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七讲(09-10)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09-10)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09-10)
谢里夫(Muzafei Sherif 1936), 谢里夫(Muzafei 1936), 黑暗中的猜测
“似动效应” 单个个体,多个,加入协助者
“心境联结”(mood linkage):彼 得·托特德尔等(Peter Totterdell & others,1998) 变色龙效应:塔尼亚·沙特朗和约 翰·巴奇(Tanya Chartrand & John Bargh,1999)
为什么: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 权威的机构性 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三)服从行为研究的伦理道德
心理健康状况
低球手法(the low-ball technique)
开始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向某 人提出一些要求,之后将整个的 情况都告诉对方。
“并不只是这些”(the that’snot-all technique) 引起注意技术(the pique technique)
(三)抵抗外部压力
Brehm1966 阻抗理论(reactance theory):
(二)特殊的பைடு நூலகம்从技巧 二 特殊的遵从技巧
得寸进尺手法(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自我知觉理论解释:开始的遵从 行为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了个体的 自我心理表征。
以退为进(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亲社会行为中:与得寸进尺一 样有效
Solomon Asch 清晰条件下的从众
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从众
Berry跨文化研究 苏格兰、塞拉利昂的滕内、爱斯基摩
(二)人们为什么从众? 人们为什么从众?
信息影响:渴望正确 规范性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 欢
(三)人们什么时候从众? 人们什么时候从众?

第七讲、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

第七讲、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


1)先看脸色辨认表情的诀窍,则在于分析脸部的几个重要线条:嘴角,嘴型(张
开或紧闭),眉毛(上扬或下垂),眼角(上扬或下垮),眼睛(睁大或微眯),以及额
头(眉毛上扬到额间有横纹,眉头紧簇则眉间有直纹)。

2)肢体语言

判断原则(1)肢体语言反映的,通常是一种生理状态)或一时的心智状况(例如
沮丧),而不是更常态性的人格特征。因此用肢体语言来判断一个刚见面的人的性格,其
(2)——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发现在人际关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需要。 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 需要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基本人际需 要
主动
满足方式 被动
包容的需要 控制的需要
(三) 人际沟通的类型
非言语沟通 主要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
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非言语沟通与言话沟通 往往在效果上是互相补充的。有人认为,在人所获得的信息总 量中,语词的只占了7%,声音的占了38%,而来自于身体语言, 主要是面部语言的信息大约占了55%左右。
某个问题而激动抬头,那这个改变就值得大大解读。

(4)先清楚要找到的特质,就能确定解读讯息的方向。

3)声调表情

三、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单方相识阶段。单方相识阶段的人际关系, 实际上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只是交往 的一方单方面了解另一方,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 交往。 (2)表面性接触阶段。这一水平的人际关系,双 方涉入与投入的程度都很低,实际上都是以相应的 角色在进行交往。 (3)亲密性接触阶段。这一阶段上人际关系的发 展,主要是由于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其基本态度、 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其个性品质、相互接受 程度等因素所促成的,因此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联系。

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 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 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 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㈠情境因素 2.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噪音:在噪音条件下, ⑶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 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了环境 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㈠情境因素 3.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假如你正在校园 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 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让你提供一些帮 你会不会帮他呢? 助,你会不会帮他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急 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 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常识及一些研究均 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 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 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㈡助人者的特点 3.助人者的内疚感 3.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 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 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 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知识讲解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知识讲解

第七讲 社会态度一、态度概述1.定义与特点⑴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⑵态度的特点:● 态度是习得的,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形成后,不易改变(态度的抗变性)。

●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可不等于行为本身。

●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并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

● 态度具有感情色彩。

2.态度的心理成份:⑴认知成份: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它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⑵情感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情绪。

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⑶行为倾向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它会影响到人们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 ↙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⑴态度的功能:认知功能、动机功能、价值观表达功能、自我防御功能(时蓉华,《社会心理学》,297-298,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⑵态度的作用:● 态度影响社会认知:研究者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队足球赛录像分别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多两倍,而达得毛斯大学生则相反,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犯规而未受罚的次数。

显然,这是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Hastorf & Cantril,1954)。

● 态度影响耐力:mbert 等(1960)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

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痛感。

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

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社会影响与影响策略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社会影响与影响策略

