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
梅花拳五式拳法
梅花拳《五势拳法》一、梅花五势拳法根源梅花五势拳法,又称梅花五行拳,五势桩法。
古佛法王老祖分定天地之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宇宙万物定五行,五行的生克制化,维持天、地、人三才的平衡之时,差遣五方佛祖各管一方,有其根源为证。
五方佛排定五方。
古佛世尊为了渡化众生,在世间开展文武大道,按五行之法,命五方佛祖创下了梅花五势拳法。
五方佛各创一势。
太素佛居西方,创下大势;太乙佛居北方,创下顺势;太始佛居东方,创下拗势;太初佛居南方,创下小势;太极佛居中方,创下败势。
五势即有各势的独立性,自成一套法理;又有生克制化整体理法。
其理法奥妙无穷。
梅花拳无极歌混沌一气内外修,梅花功法至根由;穴穴自然虚无静,仙佛还元始已生。
无极势,又称预备势,起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
身要直,含胸拨背收腹,头往上虚领顶劲,下额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两腿自然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微曲,五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
眼观鼻,鼻观口,口合心,凝神敛气,内视于心,立于虚空之地,混沌虚无之境。
无极势,默念无字真经,奉请五方佛祖,从虚无中来,虚空中坐定五行方位,佛光普照,整个宇宙光华布满乾坤,充贯身体大小周天,四肢百骇,使虚无之躯充满佛光,在虚无之境,结出丹田圣胎,无极而太极。
梅花太极歌无极孕育太极生,动静开合两仪形;三才四象八卦转,五行六合七星成。
太极势,由无极生太极,意守丹田,运丹田真元二气,转太极生两仪,天、地、人三才合一,两手走太极,左脚回收提起,左手由下往左上划弧走里面,经过右肩,右胸,向下往左,至左前方,臂与肩同高,正好阴阳变化一太极。
同时,右手从下向左,向上走外面经过左胸,左肩,往上至头顶,臂伸直向上,阴阳变化一太极。
同时,左脚向左迈出成大虚步,成左大势。
二、大势大势歌诀大势气弘性属金,生顺克拗妙绝伦;金隐于内鼻通肺,五行第一存其真。
(一)、大势动作说明:1、梅花拳大架大势大势,又名横势、打虎势、扑势。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作者:中国梅花拳网 | 发表日期:2011-12-20 | 点击:[238]梅花拳是我国一支古朴而神秘的拳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但具有博大精深的武功拳法,还有其系统玄妙的文功法理。
为了研究和发展这门古老拳法,在梅花拳发展中心——河北·平乡·道教协会,设立了《梅花拳学术交流处》。
宗旨是对梅花拳文功和武法进行挖掘整理,与世界各地梅花拳师和武术爱好者进行学术交流。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冀、鲁、豫梅花拳调访、研习和参悟,特别是梅花拳《文场》法理,历来是不传之秘,向大家谈点体会和看法,共同与道友商榷学习。
一、梅花拳《文武功法》概述梅花拳武功的练习具有完整统一性,把拳、功、招三法合于一体。
练功就是练拳、练招;练拳就是练功、练招;练招就是练拳、练功。
使拳法、招势、功法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所用,做到招随力发,功随招势,使三者发挥到最大威力,达到出神入化境地。
据山东《梅花拳谱》记载:“梅花拳法有五势拳、八卦拳、梅花通臂拳、七十二拿,七十二滚手,七十二破法;器械类有八方截手刀、十二合大枪、三十六花枪、三十六战枪、三十六奇枪、马上六合枪、陆姜大枪、六合棍、梅花十三剑等。
”河南省《梅花拳谱》记载:“梅花拳有两趟架、两趟半、三趟架、四路半、气功架、八步连环拳、八卦拳等。
器械类有梅花刀、六趟刀、六路大刀、单刀、流星锤、单锤、梅花剑、齐眉棍、六路梅花棍、七节鞭、九节鞭、手鞭、六路梢子、梅花双刀、双锤、双枪等。
”河北省《梅花拳谱》所载:“梅花拳有五势拳、八卦拳等。
器械类有走线铜锤、梅花大枪、方天戟、春秋大刀、六合梅花刀、南阳叉、月牙棍、月牙大斧、虎尾三节棍、齐眉棍、梅花双戟、虎头双钩等。
”据《梅花拳谱》所载:梅花拳文功方面有“梅花拳文功有《香理妙法》、《道场》、《还粮》、《请架》、《拜皇会》(龙华大会)、《佛家功法》、《道家功法》、《儒家功》等。
”二、梅花拳“五位师父”据《拳规》规定,学习梅花拳第一步是拜师。
梅花拳简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简介梅花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优秀拳种之一,梅花桩是梅花拳的一种功法,传说历史非常悠久。
据《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
据《梅花拳根源经》和《梅花拳传承谱》描述,梅花拳第一代为收元老祖,是一个虚拟的人物。
第二代为江苏徐州张三省,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
前两代均以开法传道为主,且单一相传,影响面非常狭窄。
自第三代邹宏义开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体记载。
梅花拳自邹宏义始,才正式传播于民间。
从历史记载看,梅花拳最晚诞生于明末清初,真正的创始人是当时江苏铜山人邹宏义。
邹宏义原名邹讵亮,字魁阳,幼时客居江苏铜山北街。
明朝崇祯末年,邹宏义拜武林高人张三省为师学习武艺。
历经数载风霜雪雨,邹宏义将张三省传授的拳法与家传武功相结合,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拳法,精心推敲演练,创出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独特拳术——梅花拳。
梅花拳分作桩步五势,宛若梅花怒放;而行步三法,又恰似梅花枝干穿插交错;相传最初多在梅花树下习练,故冠以“梅花拳”之名。
此外,梅花拳还有取梅花在冬天未尽、春天未到之时开放,蕴含先知先觉之意,暗合先备先用之理,达成先发制胜之效。
梅花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强身健体、舒筋壮骨、祛病延年之功效,加之武德高尚,尊大爱小,谦虚忍让,历来深受民众的喜爱,实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绚丽瑰宝。
梅花拳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理和武功两大部分,讲究文武双场结合,文理指导武功,以武强身,以德育人,练功讲究内外结合,形神合一。
