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历史使命

合集下载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准则。

教师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用自身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和引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以德施教,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品德教
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言谈举止、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
的高尚品德,从而受到影响和启迪。

教师以德立身,意味着教师应该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自己的形象。

教师是学生的楷
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成长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教师要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做到言传身教。

只有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同,才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践行立德树人,是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使命。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育人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要通过关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环境中
得到全面的培养。

立德树人,以德育人

立德树人,以德育人

立德树人,以德育人立德树人,以德育人,是中华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宗旨。

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育人,则是强调教育要以德为先,以德育为本,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思想品德,使他们具备健全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走进任何一所学校,我们都能看到“立德树人、以德育人”这句话。

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望。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以德育人呢?一位学者曾说过:“道德不是教育的附属品,不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是教育的根本”,可见道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学生是在学校和家庭中生活学习的,所以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场所。

教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品行,成为学生的楷模。

在学校中要制定相关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比如说不撒谎、不欺凌他人、不打架等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育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

教师要在知识教学的注重道德教育。

比如说,在语文课上要教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历史课上要教导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历史,在美术课上要教导学生发扬美的品质,等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扎实的道德基础。

从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下成长,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比如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判断、学会承担责任,让学生从实践中充分体会到对社会的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承担责任。

从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风。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坚守立德树人使命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坚守立德树人使命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守立德树人使命【摘要】爱国主义情怀和立德树人使命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立德树人使命的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起责任与使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道德观念。

通过实践路径的引领,学生们能更好地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价值观念,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前行。

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守立德树人使命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唤起全社会对爱国主义情怀和立德树人使命的关注和重视,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立德树人使命,培养,责任,使命,教育工作者,学生,实践路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关注,重视。

1. 引言1.1 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情怀是每个国家公民应当具备的一种情感,它不仅是爱国者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国家的脊梁和力量。

爱国主义是根本立于人民的一种感情,在塑造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情怀可以激励人们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作出贡献,可以提升国家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当代社会,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更是凸显出来。

随着国家实力的逐渐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对公民的责任和担当也在增加。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人都需要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

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做出更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不仅是教育的任务,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通过教育引导,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国家的热爱,才能使全社会形成一股向上向善、团结奋进的力量。

1.2 立德树人使命的使命立德树人使命的使命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所在。

立德树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全面发展立教育之本,立德树人担时代使命

全面发展立教育之本,立德树人担时代使命

全面发展立教育之本,立德树人担时代使命发布时间:2022-11-09T03:39:50.15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8期作者:贾小波刘琴[导读] 学校赓续教育初心,着力落实“五育并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回归教育之本——立德树人,以“树”为标,以“生”为本,倾心培育,用心呵护。

江西省萍乡市第六中学337000萍乡市第六中学以“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幸福人生”为办学目标,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每个人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在“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办学愿景引领下,为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优化办学品质。

学校赓续教育初心,着力落实“五育并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回归教育之本——立德树人,以“树”为标,以“生”为本,倾心培育,用心呵护。

一、德育先行——知行合一,培根铸魂“五育并举”,德育先行。

学校在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以文化人”的同时,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纲,结合办学实际,积极探索“知行合一”的德育工作之路,力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根铸魂”。

1.完善课程体系。

学校在开好常规主题团队课、思政课的同时,构建了以校级、年级、班级、家庭为载体,绿色生态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少年学法校本课程为特色的“四级三特色”德育课程体系。

“四级课程”涵盖学生成长全过程,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结合国家历史、传统美德、时事政治、文明素养主题全方位筑牢德育根基。

“三特色课程”以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探究实践精神、法律文明素养为育人目标,结合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科技创新等主题研学实践活动,知行合一、让课堂上的德育掷地有声。

2.加强家校联动。

学校首创“感动六中人物(优秀家长)”评选活动,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榜样,激发广大家长参与德育工作、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热情。

同时,在家长层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成“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在学生早上学、晚放学时段,风雨无阻地开展交通疏导、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校园周边文明、安全、有序。

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演讲稿

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演讲稿

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演讲稿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话教育的使命和初心。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塑造着一个个优秀的人才,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而教师,则是这一事业中最为关键的角色,他们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初心,传承着立德树人的使命。

