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防治技术(系统方法)
治蝗灾的措施
治蝗灾的措施引言蝗灾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作物和生态系统的灾害。
当蝗虫数量过多时,它们会迅速吞食农作物和植被,给农民和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农作物和生态平衡,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蝗灾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治蝗灾的一些有效措施。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蝗灾的方法。
其中,天敌和寄生虫是最常用的生物控制蝗灾的方式。
天敌:一些食肉昆虫,如寒蝉、蝗螂和蜻蜓,被广泛应用于蝗灾控制。
这些昆虫以蝗虫作为食物,能够有效地减少蝗虫的数量。
寄生虫:某些昆虫和微生物可以寄生于蝗虫体内,破坏其内部组织和生理功能,从而控制蝗虫的繁殖和生存。
例如,埃及伊甸园穿孔蜂可以在蝗虫体内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会寄生于蝗虫体内,最终导致蝗虫死亡。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控制蝗灾的方法。
将特定的农药喷洒在受影响的农田或草地上,可以有效地杀死蝗虫,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对非目标昆虫和植物造成伤害。
其次,蝗虫对农药可能产生抗性,导致农药的使用效果降低。
因此,化学防治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使用,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准则。
3.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来减少蝗灾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化防治措施:•合理种植时间:选择适合地区气候条件和蝗虫活动规律的种植时间,减少蝗虫对农作物的侵害。
•轮作休耕:通过合理轮作和休耕,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蝗虫的滋生。
•清除杂草:蝗虫常常在杂草中繁殖和滋生,及时清除杂草可以减少蝗虫的数量。
•用防护网覆盖农田:在蝗灾多发地区,可以使用防护网覆盖农田,阻止蝗虫的侵入。
4.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机械或其他物理手段来控制蝗灾的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振动器:振动器可以在农田周围设置,通过振动地面来驱赶、阻挡蝗虫,减少其进入农田的可能性。
•光线干扰:蝗虫对强光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在夜间使用强光源干扰蝗虫的飞行和活动。
蝗虫治理方法
蝗虫治理方法
蝗虫,这些小小的家伙有时候可真是让人头疼啊!它们一旦大量出现,那对农作物的危害简直难以估量。
但别担心,我们有办法对付它们!
咱可以从它们的生活习性入手啊。
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善农田的小气候来让它们不太舒服呢?比如合理灌溉,增加湿度,这就好比给它们的生存环境来个小小的“颠覆”。
再说说生物防治,这可是个厉害的手段呢!引入蝗虫的天敌,像那些爱吃蝗虫的鸟类,让它们来帮我们解决问题,这不就像是请了一群厉害的“保镖”吗?还有啊,利用微生物制剂来对付蝗虫也不错呀,就像给它们施了一个特殊的“魔法”,让它们生病或者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措施呢。
比如设置防虫网,就像是给农田罩上了一层保护罩,让蝗虫进不来。
或者使用诱捕器,把它们吸引过来再抓住它们,这多有意思呀!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那当然啦!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就一定能看到效果。
想想看,如果我们任由蝗虫肆虐,那我们的粮食不就都遭殃了吗?我们的饭碗还能有保障吗?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这些小家伙毁掉吗?肯定不能啊!所以,积极行动起来,用各种方法去治理蝗虫,让我们的农田重新焕发生机,让我们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也是我们一定能做到的!。
蝗虫灾措施
蝗虫灾措施简介蝗虫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自然灾害。
蝗虫是一种有翅膀和强大飞行能力的昆虫,它们以植物为食,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形成蝗虫群体,对农田和草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应对蝗虫灾害,各国普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监测预警、防治控制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这些蝗虫灾措施。
1. 监测预警蝗虫灾害监测预警是蝗虫防治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监测蝗虫种群的状况和迁飞动态,及时发现蝗虫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监测蝗虫的方法包括地面监测和空中监测两种。
•地面监测:地面监测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蝗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来进行。
常见的方法包括蝗虫成虫的手动捕捞和统计,以及通过设置蝗虫诱集器进行监测。
这些监测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是监测范围有限,不能对大面积的蝗虫群体进行全面监测。
•空中监测:空中监测采用飞机或卫星等载具进行,可以对大面积的蝗虫群体进行快速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空中监测,可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蝗虫分布和数量情况,为灾后的防治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空中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蝗虫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2. 防治控制蝗虫灾害的防治控制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昆虫杀虫剂对蝗虫进行灭杀的方法。
常见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等。
