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丝
制丝甲班组各工序基础知识
![制丝甲班组各工序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150288e009581b6bd9ebb0.png)
切片机
• 程序控制:
• 烟包到达切片位置后,推料板关闭,关闭到位后, 推料电机前进,当刀前 光电管触发一定时间后,推料电机停止,切刀下降。切刀下降到底部接近 开关触发延时后,切刀上行。切刀上行到顶部接近开关触发后,若虚实光 电管1、虚实光电管2同时没有触发时,翻料臂翻料,翻到翻料到位感应开 关触发后停止,同时挡板后退至后限位开关触发时停止。经延时后翻料臂 回位待料,挡板前进至前限位开关触发时停止。
状态,确保切机状态是良好的。二、操作要十分熟练。
电子皮带秤
注意!禁止踩踏皮带!
电子皮带秤机构:
电子皮带秤输送机主要由机架、皮带张紧装置、输送带、输送装置、自 动纠偏装置、可调支撑组合、过渡托辊、称重装置、自动校秤装置、手 动纠偏装置、支架、驱动及测速装置、皮带清扫装置等组成。
电子皮带秤工作原理
• 当物料通过计量段进入称重区时物料重量对 传感器产生压力,使传感器产生一个与这区 段上的物料质量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同时测 速机构产生与皮带速度成正比的脉冲信号, 送给控制箱进行计算和控制,最后从显示器 上给出重量,速度、流量等参数。
调零工作原理
调零分为平均值调零和绝对值调零:
a) 平均值调零是将空载状态下皮带一周的平均重 量值贮存起来,此后在电子秤使用过程中,PC装 置将瞬时采样到的毛重减去平均皮重,得到瞬时 物料净重;
切片机
• 程序控制:
• M106A皮带上的光电管没有触发, M105、 M106皮带机为预填料状态。预填料状态状态下 ,当M105皮带上的光电管触发时,M105、 M106皮带机运行,反之停止,为步进供料方式 。
制丝课培训教材(普通版)
![制丝课培训教材(普通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d016b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f.png)
制丝课培训教材一、简单的基本概念:化学纤维分长丝和短纤维,我们目前主要是生产涤纶长丝。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纤维的概念。
所谓纤维是一种比较柔韧的细长的物质,供纺织用的纤维的长度和直径的比值一般大于1000:1。
因此我们所说的长丝是指长度以千米计的光滑而有光泽的丝称为长丝.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简称纤度.旦;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以克计算)称为旦。
特:1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的克数叫特.10000米长纤维的重量克数叫分特。
二.涤纶长丝的简单介绍:涤纶长丝分初生丝、拉伸丝、和变形丝。
初生丝又分未拉伸丝(DOY)、中预取向丝(MOY)、预取向丝(POY)、高取向丝(HOY)。
拉伸丝分低速拉伸丝(DY)、全拉伸丝(FDY).变形丝分常规变形丝(TY)、拉伸变形丝(DTY)、空气变形丝(ATY)。
我们一般生产采用高速纺丝生产POY,速度在3000到3500米/分钟。
全拉伸丝的拉伸速度一般在3200到5500米/分钟。
涤纶长丝的生产特点:1、生产速度高.2、卷装容量大。
卷饶丝的筒子重量可以达到15公斤以上。
3、对原料的质量要求高。
聚酯原料的质量和长丝的可纺性及产品的质量关系密切.4、工艺控制要求严格.如熔体温度要求波动范围是±1度以内。
侧吹风风速差异不大于0.1米/秒,环吹风风压差异不大于5Pa等。
5、要求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因为长丝是多锭位多机台的流水作业。
锭位和锭位、机台和几台之间都是有差异的。
只有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才可能尽量缩小锭位和机台间的差异。
保证长丝的质量。
6、要求做好检验、包装、储运工作。
检验要确保各个筒子间质量的一致性;包装特别要注意不同规格和批号的丝不能混包装;储运要注意箱子不能摆放太高,要轻拿轻放.四、涤纶长丝的品质指标;物理指标;1、线密度;也就是纤度,国际通用是分特.2、断裂强度:纤维被拉伸到断裂时所承受的负荷叫断裂强度。
一般用相对断裂强度表示3、断裂伸长率:纤维被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程度称为断裂伸长率即纤维断裂时的增加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b04a3a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2.png)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
在纺织工业中,制丝工艺是生产丝绸的重要过程之一。
制丝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工序,将蚕丝或化纤等原料加工成丝绸面料。
下面将分别介绍制丝工艺中的主要工序:
原料准备
制丝工艺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这里主要包括采集蚕茧、提取蚕丝或选择化纤等原材料。
采集的蚕茧需要经过煮丝、脱胶等处理,化纤原料需要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
精炼
精炼是制丝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将原料进行混纺、染色、舒展等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制丝的特性。
在这一工序中,经常需要配方调配、机械梳理等操作。
纺丝
纺丝是将精炼处理过的纤维进行拉伸、纺织,形成连续的丝线。
这一工序通常包括拉伸、捻合、卷绕等操作,需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拉伸率和直径。
织造
经过纺丝后的丝线需要经过织造工序,将其织成面料。
织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图案设计、织物密度、织机设置等因素,以确保织物的质量和外观。
经后处理
经过织造的丝绸面料还需要进行经后处理工序,以增加面料的光泽度、手感等特性。
这包括煮煅、漂白、整理等一系列操作,最终使丝绸面料达到最佳的品质要求。
以上就是制丝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丝绸制品。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生产出让人满意的丝绸产品。
第八章 制丝工艺
![第八章 制丝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f7afa57f46527d3240ce0bc.png)
制叶丝工段的工艺流程:
