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区县经济发展
强势打造福溪产业园区 加快高县工业经济发展
强势打造福溪产业园区加快高县工业经济发展高县政府副县长程培光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高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蓄能生态产业,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功能区,将福溪工业园区作为高县接受工业化辐射的重要基地,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能源、制造等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了福溪工业园区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成为高县工业提速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基础条件福溪工业园区地处高县东北部,宜宾市的东南部,距宜宾市中心城区仅11公里,宜珙铁路、金筠铁路、宜长公路和宜珙公路横穿区内,是通往长宁、珙县、筠连、兴文、江安等地的交通要道,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南广河和清溪河、福胜河流经境内,形成了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与宜宾中心城区相连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二、发展与现状福溪工业园区自2005年成立以来,紧扣“打造产值上百亿元工业集中区”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强势打造福溪工业园区”的基本要求,通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竭力加强招商引资,全力搞好项目服务,致力推进项目建设,集中区规划布局基本成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入驻情况良好,100亿工业集中区初显轮廓。
(一)规划布局科学。
福溪工业园区坚持以规划为指导,编制了《四川宜宾高县福溪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四川宜宾高县福溪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川宜宾高县福溪工业园区水利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规划面积905平方公里,确定了将福溪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辅的能源工业功能区,根据工业性质的不同,将福溪工业园区规划分为“一区三片”:磨顶片、石桥片、还阳片。
磨顶片主要发展能源工业;石桥片主要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二类工业;还阳片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业。
(二)机制体制健全。
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福溪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管委会下设综合部、规划建设环保部、招商引资部、土地管理部和安全保卫部。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优化园区功能布局(一)准确把握功能定位。
园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注重提升质量效益,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国家级园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等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园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省级园区要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开展精准产业招商,整合产业链,建设专业化、特色化产业聚集区。
到2020年,全省国家级园区达到25家左右,千亿园区达到20家左右。
(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长沙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园区优化整合。
坚持“一县一园区”,鼓励以国家级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园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的园区,对小而散的各类园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被整合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可按属地原则进行分成。
财政收入仍按现行财政体制进行统计,财力可由园区双方进行协商分享。
对位于中心城区、工业比重低的园区,积极推动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编办、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合理控制园区规模。
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合理控制园区开发面积和开发强度,园区建设用地不得突破城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允许建设区范围。
禁止开发区域不得设立园区;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不得新设园区,现有园区要严格控制开发面积。
科学划定园区功能分区和拓展空间,合理确定园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居住和生态用地比例。
鼓励园区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按照规划建设时序进行一体化整体开发。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也开始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而园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旨在探讨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和措施。
一、园区经济的意义园区经济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集聚一批相关行业企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 创新驱动园区经济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平台。
通过将相关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园区经济还可以提供创新支撑服务,如科技创业孵化、科研院所等,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环境。
2. 产业升级园区经济可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园区的集聚效应,可以形成产业链的完整,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同时,园区经济还可以提供专业化的产业运营服务,如物流、质量控制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服务,推动产业的升级。
3. 人才集聚园区经济有助于人才的集聚和培养。
通过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吸引人才的流动和聚集。
同时,园区经济还可以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应该加大对园区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方面,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政策,吸引企业在园区投资和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推出专门的园区发展政策,为园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便利。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
