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脏腑病形
《黄帝内经》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2012年9月第36卷第5期《黄帝内经》(《内经》)既是中医学理论的源泉,也是脉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后世脉学有经典性指导意义。
《内经》中有大量关于“脉症不应”的论述。
1色脉不应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色诊,为全面了解病情,得出确切的辨证结论,《内经》强调将色诊与其他诊法获得的资料相互参考,尤其常将色诊与脉诊这两种重要诊法并举,以色脉合参进行辨证论治。
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之要极,无失色脉。
”《素问·五藏生成篇》:“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这些论述皆属此类。
色与脉有“相应”与“不应”两种情况,古代医家常据此判断是新病还是久病。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具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具不夺者,新病也。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医家并不是将色脉之相应(或不应)一刀切地判断为新病(或久病),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色脉不应时,如果“脉小色不夺者”,为“新病”,如果“脉不夺其色夺者”,为“久病”;当色脉相应时,如果“脉与五色俱夺者”,为“久病”,如果“脉与五色俱不夺者”,为“新病”。
此外,色脉不应的不同情况下疾病的轻重预后也不相同,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
其色见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可见,色与脉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青色对应弦脉,赤色对应钩脉,黄色对应代脉,白色对应毛脉,黑色对应石脉。
当色与脉不相应时,则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来推测疾病的轻重预后,如果其色见而得其相胜之脉,则病重难愈,如果其色见而得其相生之脉,则病轻易愈。
2形脉不应《内经》还指出应将脉象与患者形体之肥瘦联系起来诊察疾病。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未整理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名《刺禁》。
◎太素萧延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神无营於众物,见《素问》卷八第二十五《宝命全形论篇》,又见《甲乙》卷五第四。
自黄帝曰愿问禁数至逆之有咎,见《素问》卷十四第五十二《刺禁论篇》,《甲乙》同上。
自黄帝曰愿闻九针虚实之道至四方各作解,见《素问》卷十四第五十四《针解篇》,又见《甲乙》卷五第四及卷五第二,惟意是而编次不同。
自黄帝问岐伯曰有病颈廱者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
◎马莳注证发微:篇内首节有尽欲全形,故名。
曰宝命者,以次节有悬命,盖非宝惜天命,其形难以全耳。
◎吴崐注:宝命,珍重其所赋之命。
全形,保合其所成之形。
◎高士宗直解:宝命全形者,宝天命以全人形也。
形之疾病,则命失其宝,形不能全。
若欲全形,必先治神,治神,所以宝命;宝命,则能全形矣。
◎张琦释义:林云:全元起本在第六卷名曰《刺禁》。
◎姚止庵节解:命者人所宝,形者命所倚。
欲宝其命,必全其形。
全形之道,针其一矣。
故篇中所截,多用针之法。
至于木得金而伐五句,虽是生克之常,然其中别有至理。
但与上下文义不甚相合,此篇当是缀集成文者也。
◎丹波元简识:《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马云:篇内首节有尽欲全形,故名。
曰宝命者,以次节有悬命。
盖非宝惜天命,其形难以全耳。
◎森立之考注:大素全存。
◎素问灵枢韵读: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於○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真耕通韵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去声絃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祭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腑,方●反毒药无治,短针无○取。
●部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徒力反百姓闻○之,以为残○贼。
之部岐伯曰:夫人生於地,悬命於○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真部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5)原文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5)原文邪气藏府病形(5) 【提要】本段讲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1]内同纳,即以针刺人皮肤的意思。
[2]循即指按摩。
[3]痛音委,指针刺后皮肤上起的瘢痕,在此代指针孔。
[4]甘药是指性味甘温的药物。
脾属土而喜甘,用甘药可补益脾气,脾旺则五脏之气俱盛,所以对阴阳形气俱不足的患者,不用针刺而用甘药来调理。
【白话解】黄帝问对于在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上述六种脉象时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相应的针刺治疗呢?岐伯回答说各种出现急脉的病证,大多是寒性的;出现缓脉的病证,大多是热性的;出现大脉的病证,属于阳盛而气有余,阴衰而血不足;出现小脉的病证,属于阳虚阴弱,气血皆少;出现滑脉的病证,属于阳气盛实而微有热;出现涩脉的病证,属于气滞,且阳气不足而微有寒(按本句原文为多血少气,而涩脉实为气滞少血,故疑多血乃为少血之误,详见按语)。
