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合集下载

f佛教带来的词汇

f佛教带来的词汇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的词语汉魏至隋唐期间,随著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

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

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11. 执著,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

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最新整理论佛教文化中的佛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x

最新整理论佛教文化中的佛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docx

最新整理论佛教文化中的佛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论佛教文化中的佛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一、引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初图画的,学者们一般称之为“图画文字”,其功能是占卜或记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此过程中,巫术与那些“图画文字”的出现有很大的关联,绝大多数的“图画文字”是为了施行巫术的。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很容易被人类当作他们与神灵交流的工具,如甲骨文、水书(水族巫师用的符号)用于巫术;纳西东巴文与彝文用作写经书;傣族傣文与藏文也用作抄写佛教经书等。

[1]由此可见,文字在远古时代一直被用于施行巫术,而这又似乎反映了文字的出现不仅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为了与神灵沟通所需要。

因此,文字与宗教的传播关系密不可分,最早的文字功能之一就是用于宗教文化传播活动的。

宗教——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时所出现的精神性产物,对语言更是具有深刻的影响,其在文字的起源,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以及语言使用研究等各方面,都打上了不可抹灭的烙印。

有学者曾说:“如果选择一个社会因素,能对语言的历史产生最深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又最受语言的影响,那就是宗教。

”[2]佛教文化的传入,以翻译佛经为载体,以传播佛教文化普度众生为目的,无论是在音韵、词汇、语法以及修辞上,都对汉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笔者就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探究其在汉语词汇中的深刻影响。

二、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国佛教于印度佛教,是印度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佛教文化在传入中原之前,已经在西域地区广泛传播了。

自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后,西域各地与中原各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往非常频繁,从而为佛教文化的传入准备了一定条件。

据相关典籍(《四十二章经序》以及《洛阳珈蓝记》卷四)的记载:“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

