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大讲义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大豆的形态特征(一)根和根瘤1. 根2. 根瘤3. 固氮(二)茎茎包括主茎和分枝。

主茎高度在50~100cm之间,矮者只有30cm,高者可达150cm。

直径在6~15mm之间。

主茎一般有12~20节。

大豆幼茎有绿色与紫色两种。

绿茎开白花,紫茎开紫花。

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将株型分为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三种。

(三)叶大豆叶有子叶、单叶、复叶之分。

子叶展开后约3d,随着上胚轴伸长,第二节上先出现2片单叶,第三节上出生一片三出复叶。

叶片寿命30~70d不等,下部叶寿命最短。

(四)花和花序大豆的花序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

一个花序上的花朵通常是簇生的,俗称花簇。

花冠为蝴蝶形,雄蕊共10枚。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不到1%。

(五)荚和种子大豆荚由子房发育而成。

荚的表皮被茸毛,个别品种无茸毛。

荚色有黄、灰褐、褐、深褐。

大豆荚粒数各品种有一定的稳定性。

每荚多含 2~3粒种子。

种子形状可分为圆形、卵圆形、长卵圆形、扁圆形等。

百粒重5g以下为极小粒种,5~9.9g为小粒种,10~14.9g为中小粒种,15~19.9g为中粒种,20~24.9g为中大粒种,25~29.9g为大粒种,30g以上为特大粒种。

子粒大小与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关。

胚由两片子叶、胚芽和胚轴组成。

二、大豆的结荚习性1. 无限结荚习性2. 有限结荚习性3. 亚有限结荚习性三、大豆的生长发育(一)大豆的一生1.子的萌发和出苗播种层温度稳定在10℃时,种子即可发芽。

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120%~140%的水分。

随着下胚轴伸长,子叶带着幼芽拱出地面。

子叶出土即为出苗。

2.幼苗生长子叶出土展开后,经过4~5d,原始真叶展开,已具有两个节。

真叶展开到第一复叶展平大约需10d。

此后,每隔3~4d出现一片复叶,出苗到分枝出现,叫做幼苗期。

3. 花芽分化早熟品种较早,晚熟品种较迟;无限性品种较早,有限性品种较迟。

4. 开花结荚大豆花蕾膨大到花朵开放需3~4d。

《大豆栽培学》课件

《大豆栽培学》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推动大豆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科学施肥
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可以减少化肥 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土壤肥力。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 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保 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05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富含蛋白质
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有助于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大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水资源消耗
大豆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 过度灌溉,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 的过度消耗,影响生态平衡。
农药残留
为了防治病虫害,大豆种植过程 中可能会使用农药,如果使用不 当或过量,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 标,影响食品安全。
大豆种植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就业
大豆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 资源,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
染色体数目
大豆的染色体数目为40条 ,属于四倍体植物。
遗传变异大
大豆的遗传变异较大,可 以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培 育出新的品种。
03
大豆栽培技术
选种与播种
选种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大豆 品种,确保种子质量,纯度高、发芽 率高。
播种
根据地区的气候特点,确定适宜的播 种时间,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采 用机械或人工播种,保持播种深度和 行距一致。
02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
大豆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04
根系特征
大豆的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 ,主根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 米以上,侧根横向扩展范围广

