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8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a3b6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8.png)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阶段。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3. 培养教师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关注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a. 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 情绪的自我中心性c. 情绪的易感染性和冲动性2.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阶段a. 生理阶段b. 情绪表达阶段c. 情绪理解阶段d. 情绪调节阶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阶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策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 辅助材料:相关研究文章、案例集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PPT六、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短视频,展示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情绪表现,引发学生对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兴趣。
2. 主体活动:a. 讲解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阶段,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b. 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案例,探讨如何应对儿童的情绪问题。
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阶段,以及促进情绪情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应对儿童的情绪问题,提出有效的引导和调节策略。
八、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兴趣。
2. 讲解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阶段,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组织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案例,探讨如何应对儿童的情绪问题。
4.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5. 总结讲解情绪情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情绪情感态度,是否充分理解和关注儿童的情绪情感需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3b0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f.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2. 了解学前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3. 掌握教学中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方法和策略。
4. 培养教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 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
4.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
5.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三、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2. 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四、教学方法1. 阅读教材,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2. 分组讨论,讨论学前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3. 观察实践,观察学前儿童的认知、情绪、社交和语言发展情况。
4. 教学演示,展示教师如何应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方法和策略。
5. 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25分钟)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逐个讲解学前儿童的各个发展领域(认知、情绪、社交、语言)的特点和特征。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学前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交和语言发展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并用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4. 观察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前往幼儿园或家庭,观察学前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表现,记录下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键点。
5. 教学演示(20分钟)教师展示如何应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活动,如游戏、故事、绘画等。
6. 问答互动(1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和问答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观察实践和教学演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f980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2.png)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一、主题: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基本发展特征。
2. 掌握如何较好地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能力。
3. 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征- 学前儿童情绪反应的基本类型- 学前儿童情绪控制的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情感交流的基本方式2. 如何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能力- 建立和谐的情感氛围- 创造情感交流的机会- 探索情感表达的方式3. 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基本情绪词汇的学习- 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情感- 学习倾听和理解他人情感的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情感表达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情感表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重点讲解通过PPT或书籍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征和如何发展儿童的情绪情感能力。
3. 实践环节通过小组活动、情感交流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例如组员之间扮演不同情绪角色,学生观察并学习情感表达的方式。
4.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了解自己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的理解程度以及如何通过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后记:教师在教学前应该认真备课,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儿童发展情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适当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同时,要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76aa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6.png)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实用版)目录1.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2.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3.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分类4.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正文一、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于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和情感是儿童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也是其内心需求的表现。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变化的阶段,因此,了解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内心需求的影响,经常会发生喜怒哀乐等对立情绪的转换。
2.情绪和情感的外露:学前儿童通常会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在脸上,如开心时笑,不开心时哭。
3.情绪和情感的依赖性: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受到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容易受到成人的安慰和抚慰。
三、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高级情感。
1.基本情绪:包括哭、笑、恐惧和依恋等,这些情绪是学前儿童天生具有的,与生理需求密切相关。
2.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这些情感是学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社会性需求密切相关。
四、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关注学前儿童的内心需求: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前儿童的内心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促进其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2.创设良好的情绪环境: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为学前儿童创设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良好情绪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舒适,从而促进其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3.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如通过讲故事、绘画等方式,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51c59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9.png)
一、教案概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认识到情绪和情感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
4. 培养学生关注和关爱儿童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及作用。
2.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
