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水稻20思考题剖析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绪方理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扮演什么角色?品种的概念是指一种生态类型,其中栽培作物适应某些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并区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区域及时性。

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交品种、综合品种、无性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密切相关?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课程?作物育种是研究培育和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繁殖规律。

培育新品种,实现良种化;培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的主要内容?制定育种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选定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和变异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育种方法有哪些?作物育种不同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强对不利环境(抗病、抗虫、抗草害、抗旱、抗寒、抗碱等)的抵抗力。

)。

特点:合成许多优秀基因;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失明;育种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3.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之间的合作。

种子产业化5.调查和了解优良作物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作物繁殖方法和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新品种的选育应具有优良特性,即对选育品种的生物学和经济特性有具体要求。

生物量:作物整个生长期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有机质90% ~ 95%,矿物质5% ~ 10%)。

作物育种期末总结与反思

作物育种期末总结与反思

作物育种期末总结与反思作物育种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植物材料的改良和优良品种的选育,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学期我学习了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参与了小麦的育种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作物育种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也意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一、总结1. 吸收理论知识在本学期的作物育种课程中,我重点学习了作物选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育种目标的确定、亲本选取和配组、作物育种方法和评价指标等。

通过对各种文献和教材的阅读,我掌握了作物育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参与育种实践除了理论学习,我还参与了小麦的育种实践。

在校内实验田中,我参与了亲本选育、杂交、自交和后代评价等工作,并负责一组实验区的管理和记录。

通过实践,我初步掌握了育种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也了解了作物育种实践中的一些难点和挑战。

3. 结果与收获在本学期的作物育种实践中,我们通过杂交育种,成功选育出了一些小麦自交系。

这些自交系具有良好的产量和抗逆性能,为今后的选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基础。

同时,我们还对自交系进行了全面的表型和遗传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二、反思1. 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尽管我在授课中认真听讲和课后复习,但仍然存在一些模糊和不清楚的地方。

这主要是因为我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不够牢固,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因此,我需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要学习表面知识,还要深挖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关系。

2. 实践经验不足尽管我参与了小麦的育种实践,但实际操作的机会仍然有限。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们只能在实验室和实验田中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而没有深入到实践育种的各个环节。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答: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特点—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

答:属性:生产资料,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品种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自然灾害;扩大栽种地区;有利改革耕作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广泛的遗传基础基因型多样性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2、各类作物的遗传特点(看作业)3、自交的遗传效应:(一)纯合基因型(二)性状分离(三)自交衰退交的遗传效应:(一)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二)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二、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绪方理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扮演什么角色?品种的概念是指一种生态类型,其中栽培作物适应某些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并区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区域及时性。

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交品种、综合品种、无性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密切相关?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课程?作物育种是研究培育和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繁殖规律。

培育新品种,实现良种化;培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的主要内容制定育种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选定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和变异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育种方法有哪些作物育种不同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强对不利环境(抗病、抗虫、抗草害、抗旱、抗寒、抗碱等)的抵抗力。

)。

特点:合成许多优秀基因;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失明;育种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3.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之间的合作。

种子产业化5.调查和了解优良作物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作物繁殖方法和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新品种的选育应具有优良特性,即对选育品种的生物学和经济特性有具体要求。

生物量:作物整个生长期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有机质90% ~ 95%,矿物质5% ~ 10%)。

最新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最新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

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ϖ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ϖ选择的理论与方法;ϖ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ϖ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ϖ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ϖ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4.种子产业化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作物育种教学反思

作物育种教学反思

作物育种教学反思
1. 知识传授与实践融合:作物培育种子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实际操作中,以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 强化实例和案例分析:作物培育种子涉及众多的品种和方法,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整体的概念。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成功的育种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或当代的作物培育种子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理和技术,并进行讨论与分享。

3. 多元化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在作物培育种子教学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能不高。

可以引入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表、动画、实景演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项目,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

4. 强化跨学科融合:作物培育种子涉及到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开展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和项目研究,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5. 实时更新知识:作物培育种子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应保持学科专业性,并随时关注最新进展,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

通过引导学生浏览相关期刊、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学习能力。

育种学思考题(老师说的重点)

育种学思考题(老师说的重点)

