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 引言1.1 介绍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由于管理、监督或执行程序的不足,导致内部控制体系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或存在漏洞,从而增加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
内部控制缺陷可能表现为财务报告错误、违法违规行为、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等现象,对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特征包括不完备性、不准确性、不及时性和不可靠性。
不完备性指内部控制体系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关键业务环节,存在盲点和漏洞;不准确性是指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规定、程序或数据不准确、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及时性是指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措施;不可靠性是指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不够稳定和可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通常与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员工素质、信息系统、外部环境等因素有关。
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帮助组织监督和管理业务活动,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风险和损失。
及时识别和解决内部控制缺陷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 内部控制缺陷对组织的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对组织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不准确和不可靠,进而影响到组织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这将给投资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带来误导,降低对组织的信任度,从而影响其长期发展和持续经营。
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比如未经授权的资金支出、不恰当的采购决策等,进而降低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内部控制缺陷还可能导致资产的丢失和盗窃,威胁组织的财务稳健和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缺陷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会损害其声誉和信誉,还会影响其经营绩效和长期发展。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识别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1. 设计缺陷:指的是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或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管理系统,旨在确保企业运作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是对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在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而在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历史较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相对更为深入。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动态,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方向。
本文将就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差距、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内部控制一直是财务管理和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较为深入。
他们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规的解读和分析,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国内学者还关注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与效果。
他们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领域也逐渐拓展。
未来,希望能够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2 内部控制的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化,内部控制在国外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利益,提供合理保证,规范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内部控制不仅需要考虑国内经营环境,还需要考虑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因此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总结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以期对内部控制研究的进展有一个了解和认识。
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评估等方面。
在定义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都较为一致,认为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经济和效率方面达到预期目标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研究文献主要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框架和内部控制流程等内容。
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研究文献主要关注内部控制文化、内部控制人员和内部控制意识等因素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评估方面,研究文献主要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估的方法、过程和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等问题。
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内部控制的作用和问题。
有学者通过对某公司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
研究结论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可以减少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和内部控制评估不准确等方面。
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经济管理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匡天悦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因而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开始日渐广泛而深入。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旨在发现内部控制审计领域的研究机会,期望对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人员给予一定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文献综述;整理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61-02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前进以及公司经营需求的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在内容上的持续扩充以及理论概述上的更加规范。
1990年以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层出不穷,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果,这其中的一些成果成为业界的“标杆”,是后来各个国家的学者研究的方向。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在探索内控方面的成就要属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所发布的名为“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报告,即“COSO报告”。
该报告对内控进行了新的归纳与概括,并讨论出了构成内控框架的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到了2004年9月,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又发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文件,该文件在内控方面增加了关于从各个方向进行风险管控的新内容,进一步将风险管控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联结在了一起。
另外一个著名的探索内控方面的成就是《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SOX法案”。
该项法案提出了新的观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出公司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要保障其内部控制是有作用的,其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审计委员会汇报能够合理保证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可靠性的控制程序以及其完成的状况,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外界发布该企业对其内控现状的评价与分析的资料。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组织内部各项活动的规范、监督和管理。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在国内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还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遵守各种国际规范和标准。
了解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研究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深入。
《会计研究》、《管理学报》、《中国会计评论》等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定义、构成要素、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
张三等(2015)在《内部控制评价的内生动因研究》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内生动因理论框架,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在机制。
又如,李四等(2017)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中,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国内一些学者还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
王五(2016)在《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中指出,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企业绩效下降,从而提醒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这些研究为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
与国内相比,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十分活跃。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大量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学者们主要关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影响。
Jones et al.(2018)在《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on Firm Risk: Evidence from Sarbanes-Oxley Section 404 Disclosures》一文中,通过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披露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风险的积极影响,从而呼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降低风险。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旨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讨论。
