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 课堂实录
地球表面的地形课堂实录
《地球表面的地形》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的地形》执教:王赛君(温岭市太平小学)时间: 2015年12月4日地点: 椒江区海门小学整理:方珍珍(椒江区前所中心小学)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来到这里紧张吗?生:不紧张。
师:哦呦,你们的表现真的是太棒了,老师反而有点紧张,听到老师的声音在抖动了吗?生:听到了!师:那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好不好?生:好!师:王老师带来了几张我们学校旅行达人的照片,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教师课件展示照片。
师:这是我们同学去瑞士,然后在阿尔卑斯山脉拍摄的照片,这张是非常有名的丹霞风貌,还有内蒙古高原、沙漠、雪山……师:我们班同学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那你能跟老师说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那里都有哪些独特的自然风光?记住,是自然风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生1:我去过厦门,那里有大海滩,那边的水非常的蓝,风景很优美。
师:谢谢分享,还有吗?比如山呀?生2:我去过杭州西湖,那里有西湖,特别美丽。
生3:我去过嵩山,那里的入口很特别,特别像一只眼。
生4:我去过一座很高的山。
师:那同学们,我们台州这里有什么山或者水的吗?生1:白云山。
生2:烈士山。
师:那这些山怎么样?都一样的吗?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哪些方面不一样?生1:风景不一样。
生2:我认为山的形状、高度不一样。
师:形状的话,你认为它有哪些不一样?生2:有些山比较陡,而有些山比较矮,都是笔直的。
师:那它们的坡度怎么样?生2:坡度不一样。
二、接着课题谈话,直接导入1.师谈话引出地形地貌,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一起聊的时候发现地球上有山、有水,有高、有低,那地球的表面是不是光滑平整的啊?生:不是。
师:那是怎样的?生:凹凸不平的。
师:所以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高低起伏的。
那这样子我们看上去的形态怎么样?生:不一样。
师:我们科学上将地球这种高低起伏、凹凸不平呈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呢,称之为地形地貌。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材教案158
3.1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主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盆地等。
2.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存在多种地形。
科学探究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科学态度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典型地形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和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知道典型地形的特点,描述地形的特点,以及从地形图中发现中国地表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1.地形图;2.学习资料单;3.活动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地球表面全景图片,你在上面看到了什么?可以得到什么信息?预设:1.看到海洋、陆地,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2.看到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教师小结:地球表面这种凹凸不平的形态成为地形。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
——引出课题(板书:地球表面的地形)二、认识观察中国地形过渡语:地球表面实在太大了,我们一节课的时间也研究不完,所以呢,我们这节课先研究一下小面积的陆地的主要地形。
(一)小组活动1.小组默读学习资料。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高原、盆地、平原、山脉、丘陵等。
3.学习资料结合起来中国地形图,小组讨论这些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并用画图的形式表示。
4.小组完成活动记录单,并展示(二)小组汇报和交流(三)小组整理地形特点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四)区分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不同三、拓展延伸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2.ppt动画展示地球七大板块的运动的过程。
四、作业设计收集不同地貌的照片和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地球表面的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海洋多,陆地少中国西高东低【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地球表面的地形科学概念:1、知道地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会看懂地形图。
教学难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准备:含有典型的地形地貌图片、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地形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科学课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究一节科学课好吗?2、认识地形地球仪:今天科学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地球仪)这个地球仪就是人类生存的浓缩的地球。
、(板书地球)提出问题:地球表面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引导学生发现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要珍惜陆地资源。
)3、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我们一起来观察世界地形图。
这张图片给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生:这张图片是凹凸不平的。
)地球表面是平整的吗?(不是,是凹凸不平的。
)4、提示课题:在我们地球的陆地表面这种凹凸不平的状态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什么?(生:地形)(板书:地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进行探究,认识地形1、地球表面到底有哪些地形呢,我们先仔细观察一组图片,看看你发现地球表面的哪些地形?2、学生观察发现(看ppt上的图片)学生汇报,其他小组同学根据教师课件演示的图片进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及时归纳。
(板书学生的内容)3、这些是我们刚刚从图片中发现的地形,当然,地球表面的地形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了解一下地球表面常见的五种典型地形。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4、认识五种地形。
五年级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地球表面的地形(省一等奖)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吴颖【教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起始课。
本课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过的地形”,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带来的有典型地形特点的风景照片,了解什么是地形以及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的特点。
第二部分“观察地形图”。
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的大致情况,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旅游、多媒体信息等对地形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但由于地域和视野所限,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对地形的直观感知,学生也不甚理解海拔对地形的影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也模糊不清。
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是“微地貌形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貌,这些还不足以反映出当地的地形。
这些都造成学生在对地形学习上存在困难。
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典型地形系统的认识,首先要考虑地是转换学生观察的视野。
通过视野的变化,形成关于地形更宏观的认识。
【设计理念】教学中首先通过Google Earth充分调动学生对地形的原有认识,再通过小组利用Ipad查询地形网站资料认识五种典型地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活动——利用超轻黏土构造中国地形版图,形成对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的认识,再观察中国地形图,意识到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性。