所以,在针刺治疗出现急脉的病证时,因其多寒,且寒从阴而难去,故要深刺,并长时间留针;在针刺治疗出现缓脉的病变时,因其多热,且热邪从阳而易散,故要浅刺,并迅速出针,而使热邪得以随针外泄;在针刺治疗出现大脉的病变时,因其阳盛而多气,故可以微泻其气,但不能出血;在针刺治疗出现滑脉的病变时,因其阳气盛实而微有热,故应当在进针后迅速出针,且进针亦宜较浅,以疏泄体表的阳气而宣散热邪;在针刺治疗出现涩脉的病变时,因其气滞而不易得气,故在针刺时必须刺中患者的经脉,并且要随着经气的运行方向行针,还要长时间的留针,此外在针刺之前还必须先按摩经脉的循行通路,使其气血流通以利经气运行,在出针之后,更要迅速地按揉针孔,不使它出血,从而使经脉中的气血调和。
至于各种出现小脉的病变,因其阳虚阴弱,气血皆少,内外的形气都已不足,故不适宜使用针法进行治疗,而应当使用甘药来进行调治。
【按语】涩者多血少气从涩脉的性质而言,这里的多血似为少血之误。
张介宾说涩脉说明有气滞,是血少;气血俱虚,则阳气不足,所以微微表现出寒象。
黄帝内经第四篇 邪气藏府病形
黄帝内经第四篇邪气藏府病形【题解】本篇详细讨论了不同邪气侵袭人体时所伤及的不同部位以及中阴中阳的区别,列举了邪气中人的不同原因,阐述了察色、诊脉和察尺肤等在诊断上的意义及重要性。
因本篇重点论述了邪气中人的原因以及五脏六腑为邪气所伤时出现的病形,故称为"邪气脏腑病形"。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日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日高下有度乎?岐伯日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
故日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于经。
【提要】本段讲外邪伤人的易感部位以及外邪侵袭人体后的传变过程。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风、雨、寒、暑等天之邪气(即外邪)侵袭人体的情形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多是侵犯于人体的上部。
黄帝问邪气侵袭部位在上在下,有一定的法度吗?岐伯回答说在上半身发病的,是感受了风寒等外邪所致;在下半身发病的,是感受了湿邪所致。
但这只是一般的规律,事实并非绝对如此。
因为邪气还有一个传变的过程,所以说外邪侵犯了人体,发病的部位并不一定固定在它侵入的地方。
外邪侵袭了五脏的阴经,会流传到属阳的六腑;外邪侵袭了阳经,就直接流传到这条经循行的通路上发病。
【原文】黄帝日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日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提要】本段讲人体经脉的循行特点以及邪气侵入足三阳经的途径。
【白话解】黄帝说阴经和阳经,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都同属于经络系统而为运行气血的组织,它们分别在人体的上部或下部相会合,而使经络之间的相互贯通象圆形的环一样没有尽头。
外邪侵袭人体时,有的侵袭于阴经,有的侵袭于阳经,而其病所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的部位,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手足三阳经的会合之处,都是在头面部。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4诗解2《类经》张景岳13卷3邪之中人阴阳有异2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4诗解2《类经》张景岳13卷3邪之中人阴阳有异2题文诗:邪之中脏:愁忧恐惧,则邪伤心.形寒寒饮,则邪伤肺,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气逆上行.跌倒堕坠,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不下,积于胁下,则伤其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其脾.用力举重,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其肾.五脏中风,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首面身形,属骨连筋,同血合气.天寒凌冰,手足懈惰,面不衣者:十二经脉,三六五络,血气上面,而走空窍.精阳之气,上走于目,为睛能视.别气走耳,而能为听.宗气出鼻,而能为嗅.浊气出胃,唇舌能味.气之津液,皆上熏面,皮厚肉坚,天气甚寒,不能胜之.邪之中人,其病之形:虚邪中身,洒淅动形,恶寒战栗.正邪中人,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4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
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黄帝曰:善哉。
《类经》张景岳13卷3邪之中人阴阳有异2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2)原文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2)原文邪气藏府病形(2) 黄帝说说得真好。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
天寒则裂地凌冰[1],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提要】本段讲面部不畏寒冷的原因。
`【注释】[1]凌冰即指积冰。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人的头面和全身上下各部,所有筋骨密切相连,气血相合运行。
