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考点分析及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 关于变异和育种的问题(热门考点)

高考生物  关于变异和育种的问题(热门考点)

高考生物关于变异和育种的问题(热门考点)育种是高考的热点,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本部分的素材丰富,题目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信息的呈现形式有坐标、表格、模型图和一般文字介绍等,命题多数和生产、生活实际相关,考查解决具体的问题(育种、遗传方式判断和医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在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和概念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分析、探究能力,同时语言表达要做到严谨、简洁。

一、考点分析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1)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单倍体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的一半。

(2)一倍体则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少见。

(3)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较为常见。

(4)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茎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含量高。

植物中很常见,如马铃薯是四倍体、香蕉是三倍体。

(5)它们之间的联系3.常见育种方法的区别二、例题解析 例1 (广东高考)(多选)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 )A .没有蛋白质产物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基因的中部指编码区,突变蛋白质产物出现差异;翻译为蛋白质时可能在缺失位置终止,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也可能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答 案:BCD。

例2.(福建高考)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 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 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1)在有氰牧草(AABB )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 )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 与B 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 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 ,或者是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含解析)()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 ⎪⎪⎪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C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A考点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2)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3)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4)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5)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2.观察下列图示,填出变异类型(1)甲、乙、丙、丁所示变异类型分别属于缺失、重复、倒位、基因突变。

(2)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甲、乙、丙。

(填图号)(3)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变化的是丁。

(填图号)3.连线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4.据图示辨析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1)图1是易位,图2是交叉互换。

(2)发生对象:图1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2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变异类型:图1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属于基因重组。

[题组练透·过考点]题组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及与基因突变的判断1.(2016·江苏高考)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 .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 .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解析:选B 个体甲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由于基因互作,缺失了e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个体乙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若E、e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是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也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

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2.为有效解决困扰我国牧草产业的种源“卡脖子”问题,2020年11月,嫦娥五号探测器搭载紫花苜蓿和燕麦两大主要牧草种子进行了空间诱变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太空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使牧草种子发生基因突变B.通过太空诱变获得的牧草新性状一定能够稳定遗传C.空间诱变实验有利于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D.空间诱变实验不一定能够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优良性状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双亲在遗传上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B.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所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杂交水稻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且都能将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D.若要进一步改良杂交水稻的性状,可采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进行育种4.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诱发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B.过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过程①与过程②操作顺序互换,对育种结果没有影响D.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②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5.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的目的是组合优良性状B.人工诱导多倍体可导致基因重组C.诱变育种的优点是容易获得优良性状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势是能诱导产生新基因6.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是( ) A.多倍体育种可以解释进化并非都是渐变式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C.操作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中,需要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单倍体幼苗或萌发的种子7.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绿茧(A)对白茧(a)为显性。

高考生物考点——染色体变异及育种

高考生物考点——染色体变异及育种
考点——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高考考纲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1、缺失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 缺失了部分基因
消 失
猫叫综合征
②二倍体 定义:指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来源: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由二倍体植物经无性繁殖(含组织培养)而成 由二倍体的配子经单倍体育种而成
③多倍体 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的形成: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着丝 点分裂,细胞质不分裂 子细胞4N 2N
自然因素(温度等)
复制
发育 四倍体 受精 4N
二倍体 生物 2N
复制
纺锤丝形成受阻
人为因素(秋水仙素)
2N 配子2N 减数分裂中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
叶片、种子、果实都比较大 ,
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应用:多倍体育种
无籽西瓜的培育
2N
秋水仙素处理
配子
减数 分裂 离体 秋水仙 培养 单倍体 素处理 纯合二倍 花粉 体植株 幼苗 DDTT DT DT DD t t Dt Dt d dTT dT dT dt dt ddtt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非整倍数变异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 原因:细胞分裂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一对姐妹染色 体没有分离,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多 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缺失了一条染色体。
实例: 21三体综合征
克氏综合征:克莱恩费尔特氏综合征 XXY (Klinefelter’s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XYY综合征:YY综合征或超雄综合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后作业(含解析)(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后作业(含解析)(必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①、②正确;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3条染色体,③错误;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以是配子,也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还可以是单倍体的体细胞,④错误。

2.(2018·某某某某一中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答案 C解析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图③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图中4种变异都能够遗传,D错误。

3.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答案 C解析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四倍体西瓜,含有三倍体的胚,A错误;杂合子Aa自交,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不是由于基因重组,也不会产生新基因,B错误;由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只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1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1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基础·精细梳理
4
2
1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方法2 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写) 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
3
1
2
3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3)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
①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_两__个___染色体组的个体。
典例·精心深研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典例·精心深研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化,变异程度大;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 化。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改变基因的位置或数量;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位置和数量。 ③“缺失”问题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易位与互换的区别
比较项目
染色体易位
图解
位置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8D)( × )
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4)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2019·江苏卷,
4C)( √ )
(5)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发生对
× 等交换,导致新配子类型出现,应属染色体易位。(2018·海南卷,14C)( )
一定是纯合子。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2.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础·精细梳理
①两次传粉第第一二次次传传粉粉::杂刺交激获子得房三发倍育体成种果子实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而未经处理部分(如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③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 紊乱,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④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

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答案】B【解析】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2.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答案】C【解析】甲和乙有性杂交产生的F1是不育的,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A项错误;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项错误;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项正确;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秋水仙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或前期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植物自交后代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或种子只能获得二倍体纯合子D.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植物细胞形成纺锤丝从而诱导多倍体形成,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A错误;如果植物是杂合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仍是杂合子,植物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单倍体幼苗或种子染色体组数量不一定,且不一定是纯合子,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不一定获得二倍体纯合子,C错误;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加倍,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复习——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考点分析及训练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
考纲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
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
应用(Ⅱ)
3.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
加倍
生命
观念
结构与功能观——染色体变异与生物
性状改变间的内在关系
全国
卷考

2015·全国卷Ⅱ(6)、
2014·全国卷Ⅰ(32)
科学
思维
比较与综合:染色体变异类型、育种
方法比较
批判性思维: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科学
探究
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低温诱导
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
考点一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
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项目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发育起点配子受精卵受精卵
特点(1)植株弱小
(2)高度不育
(1)茎秆粗壮
(2)叶、果实、种子较大
(3)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体细胞染色
体组数
1或多个2个≥3个■助学巧记
“二看法”确认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教材VS
高考
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配子类型出现,应属染色体易位(2018·海南卷,14C)()
(2)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2015·全国卷Ⅱ,6A)()
(3)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2014·江苏卷,
7A)()
(4)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15·海南卷,21D)()
(5)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2013·安徽卷,4改编)()
提示(1)×该变异应属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2)√
(3)×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属染色体变异中的“重复”,对生物往往不利
(4)×基因突变属分子水平变异,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
(5)×XYY个体的形成与减Ⅱ后两染色单体移至一极有关,并非“联会”异常所致
2.教材·拓展·拾遗
(教材P86图5-6改编)请认真辨析甲~丁图,并思考:
(1)图甲、图乙均发生了某些片段的交换,其交换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属于何类变异?
提示图甲发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图乙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的交换,前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后者则属于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