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落日》教案(通用4篇)
《落日》教案(通用4篇)《落日》教案(通用4篇)《落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教学设想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文章的了解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阅读准备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
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
2、《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3、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
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
获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
照片左上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妮小组。
二、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
2、整理文章结构、内容3、复习消息文体的常识,区别消息和通讯的不同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二、导入课文悠悠五十年的中华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
《落日》教案及练习
《落日》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了解其写作背景。
(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作者的观点、写作背景和语言特点。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句的理解。
(2)作者观点的把握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落日》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好奇心和欣赏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讨。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句。
(2)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3)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 案例分析:(1)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进行分析。
(2)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6. 课堂小结:(2)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落日》,巩固所学内容。
2. 完成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一篇关于课文《落日》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探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和读后感写作水平。
高一语文必修课程《落日》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课程《落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文章的情感把握和情感表达。
2.文章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夕阳这一自然现象,提问:你们对夕阳有哪些印象和感悟?2.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3.分析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a.分析文章的“落日”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b.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
c.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4.课堂讨论(1)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a.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夕阳的理解和感悟。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夕阳的情感态度。
(2)讨论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a.让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优美语句。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审美价值。
5.课堂小结(3)强调文章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名句。
(2)写一篇关于夕阳的作文,要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五、课后反思1.学生对夕阳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刻?2.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3.学生是否学会了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4.学生对文章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何认识?1.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夕阳这一自然现象,提问:你们对夕阳有哪些印象和感悟?2.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3.分析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a.第一段:描绘夕阳的美丽,表达对夕阳的喜爱和赞美。
b.第二段:通过对比,表达作者对夕阳的留恋和不舍。
c.第三段:抒发作者对夕阳的感慨,反思人生的价值。
《落日》教案8篇
《落日》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落日》教案8篇认真准备好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落日》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必修一《落日》word教案2
语文必修I语文版第2课《落日》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落日很美,甚至可以用”色彩绚丽,变化多端”来形容,其实这是我们对落日的幻觉.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
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多媒体展示)——落日是扁的!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积累字词.然后请大家谈谈听到哪些内容。
2、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产生幻觉的原因颜色深黄、殷红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眼睛的叠合效应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的原理太阳好像变大了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3,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明确:逻辑顺序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阅读课文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
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
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落日》教案及练习
《落日》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和主旨;(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升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3. 课文中的美词佳句,进行品味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和主旨;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3.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落日》的作者和背景;2. 阅读课文《落日》,理解基本内容和主旨;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文学鉴赏;4. 进行美词佳句的品味和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5. 布置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作;6.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讲评和指导。
六、教学练习(1)课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2)作者通过哪些词语和句子表达了对落日的情感?(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 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最能表达课文《落日》的主旨?A. 描写落日的美景B. 表达作者对落日的喜爱C. 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 描绘作者内心的寂寞七、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学作品,如《草原》、《春》、《江南春》等,比较它们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八、写作练习以“夕阳”为题材,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夕阳的喜爱和赞美。
课文落日的教案设计
课文《落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的把握。
(3)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落日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引导学生分享对落日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落日》,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学生举例说明并练习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4. 表达与创作:(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落日的美景。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表达等。
课文落日的教案设计
课文《落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难理解语句的解析。
2.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落日》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落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落日》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落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落日》的启发,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色的短文。
(2)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拓展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课文落日的教案设计
课文《落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落日的自然现象和相关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爱护之情。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和学习目标。
2. 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落日的自然现象和相关文化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难理解句子的解释和理解。
2. 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3. 将课文中的内容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讨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落日》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用书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落日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落日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落日》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生僻词汇和难理解句子。
3. 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到自己的写作中。
4. 写作练习(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与落日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的建议和帮助。
(2)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落日教学设计教案