茎的特征
大豆的茎直立,木质化,表面 有棱纹,节间短,分枝多且密

第八章 大豆

第八章 大豆
(二) 我国大豆的分布
我国大豆种植分布很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 均有种植。以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最集中,东北 的黑、吉、辽三省和华北的豫、鲁、皖、苏、冀等 地,长期以来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域。全国次集中的 区域还有南北东西多个省区。
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
三、世界与中国大豆生产概况
(一) 世界大豆生产概况
作物栽培学
大豆脂肪酸(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flax acid) 对人体营养需要很重要,它与人体内的胆固醇结合后,可防血管硬 化。 多食用豆油可预防动脉血管硬化,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大豆含 丰富的维生素B1、B2、烟酸,可预防癞皮病、糙皮病、舌炎、唇炎、口角 炎等。 大豆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蔗糖和纤维素,淀粉含量极少,是糖尿病人 的理想食品。 大豆除蛋白质、油脂(oil/fat)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大豆低聚糖、大豆 卵磷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蛋白肽、大豆膳食纤维等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食用豆制品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作物栽培学
6、种子(seed)
大豆种子由子房内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 大豆的种子是由子叶、种皮和胚这三部分组 成。大豆肥厚的子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可供初期幼苗生长。
作物栽培学
黄皮大豆的经济价值最高。大豆 种皮颜色是种子内栅栏组织细胞 含有不同色素。
黄种皮和青种皮大豆的褐色素或黑色素,只限于脐内,因色 素多少而使脐色有浓淡区别。 大豆在鼓粒成熟期遇高温、干旱,会使硬实粒增多,播种后 不易出苗。
作物栽培学
二、大豆的类型
(一) 大豆的生长习性
大豆的生长习性主要指大豆的开花习性和结荚习性,即 茎上各部位不同的开花顺序及豆荚在茎上不同的分布状况。 1、开花习性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各类主要作物的基本栽培实践技能,了解各类主要作物的研究动态,为学生今后从事具体的农作物新品种栽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观察现象探索分析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观认识。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了解作物的起源和分类;3.掌握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了解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

【讲授内容】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作物的起源和分类3.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第二章小麦目的要求】1.了解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2.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掌握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4.掌握小麦的栽培技术。

讲授内容】1.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2.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4.小麦的栽培技术;5.北方小麦几种专项栽培技术。

第三章其它麦类作物目的要求】1.掌握大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2.掌握燕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3.掌握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4.掌握小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种植学》教课纲领课程编号: S1011101合用专业:合用于农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时:116学时教课时数:理论课学时数100 学时,实验课学时16 学时,实践课学时120 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主要解说作物种植学总论,侧重作物种植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拟订高产、优良、低耗的种植技术系统。

各论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备全面。

讲堂采纳启迪式,重点解说教材的重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种植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修业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种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即掌握在必定的生态条件下,充足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得作物最优良量、最正确产量和最高效益的种植理论和技术。

2、地位和任务作物种植学是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就和技术,说明各样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和生活条件的互相关系,综合研究农作物的种植理论和技术举措,实此刻作物高产、稳产、优良、低成本的目的。

3、整体要求经过该课程学习,要修业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质量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举措的原理、效应等理论,初步具备制定大面积作物生产的技术举措,进行实质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种植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课实践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课和实践教课相联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4、和其余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要求在修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种学等课程后开设此课程。

5、订正的依照本纲领订正主要依照2003 年拟订的本科生教课计划进行。

二、教课纲领内容第一章作物种植学总论1、教课目标:总论详尽论述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特征、产量和质量的形成过程,作物种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目的使学生认识“作物—环境—举措”三者的辨证关系,全面认识作物种植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使用科学。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品种改良
传统育种
通过选择优良性状的单株 或群体,经过多代自交和 选择,培育出新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 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提高 育种效率。
基因工程育种
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优 良性状的相关基因导入到 大豆中,培育出具有新性 状的大豆品种。
良种选育
良种选育的目标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 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寄生蜂、瓢虫等天敌昆虫以及枯 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 免产生药害和环境污染。
06
大豆的产量与品质
用光能、空间和养分。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大豆需肥 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等 肥料,促进大豆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减轻 危害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大豆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锈病
大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危害茎和豆荚。病斑初期 为黄褐色小斑点,后期会形成红褐色的隆起斑,并散发出 铁锈色粉末。
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豆粒,叶片受害后会出现褪绿 小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或褐色多角形斑,天气潮湿时, 叶背会生出灰白色霉层。
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侵染豆荚。病斑 初期为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长圆形,边缘褐色,中 央淡褐色或灰白色。
常见虫害
蚜虫
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会吸取大豆的汁液,导致叶片皱 缩、发黄,严重时会导致大豆减产。

