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图合一”的一张图式管理机制建设探索——以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为例
全民健身理念下城市小微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3-0081-06 收稿日期 2023-07-17摘 要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存量优化,借助城市碎片空间打造非正式的体育场所,有望为我国人均体育面积不足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武汉运动型口袋公园中,存在着使用者实际需求与空间布局不协调、器材和空间利用效率低下、场地健身氛围欠缺等多重现实问题。
此外,针对小微空间的差异化营造研究还有待加强。
该文基于武汉洪山区某地块的设计实践,提出由体育项目为主导转变为由人体活动为主导的设计思维,从用户画像—运动项目空间改进、弹性使用—提升空间可供性、增权赋能—运动空间再生产三个方面的改造设计策略,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微空间 口袋公园 城市公共空间 全民健身 体育公园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cremental transfer of inventory, utilizing urban green space to create an "informal" sports space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feasible solution to the insufficient per capita sports area in China. In Wuhan sports pocket park,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actual needs of users and the space, 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equipment and space, and the lack of fitness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ial construction of micro-green spaces. Based on the design practice of a certain plot in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we propose a transformation from sports projects to human activities as the main design thinking. The transformation design strateg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user portrait—improvement of sports space content, flexible use—improvement of space availability, empowerment—reproduction of sports spa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rban renewal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fitness.Keywords Small-micro public space, Pocket park, Urban public space, National fitness, Sports park全民健身理念下城市小微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为例The Strategy of Creating Urban Small-micro Public Space Under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Fitness: Tak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icro Public Space in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陈 铭 | Chen Ming段楚明 | Duan Chuming在“十三五”时期(2021—2025),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领导下,人民群众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了37.2%[1]。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武汉市规划信息“一张图”为例
轻轻 松松 网上付账 。 由于美 国信 用体 系
行路 线。 查询 、登记 和 申请 许可 ,还 大大提 高了政 府 细 致入 微的 自助游 服务 。为充 分体验 美 的工作 效率 。例如 ,芝 加哥市 的政 府网站 提
健 全, 网上信 用卡 付账是 很普遍 的事 。在过 国社 会的 生活, 我们 一行 四人在暑 假期 间组 供城市 旅游 信息 、城市 新闻和 城市 最新活 动 去的一年 里, 每月 的电话和 网络服 务费 、购 织 了美国 东部和 西部 的 自驾车旅游 ,考察 了 信息, 政府 各部 门的设 置和文 化 、卫生 、治 买书籍和 日用品 、预 订旅馆 和机 票等费 用均 2 O多个城市和 6个 国家公园, 发达的信息 技 安 住宅、交通 、消防 、建筑管理 规 划等 方 是 通过 网络支 付的 ,相应 的服务 网站还 会通 术再次 为远方 的客 人大开方 便之门。旅 游前, 面的信 息查询 ,并 为居 民或投 资者 提供 申请 过 电子 邮件告 知交 易的明 细情况 ,不仅 省却 我们 登录 了 目的地城市 的旅 游网站 ,得 到了 执照、行政许可 、缴纳税务、投诉等在线服务。
规 划信息 “ ~张图 ”图 1 ,即按照一 定 及 辅助设计等 功能, 它是 个 多平台的 工具, 它为合理分布备类规划信息、均衡不 同信息 的 ( ) 的标 准 、规 范和 编码体 系对历 年完 成的城 市 不同 的业务 需求可 在不 同的基 础软件 平台 上 处理 能力,以及保持信息 的畅通 创造了条件。 基础 资料 及相关 知识 、法律 法规 、社 会 、经 进 行 。主要 包括 用于提高 规划 编制效 率的 辅 通过规 划信 息 “ 张 图”平 台, 我们分 济 人 口等数据 进行 系统的 收集 、整理 ,结 助设计 平台 、提供 规划信 息统 管理 与辅 助 别开展 了城市 建 没用地适 宜性评 价 、土地建 台项 目生 产和技术 管理 流程, 实现对 规划 信 决 策的信 息 管理平 台, 以及提供 公众参 与 的 设 强度研 究 、生态敏 感性评 价 用地增 长遗 息 的动态 管理,通 过对 数据 的综合分 析和提 W b I , 同时它也是各 类数据模型 的运 行载 传 模型分 析等城 市规 划研 究。规 划信息 “ eGS 一 取 ,为城市 规划建 设提 供及时 、准确 的决 策 体 。 张 图”平 台为城 市规 划工作 提供 了科学 有效 辅 助信息 ,使每~ 位规 划编制 者与 管理者 能 () 3 规划信息 网络 它是 沟通不 同用户 、 的技术支 撑, 在城市规 划 工作 中发挥 着越来 轻松 了解所 受理 区域 的全部规 划要 求,将 信 不同基础软件 和信息仓库 内不 同子 库的桥梁 , 越 重要的作 用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城市沿江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研究——以武汉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4-0119-05 收稿日期 2022-09-21摘 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沿江空间是城市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亟需对沿江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管控。