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

金神号曰佛。

”[3]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梦见一位神人,后派遣使者西行求法并抄回佛书经文四十二章,汉明帝为表示其对佛像和经文的欢迎,特意为之建造了一座佛寺,赐名为“白马寺”,故佛教文化开始传播。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地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地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地词.其中,来自佛教地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地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地密切关系.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地:“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地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我们先举三个成语地例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地四种痛苦.《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地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地群众打成一片”.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地真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地关键.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地来源了,例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方便:梵语āā地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语自《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大藏法数》:“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方便”为菩萨十度之一,是大乘佛教地一大特色.以后,被引申为随机应变或与人便利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安详:隋·吉藏义疏:“安详者,示大人之相.欲明大法,故先示大人相.又安详者,动寂无碍也.故论云:显如来定力自在,无人惊动,故称安详.”后,人们以安详表示稳重,从容不迫,言行自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譬喻,是佛教施教地重要方式,据说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佛陀因人、因时、因地而采用不同地譬喻方法,有顺喻(随顺俗理),逆喻(逆于俗世之理),现喻(用眼前之事譬喻),非喻(以假设非现实之事譬喻),先喻(现设譬喻,后用道理应之),后喻(先讲道理,后用譬喻显之),先后喻(先后所说均为譬喻),遍喻(从头至尾均用譬喻).这些,大大丰富了中国地语言表达方式.中国上古就有譬喻造词,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大促进了譬喻造词地发展.例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田:佛教认为,心是善恶之苗生长地源头,故称心田.心地:佛教认为,心如滋生万物地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众生成佛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火坑:譬喻五欲(贪财、贪色、贪食、贪名、贪睡地欲望)之可畏.五欲能燃烧人地身心,犹如火坑.智力:由智慧而生地力量.一说佛特有十种智慧力;二说菩萨十种力量(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愿力等)之一.还有,佛教以莲花譬喻清净、吉祥.据说释迦牟尼降生时,有莲花相伴.《大乘密严经》:“如莲出淤泥,见之生爱敬.如是佛菩萨,出于生死泥,成佛体清净,诸天所欣仰.”宋代周敦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爱莲说》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受佛教思想地影响而生成.当时有“周茂叔(周敦颐地字)、穷禅客”一说,据说是指他与佛教参禅地僧人辩论,把后者说地没话说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佛教故事,也丰富了中国地日常对话用语.如:借花献佛,常被人们日常应用.它是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上地关于善慧仙人用从青衣人处受赠地七茎莲花献佛地故事.祸国殃民,人们常用它来骂“四人帮”.这是依据《旧杂譬喻经》上地关于祸母(一个像猪非猪地东西)造成人民动乱、无法安居乐业,它被烧又造成全国火灾地故事提炼出来地成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佛教传入中国还带来用反切给汉字注音地方法.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中国上古给汉字标音,一般是使用假借字.如:借“风”为“凤”;借“羽”为“昱”等.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用“读若”等方法标音,如:“瑂,石之似玉者,从玉,眉声,读若眉”(《说文解字·玉部》).上述注音方法有很大地缺陷.佛教传入中国,对汉语语音学研究,发挥了巨大地促进作用.古印度地梵文是拼音文字.翻译佛经者受之启发,就把汉语地语音分为声母和韵母.据说,反切是由三国时代魏国地孙炎在总结东汉中叶以来民间创造地基础上发明地,即取反切上字地声母、反切下字地韵母和声调,拼合成为被反切字地读音.例如:“昌真”切“瞋”,即取“昌(ā)”地声母“”和”“真(ē)”地韵母和声调“ē”拼合成“瞋”地读音“ē”.反切法给中国古代人们读书识字带来很大方便.(当然,它还不够科学.中国近代以来,就采用音素字母为汉字注音了.当代,我们用地就是《汉语拼音方案》.)掌握了字音地分析方法,中国古代学者就将汉字按音韵系统分类,编纂成各种韵书,其中,最有影响力地有隋代地《切韵》、宋代地《广韵》、元代地《中原音韵》等.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些韵书,对古代诗、词、曲地创作有很大帮助,也为後人研究古代不同时期地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地资料.上面说地,是佛教对中国汉语言文字地影响,佛教对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地影响就更大.藏文,就是公元世纪在翻译大藏经时,依据梵文而创立地.到了元代,八思巴用梵藏文字创制了八思巴蒙古文字.傣族过去地老傣文,也是由佛教文献地传入而产生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带佛字的成语大全

带佛字的成语大全

带佛字的成语大全摘要:1.引言2.成语的概念与特点3.带“佛”字的成语概述4.带“佛”字的成语分类详解4.1 与佛教有关的成语4.2 寓意吉祥的成语4.3 描述心性、修行的成语4.4 含有禅意的成语5.带“佛”字的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总结正文:【引言】在我国的成语宝库中,有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带“佛”字的成语独具特色,既反映了佛教在我国的深远影响,也展示了汉语成语的丰富多样性。

本文将对这些带“佛”字的成语进行详细的分类解读,并探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成语的概念与特点】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固定的、具有独特意义的词语组合。

它们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来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寓言和文学作品。

成语具有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等特点,是汉语表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佛”字的成语概述】带“佛”字的成语是指在成语中包含有“佛”字的词语。

这些成语多数与佛教有关,但也有一些成语寓意吉祥、描述心性或修行,以及含有禅意的成语。

带“佛”字的成语数量虽不多,但它们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

【带“佛”字的成语分类详解】4.1 与佛教有关的成语这类成语多数与佛教的信仰、修行、寺庙等相关。

如“佛光普照”,意指佛的智慧之光普照众生;“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宽广、神情愉悦,如同修行者的心境。

4.2 寓意吉祥的成语这类成语通常用来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如“福慧双修”,意味着幸福和智慧都能获得;“金身罗汉”,形容人修行圆满,达到最高境界。

4.3 描述心性、修行的成语这类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的心性、品行和修行。

如“心平气和”,表示心情平静、态度温和,如同修行者的心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味着只要悔过自新,就能立刻获得觉悟。