化学防治方法操作简单,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蝗虫数量,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蝗虫的天敌和寄生虫等天然生物阻击或控制蝗虫数量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引入天敌、放飞寄生虫和利用昆虫病毒等。
生物防治方法相对环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但是操作复杂,效果较慢且受天气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防治蝗虫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防治措施包括利用网、围挡等物理屏障阻止蝗虫入侵,以及利用红外线、声波等技术对蝗虫进行驱赶。
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
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蝗灾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治蝗方法往往是使用农药和化学药剂,但这些方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例如,在非洲,人们利用一种叫做“蝗虫天敌”的昆虫来控制蝗虫的繁殖。
这种天敌是一种寄生虫,能够寄生在蝗虫体内,从而控制其繁殖。
此外,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用来控制蝗虫,例如细菌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喷洒或直接添加到土壤中的方式来控制蝗虫的繁殖。
二、植物防治植物防治是指利用草本、树木和其他植物的化学物质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也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例如,在非洲,人们利用一种叫做“尼尔树”的植物来控制蝗虫。
这种植物含有一种叫做“尼尔甲酸”的化学物质,可以抑制蝗虫的繁殖。
此外,还有一些草本植物和树木可以用来控制蝗虫,例如茶树、苦楝树等。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也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例如,在非洲,人们利用一种叫做“蝗虫拍”的工具来控制蝗虫。
这种工具是一种类似于网球拍的工具,可以将蝗虫打死。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手段可以用来控制蝗虫,例如利用灯光、声音和气味等来干扰蝗虫的繁殖。
四、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指利用人类文化和传统习俗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和工具,也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例如,在非洲,人们利用一种叫做“唱蝗歌”的传统习俗来控制蝗虫。
这种习俗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人们在唱歌的同时用大声喊叫和拍打的方式驱赶蝗虫。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可以用来控制蝗虫,例如祭祀和舞蹈等。
总之,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蝗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药剂和工具。
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
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加剧,蝗灾成为了全球共同的难题。
传统
的防治方法往往依赖化学杀虫剂和农药,虽然效果显著,但会对环境
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探寻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是千百年来
人类不断探索的终极目标。
一、天敌防治法
天敌防治法即在农作物周围的森林、林缘带、草丛中增加天敌种群的
密度,通过天敌的捕食、寄生或寄生促进捕食等方式,控制蝗虫种群
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对环境友好,能够保护
农作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诱杀剂防治法
诱杀剂防治法即通过在适宜的场所布置蝗虫诱杀饵料或其他可诱杀蝗
虫的物质,吸引蝗虫并使其死亡。
这种方法无需大面积喷洒农药,对
人畜无害,既环保又具有可操作性。
三、生物农药防治法
生物农药防治法是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农药,其主要成分来自自然界
的微生物、植物等物质。
这种方法无毒无害,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无害,与化学农药相比更具有可持续性。
四、生态修复防治法
生态修复防治法即利用土地治理和植被修复等手段,恢复蝗虫的天敌和栖息地等自然条件,从而改善环境和地表的生态环境。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总之,既能治蝗又环保的方法是在保护农作物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方法,从而打赢这场全球共同的战争。
治理蝗虫的有效方法
治理蝗虫的有效方法
有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生物防治啦。
你知道不,有些小动物可是蝗虫的天敌呢。
像青蛙,那可是捕虫小能手。
在有蝗虫的地方,要是能多些青蛙,蝗虫肯定不敢太嚣张。
咱们可以想办法保护青蛙的栖息地,让青蛙能在那安安稳稳地住下,这样青蛙就能大口大口吃蝗虫啦。
还有鸟类,好多小鸟也爱吃蝗虫。
要是能吸引鸟儿们到有蝗虫的地里来,就像给蝗虫布下了一个空中天网。
再说说诱捕法吧。
可以做一些简单又有趣的陷阱来抓蝗虫。
比如说,用个大网子,在网子里放一些蝗虫爱吃的东西,像嫩嫩的草叶之类的。
蝗虫闻到香味就会往网子里钻,然后就被逮住啦。
这就像是给蝗虫设了个美食陷阱,它们傻乎乎地就上钩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利用蝗虫的习性。
蝗虫喜欢成群结队,咱们可以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一些障碍物。
比如说弄些高高的栅栏之类的,让蝗虫群不好通过。
这就像给它们的行军路线设置了路障,打乱它们的节奏。
现在科技也很发达啦,有些地方会用一些环保型的农药。
不过这农药可得小心使用呢,不能对土地和其他小动物造成伤害。
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去调配,就像给土地和庄稼做一个精准的防护。
其实治理蝗虫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呢。
农民伯伯们要多观察自己的田地,发现蝗虫的踪迹就赶紧采取措施。
