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布线基本原则81页PPT
《汽车线束》课件

线束行业未来的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快速发 展,线束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和机遇。
线束行业将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 与交流,共同推动汽车线束技术的发 展和应用,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 展。
线束行业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 研发,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升级的需求。
详细描述
屏蔽线束在导线外部套有一层金属网或管状导体,能够有效地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导线的影响。屏蔽 线束常用于传输敏感信号,如发动机控制信号、安全气囊触发信号等。屏蔽线束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成本也相对较高。
低压线束
总结词
低压线束主要用于连接汽车中的低压电器件,如灯光、门控 等,传输电压较低。
详细描述
求。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需求促进了 线束材料的创新,如采用新型的 绝缘材料和连接器材料,以降低
线束的重量。
线束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线束将更多地承担起数据传输和信号处理的任务,要求线 束具备更高的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线束智能化的发展将促进汽车内部线束系统的模块化和集成化,以提高汽车的整体 性能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高速线束采用多股铜芯线或光纤等材料组成,具有较小的线径和较高的传输速度。由于其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 ,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中的CAN总线、LIN总线等通信系统中。高速线束对制造工艺和材料要求较高,成本也相 对较高。
屏蔽线束
总结词
屏蔽线束通过金属网或管状导体等材料对导线进行屏蔽,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按照汽车制造商的推荐,定期对线束进行 检测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 用寿命。
汽车电路的接线规律及注意事项

汽车电路的接线规律及注意事项一、接线的一般规律汽车线路接线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是:一般采用单线制、用电设备并联、负极搭铁、线路用颜色不同的线和编号加以区分,并以点火开关为中心分成几条主干线。
1、蓄电池正极线:从蓄电池引出直通熔断器盒,也有的从蓄电池正极线直接引到启动机正极接线柱上,再从哪里引出较细的正极线到其他电路。
2、点火、仪表、指示灯线:必须经过汽车钥匙才能接通电路。
3、专用线:不管发动机工作都需要接入的电器,如收放机点烟器等,由点火开关单独设置一挡予以供电。
4、启动控制线:启动机主电路的控制开关(触盘)常用磁力开关来通断。
其接线方式有三种形式:小功率启动机磁力开关的吸引线圈保持线圈由点火开关的启动档控制;大功率起动机的吸引保持线圈则由起动机继电器控制(如东风解放及三菱重型车);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轿车,为了保证空档启动,常将启动控制线串接在空档开关上。
5、搭铁线:搭铁点分布在汽车全身,与不同金属相接(如铁、铜与铝、铝与铁)形成电极电位差,有些搭铁部位容易沾染泥水油污或生锈,有些搭铁部位是很薄的钣金片,都可能引起搭铁不良,如灯不亮仪表不起作用喇叭不响等。
所以,有的汽车采用双搭铁线。
二、电源系统接线规律1、发电机与蓄电池并联,蓄电池负极必须搭铁。
蓄电池正极经电流表(或直接)接发电机正极,蓄电池静止电动势常在11.5V~13.5V,发电机输出电压常限定在13.8V~15V之间(24V电系28V~30V)。
发电机工作时正常电压比蓄电池电压高0.3~3.5V,这主要是为了克服线路压降,使蓄电池充电时既能充足,由不至于过度充电。
2、国产硅整流发电机的接线柱旁均有标记或名称,“十”或“B十”为“电枢”接线柱,此接线柱应与电流表或蓄电池“十”极相连;“F”为“磁场”接线柱,它与调节器“磁场”接线柱相连;“E”为“搭铁”接线柱,应与调节器的“搭铁”接线柱相接。
3、采用外装调节器的交流发电机的磁场线圈搭铁方式由两种:一种是磁场线圈直接在发电机内部搭铁,如国产东风EQ1092,BJ2020汽车的发电机;另一种是磁场线圈不再发电机内部搭铁,而是通过调节器搭铁,如解放CA1092汽车的交流发电机。
汽车线束基础知识普及PPT资料全面版