让我们牢记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共同打造美好未来!教师这个职业,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

无论是古往今来的伟大教育家,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教师,他们都以无私的奉献和坚守初心的精神,将知识的火炬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有机会接受教育,成就自己的梦想。

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教书育人的初心,要时刻铭记这份使命。

而立德树人,则是教师使命的内核。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良好的榜样,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只有具备良好品德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立德树人的使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身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更需要时刻审视自身,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积极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身修炼,提升情感智慧和教育情怀,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同学们,教师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教诲,我们也应该感恩回报。

在学习上,我们要勤奋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懈奋斗。

在生活中,我们要尊敬师长,关心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有品德、有才华、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教育的舞台上,有亿万学子的希望,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有我们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让我们携手并进,用爱心和智慧点燃学生的梦想,点燃教育的希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论如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论如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日常教育的根本目标达县景市小学黄仕华一、历史使命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

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都是阐述立德树人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纵览十八大报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莫过于“人民”二字。

“人民”出现了145次。

那么,什么是人民最关注的事情?非教育莫属。

这也是为什么众多解读十八大精神的文章中,与“教育”有关的阐释最能吸引眼球的原因所在。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

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命题。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有道是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

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每一位老师的使命和光荣。

浅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浅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47OCCUPATION2019 09TEACHERS师资培养编辑 周 岩浅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文/张志杰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共产党要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初心,勇于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会议决定,从2019年6月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准目标,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那么,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这样才能让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本文分析认为,“立德树人(育人)”是教育的初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才)”就是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教育 初心 使命 育人育才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办学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是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教人如何做人。

从孔子的“仁、义、礼”,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再到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信”,讲的都是做人的“常道”和行为规范。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概括为三个部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其中“致良知”是其最核心的教育思想,讲的就是人的修养学说。

中华民族美德的代表作《三字经》《弟子规》,简单来说也是对儿童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在教孩子学做人。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教育的真谛。

一、教育的初心——立德树人(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为了完成“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许多教育工作者总是认为,教书才是学校或者教师的中心工作,笔者认为这个认识是有偏差的。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意思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意思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意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德才兼备,成为具有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立德树人的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德育与才育的结合,通过教育来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

只有做到了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是基础,是立身之本。

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再高深的学问也没有意义。

教育工作者要从教育的出发点就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内容。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格。

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注重学术上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

要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更具备高尚的品德。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时又具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完美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教育的追求,只有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教育的工作才能够得到最终的完善。

第二篇示例: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追求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习惯是培养其品德修养的关键,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立德树人教育是一项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文精神,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和人类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1.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这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们的价值观的约束。

因此,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

学校应该以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为指导,传授正确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1.2 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文化、社会伦理和审美价值观的核心。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欣赏文学、艺术和历史,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而掌握人类文明的精髓。

1.3 参与社会实践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还包括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问题,并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掌握实际技能。

2. 立德树人教育的责任2.1 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在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中,导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因为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大多数是在青春期阶段,这就需要导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针对他们的成长阶段和特点,进行引导,避免出现偏差。

2.2 缓解招生压力带来的影响在现在的教育界,招生压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满分或高分成为了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这使得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与压力日益增加。

这时,立德树人教育的责任便体现出来了。

学校和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成绩并不是全部,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事情需要重视。

2.3 维护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基本要求之一。

立德树人教育的责任之一就是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招生、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公平的态度,并帮助那些缺乏资源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3. 立德树人教育的未来展望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极其重要,它决定了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进步。

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所在。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应该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只有在良好的道德风尚下,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成长为品德高尚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为什么要立德树人?因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在当今社会,道德风尚的败坏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道德沦丧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教育不彻底、不深入有关,与道德教育不到位、不到位有关。

要打造一个健全的教育体系,必须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把德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立德树人,要处理好德育和学术教育的关系。

德育和学术教育并重是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

学术教育和德育教育也必须协调统一,不能只重视学术成就而忽视德育。

学校应注重学术和德育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人的必备素质,而培养自律能力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之一。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和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

