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讲解课件
01
02
03
04
仅适用于小变形的情况
对于大变形或复杂的结构,需 要使用更高级的力学理论
仅适用于线性弹性材料
对于非线性弹性材料或塑性材 料,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材料模
型
04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 程的优化与改进
优化求解算法
线性化求解
将平衡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降 低求解难度,提高求解速度。
迭代法优化
采用更高效的迭代算法,如牛顿法 、拟牛顿法等,加快收敛速度。
03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 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场景与条件
适用于平面任意力系 的平衡问题
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 物体的重心上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即没有加速度或速度
不适用场景与原因
不适用于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
不适用于具有加速度或速度的 物体
力的作用点不在物体的重心上 时,需要考虑科氏力等因素
限制因素与局限性
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一组的力作用后,如果处 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该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方程
对于平面任意力系,其平衡方程为合 力为零,即合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 分别为零。
0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方程
平衡方程的推导
1 2 3
静力平衡
在无外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 内部各部分之间无相对运动趋势,处于平衡状态 。
并行计算
利用多核CPU或分布式计算资源, 实现并行计算,大幅缩短求解时间 。
提高计算精度
精细化建模
采用更高精度的物理模型,提高 方程的准确性和精度。
高阶有限元方法
采用高阶有限元方法,降低误差 ,提高计算精度。
自适应步长控制
根据误差大小自动调整步长,确 保计算的稳定性和精度。
建筑力学第三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③ FR≠' 0,MO =0,即简化为一个作用于简化中心的合力。这时, 简化结果就是合力(这个力系的合力), FR FR'。(此时
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重庆大学出版社
建筑力学
④ FR' ≠0,MO ≠0,为最任意的情况。此种情况还可以继续
重庆大学出版社
建筑力学
[例] 已知:Q=7.5kN, P=1.2kN , l=2.5m , a=2m , =30o , 求:
BC杆拉力和铰A处的支座反力?
解:(1)选AB梁为研究对象。
C
(2)画受力图
FAy
FBC
A
FAx
l/2 P
B Q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A
l/2 P
B Q
a
l
重庆大学出版社
建筑力学
(3)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
静不定问题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中 用变形协调条件来求解。
重庆大学出版社
建筑力学
物系平衡问题的特点: ①物体系统平衡,物系中每个单体也是平衡的。 ②每个单体可列3个(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整个系统
可列3n个方程(设物系中有n个物体)。
解物系问题的一般方法:
机构问题: 个体 个体
个体
“各个击破”
力系中各力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重庆大学出版社
建筑力学
3.2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FR=0, MO =0,力系平衡
FR =0 为力平衡
MO =0 为力偶也平衡 平面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
第四章: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未知量个数 <= 独立平衡方程数 静定
(全部未知量可以由平衡方程完全求解)
未知量个数 > 独立平衡方程数 静不定或超静定
(未知量不能全部由平衡方程求解)
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未知量个数 <= 独立平衡方程数 静定
(全部未知量可以由平衡方程完全求解)
未知量个数 > 独立平衡方程数 静不定或超静定
∑ M B = 0 −8FAy + 5*8 +10*6 +10* 4 +10* 2 = 0
得 FAy = 20kN ∑ Fiy = 0 FAy + FBy − 40 = 0
得 FBy = 20kN
求各杆内力
取节点A
⎧⎪∑ ⎨⎪⎩∑
Fiy Fix
= =
0 0
→ →
FAD FAC
取节点C
⎧⎪∑ ⎨⎪⎩∑
解得 P3max=350kN
22mm 22mm
所以,平衡载重P3取值范围为:
75kN ≤ P3 ≤ 350kN
(2)P3=180kN时:
∑ M A = 0 4P3 − 2P2 −14P1 + 4FB = 0
解得 FB=870kN
∑ Fy = 0 FA + FB − P1 − P2 − P3 = 0
∑M =0
FA'
⋅r
sinθ
− M2
=
0
解得 M 2 = 8kN ⋅m
FB = FA = 8kN
例
已知:OA=R,AB=
l,
r F
,
不计物体自重与摩擦,系统在图示位置平衡;
求: 力偶矩M 的大小,轴承O处的约 束力,连杆AB受力,滑块给导 轨的侧压力.