确定的。 成。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汽车电系属于低压①供长电,时工作间电工流大作,电的压电损失器也大设。备可选用实际载流量60%的导线;短时间工
对在自前动 两化项线都束满制足造的作和条的运件送下用的,柔还电韧要设性考和虑备适导应线可性的选。机械用强度实。际载流量60%-100%之间的导线。
汽车各电路系统对应的线束主色
短时间工作的用电④设高备可压选用线实主际载要流量考60虑%-1耐00%电之压间的值导线和。线芯电阻(6KΩ-25KΩ/m )。
载流元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低; 带有不同电位的载流元件之间的绝缘强度高; 密封性好,以防水、防潮和防盐雾侵入; 在汽车装配/维修情况下,能简易并十分安全地连接/断开,有非可逆
丝盒
继电 器
波纹 管
丁字 卡
搭铁 端子
绝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胶带
导线
扎带 卡子
插接 件
231
F
G
W
线色 表示导线的辅助 色,轴向条纹的颜色 线色 表示导线的主色
线径 表示导线的截面积
线号 表示231导线 的分支线 线号 表示导线的编号
序号
电路名称
1 电源电路 2 点火、起动电路 3 大灯、雾灯等外部照明电路 4 灯光信号电路 5 防雾灯及车身内部照明电路 6 仪表、警报装置和喇叭电路 7 收音机、电钟、点烟器等辅助装置电路 8 各种辅助电动机及电气操纵装置 9 接地(搭铁)线
主色
红 白 蓝 绿 黄 棕 紫 灰 黑
颜色代号
R W Br G Y Br V Gr B
线经:导线线芯由多股细铜线拧成,多股细铜线的截面积之和就是导线的 线径。
汽车电路的接线规律及注意事项

汽车电路的接线规律及注意事项1.汽车电路接线规律:1.1正极与负极:汽车电路一般由正极和负极组成。
正极通常指汽车电池的正极,负极指汽车电池的负极或是接地。
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流流动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1.2并联和串联:在汽车电路中,元件可以通过并联或串联连接。
并联意味着将两个或多个元件的正极连接在一起,同时将它们的负极连接在一起。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个元件流过。
串联则是将两个或多个元件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连续的路径。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必须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1.3引线颜色代表:为了方便汽车电路的安装和维修,通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导线来表示不同的功能。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正极,黑色通常代表负极,绿色通常代表接地。
不同厂家可能会稍有不同,因此在进行接线时,最好参考汽车的电路图或使用说明书。
2.汽车电路接线注意事项:2.1安全第一:在进行汽车电路接线时,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确保在进行接线工作时,首先将电源关闭,以免因短路导致电击或火灾。
同时,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进行操作,以防止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伤害。
2.3注意电流容量:在进行汽车电路接线时,要注意元件的电流容量。
过高的电流可能会导致元件过载并烧坏。
因此,在选择元件和进行接线时,需注意其电流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2.4检查接线质量:确保每个接点都牢固可靠,无松动或脱落。
这有助于避免电流传输不良、电压损失以及引发故障的风险。
同时,应检查接线头是否干净,无腐蚀或氧化,可通过清洗或更换来保持良好的接触质量。
2.5细心分辨线色:由于汽车电路使用不同颜色的导线表示不同的功能,因此在进行接线时要细心分辨线色,确保将相应的线连接到正确的位置。
此外,也要注意区分不同颜色导线的具体含义,以免造成混淆或错误接线。
2.6不过度拉伸线缆:在进行接线时,不要过度拉伸线缆,以免引起张力过大,导致线缆破裂或断开。
应尽量使线缆保持自然状态,避免过度弯曲或拉伸。
2.7检查接线后进行测试:在完成汽车电路接线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以确保连接的正确性和元件的正常工作。
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保护装置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 断路器等,以保护电线和连接器免 受过载、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布线在汽车制造中的位置
布线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在车身制造和 装配阶段进行。布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工种,包括电气设 计、采购、生产、质量检测等部门,以及电工、装配工等工 种。
布线工作通常在专门的布线工位上进行,有些车型可能会采 用模块化布线方式,即将电线和连接器预先布置在一个或多 个模块中,然后将其整体安装到汽车上。
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目录
CONTENTS
• 汽车布线概述 • 布线原则 • 布线实践 • 布线工具与设备 • 布线质量检测与评估 • 布线案例分析
01 汽车布线概述
CHAPTER
布线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汽车布线是指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将电线、电缆、连接器等组件按照设计要求 进行布置和安装的过程。
重要性
详细描述:该品牌汽车发动机线束布线遵循了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发动机的工 作原理和空间布局,对线束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同时,还充分考 虑了维修和保养的便利性。
案例二:某品牌汽车车门线束布线
总结词:安全可靠
详细描述:该品牌汽车车门线束布线以安全可靠为首要原则,在线束的选材、固定和走向等方面均进 行了严格把控。同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振动和冲击,还增加了额外的固定措施,确保线束不会发生 松动或断裂。
案例三:某品牌汽车底盘线束布线
总结词:防水防尘
详细描述:该品牌汽车底盘线束布线重点考虑了防水防尘的需求,在线束的外层采用了高分子材料进行保护,并在线束的走 向和固定方面采取了多项防水措施。同时,对于可能接触到油污和水渍的部分,还特别增加了保护套和密封件,确保线束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共25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汽车线束三维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