咱们普通人要是看到有破坏蝗虫天敌栖息地的行为,也要去阻止。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蝗虫这个小坏蛋就不会那么容易得逞啦。
宝子们,让我们一起守护好咱们的庄稼和土地,不让蝗虫来捣乱。
蝗虫综合治理的技术
蝗虫综合治理的技术对于农田中的蝗虫,我们要选择多种的治理技术,下面我们来此技术做以下几点介绍:一、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也可以认为是生态治理,主要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1、减少蝗虫的食物源。
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
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
二、生物防治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种:(一)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二)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蝗虫;(三)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1、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
蝗虫的天敌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鸟、真菌、病毒、线虫、捕食性的甲虫、寄生性的蜂类、寄生蝇类等。
蚂蚁、步甲、芫青、雏蜂虻、食虫虻等都是蝗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
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当地的蝗虫天敌,对于控制蝗虫有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消灭很大一部分蝗虫,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灾的爆发,除非由于某些原因,蝗虫的天敌没有能力控制下蝗虫则大爆发。
2、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生物农药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和印楝素。
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专性的、只有单个细胞的原生动物。
蝗虫取食了有微孢子虫的食物后,就可以引起蝗虫得微孢子虫病。
绿僵菌是蝗虫的病原真菌。
蝗虫接触了该真菌后,真菌就可穿透蝗虫的皮肤(体壁),进入到蝗虫的体内繁殖,或是产生的毒素,或是菌丝长满蝗虫体内使蝗虫死亡。
印楝素是从一种叫做印楝的树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属于植物源杀虫剂。
3、生物防治是牧鸡、牧鸭治蝗。
牧鸡、牧鸭治蝗就是养鸡、养鸭来吃蝗虫,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
在有些地区,可以饲养鸡或鸭,在蝗虫发生时,释放到田间,捕食蝗虫。
三、化学防治方法很多化学农药都可以用于防治蝗虫,目前用于防治蝗虫主要有机磷类农药的马拉硫磷、敌敌畏;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绿氰菊酯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卡死克等。
蝗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蝗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蝗虫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农业害虫,常常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蝗虫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蝗虫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蝗虫以植物为食,大量蝗虫出现时会给农作物造成严重的食害。
它们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吞食农田中的庄稼,尤其喜欢食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其次,蝗虫还会对农作物进行机械性破坏,如撕咬叶片、啃食茎秆等,进一步加剧农作物的减产。
此外,蝗虫还会带来病原体,传播病害,加重农作物的病害发生。
为了有效防治蝗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蝗虫监测网,定期检查农田和周边地区的蝗虫情况,及时发现蝗虫的出现并进行预警,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措施。
蝗虫喜欢繁殖在干旱、荒地等环境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农田湿润、清除杂草、加强土壤保育等措施,改善农田环境,减少蝗虫的繁殖条件。
此外,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增加农田的多样性,也可以减少蝗虫的危害。
再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蝗虫的天敌,如鸟类、蜻蜓、蜘蛛等,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蝗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释放寄生虫、捕食虫等天敌,对蝗虫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最后,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当蝗虫数量较大且无法通过其他措施控制时,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农药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农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蝗虫的危害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环境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蝗虫的危害。
在实际防治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作物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作物,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的蝗虫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业损失。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免受蝗虫的侵害。
防范蝗灾措施