《工程力学: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解析
工程力学 1. 选择研究对象。以吊车大梁 A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2.建立平衡方程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FAX FTB cos 0 Fy 0
F
x
0
: (1)
M
FAy FQ FP FTB sin 0
A
(F ) 0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3.3.1 滑动摩擦定律
概念:
静摩擦力:F 最大静摩擦力:Fmax 滑动摩擦力: Fd
静摩擦因数:
水平拉力: Fp
Fmax f s FN
fs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2 考虑摩擦时构件的平衡问题
考虑摩擦力时与不考虑摩擦力时的平衡 解题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 但是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且在滑动之前摩擦 力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
l l sin 0
(3)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 联立方程(1)(2)(3)得:
FAX
FQ FP 3 l x 2
(2)由FTB结果可以看出,当x=L时,即当电动机移动到大梁右 端B点时,钢索所受的拉力最大,最大值为
非静定问题:未知数的数目多于等于独立的平衡方程的数目,不能 解出所有未知量。相应的结构为非静定结构或超静定结构。
会判断静定问题和非静定问题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工程力学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2.2 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特点与解法
1.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 系统如果整体是平衡的,则组成系统的每一个局部以及每一个 2.研究对象有多种选择 刚体也必然是平衡的。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资料
' FDx FE cos 45 2 F
MB o
' FDx a F 2a 0
得
' FDx 2F
对ADB杆受力图
MA 0
FBx 2a FDx a 0
得
FBx F
例311 如图所示,静定多跨梁由梁AB和梁BC用中间铰B连 接而成。已知P=20kN,q=5kN/m,α=450,求支座A、C处 的约束反力和中间铰B处两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O1 B O2 A
三矩式平衡方程为:
相比较二矩式最简单
M M M
O1 O2 C
0 :N B 2a W cos a W sin b 0 0 : N A 2a W cos a W sin b 0 0 : T b N Aa N B a 0
二矩式平衡方程为:
X 0 : T W sin 0 M 0 :N 2a W cos a W sin b 0 M 0 : N 2a W cos a W sin b 0
O1 B O2 A
解得:
T W sin 5kN W cos a W sin b NA 3.33kN 2a W cos a W sin b NB 5.33kN 2a
解得
FAy q 2a P FB 0
P 3 FAy qa 4 2
已知:P 100kN, M 20kN m,
q 20 kN
求: 固定端A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画受力图。
1 其中 F1 q 3l 30kN 2
m
,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FCDl
s in
G1
l 2
G2a
0
(a)
Fx 0 FAx FCD cos 0
(b)
Fy 0 FAy G1 G2 FCD sin 0
(c)
第2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
C
A
D
C
l
2a
G 1
l
G2 (a)
y FAy A
FAx
图2.5
FCD
B x
G1
G2
(b)
FR'
Fx 2 Fy 2 0, MO MO (Fi ) 0
第2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
由此可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Fx 0
Fy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O (F ) 0
式(2.6)是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也称为一 力矩式方程。它说明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力系中各 力在平面内任选两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以及 各力对平面内任意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这三个方程是 各自独立的三个平衡方程,只能求解三个未知量。
解(1) 选圆球为研究对象,取分离体画受力图。 主动力: 重力G。 约束反力: 绳子AB的拉力FT、斜面对球的约束力FN。 受力图如图2.6(b)所示。
第2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
(2) 建立直角坐标系Oxy
∑Fx=0
FT-Gsin30°=0
FT=50N( ∑Fy=0
FN-G cos30°=0
FN=86.6N
解 (1)以横梁AB为研究对象,取分离体画受力图。
作用在横梁上的主动力: 在横梁中点的自重G1、起吊重量 G2。作用在横梁上的约束反力: 拉杆CD的拉力FCD、铰链A点的 约束反力FAx、FAy,如图2.5(b)所示。
工程力学-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
4)FR=0 M0=0 力系处于平衡状态。