汽车线束三维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也因此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汽车线束的整体设计中,三维布局是前提。
本文将重点阐述这部分。
1汽车线束设计流程汽车线束的设计流程见图1,详细分析如下。
1)由主机厂电气工程师提供整车电气系统的功能,电气负荷及相关的特殊要求,电器件的状态、安装位置,线束与电器件对接的形式。
图1 汽车线束设计和制造流程2)根据电气原理图对每个电气子系统及回路进行电源分配,其中包括搭铁点的分配。
并绘制相应的整车电气原理图。
3)绘制三维线束布置图。
4)根据各子系统电器件的分布情况,确定线束的布线形式及在汽车上的走向;确定线束的外保护形式及过孔的保护;并根据电器件本身的插接件确定线束上与其对接的端子和护套的型号:绘制二维线束图。
5)根据冻结的三维线束布置图和原理图,校核二维线束图;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图,经认可后试制、生产。
2线束三维布局走向设计线束的走向布局及分段,是根据车身钣金的具体情况,结合全车电器件的分布综合来考虑的。
线束的走向分段不可拘泥某种形式,而是要在车身钣金能够满足线束布置的前提下,从整车电气角度来考虑其分布走向。
1线束三维布局走向的主要原则下面详细介绍线束三维布局走向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原则。
1)装配工艺性好线束的走向分段设计一定要满足易于装配这个前提,尽量不要给总装增加过多的工序,可考虑分装,如门线、仪表板线等:同时,要考虑最好不要使用特殊工具就可以完成装配。
2)可维护性好这一点是与第l点相呼应的,不仅仅要易于装配,在售后维修方面,也要易于拆卸,不可以因为要维修某个电器件需要拆下某段线束,而拆除其他多个零部件,否则就将增加不必要的维修工时。
浅析汽车线束布置设计及原则

浅析汽车线束布置设计及原则汽车线束布置设计及原则汽车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连接各种电子设备和电气元件。
线束布置设计是制造汽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线束的布置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以确保车辆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那么,汽车线束布置设计及原则是什么呢?一、线束布置的基本原则1.可靠性:线束布置必须考虑到车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振动和震动,并且必须保证线束不会松动或断裂。
同时,需要考虑到线束耐高温、耐低温、耐湿度等特性。
线束在开车过程中可能会遭受物理或环境的损害,因此必须要有适当的保护措施。
2.可维护性:线束的布置必须确保易于进行后期维护和更换。
这个原则包括确定线束的位置、以及固定线束的方式等。
这些设计所采用的连接器和传感器的容易访问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元件必须经常维护、检查和更换。
3.美观度:线束布置还需要注重购买者对汽车设计的美观度和很好的外观。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线束的颜色、形状和布置方式。
在线束布置过程中,需要利用原有的汽车外形和空间布局,同时要充分利用宽域的车身,以充分发挥布置的优势。
4.空间利用:线束布置需要考虑车辆的空间,必须遵守汽车装配所需的最小线束长度,线束必须正确安装在车内,以确保没有线束短缺或剩余部分。
二、线束布置的设计步骤1.确定需要连接的设备:汽车电气系统中需要连接的设备数量众多,线束布置设计必须在第一步中清楚地确定需要电气连接的设备。
2.设计汽车的装配图:设计师需要根据汽车的装配图来着手设计线束的布置。
3.确定各种设备的连接方式:每种设备的连接方式不同,需要指定连接器的类型和大小。
4.确定线束的长度:根据图纸设计的线束长度需要考虑到汽车的布局,在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确保恰当的导线长度。
5.确定线束的布置路线:考虑到线束的连接器位置和连接路径,以及线束尺寸和重量,设计师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布置路线,包括线束穿过车体的位置和方式。
6.确定线束的大小:线束的设计非常关键,带宽太大或太小都会对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汽车线束布置的注意事项

