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
但是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
当我出示笑脸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来,无奈我只好又提示:“你能用带有数字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才勉强让学生说出图上有5个红色的笑脸,3个粉色的笑脸。
困惑二: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
在上《8和9的加减法》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共……”“还剩……”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从这节课来看,收效甚微。
学生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是答案,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
困惑三:学生会计算,却说不出算法。
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总之,这堂课是在慌慌张张中结束的。
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和说算式的意义,用去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很紧,特别是下课铃声响起之后,尽管这节课还没下课,但是下课铃声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这时,我也乱了,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匆忙之下把不该省略的部分省略了,把该省略的部分却又留了下来。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
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9的加减法》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9的加减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娴熟把握8、9的加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2. 转化思维,训练逻辑本领,能够自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 建立数学习惯,培育数学爱好,提高数学素养;4. 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加强自学本领。
二、教学内容:1. 8、9的加减法的口算练习;2.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究。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对孩子们进行数学口算题练习,随机出示10道8、9的加减法运算题。
在答题结束后,老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最快速度、最多答对题目的同学名字。
这个环节加添了孩子们的参加度,激发了他们参加竞争的热诚,同时也为后续教学预热。
2. 课堂探究(50分钟):(1)重点概念的讲解老师利用图片和实际物品示范,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使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
然后,老师侧重讲解8、9的加减法口算的规律和方法,提示孩子们注意运算次序。
(2)课堂问答老师利用小游戏和数学题的形式,与孩子们在课堂上互动交流。
在孩子们的参加中,加深了对数学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探究老师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选取一件物品,由组员们一起合作完成,比如说在不超过20元的预算范围内购买一箱水果,老师要求优先购买能省钱的水果。
每个小组需要运用开头所学的概念和技能,完成这个任务。
完成后,每个小组要向大家呈现他们的成果和思考过程,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并共同总结。
3. 课堂反思:1. 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多地搭配实际物品和图片来讲解,让孩子们更能够理解与实践。
2. 在课堂问答环节,降低一些问题的难度,以便孩子们有机会参加互动,加添参加度。
3. 加添实践活动的时间,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数学学问的应用。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材已为本课的一图四式作了铺垫。
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学生的经历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感知知识的发展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成功之处:1、旧知铺垫,情境导入。
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旧知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课始,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和8、9的组成,为学习8、9的加减法作好铺垫。
创设小动物队列比赛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哪种站得最整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学习8的加减法时,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9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算式并计算得数。
最后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8、9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想8、9的组成来计算出8、9的加减法。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直观看图列式计算、动手操作计算和直接动脑口算的探究过程来感知、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应用和反思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口算能力。
使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通过旧知铺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由于计算不熟练和计算不够认真,口算结果容易出现错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56、57页教材分析: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8和9、7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8、9的加减法》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
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制目标也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定制的目标适于大多数学生接受。
不过学生定制的目标有局限性,高度、深度达不到要求。
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说明教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不强,放不开手。
提出问题:爸爸吃了3块是一张的多少,妈妈吃了一块是一张的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出来?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呢?用算式表达出《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和巩固了8、9的组成,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中考数学考什么,这是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以往的中考考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考查上,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对能力的考查没有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既强调了由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的转化,又强调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
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命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经成为趋势和共识。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材已为本课的一图四式作了铺垫。
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学生的经历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感知知识的发展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1、旧知铺垫,情境导入。
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旧知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课始,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和8、9的组成,为学习8、9的加减法作好铺垫。
创设小动物队列比赛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哪种站得最整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学习8的加减法时,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9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算式并计算得数。