从众(conformity)
• 影响从众的因素——情境因素
– 群队的规模 – 群队的凝聚力,或者群体的一致性 – 群队的社会支持
从众(conformity)
• 影响从众的因素——个人因素
– 自我:内在自我与公众自我 – 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自我同一性 – 自我卷入(self involvement)水平 – 个人的控制愿望:心理抗拒理论(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Stanley Milgram的服从实验
• 从一开始,学生(主试同伙)就出错,学生被试 会逐渐增加电击量。 • 教师(被试)看不到学生(主试同伙),但可以 听到他的声音。 • 学生的反应被录在磁带上,保持标准化。
– – – – 75伏——嘟囔和呻吟 150伏——要求退出实验 180伏——叫喊痛不可忍 300伏——拒绝再做任何回答(不回答也视为错答,继 续实施电击)
• 服从的原因
– 合法权力 – 责任转移
• 影响服从的因素
– 他人的支持 – 行为后果的反馈 – 个性因素
2 社会影响
•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 指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 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包括:
• 人际影响 • 群体影响 • 大社会的文化影响
– 从众、顺从、服从、独立
–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 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 时偏少的现象。
问题:
• 在场他人如何影响个体在某一任务上的成 绩?
– 其他人在场会以多种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 – 社会促进; – 我们可以预测,当人们和他人一起完成某一任 务时,比自己单独一个人工作,确实可以做得 更好。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第五页,共31页。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三)刻板印象的准确性
分类学说认为,由于类属性思维是社会分类的结果,所 以存在于人脑中的分类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决定了类属性思 维的准确性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知觉者过去经验的影响 。
或然性模型认为,类属性思维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而 非“全”或“无”的判断,所以只能说它在某些条件下是准确的,在另 外一些情况下是不准确的,而不能绝对地判定某个类属性思维是“ 对的”或“错的”。
第三页,共31页。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
(一)定义 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
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二)图式与刻板印象
图式(schema):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 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 以是视觉材料的图式,还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图式。
第十一页,共31页。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二)刻板印象的作用
刻板印象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它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进化的必然产 物(王沛,2000)。
积极作用:通过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 象的概念、形成印象,便于适应环境。
消极作用:经常是对信息的扭曲,过度简化或过度夸大群体特性, 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夸大群体间的 差异性,产生偏见和歧视。
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 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解释。
第四页,共31页。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 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而且人们可以利用图式来加快信息 加工速度。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三)从个体自身条件和情况看
1、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程度高则一致, 反之则不一致 2、人格因素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四)环境压力:压力大不一致,反之 则一致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的可获得性: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态度和行为的测量都处于同样 的 特异性水平时,态度就是行为的良好预 测指标。
一、影响因素
(二)家庭
(三)团体 (四)社会环境 (五)个体的学习:联想、强化、观察
二、具体研究
(一)1924年Allport 在《社会心理学》
中描述的关于暗示与模仿在态度形成中 的研究
形成方式: 经验的积累 分化 特殊反应倾向凝固
模仿或学习
二、具体研究
(二)凯尔曼(Kelman):服从、同化、
O +
O
O +
+
+
P
O +
+
P O
X
O
P
-
X
X
P
P
+ X O P
+ +
+ X P O
+
+ X
X P
-
X
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三)认知平衡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1959)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有些是独立的,有 些是相互关联的,当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不一 致时,就会感到冲突,促使其改变或放弃认知 之一,迁就另一认知(此认知泛指所有包含认 知成分的一切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等)
三、偏见
对某一个人或其他团体持有的缺乏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第七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

(二)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从联系的角度说,一方面,人生来就被被置于一个特定位置并承担一定角色,并开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生活。

另一方面,任何人在与别人发生交往时,由于先定性的社会位置的限制和社会角色的束缚,都不可能还原成为没有社会角色概念的一个抽象的人,其与别人的交往和由此形成的情感关系,都必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影响。

从区别的角度说,社会角色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合作而履行社会角色,执行个人的社会职能。

社会角色关系首先遵循社会现实原则,受社会习俗、伦理、政治与法律等原则支配。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和人们亲身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二)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三)人际关系与生活幸福(四)人际关系与事业成功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一)交往定向阶段: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二)情感探索阶段: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三)感情交流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四)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第七讲 从众