3、线束避免和周围零部件干涉(续)
? 与运动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应大于25mm,如:雨刮电机的导线和 连杆的间隙。
? 与排气歧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mm。 ? 与发动机处温度大于150℃的零部件距离大于50mm。 ? 不与燃油管路、制动管路使用相同的固定点,。 ? 不与燃油管路、制动管路交叉或接触。尤其是在线束连接部位和
每天2)
? 发动机装配后插接件应很方便的连接,在此主要是指发动机线束 和发动机舱线束、发动机控制器ECU的连接。由于发动机在工作 状态下处于振动状态,为了使发动机线束和机舱线束、ECU连接 可靠,不但需要适当增加发动机线束的长度(一般增加长度不小 于50mm),还需要在发动机线束端的插接件前100mm左右增 加一个固定点,将其固定在车身上以避免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导 致插接件松动、端子虚接。
每天进步一点点
1、线束固定点布置合理,固定可靠(续)
? 按照线束的尺寸选择固定卡扣、并在线束上标明卡扣固定点。满 足承受线束重量的需要。
? 在和其它线束、电器件连接的插接件位置,在插接件前不大于 120mm的合适位置,考虑设置固定点。
? 考虑在支点位置的干线上设置固定点,固定点距离支点不大于 100mm。
油路连接部位,避免线路表面破损短路和油料蒸发密度等条件均 达到一定条件时引起火灾。
每天进步一点点
4、防电磁干扰性
? 仪表板处线束必须有防电磁干扰措施,确保组合仪表、音响系统 等采集信号的信噪比,使之能够正常工作。
? 发动机控制模块信号线、仪表信号线、ABS信号线、气囊信号线 必须有防电磁干扰措施( 如采用:双绞线、屏蔽线等),确保各个 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 线束装配后,周围要有足够的间隙通过,保证不被其它部件压到 、不被其它部件及其紧固件绊到。避免线束绝缘层被夹断、磨损 或破裂引起接地等故障。
汽车线束培训PPT幻灯片课件

压接
要切平
不变形
包住绝缘,深度合理
厚度的2倍以下
20
• 压接外观质量的基本判定(带防水堵头)
此区域必须可见线芯、绝缘皮 和防水堵头,且堵头无破损。
21
压接晶像测试良好的图示
22
压接良品在显微镜下
•几乎成没有空隙的个体铜
•会注意到大部分已经形成为六角
23
UPS线缆加工---压接不良图示
24
7
2.连接器(胶壳,通常由塑料制成,把已压端子的导线插入其内, 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材质主要有PA6、PA66、ABS、PBT、PP 等)
2019/10/4
8
3.端子:一种成形的五金部件,压接在导线上将不同 的导线连接起来传输信号,分公端子,母端子,环 形端子和圆端子等。
材质主要是黄铜和青铜(黄铜的硬度比青铜的硬度稍 低),其中黄铜占的比重较大。
与驾驶室接口处(左右共2处)、四门(或有后背门)与车厢
接20口19/1处0/4、油箱进口处。
10
6、导管:PVC套管、波纹管、玻璃丝纤维管等。用来保护线 束。(由直径不同而分类)
①波纹管
波纹管在线束包扎中一般占到60%左右,甚至更多。主要的 特点就是耐磨性较好,在高温区耐高温性、阻燃性、耐热性 都很好。波纹管的耐温在-40-150℃间。它的材质一般分PP 和PA2种。PA材质在阻燃、耐磨方面优于PP材质;但PP材质 在抗弯曲疲劳性方面强于PA材质。
(2)以日本为主:如丰田、本田他们有自己的体系
来控制制造过程。
5
二.汽车线束常用材料简介
1.线材(低压电线, 60-600V)
• 电线的种类
• 国标线:QVR、QFR 、QVVR 、
【精品】汽车线束设计基础知识

汽车线束设计基础知识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
5、0。
75、1.0、1.5、2.0、2.5、4.0、6.0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
以整车线束为例,0。
5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0。
75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1。
0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1。
5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主电源线例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2。
5至4平方毫米电线。
这只是指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巨无霸”电线就不会编入主线束内.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
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线束厂的技术员根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定来截线排线了。
整车主线束一般分成发动机(点火、电喷、发电、起动)、仪表、照明、空调、辅助电器等部分,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象树杆与树支一样。
整车主线束往往以仪表板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由于长度关系或装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车的线束分成车头线束(包括仪表、发动机、前灯光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总成、牌照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