一些研究者关注内部控制的具体设计和实施细节,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另一些研究者则从理论层面剖析内部控制的内在机制和理论基础,揭示其与企业管理和治理的联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等。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讨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行业特征、管理者素质等方面。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些研究者发现,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投入。
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
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机制的完备程度和执行力度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许多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评价方法方面,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主要以美国的萨巴尼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为基础,不少研究者试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理论和实践,以满足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企业需求。
一些学者也尝试将新兴技术与内部控制评价相结合,探索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企业利益、促进经营活动的合理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在国内,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有效性;而在国外,研究侧重于国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比较和跨国实践。
未来,内部控制研究将继续深入,关注企业管理的实践问题,并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标准化和合规要求。
本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览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发展趋势、不足、展望、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旨在促进组织达成经济、效率和遵从性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旨在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着重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国外学者则更注重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作用,探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未来,内部控制的研究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内部控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把握内部控制研究的脉络,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进步。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业务目标所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政策、程序和措施。
其核心目的在于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运营效率。
通过内部控制,组织可以有效管理风险、提升运营效率、保护利益。
内部控制缺陷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ACCOUNTING LEARNING227内部控制缺陷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文/武晓晓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的安排能够有效的抑制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的绩效。
20世纪90年代,会计丑闻的频发,致使各国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自此,在以后十多年的发展中内部控制成为政府部门和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此为基础展望内部控制缺陷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绩效;展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爆出安然等会计丑闻,一时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会计丑闻的频发暗示着内部控制监管的薄弱,内部控制薄弱势必会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亟待解决。
为此美国国会2002出台了SOX 法案,强调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也与2008年、2010年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强烈要求企业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对其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出具相关报告。
以制度的推进为契机,国内外学者围绕内部控制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为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也对公司如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提高公司绩效具有借鉴意义。
一、国内研究综述随着会计丑闻的频发,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缺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对内部控制缺陷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董卉娜(2012)从审计委员会的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8]。
邵春燕等(2015)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的大小同样会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二者正相 关[9]。
齐保垒等(2012)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状况较为复杂,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高[10]。
此外张颖等(2010)还着眼于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隐性软因素,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对内部控制缺陷有着重要影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国外文献综述作者:孙斌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5期一、引言在SOX法案颁布前,很少有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证研究。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部控制报告是自愿披露的,有关内部控制的公开信息太少(Hermanson,2000)。
在2002年后的几年中,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有关SOX法案实施后内部控制质量的证据十分有限(Krishnan,2005)。
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介绍的论文很多,而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才刚刚兴起。
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
当前,无论是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还是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出具鉴证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成为了核心和关键。
系统回顾国外相关研究结论、掌握前沿动态,对于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审计的关系Raghunandan & Rama(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披露实质性漏洞的公司比没有类似披露的公司审计费用高出约43%。
Raniet al.(2008)的研究也表明审计费用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
Ettredge, Chan, & Sun(2006)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报告延迟的影响。
他们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的存在与审计延迟相关,若公司在人事、职责分工和结算过程中存在缺陷,则往往会经历较长的延迟。
Ettredge, Heintz & Chan (2006)的研究表明,收到注册会计师有关实质性漏洞反对意见报告的公司更可能更换注册会计师。
若注册会计师离任源于客户内部控制存在实质性漏洞,则“四大”较少可能更换注册会计师。
他们还发现,客户期望从继任审计方改善审计意见类型。
同时,管理层实施的自我评估和审计人员的鉴证之间有相互影响。
Smithetal.(2000)发现,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审计师对管理层的控制系统是否有效的判断,减少审计师对管理舞弊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从而有效降低审计成本。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在国内外,学者们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发展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主要是以企业内部运行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为基础,通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而国外的相关研究着重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性,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更注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而国外更注重内部控制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素质、制度设计等。
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国内,相关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规定,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管理层的素质和诚信度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质量。
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内部控制执行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COSO框架中提出的营利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等,这些目标的设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是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国内,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公司管理层的陈述以及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公司管理层的陈述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影响,第三方评估成本较高。
国外的研究更加注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
COSO框架中提出了五大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这些要素成为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指标。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产生严重影响。
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是当前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国内外文献的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述,并探讨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分类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或错误,包括组织结构、流程设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