然后过渡到世界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成因,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这样的设计由点到面,由抽象到具体,利用各种感知——看软件和视频、多媒体查找地形网站资料、建超轻黏土、摸凹凸的地形图,建构地形概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科学探究:(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地、海洋等地形。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地球表面的地形_教科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教学内容:《地球表面的地形》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地球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点;认识地球表面还有河流、海洋、沙漠、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科学探究:观察描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从地形图中获得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及其特点,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观察描述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图片和视频资料,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学生每个小组准备一份中国地形图,一份观察记录表。
教学方法:交流资料和图片,分组观察地形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这可不是一般的照片,而是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表面的照片(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发出惊呼声),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地球表面不是平坦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
生:我发现地球表面有蓝色的海洋,有高山,有绿树,有蓝天,有白云,是我们美丽的家园!生:我发现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语言准确、生动,叙述非常完整。
继续加油!(出示地球仪),我想请同学们亲自来摸一摸地球仪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受?生:(争先恐后地摸地球仪),我感觉地球仪表面有的部分凸起来,有的部分凹下去了,是凹凸不平的,颜色也不同。
3.师:这位同学用成语“凹凸不平”一词准确概括出了地球仪表面的特点,让我们用掌声表示鼓励!生(鼓掌)5.师:地球仪表面为什么是凹凸不平的呢?这与地球表面存在各种不同的形态有关,地球表面的形态就是地形。
这些不同的颜色又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二、观察图片描述地形特点1.师:根据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你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吗?生:高原、平原;生:盆地、沙漠;生:山地;生:还有丘陵和峡谷。
地理地球表面过程课堂实录
地理地球表面过程课堂实录地理地球表面过程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和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变化和演化,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下面是我对地理地球表面过程课堂的实录: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理地球表面过程的几个关键概念和示例。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侵蚀过程。
侵蚀是地球表面被水、风或冰的力量剥蚀和搬运的过程。
它在塑造地球表面地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于沉积过程。
沉积是指通过水、风或冰携带的沉积物在某个地点沉淀下来的过程。
沉积物可以是泥土、砂砾或岩石碎屑等,它们在沉积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貌。
然后,我们将探讨火山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火山爆发会喷发岩浆、烟尘和气体,这些物质在空中飘散,并最终在地表沉积下来。
火山活动还会形成火山口、火山锥和熔岩台地等地貌特征。
除了火山活动,地质构造也会对地球表面产生重要影响。
地质构造是地壳中的断层、褶皱和岩石变形等现象。
这些构造活动会导致地表的隆起、下陷或抬升,形成山脉、盆地和高原等地形。
地球的水循环也是地理地球表面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循环涉及水分在地球大气圈、地球表面和地下水库之间的循环流动。
降水、蒸发、融化和地下水的流动是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它们对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风力的作用。
风是由气压差引起的气体运动,大气运动形成了风向和风速。
风力通过风蚀和风沉积对地表地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沙丘、风蚀坑和风成岩等。
通过分析这些地理地球表面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貌的形成。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我们熟悉的地球表面。
通过深入学习地理地球表面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地球的多样性和美丽,也更能够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总结:在地理地球表面过程的课堂上,我们系统地了解了侵蚀过程、沉积过程、火山活动、地质构造、水循环和风力的作用。
这些过程相互交织,共同影响和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_教科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_教科版一、导入新课(课前在讲台前摆放一只地球仪)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地球表面的地势各式各样。
反映在这地球仪上,我们通常说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绿色代表(平原)。
像这些高高隆起的地点往往确实是一座一座的(高山),地球外表面一条条小小的沟壑确实是现实生活中的(大江大河)。
那么,生活中,地球表面的地势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久是大海,陆地永久是陆地呢?生:不是的。
师:你认为是变化着的。
那你认为呢?生:变化着的。
师:你呢生:变化着的。
师:诚如同学们所,地球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世界,内部外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势变化.二、了解地震和火山1、火山改变地势师:地球的内部运动我们见过吗?生:没有。
师,是的,我们谁都无法看见。
那我们又如何明白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请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突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动,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充满了整个上空。
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
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师:谁来说说大西洋的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生:发生了火山。
师:你如何明白是火山而不是地震呢?生:有浓烟产生,海水汹涌师:你对火山依旧蛮了解的。
的确,滚滚的浓烟确实是大量的火山灰。
火山灰专门的肥沃。
火山爆发结果是什么?生:产生了小岛。
师:这种变化来得猛烈吗?生:猛烈。
师:何以见得?生:一昼夜产生了一座岛屿。
师:换句话说在火山爆发的翌日,冰岛共和国的地图上要多加一座(苏尔特塞岛)。
是吗?生:是的。
师:(小结)如此足见,火山带给地球表面的地势变化是多么猛烈啊。
板书:猛烈火山2、地震改变地势师: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卫星拍照的照片。
请关注。
这是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拍照的两张照片。
可能不是专门清晰,老师做一些大致的描述:这是曲折曲折的河流,两边是高山,在高山的峡谷间是城镇与村庄。
第1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导入语: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下面我们要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请大家找找看视频中有哪些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地形。
(播放视频)1.提问:(1)你看到了哪些地形?(2)你最喜欢哪种地形?(3)你们想设计自己喜欢的地形吗?2.引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一起来设计地球表面的地形。
(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地形我设计)二.亲历探究,获取新知(一)确定探究方法1.师:如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地形,大家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软件?2.学生交流讨论。
3.确定运用LEGO搭建3D地形图。
(二)制定探究方案1.小组制定研究方案(1)师:你打算用LEGO软件搭建什么地形图?请小组讨论,并填写是记录单中的第一和第二项内容。
(2)小组汇报2.教师温馨提示:(1)尽可能选择多种形状的积木,将地形搭建得更精细;(2)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积木区分地形中的不同元素;(3)搭建完成后,将作品命名为第几小组,保存到桌面上《地形图》的文件夹里,并填写记录单的第三项内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使用地形图的方法,能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都带来了吗?你去过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样的自然风光?你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形地貌?下面小组同学整理一下,一会儿准备交流。
