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导学案
⾼中历史必修⼀全套导学案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编号01⼀、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重点:深⼊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三、学习过程:(⼀)夏商的政治形式:(1)国家的起源:1、时间:2、推动因素:3、地区:流域和流域。
4、标志:,,,,。
(2)夏的政治形式:传说禹的⼉⼦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由“传贤”演化为,“”由此开始,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思考:⽤⼀句话概括夏政治形式的特点?(2)商的政治形式:商朝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制;2、和结合。
商王朝的⼀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决策,也通过这⼀⼿段主宰。
合作探究:通过教材总结我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或⼿段有哪些?传说与历史的区别?我们应如何看待传说?(⼆)西周的政治形式:1、分封制:(1)⽬的:巩固的统治(2)分封对象:,,。
(3)主要的诸侯国:(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对周天⼦定期并提供和。
(5)评价:积极:消极:(6)⽡解:2、宗法制:(1)⽬的:(2)含义或实质:(3)核⼼内容:(4)政治⾪属关系:(5)实质:(6)作⽤:1)2)合作探究:⽤最简练的话总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结: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典型例题]:[例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社会历史的倒退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产⽣了私有制和阶级,⼈类社会开始向奴⾪社会过渡。
⽽王位世袭制的确⽴,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答案]D[例2]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推选B.兄终弟及C.嫡长⼦继承D.⽗死⼦继[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的识记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一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学习目标1. 【课程标准】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 【高考说明】梭伦改革学习内容学习札记Ⅰ【自主学习】一.时代背景1.政治:贵族政治导致社会动荡(1)原因:贵族专权和侵吞平民土地,(2)表现:平民反抗斗争不断(3)后果: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贵族政治出现严重危机2.经济: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壮大要求分享权利3.外部:雅典外邦发展超过雅典,外邦占领雅典领土。
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进行改革二.改革目的: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三.改革原则:中庸,公平四.改革内容项目措施内容影响经济措施颁布解负令和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公私债务,禁止以人身作抵押使平民避免沦为债务奴隶,稳定平民阶级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实力和壮大城邦实力,为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政治措施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按等级大小享有权利多少。
打破贵族世袭特权,扩大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和平民也享有一定权利,为民主化开辟道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垄断政权,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权利,形成权力某种相互制约与平衡,为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五.改革特点(史实例证)1.革命性:如解负令,限制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保护平民土地所有制2.不彻底性(中庸,公平,不偏不倚):财产等级制,保障和限制平民和贵族权利,六.评价改革1.性质:奴隶主阶级为解决矛盾和巩固统治的改革2.积极性与局限性见下面内容:自我II检查自学效果:构建知识结构III.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材料二评价: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导学案
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教学目标】课标:概述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重庆谈判、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难点: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一)了解—基础知识—自主探究一、背景:1、蒋介石的“”策略;2、1945年,重庆谈判,签署;3、1946年初,重庆政协会议。
典型例题: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其中“闷雷”指的是()A.国民经济破败凋残B.内战阴影挥之不去C.美苏冷战和平脆弱D.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二、过程1、全面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导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开始,中共发动了、、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上被消灭。
4.胜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统治中国22年的__________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典型例题:2、“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
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
”“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
”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A.中共军队经过三大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队B.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中共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D.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3、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8份) 人教课标版(精品教案)
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难点: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预习自学】重要概念: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
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
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实业救国论风行于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
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
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等原因增发货币。
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指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城乡资本主义经济。
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而言的.从经济地位上讲,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小资本,而官僚资本是大资本。
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而言,它是本国自己的资本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秦的统一2.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3.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学习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习难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自主先学】一、秦统一六国1.条件:(1)社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2)秦国实力:秦国经过_________,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3)人民需要: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
(4)个人因素:秦始皇锐意进取,励精图治。
2.过程:先后灭韩、赵、____、楚、燕、齐。
3.结果:________年,秦王嬴政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咸阳。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建立(1)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_______”。
从此,“皇帝”成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______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_____为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朝的中央官制:___________(1)构成:①丞相:百官之首,帮助_____处理全国的政事。
②__________:副丞相。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_______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_______。
④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特点:①中央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使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______裁决(3)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________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秦朝的地方官制:郡县制(1)由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_____。
秦统一后,秦始皇据李斯的建议,在___________推行郡县制。
(2)内容:___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研究目标:
- 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点;
- 掌握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 理解古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研究内容:
1. 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点
- 了解文明的定义和内涵;
- 掌握文明的特点和要素。
2.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重点了解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3. 古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 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 探讨古代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任务:
1. 阅读教材第一章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 什么是文明?文明有哪些特点?
-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 古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完成教材第一章的课后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尝试与同学讨论以下问题:
- 你认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 对于你个人而言,古代文明的哪些特点和价值触动了你?