从文理层面看,梅花拳强调“未学艺,先知理”。
梅花拳的文理吸收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理论,融合了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等精义妙法,讲究修心养性,炼神炼气,要求练功者身心并练,做到文武兼备。
从武功层面看,练习梅花拳要从基本功开始,主要包括拳法、腿法、腰法、步法等内容。
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
在文理、武功的关系上,梅花拳强调以文养武,以武济文,指导思想和具体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的哲学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燕子杰2006年4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和路遥教授到冀、鲁、豫各省农村调查梅花拳历史时,很多农民家中供奉着梅花拳祖师的牌位。
有的牌位两旁有这样的对联——横联是“流传万古”;左联是“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右联是“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
当时老人们对我们进行了讲解,现在回忆起来前辈们的话都是很发人深省的,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这幅对联里的话好好认识一下。
横联的“流传万古”意思明显,梅花拳《根源经》[#1]中说过:“……把老祖留的梅花拳流传万世,普天下都有梅花拳。
”不用说,这是拳民们的共同心愿了。
左联的“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前辈们说:“灵通,就是梅花拳练出来的本领。
有了本领就要为乡亲们做好事,这是咱爷们儿的本分。
……”这话说得多么朴实!可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却是,“有了本领就可以……”“升学、提职称、当官、发财……”甚至有的宗教也是“成仙、成佛、进天堂……”,总之都是为了个人!而且,认为这才是“天经地义”的。
我们的社会从解放初起就提倡为公、为人民,可是现在仍有人认为这是“迂腐”的,似乎只有为自己才是时髦的。
梅花拳流传了千百年,一直是这样教育它的拳民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和路遥教授调查时就看到,梅花拳五代宗师邹克诚的碑文上刻着:“……受其教者十数省,被其德者亿万家。
”像这样赞扬梅花拳前辈宗师的碑文还有很多,就是近代我遇到的许多梅花拳前辈,包括韩其昌老师在内也都是急公好义、德高望重之人。
右联的“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什么是“玄妙”呢?“玄妙”就是无法理解,不可思义,就是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事物。
不要一听见“玄妙”就认为是迷信!其实,我们的宇宙、自然界就是“玄妙”的。
只是,人类在努力探索,不断地认识它。
什么时候能够完全认识它呢?谁也不敢说,也许人类永远不能完全认识它!同样,大自然创造的一切也是“玄妙”的!例如人就是自然生成的,到现在人体的许多奥秘,任何科学家都还解释不了。
人类的大脑是当前自然界最高级、最神秘的物质,它的生长规律、活动能力,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是一知半解。
梅花拳文理(四)
梅花拳⽂理(四)
此论是指导练法、⽤法最主要的理论
是练形、练⽓、练神的主要⽅法
浑元是指练功达到的境界
原⽂:
浑元⼀⽓吾道成,道成莫外吾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真精内藏⽓擎停。
欲将形形求真形,须将真形合形形,真形合来有真诀,合到真形彻底灵。
(形形者⼀势⼀法也,形⽓合⼀也。
真形即精⽓神合⼀之象。
)
评注:
浑元⼀⽓是武功的最⾼境界,所谓“道成”即练成⽂武⼤道,练成之后即得“真形”。
“真形”内有“真精神”,⽽“真精神”的核⼼是“⽓擎停”,这是⼀种武功达⾼层次时内⽓的⾃然聚散和运⾏。
只有在武功达神化阶段后,所表现出的内外合⼀、精⽓神⼀体的现象才是武功的“真形”。
武功锻炼的⽬的也就是追求“真形”。
本⽂把武术运动中的⼀势⼀法都称为“形形”,⽽“形形”者武术运动之表象也,通过⼀势⼀法的拳势和动作,去追求武功的“真形”要靠“真诀”。
“真诀”者即治⼼之理论也,当得到“真形”之后才能“彻底灵”。
“彻底灵”即武术运动中之⽆拘⽆束、⽆阻⽆碍、⾃然流畅之表象,是武功已达神化阶段,⾃⾝已获得彻底解放之形态。
佛家认为⼈的⾁⾝不过是四⼤(地、⽔、⽕、风)因缘假合之物,⼈的⼼是“天尘缘影”之⼼,皆属虚⼥?此处相当于本⽂所说的“形形”,“形形”也是虚幻暂存之物。
佛家认为惟有“真如⾃性”,“圆觉妙⼼”才是本体“实相”。
本⽂中的“真形”亦是武功的“本来⾯⽬”,它才是真实的存在。
佛家修禅是以念⽌念、以⼼治⼼的,⽽武功锻炼是在“真诀”指导下的以武治⼼,真乃殊途同归也。
选⾃《梅拳秘谱》,燕⼦杰评注。
梅花拳文化遗产作文素材摘抄
梅花拳文化遗产作文素材摘抄梅花拳,听说过吗?
听说梅花拳吗?这可不是一般的武术,它起源于宋代,传说还
是关公发明的呢!那时候,关公为了保护老百姓,就结合战场上的
经验,创了这套拳法。
想想看,这梅花拳得多厉害啊!
这拳法,看着就帅!
你知道吗,梅花拳的动作真的超酷!它就像跳舞一样,但每个
动作都有它的意义。
而且,梅花拳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以柔克刚”。
就是说,你看起来好像很弱,但其实可以轻松地挡住对手的攻击,
真的超神奇!
现在还有人在学这个呢!
虽然现在学梅花拳的人不多了,但还是有一些热爱武术的人在
坚持。
他们不仅学梅花拳的招式,还研究它背后的文化。
这些人真
的很了不起,他们让梅花拳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得以传承。
梅花拳,不止是武术那么简单。
梅花拳不仅仅是武术,它还能帮助我们锻炼身体,提高自我保
护能力。
更重要的是,梅花拳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比如“以德为先、以武为辅”。
这样的理念,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真的很有帮助。
梅花拳,也走向世界啦!