但是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大地冻裂,冰凌人,此时若是天气猝然变冷,人们往往都是缩手缩脚,懒于动作,而面部却能露出在外面,并不用象身体那样必须穿上衣服才能御寒,这是什么缘故?岐伯回答说周身的十二经脉以及与之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脉,其所有的血气都是上达于头面部而分别人于各个孔窍之中的。
其阳气的精微上注于眼目,而使眼能够视其旁行的经气从两侧上注于耳,而使耳能够听;其积于胸中的宗气上出于鼻,而使鼻能够嗅;还有胃腑之谷气,从胃上达于唇舌,而使舌能够辨别五味。
尤其是各种气化所产生的津液都上行熏蒸于面部,加之面部的皮肤较厚,肌肉也坚实,所以即使在极冷的天气里,它也仍能抗拒寒气而不畏寒冷。
【原文】黄帝日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日虚邪[1]之中身也,洒淅动形。
正邪[2]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黄帝日善哉。
【提要】本段讲虚邪、正邪侵袭人体时,其显露在外表上的病象不同。
【注释】[1]虚邪指四时不正之邪,即所谓四时八节的虚邪贼风。
伤于这种邪气,发病较剧。
[2]正邪指四季正常的风,仅在人汗出而腠理开泄时侵袭人体。
伤于这种邪气,发病较轻。
【白话解】黄帝问外邪侵袭人体,其显露在外表上的病状情形是怎样的?岐伯说虚邪侵袭人体,发病比较严重,病人有恶寒战栗的病象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
《内经》从不同⽅⾯不同层次讨论了⽓的涵义。
既讨论了宇宙中存在的万物本原之⽓,⼜讨论了⾃然界的四时阴阳之⽓,⽽更重要的,是讨论了⼈体内的⽓,即“⼈⽓”,并提出了⼈⽓与⾃然界之⽓、四时阴阳之⽓相通应的观点。
《内经》中⽓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个⽅⾯: 1.⽓为宇宙本原之⽓。
此⽓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物质,也是构成⼈类的物质元素,⼜称阴阳之⽓或天地之⽓。
如: 《阴阳应象⼤论》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上为云,天⽓下为⾬,⾬出地⽓,云出天⽓。
” 《天元纪⼤论》说:“在天为⽓,在地成形,形⽓相感⽽化⽣万物矣。
” 《⾄真要⼤论》说:“本乎天者,天之⽓也;本乎地者,地之⽓也。
天地合⽓,六节分⽽万物化⽣矣。
” 《宝命全形论》说:“⼈以天地之⽓⽣……天地合⽓,命之⽈⼈。
” 《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也,德流⽓薄⽽⽣者也。
” 2.⽓为四时之⽓。
此⽓是指⾃然界的⼤⽓及其运动⽽产⽣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候变化,⼜称“六⽓”。
它直接与⼈体内之⽓发⽣相互作⽤,相互影响。
⼈的⾝体与精神要健康安怡,必须与四时之⽓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若违背了四时之⽓的变化规律,或六⽓变化过于剧烈,则可致百病丛⽣。
如: 《四⽓调神⼤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 《⽣⽓通天论》说:“夫⾃古通天者,⽣之本,本于阴阳……苍天之⽓,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固,虽有贼邪,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
” 3.⽓为“⼈⽓”。
“⼈⽓”即存在于⼈体的⽓。
它由精⽣,或由吸进⾃然界的清⽓⽽化,是构成⼈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体⽣命活动的动⼒来源。
此⽓⼜称“⼀⾝之⽓”,分布于脏腑之中,则为脏腑之⽓;发挥抵抗和驱除病邪的作⽤,则为“正⽓”。
此⽓与⾃然界的四时之⽓或六⽓相通应,随四时之⽓的变化⽽变化。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4)原文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4)原文邪气藏府病形(4) 【原文】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1],在胁下若覆杯。
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2]也。
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
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癀疝[3]微滑为遗溺。
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瘼挛筋痹。
【提要】本段讲肝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肥气属五积之一,是肝积的病名。
肥气,是形容肝气聚于左胁之下,如倒扣的杯子,突出如肉,而显得肥盛的样子。
[2]水瘕痹瘕,指的是腹中聚散无常、时有时无的结块肿物。
痹,是闭的意思。
水瘕痹,就是水积于胸下而结聚成形,并见小便不利的病证。
[3]癀疝癀,音颓,阴囊肿大叫做癀。
癀疝,是疝气的一种。
【白话解】肝脉急甚的,会见到口出愤怒的言语,易怒少喜;微急的,是肝气积聚于胁下所致的肥气病,其状隆起如肉,就好像倒扣着的杯子一样。
肝脉缓甚的,会见到时时呕吐;微缓的,是水积胸胁所致的水瘕痹病,同时还会出现小便不利。
肝脉大甚的,主肝气郁盛而内发痈肿,其病会见到时常呕吐和出鼻血;微大的,是肝痹病,其病会见到阴器收缩,咳嗽时牵引少腹部作痛。
肝脉小甚的,主血不足而口渴多饮;微小的,主多食善饥的消瘅病。
肝脉滑甚的,主阴囊肿大的癀疝病;微滑的,主遗尿病。
肝脉涩甚的,是水湿溢于肢体的溢饮病;微涩的,主因血虚所致的筋脉拘挛不舒的筋痹病。
【原文】脾脉急甚为痪瘀;微急为膈中[1],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瘸癃;微滑为虫毒蜻蝎[2]腹热。
涩甚为肠瘸微涩为内瘸,多下脓血。
【提要】本段讲脾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膈中指肝旺侮脾以致脾不能运的病证,其主症是饮食入胃后又复吐出(食人即吐)。
[2]虫毒蝻蝎泛指肠中的各种寄生虫病。