4.4 含有禅意的成语这类成语往往带有一定的哲理和禅意。

如“拈花一笑”,形容领悟禅机的喜悦;“空中楼阁”,象征佛教的空中楼阁,寓意事物的虚幻和不实。

【带“佛”字的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带“佛”字的成语,来丰富我们的表达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

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

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

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

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

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

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教对中国音乐、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

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人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

”可见佛教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词汇受佛教影响的方面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除了历代佛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词,还有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如“空”、“解脱”。

(二)在汉语的发展史上,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其中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合在一起,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是产生了大批偏正式汉语语词,如“戒律”、“妄想”、“三生”等,逐渐改变了六朝以前汉语词汇以联合式为多的状况。

(三)佛教的传人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节化进程。

为了适应梵文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为晓畅,佛经翻译家们在译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如意”、“成就”、“慈善”等。

佛教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巨大,汉语中的来自佛教词汇十分丰富。

根据来自佛教汉语词汇的各个类型:从使用较多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几个类别来举例说明。

二、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的类别(一)成语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如“晏花一现”、“天花乱坠”、“作茧自缚”、“不可思议”、“五体投地”、“百尺竿头”、“点石成金”等。

出自佛教的词语,来源于佛教文化的成语四字词语

出自佛教的词语,来源于佛教文化的成语四字词语

出自佛教的词语,来源于佛教文化的成语四字词语于佛学的词语成语:镜花水月【拼音】:jnghuāshuǐyu【解释】:镜里的花,水里的月。

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

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从空到有,复归于空,所以空既是根本,又是与有相互依存的,而有只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的幻相,因为它依因缘而生,又随因缘而灭,在时间的流逝中生生灭灭,永不息止。

正是如此镜花水月作为佛教一组最典型的意象,以镜中花和水中月喻示了佛教的空、幻教义,强调了佛教实中有虚、有中有无、色中有空的思维特点。

和佛教有关的两个词的词语:因果佛教看带问题总是以轮回循环的思路来看的,佛教任何任何事情任何人度是有他的前世今生和以后,你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为你的前世所作所为因为注定了你今生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

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都以因果为基础。

世界上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到因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

说到因果,首先比较容易让我们想到宿命论的因果。

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

因为宿命论的因果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假如说,人的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们现生的努力就没有用了。

它否定了人们现生行为的价值。

而佛法既讲因果又讲因缘,就像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阳光、水分,这粒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同样的,人虽然在前生种下了因,但从因到招感果报,还要取决于因缘的和合。

佛教文化与汉语词汇

佛教文化与汉语词汇

佛教文化与汉语词汇摘要:佛教文化与汉语文化原本是两种不同本质的文化,但随着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和佛教书籍的大量传译,汉语和汉文化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本文就以佛教对成语、俗语和歇后语了解下佛教和汉语的结合。

关键词:佛教;汉语;成语;俗语;歇后语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入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还在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汇,但对这些词汇的来源已经不甚了解罢了。

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我们看出了佛教对汉语词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佛教文化对成语的影响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明珠。

在璀璨夺目、丰富多彩的汉语成语中,有三百多条与佛教文化有关。

研究佛教的成语,是我们探讨汉语成语与佛教文化的基础部分。

对于这些佛教成语,我们可以大致的将他们分为以下几大类:(1)、凝练故事(源于佛教修行实践的成语)佛经中有不少故事,特别是在“十二部经”①中的“因缘”“譬喻”“本事”“本生”四大部中,更是大量地收录了古代南亚次大陆的寓言故事,作为“喻体”,附会佛教的教义“本体”,以作解释和宣传。