小组整理、讨论汇报交流教师总结: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我们把地球表面呈现出来的不同形态,叫做地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5种,(课件出示)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课件)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课件)平原:低平而宽广。
(课件)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课件)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课件)除了这5种主要地形外,地球上的地形还有:海洋、湖泊、峡谷、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火山灰形成的熔岩高原等。
二、观察地形图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地形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地形图,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
(示课件结合讲解)地形图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下面,小组拿出地形图,边观察边思考:1、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你发现了什么?2、地形和周边环境有什么关系?3、你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观察、讨论,教师指导汇报交流(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中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平原周围多河流)我们通过观察地形图进一步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地表的变化》课堂教学实录
《地表的变化》课堂教学实录教材分析:《地表的变化》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的最后一课。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内部构造、火山与地震的现象、卵石与化石的形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地表的变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借此引发更多有关地表变化的思考,同时还要使学生再次经历“猜测—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他们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学情分析:经历了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善于思考,乐于动手。
通过引导学生综合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自然风貌形成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对地表以前的情况进行推测;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2、知道岩石的风化和侵蚀过程;3、知道地球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4、知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2、乐于交流,愿意倾听和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3、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难点: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在变化的及人类活动、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搜集我国地貌图片的相关资料。
实验材料: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沙子、托盘、碎石、草皮、水、喷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近几年石嘴山市的变化很大,谁能列举几处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课堂实录
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旅游,老师今天就带同学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一起去旅游!生:好。
之后带大家一起欣赏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有关自然风景的,里面有湖泊、有山川、有河流、有海洋等等,同学们认真欣赏。
师:大家已经欣赏完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了,那该大家给老师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地方了,在那里你看到了什么漂亮的景色?生1:我去过泰山,那里有许多的山。
师:恩,这位同学去过泰山,见到了巍峨的高山。
此刻板书:泰山,山地。
生2:我去过青岛,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海洋。
此刻板书:青岛,海洋。
生3:我去过云台上,见到了漂亮的山,美丽的景色。
生4:我去过新疆,那里的葡萄特别甜,有个吐鲁番盆地。
此刻板书:吐鲁番,盆地。
生5:我去过济南,路上见过一个一个山丘。
此刻板书:丘陵。
2、图片结合实际展示地形师:同学们去过好多地方,老师把大家说的地方总结了一下,有山地、有海洋、有盆地还有丘陵等等。
那大家怎么能分辨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几种地形,学完之后,同学们就能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地形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学习平原。
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看一下平原的特点,即低而平坦。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平原的图片。
同学们欣赏完图片,感觉到了平原确实低而平坦。
师:同学看到了平原的图片就更加容易理解平原是什么样子了,那让我们学习另外一种地形,高原。
用多媒体展示高原的特点: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师:大家都听过青藏高原这首歌,描写了西藏的地形地貌,从名字大家就知道了这里的地势比平原要高,我国的高原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下面就带大家去看一下这些美丽高原。
师:同学们接着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地形,丘陵。
丘陵海拔不高,而且山顶浑圆。
同学们看到之后对丘陵有了概念,之后看到图片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师:大家已经了解了山地的特点,再看一看山地与丘陵有什么区别,先带大家看一看山地的特点。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课堂实录
《地球表面的地形》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师: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主要有哪些地形?各种地形有什么特点?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观看一段视频。
师:播放“地球表面的地形”视频:m/programs/view/HkPX0r4IY08生:认真观看,并及时做笔记,记到记录纸上。
环节二、集思广益,汇报交流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认真观看视频,并及时做了记录,下面请小组内学生初步交流汇总观看视频后记录的问题。
生:初步交流汇总,我国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种地形有什么特点?我国地形有什么特点?师:有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生:我国的主要地形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生:平原:低平宽广;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盆地:四周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生: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
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同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低平宽广;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盆地:四周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师: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看我们家乡地形的图片,教师补充介绍。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形现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地形的了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地形的基本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地球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了解各种地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的识别和描述。
难点:地形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形图片和模型,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地形案例,用于分析和解释。
3.划分学生为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地形进行研究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地形。
