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一解析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垂直分布距离2011年高考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文科的同学要有一个清楚的头脑,总结各科的知识重点并记住。
下边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2、对流运动显著。
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
对流层的高度因时因地而异。
不同的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不一样(见表格)。
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一般只有8~9千米;中纬地区则适中。
不同的季节对流层的高度有不一样,夏季对流旺盛。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由于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平流层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3、与人类关系: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1、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高空2、电离层:地球外80――500千米的大气层,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上。
人教高中地理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中地理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取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要紧吸取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取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因此,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可不能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能够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因此日出前的清晨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的天空出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取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缺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显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方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全然缘故)→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 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明白得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阻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耀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形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教学课件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GUI NA ZONG JIE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关系
低纬:17-18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每升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
中纬:10-12千米 高100米平均下降温度
源
部,与人类关系最密
对 高纬:8-9千米 0.6℃)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 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 如何变化?为什么?
2.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3.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 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 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 特点是什么?
问题3 (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 “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 的大气层有何特点?
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 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
流层飞行? 4.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
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一、重点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系统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压:高低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高一新生学习地理应该知道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高中地理必修一部分,大气运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大气运动原理、影响因素、区域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大气运动原理大气运动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温度、水汽等条件的不平衡,大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例如高压区通常出现在地面冷空气团附近,低气压区则形成在暖空气团附近。
当不同气压区块之间压力差大、足以克服空气的阻力时,就会形成风。
大气运动的形成和分布可以通过风力等级、风向、气压等指标来表现出来。
二、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对大气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科氏力”。
科氏力作用于移动的质点,使之产生向右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转(在南半球)。
这种偏转称为地球转动偏转,它是由经度的变化引起的。
2.地形因素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海峡等地形特征对风向产生影响。
在山地和河谷中,风要经过的空间和道路受到地形的限制,风向必须采取迂回路线,并产生起伏运动,使风速下降;在海洋和海峡上,风的流向和流速受到大陆和海洋的影响,产生海洋和陆地风。
3.气压和温度等气象因素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温度差异越大,对流越强,风速也越快。
此外,湿气、辐射、地热和地球表面的植被等因素也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大气运动的区域特点1.赤道低压带在赤道低压带,因天气闷热、气压低、上升气流强,成为全球气流反转的较大区域。
2.副热带高压带在赤道北、南的30°左右,由于天气干燥,气压高,成为副热带高压带。
其特点为阻止低纬地区的气流向高纬地区推进,是全球大气循环中的保护屏障。
3.温带气旋在区域尺度上,许多地方都会形成温带气旋,如美国、日本、欧洲等。
由于气旋中心气压低,环绕着切变线和冷暖空气交汇线,经常伴随下雨、暴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现象,对世界各地的旅游、农业、能源等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中,大气运动是重中之重,对大气运动原理、影响因素、区域特点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推动地球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
人教版高地理《大气环境》课件(1)
人教版高地理《大气环境》课件(1)
《大气环境》课件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探讨的是大
气环境的结构、组成和变化等内容,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一、大气环境的结构
大气环境是由多层气体所组成的大气层,分为四层,分别为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不同层次的温度、湿度、压强和臭氧含量等
也有所不同。
二、大气环境的组成
大气环境主要组成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
其中氮氧比例相当稳定,在各大气层中分布比例基本一致。
三、大气环境的变化
大气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
其中,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例如二氧化碳排放、臭氧层破坏、酸雨等问题都属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大气环境变化问题。
四、大气环境保护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减缓
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城市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能源结构调整、发展低
碳经济等。
总之,《大气环境》课件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让学生们
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
在学习
过程中,学生们应当充份理解大气环境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
积极投身各种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美丽的地球家园。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大气环境课件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这些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
总结词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 的策略和措施。
详细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等。同时,还需要采取适 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建立防洪设施、保护生态系统、提高 农业产量等。
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词: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大气环境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它阻挡了太空中的有害辐射,调 节地球温度,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必需气体,以及水汽循环等重要气候过程。
大气环境的特征与分类
总结词
特性与区分
详细描述
大气环境具有多种特征,如温度、湿度、压力、风速和风向等。根据大气的温度、成分和运动 状况,可以将大气环境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这些层次在地球的气候系统中起 着不同的作用。
04
大气环境中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 财产和生存环境的破坏。
类型
包括气象灾害(如暴雨、暴风、干旱等)、地质 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等)、生物 灾害(如疫情、病虫害等)等。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
01
成因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运动、地质构造、气 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有关。
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0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 种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
0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动物死亡,破坏 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季降水集中,旱季 干燥少雨,植被多样。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 少,植被稀疏,沙漠广
布。
亚热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 分明,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 以常绿硬叶林为主,水果丰富。
车的污染物排放。
交通拥堵缓解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公共 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 交通拥堵带来的排放增加。
农业活动排放污染物治理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
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生 产有机肥、生物燃气等。