政府应重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园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水平。
建设良好的交通网络、通信网络和供电网络,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和运营环境。
3. 优化服务环境园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对区县(市)发展政策支持的实施意见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对区县(市)发展政策支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15•【字号】哈政发[2007]2号•【施行日期】2007.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对区县(市)发展政策支持的实施意见(哈政发[2007]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中直、省属在哈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区、县(市)域经济发展,按照“事权合理、责权统一、重心下移、提高效能、有利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对区、县(市)发展政策支持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对区、县(市)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既是促进区、县(市)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各级政府和市直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加大对区、县(市)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服从大局,服从发展需要,积极、主动、稳妥地把放权、扩权措施和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并加强组织协调、培训指导和行政执法检查,确保区、县(市)充分、正确行使权力。
区、县(市)要主动衔接,承接下放的权限和政策,充分发挥各自区域和资源优势,促进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凡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可由县(市)政府或其工作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确认等管理权,一律由县(市)政府或其工作部门行使;凡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工作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确认等管理权,属于县一级政府或其工作部门的管理权限,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可由区政府或其工作部门行使。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近 年来 ,宁 阳县 按 照泰 安 市 委 提 出的 “ 定 不 移 争 坚
先进 位 ,励 精 图 治 跨 越 发 展 ” 和 “ 住 机 遇 发 挥 优 势 , 抓 战 胜挑 战迎 头 赶 上 ” 的 总要 求 ,坚 持 以科 学 发 展 观 统 揽 全局 ,把 增长 极和 产业 转移承 接力 理论 融入 到县域 经济 实 践 中 ,深 入实施 “ 带 动 ” 发 展 战 略 ,站 在 园 区 发 展 制 双
高点 上 ,精 心 规划建 设 了 “ 山之 阳科 技 产业 城 ” ( 泰 以下 简 称产 业城 ) 和 “ 山东 宁 阳环城科 技产 业 园 ” ( 以下 简 称
产业园)项 目,努力探求经济欠发达县跨越发展的新 路
子 ,着 力 打造 园区带 动县 域经 济 发展 的 “ 阳模 式 ” 宁 ,全 面引领 经济 社 会 科 学 发 展 跨 越 发 展 ,构 建 了 园 区成 功 转 型 、两极 迅 速崛起 、实 力大 幅提 升 、城 乡一 体发展 的新 格 局 ,园 区带 动战 略在实 践 中彰显 出 巨大 的生 命力 。
赵强,等:实施园区缔动战略 引钡县城经济跨越发展
区域营销
实 施 园 区 带 动 战 略 引 领 县 域 经 济 跨 越 发 展
赵 强 ,刘钦 虎
(.中共 宁阳县委党校 办公 室 ,山东 宁阳 2 10 ; 1 74 0 2 .中共宁 阳县委办公 室 研 究室, 山东 宁 阳 2 10 ) 7 40
[ 关键 词 ] 园区带动 ;县域 经济 ;引领 [ 中图分类 号 ] F6. 0 15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 10 6 3 (02 7 06 0 05— 42 2 1)2 — 09— 3 县 域经 济实 现跨越 式发展 。 1 实施 园 区带动 战略是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 的有 效途径 . 2 转变 经济 发展方 式是 中央作 出的重大 战略部 署 ,园区 作 为企业 和产业 的集 聚地 ,承载 着转 方式 调结构 的重要 职 责 。实施 园 区带 动 战略 ,可有效 突破 资源环境 制约 ,借 助 项 目引进、产业优化的机遇,提高人园门槛 ,改造传统产 业 ,发展新 兴产 业 ,全 面提 高经济 发展质 量效 益 ,增 强县
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园区建设新面貌、工业发展新局面”,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县产业园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正视差距,把握机遇,坚定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县产业园区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内同类型地区相比发展滞后,差距明显。
突出表现为:发展政策不配套、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园区长期处在解决群众矛盾的困境中;发展规划滞后,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晰,主导产业不突出,规划和整合力度不够;融资能力弱,投资强度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生产要素不集中;管理体制、开发机制和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支撑项目少,进区企业少,投资力度不大,投资强度不够,整体效益差,单位土地产值低。
(二)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是落实“两个加快”,奋力开创XX 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XX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园区,抓工业必须抓园区。
”以园区聚企业、以企业兴产业、以产业壮经济”,工业园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工业现代化、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是加快我县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是贯彻落实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两个加快”,奋力开创XX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抢抓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当前既有西部大开发、承接产业转移、XX科技城建设、扩权强县试点等机遇,更面临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把发展产业园区摆上突出位置来抓,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
二、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一)发展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重点支持;整合提升、管理创新”的原则,制定园区发展规划。
XX工业园区:按照“依托城市发展型”的发展模式,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
将城东工业集中区、城南工业集中区、城北工业集中区纳入一区多园发展。
在有计划逐步迁出4.83平方公里核心区企业的同时,分三期开发集中区,一期重点开发青东XX、南寺XX;二期重点开发潘家XX、黄家XX;三期重点开发黑鹅寺、刘营、灵兴一线和青东XX至百顷一线。