佛陀总喜欢用通俗的语言,对他的信徒讲述那些饶有情趣、富于哲理的故事,多方比喻,“方便说法”。

除其宗教意义外,这些故事的另一作用就是: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

盲人摸象(众盲摸象、瞎子摸象)典出《涅槃经·师子吼品》、《长阿含经·镜面王经》等。

整个故事用以喻众生无明,以妄想执著故,不能了然见到“佛性”。

这个故事在我国早已家喻户晓,后凝练为“众盲摸象”“盲人摸象”“瞎子摸象”,泛喻察事观物以偏代全者。

除了上述这个成语,还有许多类似的由佛教故事凝练而成的成语。

例如:天花乱坠、天女散花等。

源于佛教的部分词语

源于佛教的部分词语

源于佛教的部分词语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当中有许多宗教术语和古印度的词汇。

佛教的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语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份。

除了“菩萨”、“罗汉”、“夜叉”、“舍利”等词外,还有“恒河沙数”、“回头是岸”等成语。

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估计够您大吃一惊了吧。

“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

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

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

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

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属于大菩萨的境界。

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了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佛字的四字词语

佛字的四字词语

佛字的四字词语佛口蛇心[fó kǒu shé xīn]像佛一样的嘴,像蛇一样的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而心肠却极其狠毒。

长斋绣佛[cháng zhāi xiù fó]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

形容修行信佛。

青灯古佛[qīng dēng gǔ fó]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

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立地成佛[lì dì chéng fó]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后为劝人行善之语。

万家生佛[wàn jiā shēng fó]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1.信佛的人口头念诵的用语。

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佛头加秽[fó tóu jiā huì]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成佛作祖[chéng fó zuò zǔ]佛教语。

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

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泥多佛大[ní duō fó dà]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

原比喻信佛的人悟道越多,他的“佛性”就越高。

后比喻根基越厚或材料越多,成绩就越大。

万劫不复[wàn jié bù fù]劫:时间量词。

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

表示永远不能恢复。

佛眼佛心[fó yǎn fó xīn]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诃佛诋巫[hē fó dǐ wū]犹言诃佛骂祖。

巫﹐巫师。

长斋礼佛[cháng zhāi lǐ fó]长斋:终年吃素。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

形容修行信佛。

佛头着粪[fó tóu zhuó fèn]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doc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doc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用语“三万五千余语”。

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佛教语言,就不能说中国话!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当中有许多宗教术语和古印度的词汇。

佛教的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语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份。

除了“菩萨”、“罗汉”、“夜叉”“、舍利”等词外,还有“恒河沙数”、“回头是岸”等成语。

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估计够您大吃一惊了吧。

【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

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茉莉】梵语“Malika ”的音译简称,是产于印度的一种花。

佛经里最初翻译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 (dhata) 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

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

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
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看自东汉至唐末八百年间伴随着大量梵文系统的佛经被译成汉文成批的佛教词语进入到汉语词汇中佛教外来词便成为了汉语词汇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并且大量佛教词语在实际运用中已经逐渐突破了其宗教意义深入到汉语的血液中从而成为汉语词汇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聊城大 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20 第 2 09年 期
最突出的表 现是 : 大批 的佛教词语被吸收进 汉语 。 [ 关键词 】 佛教 ; 外来词 ; 汉语词汇; 影响
[ 中图分类号 ]i 5 i 3 - o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62 27 20 )2 28 2 17 —11(090 —07 —0
东汉初期 , 天竺僧人 白马驮经来 中国之前 , 少数佛家词 语已见 于当时的皇 家公文里 , 自东汉 末年至 东晋之前 , 佛经 大部分是直译的 , 文词晦 涩难懂 , 这大大 限制 了它的流通范 围。因为六朝 以前佛经还只是供佛教徒 内部诵 习的 , 因此那 时的佛经对于汉语还不起什么作用。但 东晋 以后 , 佛经 翻译
( ) 佛 教 词 语 成 词 的 过 程分 类 二 从

逐渐采用意译后 , 流传广泛起来 , 文人学士大都喜欢谈禅 , 经 常在作 品中引用佛 经禅语 。隋唐 两代 , 此种风气 尤其盛行 ,
汉语 中很多佛教外来 词便是 在这个 时期传人 的。从汉 语词 汇史 的角度看 , 自东 汉至唐末 八百年 间 , 随着大量梵 文系 伴 统的佛经被译成汉 文 , 成批 的佛教词语 进入 到汉语词 汇中 , 佛教外来词便成为 了汉语 词汇 中极具特 色的一 部分 , 并且大
类是 佛教 专科词 , 禅 ( 如“ 静虑 ) 菩提 ( )伽 蓝 ( 、 觉 、 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语史上的佛教词汇