(二)切叶丝的质量要求
(1)切后叶丝应符合下ຫໍສະໝຸດ 要求(2)切后叶丝松散无严重粘连现象。 (3)切丝后叶丝颜色不得转深,感官质量不得降低。
四、叶丝干燥-气流干燥工序加工条 件对在制品加工质量的影响
• • • • • • • RCC出口含水率变化 RCC回风温度变化 HXD工作风温变化 物料流量变化 工艺气流量变化 蒸汽喷射量 HXD负压变化
一、切叶丝工序加工条件对感官质量 的影响
• 较小的切丝宽度有利于细腻程度的改 善 • 较大的切丝宽度有利于香气量和丰满 程度的提高 • 因此,切丝宽度为1.05mm、刀门压 力为0.3~0.45MPa时感官质量相对较 好
二、叶丝增温增湿工序加工条件对 在制品加工质量的影响
• 叶丝增温增湿的目的是提高叶丝干燥前的 温度和含水率,使叶丝吸水膨胀,提高叶 丝的填充能力。 • 综合研究表明,工作蒸汽压力对感官质量 影响较大。 • 较高的工作蒸汽压力对香气、烟气和口感 等特性会产生不利影响;较低的工作蒸汽 压力则有利于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的提高
(三)切丝机类型和特点
切丝是制丝设备中的关键机械。按切丝方式可分为上下 式切丝机、旋转式切丝机和滚刀式切丝机。
1.切丝机的工作原理 切丝机主要由进料机构和 切丝刀头两大部分组成。进料机构包括上、下铜排 链和刀门压紧装置,切丝刀头由刀头部分、磨刀系 统等组成。不同型号的机型,其结构存在差异,但 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2.烟丝合格率低,有跑片现象
(1)现象及后果:烟丝合格率是指由切丝机切出的 全部烟丝中,扣除宽度明显不合格的烟丝、跑片、 杂物等之后的烟丝量所占全部烟丝量的比率,通常 要求烟丝合格率大于99%。烟丝的合格率低,亦即 烟丝中有较多的宽度超过正常宽度的烟丝或跑片, 对卷制的质量和燃吸质量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2)原因及改进措施 ①来料方面的原因 一是来料水分太低。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篇)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4f857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e.png)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制丝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制丝车间的职工和外来承包人员。
第三条制丝车间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制定专项制丝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生产场所及设备安全第四条制丝车间内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明火或明火操作。
第五条制丝车间内应当根据安全生产需要,设置固定的消防设备并保持通畅。
第六条制丝车间内应当保持通风畅通,定期清理除尘设备。
第七条制丝车间内机器设备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
第八条制丝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箱门应关闭并密封。
第三章作业人员安全第九条所有进入制丝车间的人员应当戴好安全帽并穿戴工装,严禁戴带、手套等与作业安全不符合的物品。
第十条制丝车间内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禁止通行、危险标识、防护装置标识等。
第十一条作业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了解相关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机器设备,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工长或主管报告。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作业任务,切勿超负荷操作,保证自身安全。
第十四条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岗位时,应当及时关闭设备,清理工作场所,防止因疏忽引发安全事故。
第四章紧急事故应急救援第十五条制丝车间内应当设置有效的紧急报警装置,并向作业人员普及应急报警知识。
第十六条制丝车间内应当设立专门的应急逃生通道,通道应保持畅通,标志完整明显。
第十七条作业人员在发生火灾、逃生、电气故障等紧急事故时,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并及时报警。
第十八条制丝车间内应当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灭火器有效性。
第十九条制丝车间内应当设立专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熟悉相关救援流程和技能。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监督第二十条制丝车间应当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巡检,发现问题应当立即整改。
第二十一条制丝车间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安全管理措施、培训记录、事故案例等信息。
制丝生产工艺设备概述
![制丝生产工艺设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199bb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7.png)
制丝生产工艺设备概述引言制丝是将生茶加工成茶叶制品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制丝工艺设备是制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
本文将对制丝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概述,包括设备的类型、功能和主要工艺流程。
设备类型制丝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揉捻机:用于将经过初步处理后的生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特定的外形和质地。
2.翻盘机:用于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翻动,使其叶片得到充分展开。
3.干燥机:用于将翻盘后的茶叶进行干燥,通常采用高温烘干或热风吹干的方式。
4.分级机:用于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5.包装机:用于将分级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和封装,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