园区建设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门市三星镇 , 镇因拥有 百年历史 的叠石桥绣 品生产 、 该 交 _,L 易
建 弪 幺一
八 文
从规模企业 向工业园 区集聚 , 到以主导产业 为主发展到产业
链 的形成和 拉长加粗 ; 3 0 从 8 0多名的营销队伍发展 到 60 80
多家近万人 的专业销售大军 ;叠 石桥市场成交额由 9 4年近 1 0亿元到 2 0 0 5年突破 1 0亿元 。如此 迅猛的发展态 势 , 4 彰 显 了叠石桥家纺绣 品产业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培育和建设产 业 基地 的进 程 中。 门市委 、 海 市政府 始终把 叠石桥地 区物流
联 运总站 负责 ,将叠石桥地 区家纺 绣 品实施有 组织货 物运
输, 规范 了运输 经营业主的经营行 为。三是高起点 建设物流 中心 。随着产 业基地不断延伸 和拓展 , 市委 、 市政府按照南通 市 政府现代 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 ,于 2 0 0 4年度建设了江苏 叠石桥现代 物流 工程 ,该项 目占地 4 0 0平 方米 ,总投资 10 40 0 0万元 , 集运输 、 仓储 、 装卸 、 配载 、 配送 、 包装整理 、 停车 、 物流信 息 、 宿、 食 购物 超市 、 闲娱 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物流 休 园区 , 给叠 石桥物流业 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 内涵。 四是高 质量 建设物 流信 息平台。2 0 0 6年建设集公共物流信息平 台、 网上
配套 设施 日趋 完善 , 在全 国同类市 场 中名列榜 首 , 国务 院 被 经济研究发展 中心列为“ 中华之最” 。叠 石桥 物流业伴 随着 家
纺 区域经济健 康 、 快速 和跨越式发 展 , 由传 统的联托 运公 也
司发展成现代物流 中心 。 并正朝 着现代物流 园区迈进。 叠石桥 家纺区域经济 的发展 ,经历 了 8 O年代之前 的 自 我发展期 ,O年 代 中期的培育发展期 ,O年代后期的大力 发 9 9 展期和 目前的鼎盛发展期。 2 0 至 0 5年底 , 苏叠石桥物流 园 江 区拥 有 5 3个发送 点 , 覆盖全国 2 0多个城市 和地 区。2 0 5 05 年发送家纺产 品 2 0余万 件, 0 折合货物销售价值 7 5亿元 , 比 上年增长 3 %; 0 上交税 收 2 5万元 , 8 比上年 增长 3 % 。 以 2 并 仓储 容量 大 、 套设施 全 、 配 安全 系数 高 、 达范 围广 成 为苏 送 中、 苏北一流区域物流 中心 。叠石桥地 区物流业发展 1 年 以 1 来, 始终坚持 以市 场为导向 , 以产业基 地为依托 , 以降低企 业 物流成本 、 提高 服务质 量 为目的 , 得 了较好 的经济 效益 和 取 社会效益 。 整合物流资源 , 握升园区综合能力。
在产业园区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产业园区工作会议,是在我省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加快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省委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我省产业园区发展成绩,分析研判我省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省产业园区紧紧围绕省委“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全省产业园区在全面落实“两个加快”战略部署、联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创我省产业园区发展新局面。
省委省政府在一年多时间内两次高规格地研究同一个经济专题,这种情况是很少的,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产业园区发展高度关注、高度期待、高度支持。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同志花了一天的时间,分别带队深入考察了*******2市5个园区,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产业园区在我省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层次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等工作中的重要性有个直观的感受,同时也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好的做法、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今天这个会,是昨天实地考察的继续,采取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志更好、更直接地领会这次会议精神。
刚才,*******通报了我省产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情况,*******各自介绍了推动产业园区特色发展的成功经验,还有*******8个单位以及13个产业园区也准备了书面发言。
总的来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特别是在2008年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园区以及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支撑。
产业园区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六句话:一是统筹城乡的主战场。
产业园区是特色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加快发展产业园区就是落实“工业强省”主导战略、实践“一主三化三加强”战略部署。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近期,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发改委会同市委政研室、市商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目前,全市已发展形成15家重点产业园区,包括市级层面主抓的6个重点园区,即淄博高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市主城区南部区域、淄博新城区;区县层面主抓的9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即五区三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
20xx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数据不含市主城区南部区域、淄博新城区)共完成规上主营业务收入9225.94亿元,占全市77.5%;固定资产投资1914.69亿元,占全市61.8%;高新技术产值3979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41.5%,高于全市水平8.4个百分点。
重点园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各方面发展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淄博经开区与北郊镇实行“区镇合一、统筹资源”扁平化管理机制,打破层级部门界限,行政管理得到优化。
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推行“市级协调小组+产业园(区)+开发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一区四园”的协调、互动发展。
9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基本完成从“区镇合一、以镇为主”向“区辖镇”的转变。
博山、沂源、临淄经济开发区实行“管委会+公司+基金”运营模式。
(二)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淄博经开区委托新加坡裕廊公司编制完成“三规合一”总体发展规划。
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委托罗兰贝格公司编制了园区发展战略规划。
市南部区域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园区发展规划。
淄川、博山、高青、周村等省级开发区分别委托北京北达、安永咨询、罗兰贝格等知名机构编制园区发展规划,为园区今后发展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三)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现。
