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吴澄《三十年前好用工》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_吴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各题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
高祖晔,初居咸口里。
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
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
..至元十三年,民初附,响马所在蜂起,乐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马》、《书》、《讲》、《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
元贞初,游龙兴,按察司经历郝文迎至郡学,日听讲论,最其问答,凡数千言。
左丞董士选延之于家,亲执馈食,日: “吴先生,天下士也。
”既入朝,荐澄有道,擢应奉翰林文字。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
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执经问难者,接二连三。
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
虽寒暑不易也。
英宗即位,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
帝在上都,使左丞速诏澄为序,澄曰: “撰为文辞,不能够示后代,请俟驾还奏之。
”会帝崩而止。
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政..事张佳、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
在至治末,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乃作十三室。
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议之。
澄议曰 : “世祖混一天下,悉考古制而行之。
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各以次递迁,其庙之宫,颇现在之中书..六部。
夫省部之设,亦仿金、宋,岂以宗庙叙次而不考古乎! ”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澄少暇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
于《易》《春秋》《礼记》,各有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
条归纪叙,聪明简短,卓然成一家言。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
天历四年六月,澄卒,年八十五。
( 摘编自《元史·吴澄传》 ) 说明 : ①福田 : 佛教认为行善修德能受福报,如同播种回亩,故称。
66.以下对文中波涛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A.有司急 / 于行事竞如旧次云 / 时澄已有去志 / 即出城 / 登舟去B.有司急于行事 / 竟如旧次 / 云时澄已有去志 / 即出城 / 登舟去C.有司急 / 于行事竟如旧次 / 云时澄已有去志 / 即出城 / 登舟去。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往年真题)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往年真题)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远镜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___的天空……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老将军听说她转道去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可是为什么这个皮包不上锁?老将军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临座的外交官都盯着这个皮包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
奇怪,里面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
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且慢,一位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地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
突然。
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小字——国军上尉:S?W。
“S?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云雾。
飞机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
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延伸,孤岛在漂移,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路途遥远。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Word版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鹤壁市高级中学第一次模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戏答元珍①[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②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戏答元珍:一作《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
这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
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
②山城:靠山的城垣,指夷陵。
③冻雷:春天的雷声。
④物华:泛指万物。
⑤洛阳花下客:作者曾为洛阳留守推官。
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作者曾写过《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等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山居寂寞。
“春风”一句,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
B.中间两联均为写景:残雪累累、寒雷隆隆中蕴孕着勃勃生机;归雁的鸣叫唤起乡思,久病逢春,自然景物如此美好。
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
C.尾联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
“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感悟的诗。
D.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这首诗不过是游戏之作。
欧阳修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15.本诗后四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6分)14.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中间两联均为写景”表达不正确。
古代诗歌赏析吴澄《三十年前好用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吴澄①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
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 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 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5.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 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故选A。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阅读【奉贤区】(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送何太虚北游序(元)吴澄①士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②圣人生而知也,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①而已。
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数、前言往行,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
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
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
然则士何可以不游也?③而后之游者,或异乎是。
方其出而游乎上国也,奔趋乎爵禄之府,伺候乎权势之门,摇尾而乞怜,胁肩而取媚,以侥幸于寸进。
是故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
游则同,而所以游者不同。
④余于何弟太虚之游,恶得无言乎哉!太虚以颖敏之资,刻厉之学,善书工,缀文研经,三十余年矣。
【甲】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睹权势,一旦而忽有万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独知其心也。
【乙】世之士,阖门称雄,矜己自大,挟其所已能,自谓足以终吾身而无憾。
【丙】方窥闯圣人之经,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讵敢以平日所见所闻自多乎?【丁】此太虚今日之所以游也。
⑤是行也,交从日以广,历涉日以熟,识日长而志日起。
迹圣贤之迹而心其心,必知士之为士,殆不止于研经缀文工诗善书也。
闻见将愈多而愈寡,愈有余而愈不足,则天地万物之皆备于我者,真可以不出户而知。
如是而游,光前绝后之游矣,余将于是乎观。
(有删减)[注] ①上天赐予的好善的本性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焉B.也C.哉D.矣23.分析第②段,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分)24.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方式不同。
B.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同伴不同。
C.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地点不同。
D.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原因不同。
25.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们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李端公卢纶故关衰草遍①,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②。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得平白直露,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情感基调。
B. 颔联中,“人归”对应“路出”,“暮雪”对应“寒云”,色调和谐,两句勾勒出一幅严冬送别图。
C. 颈联写诗人送走了友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抚今追昔,回忆往事,为友人的经历感慨。
D. 本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衰草”等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烘托得凄楚悲切。