既有研究中,对我国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仍存在边界不清晰、管控要素不全面、管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该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城市武汉为对象,首先通过最小阻力模型划定武汉市沿江空间范围,基于格局与过程原理对沿江空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继而利用CA模型模拟武汉市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城市增长情况,在考虑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兼顾的前提下,试图构建“分区管控—动态反馈—政策保障”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后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的管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沿江生态空间 城市增长 空间管控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rapid, and the riverside space is an area with significant urban ecological and social attributes, as well as an area whe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s prominent.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and control the ecological spa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existing stud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trol of urban river ecological space, such as unclear boundary, incomplete control elements and imperfect control system. In this paper, Wuhan, a typical cit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selected as the object. Firstly, the spatial scope of Wuha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demarcated by the least resistance model, an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n the spa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attern and process principle. Then, the urban growth of Wuhan in 2025, 2035 and 2050 is simulated by the CA model.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bo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we attempt to construct a "zoning control-dynamic feedback-policy guarantee" ecological space control system along the riv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ecological space control along the river in the post-urbanization process.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Eco-space along the river, Urban growth, Space control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城市沿江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研究——以武汉为例Control and Demarcation of Wuhan Urban Ecological Spa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Context of Yangtze River Conservation:Taking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资源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新常态下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新常态下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初探——以武汉市为例刘进军,哈思杰,韩敏摘要:为进一步科学的服务我市绿地系统规划管理,有效指导城市建设,笔者所在的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于2014年开展了“武汉市绿地系统规划年度实施评估”工作,通过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常态化、实时的年度评估(以下简称“绿地评估”),为今后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实施提供规划基础及技术支撑,同时促进更加完善的规划管理制度构建,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的提升更加科学地指导我市绿地系统建设。
绿地评估项目组通过对比规划评估的编制底图与规划管理“一张图”,对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定量指标均进行了基础性的评估。
本次创新之处在于为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基于规划目标,绿地评估项目组在评价之初开展了“绿地可达性控制要素权重公共问卷调查”工作,采取网上在线填写的方式进行大数据问卷调查,选取并确定了评价重点要素及各项指标权重,然后依据调查结果开展评估体系研究,选取了最能科学体现绿地布局合理性因素的可达性、公平性评价为评价主体,同时加入各个阶层比较关心的空气质量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并借助GIS 技术,通过评价分析了解现状绿地实际服务覆盖水平、科学检测规划布局合理性。
本次绿地评估探索出了一条标准更高、评价方式更趋合理化、多部门联合的绿地评估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绿地系统评估可达性公平性1评估研究范围本次绿地系统年度实施评估工作分为两个层次:2014年以武汉市主城区范围为主,即以三环线以内地区为主,包括局部外延的沌口、庙山和武钢地区。
2015年后拓展到都市发展区范围内各个新城组群的绿地系统实施建设情况,研究范围总面积约为2583平方公里。