最后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8、9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想8、9的组成来计算出8、9的加减法。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直观看图列式计算、动手操作计算和直接动脑口算的探究过程来感知、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应用和反思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口算能力。
使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通过旧知铺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效果好。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由于计算不熟练和计算不够认真,口算结果容易出现错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不足之处一、概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减法是基础而重要的内容。
在教学中,通常都是从最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开始,逐渐过渡到大一点的数。
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视某些细节,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
下面将介绍8和9的加减法教学中一些反思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二、教学反思不足之处1. 缺乏足够的实物操作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我们常常忽视了实物操作的重要性。
有些学生在认识和理解8和9的加减法时,往往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比如使用计数棒,计数球等教具,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困难。
2. 忽视了数学概念的延伸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我们常常只停留在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而忽视了数学概念的延伸。
实际上,8和9的加减法可以延伸到更复杂的数学概念中,如进位、借位等。
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学习后面的数学内容时出现困难。
3. 缺乏足够的练习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我们常常忽视了足够的练习。
学习8和9的加减法不仅需要讲清楚概念,还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对练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掌握的并不牢固。
三、改进意见1. 加强实物操作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应该加强对实物操作的重视。
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如计数棒、计数球等,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8和9的加减法。
2. 拓展数学概念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应该适当拓展数学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进位、借位等相关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8和9的加减法,并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加强练习在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应该加强对练习的重视。
可以设计大量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8和9的加减法。
四、结语8和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存在反思不足之处。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大多学生在家里或学前班就学了10以内数的计算,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
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就会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作了铺垫。
这些是学生的现实起点,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基础。
出示恐龙图后,我让形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恐龙图写出四个算式,这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整理和提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计算四个得数是9的算式,进而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学生与学生相互启发,师适时点拨、总结。
在良性互动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使原有的认知体系得到扩充,由一图二式到一图四式。
2、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通过摆学具,学习得数是9的'加减法,通过小组交流,学会了根据一幅图写四个算式,初步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此关系,进行计算。
教给学生终身学习要用的一些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3、提倡个性化学习。
学生在计算时有多种不同的算法,我给予肯定并及时鼓励,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如:观察恐龙图时,学生联想到一些童话情节,我并不阻止,而允许从不同角度观察图,从而列出不同的算式,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加减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运算方法之一。
掌握加减法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的过程、方法、效果等方面对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教学过程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致。
有些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步骤,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练习。
我在课堂上采用了示范授课的方式,把每个步骤和方法都讲解得非常详细,但仍然有一些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充分考虑。
有些学生可能是视觉型学习者,他们需要通过看图示、手势示范等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是听觉型学习者,他们更善于通过听讲、听录音等方式来学习。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方法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在讲解环节,我通过课件和板书的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加减法的相关概念、步骤和计算方法;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步骤,但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我过于注重运算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和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反思在教学效果方面,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课堂上,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了学习的懈怠和不感兴趣的状态,他们对运算的过程和结果没有足够的关注和思考。
这可能与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关。
8.9的加减法反思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执教:赵利红今天我上了公开课《8、9的加减法》,数学组的五位老师以及付校长都来听课了。
上完之后我们数学组马上进行了评课,老师们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真总结反思,有如下体会:1、课堂上组织教学还要加强。
虽然老师们都说一年级小朋友才一个半月,上课的时候能够规规矩矩的听课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自己觉得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开始小朋友还能坐得住,到了同桌合作摆圆片的时候,课堂上就有点乱了。
特别是后来说算式了,一部分同学就不跟着老师来了,仍在下面摆弄圆片,老师在上面讲什么,他根本就不听了。
我知道忘记要求小朋友收圆片了,以至于小朋友分心。
到了后面做练习的时候,还有同学往后面翻书,也有和同学讲话的。
我想,课堂上老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吸引小朋友注意力,向40分钟要效率,这也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课堂上老师讲的太多,“放”得不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主导。
这是黄丹老师给我提出的意见。
我觉得她提得非常好。
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让学生回答是用什么方法算出5+3=8,8-5=3的时候,我指名回答,但是学生说得比较少,大部分是我自己讲的。
我犯了老师的一个通病,担心学生答不出来就替学生回答。
其实应该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说的,老师只是点拨引导,而不能一味的包办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想这方面以后我一定要注意,要学会放手,做到先扶后放。
3、课堂上老师的语言不够精炼。
这也是我上课的一个毛病。
我说话比较啰嗦,一个问题,一个意思总要说个几遍,生怕学生听不懂,不明白。