育种学思考题(⽼师说的重点)《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是⼈类在⼀定的⽣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及在⽣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致性,⽽与同⼀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定的地区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等符合⽣产发展的需要。

第⼀章作物的繁殖⽅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性系品种⾃花授粉作物:⼜名⾃交作物,即主要以⾃花授粉⽅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花和异花授粉两种⽅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较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性系品种:是由⼀个⽆性系或⼏个近似的⽆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成。

2、说明各类作物的遗传结构和育种特点。

(1)遗传结构:A、⾃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性纯合,个体间⼀致。

B、杂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型⾼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C、群体品种;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D、⽆性系品种: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间⼀致。

(2)育种特点:A、⾃交系品种:1、⾃交+ 单株选择,连续⾃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从变异丰富的⼤群体中选。

B、杂交系品种:⾃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

①连续⾃交选择获得⾃交系。

②⾃交系间杂交配得强优势组合。

③利⽤雄性不育。

C、群体品种:a、使群体品种具有⼴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群体品种能够保持⼴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D、⽆性系品种:a、有性杂交+⽆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b、利⽤芽变。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整理李亚超李志真整理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特点:1.人工进化的科学2.综合性的应用学科3.实践性强任务:1. 研究育种规律;2. 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3. 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属性:1.生产资料(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2.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3.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作用:1.提高产量2.改善品质3.减轻自然灾害4. 扩大栽种地区5. 有利改革耕作制度6. 促进农业机械化7. 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2、说明各类作物品种的遗传结构和育种特点。

遗传结构育种特点自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性纯合,个体间一致。

1、自交 +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从变异丰富的大群体中选。

杂交种品种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自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

①连续自交选择获得自交系。

②自交系间杂交配得强优势组合。

③利用雄性不育等群体品种遗传结构: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是一种特殊的异质杂合群体,但保持着一些本品种的特征特性,可以区别于其他品种)1、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个体内基因型杂合、个体间基因型异质,但有一个到多个代表本品种特征的性状。

)2、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这种群体内个体基因型纯合,个体间基因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但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较小。

)3、自花授粉作物的的多系品种(多系品种由若干近等基因系的种子繁殖而成。

近等基因系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故多系品种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异质纯合群体。

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

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

近年来,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促使我国农业生产总量呈现出了迅速增长的喜人态势。

水稻作为我国人民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其生产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今,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田耕种,都已经实现了机械现代化。

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育种方式,对水稻的品种进行科学改良和创新,是我国当前水稻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我国水稻育种工作现状1.1水稻杂交培育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水稻种植来说,杂交水稻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首先,由于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取的都是生长能力最强的种子,其抗虫病的能力以及抗灾害的能力都要比传统的水稻种植更强,因此,其种植的产量就更有保障。

其次,从水稻的培育方式来看,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育苗方式,主要是采用机械插秧和直接播种两种方式。

许多农民为了能够培育出更加健康的稻苗,往往会采用两段式的培育方法。

在无法进行机械和直播时,即可采用杂交的方法,其优势十分明显。

1.2水稻杂交技术的发展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就一直在朝向杂交品种的培育方面发展,尤其是我国的水稻杂交技术,更是在科学界有着极为重大的突破,其影响一直到今天仍在持续。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60%,中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长潜力。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其他领域的科技都在突飞猛进,我国的水稻育种技术却一直停留在原地,没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杂交技术也不断地得到了补充和完善,但是这种优化程度并不明显,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一直都没有太大的提升,也没有更加优质的品种投入种植生产。

目前我国对于水稻杂交的研究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科研人员努力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开创新思想、新方法,以推动育种技术的发展。

2.优化水稻育种途径的具体策略2.1坚持远缘杂交的原则远缘杂交是水稻育种工作中一项最重要的优化措施,对于杂交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高中生物_作物育种—杂交水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作物育种—杂交水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高三一轮复习微专题系列作物育种-杂交水稻一、背景简介杂种优势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二、发展历程1.第1代杂交水稻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三系法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小资料: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R(雄性可育)对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

