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课堂讲解,突破难点:针对文章的难点,如修辞手法、深层寓意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四)课堂练习
1.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词语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词语的填空。
(2)句子仿写: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3)心得分享:结合课文寓意,谈谈你的感悟。
2.学生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与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练习,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能力。
5.情感态度:初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重点:掌握课文《黔之驴》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及修辞手法。
(2)难点:理解文章深层寓意,学会运用寓言形式进行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自主阅读、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1)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活动设计,实践应用: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活动,如寓言故事创编、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初一下册〔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络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
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读懂寓言的情节。
3.通过比照“驴和“虎各自的形象特点,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络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老师适当点拨、补充。
1.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重点词语的翻译: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
这里作动词用。
三、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复述大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情节。
考虑:①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黔无驴〞“船载以入〞。
这样安排一可见其是外来户,二来铺垫虎被迷惑的情节,三来暗说其形体庞大。
②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响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虎的最初反响是“以为神。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而且“庞然大物也〞,所以觉得神奇。
③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如:“蔽〞“窥之〞,“近之然〞,“远遁〞“甚恐〞,“觉无异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跳踉大〞等。
虎的态度变化为:恐惧—疑心—挑衅④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结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读完寓言后,你觉得驴、虎这两个寓言形象各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讨论、概括:黔驴:庞然大物,擅长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蠢物。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内幕之前,存有戒惧心理;它反响迅速,行动灵敏。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doc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2
、分析驴、虎两个寓言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
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
译全文,找出难理解字词句。
事的人蔽林间窥之:躲
点拨: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
语言:技
虎--------
形象。
勇于出击
示故事的寓意
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与驴的关系的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驴技穷
是否“文不对题”?
讽的是像驴那样的人。
能写出
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进行例子练习。
4.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结合注释解释生词和短语。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3.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学设计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文章,结合注释,能口译全文。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理解放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步骤:一、从成语入手,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
成语“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二、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
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三、串译全文,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强调以下内容:1.课后练习三所列的词语要—一落实,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为以为且噬己也认为以为神把(它)当作②之黔之驴的,结构助词。
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它,代词,代驴。
③然庞然大物也愁愁然都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3.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
这里作动词用。
)四、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
教师可巡回指导。
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
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一)明确:可分为六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明确: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解释。
(2)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课文《黔之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黔之驴》,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与同桌进行交流讨论。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鼓励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黔之驴》教案3
《黔之驴》教案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能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讲述文中的故事。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驴家族里有这样一头驴,有一天他独自在外游玩时,被一个喜欢多事的人带到了黔地,结果发生了一场悲剧,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悲剧呢?这场悲剧又是怎样发生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讲义,自由朗读《黔之驴》。
(学生朗读)昨天我已经叫同学们先预习一下这篇寓言,那么下面我就来考一考大家。
好事者()至则无可用()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远遁()且噬己也()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蹄之()跳踉大()()益:益习其声()稍近益狎()以为: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今天同学们能否把这篇寓言的大致意思讲出来?(学生翻译,教师点拨)二、案情陈述驴就这样被虎吃掉了,驴的死讯传来,惊动驴界,它的儿子驴二悲痛万分,于是想替父亲伸冤,便把老虎和好事者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驴二、老虎、好事者分别进行了案情陈述。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从下面三个不同的角色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陈述案情。
A.我就是驴二B.我就是黔之虎C.我就是那个好事者要求:1.案情叙述完整、清晰。
2.语言简明扼要,符合角色身份。
3.四人小组活动,交流,推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点评。
三、寓意归纳1.讨论:案情陈述到这,现在大家想一想,驴二的爸爸能否避免这场悲剧呢?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无非有两种可能,或者能避免,或者不能避免。
不论哪一种可能,只要能说明你的理由即可。
2.学生思维充分被调动起来,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第一种可能,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驴起初叫喊时,把老虎吓跑了,如果它这时候趁机逃走,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第二种可能,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
