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总学时数:18二、应开实验个数:9 必开实验个数:9 选开实验个数:0三、适用专业:动物科学四、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实验课的考核主要根据实验报告评分考核,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王丙云,雷历,陈胜锋,冼琼珍编著《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六、实验项目:实验一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简介及蛙坐骨神经干分离学时: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学科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掌握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及应用,掌握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四)实验内容:1.介绍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与应用。

2.分离蛙坐骨神经干。

(五)要求:必开(六)每组人数:2(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BL-420E+生理记录系统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生理室实验二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不应期的测定学时: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学科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了解测定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原理和方法,测定蛙坐骨神经干的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四)实验内容:1.分离蛙的坐骨神经。

2.利用BL-420E+系统来记录蛙坐骨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并测定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利用BL-420E+系统来测定蛙坐骨神经干的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五)要求:必开(六)每组人数:2(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BL-420E+生理记录系统、引导电极、刺激电极、神经标本盒等各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生理室实验三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学时: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学科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观察并分析单收缩的特征及复合收缩形成的条件。

(四)实验内容:1.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缝降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3.骨胳肌的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3152540【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Animal Physiology【课程学时】16【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现象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较好地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动物生理学实验上承动物生物学实验,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验,下续兽医药理学实验,家畜病理学实验,家畜传染病学实验,动物遗传繁殖学实验等课程,是学生展开动物科学方面实验和研究的基础。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本实验课程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小白鼠肾上腺摘除后的应激反应实验【目的要求】完成小白鼠双侧肾上腺切除手术,进行冰水游泳实验。

能熟练地完成手术,并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观察情况相结合。

【内容】1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切除小白鼠双侧肾上腺,缝合皮肤,与假手术组饲养24小时后同时进行冰水游泳实验,记录游泳时间。

【方法】要求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操作。

实验二、小肠消化吸收实验【目的要求】掌握消化吸收实验的手术操作方法,小肠吸收溶液的规律。

【内容】切开家兔腹部,暴露小肠,分段结扎小肠,设计、配制不同的溶液注入肠管如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水,硫酸镁溶液等,记录这些溶液被吸收的量。

【方法】要求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操作。

实验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目的要求】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因素,理解作用机理。

【内容】将离体肠管置于麦氏浴皿中,连接生理多道仪传感器,记录肠管蠕动曲线。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前言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从发展上看,它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归功于17世纪英国著名医生威廉•哈维(Willian Harvey)。

哈维采用活体解剖法和动物实验法在多种动物体上进行研究,并在人体上进行观察,才得出血液循环的正确结论,并于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这标志着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

所以,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的。

这一史实充分说明了生理学实验对生理学创立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国内外生理学家无不重视生理学实验,因为一个只能记忆生理学概念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可能对实验性学科做出贡献的。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1. 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生理学常用仪器、器械的使用,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了解获得生理学知识的方法,验证和巩固生理学中的主要基本理论。

2. 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提高对实验中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在科学工作中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4. 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5. 了解生理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作初步尝试。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课程学习和知能掌握中具有重要作用。

动物生理学实验独立设课能强化学生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

教程所列实验项目为学生操作或教师示范的选择内容,对不同专业可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

实际行课时,课程结构中的实验概述、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录像示教内容宜混合编排、有机组合,一次实验可安排一个或多个项目,甚至跨章的综合性内容。

实验设计在课程进程中间布置、课程末尾答辩。

实验课成绩评定强调全面性与全程性,包括每次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自行设计实验和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由口试、准备器具和操作组成。

二. 生理学实验课的要求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32生理实验教学大纲修改 -顺序调整(1)

32生理实验教学大纲修改 -顺序调整(1)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实验总学时数:32适应专业:生物技术承担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1.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获取知识的技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实验设计原则以便获取生理学知识;提高对实验中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禁的学风;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