2评估指导思想一是以更高标准为原则。
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于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武汉市政府于2010年提出了在国家园林城市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但从人均绿地水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植物指数等绿化和生态指标方面均与新颁布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有较大差距,本次评估指标以更高标准作为参照。
建立“一张图”平台-促进规划编制和管理一体化
建立“一张图”平台,促进规划编制和管理一体化2012-10-23来源:本站建立“一张图”平台,促进规划编制和管理一体化张文彤殷毅吴志华潘聪[摘要]为了解决当前规划编制体系繁杂、编制与管理脱节、规划实施依据多而无序等问题,武汉市通过规划编制体系研究和规划国土“一张图”建设等工作,有效地推进了规划编制和管理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规划法制化建设发展。
[关键词]一张图规划编制管理一体化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快速发展给规划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然而规划编制与管理相互脱节,规划多而无序、体系结构繁杂、各类专项规划彼此孤立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规范管理、依法管理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如何使规划编制成果顺利地从技术层面向公共政策层面转化,使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有效衔接,同时加快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建设进程,是目前全国各地规划研究的重点问题。
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简称“一张图”)建设工作正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通过梳理和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加强和规范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管理,加大信息共享和公开的力度等各种手段,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建设,推进规划编制和管理一体化进程。
1 我国城乡规划及国土资源行业“一张图”建设基本情况在国土行业,由于规划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已形成了“一张图”的管理模式。
近年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国土资源部正式提出建设全国“一张图”综合监管系统的概念,除土地利用规划和现状信息外,还纳入了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等行政监管内容,形成综合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其行业规划的编制、管理、实施工作与政策的结合程度已走在城乡规划行业前面。
与国土行业自上而下推动“一张图”建设的方式不同,城市规划行业提出“一张图”概念的时间虽然较早,但在建设上还是各自为政。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控规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因此全国多数城市的“一张图”都以控规为建设基础,主要服务于规划审批管理工作,如广州、南京等地。
深圳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探索与实践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NE MAP” PLANNING IN SHENZHEN CITY【摘要】对“一张图”管理体系和建设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制订了“一张图”工作机制和技术标准。
提出深圳城市规划“一张图”是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系统整合各类规划成果,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规划管理工作平台。
其总体框架为“三层一库”,即核心层、管理层、基础层和规划成果库。
利用GIS技术,搭建“一张图”规划整合平台,开展专项层面和图则层面整合工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惑规划管理的“多头规划”和“规划打架”问题。
构建基于“一张图”理念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法定图则;规划整合;深圳ABSTRACT: Systematically study on the “one map" management system,construction method,mechanism and technical code.Propose that “one map”planning in Shenzhen city takes the statutory plan as a core,and systematically conformity the planning achievements, dynamic update of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platform. General framework is “three levels and one database" which means core, management and base levels,and the planning achievements database。
Using GIS technique, construct the platform of “one map” planning and integration,develop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ecial and statutory plan levels。
体制改革与规划整合——对国内“三规合一”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简介 : 黄叶君. 宁波市城 乡规划研究 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 区域规划 、 乡统 筹。 城
体 制改革与规划 整合
— —
对国内 “ 三规合 一”的观察与思考
Ob e v to a d s ra in n
Isi t n l R fr n tt i a e o m a d ln I t g a i n u o n P a n e r to
.
u b np a n n , h s a e n l z st emo t r v ln y wh c e r o isiui n l e r a dp a s r a ln ig t i p r ay e s p e ae t wa s p a h ih ra n t t a ra m n ln ’ t t o
发挥 规划作为城 市发展建设 的依据和
龙头作 用。 因 此 笔 者 对 于 近 年 来 国 内许 多
效执行和 实施 ”。正 如新华社 记者 王
军 所 言 ,不 同部 门 主 导 的 规 划 正 “ 三 分天下” ,规 划 编 制 呈 现 出 “ 国 演 三
城市和地 区在三规 合一方面 的探索和 实践进 行 了归纳 总结 认 为 目前最为 普遍 采用 的有 两种方式 : 是体制改 一