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培养他们独立、自信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有将学生培养成自律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立德树人,要从生活中教育学生。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学生需要从生活中吸取教育的营养。

学校应该注重生活教育,倡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从生活中教育学生,才能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要打造和谐校园。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帮助学生良好的成长。

只有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习惯。

学校必须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倡导校园和谐理念,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蓬勃之地。

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良好的师德,让人心生敬仰,师德凝聚人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大有希望,才会有更广阔的教育发展远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学校也是如此。
“以德正身堪为人师才称其职”。我们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严肃行风建设制度,强化教师“师业、师爱、师能、师风”管理,强化责任,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自觉抵制一切不良教育之风,坚决杜绝“三乱”等行为的发生,优化教育行风,净化社会风气,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把“立人先立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来抓,强教先强师,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具有高尚师德和文化素养,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比起其它行业,教育更需要灵魂的铸造、道德的关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肩负这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教育需要千千万万名好教师,需要一支师德高尚、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卷会渐渐发黄,成绩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但道德-----这种特别而美好的东西,都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才能拥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教育是一朵云吹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只要我们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关爱学生,无私地服务于学生,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就不会叫苦、叫累、不会抱怨,我们就一定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立德树人,我们以“十心”-------忠心、良心、热心、爱心、虚心、耐心、同心、公心、恒心、雄心,来立师德。只要我们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这样才会有学校的教育的高质量。

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定位-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定位-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定位“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不仅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此,高校教师必须从教师自身素质建设、课程教学和管理等多个视角重新审视在立德树人工作的使命和责任,以新理念、新姿态和新办法打开立德树人工作的新局面。

1 立德树人在高校教育的中心地位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高校教育包括两层内涵:一是知识、技能的传授,重在“生智”,侧重大学生的成才;二是品行、人格的生成,重在“培德”,侧重学生的成人。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是高校教育全部工作的对象、目的和归宿。

高校教育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更要有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和社会担当。

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多重职能,但最核心、最首要的职能莫过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中最核心、最首要的工作又莫过于立德。

新近出台的《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和国民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突出强调了树人、树德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依靠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依靠的是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和重要保障。

2 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从客观上规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真领悟。

立德树人论坛交流发言稿

立德树人论坛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立德树人这一重要课题。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此,我愿就立德树人这一主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我国,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

为什么要强调立德树人呢?首先,立德树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其次,立德树人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人投身于国家建设。

最后,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如何实现立德树人1. 强化德育工作德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我们要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2)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3)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2.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体育、艺术、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爱。

3.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关心教师生活,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立德树人的理解和感悟三篇

立德树人的理解和感悟三篇

立德树人的理解和感悟三篇立德树人的理解和感悟篇一__月__日_副局长给我们上了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课,我感受很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师德是调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续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点滴的进步,去寻觅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个闪光点,然后利用鼓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恢复感到暖和,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间隔,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奔腾,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

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

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同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气力。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由于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点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毕生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假如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由于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所以,时代要请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毕生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但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一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心得体会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教育事业,是教育部门长期以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

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

教育育人,辅以适当教材,使学生有所察,有所懂,有所能,有所敢,有所为,即使懈而不辍的不敢有求。

中国教育史上,何止千年之久。

其意义在于植树立本,立德树人。

经过无数代人政治经济在在儒教伊始。

这让人有点不敢为教育所是康邦有实格困,而是教育方面忘得教育的实质。

自然认知的触及。

如今教育的战线在接高层讲学之路,实现从力度服饭馆至立足发展,普摩图着社会组推,从而展开以新规和却分离经费解读,让高等前向它,首要向上下其包,全体教师为首,缘由我觉得理论与己经括之冷静。

议的由此安之定时要求的尊重与教育学,接之以一定本。

我们常说,年轻人,要有敢于。

只有自觉给自家教育一个大力的支持,才总体科教学全面提升,才能引领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我们已经在做好家族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加强立德树人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取得了历史性变革。

教育事业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立德树人”的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停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实现德育育人的目标。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政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社会、家庭利益的事业,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进步的事业。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在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育的思想性、原则性和长期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立德树人,从小学阶段做起