你知道吗,梅花拳现在也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了。
有些梅花
拳高手还会去其他国家表演,跟其他武术流派交流。
这样一来,更
多的人就能了解到梅花拳和中国文化的魅力了。
梅花拳_文场与武场_考辨
体育文化导刊!""#$%&’梅花拳“文场与武场”考辨陈恳摘要: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等,对梅花拳“文场与武场”的体育文化内容、体育文化特征及两者辩证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结果显示:梅花拳由文场与武场组成,文场敬祖师,研究拳理,有文化典藉世代相传。
它集佛、道、儒三家学说和周易之理为一体,修心养性,炼神炼气,称为文功。
武场主要进行武功锻炼,传授拳理等。
以“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由外及内,再由内而达外,内外一体。
精气神合一,自成金刚不坏之体”为练武目的,最后上升到文功。
文场是该拳派的领导核心,文场领导武场,文场是武场的高级阶段。
关键词:梅花拳;文场;武场;体育文化;考辨一、梅花拳的组成梅花拳由文场和武场组成。
梅花拳经:“小张山立文武大法流通”。
从梅花拳百代祖师的第二代张三省(又名张山———笔者注)开始就已有了文场武场!。
在梅花拳内部所供奉的祖师牌位两侧的对联是:“振三纲须赖真武;整五常全凭大文”,横联是:“允文允武”这里的“文”和“武”是指文场、武场而言,梅花拳又称“文武大法”。
河北平乡县马庄桥梅花拳第三代祖师邹宏义,第四代祖师文聚、邹文瑞故居对联:“文理孰如马庄楼,武技唯有邹家高”。
这里明确提到了梅花拳的文理和武技。
梅拳秘谱:“梅花拳第四代祖师蔡光瑞来河北开道,以道开路,以武诱人,又以文治武。
”这里也提到了文场武场,而且还指明了文场的领导地位。
在梅花拳第八代祖师张从富的根源经上写着:“开武法在世上传留弟子,立文教度元人根招回还。
论文理通上天消灾去苦,要论武本来是武教天元”。
他将梅花拳拳法由大架改为小架,认为是“武教”的开端。
由此可见,梅花拳自公开流传以来就是立的“文武大法”,有文有武,而且是以文治武的。
文场敬祖师,研究拳理,有文化典藉世代相传。
它集佛、道、儒三家学说和周易之理为一体,修心养性,炼神炼气,称为文功。
文场老师领导整个拳派活动,负责教门内弟子遵守门规、武德。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文静武动、阴阳相生、浑浑沌沌、生化出个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玄妙境界,引出世代高人寻根究源,探索的奥秘世界。
佛先世而觉、梅先春而开。
梅花拳中的梅花二字则是公开之秘,静能内生妙境,动能外达无极,一动一静,构成了梅花拳完整的文武功法体系,其中之奥妙,是历代阴阳学、兵学及儒释道三教的探究之源,亦是近代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所研究发现的新课题。
梅花拳中的拳术,虽为小道,也是通往大道的难得之术。
武林界有句名言: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则我先动。
这句话说起容易,实用极难,如不得功法要诀则领悟不到“彼欲动则我先动”的妙用,更升越不到“随感而发”和更高的击煞境界。
梅花与桩梅花是五行的变称,桩是梅花拳中一种练功工具,桩功、桩法,具传开天辟地已有之,起源何时,说法不一。
据有文字记载,商汤时期大将造父原是驾驭车夫,得到桩法之后,助商汤王平定天下,时人称车无敌。
桩法兴起于商周,盛行于汉、唐、宋。
南宋末年宋皇赵显被俘,文臣武将有的随主北去,有的隐居民间,桩法也随之秘密在民间生根发芽。
明末清初,邹祖把文武功法、桩阵、阵法、桩位、桩法及拳术、兵械系统整理。
命其名曰梅花拳并传著于世,为了公开传播梅花拳、邹祖立教设规,使之多角度、多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父子不能成师徒,师徒却能成父子,就是其中之一项,不管自身功夫高低、富贵贫贱必须把子女送到同辈人门下为徒,这就是所谓父子拳的真实涵义。
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父传子、子传孙之谬传。
正因有此正确的教育理念,就避免不成器的子孙和无子女者断代失传之弊。
能在众多弟子之中觉察人才,使师徒关系建立在如同父子关系的基础上,代代传承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至今不衰。
梅花拳中的文武功法是历代明君都视为的安邦定国之本。
不像有些文章中说梅花拳是低层民众中流传的小把戏。
梅花拳如没有真正让男女老幼都受到身心的愉悦和脾益之处,就很难在冀中平原发展近百万梅花拳弟子。
行家云:听其人论技理之深浅,便知其人授艺之高低。
梅花拳内功心法
天下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法
梅花拳内功心法
文 / 代忠波
梅花拳,又称梅花桩,因过去练功和技击都在桩上练习而得名,在近代练功由 桩上改为地上,故又称“落地梅花”。梅花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传统,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在众多拳派中,唯独梅花桩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 指导武场。武场锻炼武功,传授拳法;文场敬祖师,研究文理及香礼妙法。文场的 指导理论包含儒、道、释三家学说之精义和周易五行之理的神奇妙用,修身养性, 炼神炼气,称为文功。梅花拳是一种内炼气、外练形,内外兼修,攻防技击性强, 体用兼备的传统拳术。
(编辑 / 刘强)
代忠波,1975 年 4 月 13 日出生,男,学士学位,国 家一级武术教练。
49
辅助练习:风摆柳(云手) 分定步云手和活步云手。
1. 定步:两脚侧开与肩同宽,两手向前置于胸前,两 手向左下摆走,到腹前时两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继续左走, 两掌上翻,到胸前时掌心朝前。右同。
2. 活步:脚下丁錾步,快速踏动,两手协同配合动作, 可慢可快,存乎一心。
四、行气法
梅花拳行气,走四个圈:前向后一圈、后向前一圈、左 向右一圈、右向左一圈。行气时把身法步眼比清,徐徐抡舞, 不可着力、不可憋气,灵塔擎在中宫,神驭气、气驭形,不 可阻滞,动作顺畅连绵不断。
梅花拳五势内容
梅花拳五势内容
梅花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拳法,其五势包括:
1. 落梅势:主要表现为上手蓄力,拳势如落梅花一般轻盈自然。