老师授课的语言要简练,这一点尤其对数学老师而言要求更高,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老师说话精炼,长此以往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养成不罗嗦的好习惯。
4、课堂上缺乏应变机智,准备还不够充分。
这节课我在甲班试教的时候,时间刚刚好。
而到了上公开课的时候,我发现玩完最后一个邮递员寄信游戏的时候离下课还有5分钟,我当时就想,怎么办呀?多了好几分钟让学生做什么呢?这时候,我想到了,备课的时候我本来还安排了让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的内容,当时黄老师说这个应该不是本课的目标,没有必要安排为教学内容。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7篇)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7篇)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1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
但是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
当我出示笑脸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来,无奈我只好又提示:“你能用带有数字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才勉强让学生说出图上有5个红色的笑脸,3个粉色的笑脸。
困惑二: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
在上《8和9的加减法》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共……”“还剩……”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从这节课来看,收效甚微。
学生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是答案,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
困惑三:学生会计算,却说不出算法。
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总之,这堂课是在慌慌张张中结束的。
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和说算式的意义,用去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很紧,特别是下课铃声响起之后,尽管这节课还没下课,但是下课铃声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这时,我也乱了,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匆忙之下把不该省略的部分省略了,把该省略的部分却又留了下来。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2《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XXXXXX《8、9的加减法》是在研究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是根据一幅主题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练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重点知识是一堂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是整堂课的中心,也是每个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板块,作为教师的我更要紧紧抓这个中心,本课的重点就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一图列出四个算式。
首先让学生复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接着出示恐龙图,根据教材提供的图,要求学生根据图写出不同的算式,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写出4个算式,使学生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
最后,由恐龙图的变化引入8和9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
让学生根据图意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及学会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加深学生理解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图四式的形成过程,对新知的认识比较深刻,这一点比较成功。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的研究兴趣,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在巩固练环节设想了XXX闯关。
通过设想四关,使学生体验了研究数学的无穷乐趣,激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
通过设立四关,让学生闯关这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第一关,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来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关,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算式并计算得数;第三关,直接用比比谁更重,在锻炼学生存算计算能力的同时锻炼了两道算式的比较大小。
末了,我设想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研究氛围。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8和9的组成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8和9的组成,为8和9的加减法计算打基础。
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脸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5+3=8,3+5=8,8-3=5,8-5=3四个算式。
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我分两个教学,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在复习导入时,没有对之前学习过的6、7的加减法进行复习,以至于在看到笑脸图写算式时,很多同学都写不出。
8和9的加减法反思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和巩固了8、9的组成,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利用老师的语言和动作引导,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小棒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接着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
最后,通过送信游戏和课堂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多,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够。
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
但是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8、9的加减法概念,能够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8、9的加减法运算动画。
2.教学道具:小卡片、计数器、小棒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卡片,上面分别写着数字8和9,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2)教师提问:“我们之前学过哪些数字?今天我们要学习8和9的加减法。
”2.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8、9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讲解运算方法。
(2)教师用小卡片、计数器等道具,现场演示8、9的加减法运算。
3.练习(1)教师出示题目,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并给予评价。
4.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猜看”游戏,每人轮流抽取一张小卡片,猜出上面的加减法算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加减法接力”游戏,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加减法运算,看哪组速度最快。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8、9的加减法。
(2)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1)通过课件和道具的演示,幼儿对8、9的加减法有了直观的认识,学习效果较好。
(2)游戏环节的设置,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改进措施(1)在讲解环节,教师可以增加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题目,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3.教学感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
同时,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9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9
《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这节课是练习课,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看图列式计算上。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生会看图说话,但是不会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
这跟我平时引导的不够有关系,今后我也会多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2、学生会计算,但是说不出算法。
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这就需要平时教给孩子计算的方法,把算理教给学生,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