2.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前,教师应充分准备,明确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实验项目和内容,操作熟练;学生应熟习教学内容、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中,教师应耐心细致、认真负责、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己设计和自己动手能力,以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生应认真听讲、严格步骤,认真操作,细致观察,全面分析和独立思考出现的各种生理现象及其原因,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爱护实验器材。

实验后,学生应整理和就绪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特别按照要求应妥善处理实验动物;同时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项目设置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技术骨骼肌的收缩反应实验内容: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肌肉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了解肌肉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观察强度不变时,改变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要求:学会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引起肌肉收缩的波形变化。

实验过程中和结束后,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和耗材:常规手术器械,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电刺激器、任氏液、肌槽、蛙板、蛙钉、探针、纱布、玻璃分针、电脑生理学操作与分析系统。

实验材料:蟾蜍或蛙。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原理。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 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 理解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机制;3. 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动物生理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生理学概述a.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c. 动物生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成果。

2. 神经生理学a.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b. 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c. 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d. 感觉和运动的神经机制。

3. 循环生理学a. 心脏结构和功能;b.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c.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d.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4. 消化生理学a.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消化道的吸收和分解;c.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d. 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能量平衡。

5. 呼吸生理学a.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c.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d. 呼吸和体内酸碱平衡。

6. 代谢与能量生理学a. 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b. 营养物质的合成和降解;c.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关系;d. 生物节律和体温调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内容的讲解和演示;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生理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动物生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解;4.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动物生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和实验操作等;2. 作业与报告:布置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试:设置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

动物科学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

动物科学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总学时数:76学时理论学时:50学时实验学时:26学时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依据生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另外,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解决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生理学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动物生理机能的研究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机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76学时,其中实验课26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动物的手术操作,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结果的讨论,并有针对性完成实验综述和实验论文。

实验性质:少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20%)大部分实验为综合性实验(80%)四、实验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五、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内容实验一 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试验目的原理:掌握RM6240系统的使用。

实验材料: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计算机实验方法: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的操作练习。

实验作业:熟练掌握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的计算机操作。

实验二生理实验控制动物常用方法;生理手术;腓肠肌标本制作实验目的原理:掌握和了解生理实验控制动物常用方法及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兴奋过程及骨骼肌收缩特点。

动物生理学实验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动物生理学实验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课纲领序言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从发展上看,它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归功于17世纪英国有名医生威廉?哈维(WillianHarvey) 。

哈维采纳活体解剖法和动物实验法在多种动物体长进行研究,并在人体长进行察看,才得出血液循环的正确结论,并于1628 年第一版了《心血运动论》,这标记着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起来。

所以,生理学是成立在实验和察看的基础上的。

这一史实充足说了然生理学实验对生理学创办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所以,国内外生理学家无不重视生理学实验,由于一个只好记忆生理学观点而不会着手的人是不行能对实验性学科做出贡献的。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经过实验使学生逐渐掌握生理学常用仪器、器材的使用,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认识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来源则,进一步认识获取生理学知识的方法,考证和稳固生理学中的主要基本理论。

经过实验使学生逐渐提升对实验中各样生理现象的察看能力、剖析能力、独立思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培育学生在科学工作中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实的方法和谨慎的作风。

能独立剖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认识生理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作初步试试。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课程学习和知能掌握中拥有重要作用。

动物生理学实验独立设课能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培育目标的落实。

教程所列实验项目为学生操作或教师示范的选择内容,对不一样专业可采纳不一样的实验教课内容。

实质行课时,课程构造中的实验概括、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录像示教内容宜混淆编排、有机组合,一次实验可安排一个或多个项目,甚至跨章的综合性内容。

实验设计在课程进度中间部署、课程末端辩论。

实验课成绩评定重申全面性与全程性,包含每次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自行设计实验和期末查核。

期末查核由口试、准备用具和操作构成。

.生理学实验课的要求提升实验课的教课质量,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所以,实验课教师一定坚持预试、仔细备课、熟悉讲堂理论。