此势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臂力的协调,以及步法的灵活运用。
2. 豹子势:以模仿豹子捕猎时的迅猛和狡黠为特点。
此势注重速度和爆发力,通过迅猛无比的拳势,以瞬间打击对手。
3. 闪电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特点,表现出攻击的短暂而强悍。
此势注重力量的迅速释放,拳势短小精练,以快、准、狠的方式攻击对手。
4. 蜂腰势:以蜂腰扎啄的姿态为特点,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的灵活运用和扎击技巧。
此势注重腰力的运用,通过腰部的扭动和蓄势,释放出强大的攻击力。
5. 凤头势:主要表现为形态优美、高挺而有力。
此势注重挺胸抬头,展现自信和威严,通过手势的变化和步法的运用,以控制对手并完成攻击。
以上就是梅花拳五势的基本内容,每个势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击方法,通过练习和研究这五势,可以提高自身的拳法技艺和战斗能力。
梅花拳文道
梅花拳文道作者:中国梅花拳网 | 发表日期:2011-12-20 | 点击:[315]梅花拳派内虽含文道、武道、医道三部分,但特别强调“以武济文,文治武功”,以达“文武合一”。
梅花拳把文理看作是这个武学门派的灵魂,这正是它与其它武术门派截然不同之处。
一个武学门派,何以将文理看得如此之重?文武大道的实质梅花拳是中国古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传承三千年而不断,就是以文化传薪火的缘故。
梅花拳弟子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就是“拳打脚踢是小技,文理大道通天地”。
这文理大道,指的是其文场代代所相传的“文武大道”。
而这“文武大道”,实质是“文王之道”与“武王之道”的合称,是治国安邦所需秉持的根本。
周易的诞生文王拘而演《周易》,是人所皆知的故事。
文王之所被商纣王所拘,主要是因为作为西伯侯的他,在诸侯国中以仁慈著称,名望甚高,使纣王渐感威胁,被加之罪而囚于羑里城(今河南汤阴县北)。
但在这个地方,他何以能推演出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周易》来呢?商易以“坤”为首中国古代有三《易》之说,郑玄《易赞》及《易论》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礼记·礼运篇》记孔子之言:“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郑玄注:“得《坤乾》,得殷阴阳之书也。
其书存者有《归藏》。
”熊氏安生曰:“殷《易》以坤为首,故曰《坤乾》。
”(孙希旦《礼记集释》第586页,中华书局版)不难看出,殷“易”重“坤”,实际上是重视土地,在科学还相当不发达的青铜器时期,人们赖以生存的还主要是土地上的收获。
殷商朝代重视土地与耕作,但也导致但其在政治上的功利思想,加上商朝“重神”、“崇鬼”,以及推行王权专制,故不遵守自然的法则,轻视民众的利益与生计,到了纣王时代,已到极至,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将商朝引入灭亡。
文王之道——道与德我们现在知道,周易重“乾”,以“乾”为首卦,一改的殷商之易学中以“进坤”为首卦的先例。
这是因为文王审殷之过,提出“天命”及“德治”的思想。
习武序--杨炳撰
习武序--杨炳撰习武序杨炳撰燕子杰评注【按语:该文章是梅花拳拳教和拳论的一篇重要著述。
作者杨炳系直隶内黄县 ( 今属河南省 ) 八里庄人,是梅花拳的第五代宗师。
他生于清康熙十一年 (1672 年 ) 。
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年 ) 中武探花,被擢为御前侍卫。
乾隆六年 (1741 年 ) 告老还乡,时年 70 岁。
一年后写《习武序》,并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对传播发扬梅花拳做出了重大贡献。
《习武序》一文,为作者与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路遥,在河北调查梅花拳历史时得到的。
原文为河北邢台邢银昌家所珍藏。
】有谓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练,此言之者迂也。
盖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
自古圣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将入相。
无如时至近今,每多庸儒俗子,互相讥笑,文而弗武者有之,武而弗文者有之。
此无他,皆所以自待薄而期许者浅也。
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炳幸中探花,愧无全才之足录,幸有才长之堪信。
每遇亲友,屡请教授,恐为人之所患。
若欲隐密,俱负师之所传。
无可奈何,须俟尚志好学之士,将管窥微技细细说。
倘学者诚心习之,宝珍爱之,如君子深造之以道,焉知无左右逢源之乐,七日不食弹琴咏歌之乐趣乎! 时而穷也,保身保家;时而达也,可以卫君卫国。
治四海如磐石之安,登万民于仁寿之域,讵曰小补之哉 !时乾隆七年岁次壬戌春二月朔日,原任御前侍卫壬辰科探花及第杨炳虎文甫编著,儒学生员王端儒校阅。
校字受业门人岳金梁擎天、武登科镇远表侄周名久健惹、男兆能梦叶。
立教条目:拳堂中间立左书:振三纲须赖真武,论纲常要恃文友讲右书:整五常全凭大文,定太平还让武将能上书:一贯之道设炉次第:上三炉,左一炉,右一炉上香定则:五炉上香不必拘定,一握十数柱。
上三炉或一握六柱,东炉三柱,西炉五柱。
亦可为其贫富不等,只要诚敬为主,且简可行。
拜师祖仪注:每逢朔望日期,定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平常日期只行一跪三叩首之礼,亦诚敬为主。
梅花拳的有形与无形
梅花拳的有形与无形梅花拳是一种“既有形而又无形”的拳法,你听说过吗?它“有形”的部分就是“架子、成拳、器械、……”等。
这部分都是学校里练的,它们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也是拳法中基础的内容。
梅花拳的“无形”部分才是它的精华和核心,上述各届毕业的学生们通过在校时对“有形”拳法的练习,谁能领悟到它那“无形”的核心,使自己的武功达到“无”的境界,谁就是梅花拳的最大受益者!第二讲中所说那些老弟子中的佼佼者,就是这样的明白人和受益者。
有形拳术人人都知道,无形的武功却很少有人听说过!但是,幸运的很,我在1955年刚入大学不久的时候就听说了!我是怎么知道的呢?还要待我从头说来。
我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高才生,高中毕业时被保送去苏联留学。