请思考以下问题:(1)请写出水稻植株与该性状相关的所有基因型(2)若要使雄性不育系恢复育性并产生杂种优势,可以选择什么基因型的品系与之杂交?(3)若要使雄性不育系的后代,既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又能产生不育系种子,可以选择什么基因型的品系与之杂交?小结:第1代杂交水稻于1964 年开始研究,1973 年三系配套成功,1976 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三系法的优点是其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足之处是其不育系育性受恢保关系的制约,恢复系很少,保持系更少,因此选到优良组合的难度大,几率较低。

2.第2代杂交水稻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两系法小资料: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长日照、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秋季短日照、低温条件下,恢复育性可以自交产生籽粒)在农业上与正常水稻杂交,用于生产高产杂交水稻。

请思考以下问题:(1)现有两个两用核不育系的水稻,其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分别为23.3℃和26℃。

在制备高产水稻杂交种子时,由于大田中环境温度会有波动,应选用雄性不育起点温度为______℃的品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A与H(正常水稻)获得两用核不育系水稻A和持续培育高产水稻的方法是______。

(用遗传图解表示并标明适用的温度条件)(3)在两用核不育系大田中偶然发现一株黄叶突变体。

实验发现,突变黄叶与正常绿叶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叶相对于黄叶为显性。

与普通两用核不育系相比,利用此自然黄叶突变体培育出的黄叶两用核不育系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水稻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各国人口的主要食品来源之一。

为了达到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水稻遗传育种成为了农业科技领域内的一个关键领域。

在水稻遗传育种领域,既有基础遗传学的研究,也有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现代化育种方法的研究。

本文将对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水稻遗传学作为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关注水稻的基因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关问题。

水稻基因组由近40000个基因组成,具有近800 Mb的基因组大小。

水稻之所以被广泛研究,是因为水稻除了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外,其特征丰富、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因此是研究理解植物基因组和遗传多样性的优秀模式生物之一。

另外,相比较于其它作物,水稻有相对完整的基因图谱。

现代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主要关注的基因类型包括:优良性状基因(如产量、品质、抗病性等)、调控基因、生长发育基因、光合作用相关基因、酶基因等。

这些基因对于水稻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水稻遗传育种的方法水稻遗传育种的方法包括:1.传统育种方法;2.基因编辑技术与生物技术改良;3.遗传资源收集和保护。

1.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是水稻遗传育种的基础,包括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两种主要方法。

杂交育种是利用水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交配,从而形成新种或变异株系。

可以将一定的种质来源与生产中的需要相结合,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

同时,也可以避免水稻内部自交过程的缺点,降低杂种的后代的杂种衰退风险。

而选择育种则是通过对具有优秀性状的水稻品种进行选育、繁殖,选出更符合生产需求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2.基因编辑技术与生物技术改良近年来,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水稻遗传育种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TALEN、ZFN 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针对性地编辑水稻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对水稻进行基因修饰,达到改善水稻的品质、耐逆性等效果。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保粮食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稻的栽培与管理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水稻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品种选择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

传统上,我们倾向于选择高产的水稻品种。

在现代农业中,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水稻的耐候性、抗病性和品质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洪涝和高温等极端气候现象日益频繁。

在品种选择上,是否应该优先选择适应不同气候变化的耐候性和抗病品种,以确保稳定的产量?种植技术对于水稻产量的提高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往往采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增加产量。

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成本负担,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推广和应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水稻的管理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传统的水稻管理方式往往采用连作和多施肥的方法,这会导致土壤贫瘠和农药残留。

我们可否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如轮作和生物防治等,以改善土壤质量和减少农药残留?合理的灌溉管理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一环。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的水耗率,提高水稻的耐旱性和抗洪能力,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现代技术的应用对于水稻栽培和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和气候条件,提供精准的施肥和灌溉建议。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病虫害,确保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还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研发抗病虫害和耐候性强的水稻品种。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水稻栽培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种植技术、品种选择、管理措施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等因素。

只有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确保水稻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确保粮食供应的安全。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水稻产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围绕水稻的栽培与管理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稻的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水稻的种子选择是水稻栽培的第一步,良种选用是保障高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应该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水稻良种进行种植,此外还应关注水稻的品种适应性、抗病性和对气候的适应性。