提问:“你们认为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五种基本地形的图片和模型,分别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种地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地形进行研究和讨论。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地形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形案例,如家乡的地形、旅游景点等。
4.巩固(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组的研究成果。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建筑、交通等。
2019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课堂实录1.doc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增强避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三、教学准备演示材料: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递进式提问,复习导入1、出示地形地球仪。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地形地球仪的各种颜色代表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
通常蓝色表示?黄色表示?绿色表示?(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绿色表示平原。
)2、指向地形地球仪上高高隆起的地方。
教师提问:这些隆起的地方,往往指一座一座的?(高山),而地球仪表面一条条小小的沟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生:隆起的指高山,沟壑指大江大河)。
3、那么,生活中,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生:不是,是变化着的。
)4、揭题:如同学们所说,地球她时刻发生着改变。
无论外部还是内部都在运动着。
她的内部运动导致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改变。
(板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设计意图:针对小班化教学,采用递进式提问,复习导入,是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
这样的复习导入方式,既是对学生前一课科学概念的检测巩固,又顺势引出深层思考,揭题。
可谓简单实效。
)(二)、了解火山改变地形1、教师提问:地球的内部运动我们见过吗?(生:没有)观看海洋火山喷发。
2、教师质疑:是的,我们谁都无法看见。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实录及评析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实录及评析发布时间:2021-08-18T14:41:36.4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作者:执教:肖艳评析:汤滔[导读]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第一课执教:肖艳评析:汤滔重庆市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重庆市涪陵区 408000重庆市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涪陵区 408000教学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第一课。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主要概念为:“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而学习内容不明确指向第14个概念中的某一点,而是和14.1-14.5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这一学习内容对应《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的科学概念5——“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因此“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14.4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14.5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五个学习内容都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这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地形的学习,联想到气候、火山地震、地表的物质组成及生物和地形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建立起五个学习内容的联系,加上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后面的学习内容做好了铺垫。
对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对话访谈,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地形的概念,但能说出一些地形的名称,如平原、高原等,但对地形特点的描述不够准确。
由于地形太大,学生在生活中所看见的只是局部的地形,难以由小见大,所以学生对于地形的想象仅在于脑海中,难以直观地看到某种地形的全貌。
他们对地形的简单认识多是从书籍、视频中获得,但这些资料也只是让他们知道地形的名称,而地形的特点、以及研究地形的方法都不会明确清楚。
这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学生没办法观察到某种地形的全貌,而空间想象能力也不够强。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优质教学科件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再见
2 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 整体趋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
怎样区分高原和平原? 还有什么常见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面积广大,周边陡坡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坡度较缓,低矮山丘 四周较高,中间低平
4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 自然遗产。
青藏高原
甘肃张掖
四川盆地
亚马逊平原
科罗多拉大峡谷
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 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 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 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1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2%;海洋面积约 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的面积大,陆地的 面积小。 2.地球上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海洋则连成一片。
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 上册
地球表面的变化
1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 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2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对地形地貌变化 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3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 的兴趣。
1
弯曲的岩层
岩层受到挤压
2 伞状,四周山峰围绕 火山口积水
3 柱状,形态各异
风的长期作用
4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的长期作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科版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上《科学》教材“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从单元内容编排结构来看,本课内容具有总起作用,教材内容的安排,先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地形图的一课,让学生通过实际图片再到地形图的一个过程,从而初步认识观察地形图的方法,同时这样的观察又是开放的、具有探究性。
本课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内容,第一、我们所看到过的地形,这一活动内容主要是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地形图片,问学生是否看得出是什么样的地形,再让学生通过回忆曾经去过或看到过的地形来说出这一地形特点的地貌特征,使这种认识从实到形,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一个转变;第二、观察地形图,这一活动步骤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地形图来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状况。
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通过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为此,教学活动从图片看到的典型地形特点进行教学的,由于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狭窄,外出的机会极少,视野相对有限,如何解决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地从家乡地形特点展开,再进行拓展,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旅游,老师今天就带同学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一起去旅游!