蜻字和虫尤字均通蛔字,音回。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6)原文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6)原文邪气藏府病形(6) 【提要】本段讲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病变的症状以及六腑病变的症状和治疗取穴。
【注释】[1]上肢两胁肢,应作支,乃支撑之意。
[2]太息就是长出气的意思。
[3]心下澹澹澹,就是动的意思。
心下澹澹,就是形容心中跳动不安的样子。
【白话解】黄帝说希望听你讲讲六腑的病变情况。
岐伯回答说颜面发热的,是足阳明胃腑发生病变的反映;手鱼际部位之络脉出现瘀血的,是手阳明大肠腑发生病变的反映;在两足跗之上(冲阳穴处)的动脉出现坚实而竖或虚软下陷的,也都是足阳明胃腑病变的反映,这一动脉(冲阳脉)还是测候胃气的要脉所在。
大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肠中阵阵切痛,并伴有因水气在肠中往来冲激而发响的肠鸣;在寒冷的季节里,如果再感受了寒邪,就会立即引起泄泻,并在脐周发生疼痛,其痛难忍,不能久立。
因大肠的证候与胃密切相关,所以应该取用大肠腑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胃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在中焦胃脘部的心窝处发生疼痛,且痛势由此而上,支撑两旁的胸胁作痛,胸膈与咽喉间阻塞不通,使饮食不能下咽,当取用胃腑的下合穴,即本经(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来进行治疗。
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少腹部作痛,腰脊牵引睾丸发生疼痛,并时常会见到小便窘急以及里急后重等大小便不利的情况,同时还会在小肠经的循行通路上出现耳前发热,或耳前发冷,或惟独肩部发热,以及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或是络脉虚陷不起等现象。
这些证候,都是属于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
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当取用小肠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三焦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气滞所致的腹气胀满,少腹部尤为满硬坚实,小便不通而尿意窘急;小便不通则水道不利,水道不利则水液无所出,若水液泛溢于肌肤就会形成水肿,若水液停留在腹部就会形成胀病。
三焦腑的病候变化,会在足太阳膀胱经外侧的大络上反映出来,此大络在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之间;此外,其病候变化,亦会在其本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上反映出来。
中医汗症论治精选附药方
中医汗症论治精选附药方《内经》汗证证治研讨在《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
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分类者。
笔者认为,《内经》之汗证,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汗证在《内经》中称为魄汗、多汗。
《景岳全书•汗证》说:“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
《内经》中的自汗证主要有炅汗、漏汗、灌汗等三种。
炅汗:炅,热也;炅汗,即热甚出汗。
阳热太盛,蒸发汗津,其汗甚多,又称之大汗。
《素问•举痛论》云:“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暑,汗。
”《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甲乙大汗”、“心热病者……丙丁大汗”、“脾热病者……戊己大汗”、“肺热病者……庚辛大汗”、“肾热病者……壬癸大汗”。
《素问•疟论》云:“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
”《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温淫汗出”,凡此皆指热甚出汗。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释曰:“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腠理开而汗出。
”观仲景《伤寒论》所述阳明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大渴”“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述暑温证之“汗大出”等,皆属此类。
后世治疗此证,法主清热止汗,一般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漏汗:指外受风邪,又兼体内有热,风热相迫致汗漏如泄。
《灵枢•营卫生会》称之为漏泄,谓“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
”又《素问•风论》载有“饮酒中风,则为漏风”证,亦以漏汗为主要表现。
张介宾说:“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故曰漏风。
”漏汗、漏泄、漏风,皆系风袭于表,腠理开疏,汗漏如泄之证,故其汗出多伴恶风,治法亦须疏风固表止汗,可选玉屏风散之类。
灌汗:谓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肺脉软而散,属肺气虚弱。
张介宾谓此为“肺虚不敛,汗出如水”,实属气虚自汗。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原文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原文邪气藏府病形【题解】本篇详细讨论了不同邪气侵袭人体时所伤及的不同部位以及中阴中阳的区别,列举了邪气中人的不同原因,阐述了察色、诊脉和察尺肤等在诊断上的意义及重要性。