的核心 是转 变观 念 ,强化 基本 农 田布 局 对维 护上海 城市 多 中心开 敞格局 的
部 门进 行整 合 ,组建 完成 了新 的上 海
市规 划 与国 土资源 管理 局 并在 武汉 、 深圳等 大城市得到 了后续响应 , 规 土
锚国效 果 ,将 基本 农 田与市 域生态 系
统有机 结合 ,施行 城市 生态 安全基 本
整合 一时成为 2 0 0 9年 中国规 划管理 领域和政府 机构 改革的热点话题 。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综合研究及应用
2 2 法定 图 则标 准 分 区 .作 为精 细 化 规划 管理 和统 计 分 析 的 5个
基本 单 元 。
b
、
校核 图则 与 地 名专 项规 划 的矛 盾 ,次 干道 以上级 别道 路 命 名 以地 名专项 规 划 为准 。
③ 整合流 程 规 划 整合 工作 分 为搭 建整 合平 台、专 项层 面 整 合 、图则 层
矛盾 ,使 之形 成协 调 的统 一 整体 。 ① 整 合 内容
罄 量 匦匦 禽 卜
I I l }翻—囊 H 相喇
臣 匦圃
回 卵
l
圊 器
警
l
l H■ I} 嘲 l却 匪 剩睁
I 臌 {
l 豳 豳
I螂 棚 嘲
器 奠 器 串 申
图3 ” 一张 图 规划 整合流 程示 意图
控制 线
主要校 核 图 则规 划 的城 市建 设 用地 与基 本 生 态控 制线 、基
本 农 田保护 区 、 紫线 、蓝 线 、橙线 等 各 类控 制线 规 划 是否 存 在
矛盾 。 c 土 地 利 用 、
面 整合 以及 整合 成果 审批 入库 四个 阶 段 ( ) 。 图3 a 、搭 建整合 平 台 根 据梳 理 判读 原 则 ,对 规 划 成 果 进 行 判 读 .将 依 据 性 成
癸 审
库
按 图则 边界 衔 接 、控 制线 、土地 利 用 、公共 配 套设 施 、道 路 交 通 、市 政工 程 、地 名七 个 方面 内 容 ,对 法定 图则落 实 相 关 规 划 的 主要 控制 性 内容 进行 校核 分 析 .暴 露 、发 现 矛盾 ,提 出
处 理 建议 。 ② 整合 要 点
关于三规合一的思考
则,并成为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的投资指南。
12
广州:在全国率先编制“三规合一”规划 (1)规划整合,形成一张图。“一张图”中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基
本农田保护控制线、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范围控制线“四
线”; (2)智慧管理,搭建一个信息联动平台。建立“三规”规划管理信
息互通联动的机制,实现“三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并实现审批信息
实时联动; (3)统筹协调,构建一个协调机制。构建一个由市政府统筹、多
部门参与的协调咨询的工作机制,协调各部门规划立项、规划编制、规
划审查及实施管理中出现的矛盾;
13
(4)管理创新,建立一套高效的协作审批流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 机构改革要求,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改变目前重点项目“串联审批”为 “并联审批”,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5)试点先行,技术储备。建立“一图双坐标”制度,要求涉及 “三规合一”的所有基础及成果数据必须实现一张图基础上的广州坐标 和西安坐标双向转换。对照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类 中各地类的涵义,对两类规划的土地规划分类标准在大类以及中类上进 行衔接。制定了《广州市区(县级市)“三规合一”规划编制技术指 引》、《广州市“三规合一”规划数据标准》,明确了区、县级市“三 规合一”技术内容和技术标准。
7
三、“三规合一”的内涵
多年来,对于“三规合一”的定义,业界与学界有很多讨论,集 中在“三规合一“应是协调、而非合一,一个城市的空间应该统一规划、 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平台等,主要观点包括: (1)“三规合一”并不是指只有一个规划,而是指三规在内容 上的协调统一,即统一规划目标、统一空间管制、统一空间数据、减少 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衔接,实现各类规划 在内容上的统一。同时应该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协调机制、规划标 准体系、规划法规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 规划真正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依据和龙头;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要点解读
1
2
Maya
3
Multigen Creator
3.4 三维城市建模技术方法
2. 三维建模软件
序 号 三维建模软件 建模特点 1.支持影像、高程、矢量等多种源数据 2.64位指针,存储容量大 3.海量数据库处理与无损高比例压缩 1.最为开放的三维建模软件,可以从Google网站上获得免费个人版 2.适用于快速构建简单三维模型
规 则 格 网
不 规 则 格 网
3.3 建模单元的划分与模型命名
城市三维模型建模单元宜按“区(县)、管理 单元、建模单元”三级进行划分。其中,管理单元 可以是街道(乡、镇)等行政管理单元,也可以是 规划管理的分区;建模单元宜以道路围合区域(如 街坊)为单位。
3.3 建模单元的划分与模型命名
1. 建模单元划分与编码 XXXXXX XXX XX 建模单元顺序号 管理单元顺序号 行政区划代码
(4)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规范》要完整 描述三维模型的制作、交换、应用与更新,又要注意具 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5)不依赖于某一具体的制作工具与软件系统。 《规范》所规定的内容,不能依赖于某一具体的制作工 具与软件系统,要有独立性和普遍性。
2.2 主要内容
1 总则 2 术语和代号
6 三维模型制作 7 检查验收
3.2 术语定义
11. 框架数据 framework data 表现建模对象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和结构特征的数据。
12. 原始模型数据 original model data
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的三维模型,它可以用该建模软件打开和 编辑,通常以文件方式保存。 13. 集成模型数据 integrated model data 对原始模型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格式转换等操作后集成到管理系 统中的数据,以文件方式或数据库方式存储。 14. 几何模型 geometrical model 用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构成的实体,表现建模对象的几何 形态。
武汉市“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武汉市“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工作要求,完善全域空间规划体系,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综合管控作用,推进全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多规合一”,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为核心,以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规划等为约束,以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构建形成的全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通过规划编制、审批、管理的全过程合一,实现城乡空间统筹发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多规合一”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多规合一”统筹协调机制。