设备功能不同类型的制丝生产工艺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揉捻机:揉捻机主要通过搅拌、压榨、搓揉等方式,使茶叶叶细胞的压破,释放茶叶的汁液。
这样可以使茶叶的香气更为浓郁,口感更为醇厚。
2.翻盘机:翻盘机主要通过旋转、翻动等方式,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均匀展开,使其整齐排列。
这样可以使茶叶的外形更为美观,色泽更为鲜艳。
3.干燥机:干燥机主要通过加热或吹风等方式,将翻盘后的茶叶进行快速干燥。
这样可以防止茶叶发霉、变质,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4.分级机:分级机主要通过筛分、振动等方式,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使茶叶的品质更加统一,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包装机:包装机主要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将分级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和封装。
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工艺流程制丝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将新鲜采摘的生茶进行轻微的压缩,以破坏细胞结构。
2.搅拌:将压缩后的生茶进行搅拌,释放茶叶内部的汁液。
3.揉捻:将搅拌后的生茶进行揉捻,使茶叶得到充分的破碎和混合。
4.翻盘: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翻盘,使其叶片完全展开。
5.干燥:将翻盘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
6.分级: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制丝工艺流程
![制丝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03f6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2.png)
制丝工艺流程制丝是指将原始的丝绸蚕茧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最终制成具有光泽、柔软、耐用等特性的丝绸产品。
下面是一篇关于制丝工艺流程的700字文章。
制丝工艺流程一般可以分为蚕茧煮碱、蚕茧开络、熟化烘干、漂白染色、纺纱捻线、织布和整理等环节。
首先,在制丝工艺流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蚕茧煮碱的步骤。
蚕茧是指蚕宝宝抽丝后结成的茧,需要将其放入开水中进行煮碱处理。
煮碱是用碱性溶液将蚕茧的胶质分解,以便后续的破茧处理。
煮碱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浓度。
接着,进行蚕茧开络的步骤。
蚕茧经过煮碱处理后,需要进行开络操作。
开络是指将蚕茧的丝线解开,以便后续的纺纱操作。
开络一般是通过机械振动或水冷处理进行操作。
开络后的蚕茧丝线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
然后,进行熟化烘干的步骤。
熟化是指通过高温烘干来去除蚕茧中的杂质和水分,以增加纤维的柔软性和弹性。
熟化烘干一般是通过烘干机进行操作,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不同的丝绸品种和要求进行调整。
接下来,进行漂白染色的步骤。
漂白是指将经过熟化烘干的丝线经过漂白剂处理,去除丝线上的颜色和杂质,以便后续的染色操作。
漂白一般是通过漂白剂浸泡和漂白剂蒸汽操作进行。
染色是将漂白后的丝线进行染色处理,以使丝线获得所需的颜色和效果。
染色一般是采用染料浸泡和高温定型处理。
然后,进行纺纱捻线的步骤。
纺纱是将染色后的丝线经过机械旋转操作,使其成为纺纱线。
纺纱线经过不同的捻线方式和工艺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纱线品质和效果。
纺纱线是后续织布环节的基础,需要进行卷绕和整理操作。
最后,进行织布和整理的步骤。
织布是将纺纱线经过织布机的织造操作,制成织物。
织布机需要根据所需的纺织品样式和尺寸进行调整和操作。
织布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整理操作,包括裁剪、缝制、整烫等环节,以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质感。
综上所述,制丝工艺流程涵盖了蚕茧煮碱、蚕茧开络、熟化烘干、漂白染色、纺纱捻线、织布和整理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浓度等参数,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4ccd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4.png)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丝车间是烟草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为确保车间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供参考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制丝车间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制丝车间内的所有作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检修人员、包装人员等。
第三条制丝车间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于新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四条制丝车间领导人员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第二章车间出入管理第五条制丝车间设置专门的出入口,所有人员必须通过指定的出入口进入车间,并佩戴工作牌。
第六条制丝车间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一切外来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登记和身份核实。
第七条车间内部设有专门的出入口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出车间人员的身份核实和登记。