因为它除了一鸣、一蹄之外没有什么真本事,当老虎看清了它的真本事之后,就把它吃掉了。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黔之驴》(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第三单元第17课《黔之驴》【教学目标】 1。
利用工具书,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与用法并能翻译课文。
2。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习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教学重点】记诵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大意,【教学难点】学习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知识链接】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导学过程师生活动【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语文课本P。
83—84页—《黔之驴》内容,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一定行的!ABC1.这篇课文,我认真读了()遍.2。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黔()好事者()庞然大物()窥之( )虎大骇()稍近益狎( ) 跳踉大阚( )( )以为且噬己()3.成语是固定的短语,文中有两个成语沿用至今,它们是___、___。
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船.载以入(2)至则.无可用 (3) 放之.山下___(4)有好事者....(5)虎见之.(6)庞然....___.(.7)蔽.林间窥之(8)稍出近之.___(9)憖憖然......____.我觉得文中还有如下重要的词语:【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1。
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课文。
重要实词:庞:蔽: 窥:稍:憖憖:莫:相:他日: 骇: 遁: 且:噬:异:习:终:狎: 荡:倚:冲:冒:胜:计:跳踉:尽:去:2.逐层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开篇交代“黔无驴”,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着什么作用?【拓展延伸】挑战自我,走向辉煌!3。
解释加点字。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②至则无可用(则: )③庞然大物也(庞:)④稍出近之(稍:)⑤虎大骇,远遁(骇: )(遁:)⑥以为且噬已也(且: )⑦益习其声(益:)⑧益狎(狎:)⑨技止此耳 (止: )⑩乃去(乃: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9黔之驴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黔之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2、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一、课前预习,完成以下作业文体知识、字词句1、《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2、《黔之驴》选自____ ,作者___ _____ ,字__________代文学家,因是河东人,世称﹝﹞。
因是官至柳州刺史,又称( )。
3、唐朝__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好.事者庞.然大物远遁.憖憖..然窥.之虎大骇.稍近益狎.跳踉.大阚.以为且噬.己也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船.载以入 (2)至则.无可用(3)放之.山下(4)有好事者....(5)虎见之.(6)庞然..(.7) 蔽.林间窥之 (8)稍出近之.(9) 憖憖然...二.课堂研讨(一)十分钟时间背诵课文,整体感知(二)课堂师生共研讨,翻译下列句子.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3.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____________________ 4。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巩固1.哪句话说明了运驴的人是个好事者?______________ 2.文中介绍了驴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虎对驴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完成以下作业(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苏教版七下19、黔之驴优质课教学设计
19、黔之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语句,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通过品味细节,展开想象。
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二)过程和方法: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创意说明:把握寓言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驴是如何丧失自己的优势,而虎是如何对驴步步进逼的,借此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得到生活的启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教学重点: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品味细节和动作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提升学生发挥想象,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国画,上画虎和驴子,先遮去老虎,给学生看驴子,讲关于驴子的故事,成语等。
(讨论)提到黔驴技穷这个成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片小短文《黔之驴》新课:一、走近柳宗元生平:字子厚,唐代河东人。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经历:曾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曾先后被贬永州和柳州。
成就:代表作《三戒》(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永州八记》(山水游记)、大量诗歌(如《江雪》)。
评价: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并称为“韩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注意以下生字的字音。
黔qián 船载zài 好hào事者窥kuī大骇hài 慭慭yìn然噬shì远遁dùn 不胜shânɡ狎xiá大㘎hǎn 跳踉liánɡ齐读课文2、听老师朗读,请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及感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学案2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学案2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东西的深刻道理。
2、学习本文通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课前预习1、预习内容和时间: P135——136,大约15分钟2、预习目标:说出本文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
学习本文通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3、温故知新: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和要点。
4、预习检测:1)、翻译下列句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稍出近之,慭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2)、能流利地说出故事内容三、预习了解1、小组活动:学生互查对答案,纠正错误并质疑2、学况点评答疑四、开始新课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黔之驴》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课文的寓意,并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二、学习新课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一)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3、黔驴之技有哪些?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4、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6、收集带有“虎”字的成语十个。
7、奇思妙想编故事:柳先生害驴不浅,自从《黔之驴》一文以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
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咱们来一个奇思妙想编故事,让这头蠢驴、笨驴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兽中之王老虎。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一些常识。
2、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
3、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第二块:语文活动:复述课文内容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黔之驴》(二)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寓意的深广含意。
2、揣摩文中描写动作与语言的句子,能熟读成诵。
课前学习:1、能流畅地讲述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并能说出其中的寓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
第三块:语文活动:讲述寓言故事
课后学习:1、反复诵读课文,直到能正确、流畅地背诵全文。
2、自己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九《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黔之驴》十八《黔之驴》教案主备人:陆守明使用人:总编号:上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明白本则寓言的哲理。
2.会翻译本文并记住重点实虚词及词类活用。
3.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三、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阅读本文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生字注音3、先自己对照文章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对于拿不准的词语记下,展示到黑板上,全班进行讨论。