我从小热爱自然科学,中学时代就曾读过不少数学、物理、天文、地理方面书刊,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梦想将来当一个科学家。
但是我也喜爱中国古典文学,从小学起我就读了《三国》、《水浒》、《聊斋》等。
济南解放不久我就入了青年团(共青团的前身),一直是学校的团干部,因此也读过不少政治、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
我高中毕业后由于中苏外交形势的变化,没有去苏联留学。
当时根据高考成绩把我分配到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有改为地球物理系读书。
当时北大物理系的教学大纲是苏联莫斯科大学的教学大纲,学制六年。
那时学习非常紧张,考试更为严格。
每学期考试若有两门课程不及格,就不准补考、勒令退学。
我入学不久就感到学习压力太大,神经衰弱严重,夜晚睡不着觉,白天头脑昏昏不能读书,记忆力严重衰退。
此外还有心脏病,肠胃不好……等。
为了避免被学校淘汰,我和同样情况的几个同学就去北大校医院看病。
经医生诊断我确系有病不能上课建议我休学一年,医院还专门为我配了药丸服用。
我休学后其他同学皆回家休养,但我家境贫寒在校尚有助学金补助,一旦回家则生活无着。
那时别人上课我在校内游荡,有熟悉的教授看到劝我去学学武术,说如此可能对身体有些好处。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章编辑汇总)
一、关于梅花桩架子的练法梅花拳的祖师留下了多少无价之宝啊!如:《梅拳秘谱》说:“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隐而不发”中“隐”的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节节灵”呢?“节节灵”又和“团团聚聚在中宫”有什么关系呢?——不少人出手上步时动转不灵,明显地有犟劲、有意识活动。
这能算“隐而不发”吗?这算做到“节节灵”了吗?)《梅拳秘谱》说:“浑圆一气吾道成,……,合到真形彻底灵”(什么是“浑圆一气”啊?这种现象从那些人身上可以看到?什么是“真形”?那些人、什么时候能呈现出“真形”来?——不少人年龄大了,身体粗壮笨拙了。
别看他还蛮有威力的,能算是“浑圆一气”吗?“浑圆一气”之人是要“彻底灵”的。
自古“梅拳擅长于步”,步履轻灵之人必然动作神速、反应灵敏,这才能谈得上“彻底灵”啊!咱们有些练拳多年的老弟子,拿这个“彻底灵”的标准衡量过自己吗?)《梅拳秘谱》说:“动静互根温养有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我们且不谈“动静互根温养有法”了,“结胎还原”的意思总能明白吧?咱们有些练拳多年的老弟子身上,有那些“结胎还原”的现象呢?胳膊腿拙笨了,学起新动作来不如年青人。
却自我感觉“还蛮有威力的”“内气足”等,在那里沾沾自喜。
岂不知你这点本钱再过若干年,现在的年青人就不能赶上吗?说不定比你还强呢。
因为你现在的“蛮有威力”不是来自于“彻底灵”的结果,而是“身体粗壮笨拙”+“内气足”造成的。
不要忘记“身体粗壮笨拙”可是大脑衰老的象征,也是诸多不明疾病的隐患。
只练气、不练神解决不了人体健康的根本问题,说到底你练的还不是真正梅花桩武功!)《梅拳秘谱》说:“明其聚、知其发、神其用,全在于撒放之灵不灵也”又说:“善用刚者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说实在的,出手能“撒放轻灵”。
击打对方身体时,落点“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这都是在桩子上打拳练出来的功夫,凡上桩练过梅花拳的人都有此体验,这可是梅花桩的基本功夫啊!要知道在出手击敌时,要做到“撒放轻灵”与落点“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需要做到臂膀、肩头灵活,特别是大脑反应敏捷、思维神速和感觉灵敏的。
梅花拳
梅花拳梅花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拳法技巧。
梅花拳的特点是优雅、迅捷,以及灵活多变的动作。
它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拳法,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梅花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明清时期。
据传,梅花拳的创始人是明朝时期的武术大师王宗岳,他以梅花为拳法创作的灵感来源,将梅花枝吐蕊、含苞欲放的形态融入到了拳法中。
梅花拳的动作以迅捷、灵活为主,融入了太极拳的柔和和崩折的特点。
其动作包括伸展、腾挪、蹦跳等多种形式,同时具有攻防一体的特点。
拳法中的每个动作都具有自己的含义和用途,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灵活性。
梅花拳的特色还在于它的内涵。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梅花拳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在拳法的演练过程中,更注重意念的运用和内心的修炼。
梅花拳强调的是身心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来培养习武者的意念和意识。
梅花拳的训练过程非常严格和认真,训练者需要不断地修炼和锻炼,才能够掌握技巧和精湛的拳法。
同时,梅花拳的训练也以和谐为核心,注重身心的平衡和稳定,以及维护健康的原则。
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
梅花拳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作为一种武术形式,梅花拳以其华丽的动作和独特的内涵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关注。
梅花拳被广泛地应用于健身、文化展示等领域,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梅花拳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是值得称赞的。
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象征着坚韧和美丽的花朵,它在寒冷的冬天中独自怒放,象征着坚持和勇气。
这种精神正是梅花拳所倡导和追求的。
