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背影》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作者
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一 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 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 文作家。1948年,朱自清患严重的 胃病。6月18日,他在《抗议美国 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上签字。8月12日,朱自清因胃 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
朱自清
毛泽东则在文章《别了,司 徒雷登》中说朱自清是不吃 美国救济粮饿死的。主要作 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 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 春》《荷塘月色》《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等。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 19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 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 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人反帝反封 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 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 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 “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 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积累词语
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后向后任交代情况。本文指 失业。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 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的样子。
积累词语
迂( yū)腐: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 另意“迂回”,曲折、绕远。
背影
朱自清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 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 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2. 体会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 题立意、精选材料、详略得当、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2. 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 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归纳升华,把握情感
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第2、3自然 段,看一看是怎样的背景。
3. 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第二次
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Biblioteka Baidu得那么详细具体呢?
最能反映出父亲 对儿子的爱。
下面试着读一读,看怎样读能读出那种深挚的 爱子之情来。可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来考虑。 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一个读得最好的来展示,再来看 一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我们的父母都为我们买过水果,可是能够感动 得流下眼泪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文中父亲的背影 为什么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 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 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 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 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 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 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 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 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朗读《儿子眼中的父亲》。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 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 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 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 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听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虽亲近如父子, 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 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 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第一层次: 交代父子分别时 的家境。
第二层次: 送行前父亲的细 心关照。
第三层次: 送行时看到父亲 的背影。
01
02
03
熟读课文,品读细节
1.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
“背影”
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本文有几处 写了“背影”?
四处
这四处“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 不同的特点?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另说为1927年(见季镇 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 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 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 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 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 实。”(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问)唯 其“写实”,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蹒跚( pán shān ):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 tuí)唐:精神萎靡,意气消沉。 琐屑(xiè):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 yíng):光洁透明。
朗读课文 1. 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1)
开篇寄思
(2)
往事回忆
(3)
结尾怀念
2. 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 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时,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2. 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 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 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 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2)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 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 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 具丰富的内涵。(3)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 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