(二)重点知识展示(分组完成):1、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翻译全文。
2、课文分析。
(1)课文对驴进行了哪些描写?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明确:体态、声音、动作等描写,可以看出驴是个无能无用,盲目自大,得意忘形,最终没有逃脱灭亡的下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2)本文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请分别按照“见驴—惧驴—识驴—吃驴”找出这些典型的词语。
(3)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驴的动作又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明确: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制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4)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寓言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A. 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
B.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翻译寓言的内容并理解寓言的深广含义。
2.把握老虎的形象,揣摩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1.理解寓言的深广含义。
2. 把握老虎的形象,揣摩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
黔.()船载.以入()跳踉大hǎn()跳踉..()()窥.()稍近益xiá()且shì己也()yìn yìn然()好.事者()噬.()远遁.()2.解释下列词语。
好事者:至则.无可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益习其...声: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计之曰:技止.此耳.:跳踉大.:二、读一读课堂助学1.导入。
2.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合作探究(1)虎认识驴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黔之驴的计谋有哪些?(3)概括文章寓意。
4.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三、练一练1.翻译以下加点字。
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莫.相知()虎大骇.()远遁.()无异.能者()益.习其声()终不敢搏.()驴不胜..怒()蹄.之()断.其喉()尽.其肉()以为神()益习其声()虎因喜()以为..益因以为且噬己也()稍近益狎()因跳踉大㘎()2.自从驴到了黔地之后,老虎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先是再是,最后。
由此可见老虎是,而驴则是。
3.读第2小节,完成练习。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3、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重点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1、学生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2、多媒体课件。
3、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
学生分别从老虎的角度、驴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
比如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谨慎,要知已知彼。
从驴的角度谈,根据课文中驴“一鸣”“啼之”,从而给我们的启示是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设计思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指导,将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让学生归纳寓意。
从而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
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同时还会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根据《课标》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因此在课文赏析完之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为什么?”让学生纵观全文,针对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把握寓意,从而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从成语入手,导人新课。
学生填全成语(全是带有动物的成语)由最后的“黔驴技穷”导入: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准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2、把握住句子停顿。
请你注意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噬shì狎xiá踉liá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黔之驴教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黔之驴教学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明白本则寓言的哲理。
(重点)2.会翻译本文并记住重点实虚词及词类活用。
(重点)3.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
(难点)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导入:相信大家读过许多成语故事。
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等。
那么你知道“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故事吗?本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1.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你能写出几个寓言故事:)2.关于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
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试着记忆)3.写出分别带虎、驴字的成语或俗语各5个4.熟读课文,对照文章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5.自测一下⑴解释加点字蔽.林间窥.之()( )慭慭..己也( )..然( )虎大骇.( ) 益狎.( )以为且噬( )益习.其声( ) 荡.倚冲冒.( )( )蹄.之( )虎因.喜( )因跳踉大㘎.()(2)翻译下列句子蔽林间窥之:船载以入:益习其声:莫相知:荡倚冲冒:二、课堂合作学习1.组内互查交流自主学习情况2.自学展示:(1)朗读课文(各组以自己的方式朗读)(2)每组翻译课文1-2句(可将本组任务写到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对于拿不准的词语记出来展示到黑板上,全班进行讨论。
3.合作探究:(1)一词多义①、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b.以为且噬己也()②、然 a.慭慭然,莫相知。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
授课人:衡广仁一、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翻译全文,各累词汇。
2、掌握“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三成语,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寓意。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翻译,理解文章内宾。
2、由“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引出文章寓意。
三、教学设想及准备:1、让学生对作家、作品做简要的了解,反复诵读,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寓意。
2、通过投影,结合自己思考题,引发学生对黔之驴的新解,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左传》中成语故事“外强中干”导入。
二、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结合注释试译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理解文章的寓意。
(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先自读,然后分段朗读,及时正音)(5’)三、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文学成就包括多方面,有论说、寓言、传记、游记等。
四、自学指导: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记下有疑问处,互相讨论质疑(10分钟后比较自学效果)。
五、根据译讲要求,翻译全文。
1、文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驴子的反映和老虎的心理变化过程?简析:“庞然大物”是经虎的眼光来显示它的心生畏惧,“以为神”更是敬畏之至。
“蔽”、“窥”、“稍”更反映老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理。
“终不敢搏”可见虎之谨慎,“稍稍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荡倚冲冒”可见虎之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
2、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试从好事者、驴、老虎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五分钟后各抒已见。
比如,首先可以黔之驴真的没有用处吗?为什么称船载驴以入的人为“好事者”呢?你为驴子感到悲哀吗?你又为老虎感到骄傲吗?简析:(1)黔之驴并非废物,而是“虎落平原”,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若在内地它吃苦耐劳可负重千里。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 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掌握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懂得诚实、自信、勇敢面对困难等品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知识点。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知识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后练习。