例3-1 图示物体平面A、B、C三点构成一等边三角形,三点分别作
用F力,试简化该力系。
解:1.求力系的主矢
F x F F cos60o F cos60o 0
Fy 0 F sin 60o F sin 60o 0
y
C
F M0 F
上作用F力,集中力偶M0=Fa,=45°,试求杆件AB的约束力。
A
M0=Fa
C
B
F
解:1.取AB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2.列平衡方程求约束力
Da a
FAx
A
M0=Fa
C
FAy FC
B F
aa
M A (F ) 0 : FC sin 45 a F 2a M 0 0
FC
2Fa a
Fa 2/2
MC (F) 0:
FAx
2
3a 3
F
a
M0
0
FAy 0 FAx 3F
C aa
一 矩
MA(F) 0: Fx 0 :
二 矩
MA(F) 0: MB(F) 0:
三 矩
MA(F) 0: MB(F) 0:
2 3a
式 Fy 0 :
式 Fx 0 :
式 M C (F8) 0 :
3
本课节小结
A F
B x
FR ( Fx )2 ( Fy )2 0
2.选A点为简化中心,求力系的主矩
M0
M A (F)
F
sin 60
AB
F
AB 2
简化结果表明该力系是一平面力偶系。
4
二、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一、概述1. 平面任意力系概念的简介在物体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平面任意力系是指一个物体在平面上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可以是任意的方向和大小。
平面任意力系的研究对于分析物体的平衡和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平衡方程的定义和作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是描述物体受力平衡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平衡方程,可以求解物体受力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平衡状态。
二、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1. 牛顿第一定律形式牛顿第一定律可以描述为:若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且这些力相互平衡,那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这一定律,可以得出平衡方程的第一种形式。
即对于平面任意力系,受力平衡时,力在x、y方向上的合力均为0,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ΣFx = 0;ΣFy = 0。
式中ΣFx表示x方向上的合力,ΣFy表示y方向上的合力。
当ΣFx和ΣFy都等于0时,物体在受力平衡状态。
2. 平衡方程的角度形式平衡方程的角度形式是指从物体受力的角度出发,建立平衡方程。
在平面任意力系中,受力平衡时,物体对于一个特定点的力矩的和为0。
力矩的和可以表示为:ΣM = 0。
式中ΣM表示力矩的和。
根据力矩的定义,可以将力矩表示为力乘以力臂的乘积。
可以将平衡方程的角度形式表示为:ΣM = ΣF × d = 0。
式中d表示力臂的长度。
当ΣM等于0时,说明物体对于特定点的力矩平衡,即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3. 用平面力系的分解形式建立平衡方程在平面任意力系中,可以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进行分解,将力分解成在x、y方向上的分力和分力的合力。
根据此方法,可以建立平衡方程的分解形式:ΣFx = 0;ΣFy = 0。
这种形式的平衡方程适用于多种情况,可以将力分解成任意方向上的分力,从而更加灵活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平衡状态。
三、平衡方程的应用1. 建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物体受力的情况,建立平衡方程,从而求解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况。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1)详解
合力
合力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力系的主矢和对任
意点的主矩都等于零。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一般式
二矩式
三矩式
Fx Fy
0 0
MO 0
F x
0
M A 0
M B 0
M A 0 M B 0 M C 0
两个取矩点连线, 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三个取矩点, 不得共线
解得: P3max=350kN
P3
P1
P2
75kN P3 350kN A
B
FA
FB
当 P3=180kN 时(平面平行力系):
M A 0 4 P3 2 P1 14 P2 4 FB 0 P3
P1
P2
Fy 0 FA FB P1 P2 P3 0
解得: FA=210kN FB=870kN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只有三个,只能求三 个未知数。
三个特例:
平面汇交力系: Fx 0, Fy 0 平面力偶系: M o 0
平面平行力系: Fy 0, M o 0 或者 M A 0, M B 0
3.4 物体系统的平衡
静定问题:系统未知量数目等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 超静定问题(静不定问题):系统未知量数目超过独
其中:M B M B (F ) Fd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主矢:矢量和 FR Fi 主矩: 代数和 M O M O (Fi )
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而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有关.
主矩简化什么情况下与简化位置无关?