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负责本辖区内“多规合一”工作的管理,落实市人民政府有关“多规合一”工作的具体部署。
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会)负责全市“多规合一”的统筹协调、体系构建、审查组织、管理平台建设和维护、监督管理等工作。
新城区和开发区、风景区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区规委会)负责本辖区内“多规合一”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负责相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由以下单位按照“多规合一”工作需要,牵头推进相应类型规划的标准制定、规划调整、意见汇交、监测评估等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类规划;市国土规划局负责牵头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空间开发类规划;市环保局负责牵头环境保护类规划。
对涉及多个牵头单位的专项规划,应当将相关规划内容分送各牵头单位核查。
在国家、省、市各级机构改革落实到位后,牵头单位再按照最新规划编制职能分工作适当调整。
第四条“多规合一”工作坚持统一协调、公开透明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建立全市域覆盖、多部门协作、全过程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充分发挥“多规合一”统筹引领作用,实现全域规划、人地和谐、土地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第五条“多规合一”成果应当实现目标、指标、坐标、图标“四标”合一,即各类规划目标上达成统一的行动意图、指标上具有统一的数据口径、坐标上采用统一的空间底图、图标上形成统一的管控要求。
“两规”衔接背景下的用地现状调查方法探索——以武汉市为例
“两规”衔接背景下的用地现状调查方法探索——以武汉市为例方可,唐梅摘要:本文阐述了用地现状调查中进行“两规”衔接的重要意义,通过剖析目前“两规”在衔接中存在的主要差异,分析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明确“两规”现状衔接的基本原则,提出衔接的实施路径,同时结合武汉市的工作实践,提出“两规”现状调查衔接的重点,并提出改进“两规”衔接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现状调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1.前言随着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时期的城市工作应从重生产空间转向统筹“三生”空间的要求,各地规划和国土部门逐步认识到“两规”衔接的重要性,多地均已开展“两规”或“多规”融合规划的编制工作。
通过“两规”在用地性质判读中存在的差异,建立“两规”衔接原则,形成“两规”衔接用地现状调查成果,探索一条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性质判别的路径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规”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两规”充分衔接,有利于统一市域范围土地空间资源状况的统计口径,满足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需要,确保国土资源“以图管地”科学监管目标的实现。
其次,通过全市层面的“两规”信息汇总和全面衔接,将能够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土规和城规口径的批而未供、已批待建、已批在建、甚至是未批在建的用地情况,从土地资源的利用角度来说,最大限度地覆盖了土地资源审批投放的信息面,并辅以多年度信息的连续分析,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幅度,有利于掌握建设用地增长的重点方向,为城乡规划实施引导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通过现状调查形成一整套现状用地统计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城市空间拓展、用地变化规律和特征,并建立全局统一、“两规合一”的现状用地数据库和用地现状信息动态更新系统,为各类城市规划的编制奠定技术储备和研究基础。
2.“两规”现状调查存在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分析2.1差异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颁布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考虑了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衔接的客观需要,用地的定义与划分上存在较多相似之处,部分地类能建立起对应关系。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施工图联合图审改革工作的通知-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施工图联合图审改革工作的通知正文:----------------------------------------------------------------------------------------------------------------------------------------------------市城建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施工图联合图审改革工作的通知各区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施工图审查机构: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建部第51号令)、《关于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实施意见》(鄂建〔2019〕2号)、《关于进一步优化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通知》(鄂建办〔2019〕120号)、《市城建局关于落实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武城建〔2020〕6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市施工图联合审查改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改进施工图审查管理模式,在施工图“联合图审”、“政府购买服务”和“数字化审图”等改革措施基础上,聚焦工程安全审查、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和内容、缩减审查时限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主要改革措施(一)聚焦工程安全审查进一步强化对施工图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主要聚焦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消防、人防、抗震、卫生、水务等安全标准,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等,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缩减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通讯等非涉及主体安全的审查内容,将此类审查内容纳入事后监管。