研究反思:
- 总结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分析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 思考个人对古代文明的态度和感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历史选修1 第2单元商鞅变法课标内容学习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管仲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改革事件在内的大事名称。
3.确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1.了解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主要内容。
2.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等特点。
3.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的意志。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3.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II【知识结构】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一)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3.阶级关系方面: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要求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一是“破”,即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井田和摧残奴隶制的上层建筑——世卿世禄制度。
这是变法的两大要害问题。
二是“立”,即维护、巩固新兴地主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既得利益和权利。
4.思想文化方面: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私学兴盛,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主张依法治国的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导学案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一人教版“新中国的中美外交关系”
导学案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中美关系:从“不得握手”到“跨洋握手”课标要求:1、了解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史实2、探讨中美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学习目标:1、回顾所学知识,能说出中美关系的相关史实;2、通过学习课本内容、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能设计相关的历史问题并形成初步答案;3、通过小组合作,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能分别写出中美日内瓦会议“不得握手”、尼克松“跨洋握手”的原因及影响。
学法建议:中美关系是新中国外交关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知识,既可以掌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情况,也有助于理解新中国外交的整体发展,也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
学好本课,首先要明确时空定位,提升历史时空观;还要结合世界格局、国内政治经济情况去理解外交变化;还要结合课本、材料提升“问题意识”设计问题的能力;当然还要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口头表达力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初期的中美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难点: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高考历史问题设计的基本设问1、背景、原因、条件2、内容、过程、特点3、影响、作用、意义4、比较、变化、趋势学习过程: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教辅《新坐标》P62、65的自主预习部分;2、根据材料、课文内容,自行设计日内瓦会议、尼克松访华的3个小问题。
课堂学习:一、中美关系:“不得握手”材料一: 1954年4月26日,新中国外交部长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问题)时,美国著名的冷战骑士、国务卿杜勒斯曾下令与会期间美国代表团,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
活动设计一:结合材料一、所学知识、视频内容,小组讨论并设计与“美国代表团,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相关的2个问题。
问题设计:•1.“不得握手”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怎样的状况?•2.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里有哪些表现?3、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这种状态大约持续到什么时候?课堂检测:(2016·江苏高考·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专题二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导学案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预习培训】1.用1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然后用10分钟时间依托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
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
2.预习中重点: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瓜分中国狂潮。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学习目标】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2. 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通过不平等条约具体内容的分析,指导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3.激情投入,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形成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自学引导】知识导学问题导引(一)国门洞开(军事手段)1、侵华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和。
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其理想的目标。
(2)当时的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未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2、侵华过程:(1)鸦片战争①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②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需与英国商定即。
③法、美等国在鸦片战争后趁火打劫,在中国取得了、、租地及居住、军舰“巡查贸易”等特权。
] ④影响:中国沦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①1856年,英、为扩大对华侵略,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完美版
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知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1)一切土地属于,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2)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 贡赋。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1)税制改革:公元前 594 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2)法律确认:秦国,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土地兼并问题 (1)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 分化。
(2)抑制兼并: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 田亩多寡收税。
(3)影响: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轻巧识记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主干梳理知识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①战国时期:首倡“重农抑商” 。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③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点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的“海禁”①原因: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②表现:明太祖开始实行“海禁” ,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继续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①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③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导学案:2.3《富国强兵的秦国》 含答案
《富国强兵的秦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2.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3.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局限性。
【学习方法】采取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学生可以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
【知识导学】A级(一)、商鞅之死原因:(1)根本原因:商鞅变法侵犯了______的利益,受到贵族的强烈抵制;(2)_________加深了旧贵族对商鞅的仇恨;(3)直接原因:_________去世。
秦惠文王即位.经过:公元前____年,商鞅被诬谋反,商鞅被迫反抗,兵败被杀。
结果:商鞅虽死,而__________,如“"、“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在他死后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
【思考探究】B级阅读材料:“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 商君列传》回答:司马迁认为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总结的准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因为(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2)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
【知识导学】A级(二)、商鞅变法评价进步性:(1)对秦国:总体评价:废除旧制度,创建_______________的新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_______和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具体表现:①政治:打击了__________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_________制度;②、经济:废除旧生产关系,确立________,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国力;③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2)对后世:________________.如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逐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专题六第1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导学案
高中历史《专题六第1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预习培训】用2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然后用15分钟时间依托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
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
【课标要求】通过古希腊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等史实,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制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分析希腊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比较中西方文明形成的不同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深刻体会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
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
【预习案】一、蔚蓝色的希腊(勾划出课前提示)1.地理环境(勾划出教材P102-103)(1)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东西方文明交汇(2)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航海条件。
2.经济活动(1)海外贸易:因耕地缺乏和土地资源贫瘠,积极发展,换回粮食。
(2)海外殖民:为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进行海外殖民活动。
3.政治活动:频繁的交往活动所形成的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利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1.城邦的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建立了许多城市国家,即。