各园区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工作重点,打造优势产业链,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一、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较长时间里,这种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
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以前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轻工、纺织服装、制鞋等,逐步向电子、机械等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换。
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更加注重产业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
二是产业转移的主角发生转变。
在产业转移初期,政府主要通过出台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举办洽谈会和推介会等形式,推动产业转移机制的形成,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强,以前作为主角的政府将逐步淡出,并集中力量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是产业转移的领域不断扩大。
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单个产业,向包括相关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务转移。
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整合,不断拓展转移领域。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方式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涉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包括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家电、家具等,其转移的主要方式有:一是扩张性转移。
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起步较早的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和规模。
受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增加的影响,这类加工企业在当地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
因此,这类加工企业急于向外扩张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淘汰原有的比较陈旧的设备和相对落后的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生产线,大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实力。
如佛山的陶瓷工业,随着窑炉技术的进步和陶瓷工艺的发展,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粤北建立新厂房和采用一些新工艺和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强力发展县域经济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 强力发展县域经济
胡火清
f 江 职业 大 学 九 [ 摘
一
查 滚金
江西九江 32 0 ) 3 00
要 ] 工业 化 水 平 低 , 造 成 欠发 达 地 区经 济 综 合 实力 不 强 和 经 济 发 展 后 劲 不足 的 主要 原 因。 工 业 化 水 平低 的 主要 原 因之 是
一
、
工 业 园 区 对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作 用 分 析
近 几 年 , 西工 业 园 区发展 势 头 强劲 , 商 引 资成 效 显 江 招
著 , 业 运行 状 况 良好 , 业 园 区 已成 为新 世 纪 以来 江 西 经 企 工 济 发展 的重要 增长极 。但 是 。 我们也 应该清 醒地看 到 , 在园 区
在宏 观经济 中 , 县域经 济是一 种 民本 经济 。在 中国 , 县域 经济 直接与 占中国人 口最 多 的农 民相联 系 , 发展 状况 决定 其
着 区域经济 发展 的水 平 。从世 界经 济发 展 的历史 经验 来 看 ,
3 工 业 园 区成 为推 动 产 业 结构 、 、 整合 经济 的 有 力手 段
正在快 速发 展 。 二 、 前 工 业 园 区 建 设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当
工业 , 利 于整 合 各类 资 源 , 有 提升 配套 能 力 , 降低 投 资 成本 ,
形成 聚集效 应 。实现欠 发 达地 区县 域经 济 又好 又快 发展 . 加 快 工业园 区建设 是最 有效 的 载体 。工业 园 区建设 的好 坏 , 直 接影 响到县域 经济 发展 的速 度和质 量。
年 江 西
直 是影 响企业 发展和壮 大 的瓶 颈。这一 问题在工 业 园区企
产业园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产业园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产业园区的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集聚优势资源和企业,园区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加快创新和产业聚集,从而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本文将探讨产业园区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创新要素集聚。
例如,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技术支持等方式吸引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进驻园区。
这些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加速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交流的过程。
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助于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深圳的高新技术园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高新技术园区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进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在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方面的集聚互动,促进了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经济发展。
二、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提高效率。
通过规模效应,园区能够集中大量的企业和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园区为例,各地政府纷纷推动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将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引入园区,形成完整的汽车生产体系。
这样一来,企业之间可以分享供应商、配套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从而实现规模效应。
同时,园区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和协同创新环境,也为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优势。
三、人才集聚与创业创新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集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园区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平台等方式,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到园区工作、生活和创业。
例如,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吸引了全球众多的优秀人才进驻。
