趣 , 有 一定 的 自学 能 力 。 没 因此对 他们 进 行 学法 指导 是 十 分 必要 的 。 叶圣 陶 先 生说 :教 , “ 是为 了不教 ‘ 是 教者 必 凡 期 于达 到不 需教 。只有 让 学生 掌握 正确 的学 习方法 , 能使 ” 才 教 学达 到 事 半功 倍 的效 果 。 以采用 比较学 习法 、 可 目标学 习 法、 讨论 交 流法 、 网络 学 习法等 等 方法 。 学生 在教 师 的指 导 下, 掌握 必 要 的学 习 方法 和技 能 , 别 是 掌握 利用 现代 信 息 特
静、 优美 、 沉郁 、 悲哀 、 思等基 调的 内容 , 沉 可用 慢节奏 的语言 。 如讲《 安塞 腰鼓》 一课 的“ 表演 ” 部分 , 要用铿锵 的快 节奏表 需 现 出恢 弘的气 势 ; 在结尾 当表 演戛然 而止 时表 现 的一种温 而 柔 宁静之 美 , 则需 用慢 节奏来 传达 。这样快 慢交 替 , 急缓相
如何 控制 教学语 言 的轻重 隐显和疾 徐张 弛 , 主要 应考 虑 教 学 内容 和学 生实 际 。一 般地 说, 讲解 教材 的重点和 比较 深

把握节奏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关键

把握节奏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关键

的却是应试教育 ,一些 历史课 堂依然充斥 着死记硬 背和 枯燥乏味 , 严重缺失人文关怀。
有 效 教 学 理 论 认 为教 学 就 是 要 使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 习
《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全一册 “ 前言” )
综上所述 , 从有效教学 的视 角重新审视 比较法教学 , 我们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它依然充满活力 ,它在 中学历 史课堂教学 的广泛运用 ,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以及
清“ 社会 主义( 公有制 和 ) 计划 经济的优越性 ” 由于权力 : 高度集 中,国家可以集 中力量进行全局性 、战略性 的建 设, 其计划性 、 指导性使社会 主义生产 避免 了资本 主义生 产不可避免的盲 目性 ; 而进行 “ 改革与调整” 说是要让学生学习他们严谨 勤 奋的治学精神 , 树立正确 的学 习态度和价值观 ; 过对 玄 通
母筹
—兰 兰兰 奎 三 釜 _ 兰 蓦 釜 兰兰 基 一
_ 定笔 呆堂

在教学过程 中富有美感 的有规律 的变化 。语 文教师应依
文 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 , 学生产生情绪 、 使 情感 上的摹
仿, 在心 中激起相应 的感情 , 大大增强接受 的效果。 第二 , 掌握灵活 多变的教 学方式
得技能 、 发展智力 、 成态度和相应 的品质 。 形 有效教学也
十分强调质量意识 , 但是反对 以牺牲情感 、 态度 和价值观 主体建构知识体 系 , 发展学 生的智能 、 情感 、 态度 和价值 教育为代价换取用阿拉 伯数 字体 现出来 的所谓 “ 质量 ” 。
历史教学方法是实现历 史教学 目标 、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的必要工具和手段。 实践证明 , 比较法教学对 于实现情感 态度价值观 目标也有独特 的价值。 比如 , 在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 战” 一课时 , 笔者就 引导 学生将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纵 向比较 , 一方面 , 固 巩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与调整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与调整

现实 中, 的教 师上 课追 求 教学 环节 的 有 完整 , 却忽略了课堂速 度。课 堂节奏 缓慢 , 或
是“ 匀速” 进行 , 容易 让 学生 感 到疲 惫 。正 都
的什 么特 点? ( ) 动描 写表 现 了他 的什 么 6行 特点 ?() 7 于勒 回国了, 为什么不 去找他 的哥
语 文课 堂 教 学 节奏 的把 握 与 调 整
林 秋 雁 ( 北京 师 范大学厦 门海沧 附属 学校 , 6 0 6 3 12 )

要: 课堂教学节奏把握得是否得当 , 影响着一堂课 的效率 。
阅读教学 时的主问题设计 , 应讲究少而精 , 最好不超过三个 , 且勿再 肢解成数个小 问题 ; 堂 呈现应讲 究轻 重缓 急 。 堂要 快 、 尾要 课 开 结
调整 。