化肥农药减量化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药等技术 ,减少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秸秆制浆 等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农膜回收利用
建立农膜回收体系,推广可降解农膜 ,减少农膜对环境的污染。
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理念推广
绿色城市规划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推 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
绿色建筑标准推广
制定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采用节 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节能技术推广
推广节能型建筑、节能型空调和采暖系统等 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们参考和讨论。
讨论环节
02
组织同学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大气受热过程和
运动规律的内在机制。
拓展思考
03
引导同学们思考实验结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如何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实验总结与反思
实验总结
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1. 大气与天气1.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其主要组成为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
大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臭氧、氮氧化物、微尘等。
1.2 大气的分层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
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是气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层次。
1.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
而气候是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计算。
气候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气候的形成原因2.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入射角度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2.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的变化,也决定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
2.3 水汽与云的形成水汽是气象现象发生的基础,当水蒸气遇冷遇到凝结核时,就会形成云,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2.4 气候带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5 地形和海洋因素地形和海洋的分布会影响气候形成。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海洋则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3. 气象要素与气候类型3.1 温度温度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表示空气的热度。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变化,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
3.2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不同的湿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造成降水、影响蒸发等。
3.3 风风是由空气的横向运动造成的。
不同的风系统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西风带等。
3.4 云量云量指的是天空中云的多少和类型。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和日照,进而影响气候类型的划分。
3.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水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地球的大气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气候、天气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大气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补充知识,全面解析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主要是氩气和氖气)以及水蒸气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所占比例最大,分别约为78%和21%。
大气可以分为四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
对流层位于地表上方,是最为重要的一层,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空气质量和水蒸气。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逐渐下降。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气温开始逐渐上升。
顶层则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一层。
二、大气循环与天气气候大气循环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和局地大气环流两个层面。
全球大气环流是指经纬度差异引起的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等。
这种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局地大气环流一般分为垂直和水平的大气运动,比如风、气压、空气湿度等。
这种局地大气环流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天气是指地球大气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状态和变化。
而气候则是对长期时间内某地的天气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三、大气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大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环境容纳量,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此外,全球变暖也是当前的重要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主要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进而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四、大气学科与应用大气学科主要包括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等。
这些学科研究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变化等,为人们提供了气象预测、气候调查等服务。
应用上,大气学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比如,气象预测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出行安排、农业生产规划等。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接下来随着本店铺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目录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 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热力环流1. 引言在地理学中,大气热力环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它涉及到地球大气层的运动规律,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天气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大气热力环流,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概念。
2. 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概念大气热力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层中,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加热,导致大气层发生热量再分配的过程。
在地球旋转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不同规律的大气环流。
这种环流主要包括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类型,通过这两种环流的作用,地球上形成了复杂的气候和天气现象。
3. 大气热力环流的影响因素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加热使得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不同,也引起了大气层中的热能转移。
地球自转、地表的地形、水体的分布等也对大气环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大气热力环流的主要环流带根据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等因素,大气热力环流形成了一些主要的环流带。
其中,赤道地区的热带低压带、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极地地区的极地高压带等是最为显著的环流带。
这些环流带对全球气候和天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5. 大气热力环流与气候、天气的关系大气热力环流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大气环流带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如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变化也有直接的影响,例如西风带引起了我国东部地区常年的多风雨天气。
6. 个人观点与总结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大气热力环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个人认为,大气热力环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理解大气热力环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和适应自然环境。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结语本文对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大气热力环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共享了个人观点与理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大 气
面
辐
吸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球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热量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什么是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波长有什
小结: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①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②大气的保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么特点?为什么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 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地面辐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地表之外释放能量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大气之外释放能量的方 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有2个方向,人们将指向地面的这 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由于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 度远比太阳要低,所以其辐射中最强的部分是红外线,可认 为是长波辐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水汽)能强烈吸收 长波辐射,所以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大气 的根本热源。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因素(太阳 高度的纬度分布不均)2.下垫面因素:3.其他因素:气象因素
