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能做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能做什么————

《试答"钱学森之问"------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项改革》学习体会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许宝雁

2012年7月24日上午,我们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聆听了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题为《试答"钱学森之问"------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项改革》的报告。感触颇深,引发了我对自己以往教学的反思和面对高考应试的困惑。

卢晓东教授首先介绍了1979年中美两国相互考察初等教育报告的结论与1979年—1999年20年间美国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为零的事实,由此引发对中国教育战略的思考。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在生命弥留之际,写下“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振聋发聩的“问号”,“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对当前教育的焦虑和期盼。卢晓东教授接着提出了"范式陷阱"的概念。卢教授指出,每种常规科学都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而在旧的范式中学习越多、掌握更加精确、不断在旧范式中取得成功的人,其陷入旧的范式陷阱就越深,越难跳出陷阱而做出创造。他列举了很多大学退学者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可是我们不能只期盼学生摆脱了学校的束缚后进行创新,学校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卢教授最后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三项改革措施:一是减少本科毕业学分要求,以减少结构化学习量,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自由;二是改革现有考试制度,防止"范式陷阱"的形成;三是从根本逻辑上改革奖学金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北大有北大的改革措施,作为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能做什么?这是卢教授课上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要思考的问题。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强调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等,每个科学史教学我都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推导结论,尽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学生不同于教材的设计总是给予鼓励,不完善的引导他们自我完善或班级讨论完善。第二,强调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要被已有的结论束缚,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例如讲动物细胞全能性,分析克隆羊多利诞生的意义时强调:它是世界上第一例经体细胞核移植出生的动物,是克隆技术领域研究的巨大突破。这一巨大进展意味着:在理论上证明了同植物细胞一样,分化了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在实践上证明了,利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

术是可行的,更强调这是科学家打破在此之前只有用胚胎细胞和生殖细胞能培育成新个体的思维定式的结果。同时提出问题:分化了的动物体细胞是否具有全能性?为什么要进行核移植?为什么要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出:高度分化了的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卵细胞个大好操作,卵细胞含营养多。我马上又抛出新问题:高度分化了的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是没有全能性吗?什么是限制因素?找出限制因素并去掉它,高度分化了的动物体细胞全能性能否实现?卵细胞个大好操作,如果不进行核移植直接用动物体细胞培养岂不更好操作,卵细胞含营养多也不能满足胚胎发育所需还要外部供给营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卵细胞细胞质中含有的物质与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关系和寻找高度分化了的动物体细胞全能性表达的限制因素上,让学生明白生物科学还有很多需要探究的内容,使学生保有好奇心和质疑能力。第三,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生物新教材关于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具有开放性,课上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每个实验的选材、检验方法和理由。课下分小组实验,不局限于达成共识的方案。例如,讨论时大家认为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实验只适用于检测PH对酶活

性的影响,不适用于检测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课下我指导学生设置不同温度且每组均设置不加酶对照组,通过定量比较氧气生成量可以看出不同温度对氧化氢的分解影响不大,而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很明显。另外还指导学生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出汁量找到最适温,还有的学生通过比较发面团大小找出用酵母菌发酵最适温、通过比较洗涤效果找出某加酶洗衣粉酶的最适温等。这样的实验很受学生欢迎,在实验中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对学生始终坚持两个要求,一打好基础,二学会认真审题。长期坚持培养,当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时效果很好,而且我个人认为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平时做作业、考试审题失误多时,我与学生谈话常会举医生给病人看病、案件侦破、经济合同签订、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等例子来说明审题精细的必要性,学生也很认可。可是听了卢教授的报告我也认同过于强调精细会浪费时间,会削弱创新能力的观点。可是做为重点高中教师,面对高考的升学压力我们能怎么办呢?思前想后只能是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好批判性思维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倡导发散思维,但基础的扎实与审题精细还要坚持,当然更盼望高考试题朝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