防范蝗灾措施概述蝗灾是指大规模的蝗虫入侵农田,给农业产生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范蝗灾的发生,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 监测和预测蝗灾的防治首先需要对蝗虫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和预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 •使用昆虫诱集灯、飘翻虫虫网、蝗虫伞等设备进行蝗虫监测。
•建立蝗虫监测站点,定期收集和分析蝗虫数量和分布情况。
•利用气象数据和遥感技术分析,确定蝗虫迁飞路径和趋势。
2. 早期防治早期防治是防止蝗灾发生和扩大的关键时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河道沟渠清淤,减少蝗虫滋生的繁殖场所。
•定期割草清理田间地头,去除可能滋生蝗虫的杂草。
•加强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蝗虫危害的监测,及时采取物理、生物等方式防治。
3. 捕捉和灭杀在蝗灾发生后,需要采取捕捉和灭杀蝗虫的措施控制其种群数量的爆发。
常用的方法包括:•架设窝棚、设置灯光和诱虫剂等,吸引蝗虫进入后进行捕捉。
•利用农药喷洒和喷雾技术进行灭杀。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放飞捕食性鸟类等。
4. 联防联控蝗灾防治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政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蝗灾防治的规划和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
•农业部门要加强科技指导和培训,提供防治技术和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农民要积极参与蝗灾防治工作,配合执行防治措施,及时上报蝗灾信息。
•科研机构要加强蝗虫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解决蝗灾问题的科学依据。
5.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防治蝗灾的长期措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推广有机农业和农田生态工程,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田的抗灾能力。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平衡,减少蝗虫的繁殖和扩散。
结论蝗灾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威胁,为了减少蝗灾带来的损失,需要在日常的监测和预测基础上,采取早期防治、捕捉和灭杀、联防联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
蝗虫防治技术
蝗虫的防治技术(系统方法)蝗虫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
世界蝗虫种类有12000种以上,对农、林、草业可造成危害的约300多种;我国已知1000种以上,有害的约60多种[1],在广阔的农区、牧区及部分林区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蝗灾是我国农牧业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也是世界性的严重虫灾。
在“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综合采用生态治蝗、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蝗灾治理措施,我国的蝗虫测报、防治和飞蝗发生基地的改造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2]。
本文就我国蝗灾治理的主要措施加以综述和讨论,以期对治理蝗灾起到启示作用。
1 生态治理生态治理针对东亚飞蝗的不同蝗区(滨湖蝗区、沿海蝗区、河泛蝗区、内涝蝗区、草原蝗区)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学控制技术,如农业结构调整、水位调控、天敌保护利用、合理放牧、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是长期控制蝗灾的有效途径[2]。
1.1 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避免和减少撂荒现象.因地制宜,合理规化农、林、渔等产业。
在滩地种植芦苇、黄花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蝗虫重灾区种莲藕、养鱼等.充分利用蝗区自然条件,大面积种植大豆、牧草、西瓜、油菜等飞蝗厌食作物,并对农作物实行轮作、间作、套作,减少蝗虫食料,抑制蝗虫的发生[3]。
1.2 水位调控低洼内涝及滨湖、河泛等类型蝗区的改造,首先应从兴修水利入手,旱、涝、蝗综合治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要注意排灌两方面的问题,要求大雨不成涝灾,无雨不怕旱。
在治理主要河流的同时,要抓紧时机,兴建或恢复农田排灌设施,做好山、水、田、农、林、路的综合治理[4].1。
3 植树造林在蝗虫发生基地大搞植树造林,使其密集成荫,绿化堤岸、道路,改变蝗区的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这样既绿化了环境,又减少了蝗虫发生数量[5];同时,植树造林还有利于鸟类的栖息,提高蝗虫天敌存量和控制蝗虫种群.1。
4 提高蝗区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蝗区植物的多样性会延长蝗虫寻找食物的时间,植物的高覆盖度可减少蝗虫产卵的场所,这些措施都会有效地减少蝗虫的发生.同时,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植物多样性还能提高一些蝗虫天敌的数量.1。
灭蝗虫的科学方法
灭蝗虫的科学方法
灭蝗虫的科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灭蝗虫。
常用的化学农药有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等。
在蝗虫密度较高、防治迫切、效果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喷雾、涂覆或浸泡等方法将农药直接施用在蝗虫体表或其食物上,达到灭蝗的效果。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病原微生物来控制蝗虫。
常用的天敌包括瓢虫、燕雀、蝗虎等,可以通过大量引进天敌、增加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来控制蝗虫的数量。
此外,一些蝗虫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也可以被引入,例如蝗病菌可以感染蝗虫,使其死亡。
3. 综合防治:采用综合措施来灭蝗虫,包括机械防治、物理防治和文化防治。
机械防治主要是通过人工捕捉、集中、销毁蝗虫来控制其数量。
物理防治包括利用灭虫灯、捕虫剂等方法来引诱和杀死蝗虫。
