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两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导纲)

考点说明:

(1)匈奴的兴衰(2)张骞通西域(3)西南夷与北越

知识结构:

重点提示:

1.对张骞、班超经营西域的认识

张骞、班超经营西域,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生活,加强了两汉政府对边地的有效管辖以及对外交往的起步。因此,评价两个人的活动,要结合两个人的具体贡献及影响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一是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二是把先进的文化远播中国周边的各少民族,使各民族渗入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三是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大团结。四是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五是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王送礼汉桓帝,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开始。

2.. 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优化方案》21页)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昭君出塞”,“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分别是在()

A.汉元帝、汉明帝 B.汉高祖、汉武帝 C.汉元帝、汉武帝 D.汉文帝、汉明

2.“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首诗高度评价了王昭君是由于()

A.对汉代和亲政策的肯定 B.王昭君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幸福

C.昭君出塞消除了外敌的威胁,是民族英雄 D.昭君出塞改善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3.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反对掠夺的战争C.单纯防御性战争 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4.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

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解决了王国问题使中央政权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弱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两汉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第三次用兵匈奴后,在新疆设置了西域都护

B.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

C.东汉初年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

D.东汉派窦固、窦宪出兵匈奴,最终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

6.被司马迁称之为“凿空”的行动是()

A、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D、班固经营西域

7.张骞“凿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有()

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④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公元前60年,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的地区是()

A.越族地区

B.河套地区

C.四川、云贵地区

D.西域地区

8.公元前60年设置的西域都护()

A、是汉政府管辖西域的最高机构B、职责是沟通汉与西域的联系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说明汉与西域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10.汉武帝曾在南越地区设南海等九都,进行有效管理,南越即()

A.福建、广东地区 B.广东、广西地区 C.浙江、福建地区 D.浙江、广东地区二.非选择题

11.回答下列有关两汉民族关系发展的问题:

(1)西汉武帝时,(甲)曾两次出使西域。(甲)是谁?这个人出使西域,开辟通道,在我国历史上称为什么?

(2)试从与西域建立联系、发展国际交通与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说明(甲)通西域的贡献。

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开辟了沟通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等。

(3)你认为(甲)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试抒发你的意见。

第六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考点说明:

(1)与朝鲜的关系(2)与日本的关系(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4)丝绸之路

知识结构:

重点提示:

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结合教材认识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路线,注意结合地图。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丝绸之路”,就是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几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家一致公认以中国的丝绸来命名这条国际贸易往来的通道最为合适。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城后打通的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即著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这条丝路自西汉的国都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中西交通的中心敦煌。再往西就遇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拦。因此这里路分南北两条,绕过大沙漠西行。南路西出阳关(唐时高度繁荣),经鄯善(今新疆境内的古楼兰)、于阗、莎车,再往北到达疏勒(今喀什),又往西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内的费尔干纳盆地)。北路是西出玉门关(汉朝时比较繁荣),经车师(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到达大宛。在大宛南北两路会会继续往西到达安息(即波斯,今伊朗)、

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即罗马帝国),全长7000多公里。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漆器、陶瓷器以及养蚕、丝织技艺、火药、造纸、印刷等,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西方。与此同时,西域和欧洲的物产如葡萄、苜蓿、胡桃及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也都由此传入中国。佛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也相继进入我国并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促进作用。

2.综合本节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在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特点。(阅读教材,自己总结)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两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辰韩被称为“秦韩”的原因有①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②嫁娶礼仪、语言、称谓均与秦相似③与中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④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汉武帝时,我国与日本的联系主要通过 ( )

A.互派使者 B.朝鲜半岛 C.海上通航 D.汉人东渡

3.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

A、应用性技术B、农作物良种C、手工业产品D、书画艺术品

4.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B、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5.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汉朝先进生产技术有:①铸铁术②井渠法③造纸术④养蚕缫丝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汉武帝时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波斯湾 B.非洲东岸 C.东南亚 D.印度半岛南端

7.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在 ( )

A.江苏刘家港 B.浙江宁波 C.福建泉州 D.广东沿海港口

8.关于丝绸之路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先后西传 B.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C.佛教由此传入中国 D.中国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及欧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9.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10.既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转手贸易的是()A.安息 B.大秦 C.大月氏 D.身毒

11.通过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的国家是 ( )

A.印度 B.安息 C.康居 D.大宛

12.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的使者是通过下列哪条线路到达中国的()A、陆路B、海路C、海路和陆路D、安息

13.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