是 很好的例证; 2、近百年来深圳市的日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大气的组成成分作用干洁空气(1)氧气(21%):维持人类及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分解;(2)氮气(78%):氮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3)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4)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湿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垂直分层(1)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2)划分依据和各层主要特点(1)划分依据: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
(2)各层主要特点垂直分层大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与人类关系A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有云、雾、雨、雪等天气变化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B平流层盛行平流运动天气现象少见有利于高空飞行C高层大气有电离层,对地球上的通信、广播、全球导航、雷达探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提醒】(1)平流层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2)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不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密度极低,也不利于飞行。
3、大气的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2成分作用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气①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②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3)大气成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如下:CO2: 城区>农村,冬季>夏季,夜间>白天,阴天>晴天;与排放量和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水汽: 夏>冬,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与蒸发量有关。
固体杂质: 陆>海,城>乡,早晚>中午,冬>夏;与排放量和空气稳定与否有关。
4、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影响(1)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大气的组成。
知识点2:大气的垂直分层)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020年山西运城检测)低层大气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第1~2题。
1.近些年,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干洁空气成分B.水汽比重C.固体杂质含量D.有害气体成分2.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成分中水汽多少相关的是( )A.全球变暖B.旱灾频发C.臭氧层变薄D.酸雨加重【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PM2.5),属于固体杂质。
第2题,大气中水汽减少导致降水减少,形成旱灾。
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臭氧层变薄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酸雨加重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知识点1]下图为某地理老师拍摄的一组模拟对流运动的演示实验照片。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对照片的排序,能正确说明对流运动先后过程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对流运动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雨雪C.流星D.磁暴【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放置冰块的位置加热后温度低,未放冰块的位置加热后温度高。
墨水会下沉,然后沿底部向右运动,在另一侧上升。
第4题,雨雪天气与大气对流运动有关。
[知识点2](2020年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极光现象多出现在(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①②层之间6.②层气温变化特点与下列大气成分有关的是( )A.臭氧B.水汽C.尘埃D.二氧化碳【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受磁场影响,向极地上空运动,进入大气层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因此极光多出现在高层大气。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 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造成的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
阳思考:1、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个波段? 可见光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 为哪几种形式? 吸收、散射、反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地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波长较短的蓝色、 紫色光最容易被小 的空气分子散射。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3、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水汽、云(最显著)和浮尘
特点: 无选择性
思考:为什么白天 多云,温度不会太 高?
厚厚的云层阻挡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所以气温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结:
运
力动
环
的 最
流
简 单
形
式
)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冷
热
冷
B
A
C
记住:
①同一地点,一般海拔越 高 气压越 低 。
②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 高 压区流向 低压区。 ③近地面“冷高压对应 热低压”;高空则相反。 ④等压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是 高压区,反之是低压区。
3
等压面
1
2
4
2000米
A 受热
B 冷却
地面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1、3、4、2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跟踪训练: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 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水汽、云含量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所以多霜冻。
2、为什么点火放烟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 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 空气中的尘埃,增 强大气逆辐射,减 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 起到保温作用,所 以可防御霜冻。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选择特性)
氧原子吸收紫外线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少,大部分 可见
红外线
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
到达地面)
2、散射作用:
思考:为什么晴朗的 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作用 参与作用的 被削弱的光线 作用特点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
紫外线 红外线
反射
云层、尘埃
散射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太
阳
辐
射向宇宙空间
3、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沙漠地区晴天 多,白天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小,气温高; 夜晚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弱 (特别是大气逆 辐射弱),气温 低。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 1、纬度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 气削弱少——地面获热多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地面获热 少
L1
L2
A
B
地球
2、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出不同 几种下垫面的反射率比较: 新雪>冰>沙土>浅色土>草地>耕地
3、其它因素:以气象因素影响最大。
1)空气密度大小 空气越稀薄,大气削弱的越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海拔高度)
2)空气洁净程度 空气越洁净,云和尘埃越少,
1010 (hPa) 1020 1030
B
A
C
如果地面受热不均,气等压线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最简单的大气运动方式)
冷
热
冷
B
A
C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B
A
C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大
热气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大
大
散射、反射 气
气
辐吸
射收
射向地面
大气上界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地面辐射
(1)概念: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 射后升温,同时又对外(主要是向大气 层)释放的长波辐射能量。
(2)作用: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 增温的直接热量来源。
2、大气辐射
(1)概念: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同时也 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 起到保温作用。
(2)影响因素:大气中含有水汽、二氧化碳越多, 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大气辐射越强。
(3)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也为长波辐射。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A、B哪受热,哪冷却?
注意:
➢ 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 近地面低气压
近地面高气压
上升气流 下沉气流
阴雨天气 晴燥天气
➢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不同高度一定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巩固练习
高度(km)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C)
5 4
A.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3 2
其反射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
运动所产生的压力。
通常用所测高度以上单位截面 积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表示。
B >A 近地面气压必大于高空。
大气上界
h
A
H
B
地面
等压线:在同一平面上,由 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压面:在空间内由气压值相同 的线连成的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 层 大 气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短波电通 讯有重要作用
平 流 层
对流层
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大气比较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 发生在对流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思考: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
为100%,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 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47%,这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 ...⑵⑶
⑴⑷
500
等压面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1
(百帕)
甲乙
D.图中4点气压:⑴<⑵<⑶<⑷
拓展练习
右图为对流层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 压值的大小比较由大到小排列
c 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