大豆栽培PPT课件

大豆栽培PPT课件
47
2.青大豆
• 种皮为青色 • 青皮青仁大豆 • 青皮黄仁大豆
48
3.黑大豆
• 种皮为黑色 • 黑皮青仁大豆 • 黑皮黄仁大豆
49
• 褐色 • 棕色 • 赤色 • 杂色
4.其它色大豆
50
5.饲料豆(秣食豆)
• 一般籽粒较小 • 呈扁长椭圆形(肾脏形) • 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 • 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持续至今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对肉、蛋类食品及食用油的需求不断 上升,大豆油和豆粕的消费量迅速上升。 • 2001年我国生产大豆1690万吨,同年进口 大豆1638万吨。
17
进口量(万吨)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份
大豆栽培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概 述
3
一、起源与传播
4
(一) 名称
• 中文名:大豆 • 别称:黄豆、黑豆 • 古称:菽,秦、汉后称大豆 • 英文名:Soybean,Soy • 学名: Glycine max (L.) Merrill • 分类: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 • 五谷:“黍、稷、稻、粱、菽”
51
(三)、按生育期分
黄 淮 海 春 大 豆 黄 淮 海 夏 大 豆
极 早 熟 <100
<90
中 早 熟 101~ 110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学中许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一、作物栽培学的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作物栽培学是一门面向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是非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通过对作物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知识点。

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先进实用的高产优质栽培理论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作物生产现状2、作物的概念,指栽培植物中最主要的、最常见的、在大田里栽培的、种植规模较大的几十种植物。

全世界作物大约有90种,我国大约有50种。

3、作物的分类栽培学对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是按作物的用途,结合植物学系统,将作物分为三大部分,八大类别。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及饲料作物。

4、作物的产量①作物的产量概念:栽培农作物的目的是获取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

所谓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育期间所生产和积累的干物质总量,叫做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是指做为栽培目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作物的经济产量是作物生物产量的一部分。

②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作物的产量(经济产量)可以分解为几个产量构成因素。

作物的种类不同,其产量构成因素也不相同。

例如,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平均粒重三个因素。

作物产量因素之间除了互相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补偿的有力。

5、作物群体(1)作物群体的概念:作物群体是指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

一种作物组成的个体群体是单作群体,两各或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个体群体是复合群体。

大豆栽培课件2——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大豆栽培课件2——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花芽分化特点
大豆出苗后25~35天开始花芽分化,复叶出现 2~3片之后,主茎基部的第一、二节首先有枝 芽分化,条件适宜就形成分枝,上部腋芽成为 花芽。下部分枝多且粗壮,有利增加单株产量。 花芽分化期,植株生长快,叶片数迅速增加, 植株高度可达成株的 l/2,主茎变粗,分枝形 成,根系继续扩大。营养生长越来越旺盛,同 时大量花器不断分化和形成。
蔓生型
主茎细而长, 分枝发达, 主茎和分枝 的粗、细、 长、短区别 不明显,植 株上部具有 明显的缠绕 性或匍匐性, 叶片和种子 均较小,多 为无限结荚 习性,在系 统发育上近 原始类型, 抗逆性强, 不耐水、肥, 产量较低。
半蔓生型
主茎较粗,茎的上部细而有时缠绕, 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缠绕性较强, 在土壤瘠薄,水、肥不足时,就直 立不倒,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属此类。
根瘤形成过程图示
A:由根毛侵入
B:根瘤菌由表皮侵 入,形成感染线, 向皮层细胞内延伸
rh—根毛 ep—表层 细胞 c—厚膜细胞层 it—感染线
C:根瘤的内部构造 c—根的木栓形成层
p原形成层 v—维管 束 s—厚膜细胞层 oc—根瘤的木栓形 成层 im—内部形成 层 b—含类菌体的 细胞组织
直立型
• 落荚:自子房膨大 至豆荚成熟以前的 脱落。
⒈大豆花荚脱落的规律
• ⑴花蕾脱落少,占10%;花荚脱落多,占90%。 • ⑵无限、亚有限落花较多,有限落荚较多。 • ⑶早期发育的花脱落较少,后期花脱落较多 。 • ⑷有限习性的脱落,多出现在初花后20-25天,无
限习性的脱落多出现在初花后30-35天。 • ⑸脱落的先后顺序与开花顺序一致。 • ⑹落蕾多发生在花轴末端,落花多发生在开花后
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 科,大豆属。别名黄豆。