文化防治则是通过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种植密度、种植时间等来降低蝗虫产卵和繁殖的条件,从而减少蝗虫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灭蝗虫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蝗虫种类和生态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在实施防治措施时,还
应充分考虑其细胞损害和传播路径,尽量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蝗虫的防治方法
蝗虫的防治方法
蝗虫是一种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的害虫,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农作
物保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针对蝗虫的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的蝗虫防治方法。
许多昆虫、鸟类和爬行动
物是蝗虫的天然天敌,可以控制蝗虫数量。
其中最常用的天敌是鸟类和蝙蝠。
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食物,吸引这些天敌栖息在农田附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化学防治:农药是最常用的蝗虫防治工具之一。
农药可以通过喷雾、粉剂和
颗粒剂等形式施用。
然而,使用农药时必须遵循正确的使用指南,确保安全使用,并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3. 蝗虫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蝗虫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蝗虫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使用卫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检测来监测蝗虫迁飞和繁殖的迹象。
4. 混播和轮作: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混合种植可以减少蝗虫对特定作物的侵害。
同时,轮作可以打破蝗虫的生命周期和迁移路径,降低蝗虫的繁殖和传播风险。
5. 土地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维护土地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可以减少蝗虫的
滋生和扩散。
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合理利用,及时修复土地退化并保护自然栖息地。
总而言之,采取综合的蝗虫防治措施是保护农作物免受蝗虫侵害的关键。
结合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混播和轮作,以及土地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蝗虫的损害并保障农作物的安全产量。
蝗虫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蝗虫的防治办法
蝗虫的营养价值和功效蝗虫的防治办法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飞行能力强,后肢很发达,很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蝗虫的营养价值与功效1、蝗虫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可升高体液的PH值,改善体内酸性环境,抑制过氧化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损害,活化细胞,延缓衰老,排出体内毒素,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2、蝗虫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支气管炎、止痉挛等。
3、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滋补强壮和养胃健脾的功效。
4、常食用蝗虫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外用可治疗中耳炎。
蝗虫的天敌有哪些1、两栖类尤其是蛙类是它们的克星,食量大专门取食昆虫,成年青蛙、蟾蜍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蛙类可以制约蝗虫生息繁衍。
2、肉食性昆虫。
如比较常见的螳螂以蝗虫为主要食物来源。
3、吃蝗虫的鸟类在育雏阶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虫。
蝗虫防治方法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2、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3、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4、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5、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6、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黄脊竹蝗综合防治技术
黄脊竹蝗综合防治技术黄脊竹蝗是一种常见的蝗虫,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竹林和森林中。
黄脊竹蝗以竹叶为食,数量过多时,会对竹木的正常生长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综合防治黄脊竹蝗是保障我国南方竹林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综合治理措施1.生态平衡调节法通过生态平衡调节法,可以减少黄脊竹蝗的繁殖和死亡量。
例如,可以在竹林周边种植一些草本植物,以吸引黄脊竹蝗的天敌,如食蚜蝇、蚁科昆虫、鸟类和爬行类等,实现自然生态防治。
2.化学防治法在黄脊竹蝗数量过多时,可以通过化学防治的方法来进行灭蝗。
如可以使用有效成分为氯氰菊酯、敌敌畏等杀虫剂,进行喷药防治。
3.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例如,可以将黄脊竹蝗的生长环境改变,如竹叶施草酸、加蒸馏水混合喷洒、将竹枝裹上夹纱布或薄纸等。
4.监测预警法采用色板诱捕法、灯光诱捕法、直接观察法等方法实行监测预警,及时了解蝗虫的活动轨迹、数量,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防治技术为了保证黄脊竹蝗的有效防治,必须采用一套全面的监测预警机制。
可以采用人工捕捉和自动监测两种方法,分别进行蝗虫数量的监测,确定其迁移的动态和时间,以便及时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合理的投药量和投药时间在化学防治中,必须控制好药剂的浓度、喷药量和喷药时间,以确保药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针对不同颜色的竹叶进行分类喷雾,提高防治效果,减少药剂的使用量。