落日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落日》这篇课文。
(2)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技巧,例如拟人、比喻等。
(3)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理解太阳、落日等形象所代表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描绘和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落日》这篇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技巧。
(3)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的理解。
(2)如何通过描绘和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赏过美丽的落日?(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赏落日的经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落日景象。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技巧。
(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太阳、落日等形象所代表的含义。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实践练习:(1)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绘手法,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2)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之前的作文。
2. 选做:搜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分析其描绘手法和表达技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景观。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落日》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落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基于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对其中一篇课文《落日》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落日》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4.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作者背景和文章内容导入本节课的教学。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们阅读完《落日》后,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本文描述的确切在哪里?文中说的那个落日是怎样的?2.文中的主人公在看到落日后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一两句话点明。
3.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让主人公看到落日后出现这样的情绪?3. 文本分析(1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文本和语言分析问题:1.推测一下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落日来表达主题?2.文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3.本文的情感基调和感受是怎样的?作者用哪些技巧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情感?4. 讨论和思考(15分钟)学生分工合作,在小组内讨论问题:1.主人公看完落日后,感到了什么?2.如果你是主人公,在看到落日后你会有什么感受?3.文中的落日象征着什么?5. 思考与写作(20分钟)老师提供了一些写作题目:1.用200-300字的篇幅,写出你对主人公看到落日后的情感和体会。
2.用大约150-200个字的篇幅,写出你对落日象征意义的思考。
6. 总结回顾(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提出课后作业要求。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通过文本对主人公情感的分析,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与感受范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使学生了解了《落日》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这个教学方案主要是按照“导入-阅读理解-文本分析-讨论和思考-思考与写作-总结回顾”六个环节安排的课程设计。
落日教学设计教案
落日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落日》这篇课文;(2)了解本文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3)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落日》这篇课文;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 了解本文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 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落日》2. 相关资料:作者简介、课文背景、文学价值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或文章,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2)展示落日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落日的印象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落日的热爱和赞美?为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落日象征着什么?作者通过描绘落日想要传达什么深层含义?(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
5. 阅读理解(1)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2)教师出示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一语文必修课程《落日》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课程《落日》教案设计高一语文必修课程《落日》教案设计《落日》是语文版高一必修课文,下面是高一语文必修课程《落日》教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的:1.能纯熟朗读课文,理解记者朱启平所写的通讯风格。
2.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才能。
3.通晓____军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意识。
教学重点:1.“点”与“面”结合的写法;理解通讯的现场真实感。
教学难点:1.将阅读文本与民族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将阅读与写作接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展了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下,终于让____缴械投降。
随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朱启平的真实笔触,我们可以重温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为那次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承受____政府投降的仪式冲动吧!本文就是直接记录____投降的仪式的,具有现场的真实性特点。
二、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展展开式的表达。
它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敏运用表达、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
三、历史背景1945年8月15日中午,____天皇向全国播送了承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
____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____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四、把握构造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新闻来,提醒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
前半部分(第1-2段)写结合国签字代表团和盟军最高统帅的到来,在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中国代表。
落日教案6篇
落日教案6篇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条理,教案的设计可以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落日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落日教案篇1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2、品味语3、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了解作者高建群二、初读文本积累字词垭口胭脂诞语泥淖黯淡罗布泊混沌物什雾霭攫来再次把字词还原到课文中通读全文三、速读课文1、文中共写了什么地方的几次落日?(两次:定西高原、罗布淖尔平原)2、给文章划分层次(总——分)四、再读课文品味语1、从文中标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大声朗读,品出其中的美感来,按句式我喜欢(句、段),因为、学生a、b、c、d回答,展示思考成果,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2、在作者眼里两次落日分别有着怎样的美。
第一次:柔和美丽安谧奇异的美(柔美)第二次:庄严神圣具有悲剧之美(壮美)3、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第一段中的:惊骇雄伟震撼五、学以致用展示绿叶上的露珠图片,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来描述它,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教学总结】高建群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描写大漠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文本中很多材料的出现,不只增加了日落的人文、历史内涵,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达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这才是作者几番强调的世间有大美!落日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情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初步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
对策: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美妙绝伦风情挺拔俊秀软软地活泼毫无倦态依旧赤朱丹彤溅出收敛硕大无朋光芒悄然无声边缘缘故水波不惊顽皮玫瑰涨溢灯盏①、朗读词语②、②、交流词语意思: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
《落日》教案及练习
《落日》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命、死亡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描绘等。
2. 课文中使用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使用的表达技巧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读。
(2)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日落景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日落的意义和象征,引出课文《落日》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落日》,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达技巧,进行展示和解释。
4. 探究学习:(1)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五、课后练习1. 选择一种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创作一篇关于日落的作品。
2. 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文章。
3. 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向同学介绍课文《落日》的基本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描绘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文落日的教案设计
落日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落日》的内容。
(2)了解和掌握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落日》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落日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落日的感受和观察。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落日》。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