2. 土壤准备水稻适合在肥沃的水稻田中生长,所以在种植水稻前应该进行土壤的准备工作。

如果土壤松散、透气性好,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是有好处的。

在种植水稻前还应该做好土壤肥力的调查,合理施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 播种水稻的种子应该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播种的密度应该合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还应该注意水稻的间作和轮作,以减少土壤的病虫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灌溉水稻是水田作物,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做好灌溉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必要条件。

在干旱地区还可以采用滴灌和微喷灌溉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采用旋作、间作、深翻土壤等措施,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6. 管理技术水稻的管理技术包括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周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7. 收获水稻的收获是水稻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收获,注意收获的技术,减少破碎、损伤,确保水稻的品质。

二、思考与解决水稻的栽培与管理问题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1. 水资源管理水稻是水田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很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是有限的,因此要求我们在水稻的栽培和管理中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损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水稻的栽培与管理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对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1. 水稻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不同品种的生长周期、抗病虫能力和耐寒性等特性也需要考虑。

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土壤条件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酸碱度。

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施肥、中耕、翻晒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 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合理施肥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并根据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分期施肥。

4. 病虫害防治:水稻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及早发现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5. 种植密度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过高的种植密度会导致单株产量降低,过低则会造成空地浪费。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6. 土壤水分管理: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分需求较高。

合理的土壤水分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和产量。

在生长过程中,关注土壤含水量,科学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7. 管理留茬制度:水稻种植后的秸秆和残茬对于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正确处理留茬问题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可以采取秸秆还田、堆肥等措施对留茬进行有效利用。

8. 控制杂草:水稻生长季节长,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

及时采取除草措施,保持田间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杂草对水稻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9.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损失。

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

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
收稿日期:2016-11-20 作者简介:刘淑瑜(1974—),女,广西武鸣人,专科,农业技术员, 从事农业技术工作。
(下转第124页)
122
南方农业2017年1月下正文-20170520.indd 122
2017/5/20 15:39:33
谢安乾,黄家驹,林晓昱:生态农业中的养分管理与平衡施肥浅析
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
刘淑瑜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农业局,530199)
摘 要 水稻是亚洲普遍种植的农作物,各国都在不断地研制新品种,以提高水稻的品质。中国要提高水稻农 作物的质量、保证水稻的安全,就要对水稻育种予以重视。基于此,分析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 关键词 水稻;育种;途径;维护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03.066
2.2 引用新技术材料创造新的物技术育种等都 是应用高新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其中,辐射技术育种 就是利用核辐射技术,发挥其诱发作用实现植物遗传变 异。航天技术育种就是采用这种技术进行诱变育种,可 以获得非常稀有的突变基因资源。
1 水稻育种概述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发展阶段,水稻的育种从原 有的矮化育种转向杂交育种,使水稻育种在农业领域中 获得了突破,此时,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有所提高,中 国在水稻育种方面跃居到领先的地位[1]。在此之后,中国 的水稻育种技术由于没有实现创新,导致水稻产量保持 在稳定的状态,虽然有新的水稻品种,但也是发挥着更 新换代的作用,并没有优化水稻的品质,水稻的产量也 没有明显提高。 在杂交水稻的种植上,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存在一 定的不足,而常规水稻可以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杂交 水稻的疾病抵抗性非常强,实现了水稻的规模化、机械 化,水稻的农业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从水稻的育种发 展趋势来看,主要的发展趋势包括机械插秧以及直播水 稻。与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有着明显的个体优势。 稻农为了培育健康的水稻苗,通常会采用两段培育稻种 的方式,在没有机械插秧或直播水稻的条件下,就可以 采用杂交水稻的方法,优势非常明显。采用直播稻可以 增加播种稻种的密度,水稻的穗数也会有所增加,由此 使得水稻育种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