3.科学的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有害蝗虫,生物防治是一种良好的手段,通过引进异种天敌有效地控制黄脊竹蝗的繁殖和数量。
引进的天敌应选择适应性强、育种容易的物种,如天蚕蛾、蚜茧蜂、毒蛾和食蚜蝇等。
4.科学合理的培育文化良好的培育文化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黄脊竹蝗的繁殖和传播。
培育文化可以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合理清理竹林,及时剪除病虫枝、枯枝、病叶等;二是保持竹林土壤湿润,给予适合的施肥;三是增加多样性,让竹林避免单一化,增加蝗虫的天敌。
三、预防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加强黄脊竹蝗监测预警机制,发现蝗虫,并通过公众媒体发布动态,及时通报各地方防治情况和信息。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1、天敌防治
鸟类、蜥蜴、青蛙、螳螂、蚂蚁、步甲、食虫虻等等都是蝗虫的天敌,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些蝗虫的天敌,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灾的发生。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2、生物防治
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蝗虫孵化两个星期左右是灭蝗的最佳时期,这时蝗虫不会飞,鸡鸭吃起来正当时。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3、农业防治
很多种类的蝗虫会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可以尽量多种大豆、苜蓿、果树等。
有些蝗虫发生地的地势较低,可以把这些地块改造成池塘,用来养鱼、养虾。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4、化学农药防治
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主要化学农药种类有:(1)有机磷类农药,如马拉硫磷、敌敌畏等。
(2)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3)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
另外,还有很多混配的农药,如快杀灵。
目前市场上常用农药有:75%马拉硫磷油剂,2.5%溴氰菊酯油剂,5%氟虫脲水剂,45%敌敌畏·马拉硫磷乳油,30%辛硫磷·氰戊菊酯乳油。
锐劲特(又名氟虫腈)也是杀灭蝗虫的特效农药。
消灭蝗虫的方法_怎样消灭蝗虫
消灭蝗虫的方法_怎样消灭蝗虫蝗虫俗称“蚂蚱”,对农、林、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
那么,该怎么消灭蝗虫呢?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消灭蝗虫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各位!消灭蝗虫的最佳方法农业防治⑴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⑵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⑶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生物防治⑴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⑵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天敌蝗虫天敌--蛙类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说,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呢!照此推算,两平方米的庄稼地里只要平均有一只青蛙坐镇,便足以抑制跳蝻的生存。
蝗虫天敌--鸟类鸟类生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取食物,从食物中取得能源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碳水化合物是鸟类的主要热源,鸟类的体温比人类高,而且鸟类不停地飞翔、跳跃、捕食,也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补充大量的饲料,否则影响鸟类的生长与育雏。
鸟类需要脂肪,如各种油料作物的种子:菜籽、葵花籽、芝麻、松子等。
脂肪可以维持鸟类的体温,保护内脏及保持羽毛的光泽等。
一些鸟类是杂食性的,也有的鸟专吃虫子,它们对保护生产及人类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窝大山雀在半个月的育雏期间约可吃2000个昆虫;一窝燕子,一个月可吃1200个蝗虫;一只啄木鸟一天可以消灭上百条藏在树干中的害虫,还可以保护它周围90亩森林免遭虫害。
燕鸟、大山雀和杜鹃也能消灭大量的鼠类。
鸟类资源是国家的巨大自然财富,它对保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如何预防蝗灾
如何预防蝗灾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那么如何预防蝗灾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预防蝗灾相关资料。
以供参考。
预防蝗灾措施1、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预防蝗灾措施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预防蝗灾措施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有些种类的蝗虫,如东亚飞蝗,它喜欢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我们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数量,使植物覆盖度达到70%以上,这样的地块就不适于蝗虫产卵了,也就可以减轻蝗虫的危害。
预防蝗灾措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种:(1)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2)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蝗虫;(3)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
蝗虫的天敌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鸟、真菌、病毒、线虫、捕食性的甲虫、寄生性的蜂类、寄生蝇类等。
很多种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虫,如泽蛙、金线蛙、林蛙、黑斑蛙还有黑眶蛤蟆、中华大蛤蟆等;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只以上。