15.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 ______。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14.C15.①故乡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遍”写出了故乡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了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的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16.(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江苏卷附加题目
A.《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 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 外珍惜。 B.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既是指 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 的绝望。
C.《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龙汽车与
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
6处)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 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 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 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 想其德,恨不同时。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
[译文]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篇都有酒,我看他本意
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
苏洵
、
苏轼
。
苏氏文章盖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 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 》
23. 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 运。
[参考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例五·2018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2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辍一词,其详慎不惮烦
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令世说)序》)
[ 译文 ] 我的朋友武林王子丹麓,亲手修订《今世说》
一书,是在先祖刘义庆所编撰的《世说新语》的基础上
稍稍略去其中的一些条目而成。我接过这部书阅读,自
从清兴以来著名的臣子、贤良的辅弼之臣,下到隐居之
士、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所有人一
D 项“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不正确”。 莎士比亚的处世哲学是:在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中, 弱势者要学会回避矛盾,不要卷入矛盾的漩涡,因此 《哈姆莱特》剧中有一些弱势者没有卷入其中。 *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4)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4)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汲江煎茶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所以只好到江边去汲取。
B.领联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里,再用小水杓将江水舀人煎茶的陶瓶里。
C.第五句写煎茶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第六句说斟茶,用“松风”来形容茶声。
诗人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D.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2)“自临钓石取深清”句,看似只是平淡的叙事,实则用意颇工,内涵丰富,请分析该句内涵。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
字嗣宗。
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1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六|诗歌鉴赏1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题型1设题四个角度,解题三个步骤——客观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众人[宋]王安石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①岂贤,四国流言旦②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交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
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标题的“众人”指普通人,“何足”二字说明作者并不在意他们的议论纷纷,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值得担忧的。
B.三四句用典,说明大家交口称赞的不一定是圣贤,反之亦然,还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且与尾句相呼应,点明了自己做人的方向。
C.从诗歌艺术方面看,全诗以说理和散文笔法为诗,较缺乏形象和情感的打造,虽表现出宋诗重议论的特点,但读起来诗味并不丰厚。
D.本诗内容虽主要写的是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位立场坚定、充满自信,以圣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诗人的风骨。
解析:选A A项,“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值得担忧的”错误。
根据一二句的诗意可知:作者认为面对众人议论纷纷,并不值得争辩,他既不会高兴也不会担忧,表现了诗人高度的镇定。
2.本诗内容恰好阐释了《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出的哲理,请指出哲理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不畏”二句表现的哲理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会自信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事物的重重表象迷惑。
②本诗中的一二句,作者不以众人的议论纷纷而“喜”或“病”,众人的看法不过是像浮云一样,只是事物的表象,三四句中以“贤圣与否不以人的论说而定”举例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但作者并不否认像五六句圣人那样以较高的客观标准对人进行客观评价,但无论如何(众人也罢,圣人也罢),人善恶好坏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这体现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谛。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矫正卷03 文言文阅读关注民生类强化训练(山东原卷版)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测试+矫正1+1”训练卷(一)矫正卷03 文言文阅读关注民生类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
袤少孤,性清正。
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
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
及讽败,论者称焉。
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
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菜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
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
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
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
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王子雍、鲁子家继踵此郡。
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
”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
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
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
”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帝笑曰:“故知侯生必来也。
”遂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
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令太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
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
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
拜光禄大夫。
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
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宜登三阶之曜,补衮职之阙。
今以袤为司空。
”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
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
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
九年薨,时年八十五,谥曰元。
(《晋书·列传第十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B.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C.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D.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旌表,指由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或赐匾额,用以表彰德行的一种方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图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4.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5.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题思想】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内容理解】1.这首诗中“无眠”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
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