第八条作业人员在进入车间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影响安全生产的疾病。
第九条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静电鞋等。
第三章设备操作管理第十条制丝车间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的运行参数或操作方式。
第十一条检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在设备上悬挂警示牌,防止误操作。
第十二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定温度、速度等参数,必要时需提前报备并获得负责人的批准。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接班时,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并在交班记录中详细记录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制丝车间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掌握相关技能,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各类设备。
第四章火灾防控管理第十五条制丝车间必须按照防火建设要求进行设置和维护,每年进行一次消防设施检查,并做好记录。
制丝工艺技术
![制丝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9220d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0.png)
制丝工艺技术制丝工艺技术是一种将蚕茧或其他纤维材料转化为丝线的过程。
制丝技术不仅包括提取纤维的技术,还包括材料处理、缫丝、纺纱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丝工艺技术的主要过程。
首先,制丝的第一步是通过蚕茧获取纤维材料。
蚕茧是由蚕在茧中吐丝而成的,蚕茧提取过程中需要将蚕茧放入热水中进行加热溶解。
待蚕茧溶解后,纤维会被分离出来。
提取纤维后,下一步是将纤维进行处理。
主要处理过程分为杀菁、继菁和漂白三个环节。
杀菁是将残留在纤维上的蚕蛹或其他杂质杀灭,以保证纤维的纯净度。
继菁是将纤维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保留,以增加纤维的延展性。
漂白则是使用染料和化学物质来去除纤维上的色素和不纯物质。
处理后,纤维会被送入缫丝机进行缫丝。
缫丝的目的是调整纤维的粗细和拉伸度,并使其成为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纤维。
在缫丝过程中,纤维会经过多道工序,包括牵引、捻绕、交织等步骤,以形成纤维成线。
纤维成线后,下一步是纺纱。
纺纱是将纤维线转变为纱线的过程。
在纺纱中,纤维线会通过纺纱机的各个功能部件进行加工,包括纺杆、纱锭、制杆、卷纱等。
纺纱的目的是将纤维线进行拉伸和组织调整,以形成纺纱成线。
最后,纺纱成线需要进行检验和包装。
检验是为了确保纤维线的质量合格,包括检查纤维线的粗细度、拉伸度和强度等指标。
检验合格后,纤维线会被装入纺纱包或纺纱线轴中,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制丝工艺技术在纺织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将蚕茧等纤维材料转化为丝线,还可以通过材料处理和工艺加工,提高纤维的质量和性能。
制丝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纤维线的质量达到要求。
而制丝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将有助于提高纤维线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不同类型丝线的需求。
制丝工作总结
![制丝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166b2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6.png)
制丝工作总结
制丝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精密操作的工作。
在这个行业中,工作者
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绸产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制丝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中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首先,制丝工作的第一步是从蚕茧中提取丝线。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的操作,因为蚕茧中的丝线非常脆弱,容易断裂。
工作者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才能够将蚕茧中的丝线提取出来,而不损坏其质量。
接下来,提取出来的丝线需要进行清洗和煮沸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杀死
蚕茧中的昆虫。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确保丝线的质量和颜色不受影响。
然后,经过清洗和煮沸处理的丝线需要进行打撚和织造。
打撚是将多股丝线进
行撚合,以增加其强度和韧性。
织造则是将撚好的丝线进行编织,制成丝绸面料。
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丝绸面料的质量和纹理。
最后,制丝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对丝绸面料进行染色和整理。
染色需要精确的配
方和控制,以确保丝绸面料的颜色均匀和持久。
整理则是对丝绸面料进行整理和修整,使其质地更加柔软和光滑。
综上所述,制丝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精密操作的工作。
只有经过长
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工作者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绸产品。