(2)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拓展学习视野。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黔之驴》。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收集有关柳宗元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
3. 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明白本则寓言的哲理。
(重点)2.会翻译本文并记住重点实虚词及词类活用。
(重点)3.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
(难点)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导入:相信大家读过许多成语故事。
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等。
那么你知道“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故事吗?本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1.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你能写出几个寓言故事:)2.关于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
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试着记忆)3.写出分别带虎、驴字的成语或俗语各5个4.熟读课文,对照文章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5.自测一下⑴解释加点字蔽.林间窥.之()( )慭慭..己也( )..然( )虎大骇.( ) 益狎.( )以为且噬( )益习.其声( ) 荡.倚冲冒.( )( )蹄.之( )虎因.喜( )因跳踉大㘎.()(2)翻译下列句子蔽林间窥之:船载以入:益习其声:莫相知:荡倚冲冒:二、课堂合作学习1.组内互查交流自主学习情况2.自学展示:(1)朗读课文(各组以自己的方式朗读)(2)每组翻译课文1-2句(可将本组任务写到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对于拿不准的词语记出来展示到黑板上,全班进行讨论。
3.合作探究:(1)一词多义①、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b.以为且噬己也()②、然 a.慭慭然,莫相知。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③、之 a.黔之驴 ( ) b. 虎见之 ( )(2)词类活用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②、驴不胜怒,蹄之蹄:③、稍近益狎近:④、尽其肉尽:(3)本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由本文演化出的成语有几个?写出来。
(4)本文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请分别按照“见驴—惧驴—识驴—吃驴”找出这此典型的词语,并做简要分析,在小组内交流。
(5)有人认为,驴可以避免被老虎吃掉的命运,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当堂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远遁(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憖憖然()他日()虎大骇()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作者___ _____ ,字 _____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
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能力训练四、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蔽林间窥之()⑵远遁()⑶以为且噬己也()⑷蹄之()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⑶驴不胜怒,蹄之。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⑵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在沙漠中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要点1.了解作家作品;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并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乙醚()虫豸()硌()犁铧()()脐带()真谛()噎()筛糠()()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
(1)指死亡的期限。
()(2)虫子。
泛指虫类小动物。
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3.本文节选自,作者是(国家)作家(人名),其代表作有、、等。
4.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问题,问题,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 ,”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
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1.mí zhì gè lí huá qí dì yè shāi kāng2.(1)大限(2)虫豸(3)芸芸众生(4)筛糠3.《人类的大地》法圣埃克絮佩里《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4.痛苦—绝望—平静—乐观寒冷疲倦缺水坚强勇敢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课内阅读】(一)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
天气已经很冷了。
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
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
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
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
可如今风越刮越猛。
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
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遮蔽。
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我躺下,又站起来。
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
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1.概括这选文的主要内容。
2.作者说“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选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一个相近的中国成语概括,请你写出这个成语。
4.文章哪些词句充分表达了“我”的痛苦处境?5.文章在写“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之前作了多处铺垫。
请细读选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1.主要描写了“我”在夜晚的沙漠中因缺水、寒冷和疲劳而所遭受的痛苦。
2.因为“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并且对自身的处境感到痛苦。
3.无处可逃4.“哆嗦得受不了了”“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再也没有力气了”“屠刀就在我头上!”5.(1)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都得挨寒风的鞭打。
分析:用“大理石”般光滑和“平原上的骑兵”直冲过来,形象地突出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
(二)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
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
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
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
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
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
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
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
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
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
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我没有一点儿遗憾。
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
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
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6.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7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8.谈谈你对“我”把“露水当做希望”的理解。
9.选文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10.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6.因为“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
”人们只是通过飞机这个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找真理。
7.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8.表明了当时处境的艰难,就如“救命的稻草”之于溺水的人;同时也说明了“我”的顽强和乐观精神。
9.平静、坦然、乐观的心情。
10.积极适应恶劣的环境,并保持平静和乐观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