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ϖ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ϖ选择的理论与方法;ϖ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ϖ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ϖ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ϖ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4.种子产业化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0, 36(9): 14311439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பைடு நூலகம்
/zwxb/ E-mail: xbzw@
DOI: 10.3724/SP.J.1006.2010.01431
本研究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2006CB101701)资助。 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gumh@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0-01-04;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0-03-23.
1432
作物学报
第 36 卷
plasm. In general, 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the poorer the grain qual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alance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a medium-large grain size is most favorite for high-yielding varieties. Keywords: Rice; High-yielding breeding; Discussion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也是全世界最 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 全球以稻米为主食 的人口约占 1/2[1], 而在人口最集中的亚洲地区, 这 一比例则更高。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的 需求无论是在数量上和品质上均已提出越来越高的 要求[2]。据推算, 至 2025 年, 全球人口将超过 80 亿, 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数量将增至 35 亿。按最保守的 估计, 由于人口增长而导致稻米需求量的增加至少 达 3 亿吨[3]。水稻产量的提高, 靠进一步扩大水稻种 植面积的潜力已经有限。由于受水资源和耕地面积 的限制, 加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 不少产稻 国家的水稻面积实际上已有下降趋势。为此, 今后 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主要只能依赖于单位面积产 量的提高。从水稻生产的历史经验分析, 可以实现 这一目标的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改进栽培条件和技 术, 二是选育产量潜力比现有品种更高的水稻品 种。在生产上, 良种需要良法, 而品种本身的生产潜 力是能否获得高产的基础。因此, 从 20 世纪 80 年 代开始, 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启动了超高产水 稻品种选育研究, 或称超级稻研究。我国也自 1996 年开始, 相继启动了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的超级稻 品种选育研究[3-4]。十多年的研究实践已经取得了一 些成绩, 但距离目标要求尚有较大距离。对于如何 选育超高产水稻品种, 超级稻品种应具备什么样的 株型和产量结构, 选育超级稻的基因资源是什么, 也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水稻思考题1、稻种染色体组是如何划分的?亚洲栽培稻属于哪个染色体组?亚洲栽培稻的亚种分类。

如何从形态上区分栽培稻籼、粳亚种(请指出5个性状的差异)?在分类学上,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单位。

一般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机制。

不同植物之间能否杂交并形成可育杂种,常常是区别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种的标准之一。

综合评分:6分以下为籼,18分以上为粳。

2、按照育种价值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从进化的观点分析它们与农业的3、作物品种依据品种群体和个体的遗传特征可以分为几类?当代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品种类型有哪些?4、根据水稻对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反应,它属于哪类作物?试述早稻、晚稻和中籼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哪种熟期类型的水稻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种植生育期最为稳定?如何利用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一年多代种植,加速育种进程?水稻——短日高温作物早稻感温性较强晚稻感光性较强中稻(中籼)短日高温生育性水稻育种的增代原理:给以适宜的高温短日条件促进水稻发育,缩短生长周期,在有限的季节内增加繁殖的代数,或利用异地异季的适宜温光条件,在一年内增加繁殖的代数,加快选育新品种的速度。

正季短日处理、冬季温室加代、冬季南繁加代5、我国水稻的熟期分类是依据何地的抽穗期划分的?通常早稻、中稻、晚稻什么时间抽穗?6、水稻育种的主要品质指标有哪些?江苏省水稻育种主要需抗哪些病虫害?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粒型(长宽比):优质稻谷(籼)要求达到2.8、垩白粒率(%):垩白度(%)),蒸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食用品质(一般要求米饭白,有光泽,松而不硬,软而不粘,有韧性和滑润感),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稻瘟病(真菌性病害)2、白叶枯病(细菌性病害)3、纹枯病(真菌性病害)4、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飞虱褐飞虱7、利用系谱法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时需注意哪3方面的问题?(1)性状的遗传力和世代选择的关系●不同性状在同一世代的遗传力不同,选择的可靠性也不同。

质量性状遗传力高,选择的可靠性和效果好;数量性状遗传力低,早代选择效果和可靠性低。

●同一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力不同。

随着世代增高,同一性状的遗传力逐渐增高,选择的可靠性也逐渐增大。

因此早代遗传力不够高的性状,可到较高世代再进行选择。

(2)根据单株和系统(株系)进行选择的差异●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根据单株的表现选择,可靠性最低,根据系统选择次之,根据系统群选择,可靠性最高。

●所以要先进行总体比较,而后进行选择。

选择时首先选择组合,再在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的系统群,在选良系统群中选择优良系统,最后在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单株。