因本篇重点论述了邪气中人的原因以及五脏六腑为邪气所伤时出现的病形,故称为邪气脏腑病形。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日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日高下有度乎?岐伯日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
故日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于经。
【提要】本段讲外邪伤人的易感部位以及外邪侵袭人体后的传变过程。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寒、暑等天之邪气(即外邪)侵袭人体的情形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多是侵犯于人体的上部。
黄帝问邪气侵袭部位在上在下,有一定的法度吗?岐伯回答说在上半身发病的,是感受了风寒等外邪所致;在下半身发病的,是感受了湿邪所致。
但这只是一般的规律,事实并非绝对如此。
因为邪气还有一个传变的过程,所以说外邪侵犯了人体,发病的部位并不一定固定在它侵入的地方。
外邪侵袭了五脏的阴经,会流传到属阳的六腑;外邪侵袭了阳经,就直接流传到这条经循行的通路上发病。
【原文】黄帝日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日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提要】本段讲人体经脉的循行特点以及邪气侵入足三阳经的途径。
【白话解】黄帝说阴经和阳经,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都同属于经络系统而为运行气血的组织,它们分别在人体的上部或下部相会合,而使经络之间的相互贯通象圆形的环一样没有尽头。
外邪侵袭人体时,有的侵袭于阴经,有的侵袭于阳经,而其病所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的部位,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手足三阳经的会合之处,都是在头面部。
灵枢经第四篇邪气藏腑病形之一
灵枢经第四篇邪气藏腑病形之一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第一,黄帝请教歧伯,邪气侵犯人体的情形如何?歧伯讲,邪气侵犯人体就一个字,高。
侵犯人体的部位高。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
故曰:邪之中人也。
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第二,黄帝问,邪气侵犯人体的高下如何解释,有什么规律性吗?歧伯讲,风邪侵犯人体上半身,湿邪侵犯人体下半身。
所以经书上讲,邪气侵犯人体,没有固定的处所,侵犯了人体阴部,就会滞留于六腑,侵犯了人体阳部,就会滞留于人体经络。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第三,黄帝问,人体的阴部与阳部,名称虽然不同,却是同类,都是人体组织。
人体上下部相联通,经络连贯全身,如环无端。
而邪气侵犯人体,或者侵犯阴部,或者侵犯阳部,或者侵犯上部,或者侵犯下部,或者侵犯左部,或者侵犯右部,为会么没有一定的部位、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呢?。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歧伯讲,规律性还是有的。
人体的三类阳经,都汇聚于头面部。
风邪中人总是乘虚而入,总是在人体虚弱的情况下,或者用力出汗过度,或者饮食过多出汗,人体毛孔开张才会中邪。
邪气侵犯人体面部,就会通过阳明经向下传变,邪气侵犯项部,就会通过太阳经下传,邪气侵犯颊部,就会通过少阳经下传,邪气侵犯人体胸前背后和两胁,也同样通过这些部位的经络传变。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
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第四,黄帝问,邪气侵犯人体阴部的传变路线如何?歧伯讲,邪气侵犯人体阴部,常常从臂内侧和腿内侧开始。
阴侧内侧的皮肉较薄,肌肉松散润泽,所以最怕风邪侵犯,因此风邪独伤阴部。
1-2-2 二、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节选)
二、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节选)本篇重点讨论了邪气伤人的原因、部位和五脏六腑受邪后的疾病形态及其诊断方法,故以“邪气藏府病形”名篇。
(一)学术思想1.邪气伤人,经脉相传邪气的性质不同,伤人部位也不同。
风雨寒暑等天之阳邪多伤人体的身半以上部位,而地之寒湿之气多伤人体的身半以下部位。
充分体现了邪气犯人的主要特点“以类相从”。
正如原文所言:“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
”但是人体上下左右内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阴阳经脉是相互贯通维系的。
邪气从一个部位侵入,可循着经脉传至其他部位。
如邪从阴经侵入,可传至内脏;邪从体表侵入,可传至阳经。
如原文指出:“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
2.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象及其诊察部位,与经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针对急、缓、大、小、滑、涩六种脉象的刺法及原理,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认为急脉主寒,宜深刺久留针;缓脉主热,宜浅刺快出针以清其热;大脉主多气少血,针刺宜泻气分,不使出血;滑脉主阳气盛,宜浅刺快出针以泻阳邪而去热;涩脉主“多血少气”,针刺时先按循其经脉,再针刺其脉,久留针,拔针后按闭其针孔,不使出血;脉小主阴阳形气俱虚,不宜针刺,可用甘缓性和之药调治。
