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小城镇规划设计——以余家村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后重建村镇规划设计——以余家村为例
日期:2017年6月1日
摘要:
以“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背景下的雅安市南郊乡余家村灾后重建详细规划为实践,结合灾后重建理论、村庄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地理学,根据余家村灾前灾后的实际情况,归纳分析余家村灾后重建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难点,并总结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为川西山区灾后重建的村镇提供灾后重建的参考,给当地规划建设部门提供拓展思路的可能,从而达到近期指导应急灾后重建、远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以期为编制灾后重建村庄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字:灾后重建余家村村镇规划农业现代化
1前言
地震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力极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安全,已为我国各级党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技界也极其重视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震后修复工程的研究。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四川雅安、成都、乐山等32个县(市区),使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山区的农村,由于自然村落散布,交通不便,灾情复杂,损失更为惨重。
本文以作为雨城区参评“雅安市十大最美乡村”评选的南郊乡余家村为研究对象。
2理论分析
村镇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镇规划主要包括对农村建筑物的规划和对农村空间的合理利用等,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农村中所存在的诸多实体物质进行有效的整体划分,从而形成立体的视觉效果。目前,我国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的建设正在积极努力的筹备和发展,虽然在村镇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就能够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开展。
要想能够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村镇规划工作,名且了解村镇规划工作的内容,科学的对村镇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推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的指导,而村镇规划也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村镇规划的主要设施者就是政府,政府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指导村镇规划和建设。进行村镇规划,可以使得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同时可以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的发展。村镇规划有着全局性以及战略性的特点,其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质,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合理的对村镇进行规划,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我国目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了解到民意,依据民意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综合性的对村镇进行规划设计,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够满足民众的意愿。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积极的开展村镇规划,可以使得新农村建设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保质保量,从而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仅要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要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与之相适应,进而要求农村居民点的总体布局,村庄内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以及农村住宅的建设和环境的整治,应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城乡统筹体现在村庄规划中的要求,应该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统筹安排。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是从农业的产业特点出发,根据当地情况,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定时期的计划和安排。由于当前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而农村产业布局同样具有空间规律,村庄建设不仅需要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也需要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实质上,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的空间落实。
3实例分析
3.1村情概括
余家村位于周公河南
山脚,距雅安市区2.5公里。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34
户。雅安市第一家农家乐
“小桥流水”就起源于本村。
“4.20”地震之后成都市对
口援建余家村,全力组织实
施余家村,全力组织实施余家村“五个一”援建项目,旨在打造望山、见水、忆乡愁的田园美丽新村。
村庄:新建余家安置点57户农房,坚持形态、
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系统规划理念,按照“低楼层、紧凑型、地域风、微田园”的设计思路,全面提升整体规划。
整治:整治余家村安置点附近302户风貌,配套水电路、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提升规划区居民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亩,发展草莓、蓝莓等优势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重点推动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设施建设。
桥梁:新建一座长226米、宽7.5米的桥梁。
道路:新建一条长2600米、宽4.5米的外联道路。
3.2自然条件
自然风向以东南风为主,见图1。
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总体北西高东南低。地
处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三大断裂带交汇处,地
震活动相对较多。受高山岭谷切割和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控制,地质条件十分脆弱,成为暴雨、洪水、
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对多发区。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步、
热量充足。全年夜雨多、终年雾日少。由于境内地
质地貌复杂,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的区域性、过渡
性和复杂性特征突出。
3.3政府规划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成都市对口援建余家村“一桥、一路、一产业、一新村、一整治”项目。结合援建项目的整体实施,
余家村村支“两委”积极调图2
图1余家村规划图
整产业结构,加快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一年时间将余家村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乡村情趣,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表1“五个一”项目
项目具体内容
村庄余家村新村聚居点58户29栋农房
整治对余家村302户农房进行风貌整治
产业300亩高标准农田,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桥梁在周公河新建226米长桥梁
道路雨城区配套建设外联道路
按照“一村一产业、一季一特色”的思路,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引导农户入股土地成立“富余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成都“老农王”和“久森”公司合作建设草莓、蓝莓“双莓”基地
3.4供水情况
余家村有少数村民家庭安装了自来水。但由于自来水费用较贵,所以一般家庭采取自凿水井的方式获得生活用水。但不是每家每户周围都有可用的地下水,所以也有几家共用一个水井的情况,这就使得村民必须在家中设置储水池才能正常用水,使用过程中极为不方便,且有些村民在井水的安全性上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合格检验,安全性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而且长期使用地下水,也可能使地质遭到破坏,成年以往,可能会导致地质塌陷等严重问题,给村民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对于那些不能自凿井水的村户,他们通常采用运水的方式获得生活用水,但由于余家村道路宽度不足,大型车辆无法开进村内,导致运水困难,也增加了村民的日常工作量,各村民对此现象十分不满,需要重点关注。总之,余家村的用水情况十分严峻,急迫需要处理。
3.5道路规划
新建一座长226米、宽7.5米的桥梁替代了原有的宽约2米的吊桥,改变了余家村与外交联系的通道,同时新修一条长2600米、宽4.5米的外联道路,彻底改变了余家村的交通状况,大大提升了生活环境及生活水平。
图 3余家村灾前(后)桥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