4. 影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5. 关爱儿童,促进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作用,以及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关爱儿童,促进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方法。
4. 实践演练法: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关爱儿童的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作用,以及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2. 案例素材:选取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的案例。
3. 实践演练道具:如玩具、图片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及作用。
2.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
4. 影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的理解与应用。
2.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3. 关爱儿童,促进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方法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儿童情绪情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作用,以及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关爱儿童,促进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方法。
5. 实践演练: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关爱儿童的过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9794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7.png)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摘要: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2.情感比较外露3.情绪与生理需要的关系逐渐减少,与社会性需要的关系逐渐增加三、影响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2.幼儿园环境3.社会文化因素四、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家庭方面2.幼儿园方面3.社会方面正文: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对学前儿童来说,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其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心需求的影響,经常变化和不稳定。
2.情感比较外露:学前儿童的情感表现较为直接,容易从他们的面部表情、言语和行为中观察到。
3.情绪与生理需要的关系逐渐减少,与社会性需要的关系逐渐增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的需求。
三、影响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情感发展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2.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是儿童第二个重要的社会环境,教师的态度、教育方式以及同伴关系等都会对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产生影响。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背景也会对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儿童情感表达的接受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认知。
四、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家庭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尊重孩子的情感表达,并适当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2.幼儿园方面: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情感表达,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6e10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3.png)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2. 掌握引导幼儿表达情绪、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
3. 提高教师自身情绪调节能力,以更好地关爱和教育幼儿。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a. 情绪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和情感的逐渐稳定b. 情绪的内外因素及表现形式c.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进程2. 影响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a. 生物因素:生理需求、气质类型b.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亲子关系c. 幼儿园因素:环境、同伴关系、教师3. 引导幼儿表达情绪的方法a. 观察和倾听:观察幼儿情绪变化,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b. 沟通和引导: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引导幼儿表达情绪c. 情境创设:创设适宜的情境,帮助幼儿体验和认识情绪4. 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方法a. 满足基本需求:关注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给予及时满足b. 积极引导:及时肯定幼儿的积极情绪,引导幼儿正确面对负面情绪c. 情绪调节策略:教授幼儿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5. 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及提升方法a. 认识到自身情绪对幼儿的影响b.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如自我暗示、换位思考、情绪释放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引导和培养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幼儿情绪情感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4. 情景模拟法:模拟幼儿情绪情境,实践引导和培养幼儿情绪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3. 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情绪识别、引导和培养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教材。
2. 课件:PPT课件,包含图片、图表、案例等。
3. 视频资源:幼儿情绪情感相关的视频素材。
4. 参考资料: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
六、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1. 导入及情绪情感发展特点讲解(20分钟)通过问题讨论引出主题,讲解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3b40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9.png)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学前阶段是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关注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教育成为了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文将从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其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及重要性1.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在面对内外部刺激时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包括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
情绪主要表现为高兴、生气、害怕等,情感则主要表现为喜欢、厌恶、同情等。
2.重要性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认知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管理能力有助于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建立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阶段性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特点。
例如,婴儿期主要以基本情绪为主,幼儿期开始出现复杂情绪。
2.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逐渐趋于稳定。
但在日常生活中,仍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3.情绪和情感的社会性学前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和理解社会规范,情绪和情感表达受到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的约束。
四、影响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基石。
家长的教育方式、情感关爱、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产生影响。
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建立自信、培养同理心,从而促进情绪和情感发展。
3.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对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引导儿童学会自我调节、处理情绪和情感。
五、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1.家庭支持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需求,提供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教育儿童正确表达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ef91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d.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
2.了解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和情绪发展。
3.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技巧。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1)身体发展:体格特点,大脑发育情况等。
(2)认知发展: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特点。
(3)语言发展:语言习得、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特点。
(4)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社交技能、合作和竞争等方面的特点。
(5)情绪发展:情绪认同、情绪管理和表达的特点。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0~1岁:感知和运动发展期。
(2)1~2岁:认知和语言发展期。
(3)2~3岁:批判性思考发展期。
(4)3~4岁:批判性思维发展期。
(5)4~6岁:逻辑思维发展期。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评估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