无论是面对生活的困难,还是面对人生的挑战,梅花拳都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退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梅花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内涵,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梅花拳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梅拳功法修证的一点认知
梅拳功法修证的一点认知——十七代传人梅了欲(一)梅拳功法像一座金字塔,大致可分三层。
一层功法修炼可分三步。
一步架子功,又叫盘架子。
二步打成拳,三步打拧拳。
其架子功法修炼的内容是三法五势。
三法指步法(摆、扎、撤)。
五势指功法(大、顺、拗、小、败),证的是五种劲。
又喻五种动物之气势(虎、龙、蛇、猴、马)。
五势又对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又喻五种劲,金(浑圆),水曲(灵便),木直(顺入),火尖(升腾),土方(掩埋)之劲。
五势和步法又分基本式法和变化活步,熟悉后为了锻炼四肢灵活性和反应,开始练习一些手套和擒拿术,以及一些成拳套路和基本倒地方法,此一层功法告一段落。
再练习就是二层功法的基本步法了,其最基本的是三点(小八方),五点(中八方),跑四门走八方,用八方步找手打成拳。
一层功法练成后,摔摔打打无所畏惧,抓抓拿拿随心所欲,此一层果报也。
先贤们称之为修罗汉体。
想打拧拳,就要有方法,即另一种修炼,即二层功法,二层主要练习进身拍打、退出躲闪及增强功力。
俗话说,打拳要进得去、退得出、闪得开、躲得过。
要想达此目的,必须有方法。
这些须从二层功法中去求证。
二层功法修炼分三大段六小段,刚练时必须按顺序不能颠倒。
且要有牢固的一层功法基础。
其入手基本功法是转圜手。
练习时一是将两臂膀练的非常灵活,二是练习上盘与中、下盘的协调性,三是发力造势时的借力方法。
又分定、活练习,各有法决。
其内容是转圜练习、横开力练习、后劈练习、左右劈法练习、抽压扑打练习、弹抖练习、披揭掌练习、连披掌练习、劈挂掌练习、昆捶练习、扫阴法练习、膝打、撩阴腿、雀步颠跳、开弓势法练习。
在练转圜手之前,先要练习易筋骨之术,内息升降发力之术。
综上所述,此为第一段:易筋骨调养内息,转圜手暗藏杀机。
第二大段是进一步对五势功力实战的修证,通过修证找出虎、龙、蛇、猴、马,大、顺、拗、小、败五形五势的五种劲道,掌握什么时候发力而这种力又是一种透力,进一步掌握采花之力。
武术拳种介绍之梅花拳
05
梅花拳文理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梅花拳文理
《梅拳迷谱》
• 中气论 • 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医者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此气
即先天真乙之气,文炼之则为内丹,武炼之则为外丹。然内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也。 • 炼形不外阴阳,阴阳不明,从何炼起?仙经之督脉。行于背之当中,统领诸阳经;任脉
• 张从富和他的小架梅花拳继续秉承"天下梅花是一家"传统思 想,所以,梅花拳的大架和小架也并没有因此而分裂,这在 其他拳派中是绝无仅有的。张从富也就成了梅花拳近代史上 第一位改革家。
梅花拳代表性人物
张从富救驾有功,皇上留其在京数日,一日,他来到京城白云观,参拜佛祖后与主 持攀谈起来,很是投缘,言谈中得知主持明道人是邱祖(邱处机)龙门派与自己同宗,一 脉两支。连宗续代,通宵未眠,和守明道人将邱祖 遗 留下来的四十代辈份排谱合续至 一百代。
武术拳种介绍之
•梅花拳
01
梅花拳起源考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梅花拳起源考
• 梅花拳是中国武术之一,梅花拳起始时间,众说不一。有云春秋战国时有 之;有云秦汉时有之;但都无文可考。有文字可考的是流传在平乡后马庄的 手抄本梅花拳秘本《大文底》。该文记载梅花拳起始于南宋末年,开派祖 师是邹宏义,家住江苏徐州府北门外六里朱家桥村。
心浮气者所能入也。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 • 第五条:凡入拳堂时,务要沉细,不可喧哗,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万
不可视拳脚如戏场,则学习才有进益。
梅花拳代表性人物
• 张从富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作者:中国梅花拳网 | 发表日期:2011-12-20 | 点击:[238]梅花拳是我国一支古朴而神秘的拳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但具有博大精深的武功拳法,还有其系统玄妙的文功法理。
为了研究和发展这门古老拳法,在梅花拳发展中心——河北·平乡·道教协会,设立了《梅花拳学术交流处》。
宗旨是对梅花拳文功和武法进行挖掘整理,与世界各地梅花拳师和武术爱好者进行学术交流。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冀、鲁、豫梅花拳调访、研习和参悟,特别是梅花拳《文场》法理,历来是不传之秘,向大家谈点体会和看法,共同与道友商榷学习。
一、梅花拳《文武功法》概述梅花拳武功的练习具有完整统一性,把拳、功、招三法合于一体。
练功就是练拳、练招;练拳就是练功、练招;练招就是练拳、练功。
使拳法、招势、功法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所用,做到招随力发,功随招势,使三者发挥到最大威力,达到出神入化境地。
据山东《梅花拳谱》记载:“梅花拳法有五势拳、八卦拳、梅花通臂拳、七十二拿,七十二滚手,七十二破法;器械类有八方截手刀、十二合大枪、三十六花枪、三十六战枪、三十六奇枪、马上六合枪、陆姜大枪、六合棍、梅花十三剑等。
”河南省《梅花拳谱》记载:“梅花拳有两趟架、两趟半、三趟架、四路半、气功架、八步连环拳、八卦拳等。
器械类有梅花刀、六趟刀、六路大刀、单刀、流星锤、单锤、梅花剑、齐眉棍、六路梅花棍、七节鞭、九节鞭、手鞭、六路梢子、梅花双刀、双锤、双枪等。
”河北省《梅花拳谱》所载:“梅花拳有五势拳、八卦拳等。
器械类有走线铜锤、梅花大枪、方天戟、春秋大刀、六合梅花刀、南阳叉、月牙棍、月牙大斧、虎尾三节棍、齐眉棍、梅花双戟、虎头双钩等。
”据《梅花拳谱》所载:梅花拳文功方面有“梅花拳文功有《香理妙法》、《道场》、《还粮》、《请架》、《拜皇会》(龙华大会)、《佛家功法》、《道家功法》、《儒家功》等。
”二、梅花拳“五位师父”据《拳规》规定,学习梅花拳第一步是拜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子杰2006年4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和路遥教授到冀、鲁、豫各省农村调查梅花拳历史时,很多农民家中供奉着梅花拳祖师的牌位。