查看:《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附2:湖南农业大学实验

查看:《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附2:湖南农业大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1.课程属性:必修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3.学时学分:总学时70,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30学时学分:44.实验应开学期:2007秋季5.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物理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根底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类专业的专业根底课,对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更是要紧实践环节之一。

本课程的要紧先修课是动物学、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后续课为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家畜生殖学等。

该课程不仅能强化理论课的教学,还具有单独的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标准操作、分工协作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目的与全然要求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课程学习和知识把握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把握全然生理指标测量方法2、把握生理实验技能和生理手术全然操作技能3、了解电生理全然操作技能4、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标准的实验报告5、明白生理实验设计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并作初步尝试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考核方式:考查,实验报告占20%、期中成绩占10%、平常成绩占10%。

四、实验工程一览表动物生理学?实验工程一览表序实验工程实验实验适用学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1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验证性必做农科类22减压神经放电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3呼吸运动的调节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4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5红细胞脆性的测定、沉落率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红细胞凝集现象6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蛙血管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内血液流淌瞧瞧、蛙心起搏点的瞧瞧7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阈刺激、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与复合收缩、期外收缩与代偿收缩8心电图的描记、动脉血压间接法测量验证性必做农科类29离体肠段运动的描记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10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综合性必做农科类511不同抗心肌损伤注射液对蟾蜍综合性选做农科类10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妨碍〔动医〕12雌激素对雌性动物的效应〔动科〕验证性选做农科类513雄激素对鸡冠发育的作用〔动科〕验证性选做农科类5五、实验工程的具体内容实验一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把握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30105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2.适应专业:动物医学
3.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相应的实验与典型实验设计、验证、巩固和加强有关基本理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2)初步掌握动物实验设计方法,并通过对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综合,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仪器,初步掌握常用仪器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统计处理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4.学分和学时
学时20学时。

5.主要仪器设备
手术器械、生物信号采集、计算机、处理系统、万能支架、电子天平、秒表、恒温水浴、电子称、血红蛋白测定管、微量移液器等。

6.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为10分,实验报告10分。

二、课程学时分配。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2024)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2024)

2024/1/29
3
动物生理学定义及研究范围
2024/1/29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及其规 律的科学,揭示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 及其调节机制的学科。
研究范围
包括细胞生理学、血液生理学、循环 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 排泄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内分泌生 理学、生殖生理学等。
4
感觉器官与行为反应
动物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如视觉 、听觉、嗅觉等。
内分泌系统与行为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动物的行为,如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对行为的影响。
学习与记忆
动物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能够通过经验改变行为模式,适应环境变 化。
27
生殖过程中生理变化及调控机制
01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翻译及其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DNA复制、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1
03
动物组织类型及其特点
2024/1/29
12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覆盖于动物体表或衬于体内各种管腔的 内表面。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其中 被覆上皮最为常见。
2024/1/29

抗原和抗体
抗原的特性和种类,抗体的结构和功 能,抗原-抗体反应机制。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应答的启动、增强和抑制机制,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
25
06
动物行为、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生理变化
2024/1/29
26
行为产生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4/1/29
神经调节机制
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 周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属性:必修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3、学时学分:总学时64、实验学时164、实验应开学期:第4学期5、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动物学、鱼类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理学实验是与《动物生理学》相配套的专业基础课,与理论课既互为补充,又相对独立。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任务是:(1) 通过经典实验对学生进行《动物生理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熟悉和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2) 通过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达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问题和归纳能力;(3) 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和团队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动物生理实验常规仪器和基本实验技术的操作。

2.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常用标本的制备和某些生理指标测定的方法。

3.掌握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掌握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和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编辑实验曲线与图形的方法,学会结果分析与归纳,并能正确写出实验报告。

4.通过多个实验同时观察或综合性实验,进一步强化、规范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5.学习和了解动物生理学研究性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独立进行实验。