3.“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五输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重要腧穴。
五输穴的治疗作用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
本处提出的“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历代针灸医家所遵循的治疗原则,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4.针刺“必中气穴,无中肉节”针刺时,首先要定准腧穴的部位,对准穴位刺入,方能起到治疗作用。
若定穴不准而刺入,独伤肌肤,引起疼痛,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这是针刺治疗的最基本要求,应当注意。
现节选邪气中人,无有恒常,邪犯阴阳经脉、五脏六腑为病的特点,病之六变,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以及针刺必中气穴等原文。
(二)文选【原文】黄帝問於岐伯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氣之中人高[1]也。
黄帝内经:灵枢第04章 邪气藏府病形
邪气藏府病形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翻译】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伤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文】歧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邪气伤人分在人体的上部和下部。
【原文】黄帝曰:高下有度乎?【翻译】黄帝又问道:部位的上下,有一定的标准吗?【原文】歧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
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翻译】岐伯说:上半身发病的,是受了风邪所致;下半身发病的,是受了湿邪所致。
所以说外邪侵犯人体,是没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外邪侵犯了阴经,会流传到六腑;外邪侵犯了阳经,就会流传在本经循行通路而发病。
【原文】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翻译】黄帝说:阴经与阳经,名称虽然不同,但都属于经络系统,上下互相会合,经络之间互相联贯,就象一个没有头的圆环一样。
而病邪侵入人体,有的在阴经发病,有的在阳经发病,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的规律,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文】歧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翻译】岐伯说: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都会聚在头面部。
一般病邪伤人,往往乘经脉空虚,以及劳累之后,或饮食出了汗,腠理开泄,而被邪气所侵入。
邪气中于面部,就会下行至足阳明胃经。
邪气中于项部,就会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
邪气中于颊部,就会下行至足少阳胆经。
如果邪气中于胸膺、脊背、两胁,也会分别下行所属的三阳经。
【原文】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翻译】黄帝问道:如果邪气中了阴经,其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文】歧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
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翻译】岐伯答道:邪气中了阴经,常是从手臂或足胫开始的。
方解《邪气府藏病形》脉法
方解《邪气府藏病形》脉法《平人气象论》里描述了五脏的脉象,显然在《邪气府藏病形》中,又描述了在五种脉象出现的情况下,兼而出现急、缓、大、小、滑、涩六种病脉的疾病特征。
篇中论述了六种脉像的病机。
所以这一篇所构建的是一个用脉诊同时确定病机与病位的诊脉体系。
五脏脉代表病位,六病脉代表病机。
我把内经的相关论述整理如下,每一大条的开始,是关于五脏脉表现的描述,后面六小条是五脏脉出现后兼见六病脉对应的疾病与体征。
我更加感兴趣的是,如何根据《内经》指出的病机来处方用药,所以尝试根据该病的病机病位,以及其临床特点,给出一个与之相符的处方。
1、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论:急脉当为今之紧脉,为有寒。
大脉,虽言多气少血,非定为血虚,当以邪气甚为主,或为气郁气滞,或邪久滞而为痰,故当驱邪行气除痰为主,略辅以养血之物。
小脉当为气血阴阳皆虚,五脏脉微小皆为消瘅可知也~涩脉虽言多血少气,当以血滞血瘀为主,当活血行血,辅以益气温散。
2、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夏以胃气为本。
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
2-1、心脉急甚者为瘈瘲; ——大建中汤甘草芍药汤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小建中汤2-2、缓甚,为狂笑; ——黄连解毒汤合生铁洛饮加减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1)调胃承气合小陷胸汤加减(2)伏梁丸注——《素问。
腹中论》少腹痞满硬块,上下左右有根内囊脓血,居肠胃之外,上迫胃脘;《难经》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心烦;李东垣伏梁丸:黄连,厚朴,人参,黄芩,桂,干姜,巴豆霜,川乌头,红豆,菖蒲半钱,茯神,丹参。