希望通过这篇总结,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制丝工作的复杂性和精妙之处。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三篇)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e652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5.png)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保障制丝车间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实践,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一节生产区域安全1. 制丝车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标识危险和安全区域。
2. 只有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证明的人员才能进入制丝车间。
3.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制丝车间。
4. 生产设备、通风系统、照明设备等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5.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
6. 禁止在生产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
第二节设备与设施安全1.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制丝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未经许可擅自操作设备。
2.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具备防火和灭火设备,并按规定存放,安全使用。
3. 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禁止私自拆卸维修设备。
4. 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使用,并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5. 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并做好清理工作,保持设备整洁。
第三章人员安全第一节培训与教育1. 制丝车间作业人员应经过正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意识。
3.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等知识。
第二节个人防护1.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2. 进入高温区域时,应穿戴防火服和防高温手套、鞋子等防护用品。
第三节应急救援1. 制丝车间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其使用有效。
2. 人员在发现火灾、煤气泄漏等危险情况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管理第一节日常检查1. 制丝车间应每日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2. 检查内容包括消防设备、电气设备、导线、照明设备、通风系统等。
第二节定期检查1. 制丝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制丝工艺概述
![制丝工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f32c13a2161479171128cb.png)
第一章制丝设备概述第一节制丝生产工艺及设备卷烟生产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设备是保证,质量是核心。
在卷烟生产加工过程中,任何一个设备的组合,总是为实现其工艺过程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工艺过程,就有相应的加工设备。
卷烟生产过程分为制丝、卷接和包装三个阶段,那么,制丝过程承担着原料加工的任务。
简单地说,就是将烟叶制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烟丝,以满足后续工序的要求。
制丝生产是提高卷烟质量,增加生产效益的瓶颈环节,而制丝设备则是实现满足烟丝质量要求的关键。
制丝工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综观我国制丝设备的变革就可看出,制丝工艺一直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一、制丝工艺与设备(一)制丝的工艺任务如前所述,制丝、卷接、包装是卷烟制造工艺的三个主要过程,它们分别承担着原材料加工、卷制成形和包装成品的三大任务。
制丝是将含梗的烟叶,经过回潮、去梗、烟梗加工、叶片加工等工序,并经过除杂,最终使烟丝的宽度、水分、温度等工艺参数均达到各等级卷烟工艺的要求,进而达到成丝率高、纯净无杂质、松散且具有弹性和填充力等要求。
此外,叶丝和梗丝的配比要符合工艺要求,以满足后序(卷制)工艺的要求,减少损耗和单箱耗丝量。
通过加香加料,促进烟丝内在质量的醇化,改变卷烟的燃吸品质。
因此,制丝工艺的好坏是影响卷烟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制丝工艺流程概述目前,各卷烟企业的产品千差万别,相应的制丝工艺差异也较大,但均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制丝过程中各工序(段)的质量、流量稳定、烟丝成品的水分和温度均匀且符合工艺要求,控制最终生产效果,以满足市场上对卷烟产品的香气及吸味的要求,最终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的目标。
供给卷烟企业的原料不同,制丝工艺流程也就不同。
传统的制丝生产线以把烟作为原料,制丝工艺比较复杂,一些发达国家和目前国内大多数卷烟企业则采用打叶复烤叶片、烟梗或烟草薄片作为制丝原料,这样制丝工艺流程就得到了简化。
在欧洲某些国家,制丝所需的原料上述二者兼有,从而使得制丝工艺流程更为复杂。
卷烟生产工艺流程--制丝工艺流程(ppt 31)
![卷烟生产工艺流程--制丝工艺流程(ppt 31)](https://img.taocdn.com/s3/m/f5d3c3dc650e52ea54189853.png)
皮带输送具有一定的定量作 用
在输送过程中能起到对 物料松散、筛分的作用
不适宜于较大水分和较高温 度的物料输送,且跑料严重、 卫生条件较差
输送距离较短,振动较 大、投资大、输送速度 较慢
皮带输送一般多用于高位进 料、长距离输送以及倾斜输 送
多用于滚筒的进料、出 料及烟梗的加工线等
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 能起到干燥、冷却、分 选、净化的作用
• 二、评价卷烟工艺流程的依据
• 一个卷烟企业所制定的卷烟工艺流程 是否先进、合理、实用和完善,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 1、 能否满足多品种卷烟产品的生产需 要.