中的速度及其 规律性 变 化 。语文 学科 中 , 课 文教学 占了最 多的课 时 , 其质 量 的高低 往往
影 响 着 语 文 教 学 的质 量 。笔 者 发 现 , 同 样 在

主 问题 设计 讲 究“ 而 精 ” 少
教师“ 设计 问题要精 当” 在教育学 理论 中
已成定论 , 落实 在一 线教 学 中却有 诸多 遗 但 憾 。有的课堂有 问有答 、 十分热闹 , 教师 提出
在 于 教 师 对 课 堂 教 学 节 奏 把 握 的 差 别 。课
对学生思 维 的干 扰——学 生疲 于应 付 , 思考
多浮于表 面和形 式 。一 堂课上 , 师设计 的 教
问题 不 宜多 , 主问 题 最 好 不 要 超 过 三 个 , 且 而
堂教学 的节奏 是 影 响一 堂 课教 学 效 率 的重
长 , 点 不 明 确 。要 做 到 快 慢 间 奏 、 张 有 重 舒 致 , 须 注意一 些 细节 : 堂要 快 , 必 开 以激活 学

《渐》要“渐”上——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

《渐》要“渐”上——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
更 为 明显
谈 语 文课 堂教 学 的 节奏 艺术
画 邓冬梅
子恺 先 生 的 《 渐》 , 是 一 篇富 含 哲 理 的 议 论 体 散 文 . 用语多文言词 , 用 一 堂课 来 吃 透 文 本 . 还 是 有 一 定 难 度
的. 因 此 课堂 的重 点 应 放在 对 文 本 的 解 读和 哲理 性 浯 句 的领 悟 上 。 新课 标 也 要 求我 们 : 读透 文 本 。 先带 领 学 生理 清 文 章 的思 路 : 作 者 是 从 人 生阶 段 、 人生 境 遇 、 自 然社 会 三 个 方面 先 说 明 了 万 事万 物 都 是 靠 “ 渐” 的助 力的 . 接 下
曾 听 过 一 节 语 文 公 开 课 ,一 位 老 师 主 讲 丰 子 恺 的
《 渐》 。他 首 先 以丰 子 恺 先 生 富 有 童趣 的漫 画 入 手 . 接 着
给 学 生 三 分 钟 的时 间 看 课 文 , 然后提出问题 : 如 文 章 每
来道出了“ 渐” 的作用是“ 用 每步 相 差 极 微 极 缓 的 方 法 来 隐 蔽 时间 的过 去 与 事物 的变 迁 的痕 迹 . 使 人误 认 为其 为
1 . 语言 节奏 艺 术
教 师 可通过 教学 语 言 的轻 重 高 低 、
疾 徐 张 弛 来 提 高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教 师 教 学语 言 的 美 . 一 方 面 来 自 表达 的 准 确 、 恰 当和 生 动 . 另 一 方 面 则 来 自对 教 学 语 言 速 度 的快 慢 、 节 拍 的强 弱 等 的把 握 , 以 及 句 子
i I i 大 语 文 论 坛 ・ 教 学 一 线
点, 收 放 自如 , 推 进合理 , 凸显 l 丰辅 、 层次和 章法 , 激 发

语文教学节奏和谐及口语训练节奏

语文教学节奏和谐及口语训练节奏

语文教学节奏的和谐及口语训练节奏[摘要] 语文教学是有规律的运动过程,有张弛、抑扬、错综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便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

语文课的布局有高低急徐、启承转合,流动的节奏展现出教学过程的动态、教学的多样和丰富极具教学美。

在语文口语教学中,应将构成课堂教学节奏的诸多要素融会贯通,如教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与激情度等。

通过符合规律地重复、交替这些可比要素,来表现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及要强调的内容,进而完成预定的训练任务。

[关键词] 教学节奏和谐口语训练一、语文教学节奏张与弛的和谐和谐,是中国的传统理想,它追求对象的外在与内在特点的协调。

语文教学课堂的节奏美,首先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情绪上处于张弛的和谐变化中。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学过程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要引导学生热爱艰苦的学习,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起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从事艰苦的劳动。