6.通过研究性实验设计的训练,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掌握撰写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方法,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要求实验前:1.自行阅读《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中的有关内容,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理解本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项目、操作步骤和程序,撰写预习实验报告。

2.预测本次实验的结果,对预测的结果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考核方式:考查;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占40%,平时成绩占20%。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动物生理学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用专业学时12 33 4 56 生理实验常用器械的认识和基本手术方法的练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骨骼肌生理特性蛙心起搏点的分析及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的鉴定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人体心电图描记综合性验证性验证性验证性验证性验证性必做必做必做必做必做必做海洋渔业海洋渔业海洋渔业海洋渔业海洋渔业海洋渔业3333122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验一生理实验常用器械的认识和基本手术方法的练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认识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和规程规则;了解并熟悉电刺激器、生理信号放大器和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课程编号:095023B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类别:专业扩展选修课课程总学时:16课程周学时:3课程总学分:0.5开设实验项目数:5适用专业:生物检测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开课系部:生命科学系和生化实验中心二、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一)实验目的《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是本科专业拓展课程《动物生理学》的实验部分,是本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之一。

课程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生理现象或效应,可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任务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扎实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与意识,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

(三)实验要求主要以活体动物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材料为研究对象,采取急性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主要利用急性分离、离体灌流等实验技术设计动物生理学的实验内容,用以验证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大部分实验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操作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动手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通过计算机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统计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一、目的要求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观察并了解结缔组织的共同特征,并联系机能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比较观察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的结构特点;观察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尼氏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的形态结构;识别并比较观察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四种基本组织切片;各种血涂片;三、观察内容1.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的切片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切片3. 变移上皮切片4. 复层扁平上皮切片5.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的切片6. 软骨组织、骨组织的切片7. 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8. 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的纵横切片9. 脊髓横切片10. 有髓神经纤维纵横切片四、思考题1. 分别选择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各一种绘制切片图,并注明组织名称及具体结构名称。

2. 在何处可以找到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它们分别有何功能?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一、目的要求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学习并掌握蛙类动物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1. 双毁髓的方法;2. 剥制后肢标本;3. 分离两后肢;4. 分离坐骨神经;5. 游离腓肠肌;6. 分离股骨;7. 检验标本;8. 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五、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1.熟悉蟾蜍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了解蟾蜍腿部的局部解剖及坐骨神经的走行。

2.避免损伤蟾蜍背部的腺体(尤其是眼后的大腺体),防止其分泌物溅入眼内或污染标本。

3.勿剪破蟾蜍内脏,并及时清洗手及用过的器械;已剥去皮肤的组织应避免接触蟾蜍皮肤或其他不洁物;以防标本被污染。

4.游离神经、肌肉时不可过度牵拉,应避免用手指、金属器械接触或夹持标本的神经肌肉部分,更不能用自来水冲洗标本。

5.制备过程中应经常向标本上滴任氏液,防止神经因干燥而失去正常兴奋性。

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

6.移动制备好的标本时,先将游离的神经搭在腓肠肌上,再用双手分别提拿跟键和股骨断端,防止神经受力过重。

六、思考题1. 为什么要将制备好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放在自来水或蒸馏水中可否?为什么?2. 为什么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会导致腓肠肌出现明显收缩?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七、结果与分析实验三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及搔扒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了解反射弧的组成;观察中枢抑制与交互抑制现象;了解脊髓反射的功能特性。

二、实验原理反射是对某一刺激无意识的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三、实验材料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支架、蛙嘴夹、蛙板、蛙腿夹、小烧杯、小玻璃皿、滴管、小滤纸片、棉花、秒表、纱布、0.5%及1%H2SO4、任氏液、2%普鲁卡因四、实验步骤1. 取蟾蜍,毁脑髓,腹位固定于蛙板上。

剪开右侧股部皮肤,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2. 用蛙嘴夹夹住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 H2SO4中2-3mm,立即记下时间。