(2)测验法: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进行认知、语言和行为方面的测评。
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干预技巧(1)启发思考: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前儿童的思维和创造力。
(2)培养语言:通过音乐、游戏和童谣等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社交技能:开展合作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绪管理:教导学前儿童正确识别和表达情绪,培养其情绪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4.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技巧,并汇报给全班。
5.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模拟学前教育中的情境,展示干预技巧的运用。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图片和视频。
学前心理学之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之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605c4d767f5acfa1c7cd7f.png)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人可以用各 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种方法帮助他们控制情绪。 种方法帮助他们控制情绪。 1、转移法 2、冷却法 3、消退法
五、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儿童表现情绪的方式更多是在生活中学会 因此,在生活中, 的。因此,在生活中,有必要教给孩子有 意识地调节情绪及其表现方式的技术。 意识地调节情绪及其表现方式的技术。 1、反思法 2、自我说服法 3、想象法
(二)理智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 影响和成人的培养。对一般儿童来说, 岁左右, 影响和成人的培养。对一般儿童来说,5岁左右, 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 欢提问题, 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 愉快;同时,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愉快;同时,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 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 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 搭大型建筑物等等, 搭大型建筑物等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求 知欲和好奇心, 知欲和好奇心,又有助于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什么是情绪、 情绪、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 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 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 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 需要: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人对客观事物 需要: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 的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的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学前心理学之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之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1e7de9604a1b0717fd5dd71.png)
3、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认为:
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 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 出现愤怒、悲伤;
5~7个月时,出现惧怕;
6~8个月时,出现害羞;
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 恐惧;
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 焦虑、内疚和同情等。
敏感区域产生。
(二)情绪的分化(理论)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他认为:
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 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
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
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 害怕三种情绪;
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幼儿情绪调节方面的特点 : 1.情绪的冲动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 3.情绪情感的外显性
三、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先学前期幼儿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 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 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 展起来。
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2、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
个阶段: (1)泛化阶段(0~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
引起的情绪占优势。 0.5~3个月,出现了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情绪在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情绪的发生和初 步发展,把握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学前 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高级情 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4be6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f.png)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2. 掌握引导幼儿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
3. 培养幼儿情绪稳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a. 情绪的多样性b. 情绪的不稳定性c. 情绪的感染性d. 情绪的社会性发展2. 引导幼儿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a. 观察和理解幼儿的情绪表达b. 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和环境c.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d. 设立情绪规则和边界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发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情绪发展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实践情绪表达和管理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情绪管理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完成情绪管理实践作业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讲义:提供情绪发展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库:提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情绪管理技巧手册: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情景,实践情绪表达和管理技巧。
六、教学活动1. 情绪认知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不同情绪。
2. 情绪画册: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绪故事分享:讲述与情绪相关的儿童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情绪。
4. 情绪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让幼儿体验和表达不同情绪。
七、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进度:按照教学内容逐课时进行。
3. 作业安排:每课时布置相关的情绪实践作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营造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表达情绪。
2. 尊重幼儿的情绪表达,给予积极反馈。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九、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情绪管理实践作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实践所学技巧。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5cf1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6.png)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说课稿一、引言在学前教育中,关注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了解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本说课稿中,我们将探讨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以及相应的引导策略。
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与重要性1.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在面对内外部刺激时产生的主观体验,表现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
在学前阶段,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迅速,对他们的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重要性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同理心等积极心理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情绪和情感发展也与儿童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三、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多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逐渐丰富,从简单的愉悦、愤怒发展到复杂的自豪、惭愧等。
2.情绪和情感的易变性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例如,在与同伴交往中遭受挫折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伤心、愤怒等情绪。
3.情绪和情感的社会性随着对社会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逐渐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规范。