将基坑工程设计审查调整为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意见作为后续基坑工程施工的依据,相关细则另行规定。
武汉市国土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3.1 在国土规划部门的应用
• 提供对“一书三证”信息按照发证时间进行统计的功能。可以浏览查询 出来的项目信息,并对统计结果按照饼状图和柱状图的方式进行显示。
3.1 在国土规划部门的应用
• 二维、三维地图浏览 – 点击“双屏”按钮切换到三维地图
2.1 综合“一张图”数据体系
规划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编制“一张图”
规划道路 新城组群规划 城中村综合改造规划 交通规划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
其他规划信息
武汉市总体规划(1996-2020)、武汉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 控制性详细规划2000年版 一张图指导版、一张图法定版、一张图指导版组群 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街坊编码图
远城区组群控规导则、黄陂规划图、江夏规划图
轨道交通控制线 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蔬菜基地保护规划、王家墩商务区规划、武汉后湖地区建设规划、 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武汉黄浦新城空间布局规划、 武汉江夏区大桥地区总体规划、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 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地区总体规划、 武汉吴家山台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武汉新区总体规划、武湖农场总体规划、阳逻新城总体规划、 东湖开发区总体规划、沌口开发区总体规划、军山总体规划 主城控规编制单元、都市发展区中小学规划、 红线(控规审查版)、黄线(控规审查版)、蓝线(控规审查版) 保障性住房、规划编制成果项目
浅谈国土资源移动“一张图”建设思路
国土资源LAND &RESOURCES42国土资源LAND &RESOURCES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趋下要求。
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成熟、微信等移动APP的普遍使用和近国土资源移动的核和成效。
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基本移动设备性能的大幅度提升,都为心是国土资源在移动客建立,特别是通过国土资源“一张国土资源数据随时获户端的应用,服务器端的客体仍为图”工程的建设,国土资源数据的取,服务随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核心数据库框架,包括丰富性、准确性、现势性、完整性础,也为加快促进科学、规范、高基础类、业务类和管理类三大类数得到了很大提高。
然而,现有的国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据,核心数据库建库标准、交汇方土资源一张图平台数据展示平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再添上式、更新模式、发布形式均未发生台仅有B/S架构下的内网PC端,也就“手上用”的精彩一笔。
变化。
因此移动端的服务调用、数是说,离开了工作电脑,实时获取据访问、功能设计应仍与现有PC端相关数据极为困难;同国土资源移动作为保持统一。
时,领导的关注重点和辅助决策又一项新的工作,必须遵从现有国土离不开相关数据的支资源行业规范和国家保密规定等相国土资源移动是利撑,因此如何提高国土资源关规章制度,符合当前形势下国土用GPS、A-GPS、Mobile-GIS等移动服务的现势性和便捷性尤为重资源管理工作要求和信息化发展趋互联网技术,在移动设备展示国土要。
随着4G通讯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势。
因此,它的建设必须要满足以“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 1.统一性一、总体要求2.便捷性浅谈国土资源移动 一张图” “浅谈国土资源移动 建设思路一张图”宁波市国土资源交易登记中心 周张琪武汉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 郑思成和要求,避免农民拆人为本,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利。
放弃土地承包权并农转非后,掉合法住宅,搬进非法公寓事件的发点,综合考虑农民和农村发展问应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社会保障、基发生。
智慧国土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方案(图文)
国土资源“一张图”是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创新举措,是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审批系统叠加,共同构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
国土资源“一张图”包括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
一、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基础,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GIS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对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的分类展示、数据处理、查询统计、专题制图、数据更新与历史管理,并与电子政务平台、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等有关应用系统对接,为各业务系统提供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专题数据和管理数据支撑。
实现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
(一)建设背景近十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基本建立,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监管和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但面临国土资源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以及努力探索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相比还存在不足。