3、学生对数学信息还不够敏感。
这是平时缺乏训练的结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时不时的联系生活实际给孩子出一些数学题,训练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篇1成功之处:1、旧知铺垫,情境导入。
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旧知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课始,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和8、9的组成,为学习8、9的加减法作好铺垫。
创设小动物队列比赛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哪种站得最整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学习8的加减法时,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9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算式并计算得数。
最后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8、9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想8、9的组成来计算出8、9的加减法。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直观看图列式计算、动手操作计算和直接动脑口算的探究过程来感知、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应用和反思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口算能力。
使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通过旧知铺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由于计算不熟练和计算不够认真,口算结果容易出现错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篇2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又有前面8和9的组成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图四式的方法,并会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相关的加减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我的设计思路是:复习铺垫(复习7以内的口算及8和9的组成)情境引入(小棒图)观图提问,列式解决(据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动手操作(摆学具,写算式)课堂活动(巩固练习8、9的加减法)总结算法。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7篇)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7篇)《8、9的加减法》篇1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歌谣、抢答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一是检查复习: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练习学过的加减法,使用口算条练习,全员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再说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计算结果,让学生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肯定了学生们说出的各种方法后,指出想数的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过口算条巩固计算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各种形式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10,再是做书上的练习10的减法,最后抢卡片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今后,改进措施:1,加强备课环节。
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
我们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2我在《10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以内数的认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顺利的进行9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根据一图写出四式,为后续学习数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教学第一个例题(恐龙图)这部分我将课件上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好像在向前爬行),结果学生将其中一条减法算式理解成前面两只恐龙离开了视线,对另一条减法算式的理解造成了困难。
谢老师指出,课件的动静制作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不能单纯为了课件的美观,我将这里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无关刺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教学第二个例题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在教学中应不应该把如何摆规定死(同颜色摆一起),谢老师指出,这里有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层次是为了写算式和解释算式方便,第二层次是为了说明加法的意义方便,第三个层次是渗透集合的思想。
经过谢老师的一番指点,才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规定,还存在那么多的深层含义,以后要勤于思考。
教学第三个例题的时候,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是用手指头点点算出来的。
谢老师提出手指头是如何点的,按什么顺序,一问三不知啊,
惭愧。
平时自以为很简单的数指头也包含那么多的学问在里面啊,学生的件件都不应该是小事,要认真对待,到底该不该让学生继续用手指来计算算式呢?
在后面的2个练习中我缺乏层次性,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一点都没有考虑到,其中有时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自己意识的不足,练习大概可以分这3个层次吧,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第二层次是应用练习(与生活结合),第三层次是提高练习(为下步学习准备)。
成功之处:
课堂顺畅,言语通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9的加减法》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9的加减法》含反思中班数学教案《8、9的加减法》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认识表示加法、减法的图示特征,学习看图计算8、9的加减法,学会解答口头应用题,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8、9的加减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1、我班有45名幼儿,只有以为老师,因此为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问题2、幼儿很多都是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占多数。
3、本次教学活动会用到幼儿很熟悉的扑克牌、苹果卡片、梨卡片。
活动目标1、学习看图计算8、9的加减法,学会解答口头应用题。
2、认识表示加法、减法的图示特征。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表示加法、减法的图示特征。
难点:学习看图计算8、9的加减法,学会解答口头应用题。
活动准备苹果、梨卡片复习8的组成用的,每个幼儿1~10扑克牌。
演示用范例图如幼儿用书第1、3题所示在黑板上画好,老师自编一些简单的加减应用题。
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入坐,手指活动:十个小矮人。
二、复习: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7以内的加减法。
孩子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动画城》节目你嫩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你们想去吗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算式:2+2=幼儿算)嘿嘿!我们的火车的几点开启发幼儿用加法算出结果(4)。
我们的火车4点开,老师弹琴开火车音乐幼儿坐在位子上做动作。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8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
分组进行,老师举纸条出示苹果数、幼儿说梨数。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1个苹果几个梨3个苹果几个梨2个苹果几个梨4个苹果几个梨6个苹果几个梨5个苹果几个梨3、游戏对数合9,刚才小朋友对得真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8和9的组成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8和9的组成,为8和9的加减法计算打基础。
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脸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5+3=8,3+5=8,8-3=5,8-5=3四个算式。
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我分两个教学,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在复习导入时,没有对之前学习过的6、7的加减法进行复习,以至于在看到笑脸图写算式时,很多同学都写不出。
其次就是学生汇报所写的算式时,我把不符合要求的算式打上了×。
其实这一点很不好,学生们所写出的算式本身是对的,只是不符合我当堂课的意图,但是应该向学生说明,而不是轻易的否定。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