●(3)田间评定和室内鉴定掌握“田间评定为主,室内鉴定为辅”的原则。

室内主要鉴定品质性状。

8、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哪些?人工去雄(适合于雌雄异株异花、花器较大的植物)、化学去雄(存在残毒和技术问题)、生物去雄(雄性不育性、自交不亲和性)9、获得雄性不育材料的途径有哪些?如何通过对不育株后代的育性分离情况来判断该不育株属于质核互作不育、隐性核不育、显性核不育、环境敏感核不育,还是不良环境造成的不可遗传的生理不育?答:主要通过突变获得,包括自然突变、辐射诱变、无性系变异。

通过正常可育株与不育株杂交,根据杂种后代的育性表现来鉴定。

(1)如果F1均为不育,则用正常可育株再与F1回交。

所得回交一代如全部不育,则表明为质核互作不育【S(rr)/N(rr)//N(rr)→S(rr)】;如回交一代群体表现育性分离,则为显性核不育【RR/rr//rr→Rr +rr】,根据育性分离比例估算育性基因对数。

(2)如果F1均为可育,则收自交种种植F2。

如F2群体所有单株全可育,表明为非遗传的生理不育,不可利用【RR/RR→RR→RR】;如F2群体表现育性分离,则为隐性核不育【rr/RR→Rr→RR+Rr+rr】,根据育性分离比例估算育性基因对数。

在鉴定出隐性核不育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周年育性观察和用不同光温处理,鉴定光温环境条件对育性的影响。

10(2010)、何为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就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能否提高水稻的杂种优势,谈谈你的看法。

比较三系法和两系法配制杂交稻的优点和缺陷。

答:三系杂交稻是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杂交配制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是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杂交配制的杂交稻。

三系法和两系法是实现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两条技术途径,与提高杂种优势无关。

杂种优势强弱是由双亲的遗传差异所决定。

三系法配制杂交稻的优点是: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不育性稳定,繁殖、制种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影响,杂种纯度有保证。

缺陷是:(1)不同细胞质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具有特异性,三系选育的过程烦琐,测配的工作量大;(2)杂种存在一定的不育细胞质负效应。

两系法配制杂交稻有3个优点:(1)任何正常结实的品种都是不育系的恢复系,配组自由,可以充分挖掘水稻品种间的杂种优势;(2)一系两用,简化繁殖制种程序,降低种子成本;(3)避免不育细胞质的负效应。

缺陷是:不育系的育性因环境条件改变而发生变化,繁殖、制种受到温、光条件的制约。

11、应用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有多种,其中依据花粉败育特征、恢保关系和遗传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代表类型,这三种代表型细胞质是什么?它们的花粉败育时期和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杂交籼稻主要利用的是12、选育质核互作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各有哪些选育标准?(一)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标准优良的保持系必须具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抗性和品质,综合性状好;⏹良好的配合力(因为是利用F1);⏹花药发达花粉量足(B作父本必要的条件)、柱头发达、开颖角度大而持续时间长(A作母本必要的条件);⏹具有较强的保持性能。

优良的不育系除应具备有保持系的优良特性外,还须具有:⏹不育性彻底,花粉不育度>99.5%,不育度高(99.5%)、不育株率达100%,自交不结实;⏹不育性稳定(遗传上稳定,不受环境影响或受环境影响小);⏹可恢性好(易于恢复,有较多的恢复系);⏹开花习性好,花时与父本品种差异小,柱头外露率高;⏹稻穗不包颈或包颈程度轻。

(一)恢复系的选育标准⏹恢复性强而稳定(F1结实率高于80%);⏹配合力好(F1有超亲、竞争优势);⏹有校好的丰产性、抗性、品质与农艺性状;⏹穗大、粒多,花药发达,花粉量足;⏹植株略高于不育系。

13、什么叫人工制保?如何用杂交程序图来表示人工制保的过程?通过杂交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株(系)的核不育基因导入具有正常可育细胞质和可育细胞核的品种,选育保持系品种。

杂交:S(rr)×N(RR)↓顶交:N(RR)×S(Rr)↓N(RR)+N(Rr)自交:↓↙↓↘测交:S(rr)×N(RR) S(rr)×N(RR) S(rr)×(Rr) S(rr)×N(rr)↓↓↓↓S(Rr)可育S(Rr)可育育性分离S(rr)不育14(2010)、简述选育水稻质核互作不育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用图示说明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细胞质与早籼稻品种莲塘早杂交和回交选育红莲型不育系莲塘早A的过程(请标明各水稻材料的质、核基因型)。