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引导策略1.观察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2.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教师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同时,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3.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教师应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从而促进他们情感的健康发展。
4.培养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教师可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五、教师的角色和责任1.观察和记录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教师应持续关注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设计与情绪和情感相关的教育活动教师可设计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各种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f7d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d.png)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探讨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活动,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和适应性的情绪态度。
通过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认知和管理能力,我们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提供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性;2. 理解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值得尊重;3. 帮助学前儿童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4. 提供适当的情感管理方法和技巧;5. 促进学前儿童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情感分类和表达: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情感表情,引导学前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可以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和绘画等多种方法。
2. 接纳和理解:教师以身作则,表达对学前儿童情感的理解和尊重,鼓励他们积极表达情感,并进行相互分享。
3. 回应和倾听:教师鼓励学前儿童表达他们的情感,同时给予积极回应和倾听,以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沟通能力。
4. 情感调节和管理: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教授学前儿童情感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自我安慰等。
5. 培养积极情感:通过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等艺术活动,创造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提供情感释放的途径。
四、教学步骤1. 情感分类和表达- 使用图片展示不同情感表情,引导学前儿童辨认并命名这些情感。
- 鼓励学生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情,并通过绘画将这些表情描绘出来。
2. 接纳和理解- 教师分享自己的情感,并鼓励学前儿童分享他们的情感。
-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理解他人情感并作出积极回应。
3. 回应和倾听- 鼓励学前儿童积极表达情感。
- 教师倾听学生的情感表达,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4. 情感调节和管理- 引导学生通过深呼吸、积极思考和自我安慰等方法来调节和管理情感。
-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不同情感下的应对方式,并进行讨论。
5. 培养积极情感- 通过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等艺术活动,根据学前儿童的喜好,创造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学前教育教案情绪管理与幼儿情感发展
![学前教育教案情绪管理与幼儿情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b311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5.png)
学前教育教案情绪管理与幼儿情感发展学前教育教案:情绪管理与幼儿情感发展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情绪管理和情感发展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关键要素。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前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情绪的管理与情感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理论基础情绪管理和情感发展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幼儿群体中各种情绪表现和情感需求,学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稳定的情感基础:1. 幼儿情绪发展阶段:包括出生初期、兴奋探索期、焦虑难过期、大胆尝试期、情绪自我调节期等。
了解这些阶段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情绪管理的指导。
2. 情绪管理原则:包括愉悦情绪的培养、负面情绪的引导、情绪自我调节的培养、情绪语言的塑造等。
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积极面对情绪,并通过言行示范和情绪语言的引导来帮助幼儿学会控制和表达情绪。
3. 情感发展任务:包括自我的形成、他人之爱的体验、情感表达的能力培养等。
教师要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学会面对和处理情绪问题。
2.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并学会用积极的情绪影响他人。
3. 培养幼儿对他人之爱的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幼儿情感表达的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需求。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情绪管理:A. 情绪认知与情绪表达:-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帮助幼儿认知不同情绪的表现方式,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B. 情绪自我调节:- 利用游戏、绘画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活动等。
C. 情绪遇到问题时的处理:- 过程性教学:通过模拟情景,引导幼儿寻找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
2. 情感发展:A. 自我的认知与爱:- 通过观察、互动等方式,帮助幼儿认知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激发他们对自己的爱。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298b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b.png)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学前教育教案:学前儿童情感发展引言:学前儿童情感发展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情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以及学习成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故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供给学前教育教师关于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实践指导。
1. 活动目标: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加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2. 活动一:表情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方式:将卡片上的不同表情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模仿卡片上的表情,然后与其他幼儿进行情感交流。
-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各种情感,培养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力。
3. 活动二:情感故事阅读与分享(通过阅读情感故事培养幼儿的情感理解和共情能力)- 活动方式:选取一些富有情感元素的绘本故事,与幼儿进行共同阅读后,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故事中情感变化的理解与体会。
- 活动目标:通过阅读和分享,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幼儿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
4. 活动三:情感绘画(通过绘画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方式:提供不同情感主题的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幼儿之间进行互动和分享。
-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通过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5. 活动四:情感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情感交流)- 活动方式:提供一些情感交流场景的道具和角色卡片,让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模拟情感交流并互相倾听和理解。
- 活动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提供情感交流的真实场景,培养幼儿的情感理解和反应能力。
6. 活动五:情感表演(通过戏剧表演让幼儿发挥情感表达的想象力)- 活动方式: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情感主题,组织小组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示自己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 活动目标:通过戏剧表演,让幼儿深入体验和表达情感,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表演能力。
结语:学前儿童情感发展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4797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6.png)
第一,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一个人的情感又通过其情绪来表达。
第二,情感控制情绪。因此,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按情感状态分类:激情、心境和应激
•不要给幼儿造成过重的压力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教会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案例分析,小结。
作业
观察记录幼儿典型的情绪表现,如幼儿入园、离园、兴奋、激动、委屈时的情景,分析幼儿情绪的特点,注意观察其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消退的。
课后小结
(课后写)
本次课的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学生比较容易投入,较好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
5岁左右,儿童的理智感明显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
3.美感
学前儿童对美的体验,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分不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婴儿:鲜艳东西;端正人脸;有图案的纸板;