立德树人,从小学阶段做起

立德树人,从小学阶段做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一直都是教育的核心。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优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尊、自信、自强和公正、宽容、勇毅、刚直的品格,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未来成为德才兼备、具备文化素养的人才。

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从小学阶段做起就显得特别重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的开始,也是对他们的人生影响最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品德观和人生观,这些都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生活。

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孩子的品格,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品德教育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都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律、规矩、诚信。

比如,让孩子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按时睡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食品卫生意识。

同时,让孩子坚持劳动,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懂得劳动的辛苦和意义。

二、注重教育孩子的公德心公德心是指个人的思想、言行和互动能够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教育孩子的公德心,是培养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良知、有品德的人的重要方法。

教育孩子公德心不仅要做到言传身教,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和实践能力。

比如,启发孩子认识社会公共利益、教育他们遵守公共规则、让孩子参与公益活动等。

三、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培养孩子基本礼仪和道德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尊重他人不仅仅是对长辈、教育者和同龄人的尊重,也包括对不同性别、文化和国籍的人的尊重。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可以从言语、行为、态度等方面入手,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学会礼貌、友好、善良。

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培养孩子的坚韧不拔、进取心、自信心、适应能力和开拓精神。

让孩子具备创新精神,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是社会的工作者,更是传承者和引路人。

在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方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探讨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才能培养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一个拥有道德意识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进步。

同时,立德树人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使他们在人格和道德方面更加全面发展,并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实施立德树人1. 以身作则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教师在课堂上、学校活动中和生活中都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用行动影响学生。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2. 融入教育内容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

无论是教授科学知识还是讲授历史文化,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可以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育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来促进立德树人。

例如,举办道德讲座、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道德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4. 个案辅导教师应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在互联网时代的立德树人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的工作。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资源,但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教育他们如何辨别真伪信息,并通过课堂教育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

结语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通过以身作则、融入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个案辅导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立德树人等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实施立德树人的工作。

以立德树人初心 担负大学时代使命

以立德树人初心 担负大学时代使命

以立德树人初心担负大学时代使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而在大学时代,学子们更应该以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初心,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大学时代立德树人的意义以及担负大学时代使命的责任等方面进行论述。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方针。

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立德。

立德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行,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平台,应该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培养学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努力让每位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能有能力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大学时代,立德树人更是学生应该始终坚守的初心。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品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过程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是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应该自觉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立德树人是大学时代的重要使命,但不仅仅只有立德树人,大学生更应该担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的接班人。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更应该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大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做有所为,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也应该放眼世界,对接国际先进文化,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涌现,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更应该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

立德树人 教育的光辉使命演讲稿

立德树人 教育的光辉使命演讲稿

立德树人教育的光辉使命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作为支部的教师代表,站在这里,深感荣幸。

我演讲的主题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光辉使命”。

面对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师,我,一位年轻的教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在此分享我的思考与体会。

记得多年前,我带着激动的心情,从北方来到南宁,这里的美景令人陶醉,而水电学院老师们的热情、团结和进取精神更是让我深受鼓舞。

在这里,我不仅迅速适应了新环境,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接受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这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我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良好的工作氛围也进一步净化了我的心灵。

老师们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有的老师甚至加班至深夜,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如此敬业?是爱,是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与追求!正如古人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通过参加“塑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的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我深受启发。

现将我的理解和体会总结汇报,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古人云:“传道授业,千古为师,师之所在,道之所在。

”身为教师,我们站在知识的神坛上,师德是我们的光环,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前进之路。

“你是一个好教师吗?听听学生们怎么说吧!”这不仅是一句格言,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面对一双双专注而信赖的眼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当我们走在校园小道,面对学生尊敬的目光,一种自豪感悄然升起。

在所有学生心中,老师是神圣的,而支撑这种神圣意识的正是良好而崇高的师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性格、品德和价值观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增强: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对待工作必须充满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历史使命
作者:何军卿李和平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年第03期
教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文明延续的最佳途径和必由之路。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主题。

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最关键的就是培德。

《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是人们对德才教育的共同认知。

古今中外,“立德树人”理念屡被一些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论及。

在当代,这一理念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以说,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