第七讲  从众

第七讲从众、依从与服从一、什么是从众•概念: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特点:–压力可以是真实,也可以是想像的–群体压力可是有意识的或没有意识到的–从众行为是个体的自愿行为•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使个体更好适应社会生活、也有可能使个体失去主动性。

是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团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二、从众的类型•1、真从众–表里如一,心服口服–任务难度大,依赖性较强•2、权宜从众–表里不一致•3、不从众–(1)表面不从众,内心从众(群体的领导者)(亦被称为反从众)–(2)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常见于比较自我,主见非常强的人)三、有关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 1.谢里夫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最早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1935)。

• 2.阿希的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20世纪50年代做过多次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获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

阿希从众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

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

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

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

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

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

阿希多次实验,所得结果非常相似。

•实验表明:(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4)人们单独做出判断时,准确率超过98%•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情况有三种:(l)被试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

《社会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心理咨询师培训
10
两种取向比较
心理学的 社会心理学
强调的重点 个体
社会学的 社会心理学
团体或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首要目标 方法
分析心理状态、人 格等
预测行为 以实验为主,兼调 查
心理咨询师培训
分析社会变量:如 地位、角色等
描述行为 调查和参与观察是 主要方法
11
第二单元 简史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行为是个体和情境的函数。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 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 因素群。
心理咨询师培训 7
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
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心理咨询师培训
8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特点: (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心理咨询师培训
19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要点: 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 的莫德 实验方法:F.H.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 概念,《社会心理学》;墨菲夫妇:《实验 社会心理学》,实证方法的引入与确立,为 社会心理学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心理咨询师培训
26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应一直受
到质疑被称为“大二学生的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培训
27
第四单元 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师培训

社会心理学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社会心理学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 早期状况(1895-1934) • 起步阶段(1935-1945) • 发展阶段(1946-1969) • 反思阶段(20世纪70年代) •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
早期状况(1895-1934)
• 18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Triplett教授的 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关于他人在场。
—王登峰等的“大七”人格理论
“OCEAN”
有人称“大五”人 格理论是人类人格 的“海洋”
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
社会心理学角度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归因问题
——在一个社会情境下个体如何选择自己 的行为
(三)认识社会
• 现在人们尽管比20世纪60年代的人拥有更多 的机会和财富,但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感的 评价却比那个时代的人低很多,为什么会如 此? ——用社会比较理论解释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主要内容
一、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 (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一)认识自己
• 美国心理学鼻祖 詹姆斯 将自我置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
(三)诱因理论
•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决定于个体对各种行动 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认为人们以行 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 何种行为。
• 社会心理学中有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理性决策论、交换理论、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 按照认知理论的观点,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 社会情境的知觉(perception)与加工过程。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完整版

课件内容第1 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3 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4章社会化第5章态度及其测量第6章社会知觉第7 章刻板印象与归因第8 章自我概念第9 章价值取向第10 章沟通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斯旺(Swann ,1992 )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偏爱确认自我概念的反馈。

图8-2 同伴交往偏好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五、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

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 deception) 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

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三、自尊的测量四、自我效能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一)自尊的结构詹姆斯(1892) 认为,自尊即个体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波普(Pope, 1988) 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

此与罗杰斯早期的观点一致.库泊史密斯(Coopersmith, 1967) 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第三节自尊波普(Pope,1988)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③家庭方面的自尊;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

张静(2002) 认为自尊由自我效能( 或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 或自爱) 组成。

魏运华(1997)发现,儿童的自尊结构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等六个因素组成。

蔡建红(2001)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由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交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亲密、演讲、体育运动九个因素构成。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侵犯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侵犯

社会心理学主讲人:王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第七讲侵犯行为一、侵犯(aggression)的实质•定义:侵犯行为,也叫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并且不被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特征:•有伤害的意图(动机)•具有社会评价性•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攻击二、侵犯的理论(一)本能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人具有生本能(性本能)和死本能(攻击本能)•侵犯是人天生的、独立的、本能的倾向,侵犯力产生于人体内部,必须得到释放,侵犯行为便是释放的一种形式。

•洛伦茨的习性说•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不是指向毁灭的,而是生物生存、繁衍的基本方式,它具有保持物种的数量、地盘和食物供应的意义。