有的牌位两旁有这样的对联——横联是“流传万古”;左联是“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右联是“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
当时老人们对我们进行了讲解,现在回忆起来前辈们的话都是很发人深省的,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这幅对联里的话好好认识一下。
横联的“流传万古”意思明显,梅花拳《根源经》[#1]中说过:“……把老祖留的梅花拳流传万世,普天下都有梅花拳。
”不用说,这是拳民们的共同心愿了。
左联的“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前辈们说:“灵通,就是梅花拳练出来的本领。
有了本领就要为乡亲们做好事,这是咱爷们儿的本分。
……”这话说得多么朴实!可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却是,“有了本领就可以……”“升学、提职称、当官、发财……”甚至有的宗教也是“成仙、成佛、进天堂……”,总之都是为了个人!而且,认为这才是“天经地义”的。
我们的社会从解放初起就提倡为公、为人民,可是现在仍有人认为这是“迂腐”的,似乎只有为自己才是时髦的。
梅花拳流传了千百年,一直是这样教育它的拳民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和路遥教授调查时就看到,梅花拳五代宗师邹克诚的碑文上刻着:“……受其教者十数省,被其德者亿万家。
”像这样赞扬梅花拳前辈宗师的碑文还有很多,就是近代我遇到的许多梅花拳前辈,包括韩其昌老师在内也都是急公好义、德高望重之人。
右联的“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什么是“玄妙”呢?“玄妙”就是无法理解,不可思义,就是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事物。
不要一听见“玄妙”就认为是迷信!其实,我们的宇宙、自然界就是“玄妙”的。
只是,人类在努力探索,不断地认识它。
什么时候能够完全认识它呢?谁也不敢说,也许人类永远不能完全认识它!同样,大自然创造的一切也是“玄妙”的!例如人就是自然生成的,到现在人体的许多奥秘,任何科学家都还解释不了。
人类的大脑是当前自然界最高级、最神秘的物质,它的生长规律、活动能力,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是一知半解。
难道这不“玄妙”吗?梅花拳是训练大脑、开发大脑智慧的科学,如果想使它真正起到作用,就必须要用符合自然规律的锻炼方法。
怎样才能符合自然规律呢?《易·系词》[#2]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就是“法天象地”向大自然学习而成的!所以,《周易》就是一门“玄妙”的学问。
它所揭示和研究的,是阴阳变化之奥秘,天地造化的玄机。
对《周易》,绝不能象物理学、数学那样能用实验证明,或用逻辑推理演算出来,而只能靠人灵感或直觉思维去领悟。
我在《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3]中说过,梅花拳是我们祖先从长期与兽搏斗、与人搏斗的体验中,不断积累、总结、提炼出来的。
其中包括了通过锻炼使人体健康和长寿的方法,与兽、与人搏斗制胜的方法等,这就是拳法、拳理的形成!我们的祖先与人、与兽的战斗中,逐渐形成了“武文化”。
所以我说人类的“文”是从“武”中产生的!只是到了后来,“文”才又来指导和影响着“武”。
在梅花拳的练功方法和技击手段中,主要还是顺应或利用人体的自然规律,而不是仅凭主观意愿强求而为的。
因此,梅花拳也是一门“玄妙”的学问(指拳理)或手段(指练功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看看,梅花拳确实处处充满了“玄妙”!梅花拳不是只练人的身体,它还要练气、练神。
而且认为“神”才真正主宰着人体的健康、活动或技击,甚至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离不开“神”!所谓“神”,本来就是人体最“玄妙”的现象。
说通俗些,“神”就是大脑的功能,人体生命的活力。
最近美国神经医学和翁正茂先生(台湾梅花拳传人),称其为“神经电能”。
“气”是中国人所发现的,人类活体中所存在的一种能量(以后称“内气”)。
这种能量,可以通过梅花拳锻炼增强它。
“内气”增强后,可以通过许多客观试验或观察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证实它的存在。
但“内气”本身却始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有些人对“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不承认它的存在,认为是迷信。
其不知在西方科学中,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还真不少呢!例如地球的“引力场”、“电磁场”、宇宙空间的“黑洞”等,也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它们只能通过物理实验,才能发现它存在。
这不是和“内气”有着一样的特性吗?为什么的西方人发现的“引力场”、“电磁场”、“黑洞”等就是客观物质,而中国人发现的“内气”就不是客观物质呢?这是典型的文化歧视!原来有些西方学者不承认“内气”,我就是这样批驳他们的。
现在好了,有相当一批西方人跟我学了梅花拳后,自己也练出了“丹田之气”。
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这些西方人(其中也有学者和医生)不但承认了梅花拳“练气“的理论,而且他们也掌握了检验“内气”团聚和增长的方法。
“内气”和“引力场”、“电磁场”、“黑洞”一样,都是“玄妙”的物质,人类可能永远也不能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生成原因!但它们却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不同之处只在于,“引力场”、“电磁场”、“黑洞”等是宇宙自然形成的,而“内气”是人体自然形成的。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只能是逐步逼近的,不可能,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认识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带两位西方学者到河北广宗县访问时,梅花拳前辈王梦庚就说过:“科学与迷信是一对孪生兄弟”老人家对梅花拳的“玄妙”讲的多么透彻!梅花拳架子也是“玄妙”之法,架子的结构与别的拳套不同,它各种姿势之间是有层次的,宝塔式的结构。