数据支撑能力比较薄弱,数据准确性、现势性、完整性亟待提高,数据获取、更新渠道还不顺畅,这些都是阻碍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建设思路1、核心数据库建设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库体结构以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为基底和基准,加载各类专题数据,并形成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再反过来丰富数据资源,形成数据管理更新和应用服务的良性循环。
2、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各类国土资源业务数据的存储、展示、应用和动态更新3、数据汇交与更新机制建设依据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核心数据库数据汇交和更新办法和机制。
武汉市城规管理技术(含图解)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
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
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臵、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图合一”的一张图式管理机制建设探索——以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为例潘聪,肖江摘要:近年来“多规合一”成为规划体系改革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手段,但以基于编制体系的研究和技术标准、规程方面的研究居多,本文以武汉市“两图合一”一张图建设项目为例,论述了控规层面的一张图管理机制如何建立、运行并有效规范规划管理审批业务,协调城规与土规在空间上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实施。
关键词:两图合一一张图管理机制1.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的建立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简称“一张图”)自2010年正式发布以来,广泛应用于武汉市规划编制、管理等各项工作。
“一张图”是以基础地理信息、规划审批信息和用地现状信息为基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为核心,系统整合各层次、各专项规划成果,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信息共享技术平台,由“统一规划管理用图”和“法定规划库、专项规划库与现状信息库”构成。
建设初期,“一张图”主要由以控规为核心的各类城乡规划组成,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在“规土合一,编管合一”的新形势要求下,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启动了“两规融合”研究工作,将如何尽快在“一张图”平台中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实现规划与土地的“两图合一”确定为“一张图”工作的首要任务。
经过系统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一张图”结构为:市、区、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法定规划库,土地储备近期规划、基本农田划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年度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和土地资产专项规划等纳入专项规划库,并最终建立了在主城区内部以中心城区(报国务院审批的控制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规导则、细则“融合”;在主城外则以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组群控规导则、乡镇总规“融合”,并吸收相关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内容,两者组合形成统一平台。
表1 两图合一一张图地块属性结构表示例2.“一张图”对实现“两规融合”的意义及效用“一张图”纳入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后成为衔接“两规”最直接有效的技术平台,实现了“两规”统一编制,统一使用,统一决策,统一调整,有效地促进了国土和规划的管理人员步调协调一致,将土规与城规的编制工作、管理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统筹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协调城乡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起着关键的作用。
2.1 促进了规范全面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虽然都是针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布局规划,但由于学科差异、所属管理部门不同和自身规划侧重点不一样,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也不尽相同,导致两者的规划成果衔接较为困难。
在“一张图”建设过程中,针对用地分类标准、制图规范、基础工作底图甚至“两规”的编制单元和管理单元等多方面不一致的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程,建立了用地分类对应关系,规划编制标准工作底图,统一划分的规划管理单元等等,形成了涵盖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全面的技术标准体系。
2.2 促进了城规、土规的共同管制机制建立“一张图”的建立,使得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管理人员,在审批中都必须依据同一个规划管理依据进行。
同时“一张图”具备严格的调整机制和联动机制,它将土规与城规、法定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保证了各类规划的一致性。
同时维护程序按深化、更正、微调、调整四类分级设置。
对情况简单的项目进行流程简化,从而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2.3 促进了规划编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提高“一张图”正式运行后,规划编制成果不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成果图集,而转化为切实指导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通过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以往编制工作中隐含的规划实施性不强、土规与城规各自为政等问题都逐渐暴露,引起了规划编制工作者的重视,从而有效促进了规划编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提高。
3.“一张图”维护更新机制的实践与做法3.1 维护更新机制建设历程“一张图”维护更新机制的建设一直将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与“一张图”本身的发展阶段、工作重点紧密结合。