2.城邦的特点(勾划出教材P103)(1)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但彼此间分离的同时,联系密切。
(2)民主政治①小国寡民的政治状况使得公民有较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②公民十分珍惜自身的政治权利,保卫城邦和建设国家的积极性高涨(3)商品经济发达:城邦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频繁(4)思想文化繁荣:城邦是希腊的文化中心,沉淀、吸纳、汇集了古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文化资源。
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专题八第3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学案(二)
高中历史《专题八第3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预习培训】1.利用20分钟时间根据导学案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扎实掌握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并完成知识框架构建和问题引导。
2利用剩余20分钟完成预习自测与探究案。
并记下预习中存在的疑问。
【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并分析各个时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原因,特征和历史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无产阶级斗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热情。
【预习案】一、革命前夜的“火星”1.垄断资本软弱(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具有浓厚的色彩。
(2)、表现:软弱的垄断资本在依靠沙皇政府对内压榨、对外扩张和瓜分世界,以便为其开辟国外市场,并对西欧资本有极大的依赖性。
2.社会矛盾尖锐(1)、国内:①、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使阶级矛盾尖锐。
②、俄罗斯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高压统治使民族矛盾尖锐。
(2)、国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1)、成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特点: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3)、影响: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革命迎来了新的曙光。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1.二月革命(1)背景:①1914年,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1917年国家局势日益恶化,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2)爆发:①过程: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得到士兵的支持。
②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主导地位。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全套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历史必修一的相关知识,包括世界历史的起源、古代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演变等内容。
通过研究,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背景;2. 掌握历史方法和思维方式;3. 培养对历史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5. 锻炼自主研究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时期的特点和重要发现;- 分析人类社会由群居到定居以及生产方式的变迁。
2. 单元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理解文明的概念与特征;- 掌握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 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3. 单元三: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了解希腊罗马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探讨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的特点;- 分析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原因和影响。
4. 单元四:中古世界的变与不变- 了解中古世界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掌握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分析中古世界的宗教与文化交流。
5. 单元五:明清的变与不变- 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重要事件;- 掌握明清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分析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老师通过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
2.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和背景。
3. 课外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和调查,深入了解某一历史事件,并进行汇报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将综合运用以下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随堂测验: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程度。
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重要事件;2.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研究要点1. 中国历史的起源和初期发展;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3. 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变革;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融合;5.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6.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国际影响;7.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展望。
四、教学方法和研究策略1.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扩大学生的历史阅读量,提高历史素养;3. 开展小组活动和课堂展示,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4. 利用多样化的资源,如影视资料、地图和文物等;5.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提问,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3. 课堂小组展示和报告评估;4. 学期末综合评价。
六、教学辅助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 影视资料和在线资源;3. 图表、地图和文物;4. 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
七、研究建议1. 认真阅读教材,了解和理解历史事件;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3. 做好课后作业和复,巩固所学知识;4. 利用辅助资源,扩大历史视野;5.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开展历史调查和研究。
八、其他注意事项1. 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历史事件;2.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培养历史思维;3. 不推崇盲目崇拜和错误归纳。
以上为《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的内容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认知。
祝学习进步!。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精品导学案:第5课
高中历史必修1导学案(人民版)编号: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时间:【专题二学习导读】1、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
2、注意联系世界形势,加深对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的认识。
3、注意将各次侵略战争联系起来,通过比较明确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的。
第5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重点】列举历次列强侵华战争、条约、政策的史实。
【难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生存带来的危害性的分析。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读课程标准,带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课文,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3、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课前预习案一、问题导学①什么叫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②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知识梳理(一)国门洞开1、鸦片战争⑴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⑵过程:时间起止⑶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定关税⑷影响:①社会性质变化②主要矛盾变化③革命任务变化④经济结构变化⑤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经过:(了解一下)3)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4)影响:政治上: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②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经济上:①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一、自主学习 (10 分钟 )
( 一) 目标呈现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二) 自学预检
1.约公元前 _______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2.禹年老时沿用____的惯例,选举继位人。
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
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______”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_________所取代。
3.分封制的内容
(1) 分封对象 : 周武王把 _______分别授予 ____、_____和 _________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 被封诸侯义务: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对周天子服从命令,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3) 被封诸侯权利 : 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 _______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
给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4.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____ 、 _____和 _____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实行了与 ____ 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 三 ) 问题发现与生成
我发现与生成的问题有:
;
二、教师精导 (20 分钟 )
( 四) 探究研讨
探究性问题:
1、如何评价分封制?(提示:从分封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方面思考)
2、宗法制起到了说明积极作用?
(五)互助展评
合作探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仍存在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
(六)自我小结
我的收获有:
三、达标拓展(10 分钟)
(七)当堂达标
1、 1.商朝在中央设立的参与商王决策的职位是()
A.相、史B.卜、祝 C .卿士、师D.相、卿士
2. 2 .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
B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朝统治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3.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的权利有哪些()
①镇守疆土②随从作战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⑤建立武装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 B .地域 C .信
仰 D .血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
材料二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
关系?
(2)材料二中揭示了什么重大历史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何在?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