这就需要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一节课如果没有起伏、张弛、曲折的节奏变化,一直都很松懈,很平静,就不能满足学生审美心理的需要,大脑皮层得不到有效的刺激,甚至还被逐渐抑制起来,学生就会产生困倦和厌烦。

但是,如果一节课一直是紧锣密鼓,处处是难点重点新知识点,教师讲得紧张昂扬,步步设疑,环环激疑,学生思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运作之中,学生也会很快疲倦,也会影响听课学习的效果。

一张一弛的“张”是显著的变动的状态;“弛”是相对静止状态。

语文课堂上的张,是指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以昂扬的积极的情绪听课做练习的状态;弛,是指学生以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注意力听课学习的状态,学生听课时比较随意,不必集中全部注意力,情绪松懈轻松。

教学中张弛的变化,是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教学状态。

教学内容的知识量大,密度大,难度大,教学活动多,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紧张,教学状态呈现张;教学内容的知识量小,密度小,难度小,教学活动少,学生注意力不大集中,情绪松弛,教学状态就是弛。

掌控节奏,建构“抑扬顿挫”的语文课堂

掌控节奏,建构“抑扬顿挫”的语文课堂

掌控节奏,建构“抑扬顿挫”的语文课堂作者:季桂锋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08期课堂教学是为了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有节奏的活动。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学节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枯燥单调的教学节奏会令高中学生感到乏味,无法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教学则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掌控是其教学艺术的展现,只有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法,才能有效调控教学节奏。

一、无声思考,感悟旨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限时讲授的方法控制教学节奏。

高中学生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

在这种无声品味的情境之中,学生可以细细琢磨教师的话语,并深入探究文本,感受文章的旨趣。

《荷塘月色》一文以精巧、绵密的构思,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委曲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尝试找到文本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地方,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摘取其中重点的句子进行分析。

如给学生讲解“博喻”的手法在烘托渲染方面的作用时,可以采用学者魏纪东曾经研究过博喻的结构类型,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在难度较大的深入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再次调控教学进度,设置简单一些的问题,如让学生找出《荷塘月色》中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这些句子,推动课堂气氛走向活跃。

然后,让学生思考文章如何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抒发内心变化。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他们介绍学者张园园对于文学意境中情景交融的见解。

在创设无声的思考情境之后,根据写景散文的体裁特点,重点抓住写景的句子促其思考。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并根据结果调整讲授的内容。

这样的课堂有张有弛,既有讲授,又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能起达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情朗读,体验内涵部分高中学生对于朗诵不太重视,认为这是小学或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其实不然,深情诵读文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训练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凸显节奏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凸显节奏美
二 、教 学 方 式 要 间 隔变 换 , 有 机 组 合
笔 者先 是 指 导学 生进 行 朗读 ,体会 文 中大 量 的 比喻 、拟 人 等修 辞 手 法 的运用 特 点 。并 激 发 丰富 的 想象 .使 学 生 很 轻 松 地 就投 入 到 了 朗读 活动 中 。在 完 成 知 识 目标 时 , 笔 者 借 助 了 P w rp it 成 教 学 ,先 出示 了 本课 的 生 o e o 完 n 字 ,诸 如 一 霎 (h ) 间 、 峰 峦 (u sC a 1( 、点 缀 (h ] , m) z u) 然 后让 学 生尝 试读 音 ,最 后调 整 动 画的显 示 顺 序 ,并 出
苏霍 姆林 斯 基 说 , “ 师 讲话 带 有 审美 色 彩 ,这 是 教

把 最 精致 的钥匙 。它不 仅 能开 发情 绪 的记 忆 ,而且 深
入 到大脑 最 隐蔽 的角落 。 由此可 见 ,教师语 言对 学生 的 ”
学 习 情 绪影 响之 深 。 而语 文 学 科 具 有 丰 富 的人 文 内涵 , 教 师 的 言 谈 举 止 往 往 会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绪 产 生 潜 移 默 化
可 以 说 对 于 本 课 的 教 学 设 计 .笔 者 始 终 坚 持 动 静 结
过程 。教学 效果 的优 劣一 方面 取 决 于教 师 的专 业素 养 和
个 人 魅 力 , 另 一 方 面 取 决 于 学 生 的 学 习 动 机 、 学 习 方 法
和学 习 情绪 。语 文 是基 础 教育 阶段 的必修 课 程 ,也 是 提 高 学生 人 文 素养 与审 美情 趣 的关 键 学科 。语 文 教 师作 为
合 的 原则 ,层 层深 入 ,循 序 濒进 ,为学 生 预 留了 更多 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与节奏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与节奏