选育不育系有哪些可参考的经验?选育不育系时应注意些什么?答:不育系选育通常有两个步骤:(1)获取不育株通过远缘杂交、地理选距离及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杂交或利用自然突变和人工引变获得不育株。

(2)回交转育不育系然后根据核置换原理,用目标亲本(轮回亲本)作父本与不育株杂交并连续多代回交,直至各基本性状与目标亲本同型,且不育性稳定,即育成不育系。

原目标亲本即是该不育系的保持系。

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细胞质选育红莲型不育系莲塘早A的过程:海南红芒野生稻S(RR)×N(rr)莲塘早↓F1 S(Rr)×N(rr)莲塘早↓BC1F1 S(Rr)汰+S(rr)×N(rr)莲塘早↓BC2F1 S(rr)×N(rr)莲塘早B↓BCnF1 S(rr)莲塘早A不育系选育可参考的经验:(1)远缘杂交比较容易获得不育株。

相对而言,亲缘关系越远越容易出现不育。

(2)古老的或较原始的品种材料作母本,进化程度较高的品种材料作父本杂交,易培育成不育系。

(3)培育不育系时,双系亲缘过远,不育系难于恢复。

不育系选育时需注意的问题:(1)转育前,要对转育对象进行配合力测定。

(2)转育过程中,若出现开花习性明显变劣,应予丢弃不再继续转育。

(3)转育过程中要对被转育的不育株的花粉进行镜检,一旦发现花粉育性达不到标准,即不再继续转育。

15、简述一次杂交法选育水稻恢复系,恢×恢、保×恢、不×恢3种配组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恢×恢(如IR30×圭630→明恢63)优点:恢复株出现频率高,低世代可不测恢,节省工作量。

缺点:亲本选择面窄。

⏹保×恢(如C57×城堡→C堡)优点:亲本选择面宽。

缺点:低世代就需测恢,测交工作量大。

⏹不×恢(如同质恢六优17)优点:以不育细胞质作为自然鉴定器,低世代可不测恢,节省工作量。

缺点:新恢复系与原不育系配组,杂种优势减弱。

16、选配杂种稻组合时一般需遵循哪些原则?a、采用不同生态型或亲源关系远的双亲配组b、选择性状互补的双亲配组c、选择配合力好的双亲配组d、双亲应具有较好的开花习性和异交特性,花时相遇好17(2009)、回交育种是改良品种单个性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请根据以下要求分别用图示说明回交选育的过程:(1)将明恢63的野败恢复基因(R)导入品种扬稻6号(允许增加第3亲本),选育恢复系扬恢6号;(2)将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r)导入品种培矮64,选育光敏不育系培矮64S。

答:例1WA珍汕97A S(rr)× N(RR)明恢63↓F1 S(Rr)× N(rr)扬稻6号↓BC1F1 S(rr)汰+S(Rr)× N(rr)扬稻6号↓BCnF1 S(rr)汰+S(Rr)↓⊕BCnF2 S(rr)汰+S(Rr)+S(RR)↓⊕↓⊕分离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扬恢6号的同型恢复系例2农垦58 S rr × RR 培矮64(正反交均可)↓F1 Rr (可带海南加代)↓⊕F2 (RR+Rr)汰+rr×RR 长日下选性状与V相近的不育株与V继续回交↓BC1F1 Rr 不选育性,选性状近V株按单株留种(可带海南加代)↓⊕BC1F2 (RR+Rr)汰+rr×RR 长日下选性状与V相近的不育株与V继续回交↓BC2F1(BC n F1)Rr 不选育性,选性状近V株按单株留种(可带海南加代)↓⊕BC n F2 (RR+Rr)汰+rr 长日下选性状整齐、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好的系↓⊕BC n F3 rr 优良不育株系扩大鉴定18、如何利用光敏核雄性不育系构建轮回群体,选育水稻新品种或新光敏不育系?利用光敏核不育系,可以在长日照雄性不育条件下不断改良异交群体,进行广泛的有利基因型之间的重组和交换,并可根据育种需要补充和引入新的有利基因型,使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基础得到不断的更新和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