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区县经济的发展——以天津市为例的分析
题 。本文试就 区县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 中的 定位 和特点 、如何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推进
城 市区县经济发展 和城市政府在这一进程 中 的管 理行 为作一探讨 区县经济 是城 市经济的基 础,发展城 市 经 济从 根本上说就 是发展 区县经济 。在 中国 的行政 区划体制 中,一个城市都是 由它所管 辖 的区和县所组 成的。因此 , 从空问上说 , 无
的 G P和全市 3 . %的财政收入 。 年来 全 D .3 5 近
市 区县 经 济 发 展 呈 现 以下 几 个 特 点 :
1“ 、九五” 以来各年各 区县经济均呈现 高 速增长 , 不仅各年平均呈现双位数的速度 , 而 且不少年份达到 2 %以上的增速 , 0 少数 年份 达 到 3 % 以上的增速 , 种发 展速率 不仅 体 0 这 现 了我 国东部沿海地 区经 济发展 的特点 ,而
区 、新技 术 产 业 园 区 和 1 个 区县 级 开发 区 , 1 这些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 土” 沃 。在 对 内开
2、 区 县 经 济 之 中 , 各 企业 规 模 比 较 小 , 上 规 模 的工 业 企 业 多为 中 央直 属 或 市 属的 工 业
放方面 ,至 20 0 0年底 ,各 地在津企业 达到 1 9 家 。0 0 0 6 20 年吸引内资到位额达 7 . 2 8 5 亿 元。 0 1 2 0 年上半年各区县又吸引内贸协议额 3 9 8 4 亿元 , 际到位 2 . 5 元 , 实 O5 亿 分别完成
都有增长 , 但多数仍未超过 5 亿元 , O 正因如 此 , 区县的财政收 入都 只限于二 、 各 三亿元左
右, 而深 圳 的 罗 湖 区 2 0 0 0年 的财 政 收 入 即达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9.26•【字号】渝委发[2002]28号•【施行日期】2002.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渝委发[2002]28号2002年9月26日)特色工业园区是各区县(自治县、市)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经市政府命名的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市级产业园区。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是加速推进我市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尽快把我市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市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城镇就业渠道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
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全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现就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世纪、新阶段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在加快建设三大经济区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北部新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龙头作用,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集聚效应促进区县(自治县、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构筑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各显优势、梯次型的经济发展格局,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早日把我市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二、发展目标从2002年到2006年,优选建设40个左右、占地约50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园区,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税收50亿元,安置劳动力100万人。
到2010年,共计建设60个左右、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园区,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税收100亿元,安置劳动力150万人。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见注释)聚集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探索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结合我省实际,对全省“十二五”期间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科技引领、体制创新、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我省优势产业的集中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原则。
创新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质量、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
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原则。
按照创业、创新、创优理念,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原则。
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采取灵活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园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园区经济。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推进财源建设的思考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推进财源建设的思考作者:廖善谷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18期工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是推进财源建设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三明市按照“工业立市”的战略决策,市、县两级政府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工业园区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三明市工业圈区发展现状及成效三明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工业园区三明市大部分县(市、区)工业园区都能根据当地交通状况、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劳动力资源、特色产业等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划、产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的原则,选择规划于毗邻主城区,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要素相对便利,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具备,具有一定的区位比较优势。
2007年底,全市规划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工业园区(集中区)共33个(其中规划面积1万亩以上有7个),总规划面积22.57万亩,其中省级园8个12.78万亩;市级园1个1万亩;县级园或集中区24个8.79万亩。