2009年8月,为配合“一张图”试运行工作,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首次发布了《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管理办法(试行)》和《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使用细则》,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在“一张图”建设及使用工作中的职责,树立了“一张图”是武汉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法定平台的地位并在全市各项行政审批工作中推行使用。
通过近一年不断优化完善,2010年9月将原有2个管理规定合并,修订形成了《武汉市规划管理用图使用规定(试行)》,提出“一张图”维护更新机制概念并设定了相应工作流程。
该规定标志着武汉市“一张图”正式运行的开始,其发展历程由建设阶段迈向应用阶段。
其后在2012年2月,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调整程序不够简明,部分要求不够清晰等问题,一张图使用规定第三次优化,完善并细化了“一张图”调整程序和数据使用程序,对原来较为繁琐的程序进行了清理和归并。
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一张图”动态维护更新机制的完全建立。
2013年10月,使用规定第四次优化,在充分总结历年办理的数百案例之后提出项目办理技术准则,对结论清晰、依据充分的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有效提高了维护更新工作效率。
3.2 维护更新机制的内容维护更新机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维护“一张图”,最终建立编管合一的工作机制,使武汉市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两方面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统一标准、统一依据、规范程序、协调一致。
按照受理项目的情况,维护更新工作分为“深化、更正、微调和调整”四个类型。
深化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规划要求或进一步深化规划内容。
更正指规划审批行为在前,而规划编制成果没有落实的。
微调指对规划结构无影响的局部用地调整,如涉及五线及公益性设施,则调整后设施的规模、等级、实施难易程度或建设标准应提高或不变。
调整则为规模较大或涉及五线及公益性设施降低标准、调减等。
上述四类维护更新工作类型,根据情况的复杂程度设定了相应的流程,对简单项目设定了简易流程。
例如深化类型视为符合规划要求,经初审——校核即可更新至“一张图”,更正需处室会签确定,微调类型需会议审定。
对于调整类型,由于其往往涉及五线及公益性设施等关系城市长远利益的项目,情况复杂,用地规模较大,相应设定了严格的审查论证程序:处室初审——编展中心技术论证——相关处室联审——专家评议(技委会审议)后方可更新至“一张图”。
原则上,凡拟调整控规法定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已批规划的,均需经过处室初审、技术论证、处室联审、专家评议、公示等环节,并按有关规定报政府审批或备案后方可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论证环节武汉市“一张图”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相连,法定规划与专项规划相连,构建了规划联动调整机制。
对办理维护更新手续的所有项目,编展中心都会在项目办理初期进行校核,涉及在有条件建设区选址、调整已批专项规划中确定的蓝线、绿线和中小学等有关城市公共利益和强制性控制要素的,先研究其调整目的,确定项目符合相关要求后协调相关责任处室组织编制调整方案并征求主管部门同意。
在前期方案确定后,编展中心再进行关联性调整论证工作,协调方案涉及的其他各项规划,例如调整土规引起的城规变化,调整专项规划引起的控规变化或调整红线引起的用地变化等等,最终形成各类规划一致的技术论证方案。
3.3 实施评估手段自2010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一张图”作为武汉市规划统一管理平台有效保障了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充分体现了的权威作用。
结合行政审批流程建设,在“一张图”运行后,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审批工作环节得到有效精简,13项审批事项所需时间压缩了约50%以上。
全市范围内的工业项目审批时限从190个工作日压缩到33个工作日。
规划成果的更正率(平均各个规划编制成果由于现状信息不准确造成的失误)从开始的22%降到了2013年的4%。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分析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问题,完善“一张图”体系建设,自2011年底开始,武汉市“一张图”以月报、年报的形式实施评估分析工作。
其中月报侧重于信息通报,主要用于向全市规划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通报当月“一张图”维护更新项目的数量、类型、办理情况、办理依据、项目所在依据等。
年报则侧重于汇总并分析评估“一张图”的年度使用情况,找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从规划编制、管理、实施角度分析总结问题,提出有效的反馈。
4.未来思考武汉市“一张图”试图在两规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并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规划和国土管理人员协同办公,共同使用唯一的两图合一“一张图”作为规划审批的依据,并建立了规划联动调整机制,确保了两规融合的长效协调发展,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成效。
展望未来,如何将“一张图”建设及使用工作持续向前推进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例如规划联动工作由于涉及部门、人员较多,往往所需工作周期较长,急需进一步提速。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规范和高效具有相对矛盾性,如何通过案例库建设以及维护更新程序优化来进一步提高效率,达到规范、高效的最终目标也尚需进一步探索。
同时,在建设用地紧缩的情况下,城市立体开发成为趋势,城市设计大有用武之处,但其不具有法定地位,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对控规进行优化调整,使得其尚未广泛应用于规划管理。
然而,是否可以通过城市设计要素化并纳入“一张图”的方式使其服务于规划管理工作?目前我局正在进行城市设计“一张图”建设探索,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1] 潘安,吴超,朱江.三规合一:把握城乡空间发展的总体趋势——广州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土地,2014,(7):6-10.[2]马文涵,吕维娟.快速城镇化时期武汉市“两规合一”的探索与创新[J].规划师,2012,(11):79-84.[3]胡俊.规划的变革与变革的规划——上海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0(34)6:20-25作者简介潘聪,高级规划师,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肖江,助理规划师,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