(二)挫折-侵犯理论•在实现目标的途中受阻,产生的挫折感会增加攻击性。

•攻击的对象不一定是挫折源,在很多情况下敌意会被转移到更为安全的目标上。

•挫折并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导致侵犯,它只是导致了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也就是愤怒。

•挫折感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剥夺,而是相对剥夺。

(三)社会学习理论侵犯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它既可以通过学习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

•通过强化习得侵犯行为•因做出攻击行为而获得奖励,从而习得。

•通过观察学习习得侵犯行为•通过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而习得。

•班杜拉(Bandura,1963)的实验许多证据显示,看暴力影视增加了人们(儿童和成人)攻击行为的倾向。

儿童看的暴力节目越多,青少年时代表现出的暴力行为也越多。

为什么大众媒体影响人的攻击性?•如果他们可以,我也可以(减少抑制)•原来可以这样做(模仿)•此刻应该感到极度愤怒(过度反应)•都杀掉算了(漠视生命)对控制媒体暴力的建议•鼓励创造更多有建设意义的节目和电子游戏。

•通过事先检测节目的内容,为孩子示范非攻击性行为并奖励非攻击性行为。

(四)生理论•神经化学因素与攻击•杏仁核受刺激会变得暴戾•5-羟色胺分泌少,攻击行为多•睾丸素高,攻击行为多•性别与攻击——男人比女人更具有攻击性吗?•男性更倾向于身体攻击,女性更倾向于言语攻击•当被严重激怒时,女性和男性一样具有攻击性三、侵犯的影响因素1、人格特点如反社会人格和A型人格2、情绪唤起水平暴力色情的宣传会提高性唤起的水平,从而增加侵犯性。

7利他行为

7利他行为

耶路撒冷的“正义之路”由几 百棵树构成,每棵树下的石板上, 都刻着好多人的名字,他们在二 战纳粹大屠杀时曾经给犹太人提 供过庇护。 纳粹宣布,庇护犹太人的人将 与犹太人一样被处死。但仍有很 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庇护了犹太人, 更有不计其数的庇护者没有留下 姓名。 据统计,每一个幸存下来的犹 太人背后,离不开数十人的英勇 行为。乐队指挥拉特就是因为受 到50名德国人的保护而活了下来。 人们为什么冒死庇护犹太人? 二战中,中国人也伸出了援手。
在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一名流浪人员躺在雪地里生 命垂危,镇政府民政办孟庆富得知后,向有关领导请示了 一圈,自己却没有到过现场。流浪者最终死亡。法院判孟 庆富玩忽职守罪。 孟庆富作为民政干部,救助流浪人员是职责所在,追究 其法律责任是完全应该的。最让人感到寒心的是,这名流 浪者从被发现到死亡,在田野里整整躺了两天。孟庆富 “请示”过,村民去看过,村干部去看过,当地民警去看 过,却没有一人伸出援手。这名流浪者实际上是死于人们 的“集体冷漠”。因此,其他人也应负道德责任。 类似新闻频繁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这是责 任分散效应。心理学家发现: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 行为是不同的。如果当时只有一个人能提供帮助,而他还 没有失去做人底线的话,那么见死不救会让他产生罪恶感、 内疚感;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责任可由大家分担, 造成责任分散、“集体冷漠”。
若被助者为男性,只有2%的过路车停下。
2.值得帮助的人。
老人、孩子、病人、孕妇。
愿意帮助合理的原因,而非因 过错而遇到麻烦的人。 愿帮生病同学复习而非逃课者。
三.谁最可能获得到帮助?
3.相似性: 跟我们相似的人易成为帮助对象,容易跟相似的 人产生共情。 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性恋者更乐意在同性恋组织中做义工。 4.魅力和人品:

社会心理学的课件

社会心理学的课件

社会心理学的课件(以下是社会心理学课件的文章内容,请注意:本文仅为示例,不代表事实真实,仅供参考。

)社会心理学的课件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心理机制与现象的学科。

它包括众多学科领域,例如社会认知、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领域。

第一部分: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研究个体是如何从社会环境中获得信息、加工信息和储存信息的过程。

它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有以下几点:1、人类关注哪些信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会注意到哪些信息呢?这通常与他们的目标、动机、性格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可能会注意到环境中的音乐元素,而另一个对音乐没有兴趣的人可能会忽略这些信息。