大豆栽培课件

大豆栽培课件

品种类型 无限亚有限 无限有限 有限为主 有限
有限
1.4 大豆的化学成分(1)
(一)大豆的一般成分
蛋白质(约为40% )、脂肪(20%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物 大豆蛋白是资源丰富和品质优良的植物性蛋白源。大豆所含的氨基酸组
份齐全,特别是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还含有丰富的不饱 和脂肪酸和20余种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含胆固醇。
右的栽培历史 ②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进化而来,野生大豆在我国的
分布及其广泛; ③大豆起源地:有东北起源说;多数中外学者认为:
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应是大豆的起源中心
1.1 大豆的起源、传播、进化与分类(2)
2)传播
①从商周到秦汉时期,大豆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粮食之一; ②战国时期燕国、齐国把大豆传入了与其毗邻的朝鲜;西汉时期大 豆可能被传到了日本(亚洲) ③1740年法国传教士将中国大豆引至巴黎试种,1790年,英国皇家 植物园首次试种大豆(欧洲) ④1765年,东印度公司海员S.鲍文(Bowen)将中国大豆带到美国佐 治亚州;1770年,美国驻法大使B.富兰克林(Franklin)第二个把 大豆由法国引入美国费城; ⑤1882年大豆被引到巴西试种;现在大豆已在世界50多个国家广为 栽培
易透水 紫或白色 大而宽 草黄淡褐 不易开裂 无限~有限
短宽
叶大小 茎秆
生长习性 主茎优势 短日照性 抗逆性 抗旱性 蛋白含量 油分含量 油分碘价
小叶为主 细
极度蔓生 不明显
强 强 较弱 较高 较低 较高
大~小 粗
直立为主 明显 弱 弱
有些较强 较低 较高 较低
1.1 大豆的起源、传播、进化与分类(5)
在20世纪以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大豆的国家, 东北的大豆饮誉全球,有“大豆王国”之称。自50年 代以来,许多国家竞相种植,1978年美国大豆产量已 超过我国5倍以上,此外巴西、墨西哥等国大豆生产也 发展很快,而我国大豆产量远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作物栽培学大豆教案(1-2节)

作物栽培学大豆教案(1-2节)
1.2.4大豆低产的原因
1.3大豆的品质
1.3.1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
1.3.2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因素
第五节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
1大豆的轮作倒茬
1.1轮作倒茬增产的原因
1.2主要的轮作方式
2播前整地
3科学施肥
3.1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3.2施肥的方式
4合理灌溉
4.1需水规律
4.2灌溉方式
5高质量播种技术
5.1种子处理
5.2适期早播
5.3合理密植
6.田间管理技术
6.1查苗补种
6.2间苗定苗
6.3中耕培土
6.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6.5防治病虫草害
7.科学收获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穿插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进程
1、点名。3分钟
2、简要回顾上两节所学内容,并提问。3分钟
3、组织学生讨论。4分钟
《作物栽培学》大豆教案(1-2节)
课程名称
作物栽培学
章节
第八章大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大豆高产的条件
章节分析
重点
1、我国的大豆分布
2、大豆的生物学器官
难点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
关键点
大豆栽培种的形态特点、产量特性及对环境要求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大豆的重要用途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2.1脱落原因
2.2.2防治脱落的途径
第三节大豆高产的条件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对土壤的要求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
2学时