容, 速度放慢 , 讲深讲透 , 到短文长教 。如李 密的《 做 陈情 表》 这篇文言文 , 虽然不长 , 但要理解作者 的感情 , 必须 了 解 当时作者所处 的时代背景, 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课 文的主 旨。而这些均需做准确客观的介绍 , 放慢节奏显得
很有必要 , 真正体 现短文长教 的原则 。这样 根据教学 内容 来控制教学节奏 , 既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 又利 于保 持生 气蓬勃 的课堂气氛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其次, 据求教的主体—— 学生来调控。 根 课 堂教学中学生是求教的主体 ,同时也是受教 的客 体,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 , 学生主客体角色不断在转换 , 教学 节奏是影响转换 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 课堂教学节奏 的
首先 。 据 施 教 的 主体 —— 教 师 来调 控 。 根
活跃 、 求教心切 、 主体性 强 , 则应 以快节奏为宜 , 不必频繁 变化节奏。 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更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 。 一般 而言 , 较快的课堂节奏 , 有利于学生集 中注意力 , 使其处于 思维活跃状态 ,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但如果学生 因过度紧 张而显得疲备时 , 教师就应舒缓一下 节奏 , 采取适 当的方 法( 如讲一个笑话来 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 调节课 堂节奏 ; 反 之, 如学生 因熟悉教学 内容或 因教学 内容 简单 , 表现 出松 懈情绪时 , 教者就应加快节奏 , 使学生进人 紧张状态 , 紧 绷 思维之弦 , 动脑思考 问题 , 从而达到吸收所 教内容的 目的。 如 因教学 内容有难度 而“ 不 了 , 吃” 表现 出忧心 仲仲 、 愁眉 苦脸时 , 教师就要重新放 慢教学节奏 , 细讲解 , 详 直至“ 愁 云” 散。 消 教师是“ ” 训 的主体 , 学生是 “ ” 练 的主体 , 只有师生协 同, 才是完整的“ 训练” 而教师作 为“ 的主体 , ; 训” 其主导作 用 的发挥 , 是建立在学生 “ 这一主体主动发挥作用的基 练” 础 上 的 ,课 堂教 学节 奏往 往 是 主导 强 于 主 动 。训 ”快 于 “ “ 。 练” 为此 , 教师要充分认识“ 与“ 的协同关系。 训” 练” 当学 生表现出对“ 已处于饱和状态时 , 训” 就应通过 “ 来放慢 练” 节奏 , 调节紧张的气氛 , 巩固已学内容 ; 如发现因“ 的节 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把握一、引言语言节奏把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节奏把握的重要性、现状及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语言节奏把握的重要性语言节奏把握是指说话者在表达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协调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节奏把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节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和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当前语言节奏把握的现状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节奏把握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语言节奏把握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语言节奏问题,难以对症下药。

最后,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语言节奏把握能力较差。

四、教学方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教学方法:1.强化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对语言节奏把握的重视程度,并传授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技巧。

2.课堂实践:教师应注重课堂实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节奏把握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言的节奏美。

3.鼓励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其自信和表达能力。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语言表达中的问题,提高其语言节奏把握能力。

4.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一张一弛看初中语文课堂的节奏一张一弛其备不忒意思

从“一张一弛看初中语文课堂的节奏一张一弛其备不忒意思

从“一张一弛看初中语文课堂的节奏一张一弛其备不忒意思单调的音符不会串联成优美的旋律,同分贝的声音会让我们的双耳倍感疲劳,缺少节奏感的课堂教学也会让老师和学生缺少教与学的激情,会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要合理地“hold”住课堂的节奏。

让老师和学生都能通过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去获得行云流水般的享受。

每堂语文课,都是“张”与“弛”的有机结合。

导入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身心得以放松的过程。

老师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谐动听的音乐或生动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不再去牵挂草丛边的秋千上是不是有只蝴蝶停在上面,而是让学生把有意注意转移到教室里,课本上。