内部控制缺陷通常可分为设计缺陷和操作缺陷两类。
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要求不符,导致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操作缺陷则是指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在设计上是合理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失误或疏漏,使得内部控制失效甚至产生严重错误。
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管理层失误、人为犯错、经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外部环境变化等。
管理层失误是导致内部控制缺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管理层的决策错误、制度设计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
人为犯错也是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员工精神状态不佳、业务繁忙、技术水平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操作缺陷的产生。
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再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从而产生缺陷。
三、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分析,国内学者主要从管理层失误、人为犯错、经济环境变化等方面展开研究。
在改进措施和建议方面,国内学者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以及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国内研究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
孙冕(2015)指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显著影响。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防范风险、保障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功能。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研究内部控制成为当前财务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
在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内部控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宏观层面介绍内部控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打下基础。
1.2 研究目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防范企业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内部控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内部控制概念与内涵,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总结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并重点关注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旨在为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为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经营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内部控制概念与内涵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经营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其内涵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组织文化、管理人员行为等方面,影响整体内部控制效果。
风险评估是指组织需要对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降低风险和实现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政策和程序、控制措施的设计和执行等。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保证有效运作的基础,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方面。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了其要素和特点。
然后总结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不同研究方法和框架的应用情况。
接着讨论了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等。
从研究的启示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整体而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相关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框架、热点问题、启示、展望。
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业务目标而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内部控制在组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达到高效、经济、有效、合规的运营目标。
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和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资料。
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文献,我们将探讨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特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方法和框架以及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资产的保护。
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资产安全: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审慎、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有效地防范和减少资产损失和盗窃的风险,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业务合规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以期能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所启示。
一、内部控制理论研究1.内部控制内容内部控制的内容是指通过扁平、周密等手段控制企业各个环节造成的风险和误差,从而达到保护企业资产和保证财务报告准确的目的。
如《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的五大原则: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系统、内部监督和运营评价。
研究表明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控制内容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效果是指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包括风险管理、避免损失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等。
内部控制效果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信任、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文化等因素会影响内部控制效果。
内部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损失。
内部控制风险来源于企业的制度、人员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风险管理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与业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研究表明,通过落实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能够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降低费用,加强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业绩。
2.内部控制与业务创新关系内部控制和业务创新之间也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支持下,业务创新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
同时,通过业务创新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内部流程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对于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者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也是考查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结论与启示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作用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有效预防和发现经济犯罪。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中,也有很多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目前,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估、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效益。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内容和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针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国内学者吴磊等(2014)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从内部控制目标、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还有不少学者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估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实施程序、方法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国内学者赵鑫等(2016)提出了基于流程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流程、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加深入和系统。
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内部控制的实施与评价、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相关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外学者Smith(2015)指出了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问题,如内部控制的标准化不足、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到位等。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国外学者Taylor(2016)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内部控制国内外文献综述
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简称COSO报告,在该报告中对什么是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应达到什么目标,都做了相关规定,尤其是对内部控制应包含的要素做出了详细说明,即,指出一个合格、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必须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和监督等5个基本要素;并且该报告还指出,内部控制并不仅仅是某项规定、制度,而是一个比较完整、复杂的体系,该体系不仅能不断识别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并继续发现新问题,再次解决新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国外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文献比较多,基本以此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情况。