第五章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章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大豆的茎
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又可将株型分为 主茎型 中间型 分枝型
3.大豆叶片
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叶分为:
子叶 单叶 豆瓣 在第二节上先出现2片对生单叶
大 豆 的 叶
复叶
第三节上出生—片复叶
复叶有托叶、叶柄、三片小叶组成
复叶
单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叶
4.大豆的花
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自花授粉 按花轴(花序的主轴)长短分为三种类型
并进期 ④开花期,自开花始到开花终(鼓粒);
生殖 ⑤结荚鼓粒期,自终花后到黄叶之前; 生长 ⑥成熟期,自黄叶开始到完全成熟。
大豆花荚脱落
(二)大豆的花荚脱落 1.花荚脱落的一般现象
(1)从解剖学上讲,由于在花柄基部形成离层而引起的 ;落花 落荚主要发生在受精作用之后 (2)内源激素变化讲,主要是内源激素的复杂及不平衡造成 的。 落花率最高,占40%左右,落荚率次之,约占35%左右,
茎(坚韧、粗硬) 主茎 分枝 胚轴
茎 和 分 枝
由节和节间组成,第一节叫子叶节,第二节是单 叶节,以后各节是复叶节。 叶的腹部有腋芽:上部 花芽 下部 分枝 分枝又分: 一级分枝 二级分枝
大豆的茎
有绿色与紫色两种。绿茎开白花,紫茎开紫花。 茎上生茸毛 。
根据主茎生长形态,大豆可分为: 蔓生型 野生大豆 半直立型 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 直立型 有限结荚习性的中早熟品种
第三章
大豆栽培技 术
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形态结构 1.根和根瘤 主根 直根系 胚根
大 豆 形 态 结 构
侧根(支根) 中柱鞘 根毛 外突的表皮细胞,寿命短 根的生长:先横向生长,再垂直向下,呈钟罩形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教案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教案

第一节概述一、大豆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大豆作为主食营养价值很高每斤大豆产热量为2055千卡,同量的小米产热量为1810千卡,小麦面粉为1780千卡,稻米l745千卡。

大豆蛋白质含量几乎高于所有其他粮食作物,而且质量好。

大豆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全,特别是大豆蛋白质中含赖氨酸多,大豆蛋白属于“全价蛋白”,易被吸收。

如以标志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生理价”表未,小米蛋白质的生理价是57,玉米蛋白质是60,而大豆蛋白质为65。

若以40%玉米面、40%小米面和20%大豆粉混食,可使食物中氨基酸互相补充,从而使“生理价”提高到73。

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盐,钙的含量比小麦高12倍,磷比小麦高2倍,铁比小麦高2.6倍。

这些矿物盐是保证人们正常神经和筋肉活动、骨胳形成以及碳水化含物代谢所不可缺少的。

大豆除维生素C含量较少外,其他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维生素B族含量特别高,对防止脂肪肝和肝萎缩硬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大豆所含碳永化合物与禾谷类不同,其淀粉含量很少,主耍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纤维素,因此大豆可作为宜食低淀粉食物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大豆价值可与肉、鱼、蛋等食物相媲美,是能代替动物性食物的植物产品。

大豆作为我国人民主副食对增进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大豆含油量虽然不及其他油料作物,但大豆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大豆油约占植物油总产量的1/6。

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

大豆总产量的1/4用于榨油,长期以来大豆油是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主要食油。

动物油、蛋黄、奶油含胆固醇较多。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胆固醇渗入到动脉血里凝集成微粒团;逐渐形成不透明的粥样症结即粥样硬化,进而发晨成血管硬化、心脏病、风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严重疾病。

大豆油只含有脂醇而没有胆固醇,因此大豆可代替肉类,防止血管硬化。

3.大豆是良好的饲料随着养猪、养鸡等畜牧业的发展,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将越来越重要。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大豆(各论)(教案).doc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大豆(各论)(教案).doc

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 1大豆的分类2. 1. 1大豆的植物学分类1.野生种我国各地均冇发现,为一年生攀缘性植物。

2.栽培种大圆叶;粗壮直立少分枝;大圆黄豆;短LI性弱,脂肪含量高。

3.中间类型(半栽培种)如东北、华北的秣食豆。

2. 1. 2按栽培区域进行分类1. 2. 3. 4.春大豆型夏大豆型秋大豆型冬大豆型短日性弱。

短日性较强。

短日性极强。

冬大豆型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短LI性较弱。

2. 1.1. 2. 3.3按生长习性分类无限生长习性冇限生长习性亚冇限生长习性大豆的植物学性状2. 22. 2. 1根系大豆的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瘤组成根瘤。

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 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图51)。

侵入线不断地延伸,直到根的内皮层。

根的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受到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产生大量的皮层细胞,从而使该处的组织膨大,最后形成根瘤。