平面任意力系应用:平面固定端约束
=
=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1) FR 0, M O 0
工程力学第3章
1第三章力系的平衡§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3–2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3–3 物体系统的平衡方程§3–4 静定与静不定的基本概念§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由于=0 为力平衡M O =0 为力偶也平衡所以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力系的主矢F R 和主矩M O 都等于零,即:)()(22=+=∑∑Y X F R 0)(==∑i O O F m M 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R F=∑X 0)(=∑i A F m 0)(=∑i B F m ②二矩式条件:x 轴不AB连线⊥0)(=∑i A F m 0)(=∑i B F m 0)(=∑i C F m ③三矩式条件:A ,B ,C 不在同一直线上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X 0=∑Y 0)(=∑i O F m ①一矩式①平面汇交力系=∑xF 0=∑yF2、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②平面力偶系=∑M ③平面平行力系=∑y F 0)(=∑F M O 0)(=∑F MB0)(=∑F M A AB 不x 轴⊥[例] 已知:P , a , 求:A 、B 两点的支座反力?解:①选AB 梁研究②画受力图(以后注明解除约束,可把支反力直接画在整体结构的原图上))(=∑i A F m 由32 ,032PN a N a P B B =∴=⋅+⋅-0=∑X 0=A X 0=∑Y 3,0PY P N Y A B B =∴=-+解除约束,0==∑A X X 由022;0)(=⋅-+⋅⋅+⋅=∑a P m aa q a R F m B A 0=∑Y 0=--+∴P qa R Y B A )kN (122028.01628.02022=⨯+-⨯-=+--=P a m qa R B )kN (24128.02020=-⨯+=-+=B A R qa P Y [例] 已知:P =20kN, m =16kN·m, q =20kN/m, a =0.8m求:A 、B 的支反力。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正文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
Fx=F·cosa ; Fy=F·sina = F ·cosb
说明: (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代数量; (2)力的指向与坐标轴的正向一致时,力的投影为正值,否则为负。
正文
合力投影定理
推论1:力偶对刚体的作用与力偶在其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推论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
M
M
M
力偶表示方法
正文
思考:
力偶与力的异同
共同点:单位统一,符号规定统一。 差异点:1.力矩随矩心位置不同而变化;力 偶矩对物体作用效果与矩心选取无关。 2.力偶矩可以完全描述一个力偶;力对点之矩不能完全描述一个力。
′
F
M
单 手 攻 丝
正文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1
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
F3
F1
F2
O
O
O
F
R′
MO
F
1′
M1
F1 =F1
′ M1=MO(F1)
F
2′
M2
F
3′
M3
F2 =F2
′ M2=MO(F2)
F3 =F3
′ M3=MO(F3)
简化中心
O
FR=F1+F2+F3= F1+F2+F3 MO=M1+M2+M3=MO(F1)+ MO(F2) + MO(F3)
正文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力系的主矢 FR 和对任一点的主矩 MO 都等于零。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①基本式
F=0,M 0
R
O
Fix 0 Fiy 0 M O(Fi) 0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其他形式
②二矩式
Fx 0 M A(F ) 0 MB (F ) 0
B A
③三矩式
F M A(F ) 0 x MB (F ) 0 MC (F ) 0
F
B
. A C
x
x轴不得垂直于AB的连线。
A、B、C三点不得共线。
上式只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3.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方程
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且相互平行的力系称平面平行力系。 y 平面平行力系为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情况,当它平衡时, F1
也应满足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选如图的坐标,则 F =自0 然满足。于是平面平行力系 x O
的平衡方程为:
F3 Fn
F2
x
Fy 0; M O (F ) 0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也可表示为二矩式:
MA (F ) 0; MB (F ) 0 其中AB连线不能与各力的作用线平行。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3.联立求解
4.不翻倒的条件是:FA≥0,
所以由上式可得
G3
G2
G
A
G1 B
1.8 m
FA
2.0 m
FB
2.5 m
3.0 m
故最大起吊重量为
Gmax= 7.5 kN