(二)合力推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保证园区开发资金到位,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三明市采取市、县(市、区)政府授权国有公司投资人股共同建设的模式,形成市、县支持合力;有的采取“谁受益、谁投资”原则,如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工程分别由受益单位负责建设等。
通过政府加大财政投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盘活土地资产等措施,积极筹措资金。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07年底。
全市33个园区共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21亿元,开发土地面积6万亩,平均每亩投入6.2万元。
(三)招商引资,促进产业有序聚集三明市工业园区始终坚持“以环境吸引客商、以真诚感动客商、以效益赢得客商”的招商理念,主动对接,真诚服务。
不断吸引客商到园区投资兴业。
天津市推动“三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 )有 利 于集 约利 用 土地 ,增加 城 市 建 一
设 用地
近几 年 ,随着 滨 海 新 区纳 入 国 家 发展 战
天津是 特大 城市 ,但 一些郊 区和远郊 区县
略 ,天津经济快速发展 ,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 但 建设 用 地 越 来 越 紧 张 ,有 限 的城 市 内部 土 地不 可 能 满 足 城 市经 济 增 长 和 产业 发 展 的需
和总结 。
一
了均衡全 市 的经 济 布局 ,加 快 区县 经济 发展 , 扩大投 资空 间规模 ,加快对 区县工业 园 区的资 源整合 和空 间统 筹 已迫 在 眉睫 。
( ) 有利 于促 进城 郊 农 业现代 化 、 专业 三
化发展
、
天 津 市 “ 区 ” 建 设 的 现 实 意 义 三
求 。城 市 经 济 功 能 区 和居 住 区 向外 扩 张成 为
一
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分散 化 的农 民个 体耕种 为主 ,农 业产 业化 、专业 化 程度较 低 ,进 而导致农 民收入偏低 ,拉开 了城
乡居 民收入 的差距 。 因此 ,转变传 统农 业生产
种 必 然 趋 势 ,但 如 果 没 有 足 够 的农 地 转 用
( )破 解 了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存 在 的 土 地 和 建 设 一 资金 难 题
基 地换 房 ”推进 了农 民集 中居住 ,推动 了城 市基础 设 施 向农村 延 伸 ,城 市社 会事业 向农 村覆 盖 ,改善
了农 村生产 生 活条件 和 生态环境 质 量 ,促 进 了郊 区 新 城 镇 、新 社 区建设 发展 。郊 区工 业 向示 范 工业 园
集 中 ,有利 于解 决 区县 工 业 存 在 的 布局 散 、规 模 小 、水 平低 等 问题 。示范 工业 园实行 严格 的准 入制 度 ,屏 蔽高 污染 、高 能耗 产业 ,大力 引进 高新 技术 产 业 ,有 利 于政 府 对 园 区企 业 的监 控 和 生态 保 护 。 工 业项 目聚集 到示范 工业 园 区后 ,和居 民生活 区分 开 ,减 少 了工业 废水 、废 气 、噪音 等污染 对居 民生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持 生 态立 园 产 业兴 园 科学 建 园 的理
念 通 过科 学规 划 .实 现 园 区建 设 的高 起
点。 黄 龙钼 业小 区规 划 。按 照小 区最终 达
项 目建 设 。 通过 有重 点 、 步骤 有
地 实施 设 施 项 目建设 ,不 断提 升 小 区品位 , 增强 小 区吸 引 力、 竞 争 力 。陶 岭产 业 园 区当前 要
期项 目有九 龙公 司硫 酸 项 目 鑫兴 公 司氧
7 新 6
N W豳E T 08 E s 20 年浆9 删
rhw t ps T e m erl e s R0 e t
三 、高标准精心绘制 园区
蓝 图
园 区要建 设 规 划须 先 行 。洛 南县坚 户 的 搬 迁 安 置 等 重 点 建 设 项 目:中期要 重点 抓好 企业 广场 、 休 闲娱 乐 、医 疗机 构等 项 目建 设 远 期要 抓 好美 化亮 化 工程
业 园区 。
陶 岭产 业 园区 由三大 片 区组成 : 陶 岭 工业 园位 于 园 区东 南部 的庙 坪 乡
陶岭 村 , 位 为非金 属产 业 开发 园 , 中远 定 近
洛南 当前和 今后 产 业 园 区建设 的 重点 将 结合 产业 发展 实际 . 阶段 有 步骤 有 重 分
点地 加快 建设 。
造 骨干项 目集 群 . 力打 造 亿元 企业舰 队 倾
业经过 近几 年 的资源 整合 建技 改 , 基 已形
成 一 定规 模 成 为洛 南 工业 经 济发 展 的重 要园 区 。 是 , 但 当前 小区 的各 项配套 服 务仍 难 以适应 钼业 产 业发 展 的要 求 存 在 着诸 如生 态 环 境 、交通 、环保 、 布局 ( 括企 包 业 、村镇 、 施 等方 面布 局 )等较 多问题 , 设 因而 必 须 加 快 设施 建 设 和 综 合 治 理 步伐 , 使小 区资 源配 置合理 , 业布 局合 理 , 企 安全
依靠园区建设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光 ,在 湖 两岸 开 发 建 设一 个 占地 面 ,要 不 断 转 变 陈 旧招 商 引资 策
展 ,必 须 加 大宣 传 力度 ,实 施 名
牌 战 略 , 如 果 形 不 成 自 己 的 名
2o ̄ 的休 闲度假 区。 区域 内修 建 略 和 方 式 , 由分散 型 向集 中型 转 oo
小 型雕 塑群 。 二是 大 泽 山葡 萄 示 范 园 ,为 推进 果 品产 业 化 的 发 展进 程 ,充
持 高 起 点 、高标 准 ,采 取 引进 、 试验 示范 服 务 相 结 台 ;企业
化 管理 产 业 化 经 营 相 配 套 的方 式 ,利 用 3 时间建 成具 有 国际水 年 准的 “ 葡萄 示 范 园” ,逐 步 实 施 高产 、优 质 高效 的农 业 产 业 化 生 产 模 式 ,刺 激全 镇 的果 品业 内 部 调 整 .带 动 葡萄 产 业 化 的 快速
发展 园区 占地2 0 亩 ,计 划 00
加入世 贸组织 、世界经济一体 化 的 机遇 ,从 广度和深度上进 一步加快 发展成 为高新产品出 口加工基地 ; 为 当地经济增 长最快 ,投资 回报率 最 高 ,创新能 力最 强 ,极有发展前 景的产业发展基地 和龙头。按照这
一
改造传 统产业的辐射基地 ;逐步成 讯 等设施完善 配套,并实现四通一
是 大 泽 山工 业 园 。立足 石
分 发 挥 大泽 山葡 萄 名 牌优 势 ,坚
维普资讯
角度出发,有必要把旅游业作为2 1 成 以政府投八 为引导 ,企业投八 为
世 纪 初 全 镇 经 济 发展 一 个 亮 点 ,
园 区 内进 行 尝试 ,逐步 把 园 区办
新 内 容 、新 策 划 ,这在 较 大 程 度 上 折 射 出全 镇 葡 萄 产 业 的发 展 变 化 葡 萄 节 不 是 单 的 节 庆 活 动 , 而是 一 个 乡镇 的 品牌 ,是 种 乡镇 形 象 的展 示 , 因此 ,只 要
全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全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为了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市政府决定制定一份全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做好规划,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二、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全市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的产业发展,提高市民的就业机会,增强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产业融合。
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产业协同和互补。
3.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进港口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4.力争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区和周边地区的有机衔接。
5.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优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塑造。