• 首先能否满足不同类型的卷烟产品生产要求。卷烟产品的类 型是依据其吸味特点划分的。目前,我国的卷烟产品类型主 要有烤烟型、混合型和雪茄型,以及在这些卷烟叶组配方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外香型和新混合型卷烟产品等。卷烟产品类 型不同,其吸食品质和风格特点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主要是 所使用的烟叶原料和加料加香不同,因此,对不同类型的卷 烟,就应当针对其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加工特点进行加工, 从而也就导致了工艺流程的不同。例如,烤烟型卷烟所用的 原料是烤烟烟叶,它的工艺流程应针对烤烟烟叶理化性能进 行加工;而混合型卷烟所使用的烤烟烟叶的加工特点与烤烟 型卷烟相同,其中的晾晒烟叶,针对其化学成分和加工性能, 需经过重加里料和高温烘配后,才能与烤烟叶片一起混合加 工,因此,混合型卷烟的工艺流程必须是在烤烟型卷烟工艺 流程的基础上,增加白肋烟处理线,以及贮存和定量配比装 置;外香型卷烟依然采用的是烤烟型或混合型卷烟的生产工 艺,只是在加料、加香上有所不同,并在生产中注意清洗或 单独设置加料加香机和贮柜。
• 3、在制丝线上如何选用:
• (1) 在制丝生产中,滚筒式加潮、干燥、筛分、加料、 加香、冷却等加工环节的进出料方式宜采用振动输送。
制丝工艺流程
![制丝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4d13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7.png)
制丝工艺流程制丝工艺是指将天然纤维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制成纺织工业中所需的丝线产品的技术流程。
制丝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纺丝加工、拉丝加工、捻线加工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丝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
一、原料准备制丝的原料主要包括蚕丝、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以及化学纤维如涤纶、尼龙等。
在制丝工艺流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准备工作。
对于天然纤维原料,需要进行脱胶、退浆等预处理工序,以去除杂质和松软纤维,提高纤维的纯度和柔软度。
而对于化学纤维原料,则需要进行熔融纺丝等特殊处理。
二、纺丝加工纺丝是制丝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将纤维原料加工成丝线。
首先是对纤维原料进行梳理和并条,然后通过牵伸、延伸、拉伸等工艺,将纤维原料拉成细丝。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张力等参数,以确保丝线的均匀度和强度。
三、拉丝加工拉丝是指将纺丝得到的初级丝进行进一步拉伸和加工,以提高丝线的细度和均匀度。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专业的拉丝机设备,对初级丝进行多次拉伸和加工,直至达到所需的丝线规格和品质要求。
四、捻线加工捻线是指将拉丝得到的单股丝线进行捻合,形成多股丝线的工艺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用途,确定合适的捻向、捻度和捻倍,以确保丝线的强度和弹性。
五、其它加工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环节外,制丝工艺流程中还包括一些其它加工环节,如染色、整理、缫丝等。
这些环节主要是对丝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以提高丝线的色彩、光泽和手感。
综上所述,制丝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涉及原料准备、纺丝加工、拉丝加工、捻线加工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精良的设备,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丝线产品,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本(三篇)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e44f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3.png)
制丝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制丝车间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制丝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二条安全是制丝车间的生命线,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并认真履行安全责任。
第三条制丝车间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相关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安全示范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安全状况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演练。
第五条制丝车间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内部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六条严禁擅自改动、停用安全设施和设备,严禁违章操作和违反操作规程,违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七条制丝车间负责人要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确保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的同步开展。