泽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头蝗蝻。
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头蝗蝻。
在自然界鸟吃虫是普遍的常识。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鸟吃蝗虫记载,如在唐代就记载有数千万白鸟取食蝗虫,一晚上就将蝗虫吃尽,庄稼免于受害。
我国记载吃蝗虫的鸟有18种,包括海鸥、伯劳、灰喜鹊、喜鹊、草鹭、椋鸟等。
我曾经在天津大港水库东亚飞蝗发生基地,观察到有大批海鸥飞到发生程度高的地块捕食蝗虫的情形。
蚂蚁、步甲、芫青、雏蜂虻、食虫虻等都是蝗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蝗虫的发生地可以常见到它们捕食蝗虫的情况。
而蝗虫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其它天敌动物除以上这些外,蛙、蛇、蜥蜴、蚂蚁、蜘蛛等都是可以很好保护利用的蝗虫天敌。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蝗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在蝗虫大暴发时采取的主要应急方法,其灭蝗率高达90%以上。化学农药治蝗具有经济、简便、快速、高效、效果较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应用飞机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对于大面积、高密度猖獗发生的蝗虫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近年来,山东省植保总站研究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东亚飞蝗的蝗情侦查、预测预报和包括飞机喷药导航在内的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8.4开展经济治蝗,将蝗虫治理和利用相结合
蝗虫在造成危害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食用、药用、饲用等价值。所谓经济治蝗工程就是把治蝗作为一项商品经济活动,使参与治蝗者获得经济效益,将治理蝗灾与蝗虫资源开发相结合,必将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以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出发点,政府支持,企业参与,民众行动,合理利用这些生物资源,在节省国家治蝗资金,获得较好治理效果的同时,还维护了蝗区的生态平衡,而且蝗区人民得到了经济实惠,企业也受益,从而使蝗虫的治理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7.2性信息素防治
生物科学工作者通过对蝗虫的生物学、生理学、信息传递等特性的研究,已经基本掌握了蝗虫信息传递媒介物质的化学特性及分子结构,现在已能人工合成蝗虫性信息素,通过人工合成的蝗虫性信息素吸引异性蝗虫,然后再结合机械或农药集中进行捕杀,以达到经济、快速、高效的目的。这一技术正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20]。
2.2蝗虫天敌动物及其利用
对蝗虫有抑制作用的天敌大约有8大类70余种,包括菌类、线虫、螨类、昆虫类、蜘蛛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16]。其中昆虫类、菌类、鸟类等已被作为生物防治手段加以研究利用。
2.2.1天敌昆虫蝗虫的天敌昆虫在减少静态蝗虫群集和群集种群的增长速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蜂虻科、丽蝇科、皮金龟科、食虫虻科、步甲科、拟步甲科、麻蝇科和缘腹细蜂科等天敌昆虫在治蝗中具有较大的潜力[17]。
4机械防治
在蝗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中,以风动吸捕的方法创造了草原蝗虫吸捕机,它依靠拖拉机背负的风机机构产生负压气流,再利用蝗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蝗虫遇到干扰后即迅速跳跃、飞翔的特性,再加上利用声、像等技术,在行走中实现对草地蝗虫的吸捕,获得作业效率为20~25hm2/h、捕蝗率大于80%、收捕纯度大于95%的技术指标,还可以将收集的蝗虫进一步加工,制成风味食品、入药或加工成动物饲料。该机防治效果与化学防治接近,但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一半,且对其它有益昆虫杀伤力小,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8]。
蝗虫的防治技术(系统方法)
蝗虫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世界蝗虫种类有12000种以上,对农、林、草业可造成危害的约300多种;我国已知1000种以上,有害的约60多种[1],在广阔的农区、牧区及部分林区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蝗灾是我国农牧业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也是世界性的严重虫灾。
在“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综合采用生态治蝗、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蝗灾治理措施,我国的蝗虫测报、防治和飞蝗发生基地的改造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2]。本文就我国蝗灾治理的主要措施加以综述和讨论,以期对治理蝗灾起到启示作用。
8.3不断完善蝗虫监测技术
科学、及时、到位的监测是治理蝗灾的基础。在测报方法上,应积极发展和改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集成引入到防治决策的整体系统中,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深入开展遥感图像特征与蝗虫生境特征关系的分析;(2)加强GIS技术在蝗虫及其灾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3)开展蝗灾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1.2水位调控
低洼内涝及滨湖、河泛等类型蝗区的改造,首先应从兴修水利入手,旱、涝、蝗综合治理。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要注意排灌两方面的问题,要求大雨不成涝灾,无雨不怕旱。在治理主要河流的同时,要抓紧时机,兴建或恢复农田排灌设施,做好山、水、田、农、林、路的综合治理[4]。
1.3植树造林
在蝗虫发生基地大搞植树造林,使其密集成荫,绿化堤岸、道路,改变蝗区的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这样既绿化了环境,又减少了蝗虫发生数量[5];同时,植树造林还有利于鸟类的栖息,提高蝗虫天敌存量和控制蝗虫种群。