(3)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和意境。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教师解释和演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跟读和模仿,巩固记忆。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落日景象。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回顾和总结课文《落日》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练习。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写作作业,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短语的运用。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文和教学方法的喜好和不喜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落日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落日的美景。
2. 学生可以尝试绘画或拍摄落日的照片,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
《落日》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落日》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落日》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一)1《落日》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分析《落日》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2.能够通过阅读《落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分析方法,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解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落日》的情节及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析小说中反映出的主题思想;3.掌握运用文学分析方法对其他文本进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课前老师将选取重要的情节或者问题,让同学进行讨论,从而引导同学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听课笔记:让学生观摩和学习老师教学方法,归纳整理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笔记方法。
3.尝试性教学: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小说,尝试分析、总结、阐释小说的主题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环节:环节一:导入环节老师端对《落日》的简介,然后让同学们搜寻作者寿岳、作品背景等知识,从而引起同学的阅读兴趣和好奇。
环节二:小组讨论老师将同学分组,让同学根据课堂设计的问题,对所分配内容进行讨论,然后将结果进行汇报和讨论。
环节三:文本解析1. 小说人物的塑造:让同学对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心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2. 小说情节分析:让同学对小说的情节进行分析,探寻其中的主题思想,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3. 小说语言分析:老师导读词句,让同学学会从语言的层面分析文本,提升同学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
环节四:深化拓展1. 作品的主题:根据上述分析的成果,让同学讨论小说的主题,并进行深入探讨和解读。
2. 探讨文本意义: 与同学们分享一些有趣的网络资料和文学解读,从而让同学们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小说《落日》。
环节五:自我反省老师对自己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积累更多经验和方法。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落日》优秀教案1《落日》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落日》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以一个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以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描写为特点,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悲哀。
本教案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通过教学《落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情感倾向。
3.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文本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1.介绍张爱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介绍《落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张爱玲的写作风格和主题,以及她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3.讨论张爱玲的作品中通常涉及的主题,其中包括爱情、婚姻、人类性格等。
第二课时:文本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逐段阅读《落日》,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包括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时间与空间的设置、语言运用等。
3.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分析文本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1.讲解小说的结构、篇章安排以及语言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的艺术特征。
2.让学生重读文本中的重要段落,欣赏语言的音律、意象、修辞等美学特征。
3.提供多种文学鉴赏角度,如情感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批评性思维与写作1.让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批评性分析。
2.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某一细节或情节进行深入思考,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要求从小说中的某一元素出发,自行构思故事,并进行写作。
四、教学评估1.考核学生对《落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评价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3.评价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日》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落日》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记者朱启平所写的通讯风格。
2.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3.通晓日本军国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增强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意识。
教学重点:
1.“点”与“面”结合的写法;了解通讯的现场真实感。
教学难点:
1.将阅读文本与民族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将阅读与写
作接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复兴,与凶残的
日寇进行了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
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下,终于让日
本缴械投降。
随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唯一的中
国随军记者朱启平的真实笔触,我们可以重温那个血与火的
年代,为那次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
府投降的仪式激动吧!
本文就是直接记录日本投降的仪式的,具有现场的真实
性特点。
二、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
它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
三、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四、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新闻来源,揭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
前半部分(第1-2段)写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和盟军最高统帅的到来,在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中国代表。
后半部分(第3段)写日本代表的出场。
第四部分,整个通讯的高潮。
第1段,写麦克阿瑟宣读
讲稿,接着写日本代表签字的状况。
第2段,是写和日本作
战的各国代表的签字。
第五部分,是尾声。
写了三个小花絮,或者说是小插曲。
第1段,借“投降书脏了”嘲弄日本人。
第2段,写盟军空
军组队参加受降仪式。
第3-5段,是由一位年轻水手的话引
发的联想和思考。
五、内容分析
1.开头,为什么要说“9时10分”呢?说道“离开日本
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生:提到“9时10分”,目的是体现这次投降仪式意义的重大,值得记入浩瀚的史册,因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二次大战才真正结束。
同时也体现一种气势,收到庄严
肃穆的效果。
生:提到具体的地点,目的是突出现场感与真实性。
2.文章接着写“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
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的作用是
什么?
生: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扼要地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概括地表述了这个受降仪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大家回答得不错。
文章在描写投降仪式的时候,写了
哪几次时间?请你找出来。
生:“天刚破晓”“7点多钟”“8点半”“8时50
分”“9时整”“9时10分”“9点18分”这些时间的描写,突出了仪式的非同一般。
4.本文的特点是“点”“面”结合,请你从“点”和“面”结合的角度,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生:这篇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步步推进,先用大背景
作烘托,从“签字场所”–“代表到来”-“仪式开
始”-“投降书脏了”,再像电影、电视镜头组接一样,镜
头推前、推前,画面由远景-中近景-特写镜头。
如:“身移
影动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真是五光十色,
目不暇接。
”5.分析得到位。
朱启平的作品反映的题材重大,在以对政治、军事的观察和分析见长之外,还善于从对比描
写入手。
比如,他的作品中“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
首席代表离场……其此之谓欤!”那么,本文的对比有什么
好处呢?
生:突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规律,同时也表达了
对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奴役亚洲人民而被钉进历史的耻辱柱上
的欣喜之情。
6.在写到“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时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用的是细节和衬托的手法。
衬托手法的运用表明了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的可怜与卑微,是罪有应得。
7.文章里提到“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
净净的”怎么理解?
生:文章结尾的风趣语言,表达对日本投降的喜悦,对
日本给中国及亚洲人民带来的伤害的愤恨,对日本毁坏人类
文明的极度痛恨。
“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既是实写,
也是他们内心肮脏的写照。
8.同学们,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日”呢?有独特的含义吗?
生:象征日本就如同落日一样,风光不再了。
生:在强大的正义面前,日本军国主义就像没有生气的
落日,激情全无。
师:日本的国名含义为“日出之国”,又有“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号。
日本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
地方。
用“落日”有另外一层含义---日本给人类带来的血
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的结果也使得法西斯这一人
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
日本已经是一个被打败的癞皮狗,已
经是一个没有还手之力的奄奄一息的杀人魔王,是没有生气
的不再绚烂的落日。
六、布置作业
1.饱满的激情朗读课文,感受雪与火的年代的爱国情怀。
2.课外观看关于日本投降方面的纪录片或电影。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