2-3、大甚,为喉吤——半夏厚朴汤加减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丹参饮加减2-4、小甚为善哕——归脾汤合温胆汤加减微小为消瘅——归脾汤加减2-5、滑甚为善渴——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1)调胃承气汤加减(2)黄连泻心汤加减注:《脉要精微论》“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诸病源候论》“疝者痛也。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3)原文
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3)原文邪气藏府病形(3) 【提要】本段阐述了了解五脏病情的条件。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五脏所发生的疾病,以及它的内在变化和反映于体表的病状,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首先要确定了五脏与五色、五脉的对应关系,五脏的病情才可以辨别。
黄帝问确定了气色和脉象与五脏对应的关系之后,怎么就能够判别病情了呢?岐伯说只要再诊查出脉来的缓急、脉象的大小、脉势的滑涩等情况,就可以确定是什么病变了。
【原文】黄帝日调之奈何?岐伯答日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凡此变者,有微有甚。
故善调尺者,不{寺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提要】本段讲脉象与尺肤的对应关系以及在诊病时运用察色、辨脉和观察尺肤的意义。
【注释】[1]贲音坟,即大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问怎样来诊查这些脉象的情况呢?岐伯回答说脉来急促,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紧急;脉来徐缓,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松弛;脉象小,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瘦薄而少气;脉象大,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好像要隆起似的;脉象滑,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滑润;脉象涩,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枯涩。
大凡这一类的变化,有显著的也有不甚显著的,所以善于观察尺肤的医生,有时可以不必诊察寸口的脉象;善于诊察脉象的医生,有时也可以不必察望面色。
能够将察色、辨脉以及观察尺肤这三者相互配合而进行诊断的医生,就可以称为上工,上工治病,十个病人中可以治愈九个;对色、脉、尺肤这三方面的诊察,能够运用其中两种的医生称为中工,中工治病,十个病人中可以治愈七个;对色、脉、尺肤这三方面的诊察,仅能进行其中之一的医生称为下工,下工治病,十个病人中只能治愈六个。
【原文】黄帝日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日臣请言五脏之病变也。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邪气致病特点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邪气致病特点岐伯有道今天【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里面把导致疾病的因素总共分为四类,即内因、外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和其他病因。
外因就是指我们平时听到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
内因就是我们的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相当于心理因素;还有饮食、劳逸;病理产物就是痰饮、瘀血、结石等;其它的包括外伤、虫兽咬伤抓伤以及烧烫伤等等。
这里我着重说一下外感六淫。
什么是“淫气”?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淫”字。
《汉书·大禹谟》中说“罔淫于乐”,后面的解释是“淫,过也。
”《诗经·关雎序》中说“不淫其色”,注解为“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
所以,”淫“应该理解为”过“。
其实我们看一下外感六淫的内容就知道,风寒暑湿燥火是四季当中的六种气候,本来应该是人们生活万物生长的条件,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说的那样: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就是靠着天地的各种气候和四季的法则来生存的。
这些指的都是正常的气候,如果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比如春天应温反寒,秋季应凉反热),那么六气就转化成了对身体有害的六淫;还有一种情况:气候变化异常了,但是一般人都没有发病,但是对那些适应能力低的或者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就能够致病,那么这些对他们就是六淫外感六淫致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和转化性。
所谓外感性就是说这些外界的邪气多时从人的基表口鼻来侵犯人体从而导致发病的,比如外寒,天气冷了,寒气就是通过皮肤、口鼻一步步深入到经络脏腑的。
季节性是指外感六淫致病常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春季多风、夏季多暑、秋季多燥、冬季多寒。
地区性是指六淫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关系比较密切。
比如西北高原地区天气寒冷干燥,人们就容易被寒邪、燥邪侵袭;西南地区气候多湿,人们就容易得湿病。
相兼性就是说外感六淫在侵袭人们的时候经常进行“合作“,比如暑邪就经常和”湿“夹在一起,所以才有”暑必兼湿“的说法;风邪也多夹杂着其他邪气,风寒、风热、风湿;燥邪和寒邪混在一起形成凉燥,和热邪混在一起形成温燥等等。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三、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