汉语史上的佛教词汇

汉语史上的佛教词汇,好美2014-11-15 每天学点小知识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用语“三万五千余语”。

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

……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

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茉莉】梵语“Malika”的音译简称,是产于印度的一种花。

佛经里最初翻译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汉语造词与传统哲学观、伦理观

汉语造词与传统哲学观、伦理观

汉语造词与传统哲学观、伦理观导言:汉语作为一门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资源。

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和伦理观的影响下,汉语词汇中融入了许多与人生、道德、价值观等有关的词语。

本文将探讨一些以汉语造词方式表达传统哲学观和伦理观的词汇,旨在展示汉语的丰富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一、儒学与仁爱1. 仁爱(rén ài):这是一个由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爱”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的词语。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即互相关心、关爱和包容。

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互助精神。

2. 仁义(rén yì):这是另一个由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的词语。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个体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仁义体现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二、道家与自然1. 自然道(zì rán dào):这个词语强调了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念。

道家认为,人应当与自然保持和谐,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

自然道强调人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追求自然与人的共同发展。

2. 心境(xīn jìng):这个词语源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个体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心境即指个体内心的状态,追求心境的宁静是人们在追求道家理念中的一种境界。

三、佛教与慈悲1. 慈悲(cí bēi):这个词语体现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佛教强调慈悲心,即对一切众生怀有慈悲和同情心。

慈悲是佛教徒追求解脱和觉悟的重要道德准则之一。

2. 舍己(shě jǐ):这个词语源于佛教的“舍身求法”思想,强调个体应该放下自我,舍弃私欲,为他人和社会利益而奉献。

舍己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体现了对他人利益的关注和奉献精神。

四、道德伦理与责任1. 道德责任(dào dé zé rèn):这个词语强调了道德伦理中的责任观念。

浅论现代汉语词汇中蕴含的佛教文化

浅论现代汉语词汇中蕴含的佛教文化

语言理论研究M582006.11是由于缺乏古汉语修养误用典故限于篇幅训诂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之间的确存在紧密联系缺乏古汉语修养就可能因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用词不当作为一位作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做到这一点懂得一点训诂学知识文化时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语言理论研究M592006.11境界境界即是摄取了佛教的免除之义不再拘于束缚发展出生活中常用的意义类似的词语如熟语中的佛教文化熟语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流传佛偈的大量渗入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由佛组成的就有借花献佛烧香拜佛一尘不染声触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当头一棒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时向师傅请教佛理以后相沿成法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如它也反映了许多佛教文化就源于佛教就是指佛指若有事求佛如忽而登佛殿则存不敬之心打入十八层地狱一层比一层罪大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和尚无儿孝子多但却有许多善男信女像孝子一样孝敬供养他们它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如都是劝人改邪归正的佛语恶有恶报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源于佛门护生和尚在钵盂在它形象饶有趣味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过江时容易被江水冲刷溶化并不理解经义所以他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佛教文化已渗入到汉语词汇系统的角角落落这些蕴含佛教文化的词语是如何形成的呢佛教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直接输进了汉语词汇系统之中天花乱坠感动天神成佛渡世菩萨精神慈悲的主要特征大智度论今当更略说味同嚼蜡楞严经空中楼阁百喻经井中捞月自作自受金口难开苦海无边唯我独尊等等但究其语源从佛教生活中衍化出来的词语越来越多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受磨练不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歪曲了原意的比喻总归逃不脱的比喻互相推诿的 三个和尚没水吃江湖湖南有石头希迁便简称为汉民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所以汉语词汇中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1] 梁晓虹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语文学刊23。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我们先举三个成语的例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的四种痛苦。