1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针对东亚飞蝗的不同蝗区(滨湖蝗区、沿海蝗区、河泛蝗区、内涝蝗区、草原蝗区)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学控制技术,如农业结构调整、水位调控、天敌保护利用、合理放牧、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是长期控制蝗灾的有效途径[2]。
1.1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复种指数,避免和减少撂荒现象。因地制宜,合理规化农、林、渔等产业。在滩地种植芦苇、黄花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蝗虫重灾区种莲藕、养鱼等。充分利用蝗区自然条件,大面积种植大豆、牧草、西瓜、油菜等飞蝗厌食作物,并对农作物实行轮作、间作、套作,减少蝗虫食料,抑制蝗虫的发生[3]。
2.1.4蝗虫致病细菌用苏云金杆菌亚种感染青海、四川草地的优势种蝗虫的试验结果表明Bt7可用于草地蝗虫的防治[12]。此外,自黄脊竹蝗体内分离得到的一种类产碱假单孢菌[13]以及在棉蝗体内发现的蜡状芽孢杆菌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1.5蝗虫致病线虫寄生蝗虫的线虫主要属于铁线虫科和雨线虫科[14]。另外,索科索属线虫寄生蝗虫可使蝗虫表现出行动迟钝、腹部异常膨大、食量减少或不取食等病症。由于受索线虫的侵染,北美洲东部蝗虫的种群一直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下[15]。
8.2大力提升治蝗技术
蝗灾的综合治理并不是将几种防治措施简单叠加,而是要利用蝗虫不同种类、各个生长期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的方法,将各种防治措施交替、交叉、混合使用,将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并逐渐加大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的比例。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防蝗治蝗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治蝗技术含量,把蝗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6.4篝火诱杀利用蝗虫的趋光性来诱其投火,在无月光的夜晚采用效果更好[19]。
6.5掘除蝗卵根据蝗虫的生物学习性,找到蝗虫产卵之处,“即掘出,以水煮之,或以火烧之”[19]。
6.6色、声驱蝗色彩驱蝗,即借用衣物、旗帜的鲜艳色彩(甚至动感)来驱蝗;声响驱蝗,主要利用铜器、火器发出的强烈声波来恐吓飞蝗[19]。
2.1.3蝗虫痘病毒蝗虫痘病毒于1966年在国外首次从黑血蝗体内分离得到,1981年黄传贤等在国内新疆西伯利亚蝗体内首次发现蝗虫痘病毒,并命名为西伯利亚蝗痘病毒。此后国内又相继发现亚洲小车蝗痘病毒、意大利蝗痘病毒等5种蝗虫痘病毒[11]。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蝗虫痘病毒制剂也是控制蝗虫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
5农业防治
在蝗虫产卵后对土地进行深耕翻土,既可将蝗卵深埋于地下,使其无法孵化出土,也可进行浅耕翻土,将产于地表采用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适时播种等方式驱避蝗虫[19]。
荒滩收草割柴外运也可同时将天敌带出,对天敌的存量影响很大,因此,可实行9月上旬一次集中收草,并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天敌活动旺盛时间内突击外运。此外,雨季洼地积水对蜘蛛、蚂蚁等蝗虫天敌损失也很大,应注意及时排水。
6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治蝗方法,在古代多采用,现在已很少采用。
6.1打封存锁蝗虫为迁移性害虫,可在农田边打封存锁进行统一联防[16]。
6.2人工捕杀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网捕杀,变害为宝,饲喂禽类或制成动物性饲料[16]。
6.3掘沟法在大道上挖沟垒坎儿,驱赶蝗虫到沟内杀死,主要用于治理蝗蝻[16]。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控制蝗灾的新途径,包括微生物农药(如绿僵菌、微孢子虫、痘病毒)、植物源农药(如天然除虫菊酯)、昆虫信息素(如蝗虫聚集素)等[6]。
2.1蝗虫致病微生物及其利用
2.1.1蝗虫微孢子虫国内研究较早且较成功的蝗虫致病微生物是蝗虫微孢子虫。蝗虫微孢子虫具有较广的寄主范围,已知蝗总科90多种蝗虫均易感染。
1.4提高蝗区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
蝗区植物的多样性会延长蝗虫寻找食物的时间,植物的高覆盖度可减少蝗虫产卵的场所,这些措施都会有效地减少蝗虫的发生。同时,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植物多样性还能提高一些蝗虫天敌的数量。
1.5加强牧区管理和草原建设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增加草原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改变蝗虫发生的适宜环境,改变生态小气候,从而控制草原蝗虫。
运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的成本可比化学杀虫剂降低1/3~1/2,且操作简便(喷雾、撒饵均可),在草原蝗虫种群中可长期流行和传播[7]。此外,蝗虫微孢子虫还可与卡死克等特异性杀虫剂协调应用或混配使用,实现了速效与长效、化防与生防协调治蝗的目的[8]。
2.1.2蝗虫致病真菌在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可能在蝗虫种群自然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真菌在经过引进后可广泛流行从而大量杀死害虫种群[9]。常用的蝗虫病原真菌包括丝孢类的白僵菌、黄绿绿僵菌、小团孢属以及结合菌类的蝗噬虫霉等[10],在这些致病真菌中,使用半知菌类孢子作为真菌杀虫剂具有快捷、有效的前景。
化学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施用有机氯(DDT、六六六等)杀虫剂,有效地控制了蝗虫发生,同时也使蝗虫对其产生了抗(耐)药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后,防治蝗虫多用有机磷农药,这类药毒性强、残效期短、副作用大、污染环境、对人畜有害,还杀伤了大量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易使蝗虫产生抗(耐)药性,其后代难以防治。研制对害虫毒性强、效率高,而对人畜无害的新型环保型农药,是治蝗技术上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7现代生物技术在蝗虫治理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也为蝗虫治理开辟了新的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1遗传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