要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八条制丝车间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传达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会议纪要,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第九条制丝车间安全员要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并熟悉本车间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安全巡视和检查工作,督促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设施和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第十条所有工作人员要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熟悉本车间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照培训要求参加考核,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制丝车间要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调查的制度,及时报告并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二条严禁酗酒、吸烟等影响工作身体健康的行为,同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十三条制丝车间应设立应急疏散通道,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发生事故时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制丝工艺流程
![制丝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d5ab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2.png)
制丝工艺流程
《制丝工艺流程》
制丝工艺是将天然纤维如蚕丝、棉纱等加工成丝线的过程,其流程包括原料选取、纺纱、浸渍、烘干、拉丝、织造等多个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制丝工艺流程:
1. 原料选取:首先要选取优质的天然纤维作为制丝的原料。
比如,蚕丝要用新鲜的蚕茧,棉纱要用上等的棉花等。
2. 纺纱:将选好的原料经过清洗、开松、拉直等处理后,再进行纺纱。
纺纱的目的是将原料加工成纤维丝线,以便后续的加工。
3. 浸渍:纺出的丝线一般还需要经过浸渍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柔软度。
浸渍液一般包括染料、助剂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浸渍液。
4. 烘干:浸渍后的丝线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并让丝线更加均匀和光滑。
5. 拉丝:烘干后的丝线需要通过拉丝机进行拉丝加工,使丝线变细、加强拉伸性能。
6. 织造:最后一步是将拉丝后的丝线进行编织、缝纫等加工,制成最终的丝质产品。
制丝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和加工步骤的多少,取决于制作的具体丝织品种和质量要求。
较高档次的丝织品需要更复杂的工艺流程,同时也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提升,制丝工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技术体系,为高质量的丝织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制丝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
![制丝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99a54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2.png)
制丝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丝是一种将烟叶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制成烟丝的生产过程。
在制丝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制丝工场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丝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安全管理责任(一)厂长负责整个制丝工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制定、执行、检查和评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安全和生产负责,应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
二、安全培训和教育(一)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制丝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应急处理措施等。
(三)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生产车间安全控制(一)在每个生产车间入口处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提醒员工遵守操作规程。
(二)生产车间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烟尘积聚引发火灾。
(三)生产车间内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四、机械设备操作安全(一)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
(二)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三)发现机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化学品安全管理(一)所有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定期检查其储存情况。
(二)对使用的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确保防漏、防爆、防腐。