三、实施方式本方案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产业政策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2. 扶持企业发展通过财政扶持、贷款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 加强人才引进通过政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 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强化产业集群、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区位和规模优势,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5. 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加强城市规划、改善公共设施、提高生态环境等措施,打造宜居城市,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落实措施本方案的具体落实措施如下:1.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大力推进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助力企业创新和升级。
3.加强产业集群和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4.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融合和互补。
5.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城市设施设备,加强城市管理和维护,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
五、预期效果本方案的预期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提高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区县经济发展——关于我市区县产业园区情况的调查与建议《加快区县产业园区发展》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但是,和东部沿海沿江城市相比,特别是同14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我市的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偏低,综合竞争实力不强,发展现状的排位靠后。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县经济发展滞后。
而影响区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区县产业园区建设缓慢,远不能适应和承担起支撑区县经济发展主力军的重任。
因此,了解我市区县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查找并帮助解决区县园区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十一五”期间区县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任务,进而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区县园区的支持和建设力度,无疑对于加快区县园区建设、促进区县经济发展、改变区县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提升我市整体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区县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经过国家整顿治理以后,我市目前尚有各类开发区和园区16个,除“四区一基地”外,区县产业园区有11个。
它们分别分布在长安、未央、蓝田、高陵、临潼、灞桥、户县、雁塔等8个区县。
表一、区县产业园区分布表这8个区县的11个产业园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开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
11个园区建园初规划面积总共是76.5平方公里,到目前,已开发建设面积46平方公里。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截止2005年底,11个园区通过自筹和贷款,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亿元,使开发建设的46平方公里内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
三是入园入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到2005年底,11个园区共入驻企业578家,其中已建成投产的有378家,还有200家正在建设之中(见表二)。
四是园区产业发展各有所长。
经过多年努力,园区产业发展各有侧重,灞桥科技产业园和浐河开发区侧重于机械加工制造和仓储;未央工业园侧重于医药、印刷和汽车销售;泾河工业园侧重汽车制造和零部件加工;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侧重航天高技术产业和电子、环保设备;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侧重乳制品、机电产品;沣京工业园侧重玉米淀粉、表面精饰、生物医药和印刷包装;蓝田工业园侧重医药和新型建材;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侧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科技产业;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侧重教育、汽车;西安未央湖旅游开发区侧重旅游、休闲度假及高尚住宅。
五是园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对区县的贡献正在凸显(见表三)。
2005年底,11个园区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工业总产值近65亿元,已经占到所属区县工业总产值之和的10 %,对区县财政的贡献也占到10%左右。
尤其泾河工业园对县城经济的贡献最为突出,2005年,该园区的工业增长速度达到70%,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4%,对县财政的贡献已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74%。
泾河工业园已成为高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
为了加快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相关区县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统一认识、组建班底、制定规划、搞好“七通”,到招商引资、高效服务、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园区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区县上下的心血和汗水,从而使这些园区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
表二、区县产业园区入驻企业一览表表三、区县产业园区2005年经济发展情况一览表二、我市区县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8个区县的11个产业园区在建设与开发中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在开发建设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与解决。
1、投入不足,发展缓慢。
截止2005年,各园区费尽心力,共投入资金31亿元,开发建设了46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是,开发建设的面积也只占到总规划面积之和的59.9%,还有31平方公里没有开发利用。
而这些没有被开发利用的地方至少尚需数十亿元投入才能满足企业入驻条件。
由于资金缺口大,基础条件差,从而严重影响了园区开发建设的步伐。
2、招商不足,实力不强。
11个园区十多年共招商578家,也就是说每个园区在十年多时间内平均招商50家,每年平均只招商5家,且不论商客的实力大小,仅从数量上看,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的力度明显偏低。
由于入驻企业数量少,加上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小企业,产业规模不大,经济实力不强,使园区在区县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难以显现。
据统计,除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外,11个园区2005年的GDP只有54.87亿元,占8个区县GDP之和的10.6%。
而在一些东部沿海沿江城市,区县产业园区的经济总量,要占到区县经济总量的50%以上。
相比较而言,我市区县产业园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弱小得多。
3、参差不齐,反差较大。
从发展水平上看,我市11个园区的基本情况是泾河工业园区“一枝独秀”。