生:好。
之后带大家一起欣赏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有关自然风景的,里面有湖泊、有山川、有河流、有海洋等等,同学们认真欣赏。
师:大家已经欣赏完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了,那该大家给老师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地方了,在那里你看到了什么漂亮的景色?
生1:我去过泰山,那里有许多的山。
师:恩,这位同学去过泰山,见到了巍峨的高山。
此刻板书:泰山,山地。
生2:我去过青岛,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海洋。
此刻板书:青岛,海洋。
生3:我去过云台上,见到了漂亮的山,美丽的景色。
生4:我去过新疆,那里的葡萄特别甜,有个吐鲁番盆地。
此刻板书:吐鲁番,盆地。
生5:我去过济南,路上见过一个一个山丘。
此刻板书:丘陵。
2、图片结合实际展示地形
师:同学们去过好多地方,老师把大家说的地方总结了一下,有山地、有海洋、有盆地还有丘陵等等。
那大家怎么能分辨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几种地形,学完之后,同学们就能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地形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学习平原。
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看一下平原的特点,即低而平坦。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平原的图片。
同学们欣赏完图片,感觉到了平原确实低而平坦。
师:同学看到了平原的图片就更加容易理解平原是什么样子了,那让我们学习另外一种地形,高原。
用多媒体展示高原的特点: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师:大家都听过青藏高原这首歌,描写了西藏的地形地貌,从名字大家就知道了这里的地势比平原要高,我国的高原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下面就带大家去看一下这些美丽高原。
师:同学们接着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地形,丘陵。
丘陵海拔不高,而且山顶浑圆。
同学们看到之后对丘陵有了概念,之后看到图片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师:大家已经了解了山地的特点,再看一看山地与丘陵有什么区别,先带大家看一看山地的特点。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
异比丘陵要大。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不平。
师:咱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种基本的地形。
盆地是四面被高地包围的低地。
盆地分布集中在我国西部,如我国四大盆地都是分布在西边的。
它们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此外,还有不少次一级的盆地,如吐鲁番盆地、江汉盆地等等。
同学们对这五种地形有个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学习这几种地形,让同学们观察地球仪。
3、从地球仪中找地球表面的特点
师:下面我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下地形,在观察的同时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下世界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表示什么?(2)、同学们找一下其中的海洋、河流、高原、盆地和平原等等。
(3)大家从世界地形图上找一下中国的位置,观察下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把地球仪发下去让大家观察,同学们都很仔细的探讨着问题,让大家观察五分钟之后让同学们静下来。
师:同学们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这个小组发现了海洋是用蓝色表示的,高的地势用棕色
和褐色来表示的,绿色的地势比较低。
师:恩,这位同学找的很到位。
生:我们发现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生:我们组发现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而且中国的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
师:大家真厉害,从地球仪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几点,另外给大家补充几点小常识。
1、海洋多,陆地少
2、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小常识:
七大洲: 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由图片找地形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老师展示,同学们回答下他们是什么地形好不好。
(同时展示图片时伴有音乐)
生:好。
师:同学们对世界地形已经有了个初步认识,这节课需要我们掌握的有以下几个点,世界上有哪几种基本地形,世界以及中国的地势特点,还有当我们看到一副图片时知道它是什么地形。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