2、人类如何加工信息?人类在得到社会环境中的信息后,会如何加工这些信息呢?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加工信息时会利用各种注意机制、思维流程和判断标准。

例如,人们在对某个人做出评价时,可能会利用一些先验的标准进行评价,从而影响他们的判断。

3、人类如何储存信息?人类在获得社会环境中的信息后,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到自己的记忆当中。

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储存信息时会利用各种记忆体系和加工策略。

例如,人们可能会利用情境记忆来储存某些信息,或者利用意义联想来储存其他信息。

第二部分: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互动中受到的各种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有以下几点:1、社会压力是什么?社会压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社会期望、个人目标、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表明,社会压力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2、社会正义是什么?社会正义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感受到的公平和正义。

这种感受可能来自社会分配、资源分配、权利保障等多个方面。

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表明,社会正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意愿有着深刻的影响。

3、社会支持是什么?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受到的各种支持和帮助。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

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积极地信息和消极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印象管理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的策略)a,讨好技术。

b,自我宣传。

C,威慑。

d,恳求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a,借口和辩解。

B,事先申明。

C.自我设障。

D,道歉。

社会认知的偏见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验,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

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

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第七讲 社会态度一、态度概述1.定义与特点⑴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⑵态度的特点:● 态度是习得的,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形成后,不易改变(态度的抗变性)。

●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可不等于行为本身. ●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并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

● 态度具有感情色彩。

2.态度的心理成份:⑴认知成份: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它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⑵情感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情绪.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⑶行为倾向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它会影响到人们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 ↙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⑴态度的功能:认知功能、动机功能、价值观表达功能、自我防御功能(时蓉华,《社会心理学》,297—298,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⑵态度的作用:● 态度影响社会认知:研究者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队足球赛录像分别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多两倍,而达得毛斯大学生则相反,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犯规而未受罚的次数。

显然,这是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Hastorf & Cantril ,1954)。

● 态度影响耐力:mbert 等(1960)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

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

初测时,仅仅是记录两教派群体各人的耐痛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们会努力保持他们个人行为的自 由。 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人们会用他 们所能够采取的一切行动进行抵抗。
三、服从权威
(一)由服从而产生的罪恶
为了服从于权威的命令而采取的不道 德的、违法的行为
(二)Migram的实验
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电击实验:当处于合法权威强大的情境压力 之下,正常人会被驱使而采取破坏性的行为。 如果一个情境越能够使个体感觉他需要对自 己的行为负责,或者越能强调受害者所遭受 的痛苦,服从行为就会越少。 物理空间距离
(二)特殊的遵从技巧
得寸进尺手法(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自我知觉理论解释:开始的遵从 行为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了个体的 自我心理表征。
以退为进(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亲社会行为中:与得寸进尺一 样有效
低球手法(the low-ball technique)
Solomon Asch 清晰条件下的从众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从众
Berry跨文化研究 苏格兰、塞拉利昂的滕内、爱斯基摩
(二)人们为什么从众?
信息影响:渴望正确 规范性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 欢
(三)人们什么时候从众?
群体大小(>3) 群体的一致性 对群体的承诺 对个性化的渴望 少数派的影响:群体中的改革
二、遵从
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事情,尽管有时候 可能不情愿。 遵从与从众的区别
遵从是针对于其他个体或者群体的要求所 作出反应。
(一)社会影响力的六 个基础
回报 强迫 专家意见 信息 参照影响力 合法权威
无助的影响力:power of the helpless Raven提出:由无助而形成的 合法权威 为什么? 社会责任规范
一、从众:群体对行为的影响
从众(conformity):改变个体的观念 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 的一种倾向性。
人们为什么从众?
(一)经典实验
谢里夫(Muzafei Sherif 1936), 黑暗中的猜测
“似动效应” 单个个体,多个,加入协助者
“心境联结”(mood linkage):彼 得· 托特德尔等(Peter Totterdell & others,1998) 变色龙效应:塔尼亚· 沙特朗和约 翰· 巴奇(Tanya Chartrand & John Bargh,1999)
为什么: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 权威的机构性 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三)服从行为研究的伦理道德
心理健康状况
开始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向某 人提出一些要求,之后将整个的 情况都告诉对方。
“并不只是这些”(the that’snot-all technique) 引起注意技术(the pique technique)
(三)抵抗外部压力
Brehm19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阻抗理论(reactance the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