接下来的检查预习环节,又是一个相对紧张的环节,要求学生准确地将他们课前的预习状况传达给老师,对错与否,评价严谨。

感知、分析课文的环节无疑是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环,时间跨度大,内容繁琐且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老师很难将学生的有意注意都“拢”到这个环节当中,而且心理学的常识也告诉我们,一堂课中,尽可能地使学生在用脑时兴奋区和抑制区交互工作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张弛有度”的原则便体现出它的优越性,能够让学生科学用脑,合理地安排学习。

在这一环节,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借助这一问题统摄全文的学习,通过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张弛有度。

问题的“具体化”,可缓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是一个“弛”的过程;问题的“明确化”,可增强自主学习的时效性,是一个“张”的过程。

化“整体”为“具体”很重要。

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最怕的问题类型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评价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我们不妨把以上的问题具体化,如文章设计的主要人物,主人公是谁,线索人物是谁,起因、经过、结果如何,将繁琐的问题肢解,使教学更加面向全体。

化“模糊”为“明确”很关键。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切忌过分显露自己超出学生的文采,从而导致学生的“审题障碍”,连指导问题本身都理解不了,谈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问题明确了,学生才会借助自己的思维习惯,已有的知识严谨地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好 处 的课 堂 教 学 节 奏 , 以撩 拨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学 生 在 可 让
课 堂 上保 持 思 维 活 泼 、 神 振 奋 的 良好 状 态 , 利 于 提 高 课 精 更
堂教 学 效 率 , 它是 教 学 艺 术 的 一 种 表 现 。
种教学方法 , 讲授 , 启发 , 或 或 或讨 论 , 疏 导 , 质 疑 , 提 或 或 或
开端 要 激 越 , 引人 人 胜 的 导 语 可 以 引起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发
教 学 态 势 起 伏 有 致 , 学 方 式 的动 静 结 合 , 环 节 才 能 清 晰 教 各
地 进 行 , 到 教 学 节奏 上 的 “ 律 ” 每一 节课 过 后 就 应 该 像 达 韵 。
间 , 生 思 维 的兴 奋 与 停 顿 相 连 , 伏 有 序 , 层 推进 , 生 互 学 起 层 师 动 和谐 , 多种 方 式 使 用 巧 妙 , 静 结 合 , 致 盎 然 。 动 兴
课 堂 教 学 节 奏 应 有 张 有 弛 , 弛 得 法 ; 疏 有 密 , 密 张 有 疏
得 当 ; 高 有 低 , 落 有 致 ; 颖 多变 。 伏 和 谐 。 这 种 恰 到 有 错 新 起
问 , 使 用 教 具 , 出示 图 片 , 替 进 行 。 或 或 交
每 一 节 课 都 有 严 格 的 时 间 限 制 ,课 堂 教 学 的 时 间安 排 要 从 完 成 课 堂 教 学 目标 出 发 。在 保 证 课 堂 目标 完 成 的基 础 上 可 以灵 活 掌 握 。语 文课 堂 教 学 相 对 于 其 它 课 堂 教 学 内容 有 丰 富一 些 。 如 课 前 演 讲 的时 间 。 习 检 查 的 时 间 , 师 比 复 教

试论语文教学中表达语言的节奏艺术

试论语文教学中表达语言的节奏艺术

试论语文教学中表达语言的节奏艺术作者:张丽菊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6期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其效果因人而异,一位经验丰富善于把握语调升降变化规律的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有意注意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则会大打折扣。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艺术,现谈谈自己的拙见:1.调控教学语速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疾徐张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

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可见美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表现得更为突出。

教师教学语言的美,一方面来自语言表达的准确、恰当和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教学语言中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变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规律变化。

这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的教学语言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直接影响。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节奏感鲜明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加强课堂语言调控,讲究对教学语言的巧妙编排与合理组装就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控制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疾徐张弛呢?我认为主要应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

一般地说,讲解教材的重点或比较深奥抽象的内容,应有意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如果是浅近易懂或本身节奏明快的内容,应加快语速,放轻音量。

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可用快节奏的语言;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内容,可用慢节奏的语言。