桩步五势是架子中诸般姿势之母,如果五势练好了,其他姿势都好学了。
在五势(大、顺、拗、小、败)中又以大势最为重要,如果大势站好了,其他姿势也都好学了。
大势是梅花拳的代表姿势,其他拳派都没有。
它最为奇特的是,不论你武功多好,凡是没有练过大势的人,都站不好这个姿势。
梅花拳架子的这些特点,都是“玄妙”的。
这说明了“架子”的练法不是人为编造的,肯定是先辈们领悟并利用了人体的某些自然规律!梅花拳的理论,更是“玄妙”之法。
例如《梅拳秘谱》“聚气论”所说的“势峥嵘气泓浓,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
”就是练习梅花拳架子的要诀。
现在许多初练梅花拳架子的同学,通过“捏架子”不断矫正桩步姿势,真正做到标准的“四平大架子”后,确实看出练功者姿势挺拔,有棱有角、精神饱满来。
大家再在一起锻炼时,就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势峥嵘气泓浓”的态势了!桩步五势正确了,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动静互根”的架子,内气自然就能“团团聚聚在中宫”了。
但还要注意,架子中的行步动作和五势变化,都必须要在“隐而不发节节灵”的状态下活动。
也就是说要屏弃一切杂念(显意识活动),在“无思无为”的状态下练架子。
根据大脑思维活动的规律,当大脑皮层的显意识活动熄灭时,大脑深层的潜意识就要活跃。
记忆都是储存在大脑深层的,如果平时通晓拳理、熟读兵书。
此时大脑深层有关练武的记忆积淀,就被释放出来指导并影响着我们的练功。
这就是“温养之法”,在“文武一体”的锻炼中起了作用!千百年来老百姓称颂关云长是武圣人,不仅因为他义气深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脍炙人口;同时也敬佩他武艺高强,行军打仗仍不忘夜读兵书。
关云长已经把兵法与武艺融为一体了,堪称是一个文武合一的典范。
所以很多人说他是梅花拳的人,把关云长的画像供奉在祖师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动静互根温养有法”就是千百年来梅花拳前辈们,体验并领悟了人体自然规律后,而总结提炼出来的练功理论。
我们照此锻炼,肯定“自有结胎还原之妙”的结果。
至于为什么能够如此,这就是大自然的奥妙了,任何人都是无法解释的!梅花拳教人的所谓“玄妙”之法,并不是什么人刻意编造的。
它是在领悟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规律的模仿和利用!它之所谓“玄妙”、不可理解,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玄妙”的,不可理解的!什么是真文大武呢?古人认为,能集佛道儒三家文理的精义、采《周易》变化之神奇、夺《孙子兵法》之智谋者可谓真文。
如古之名将,能纵横驰骋于千军万马中左冲右突、往返奔杀如入无人之境者方为大武。
这是过去的说法,对现代人来说:真文,就是能熟读佛道儒三家学说中最精髓的篇章,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
神奇变化是《周易》的核心和灵魂,深谋睿智是《孙子兵法》的特点。
还有历代有着先进思想的的哲学论述、文学名著、诗词歌赋等,如苏轼的《赤壁赋》、《周子通书》的“圣人之心……”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李白杜甫的某些诗篇,……等。
这些脍炙人口的篇章,都是文理的内容。
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反复颂读之后对陶冶情操、鼓舞斗志、修养道德和净化心性都有好处。
梅花拳练武之时,人处在“无思无为”的状态中,此时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活跃。
平日读书形成的记忆积淀,此时浮现出来与练功体验相碰撞,这就是激发灵感思维的契机或因子。
如果不学文理,仅练梅花拳武功,脑中空空,是不可能开发大脑智慧和灵性的。
为什么文武一体就能开发大脑智慧和灵性呢?这可是人体的自然奥秘了,这种奥秘被梅花拳前辈们领悟并利用,就成了梅花拳“玄妙”的练功方法!去年秋天我们到徐州沛县访问梅花拳前辈杨明光时,老人介绍说:“徐州沛县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早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前,这里练武的人就非常众多。
在楚汉相争时,不但刘邦本人是沛县人,他的将军和士兵中也有许多沛县人。
那时候练武还不分什么拳派,练的都是健身和杀敌的本领。
大约到了元朝以后,练武者才又分成梅花拳、洪拳……等。
……”[#4]正如《梅拳秘谱》[#3]“梅拳概论”开头所说:“迄今尤能保持原有状态者,仅梅拳耳。
”梅花拳历史久远,但仍保持了古代大将的许多练武、技击的方法。
梅花桩武功在初级阶段时,虽然有“架子”、“成拳”及一般器械(枪、刀、剑、棍)的定手定步练法。
但拳法进入高级阶段时,除维持“架子”的基本功练习外,无论是拳法或是器械,不论是单练或是对练、群练。
都已经无拘无束的,手无定形,脚无定步,见空按豆,随势而布。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功锻炼已经达到了“无”的境界,也是韩其昌老师常说的:“拳无拳,艺无艺,无拳无艺是真艺”的要求。
“无”是武功的最高境界,也和“浑元一气”同样的意思。
其实,不仅是梅花拳,各家各派的拳术,上升到最高层次时都能达到“无”的境界。
如形意拳就有这样的口诀(韩其昌老师传)——“手似浮云步风随,随风入进,随风入化,封打,封打。
打就是封,封就是打。
”再如形意名家,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有诗说——“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万法得来皆无用,形体应当似水流。
”梅花拳前辈早就说过:“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宰至实”。
拳术“无”的境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乱七八糟。
这时候练功者是处于“凝神忘形”的“无思无为”状态[#5],感到心胸开阔、自由自在,武功锻炼已经成了轻松愉快的享受。
正如本文前段所说,此时大脑皮层的显意识熄灭,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