2005年,泾河工业园产值20.2亿元,占到高陵县工业总产值35.8亿元的56.4%,对高陵县GDP的贡献也达到33%。
其它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则相差甚远,有4家园区的工业产值占本区县工业总产值的10-20%,其余均在10%以下,最低的只占1.26%。
从招商引资的水平上看也是一样。
到2005年泾河工业园共引进入驻企业235家,其中已建成投产的145家。
泾河工业园引进的入驻企业数占8个园区入驻企业之和近40%。
而其他产业园区引进的入驻企业数,多的50余家,最少的只有6家,差距十分悬殊。
4、授权不足,审批繁琐。
由于区县产业园区没有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对项目自主审批的权限,因此,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常常因层层转报、级级审查而使得前期手续繁琐、环节过多、周期过长,从而贻误了项目建设的最佳时机,使得在招商引资方面本来就处于不利局面的区县产业园区在项目落地方面更显得被动。
5、定位不准,特色不明。
这些年来,对区县产业园区,我市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和产业的科学定位,各园区在开发建设上基本处于自发状态。
为了加快发展,在项目入区和产业引进上没有什么限定,不管什么项目,不论什么企业,只要能争取进来就行。
结果各园区之间在招商引资方面竞争激烈,为争取一个项目入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相互拆台。
由于项目引进上的盲目性,使这些园区在整个规划建设上趋同,在产业发展上五花八门,使得一些集中起来可发挥巨大聚集效应的产业在布局上四分五裂,园区没有特色,产业没有重点。
尽管现在在产业发展上已经能够看出一些侧重点来,但也不过是自发的结果,与合理布局、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6、重视不够,领导不力。
对于区县产业园区建设,部分区县在认识上有放任自流的情绪,尽管口头上讲要重视园区建设,但在具体开发建设上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财政资金基本没有投入,园区领导班子也不够稳定,一些园区主要领导或临时任命,或长期兼职,极不利于园区发展。
从市上来讲,对几大开发区看得重、抓得紧,而对区县产业园区建设则重视不够。
既没有确定组织协调区县产业园区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没有对区县园区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设要求,从而使区县园区的管理一直处于松散自发的状态,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加快区县产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区县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到区县经济加快发展的核心地位。
区县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加快区县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区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撑区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一点,已经为东部发达区县的实践所证实。
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的战略实践的今天,区县产业园区的发展对于整合区县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区县经济的整体实力至关重要。
因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区县产业园区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要以对待国家级开发区的态度来对待区县园区,以抓国家级开发区的劲头来抓区县园区,以支持国家级开发区的力度来支持区县园区,把区县产业园区的发展,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我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来抓,使区县产业园区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大发展,真正发挥出支撑区县经济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极。
2、统一规划,分级实施,把区县产业园区纳入科学发展、合理开发的轨道。
从现在起,必须克服区县产业园区盲目发展,自发开发的不科学状态,把区县产业园区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大盘子,站在全市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县产业园区发展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一是对区县产业园区原有的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发展步伐较快,规划面积不足的园区,要适度增加开发规模,确保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发展空间较大而发展速度较慢的园区,要提出加快发展的具体要求;对已无发展空间的园区,要重新调整发展空间,使其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二是对区县产业园区的建设风格进行必要的界定,使各园区的整体建设各具特色,成为我市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避免雷同与重复。
三是对区县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要进行指导,使各园区在产业发展上主业各异,朝着专业化园区的目标发展,尽可能地围绕主业发展招商,做强做长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四是建立区县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互补机制,形成统一招商,分业布点的良性互动局面,避免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3、减少环节,下放权限,尽可能给予园区充分和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
首先市级各部门和区县要进一步研究减化对区县园区入驻项目的审批环节,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其次按照“能放都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尽可能地将下放给“四区一基地”的项目立项、规划、土地、建设领域的行政权限也尽可能下放或委托给区县产业园区,使之有相应的园区开发建设的主动权;第三,对区县园区实行“封闭管理、独立运行”,除法律规定的专项检查外,任何部门不经园区管委会同意,不得随意进入园区企业进行检查;第四,市直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区县园区申报项目的服务工作,对需要上级审批的项目,搞好协调服务,及时上报;第五,切实精简各类会议、文件和检查、评比,确保园区集中精力抓经济。
4、拓宽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区县园区建设尽快改善园区投资硬环境。
一是市级财政要对区县产业园区基础建设给予资金扶持。
在目前区县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我市要把区县产业园区投资硬环境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5000万元对区县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二是借鉴高新区经验,市、区(县)财政每年各拿出1000万参股资金,同时吸引3000万社会资金,组建针对区内中小企业的区县园区信用担保中心。
将市(区县)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会员企业资金相配套,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是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额度中专门切出一块资金用于支持区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是市发展改革、经济、科技等部门在财政引导资金使用上要向区县产业园区项目倾斜;五是相关区县要研究从本级财政对区县园区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