如讲《听潮》一课的“涨潮”部分,需要用快节奏表现惊心动魄的壮美;而“落潮”部分表现的温柔宁静之美,则需用慢节奏来表达。

又如讲《一月的哀思》,介绍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时可用中速平调;讲到人们静静地伫立长安街的暮色里等待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时,要用慢速降调,表示哀痛之情;讲到有人不允许我们缅怀周总理伟大一生时,要用快速升调,表达激愤之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把握节奏是语言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语言的节奏,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从节奏的含义、节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把握好语言的节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节奏的含义节奏是音乐、诗歌、语言等艺术形式中,有规律地出现的时间间隔和音调的抑扬顿挫。

在语言中,节奏表现为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起伏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语言的节奏,可以更好地传达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节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握好语言的节奏,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通过有节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节奏的语言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学生可以通过有节奏的语言表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如何把握好语言的节奏1.语速的把握语速的快慢是语言节奏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语速。

一般来说,对于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可以适当放慢语速,而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可以适当地加快语速。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语速的起伏变化,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2.音调的把握音调的高低起伏也是语言节奏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绪状态,合理控制音调。

一般来说,对于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适当提高音调,而对于比较轻松的内容,可以适当地降低音调。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3.情感表达的把握情感表达是语言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表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思维过程一般 是“ 活跃 ——疲软—— 再活跃 ” 的短周 期运动 过程。根据这一 特点 , 在课 堂教学 中教师就要做 到有收有放 , 去 积极适应学生思维 的需要 。如何 在语文课 堂教学 中把握 好节奏 呢?根据 日常教学实践 , 笔者谈谈 对此问题的一点看法 。
1 “ 身 运 动 ” 宜 慢 一 点 热 ,
足足 2 分钟 !学生 的朗读出现了很多错误 : 3 一是字 音读 错的 , 如 “ 间隔” 间” “ 的“ 、骨髓 ” 髓” 前后 不下十个 ; 的“ , 二是停顿错 误的 , 如“ 大地震 动”正确 的停顿应该 是“ , 大地/ ” 震动 。学生 因为不 理 解 , 成 了 “ 地震/ ” 三是 句 子读 破 的 ; 读 大 动 ; 四是 添字 加字 漏 字 的 。各 种 错误 一一 显露 在课 堂 上 。读通 课 文是 阅读 教学 的 基 础。所 以, 在教学 开始时 , 老师要 留足时间使学生 畅通地 朗读课
互动不 是教师对学生或 学生对教 师单 向的 、 线性 的 , 而是 师 生、 生生 间的双 向的、 交互的。因此 , 教学 中不仅还应增加教师与学生小组 、 学生个 体与个体 、 群体与个体 、 体与群体 等多向主体互 动 , 群 以充分 开发 和利用教学 中的资源 , 加强扩大互动 的“ 与面 ” 参 与层次 , 把教学 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 之上 ,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 。 2 对话要深入 . 2 表 面的对话 只是热 闹 了课 堂 , 不会 带学生 走 向深入 。在上
21 互 动要 多兀 .
教学 中, 导入新课后要安 排几 分钟 时间让学生 自由地与文本 对话 , 或朗读课 文 , 了解课文 的主要信息 , 或 或学会文 中的生字新 词, 或质疑 问难 。这样 , 课堂弥漫着 一种宽松 的气 氛 , 静中有动 , 动 中有静 , 是在做 “ 热身运 动 ” “ 身运 动” 定要 充分 , 。热 一 要慢 一 点。 1 读通是前提 . 1 从教学 角度看 , 朗读是培养 语感 的需要 。经常 朗读 , 不仅 因

调控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艺术

调控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艺术

象 ,面面俱到 ,而是通过教 师的精 密组织 、认真筛选实行数量 的控制 和质量 的追求 。
些 ,一次性过去 。 其三 ,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控
别是语文教师 的课堂教学语言不 能 如一池静水 ,无波无澜 ,总是一个 腔调 ,一种语速 ,这会使学生的大 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 ,从而严 重影响学 习情绪 ,而适时适度的语
律节奏之美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 学
13 4
提高单位 时间的教学效率 。
师道 ・ 教研 20 0 9年第 1 2期