2. 2. 2茎大豆的茎包括主茎和分枝。

,一般主茎冇14・16节。

幼茎冇绿色和紫色两种。

其株型分为3类: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

2. 2. 3叶大豆的叶有4种不同类型,即了叶、第1对真叶(单叶)、三出复叶和先出叶。

2. 2. 4花大豆的花着生在叶腋间及茎的顶端,成总状花序。

花为蝶形花花的颜色有白色和紫色,花色是品种的垂要特征。

2. 2. 5荚荚的表皮被茸毛,荚色冇草黄、灰褐、褐等色。

豆荚形状分直形、弯镰形和弯曲程度不同的中间形。

每荚冇种了1-4粒,个别的5粒。

2. 2. 6种子形状分为球形、椭闘形、长椭圆形和扁闘形4种。

种了颜色可分为黄色、青色、褐色、黑色以及双色等。

2. 3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了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

可分为以下6个生育时期。

2. 3. 1种子萌发和出苗期当胚根伸长到与种了等长时,称发芽。

当了叶展开时称出苗。

条件适宜,播种后4-6d 即可出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幼苗期以根系生长为中心。
单叶期
未接种
接种
经过根瘤菌拌种的大豆(右)和未经过拌种的大豆
3. 花芽分化期
▪自花芽分化至开花之前叫花芽分化期,此时分枝也生长,因 此又称分枝期。 ▪大豆主茎下部节位腋芽多形成分枝,中上部发育成花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 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根 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固 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 用。
4.开花期结荚期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始花期净同化率在全生育期最 高。 ▪大豆开花期的生育特点是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逐渐转变为生殖生长为主,是大豆一生中生育最旺盛, 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生长量占全生育期的50%。 ▪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5.结荚鼓粒期
▪把豆荚中子粒显著突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称 为鼓粒期。 ▪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已经再分配和再利用,光合产 物和矿质营养,向籽粒转移。成熟期光合产物全部输 送给豆荚。 ▪根系吸收能力大大下降。 ▪生育速度逐渐缓慢,最后完全停止,进入黄熟期, 种子含水量迅速下降到17%左右。 ▪种子变硬呈现固有的性状、大小和色泽,荚亦呈固 有颜色,就为成熟。
单叶期
2. 幼苗期
▪从出苗到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 ,称为幼 苗期,约20~25天。
▪大豆子叶出土后,茎叶继续伸长。 ——子叶出土后约一周即长出第一对真叶(单叶) ,即进入单叶期; ——经5-6天,第一片复叶展开时,称三叶期; ——以后大约间隔4-5天出现一片复叶,第三片 复叶展开时,即为五叶期。五叶期大豆开始进入 分枝和花芽分化阶段。
(直根系)
4. 花:着生于叶腋和茎顶端,花序有长有短, 长的可达10-40朵花,短的只有3-10朵。 是典型的蝶形花,由萼片、花萼、花冠、雄蕊 和雌蕊组成。雄蕊10枚,雌蕊1枚。
5.荚:大豆荚由子房发育而成,每荚有种子1~4 粒。 6.种子:大豆种子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大豆 种子形状分为球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扁圆形4 种。
第二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精品jing
大豆品种依皮色分: 黄大豆、青大豆、黑 大豆、褐大豆等类型, 其中以黄大豆栽培最 普遍,故大豆又俗称 黄豆。
普通黄大豆
圆粒黄大豆
大豆 品种类型
大粒黑大豆
小粒黑大豆
青皮(绿皮)大豆 野生大豆
结荚习性
无 限 型
亚 有 限
有 限 型

