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八章说课稿: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方面。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塔里木盆地作为一个较为陌生的地理区域,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积极主动地探究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形成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美丽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分析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形成原因。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内的典型城市和农业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认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以及掌握塔里木盆地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塔里木盆地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认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塔里木盆地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土的了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塔里木盆地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使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独特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塔里木盆地作为一个较为陌生的地区,学生可能对其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深入探究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关注,增强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归纳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找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激发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兴趣。
2.探究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4.案例分析:以塔里木盆地内的塔里木河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改善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强化记忆。
7.拓展:介绍我国其他干旱地区的特点及其应对措施,拓宽学生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地理位置:中国西北部•地形:盆地•气候:干旱•河流:塔里木河•沙漠、戈壁广布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小组合作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塔里木盆地这一区域的了解还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内容可能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塔里木盆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教学目标1.掌握地理术语“盆地”的概念和特征;2.认识新疆塔里木盆地在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深化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域特点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3.提高学生的地理区位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地理术语“盆地”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盆地的地理形态;2.了解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提高西部地区的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认识盆地的地理意义;2.分析塔里木盆地存在的问题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回归主题:介绍盆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盆地的形成原因。
要求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发言介绍盆地的概念。
2.预热:让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激发学生对盆地的兴趣。
3.2 主体环节3.2.1 塔里木盆地介绍1.引入: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理特点。
通过PPT展示幅员辽阔的中国地图,找出新疆地区,然后在新疆地区找到塔里木盆地。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有关内容,自己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讨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理解。
3.2.2 塔里木盆地的资源1.讲解:通过PPT,介绍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
介绍其石油、天然气、煤炭、钾盐、风能、太阳能等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激发学生对资源开发的关注和思考。
2.小组探究:让学生分组,手持平板电脑学习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的图片、数据等,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的协调利用、发展瓶颈等问题。
同时在小组内进行思考、交流和探讨。
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做PPT报告,向全班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
3.3 练习环节3.3.1 课堂演练1.讲解:地图测量法的基本内容,讲解如何测量盆地的面积和周长。
2.操作实践: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用地图和工具测量塔里木盆地的面积和周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这个最大的内陆盆地。
在教材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干旱气候、沙漠景观、石油资源以及绿洲农业等特色。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地理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塔里木盆地干旱气候、沙漠景观、石油资源以及绿洲农业等特色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等,直观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美丽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干旱气候、沙漠景观、石油资源以及绿洲农业等特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认识我国各地区的地理差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掌握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差异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形成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诗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4.案例分析: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内陆盆地的特点,进行知识拓展。
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五个方面对本课题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又分四个方面。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选自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是西北地区的典型代表,可以借助前面学习过的西北地区的知识帮助本课题的学习,因为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十分突出,可以作为学习“认识区域”内容的范例。
(2)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行为动词“说明”是认知性目标的理解水平,要求学生能够归纳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开发的地理条件和提出发展措施。
(3)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通过体验式的探究活动,能概括出自然地理特征和灌溉农业的特点;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发展特色绿洲灌溉农业的影响。
进而感受新疆各族人民的智慧之美;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说教学重难点我把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绿洲灌溉农业的作用和影响作为教学重点;而将理解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教学难点。
2、说学情初二学生感性认识强、理性认识弱。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具备了简单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愿参与,这些都构成本课题学习的有利因素,可以学促学。
但因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初中学生比较畏惧难度大的知识,如本课题中各地理要素之对绿洲灌溉农业的作用和影响,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3、说学法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展示优势和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以讨论、交流等方式,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进行知识的探究,顺利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干旱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干旱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新疆博乐市第八中学的地理教师田巧玲。
我说课的题目是《干旱宝地-塔里木盆地》,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按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四部分进行。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其次,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农业十分典型;第三,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第四,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这些都决定了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案例有着极其鲜明的代表性。
2.研究目标:①掌握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②了解塔里木盆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之间的矛盾,分析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③.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塔里木盆地的主要环境问题4.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说学生八年级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已有了一些基础,但水平仍然较低,需进一步培养、锻炼。
在地理学习中仍然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
三、说教法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学生活动为主体。
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也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完成这一环节后,学生对新疆的地理概况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有些疑难的问题还需要老师解惑答疑,特别是理解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还需要教师指导。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塔里木盆地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塔里木盆地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新疆地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塔里木盆地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4. 人地关系: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使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水资源等,并了解了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同时,学生对新疆地区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从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和人文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塔里木盆地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塔里木盆地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塔里木盆地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塔里木盆地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同时,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中的内在联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2.原因:这些内容涉及到地理、历史、经济等多个领域,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哪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内的典型城市——喀什,了解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加深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4.小组讨论: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西北地区的省内区域。
通过本节的学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说学情: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
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2)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4)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的理解和情感加深。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篇文章,属于地理知识点中的“地理环境和生活”部分。
本课是围绕塔里木盆地这一地理环境展开,通过介绍盆地的地理特征、资源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干旱地区的特殊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掌握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理解干旱地区的生活环境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掌握人类对塔里木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干旱地区人民的关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和资源情况;–人类在干旱地区的适应方式和对资源的开发。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干旱地区的适应方式和资源使用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学生课本和笔记。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干旱地区的特点和困境,引发学生对干旱地区的思考。
同时,引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干旱地区的人民生活如何解决干旱问题?有哪些适应方式和资源利用特点?”步骤二:讲授干旱地区的特点(10分钟)通过PowerPoint课件,向学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盆地形成的原因、盆地的地势特点等。
步骤三:讲授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资源情况(15分钟)通过课件和文字描述,向学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植被资源和动物资源情况,包括温度、降水、植被覆盖状况和盆地中的沙漠动物等。
步骤四:探究干旱地区的人类适应方式(2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干旱地区,人们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的?有哪些适应策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出适应干旱地区的人类活动和生活方式,如水资源的储存利用、植物的种植技术、动物的养殖方法等。
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地位和作用:首先,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主要组成部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和农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案例有鲜明的代表性。
其次,本节内容充分展示了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困难、不畏艰苦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强调了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战略方针,对学生来说,这都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素材。
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读图文资料,了解东气西输工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通过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知道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西部资源的开发历程,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3、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难点:西部资源的开发是如何注重“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双赢”的。
二、说教法1、本课运用读图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突破:对于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方面,采用模拟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说学法读图法、绘图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用音乐加图片的方式,冲击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展示塔里木盆地,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一)、认识塔里木盆地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气候特征: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绿洲分布: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合作探究】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说课稿(1)
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我讲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本节是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
首先,塔里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和城镇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最后,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刑性和代表性。
因此教材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塔里木盆的位置和自然景观。
东气西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
难点是塔里木盆地的开发。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思考,广泛交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
使学生乐于思维,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
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八章说课稿:干旱的宝地—
—塔里木盆地
为大家带来了初二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八章说课稿: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我讲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本节是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
首先,塔里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和城镇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最后,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刑性和代表性。
因此教材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