2007年Ashbaugh-Shaife和Doyle就率先提出了哪些企业可能更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经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可投入内控资源较少、经营业务复杂、财务风险较高、财务状况较差、近期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动的企业更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同年,Hollis Ashbaugh-Shaife等以538家公司为样本,这些公司都是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在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存在相关缺陷的,该项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期望能了解管理层是否愿意披露其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披露的动机对产生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证实,公司发展速度、所处的行业及环境、所经营业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与内部控制风险呈正相关,而公司的经营规模、融资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与内部控制风险呈负相关。
但是,Andrew在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动机上,却不同意Hollis Ashbaugh-Shaife所实证的结果。
2007年,他发表文章认为该动机的推理不够严谨,因为该推理在因果关系上很难给出满意的答案,比如说,推理得出审计师对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视程度,可是Andrew表示大的事务所本身就会更加倾向于内控问题,与审计师的职业行为是无关的。
关于内部控制是否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影响,从这一角度入手的国外研究也很多。
内部控制缺陷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缺陷文献综述【摘要】内部控制一直是学术界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切入,从其分类、存在的影响因素、市场反应和对投资行为影响等方面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市场反应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据2008年6月28日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审计准则第2号(2004)指出,重要缺陷是控制缺陷,或是控制缺陷的集合,它会不利地影响公司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可靠地初始化处理、授权、记录、处理或报告对外财务数据的能力,以至于有可能导致不能防止或发现对公司年度或期中财务报告大于不重要的错报。
可见,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都停留在概括性的否定描述阶段。
强调由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不利的结果。
但是,问题就在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实质性”或者“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定量,或者提供标准的判断依据。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分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首先将内部控制分为了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Ge和Mcvay(2005)将内控重大缺陷分为九大类:会计类、培训类、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收入确认类、职务分离类、账户核对类、子公司类、高管类和技术类。
可见,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粗略的分类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实践中的要求。
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需要对内控中存在缺陷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三、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治理特点。
Krishnan(2005)检查了1994-2000年间上市公司因更换审计师而被要求强制披露的128项内控缺陷,证据显示审计委员会的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正相关。
但是,同样的研究在中国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田勇(2011)以2009年深市4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得出内部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控重大缺陷显著负相关,内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与内控重大缺陷的相关性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缺陷是组织内部管理存在的一种问题,它可能导致组织的资源浪费、业务目标不能达成、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国内外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与特征内部控制缺陷是指组织在管理、资产保护和信息财务报告等方面存在瑕疵的情况。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对内部控制定义为:管理层对企业业务和资产保护目标的实现,对财务报告中的可靠性和合规性的一种过程。
内部控制缺陷的特征主要包括:失误或疏忽、技术问题、组织和文化问题等。
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描述,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
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技术的因素等。
人的因素包括员工的疏忽、错误和欺诈行为;制度的因素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决策机制等;技术的因素包括信息系统的漏洞、技术设备的故障等。
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描述,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研究视角。
为了防范和应对内部控制缺陷,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内部审计体系,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管理水平。
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内部控制缺陷的防范与应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描述,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
国内外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证研究不够充分等。
未来,研究者可以加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理论研究,加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证分析,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还可以加强对内部控制缺陷应对措施的研究,提高内部控制缺陷的预防能力和治理效果,进一步促进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内外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运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内部管控体系不完善的表现之一。
内部控制缺陷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甚至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
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综述相关国内外文献,探讨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内部控制缺陷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及类型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或者内部资源的浪费。
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合规内部控制缺陷和运营内部控制缺陷等不同类型。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
合规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未能遵守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可能导致企业受到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的影响。
运营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能导致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程度不足。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管理人员素质、制度设计、技术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结构的松散、管理层的失误和疏忽、内部控制流程设计不合理、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是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企业在强大的市场冲击下,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得更为明显。
而在国内,一些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和人员素质较低,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
企业规模和市场环境也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因素。
针对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也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
一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实施内部管控的框架和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和沟通等方面内容。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所造成的业务风险和存在的
问题,这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成果。
首先,从国外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一直关注企业内部控制。
Peter Defoort(2008)认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企业管理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必须进行相应的风
险评估和管理。
他提出了一种基于ISO31000标准的内部控制评估模型。
Kim(2013)等人
通过对21个国家进行企业运作的比较分析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造成企业的腐败、非法行为和利润下降等负面影响。
同时,他们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和创新能力。
Jinyeol Kim(2021)等研究人员则将内部控制缺陷视为一种管理缺陷,并指出企业应该制定详细、清晰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其次,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也是国内比较关注的问题。
王维霞、李科宇(2015)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主要
有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提出了有效解
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并规范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对于非上市公司,薛红艳(2019)
等人则认为,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和误操作风险,有利于
稳定经营,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声誉。
总的来说,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内部控制
缺陷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在探索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