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求解步骤
1.根据问题和条件,选取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受力图。 3.根据受力类型列平衡方程。 4.求解。校核和讨论计算结果。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2. 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对于平面平行力系, 若投影轴垂直于各力作 用线,无论力系是否平 衡,力系中的各力向该 轴的投影恒为零,因此, 平衡方程组中不应含有 向该轴的投影式子,如 图3-3所示。
图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组为
(3-6) 使用式(3-6)解题时,投影轴y与力系中的各力的作用线不能 垂直。平面平行力系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因此最多能求解两个 未知量。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组还有一种表达式: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还有另外两种表达形式:二矩式与三矩式。 二矩式平衡方程:
(3-4) 式(3-4)有两个力矩式子和一个投影式子,该方程组的适用条件为x轴与 A、B两点的连线不能垂直。 三矩式平衡方程:
(3-5) 式(3-5)有三个力矩式子,该方程组的适用条件为A,B,C三点不共线。
工程力学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1.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1. 一般情况下的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可得到一个主矢R和一个主矩M,当主矢和 主矩同时为零时,力系平衡。所以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 =0,M=0,于是,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3-3)
式(3-3)说明: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时,力系中各力在两个坐标轴投 影的代数和均为零,力系中的各力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力矩代数和也 为零。由于方程中含有一个力矩式子,因此这一方程组称为一矩式。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解出一部 分未知力,再以单个物体或小系统为研究对象,求出剩下的未 知力;也可以分别以系统中的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求解问题。 选择研究对象时,以选择已知力和未知力共同作用的物体为好, 还要尽量使计算过程简单,尽可能避免解联立方程组。另外还 应注意一点,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时,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 作用力是内力,相互抵消,不体现出来;而若以单个物体为研 究对象时,内力则转化成外力,必须考虑。
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
表示,并 合成为一
个作用在点
O'
的力
v R
如图
3—2
所示。
R΄ O M O΄΄
R′ OR
R″O΄
Od R O΄
(a)
(b) 图 3-2
(c)
这个力
v R
就是原力系的合力,合力矢等于主矢,合力的作用线在
O
的哪一侧,需根
据主矢和主矩的方向确定;合力作用线到点 O 的距离 d,可按下式计算。
d = M0 R
必须指明是力系对哪一点的主矩。
二、简化结果的讨论
由于平面任意力系对刚体的作用决定于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因此,可由这两个物理
量来研(究一力)系若简主化矢的Rv最′ =后0 ,结主果矩。M 0 ≠ 0 ,则原力系与一力偶等效。此力偶称为平面任意
力系的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
M0
=
n
v
∑ m0 (Fi )
。由力偶的性质可知,力偶对任意点的力
一、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设刚体上作用一平面任意力系
v F1 ,
v F2
⋅⋅⋅
⋅
⋅
⋅Fvn
如图(3—1)。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将力
矩系Fv1'分中, Fv别诸2' ..等力....F于向vn' 力平,以面MFv及11内,=F相v任2M应⋅ ⋅一0⋅(的⋅F点⋅v1⋅附F)vnO加对点M力O平2偶点=移系M的,0M矩(OF1v,,2M)点即2称:..M..为..3M简=nM化。0这中(Fv些心3 )力。偶这作样用得在到同作一用平于面O内点,它的们力系的
θ
态。取料斗车为研究对象,对料斗车进行受力分析,所
O
受力有:重力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任何第四个方程只是前三个方程的线 性组合,因而不是独立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校核计算的结果。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四、平面平行力系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1.平面平行力系是平面任意力系的一种特 殊情形。 2.如图3-10 所示,设物体受平面平行力系 F1,F2,…,Fn 的作用。如选取 x 轴与各力 垂直,则不必力系是否平衡,每一个力在 x 轴上的投影恒等于零,即 。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解: (1)选梁AB为研究对象 梁 AB 所受的主动力有: 均布载荷 q, 重力 P 和矩为 M 的力偶。 梁AB所受的约束力有: 铰链 A 的两个分力 Fax 和 FAy ,滚动支 座 B 处铅直向上的约束力FB。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2)列平衡方程