当出现屈反射时,则停止计时,此为屈反射时。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重复测定屈反射时3次,求平均值。

用同样方法测定左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3. 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

用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记录结果。

4. 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将其浸入硫酸溶液中,测定反射时,记录结果。

5. 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腹部,记录抓反射的反射时。

6. 用一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在细棉条上滴几滴2%普鲁卡因后,记录加药时间,立即做步骤4,每隔2min重复步骤4,直至无反射出现,记录时间。

7. 立即重复步骤5。

每隔2min重复一次,直至擦或抓反射不再出现为止,记录加药至屈反射消失的时间及加药至擦或抓反射消失的时间,记录反射时的变化。

8. 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5%硫酸中,记录反射时有无变化。

毁坏脊髓后再重复试验,记录结果。

五、注意事项1. 每次实验时,要使皮肤接触硫酸的面积不同,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

2. 刺激后立即洗去硫酸,以免损伤皮肤。

六、思考题:1. 在这个实验中,你观察到的哪个现象表明中枢内存在着兴奋的扩散?2. 普鲁卡因麻醉坐骨神经后,为什么感觉技能丧失,运动技能后丧失?七、结果与分析实验四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分析肌肉单收缩的过程;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二、实验原理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其收缩过程很短,可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张力换能器进行记录。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神经干时,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因为肌肉兴奋性的绝对不应期极短,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两次刺激越靠近,综合收缩的力量越大,收缩曲线的波峰也越高。

用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为强直收缩;后一个收缩发生在前一个收缩的舒张期时,出现锯齿形曲线,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个收缩发生在前一个收缩的收缩期末期,收缩完全融合,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三、实验材料牛蛙、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板、小玻璃皿、滴管、玻璃分针、小滤纸片、任氏液等。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见实验二),放置任氏液中备用。

准备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将张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架台上,将导线连接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上。

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股骨残端插入肌槽固定孔内,神经搭在肌槽的刺激电极上。

将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的输出与肌槽刺激电极相连,腓肠肌肌腱上的线与张力换能器的金属片相连,线的位置应与水平面垂直,同时松紧适当。

2.实验项目(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中选择张力模板,刺激方式为单刺激;幅度范围为0~5V;幅度大小为0.01V;波宽为10ms;延时为0ms。

逐步向上调节幅度大小,观察刺激强度与收缩之间有何关系,找到使腓肠肌收缩最大时的刺激强度,此刺激为最适宜刺激。

(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①收缩总和:将刺激方式改为周期刺激,主周期为500ms,幅度大小为最适宜刺激强度,脉冲数为2,周期个数为1,间隔从200ms为单位递减,直到50ms左右,观察收缩曲线有何变化。

②强直收缩:将刺激方式改为周期刺激(或“串刺激”),主周期为1000ms,幅度大小为最适宜刺激强度,脉冲个数从5-20递增,每增加一个脉冲个数,刺激一次,观察收缩曲线有何变化。

五、注意事项1.经常向标本滴加任氏液,保持标本湿润。

2.标本和张力换能器之间的丝线的紧张度要适当。

3.刺激之后必须让标本休息一段时间(0.5~1)。

4.实验过程中标本的兴奋性会发生改变,因此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实验。

六、思考题1.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单收缩过程中的潜伏期包括哪些生理过程?3.实验过程中标本的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七、结果与分析八、实验心得实验五心肌收缩特性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牛蛙心脏活动曲线的描记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脏兴奋性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肌收缩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牛蛙的心肌与其他动物的心肌一样,其兴奋后具有较长的不应期。

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与收缩;而在心肌舒张早期以后,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之前,给心脏适家一个阈上刺激就能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心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同理,期前收缩也有一个较长的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就不能引起心肌收缩。

因此,期前收缩之后即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如果窦性心律过慢,当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时,(期前兴奋之后的)窦性兴奋才传到心室,则可引起心室一次新的收缩,而不会出现代偿间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