《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

”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的真性。

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的关键。

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的来源了,例如:方便:梵语pā yā的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

语自《法华经·方便品》。

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存护词语解析

存护词语解析

存护词语解析
【原创版】
目录
1.存护词语的概念
2.存护词语的来源与演变
3.存护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4.存护词语的现代应用
正文
一、存护词语的概念
存护词语,又称存护语,是指在佛教经典中,为了保护佛教教义、维护佛教信仰,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具有神秘、庄严、神圣的特点,主要用来表述佛教的教义、仪式、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二、存护词语的来源与演变
存护词语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存护词语也传入了我国。

在我国,存护词语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汉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

一方面,它继承了古印度佛教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我国古代汉语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

三、存护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存护词语在佛教经典中的用法十分讲究,它既要遵循佛教教义的规范,又要符合语言表达的美感。

在佛教信仰中,存护词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佛教教义的神圣性,也是信仰者对佛教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

四、存护词语的现代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存护词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佛教经典中,它也开始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一些佛教活动、佛教文化展览中,存护
词语被用来营造一种庄重、神圣的氛围,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存护词语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佛教信仰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
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其中有许多佛教术语,翻译成汉语之后,这些外来语也渐渐融入汉语之中,词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人们渐渐忘了它们的来源和本义。

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真空”,出自《行宗记》,指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境界(宇宙本体);“究竟”,出自《五灯会元》,指解脱生死成正觉;“本来面目”,出自《坛经》,指人的本性;“种子”,出自《摄论》,指现象的原因;“一丝不挂”,出自《楞严经》,指不受尘俗的牵累,等等。

寿称
冯友兰为庆贺金岳霖八十八岁生日写一寿联,上书:“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其中的“米”和“茶”都是寿称。

“米寿”是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可拆为上、下两个“八”,中间一个“十”;“茶寿”是指一百零八岁,因“茶”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可拆为两个“八”、一个“十”,代表“八十
八”,上下加在一起等于一百零八。

此外,还有“喜寿”和“白寿”,“喜寿”是七十七岁的雅称,因为草书“喜”与竖排的“七十七”形似;“白寿”是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掉上面的“一”是“白”。

“拍马屁”原非贬义
“拍马屁”一说,源于元朝文化。

据说蒙古族的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摸到好马自然少不了一番夸赞,摸到劣马也会实话实说。

但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无论别人的马是好是坏,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渐渐地,“拍马屁”就变成了对不顾客观实际、一味阿谀奉承讨好别人的一种讽刺。

货币上的书法
秦朝钱币“半两”和“两锱”上的小篆,是秦朝的丞相、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所书。

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的“开元通宝”,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有篆、楷两体,乃南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徐铉所书。

北宋的“淳化元宝”,有楷、行、草三体,是宋太宗赵匡义所书。

北宋的“崇亍通宝”和“大观通宝”用瘦金体书写,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

清朝的“咸丰通宝”,是著名书画家戴醇所写。

第一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开国元勋董必武所题,第二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
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字是当时在中央人民银行工作的马文蔚所写,一直沿用至今,只是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国”“银”二字由繁体改为简体,因马先生年事已高,握笔不稳,由他人模仿其笔迹进行了局部改动。

一维玛与二维玛的区别
维码是由纵向黑条和白条组成,条纹下通常还会标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二维码通常为方形结构,不单由纵向和横向的条码组成,码区内还会有多边形的图案。

维码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二维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一维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二维码是多行组成的条形码,不需要链接一个数据库,本身即可存储大量数据。

一维码数据容量小,且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二维码数据容量大,还可以表达除数字与字母之外的文字与图象信息。

一维码只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则不表达任何信息,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
信息。

一维码通常具有校验功能以防止错读,但条码一旦发生污损将被拒读;而二维码不仅能防止错误,还能纠正错误,即使条码部分损坏,也能将正确的信息还原出来。

一维码制作简单,易于被不法分子获得并伪造;二维码则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