取坐标系如图3-6 所示,列平面任意力 系的平衡方程,即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求解方程
求解以上方程,得
FB 为负值,说明它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 反,即应指向左。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b.如果力系对另一点 B的主矩也同时为 零,则这个力系或一合力沿 A,B 两点的连 线,或者平衡(图3-9)。 c.如果再加上 ,那么力系如 有合力,则此合力必与 x 轴垂直。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图 3-9
理论力学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2第4-2章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2)二个投影坐标轴不一定互相垂直,只要不平行即可; (3)投影坐标轴尽可能与多个未知力平行或垂直; (4)力矩方程中,矩心尽可能选多个未知力的交点。
例 题 1 已知:M=Pa
求:A、B处约束反力。
PC
2a M D
a
解法1: (1) 取刚架为研究对象
(2) 画受力图
A FAx
B
(3) 建立坐标系,列方程求解
解得:
P2
Pe a
P1l b
P2
a
l
(2)空载时,其限制条件是:FNB≥0
e
P
P1
M A 0, P2a FNBb P(e b) 0
解得:
P2
P(e b) a
A
B
FNA
b
FNB
因此,P2必须满足:
Pe P1l ab
P2
P(e b) a
解:取图示部分为研究对象
M B 0 P 3 FA .4 0
A
E
D
B
C
r
a
a
FA 9kN
Fx 0 FA FBx 0
FBx FA 9kN
Fy 0 FBy P 0
FBy P 12kN
A
FA
E
C
P
D r
P
B
FBx FBy
例 题6
FAx
Fy 0
FTE A
FAy
FB
D 45°
r
B
P
FAy P FB sin 45o 0 FBy 6kN
例 题7
已知:如图,
理论力学第3章力系平衡方程及应用
a
分布力(均布载荷) 合力作用线位于AB
中点。
3.1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a
【解】
y M=qa2 a
2qa
F3
C
FAx
A
aFAy
45
B
D
x
2a FB a
F3 2qa
MA 0
q 2 2 a q a a F B 2 a 2 q sa 4 i 3 n a 5 0
FB 2qa
Fx 0 FAx2qcao4s50 FAx qa
C
【解】 F2
构件CGB( 图b)
F2
构件AED
(图c)
C
R
D
45
FC
FD
D
G
45
F1
E
a
F1
E
a
A
B
G 图b
FBy
图c A FAx
MA
FAy
构件CD(图a )
3个未知量 B FBx
4个未知量
F'C
3个独立方程
3个独立方程
【基本思路】
C R
杆CGB受力图计算FCAED受力图
计算A处的反力(偶);CGB受力图计算
3.2 平面物体系平衡问题
q
C
B
30
FC FBy
l
l
【解】 杆CB
FBx
MB 0
FCco3s0l qll/2 0
FC
3 ql 30.5kN/m 2m 0.577kN
3
3
3.2 平面物体系平衡问题
【解】整体
FAy
l
l
l
Fx 0
MA
A
FA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平面汇交力系组成一个合力—主矢。
3、平面汇交力 系组成一个合 力——主矢。 根据平面汇交 力系求合力的 公式可得主矢 的大小和方向 为。
返回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当平面任意力系作 用于物体上,并处 于平衡时,平面任 意力系向任一点简 化所得的主矢和主 矩都应该等于零, 于是得到下列平衡 方程的基本形式:
返回
解题步骤和方法
2、解题步骤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2)选择座标轴和矩心,列 平衡方程。 (3)解平衡方程,求出未知约 束反力。
例题
如图所示悬臂梁,已知L=2m,F=100N,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解 (1)、取梁AB为研究对象。 (2)、画出AB梁的受力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Axy。 (4)、列出平衡方程: ∑Fx=0 FAX-Fcos30˚=0 ∑Fy=0 FAy-Fsin30˚=0 ∑MA(F)=0 MA-FLsin30˚=0 (5)、解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 联立求解平衡方程得 FAx=86.6 N FAy=50 N MA=100 N.m 说明:计算结果为正,说明各 未知力的实际方向均与假设方 向相同。若计算结果为负,则 未知力的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 相反。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源自平泉职教中心:张国芹目标与要求
目的要求:掌握利用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基本形式 求解平衡问题。 教学重点:平衡方程的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对平衡方程的理解。
教学内容
平面任意力系向任一点平移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力系的简化过程
如图(a)所示平面任意 力系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 力平移后要附加一个 力偶,其力偶的大小 等于该力对简化中心 之矩。这样,平移到 简化中心的力组成一 个平面汇交力系,所 有附加的力偶组成一 个平面力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