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周末提优语文题(二)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三语文周末提优(二)1.阅读古诗词,完成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凤凰来游象征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一去不复返。
B.吴国的宫殿繁华依旧,但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都已经故去,诗人不由感慨万千。
C.颈联气象壮丽,对仗工整,将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描写得恰到好处。
D.“浮云”暗喻奸邪之人,“日”是帝王的象征。
“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触景生愁,意寓言外。
(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中,作者为何而愁?2.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弃疾列传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绍兴三十一年,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①,即劝京决策南.归。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
弃疾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孝乾道六年,孝宗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朝臣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淳熙七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诏奖谕之。
弃疾一生主战,力图恢复河山。
然多为议和所阻,且历任多文职,又常赋闲于家,不由感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6:文言文二
2020年高三语文一模文言文二汇编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送陈升之序[宋]王安石①今世所谓良大夫者,有之矣,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
作而任大臣之事,□上下一失望,何哉?人之材有大小,而志有远近也。
彼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则煦煦然①仁而有余于仁矣,孑孑然②义而有余于义矣。
人见其仁义有余也,则曰:是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大任将有大此者。
然上下竢③之云尔,然后作而任大臣之事。
作而任大臣之事,宜有大此者焉,然则煦煦然而已矣,孑孑然而已矣。
故上下一失望。
②岂惟失望哉?后日诚有堪大臣之事,其名实烝④然于上,上必惩前日之所竢而逆疑焉;暴于下,下心惩前日之所竢而逆疑焉。
上下交疑,诚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
幸欲任,则左右小人得引前日之所竢惩之矣。
③噫!圣人谓知人难,君子恶名之溢于实为此。
难则奈何?亦精之而已矣。
恶之则奈何?亦充之而已矣。
知难而不能精之,恶之而不能充之,其亦殆哉!④予在扬州,朝之人过焉者,多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陈升之而已矣。
今去官于宿州,予不知复几何时乃一见之也。
予知升之作而任大臣之事,固有时矣。
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非予所以望于升之也。
【注】①煦煦然:和颜悦色貌。
②孑孑然:谨小慎微貌。
③竢:同“俟”,等待。
④烝:众多。
④充之:指用真才实绩充实自己的名声。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因B.故C.则D.且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写对良大夫寄予厚望,后写任职后失望,前后对比。
B.作者认为应该根据官员能力大小与志向远近任用人才。
C.第①段先叙述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说理条理清晰。
D.“煦煦然”、“孑孑然”是对一味恭维上司行为的批判。
23.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岂惟失望哉”在文中的作用。
(3分)24.王安石提出“有补于世”的写作主张,结合本文评析这一主张。
(5分)【参考答案】21.C(1分)22.D(3分)23.示例:承接上文“上下一失望”,引出下文进一步的议论,上下交疑导致胜任大臣之任者不能得到真正任用,更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客发笤溪①叶燮②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三)(6分)5.(6分)(1)诗句运mT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
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竞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㈢古代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6分,每小题各3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这是一首和诗。
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8.(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
(3分)(2)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3分)8.(1)答案: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
(评分要点:分析意象2分,指出特征1分。
)(2)答案:作者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惊心的矛盾心情。
(评分要点:紧扣“独有”“偏惊”作分析2分,指出游宦他乡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7━8题。
山歌无名氏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名师讲题】揭溪斯《范先生诗序》吴澄《范亨父墓志铭》(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范先生者,讳柠,字德机,临江清江人也。
少家贫,力学,有文章,工诗,尤好为歌行。
年三十馀,辞家北游,卖卜燕市。
见者皆敬异之,相语曰:“此必非卖卜者也。
”已而为董中丞所知,召置馆下,命诸子弟皆受学焉。
由是名动京师,遂荐为左卫教授,迁输林国史院编修官。
与浦城杨载仲弘、蜀郡虞集伯生齐名,而余亦与之游。
伯生尝评之曰:杨仲弘诗如百战健儿,范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以余为三日新妇,而自比汉庭老吏也。
闻者皆大笑。
余独谓范德机诗以为唐临晋帖终未逼真,今故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
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增神气自若。
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
差可仿佛耳。
晚尤工篆、隶,吴兴赵文敏公①曰:“范德机汉隶,我固当避之。
”若其楷法,人亦罕及。
其居官廉直,门下不受私谒。
历佐海北、江西、闽海三宪府。
三弃官养母,天下称之。
尝一拜应奉翰林文字,而有闽海之命,不果行。
至顺元年,年五十九卒。
其诗道之传,庐陵杨中得其骨,郡人傅若金得其神,皆有盛名。
其平生交友之善终始不变者,郡人熊也。
杨中将刻其诗,命其子继文请序,为书其始末如此。
呜呼,若德机者,可谓千载士矣!杨中字伯允,傅若金字与砺,熊辀字敬舆。
诗凡若干卷。
(节选自揭溪斯《范先生诗序》)材料二:持身廉正,莅官不可干以私,疏食水饮,泊如也。
为文雄健,追慕先汉。
古近体诗尤工,蔼然忠臣、孝子之情,如杜子美。
又善大小篆、汉晋隶书。
金溪士危素慕其风,数从游处。
未终前两月,往哭其母,时疾已剧,尫赢骨立,谓素曰:“世道之卑、士气之陋甚矣,子其勉诸!吾殆将死。
”已而果然。
(节选自吴澄《范亨父墓志铭》)【注】①越文敏公:越孟频,元代大书画家。
“文敏”为共溢号。
②至順:元文宗年号宁宗沿用不改。
③亨父:范梈一字亨父。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2021年福州第十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福州第十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蔡勋建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蜒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2021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2021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与“功”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坐着羡慕别人“成”,倒()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A.水滴能穿透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
(100——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吴澄①
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
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
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 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 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5. 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两句是:“,。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14.A题中A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曲解文意。
“三十年前好用工”意为“三十岁之前要好好读书(做好创造英雄事业的准备)”。
故选A。
15.①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②面对困难毫不畏惧。
③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
④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恶小而为之。
【解析】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题时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作答。
诗句“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是说,作为一个有英雄气概的男儿,他必须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所以说“有事皆当做”,有了这种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自然会“无坚不可攻”了。
“万里行方由足下”说明仅有觉悟和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稳步向前,决不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正如行万里路要从脚底下起步一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毫非莫入胸中”
是值得深自警惕啊!这一句是从前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格言变化来的。
此题可根据诗中的“世间有事皆当做”概括第一点;根据“天下无坚不可攻”概括第二点;根据“万里行方由足下”概括第三点;根据“一毫非莫入胸中”概括最后一点。
16.(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易错字:兮,犹,际,白,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