(三)严禁将火源与易燃化学品放置在同一区域内,建立安全隔离措施。
六、火灾防控(一)建立火灾防控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修缮火灾防控设施。
(二)提醒员工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
(三)每月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逃生能力。
七、应急处置(一)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处理人员及责任。
(二)员工必须熟悉应急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三)严禁擅自使用灭火设备,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
八、个人防护(一)制定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制度,员工必须佩戴相关防护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丝
zhisi
制丝
silk making
用桑蚕茧或柞蚕茧作原料制成生丝或柞蚕丝的工艺过程。
中国是最早利
用蚕茧抽丝的国家。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制做丝线、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到商周时期已能利用蚕丝制成绫、罗、锦等优美的丝织品。
早期的制丝方式是将鲜茧浸于热汤中,用手抽丝,卷于丝框上,到周代已开始
应用简单的缫丝工具。
汉代以后,一些简易的缫丝机如木制手摇缫丝机、
脚踏缫丝机等已在民间广泛应用。
大约在公元300年左右,中国的养蚕和制丝技术开始传到日本。
550年前
后又逐渐传到欧洲。
此后,意、法等国才开始养蚕和制丝。
1828年法国开
始煮、缫分业并发明了利用动力的共拈式直缫机,代替原来的简易缫丝机。
从此制丝业就从农村副业中分化出来,有了专业性的制丝工厂。
19世纪
50年代中期,意大利在共拈式直缫机的基础上改进,制成单拈式直缫机。
以后日本又改进为再缫座缫机,即先将生丝卷绕在小□上,然后再复摇到
大□上。
1872年,南洋华侨陈启源引进座缫机,在广东省南海县开设继昌隆制丝工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制丝工厂。
此后,上海、无锡、苏州、重庆、杭州等地也相继办起了制丝厂。
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初创造出多绪缫丝机,即立缫机。
座缫机由每台5绪(由若干粒蚕茧并接成一条生丝为1绪)增加到20绪。
中国江苏、浙江两省,在30 年代初相继建立立缫制丝工厂。
1885年,侨居法国的美国人E.W.塞雷尔首先研究自动缫丝机。
1899年
日本圆中丈助氏对利用共拈式丝条粗细平衡原理的自动缫丝进行了探索。
之后,日本、苏联、中国等又从各方面研究自动缫丝机,并逐步用于生产。
自动缫丝机(见彩图自动缫丝机(局部))提高了缫丝操作工人的看台能力,由原来立缫机每人看管20绪增加到50绪以上,多的可达200绪,劳动生产率显着提高。
中国发现和利用柞蚕茧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周代以前柞蚕处于自然繁殖状态,人们采集柞蚕茧做丝絮,当时称为野蚕。
周代以后才逐渐发展为人工饲养,到南北朝时定名为柞蚕,并从手工拈丝逐渐发展为木缫机缫丝。
1949年以后,中国根据桑蚕茧缫丝的特点,逐步研究成功用水缫机对柞蚕茧缫丝。
随着缫丝机的不断改进,其他工序也有相应的改进和提高,如采用热风
式蚕茧干燥技术,煮蚕改进为利用蒸汽渗透或减压渗透的蒸汽煮茧等。
蚕茧干燥和贮藏新鲜的蚕茧腔内的活蚕蛹和寄生蝇卵,经一定时间便
化蛾出蛆,钻出茧壳,使茧层损伤而无法缫丝,必须及时利用热空气或电磁波等将蛹和蛆杀死,并去除适量的水分,使蚕茧干燥,不致霉烂变质,便于贮藏。
蚕茧的干燥过程又称烘茧。
干燥的蚕茧称为干茧。
为了防止干茧发霉变质,在蚕茧贮藏中要加强温、湿度控制和采取防虫、防鼠的措施。
桑蚕茧一般采用干茧缫丝。
柞蚕茧鲜茧茧丝的离解比半干茧和干茧好,所以中国北方地区在冬天和春天都采用鲜茧缫丝,到4月以后,即蛹变蛾前,把杀蛹干茧装入茧笼露天保管,或烘干后入库贮藏。
中国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鲜茧不宜缫丝,与桑蚕茧一样烘干后贮藏。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混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检
验等工序。
混茧、剥茧和选茧是缫丝前的准备工序。
蚕的品种、饲育季节和产地不同,茧丝粗细和色泽等也不相同。
因此须根据缫丝工艺要求,将蚕茧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和,扩大批量,以稳定缫丝生产。
蚕茧的外围有一层松散的丝缕,通称茧衣。
它的纤维细而脆弱,丝胶含量较多,不能缫丝。
剥茧就是剥去茧衣,以利于选茧。
选茧的目的是剔除不能缫丝的下茧或难以缫丝的次茧。
一般,正常茧称为上茧,双宫茧、穿头茧、黄斑茧、柴印茧、烂茧、薄皮茧等属于次茧或下茧。
上茧中也有茧形大小、茧层厚薄和茧的色泽等差别,选茧时还要根据缫丝工艺要求,在上茧中分选出大型茧或小型茧。
煮茧是制丝的重要工序之一。
利用水和热的作用,有时也添加化学助剂,把茧丝外围的丝胶适当膨润、软和,使茧丝间的胶着力小于茧丝的湿润强力,以便在缫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地依次离解。
桑蚕茧丝胶组成中难溶性物质少,在热水中易溶解、膨润、软和。
而柞蚕茧丝胶常与大量草酸钙混在一起,煮茧时不易溶解、膨润和软和。
因此桑蚕茧经煮茧后即可缫丝,而柞蚕茧还必须经过化学药品处理,称漂茧。
缫丝是制丝工程中的主要工序。
根据生丝规格要求,集合若干粒煮熟茧的茧丝,顺序离解、卷绕,并不断补充新的煮熟茧,缫成生丝。
复摇是将缫丝时卷绕在小□上的生丝重新卷绕成大□丝片状或筒装生
丝的过程。
有人沿用日文叫法,称为扬返过程,或简称扬返。
整理是指把大□丝片摇成绞再打成包的过程。
要求绞装或筒装生丝成形良好,手触柔软,生丝疵点和断头少,便于运输和贮藏。
同时,必须使生丝保持一定的规格,如回潮率、重量、丝片宽度或筒子直径,还必须保持生丝的弹性、强力、伸长度和抱合等品质。
丝的检验是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检测,得出生丝的各项品质指标的。
制丝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绪丝、蛹衬、蚕蛹等,可分别加工成长吐、滞头、挽手和蛹油,也可制成丝素粉和提取各种氨基酸。
下茧可作绢纺原料或制成丝绵。
双宫茧可缫制双宫丝。