幼儿初期: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相貌漂亮的小朋友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
过程设计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第一,情绪情感赖以产生的需要不同。情绪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1. 情绪的易冲动型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8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8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511e521cc22bcd127ff0cac.png)
记
教学任务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重 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特征 难 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特征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 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一、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功能 (一)动机作用 (二)组织作用 (三)信号作用 (四)感染作用 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在画意愿画时老师给幼儿以充分的精神自由积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沉浸在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创作情绪中儿童往往能画出许许浸在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创作情绪中儿童往往能画出许许浸在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创作情绪中儿童往往能画出许许多多新鲜的题材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构思而如果老师多多新鲜的题材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构思而如果老师多多新鲜的题材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构思而如果老师急于将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儿童一会儿说这急于将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儿童一会儿说这急于将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儿童一会儿说这样画不好样画不好样画不好一会儿又说那样画不好横加干涉无理责怪一会儿又说那样画不好横加干涉无理责怪一会儿又说那样画不好横加干涉无理责怪幼儿就会精幼儿就会精幼儿就会精神紧张画出来的画往往主题单调构思简单内容贫乏形神紧张画出来的画往往主题单调构思简单内容贫乏形神紧张画出来的画往往主题单调构思简单内容贫乏形象呆板
2.幼儿初期,外露明显
3.幼儿晚期,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
例如:幼儿园里打预防针,小班幼儿打针时哇哇大哭。而大班
幼儿虽然也很疼,却忍住不哭,并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
妹妹面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勇敢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指导 法
演示
图) (一)情绪的易冲动性 (二)情绪的不稳定性 1.情绪易受情境的影响 2.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
(视频截
3.幼儿晚期,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
师的感染,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幼儿面前必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
绪。
(三)情绪的外露性
1.婴儿期的孩子,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
2.幼儿初期,外露明显
3.幼儿晚期,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
例如:幼儿园里打预防针,小班幼儿打针时哇哇大哭。而大班
幼儿虽然也很疼,却忍住不哭,并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
妹妹面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勇敢样子。
【练习】 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
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
心别人的行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
大班,幼儿的情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人与坏人,
教师讲解
图片 2.笑(吃母乳之后)
(一)情绪的发生 1.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头几天的新生儿或哭 或安静、或四肢划动。 2.特点: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3.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是本能反应 提问:婴儿期较新生儿有哪些情绪上的变化呢? (二)情绪的社会化 在原始情绪的基础上,儿童逐渐出现各种基本的情绪反应。 二、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组织观看《爸爸去哪儿》片段。 分析讨论:视频中的“嗯哼和 Jasper”情绪发展有哪些表现?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沉
浸在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创作情绪中,儿童往往能画出许许
多多新鲜的题材,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构思,而如果老师
急于将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儿童,一会儿说这 样画不好,
一会儿又说那样画不好,横加干涉,无理责怪, 幼儿就会精
神紧张,画出来的画往往主题单调、构思简单、内容贫乏,形
课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题
共 课时
教 学 知识目标: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幼儿情绪情感的特征 目 能力目标:领会幼儿情感发生的时间及原始情绪情感的种类。 的 情感目标:明确重视幼儿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重 1.情绪情感的概念 点 2.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特征
难 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情感与需要的关系
点
借助“对雨天不同态度”图片引出情感定义并分析定义,可以让学 生清楚的明确情感与需要的关系,并深化定义情感与主观态度有直接 关系。为了迁移定义,让学生运用定义分析自己的情绪或情感,气氛 教 活跃,理解深刻。 学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
志力差
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幼儿的情
绪是不稳定的
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绪逐渐能够自己控制,向稳定
性发展。在情绪发展的基础之上,幼儿的高级情感又有哪些表
现呢?
三、高级情感的发展
提问:如何看待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一)道德感
1.定义: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
(一)易冲动性 (二)不稳定性 (三)外露性 (四)高级情感 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教学过程: 【复习】
1. 言语、语言的概念 2. 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3. 幼儿言语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导入】
结合不同 观点态度 分析导入
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新授】
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概述
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
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
(二)组织作用
1.积极的情绪协调、组织
2.消极的情绪破坏、瓦解
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过度兴奋不
利于儿童的智力操作,适中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活动
的效果。
分析后举
举例:在画意愿画时,老师给幼儿以充分的精神自由,积极 例验证
象呆板。
(三)信号作用
表情、言语
(四)感染作用
在集体中感到愉快,喜爱集体活动的幼儿,容易形成热爱
集体,活泼、开朗的性格;而在集体中感到拘束、不喜爱集体
活动的幼儿,则容易形成孤僻、 冷漠、怯懦、忧郁的性格。
教师简单
分析
第二节 0-3 岁婴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三节 3-6 岁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婴儿情绪情感的发生与发展 导入: 图片 1.哭(饿了)
后
记
教学任务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重 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特征 难 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特征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 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一、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功能 (一)动机作用 (二)组织作用 (三)信号作用 (四)感染作用 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3 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 岁后由于幼儿园集体生活中逐
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在初步明辨是非的基础上产生了基本
的道德感如自豪感、友谊感等,但由于抽象思维水平的限制,
幼儿的道德感还很表浅。
2.不同年龄段道德感特点:
小班的孩子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
中班孩子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
子,能为小朋友的进步感到高兴,向他学习,为小朋友的落后
感到着急,主动关心帮助他,而一个自私、嫉妒的孩子,则当
小朋友进步时,就不服气,挑人的 不足,当小朋友退步时,
就瞧不起他,不愿和他在一起。
例如,让幼儿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下午
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幼儿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
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幼儿早上不愿意和
情绪和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
愉快、喜爱——接近、探索
恐惧——退缩
愤怒——攻击 厌恶——躲避 举例:
结合案例 分析
一个有同情心、友爱心的孩子,可以为了 别的小朋友的
快乐,而把自己心爱的图书让给他看,把最喜欢的玩具让给他
玩,而粗暴、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则有好东西就独抢独占,谁
要是不小心碰撞了他一下,就又打又闹;一个富有互助感的孩
一、认识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结 合 日 常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事件分析
情绪
出现较早
情境性
外 部 表 定义
生理需要
暂时性
现
人和动物
冲隐
社会需要
稳定性
人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动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