篇名解释: 邪气——外邪伤人的原因、部位 脏腑——受病的临床证候,
② 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跗,足背。两跗之上脉,指两足背 之冲阳脉。竖,隆起。陷,陷下。两足背冲阳脉按之有隆 起或陷下的现象。《类经·针刺类·六府之病取之可合》注: “两跗之上脉,即冲阳也。竖者坚而实,陷者弱而虚,皆 足阳明胃脉之病。”
③ 切痛:急剧疼痛。
④ 鸣濯濯(zhúo浊):肠中水气冲激的肠鸣声。《灵枢 注证发微》注: “濯濯者,肠中有水,而往来气冲则有声 也。”
【分析讲解】 提出针刺的基本要求。 “中氣穴則鍼染于巷③,”强调得气和经气传导的
重要。 一是必中气穴,无中肉节,激起针感传导,减少皮肤
疼痛; 二是补泻手法必须恰当,否则,邪气不仅未能祛除,
反而导致与真气相合的严重后果,徒使病情加重。强 调“用针不审,以顺为逆”是医者大忌。
四、根结第五(节选)
次指之間熱,若脉陷 膀胱病:肩上熱,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
熱,若脉陷 胆病: 经脉的起止点,指足少阳胆经的眼外角、侧
头部和足少阳胆经的终止处,足第四趾 观察经脉是 否有陷下 侧重的是六腑外邪侵袭发病时,经络上的相应变化。
三、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
① 鱼络血者:指手大鱼际部络脉瘀血。《类经·针刺类·六 府之病取之于合》注:“手阳明之脉,行于手鱼之表,故 为鱼络血。”
提要:论述六腑病候和针灸取穴治疗。
分析: 六腑病,一般有经脉和本腑两方面的病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邪气脏腑病形
——选自《黄帝内经》下卷灵枢篇II
黄帝说:请问缓、急、小、大、滑、涩的脉象,所主的病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让我谈五脏的具体病变。
心脉急其是手足抽搐;微急是心痛牵引到脊背,饮食不下。
心脉缓其为心神失常的狂笑;微缓为久积之伏梁,在心下,上下走动,常有唾血。
心脉大其为喉中如有物梗阻;微大为痹作痛引背,时时泪出。
心脉小其为呃逆;微小为消谷善饥的消瘅病。
心脉滑其为消渴;微滑为心疝痛引脐部,小腹鸣响。
心脉涩甚为瘖不能言;微涩为出血,四肢厥逆,耳鸣,头顶疾病。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有寒热,倦怠乏力,咳嗽咳血,牵引胸部和腰背部作痛,或鼻中息肉阻塞。
肺脉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瘘瘘,半身不遂,头部以下汗出不止。
肺脉大甚为足胫肿;微大为肺痹,牵引胸背胀痛,怕见日光。
肺脉小其为泄泻;微小为消瘅。
肺脉滑其为咳喘气逆;微滑在上为衄血,在下为泄血。
肺脉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发于颈项与腋下,下肢软弱难以支撑躯体,四肢酸甚。
肝脉急甚为口出愤怒的语言;微急为肥气病,位于胁下,形状好像覆着杯子一样。
肝脉缓甚为呕吐;微缓为水积胸胁而小便不通。
肝脉大甚为内有痈肿,经常呕吐和衄血;微大为肝痹病,阴器收缩,咳嗽牵引小腹作痛。
肝脉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谷善饥的消瘅病。
肝脉滑甚为阴囊肿大的疝病;微滑为遗尿病。
肝脉涩甚为水肿;微涩为筋脉瘈挛不舒的筋痹病。
脾脉动急甚为四肢抽搐;微急为食入而吐的隔中病,大便多泡沫。
脾脉缓甚为四肢痿软无力,四肢厥冷;微缓为风痿病,四肢痿废不用,但神志清楚,和无病的人一样。
脾脉大甚为猝然仆倒的病;微大为痞气病,腹中多脓血而在肠胃之外。
脾脉小甚为寒热病;微小为内热消瘅。
脾脉滑甚为阴囊肿大疝和小便不通的癃闭病;微滑为肠中有蛔虫等寄生虫病,腹中发热。
脾脉涩甚为广肠脱出的肠颓病;微涩是肠内溃脓,故大便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邪深至骨的骨癫疾;微急为下肢沉重逆冷,发为奔豚,两足伸而不能屈,大小便不通。
肾脉缓甚为腰脊痛如折;微缓为洞泄病,洞泄的症状是饮食不化,食之之后即从大便排出。
肾脉大甚为阴痿不起;微大为石水病,从脐以下至小腹部胀满下坠,上至胃腕不适,预后不良。
肾脉小甚为洞泄病;微小为消瘅病。
肾脉滑甚为小便不通,或为疝;微滑为骨痿病,可坐而不能起立,起立则目眩视物不清。
肾脉涩甚为大的痈肿;微涩为月经不行,或痔疾日久不愈。
黄帝说:五脏病变出现的六种脉象,针刺的方法怎样呢?岐伯说:凡是脉象紧急的多是有寒邪;脉象缓的多属热;脉象大的多属气有余
而血不足;脉小的多属气血两不足;脉滑的是阳盛微有热;脉涩的是血瘀气虚,微有寒象。
因此,在针刺时,对出现急脉的病变应深刺,留针的时间要长;对出现缓脉的病变要浅刺,出针要快,以散其;对出现大脉的病变,要用轻泻的刺法,微泻其气,不要出血;对于出现滑脉的病变,要用浅刺而快出针的方法,以泻亢盛的阳气,而泄其热;对出现涩脉的病变,针刺时必须刺中其脉,根据经气的逆顺方向行针,留针时间要长,并按摩以导引脉气,出针后要很快按住针孔,不要出血,使经脉中气血调和;凡出现小脉的,是阴阳气血俱虚,不宜用针刺治疗,可用甘味药来调治。
黄帝说:我听说五脏六腑之气,都出于井穴,经过荥穴、输穴而入归于合穴。
其气血是从何道注入的,进入后又和哪些脏腑经脉有连属的关系?希望听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这是手足阳经从别络进入内部而连属六腑的。
黄帝说:荥穴、输穴与合穴,在治疗上各有一定的作用吗?
岐伯说:荥穴、输穴的脉气浮浅,可以治外经的病,合的脉气深入,可以治疗内腑的病。
黄帝说:人体内部的腑病,怎样治疗呢?岐伯说:要取阳经的合穴。
黄帝说:合穴各有名称吗?岐伯说: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三里;手阳明大肠经的脉气,循足阳明胃脉合于巨虚上廉;手太阳小肠经的脉气,循足阳明胃脉合于巨虚下廉;手少阳三焦经合于足太阳经之委阳穴;足太阳膀胱经合于委中;足太阳胆经合于阳陵泉。
黄帝说:合穴怎样取法昵?岐伯说:三里穴要使足背低平而取;巨虚穴要举足而取;委阳穴要先屈后伸下肢而取;委中穴要屈膝而取;阳陵泉穴要正身蹲坐使两膝齐平,向下在委阳的外侧取之。
凡取治外在经脉的病,要牵引伸展四肢,来寻找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