效果 。



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 语言 的互动互 控 。②表情 的互动互控。③动作的 互动互控 ,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是 在教师 的组织 下有计划地进 行的 。 在课堂教学活动 中,教师和学生应 保持动态平衡的态势 ,双方围绕着 同一课题 、同一 目标 ,以同样的节 奏进行。因此 ,教师对教学心理的 调控必须掌握动态平衡 的原则。在
出重点 ,让学生明了每节课应掌握
的重 点 、有 针 对 性 地 进 行 教 与 学 。
学 习心理与接受能力 ,又要突出学 习重点 、突破难点 ,使学生学有所 获 。只有善 于调 控课 堂 教学 的节 奏 ,在有限的时间 内最大限度地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师生 间 的情感交 流才能达到和谐共振 的高
水平 和年龄特点等确定 出单元的教
学 目标和课堂教学 目标 ,做出合 理
的 教 学 安 排 , 突 出 重 难 点 ,通 过
奏 的控制也应有所不 同。初一 、初
二 的节 奏 以 轻 松跳 跃 、循 序 渐 进 为
“ 向”控 制 ,使每个课 堂教学环 定
节 “ 川 归海 ” 百 。

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

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

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作者:刘学成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1期乔治·卢卡契指出:“在劳动中形成的节奏是人的生理条件与最佳劳动效率的要求两者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劳动,欲求得最佳的教学收获,必须注重节奏的艺术。

郭沫若曾说:“做艺术家的人就要在一切死的东西里面看出生命来,一切平板的东西里面看出节奏来。

”教师要善于运用节奏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以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节奏调控的意义所谓节奏,就是客观事物(包括人的生命、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是指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思维、教学情感等因素进行调节控制,使课堂教学成为合乎教学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的教学行为。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乃在于节奏。

可见,节奏调控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多么重要!首先,节奏调控是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受人批评较多。

虽然语文教学经过多次改革,但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状态。

无序即无节奏。

语文教师上课随意,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讲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看似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实则盲人瞎马,乱打乱撞,毫无章法。

一节课下来,似乎什么都讲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讲,学生如在云里雾里一般,晕头转向,不知所以。

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又怎能取得高效呢?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彻底解除无序这一“痼疾”之痛,就要在节奏调控上下功夫。

其次,节奏调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许多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节奏艺术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平铺直叙,不是一劳永逸。

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充满特色的节奏变化。

教学内容上有详略,速度上有快慢,语调上有高低,环节上有松紧,这就是课堂节奏。

掌握节奏变化,使其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课堂节奏艺术。

语文课堂尤其如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把握节奏,引导学生达到高标准的语文教学艺术境界,使语文课堂充满美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和尝试:
1、讲究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

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可见美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

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表现得更为突出。

教师教学语言的美,一方面来自语言表达的准确、恰当和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教学语言中速度的快慢、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交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

这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的教学语言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

如讲《听潮》一课的“涨潮”部分,需要用快节奏表现惊心动魄的壮美;而“落潮”部分表现的温柔宁静之美,则需用慢节奏来传达。

又如讲《一月的哀思》,介绍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时可用中速平调;讲到人们静静地伫立长安街的暮色里等待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时,要用慢速降调,表示哀痛之情;讲到有人不允许我们缅怀周总理伟大一生时,要用快速升调,表达激愤之情。

这样快慢交替,急缓相间,能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
生情绪、情感上的摹仿,在心中激起相应的感情,大大增强接受的效果。

2、注重内容安排的疏密相间
教学活动信息量的疏密也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

信息量的疏和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密则使人感到急促和紧张。

密而不疏,会给人以堆积感。

学生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如果一味地疏而不密,则会使人产生空疏感,学生情绪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只有疏密相间,才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

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一般说来,重点难点要重锤敲,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以体现一个“张”字。

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

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

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3、讲究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
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如学习《孔乙己》一文,第一步用讲授式,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及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理解和把
握的导读提示。

第二步运用练习式。

一是填表对比分析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把握孔乙己这个形象的特征及意义;一是完成课后练习,体味该文语言精炼、深刻、含蓄的特色。

第三步运用讨论式,思考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这样安排,整堂课讲练结合,动静相生,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

4、追求教学节奏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追求整体之美。

它不能仅关注某些环节,而应综合考虑,全面安排,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自然,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来增强教学艺术的魅力。

特级教师于漪就特别强调“要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整体”。

作为语文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节奏艺术,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

因此,我们应当把它提升为一种美育方式,以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