大豆品种依开花结荚习性分三种类型:无限开花结 荚习性、有限开花结荚习性、亚有限开花结荚习性
1.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期
▪从播种到幼苗出土是大豆的萌发期,包括发芽和 出苗过程。 ▪大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根(胚根〉开始生 长并突破种皮即为发芽;之后由于下胚轴迅速伸 长,将子叶及胚芽顶出土表,即为出苗0-25℃,最低为1012℃,最高为35℃。不同 品种类型对温度的要求有所 差异,春大豆能在较低的温 度下萌发,秋大豆则需要较 高温度。
毛豆,日本称枝豆,是结荚鼓粒期收获的大豆栽培类型
剥毛豆机械作业
6. 成熟期
▪从黄叶出现开始到完全成熟为大豆的成熟 期,历时10天左右,其间经历黄熟期、生 理成熟期和完熟期。 ▪大豆鼓粒期结束出现黄叶后,荚壳和籽粒 也逐渐由绿转黄,即为黄熟期。 ▪当籽粒的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限度,含水 率大幅度下降至18 -20%,籽粒“归圆”, 即为大豆的生理成熟期。 ▪当大豆植株叶片完全脱落,茎、荚干枯, 手摇有响声,即为完熟期。
亚 有 限 型
无限结荚
有限结荚
亚有限结荚
二、大豆的形态特征
1.根系: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瘤组成 。
2.茎:茎上有节,一般主茎有14~16个节。 茎的颜色有绿色和紫色。根据大豆主茎上的 分枝多少,株型分为3类:主茎型、中间型、 分枝型。
3.叶:有3种不同类型,即子叶、第一对真叶 (单叶)、三出复叶。
花芽分化期
这一时期是决定大豆整个生育过程生长强弱、分枝多少 、开花数量多少的关键时期,对产量有很大影响。
栽培上要求适度的繁茂,生长过旺易招致徒 长;生长不旺则易造成营养生长不足,产量 潜力低。 ▪这时期除了充足适宜的土壤养分、水分供 应外,光照条件也极为重要。花芽分化花要芽求分化期 一定的连续不断的黑暗条件。引种大豆品种 时要特别注意。
无限结荚习性
▪花簇轴很短。主茎和分枝的顶端无明显的花簇,顶端生长
点无限性生长。条件适宜,茎可生长很高。结荚分散,多数
在植株中、下部,顶端仅有1-2个小荚,甚至没有荚,多数
荚在植株的中部、中下部。
▪始花期早,花期较长,花期一般30-40天。
▪开花顺序由下向上,由内向外。
▪茎秆尖削,分枝细长而坚韧,但节间长,植株高,
1正在开的花、 2旗瓣、3翼瓣 4龙骨瓣、5雄蕊、6雌蕊
二 三、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
大豆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大豆的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大豆的生育时期:是指大豆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出现 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大豆的一生,大致分为6个时期: 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 结荚鼓粒期、成熟期。
易倒伏。
▪对肥力反应迟钝。适应力较强,适合生育季节短

的地区种植,产量比较稳定。


有限结荚习性
▪花簇轴长,开花后不久,主茎顶端形成一簇花后茎即停止生 长。豆荚多分布于植株中、上部。 ▪始花期较晚,花期较短。花多集中于15-20天内开放 ▪开花顺序是由中上部开始,逐渐向上、下端。 ▪主茎粗,节间短,叶柄长,叶片肥大,对肥水敏感,一般在 肥水充足条件下,此类品种生长旺盛,不易倒伏,适于在生育 季节较长的地区栽培。 ▪在不同年份,产量变化较大,稳产性较差。
有 限
亚有限结荚习性
▪结荚习性介于无限和有限结荚习性之间,而偏于无限结荚 习性。开花顺序由下而上。 ▪顶芽分化时若植株旺盛生长期,即形成有限结荚习性,顶 端叶大、花多、荚多。否则,当顶芽分化时植株处于老龄阶 段,则形成无限结荚习性,顶端叶小、花稀、荚少。 ▪主茎较发达,分枝性较差,主茎结荚较多。 ▪与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相比要求水肥条件比较高, 如生产水平较高,生产潜力高。
▪水分:大豆萌发快慢与土壤 湿度有关。因为大豆种子蛋白 质、油脂含量高,吸胀力强, 须在吸足本身重量的100150%水分后才能发芽。土壤 水分较多时,种子吸水快,萌 发也快;但土壤水分过多时, 往往造成通气不良,也不利于 正常发芽。
▪此外,由于大豆子叶出土,顶土力不强 ,要求土壤松碎,盖种不宜过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