一、“立德树人”思想的历史渊源及意义
民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这是对“立德树人”重要意义的生动表达。

在我国,“立德”这一思想,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文中范宣子谈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称为“三不朽”。

这种“三不朽”思想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标准体系。

在这三者中,以立德为最高,是修身之根本、价值之基石,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观念,奠定了中华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

“树人”理念最早出现于《管仲·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管仲的“树人”思想是对“立德”思想的极大丰富和拓展。

同样,孔子在《论语》中也从人的德行品质出发将人划分为三类——圣人、贤人、君子。

经过长期探索,他继而设定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圣人、贤人和君子,意图通过“立—育—评”的闭环教育(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相统一的过程),实现完整的教育过程。

三国时期魏人刘劭(思想家)在其所著《人物志》中,讲述了识别鉴定人才之术和量能用人的方法,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在今天选拔人才、任用干部方面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晚清时期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其代表作《曾国藩家书》成为立德树人及家庭教育的传世典范,他还从治国角度提出了“树人立法”问题。

其树人之道有二:一曰知人善任,一曰陶熔造就。

在“立德树人”思想引导下,曾氏家族八代之内培养出240多名人才,硕士、博士、院士等不胜枚举。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用400封家书造就“一门三院士”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他以身作则,集慈父、严师和朋友于一身,把自身伟大的人格修养、博大坦诚的胸怀格局和爱国情怀作为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传递给了子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一种“活”的教育学,他提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就是把生命交给孩子,重视并培养儿童的精神世界”,这与我们今天谈的“立德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其教育思想享誉世界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立德树人”思想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
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时刻都在昭示印证着立德树人的普世价值。

不管是人文故事、文献记载,还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籍,都在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尧舜禹时期,“禅让制”也是按照推举贤良有德、孝悌之人标准推行的。

汉代选拔人才的“举孝廉”制度也是如此。

《弟子规》《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本流传至今,更是华夏文明立德树人的典型例证。

如今,“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不仅对我国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为我们在新时代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环节,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以“德”为先,我国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再次印证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时代标准。

在新时期,中职教育要着重强化“全面育人、人人成才”“科学育人、多样成才”“特色育人、尽展其才”的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为此,我校恪守“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宗旨,本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每学年开展的学生全员技能竞赛周活动,搭建“全员展示、特长展示”的平台,通过竞赛,让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单一技能到职业素养,都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

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板报活动、主题征文活动、十八岁成人礼活动以及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刻阐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正是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引导下,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校毕业生万伟丽到许昌市商委幼儿园实习后,凭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扎实的专业特长,自己创办幼儿园。

通过十几年的打拼,她在许昌市创办了6所幼儿园,初步形成了许昌民办幼教集团,她对孩子们的爱心、对家长的诚心和孜孜以求的教育初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却谦和地说:“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我的中职生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三、“立德树人”思想是职业院校开展德育的重要支点
“立德树人”其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行和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生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确立无私奉献的初心,才能实现精神的丰盈,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因此,“立德树人”思想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支点和初心教育(理想教育)的起点,是学生实现人格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幸福快乐的源动力。

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我校实施多项“文化育人”工程,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

学校实施了班级文化墙工程,做到“一班一景一特色”,班级内有名言警句、班训、队训以及“个性角”“读书角”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区。

学校实施了“三四五育人工程”,即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奉献”的三种精神,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的“四种教育”,推行以校园环境治理、仪容仪表治理、卫生习惯治理、安全隐患治理和校园文化治理的“五项治理”活动,以此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这种养成教育造就了学生走向社会的成才之路。

如我校幼师专业毕业生孙雁斌主演的小品《乡村趣事》,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届CCTV小品大赛中荣获业余组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她主演的小品《局长家事》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展演;她导演的少儿群口快板《六一畅想》、小品《酒嫂》《一束康乃馨》《隔离》等节目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

她总是说:“没有母校的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为自己是一名中职生而骄傲!”
“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国家大计和民生之本,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和生生不息、健康發展的国家战略。

尤其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和国际形势,“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秉承中华民族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并将其不断发扬光大,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责编; 李光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